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次课(水环境影响评价)

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4)特殊情况的要求
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其流动状况,在 排洪时期为河流流动;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大则类似 河流,用水量小时则类似狭长形水库。这种河流的取 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等可参考河流、水 库部分的有关规定酌情处理。
我国的一些河网地区,河水流向、流量经常变化, 水流状态复杂,特别是受潮汐影响的河网,情况更为 复杂。遇到这类河网,应按照各河段的长度比例布设 水质采样、水文测量断面。水质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 设等可参照河流、河口的有关规定。调查时应注意水 质、流向、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1)应尽量收集现有资料,当现有资料不足 时,应进行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调查。 (2)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枯水 期进行,必要时,其它时期(丰水期、平水期 或冰封期等)可进行补充调查。
(3)水文测量的内容与拟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 法密切相关。在采用数学模式时应根据所选取用的 预测模式及应输入的参数的需要决定其内容。在采 用物理模型时,水文测量主要应取得足够的制作模 形及模型试验所需的水文要素。 (4)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 在一个时期内进行。它与水质调查的次数不要求完 全相同,在能准确求得所需水文要素及环境水力学 参数(主要指水体混合输移参数及水质模式参数) 的前提下,尽量精简水文测量的次数和天数。
①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 但此点距底不应小于0.5m。 ②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首先要根据现有资料查明 此湖泊(水库)有无温度分层现象,如无资料可供调查, 则先测水温。在取样位置水面下0.5m处测水温,以下 每隔2m水深测一个水温值,如发现两点间温度变化较 大时,应在这两点间酌量加测几点的水温,目的是找 到斜温层。找到斜温层后,在水面下0.5m及斜温层以 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05水环境影响评价

05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特定水体系统施加外界干扰或介入时,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分析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它是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重要参考。
水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水资源利用、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等。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水环境影响评价。
其次,水质污染是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水质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水体中有害物质超过一定限度的现象。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等都会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水质污染不仅会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因此,在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对水体的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并评估其对水环境的长期影响,以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水生态系统也是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体、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包括水体开发、河道改造、水土流失等。
这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水生物的种群和生态关系。
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研究水生态系统的现状,并分析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制定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措施。
在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采取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评估。
定量方法是指通过对水体、污染物和生态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
定性方法是指通过对水环境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对可能的影响进行预测,从而对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这两种方法在评价水环境影响时相互补充,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对特定水体系统施加外界干扰或介入时,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分析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它涉及水资源利用、水质污染和水生态系统等方面,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评估,为制定水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前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书对某地区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保护水环境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范围。
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涵盖了某地区的水源、河流、湖泊等水体环境,以及相关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评价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水环境的污染情况、水资源的利用状况、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等。
三、评价方法。
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水样采集和分析、生态系统调查等。
通过对水环境的多方面观测和数据收集,结合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和统计资料,全面评估了水环境的影响情况。
四、评价结果。
1. 水环境污染情况。
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某地区的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主要表现在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化学物质,严重影响了水质的健康状况。
其中,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水资源利用状况。
某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和不均衡分配。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水资源枯竭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3. 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水生态系统是维持水环境稳定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水中的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一些重要的水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平衡,生态功能受到了破坏。
五、评价建议。
针对以上评价结果,本报告书提出了以下建议:1. 加强污水处理和排放控制,减少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2. 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3. 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水生态系统,保护水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水环境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目录1.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1 编写背景1.1.1 研究意义1.1.2 研究范围1.2 方法论1.2.1 数据采集1.2.2 数据分析1.2.3 模型建立1.3 结果展示1.3.1 水质分析1.3.2 污染源识别1.3.3 生态风险评估1.4 结论与建议1.4.1 影响评价总结1.4.2 监测与管控建议编写背景研究意义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水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旨在全面了解水体质量状况,识别污染源,并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范围本报告涵盖了一定范围内的水体,涉及水质、生态、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价水环境对周围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方法论数据采集在编写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需要充分收集水质监测数据、生态调查数据、污染源数据等相关资料,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揭示水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含量及分布规律,为后续的模型建立和评价提供依据。
模型建立利用现代环境科学技术手段,建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和预测,评估水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结果展示水质分析报告中应包含对水质指标的监测分析结果,反映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水平,评价水质状况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污染源识别通过对水环境中的污染源进行分析和识别,可以准确定位污染源位置、性质和影响范围,为后续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生态风险评估对水环境中生态系统受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结论与建议影响评价总结在总结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应对水体质量、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
监测与管控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监测与管控建议,针对存在的污染问题和生态风险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以保障水环境的持续健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实例

CODCr
BOD5
SS
浓度 6.65 1225 634
142
工程污染源分析——排水水质分析
糖化车间废水 糖化、糊化锅洗涤水 糖化、糊化锅每出一批麦汁洗涤1次, 洗涤水为间断排放,每次连续5~10min,排水中具有较高旳 有机物,其CODcr含量最高可达10000mg/L以上,排水水温在 26~50℃之间。 过滤槽洗涤水 麦芽、大米经糖化后旳混合物过滤得到麦汁, 滤出物为酒糟,酒糟外排后,过滤槽上粘有残糟,需进行洗 涤,洗涤水外排,这部分水中具有少许旳酒糟颗粒物,水中 COD含量较高,水为间断排放。
生产工艺简介
1. 麦芽过程:选麦-浸麦-发芽-干燥与培焦-除根 2. 糖化过程:原料旳粉碎-糖化(糊化)-麦汁过滤-麦汁煮沸
(加酒花)-冷却 3. 发酵过程:发酵(除酵母)-滤酒 4. 灌装过程:洗瓶-验瓶-灌酒-杀菌-贴标喷码-装箱入库
啤酒厂旳污水起源
麦芽生产过程中旳洗麦水、浸麦水、发芽降温喷雾水、洗涤水、 凝固物洗涤水; 糖化过程旳糖化、过滤洗涤水; 发酵过程旳发酵罐洗涤、过滤洗涤水; 罐装过程洗瓶、灭菌及破瓶啤酒水; 冷却水和成品车间洗涤水。
评价工作旳技术路线
根据生产工艺特征,了解水污染物排放点,排放规律,对各车间排水 量、排水水质及污水总排口旳排水量、排水水质进行连续监测,拟定 其排污负荷。 根据技改工程工艺设计,拟定技改工程完毕后旳排污规律、排污量。 对工程纳污水体旳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监测。 选择 S-P模型作为工程旳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拟定参数取值。 经过模型计算预测工程污水排放对地表水水质旳影响,并对比原则进 行评价分析,提出降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旳措施和提议。
量约291104m3/a,生产、生活污水部分经处理后排入西排水沟,然后 入月牙河,最终入北运河,但目前旳污水处理能力仅为1500m3/d,且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引言。
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评价对象及评价方法。
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为某某地区的水系,评价方法采用了定点观测、采样分析、水质模拟等多种手段,以全面了解水环境的现状和可能的影响。
三、水环境现状评价。
经过对某某地区水系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水体中存在着各种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
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四、水环境可能影响评价。
根据现有的数据和模拟结果,我们发现某某地区的水环境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
随着工业排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有可能进一步上升,水质指标可能会继续恶化,从而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五、风险评估及对策建议。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对水环境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包括加强工业和农业排放的管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力度,加强水体的监测和保护工作等。
六、结论。
通过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我们认识到某某地区水环境面临较大的挑战,但同时也看到了改善的希望。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价和有效的措施,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水环境,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七、致谢。
在本次评价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八、参考文献。
1. XXX. 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国家环保部, 2015.2. XXX.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18.以上就是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
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十五条 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该采用措施,确 保水体旳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原则,预防热污染危害。
第三十六条 排放含病原体旳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符合国家有关原则后,方准排放。
第五章 预防地下水污染
第四十四条 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地下 勘探、采矿等活动,应该采用保护性措 施,预防地下水污染。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旳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 染物旳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旳要求。
建设项目旳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 产生旳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旳影响作出评价,要求防治 旳措施,按照要求旳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在运 河、渠道、水库等水利工程内设置排污口,应该经过有 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同意。
第二十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能够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 护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别为一级保护区和其他等级保 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能够划定一定旳水域和 陆域为一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能够 划定一定旳水域和陆域为其他等级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该有明 确旳地理界线。
共同构成水体
第一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常使用方法规与 原则
一 水环境常使用方法 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本法合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旳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 水体以及地下水体旳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要求,不合用本法。
简述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简述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影响范围: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首先取决于评价范围的大小和涉及的水域面积和周边环境的复杂程度。
2. 评价对象:评价对象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是划分等级的另一个依据。
例如,水源地、饮用水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一级保护区域的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当比对一般水域更高。
3.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种类、数量和综合度也会对等级划分产生影响。
通常,评价指标与评价对象相关性越高,等级划分越高。
4. 建设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同的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也会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影响程度和对环境的可逆性、影响时间等因素进行判断和评估。
通常,规模越大、影响越长期,等级划分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
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 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别的, 依最高类别功能划分。
③水体污染物
①耗氧有机物 ④重金属 ⑦酸碱污染 持久性污染物
②营养物
③有机毒物
⑤非金属无机物毒物 ⑥病原微生物
⑧石油类
⑨热污染
非持久性污染物 酸和碱
热污染
3、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
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水体自净的过程就是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和衰减变
按排放方式不同,污染水体的污染源可分为:
点污染源——通过管道和沟渠排入水体(如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非点污染源——分散或均匀通过岸线进入水体(如农田排水、小型畜、
禽饲养废水、矿山废水)
①点污染源 生活污水
水量:
其中,q为每人用水量,N为总人数,K为排污系数 水质:BOD5为150~350mg/L;COD为200~500mg/L; SS为150~350mg/L;细菌总数在2.5x106个 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综合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或 专项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地方排放标准。
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与综合标准
第三节 评价等级的确定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 价按项目污水排放量(分五档)、废水水质复杂程度(分三档)、纳 污水体水域大小(分三档)、地表水质要求(分Ⅴ类)等分为一、二、 三级,一级评价项目的要求最高,二级次之,三级较低。
1、地表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
海水:占97%
淡水:占3%
冰山、冰川:占2.997% 人类可利用:0.003%
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量的0.003%
2、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使水的感官性状、物化性质、水 生物组成、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 有功能的现象。
物理参数。包括温度、臭、味、色、浊度、固体(总固体、悬浮性固体、溶
解性固体等)。
化学参数。可分为有机和无机成分。无机指标:含盐量、硬度、PH值、酸
度、碱度及铁、锰、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重金属类、氛、磷等。有机 指标:BOD5、CODcr、DO、酚、油等。
生化参数。大肠杆菌。 污染物排放方面:按容量、排放总量、污染物削减率、污水处理率、达标率、
污水回用率等确定环境目标。
环境质量标准
➢ 综合性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 专项功能的水质标准 :
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渔业水质标准、景观娱乐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 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等等。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把水域主要功能划分为五类:
地面水质要求: 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І ~
Ⅴ类,即按当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例题1
一拟建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5800 m3/d,经 类比调查知污水中含有COD、BOD、Cd、Hg,PH为 酸性,受纳水体为一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90 m3/s ,水质要求为4类,此环评应按几级进行评价?
第二节 环境目标
➢ 环境目标也称环境质量目标,指基本满足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群健康要求 的环境目标;也是各级政府为改善辖区(或流域)内环境质量而规定的在一 定时段内必须达到的各种环境质量指标值的总称。
➢ 环境规划所确定的目标通常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环境质量目标和污染物总量 控制目标。
环境质量方面: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把水质指标分为以下几类。
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一、引言 二、环境目标 三、评价等级的确定 四、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五、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 六、地面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管理
地表水——是河流、河口、湖泊(水库、池塘)、海洋和湿地等各种水体的
统称,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表水体的环境质量:
水质 底部沉积物(底泥) 水生生物
化的过程。
物理过程
化学及物理化学过程 生物化学过程
物理过程包括稀释、混合、扩散、挥发、沉淀等过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在这一系列的作用下,其浓度得以降低。稀释和混合作用是水环境中极普
遍的现象,又是比较复杂的一项过程,它在水体自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及物理化学过程:污染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吸附、凝聚、中和等反 应使其浓度降低。
➢ 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按生产过程可分为:工艺废水、原料及成品洗涤水、设备及 地面冲洗水等; 按主要污染物种类可分为:有机废水、无机废水、重金属废水、放 射性废水、热废水等。其水量水质随生产过程差异很大。
水量计算:水平衡法、类比法、万元产值法
②非点污染源
分散或均匀地通过岸线进入水体的废水和自然降水通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水。 主要包括城镇排水、农田排水和农村生活废水、矿山废水、分散的小型禽畜饲养场 废水,以及大气污染物通过重力沉降和降水过程进入水体等所造成的污染废水。
项目污水排放量:
≥20000m3/d
10000 ~ 20000m3/d 5000 ~ 10000m3/d 1000~ 5000m3/d 500~ 1000m3/d
地面水域:
大河:流量 >150m3/s 中河:流量15 ~150m3/s 小河:流量 <15m3/s
水质复杂程度:
复杂:污染物类型数≥ 3,数目≥ 10 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数目≥ 7 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数目<7
生物化学过程:污染物质中的有机物,由于水体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 分解、氧化并转化为无害、稳定的无机物,从而使浓度降低。
4、水体的耗氧和复氧
• ①耗氧过程
碳化耗氧: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 硝化耗氧:含氮化合物硝化耗氧 水生植物呼吸耗氧 底泥耗氧:
②复氧过程
大气复氧 光合作用
5、水温变化
过高水温和过快的水温变化都影响水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