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2.1.2分离规律试验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二
2019-2020版高中生物2.1.1-2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分离规律试验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一节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目标导航 1.结合孟德尔的研究历程,体验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2.通过对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归纳分析,理解、掌握分离规律。
一、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1.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严格的自花授粉,不受外界花粉的干扰。
②花大,容易去雄和人工授粉,操作方便。
③具有稳定的、可以明显区分的相对性状。
(2)实验材料的选取是决定研究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2.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子二代性状表现数量关系是3∶1。
在同时研究两对相对性状时,得出了9∶3∶3∶1的比例关系。
(2)孟德尔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使遗传学从单纯的描述推进到定量的计算分析,化无形为有形。
4.严密地假说演绎孟德尔成功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二、分离规律试验1.杂交实验,发现问题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及遗传图解(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①遗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②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③在子一代中一个遗传因子能够掩盖另一个遗传因子的作用;④子一代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相互分开,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模拟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①模拟内容:用甲、乙两个小烧杯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烧杯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颜色的小球在大烧杯中的随机结合模拟受精过程。
②模拟结果:子二代小球组合类型数量CC∶Cc∶cc≈1∶2∶1,小球代表的显隐性的数值比3∶1。
(3)遗传图解即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CC∶2Cc∶1cc。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3紫花∶1白花。
3.设计实验,验证假说(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
生物:2.1.2《分离规律试验》课件(中图版必修2)

性 状 出来的哪个亲本性状。 类 型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
现出来的哪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 的现象。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
基 因 类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
解释下面几个问题:
1、等位基因
2、表现型和基因型以及它们的关系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基因型是决定表现型的主要因素 。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举例) 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 相同。(举例)
3、基因分离比和性状分离比
4、纯合体和杂合体(‘纯种’和‘杂种
①相对性状是由显、隐性基因控制。 体细胞中基因成双存在。
②配子中基因由于减数分裂同源 染色体分离而成单存在。
③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有一定独立性;显性基因(D) 对隐性基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 现显性性状。
④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每个配子中基因成单。
⑤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所以F2性状分离, 表现比为3:1,基因型比为1:2:1。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在杂合体内,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杂 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 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 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 子,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 后代。
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应抓住以下两点:
①等位基因的独立性:等位基因虽然共存于一 个细胞内,但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既 不融合,也不混杂,各自保持独立。 ②等位基因的分离性:正是由于等位基因在杂 合体内存在,才使得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 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彼此分离,分别 进入不同的配子。
2.1.1、2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分离规律试验每课一练(中图版必修2)

2.1.1 、2 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分离规律试验每课一练(中图版必修2)(30 分钟50 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2012 •衡水高一检测)对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来说,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选作杂交试验的两个亲本一定要是纯种②选定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差异③一定要让显性性状作母本④一定要实现两个亲本之间的有性杂交⑤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②⑤2. 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 i,全为高茎豌豆(Dd)。
种下F i,让其自交得到F?,种下F>豌豆种子,发现F2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植株,且高茎:矮茎接近 3 : 1,则不能实现F2中高茎:矮茎接近3 : 1的条件是()A. 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形成两种配子B. 含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 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D. 只需要A项条件,而不需要B C两项条件3. (2012 •西安高一检测)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 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 F i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 F i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 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 黑色兔与白色兔交配,后代均为白色兔4. 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
从下面的杂交试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红花为显性性状B. 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C. 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D. 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5. (2012 •大庆高一检测)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B. “测交试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C.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 “F i(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 : d=1 : 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0分)6. (16分)(2012 •临沂高一检测)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试验,具体情况如下:试验一P 黄色子叶(甲)X绿色子叶(乙》IFi 黄色子叶(丙)绿色子叶1 : 1试验二P 黄色子叶(丁)口交]F】黄色子叶(戊)绿色子叶3 1请分析回答:(1) _______ 从试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________ 显性性状。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 基因的分离规律 第一节 孟德尔试验的科学方法素材 中图版必修2

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一节孟德尔试验的科学方法孟德尔(1822-1884)一个默默无闻的奥地利修道士和业余科学家,何以能发现遗传的基本原理而驰名于世?孟德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向学生介绍孟德尔的生平,其实是进行“红色教育”的很好资源。
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于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1.作为学生,他出生贫寒、勤奋好学1822年7月22日,孟德尔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是园艺家。
上小学和中学时,因为家境贫寒,他常常衣衫褴褛,忍饥挨饿。
但他仍然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勤奋努力地学习。
上大学是孟德尔妹妹特洛西亚把自己的嫁妆费拿出来,才使孟德尔交了学费。
在大学里,孟德尔博览群书,学习了数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他的视野和知识面更宽广了,为他以后从事遗传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孟德尔受到父母的熏陶,从小很喜爱植物。
2.作为教师,他专心备课,认真教课大学毕业以后,孟德尔就在当地教会办的一所中学教书,教的是自然科学。
他能专心备课,认真教课,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
1843年,年方21岁的孟德尔进了修道院以后,曾在附近的高级中学任自然课教师,后来又到维也纳大学深造,受到相当系统和严格的科学教育和训练,为后来的科学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作为研究者,他观察细致、态度严谨孟德尔经过长期思索认识到,理解那些使遗传性状代代恒定的机制更为重要。
从维也纳大学回到布鲁恩不久,孟德尔就开始了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
孟德尔首先从许多种子商那里,弄来了34个品种的豌豆,从中挑选出22个品种用于实验。
它们都具有某种可以相互区分的稳定性状,例如高茎或矮茎、圆料或皱科、灰色种皮或白色种皮等。
孟德尔通过人工培植这些豌豆,对不同代的豌豆的性状和数目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计数和分析。
运用这样的实验方法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
他酷爱自己的研究工作,经常向前来参观的客人指着豌豆十分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我的儿女!”8个寒暑的辛勤劳作,孟德尔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
高中生物 2.1.1、2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分离规律试验课件 中图版必修2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答案(dá àn):(1)矮茎豌豆 高茎豌豆 纯 (2)去雄 花粉成熟 (3)(人工)授粉 套袋处理 防止其他豌豆花粉的干扰 (4)子一(或F1) 三 (5)红 (6)3∶1 性状分离 AA、Aa、aa 1∶2∶1
25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1.自花传粉(zì huā 自然(zìrán)状态
第二(dì èr)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 第一章 基因的律分离(fēnlí)规律
第一节 孟德尔遗传试验(shìyàn)的 科学方法
第二节 分离规律试验(shìyàn)
1
第一页,共27页。
1.分析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guīlǜ) 3.学习理解假说——演绎方法
2
第二页,共27页。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独立(dúlì)地随 着配子遗传给后代。(如下图所示)
17
第十七页,共27页。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mián hua)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B
2.下列四组杂交组合(zǔhé)中,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
20
第二十页,共27页。
5.人类中,正常(A)对白化病(a)是显性,求下面(xià mian)家系 中(如下图)有关个体出现的概率。 (1)9号个体为有病个体的概率? (2)7号个体为杂合体的概率? (3)10号个体为有病男性的概率?
21
第二十一页,共27页。
【解析】(1)由于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控制。 8号是白化病为aa,3号和4号正常均为杂合体(Aa),则9号为 有病的概率为1/4。 (2)3号(Aa)×4号(Aa)→AA∶2Aa∶aa,7号个体表现(biǎoxiàn)正常, 他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是Aa的概率为2/3,所以7号是杂 合体的概率为2/3。 (3)根据(2)可推得6号个体为杂合体的概率也是2/3,所以6 号与7号的后代是白化病的几率等于各自产生含a配子的几率 的乘积,即(2/3×1/2a)×(2/3×1/2a)=1/9aa,所以10号个 体为有病(aa)的概率是1/9,为有病男孩的概率为1/9× 1/2=1/18。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2-1-1~2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分离规律试验随堂达标检测 中图版必修2

【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生物2-1-1~2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分离规律试验随堂达标检测中图版必修2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解析本题考查对相对性状基本概念的理解。
生物的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答案 B2.下列各组杂交中可以从性状上表现出孟德尔分离规律的是()。
A.BB×bb B.Bb×Bb C.bb×bb D.Bb×BB解析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进入不同配子中,遗传给后代,若要从性状上体现出来,只有B项有性状分离,其他选项后代只有一种性状,无法体现。
答案 B3.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
A.是否是纯合体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组成D.产生配子的数量解析测交可以测定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预测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但不可推测其产生的配子数。
答案 D4.图示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__,操作②叫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
(3)若亲本都为纯合体,让F1自交,F2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________,F2代基因型有________且比值为________。
解析豌豆是两性花,做杂交实验时,应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并授粉。
答案(1)矮茎高茎(2)去雄授粉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要干净、全部、彻底要套袋处理(3)3∶1DD、Dd、dd1∶2∶1课堂小结。
2.1.2分离规律试验 课件(中图版必修2)

2.狗的黑毛和兔的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吗? 为什么? 【提示】 不是。狗与兔不是同种生物。
1.在自然状态下,紫花豌豆自交能产生白花豌豆。(×)
【提示】
自然状态下,豌豆都是纯种,紫花豌豆自交
后代都是紫花豌豆。 2. 豌豆根在生长过程中, 细胞内的基因也遵循分离规律。 (×) 【提示】 分离规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减数分裂形成配
第二节
分离规律试验
●课标要求 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
●课标解读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及分离规律。 2.会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3.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学术语,分析表现型和基因型的 关系。
●教学地位 本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 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而本节课是拉开这一历程的序幕,认 识到基因 (遗传因子 )的存在,才能使人类进一步去探究基因 的位置、实质和功能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编排向学生真 实展现了科学发现史的历程。近三年的高考中,对基因分离 规律的综合应用、分离比的变式、显隐性的判断、概率的计 算等知识的考查尤为突出,常以致死现象、基因互作等为信 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教法指导 1.运用旧知与新知对接、建模法点拨知识关键点。如染 色体中的 DNA 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对应假说 1);细胞核内的 染色体先加倍成完全一样的两份, 再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对 应假说 2、3);植物通过传粉,花粉粒的精子与子房的卵细胞 受精形成受精卵 (对应假说 4)。 2.对于杂交试验过程“去雄、套袋、授粉”,建议先介 绍两性花的结构, 并播放异花传粉的 flash 影片, 最后播放孟 德尔杂交试验的基本步骤, 强调杂交试验的过程——三部曲。 (强调各项实验技术的应用及其目的)
子时的核基因的遗传。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1.1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学案中图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1.1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学案中图版必修2习目标1、分析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2、理解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3、认同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学习重点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学习难点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实验验证豌豆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严格的,不受外界花粉的干扰;2、花大,容易;3、具有稳定的、可以明显区分的;思考:在自然状态下,紫花豌豆能否产生白花豌豆?二、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思考:孟德尔是否只用了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就得出了分离规律?三、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生物遗传问题,把遗传学研究从单纯的描述推进到。
四、严密地假说演绎孟德尔运用的科学方法,提出假说,验证假说,使假说变成普遍。
归纳总结:假设—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合作探究(探究案)】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一、根据孟德尔试验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和方法步骤,总结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二、关于相对性状问题的讨论1、根据课本的例子总结什么是相对性状?2、某同学在研究生物的遗传问题时,列举了下列生物的一些性状:(1)小麦的有芒和无芒;(2)玉米的黄粒与圆粒;(3)豌豆的高茎与矮茎;(4)绵羊的白毛与卷毛。
你认为哪一些不能成为相对性状?三、阅读教材26页“技能训练”,完成表27页表2-1-1。
四、什么是加法定律和乘法定律?并各举一例。
【当堂检测】1、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规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A、选用自花授粉的豌豆作试验材料B、首先只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C、从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进行综合性分析入手D、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3、在研究生物的许多性状遗传时,应如何操作()A、许多性状同时研究B、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C、生物的遗传都属于细胞核遗传D、一定让显性个体作母本4、分别用A和a表示硬币的正面与背面,已知硬币每次被抛出后,A或a朝上的概率都是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2.1.2分离规律试验同步测试中
图版必修二
一、选择题
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解析】豌豆属于自花受粉的植物,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保留雌蕊,授以其他植株的花粉,人工授粉后,应套袋处理。
【答案】 C
2.(2013·江苏无锡期中测试)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实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
A.F1形成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且它们具有一样的生活力
B.F1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
C.F2的各种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
D.以上叙述都正确
【答案】 D
3.(2013·徐州高一期中)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子粒。
原因是
() A.甜是显性性状B.非甜是显性性状
C.显性的相对性D.环境引起的变异
【解析】非甜玉米果穗上结的子粒都是非甜的,而非甜玉米有两种受精的可能:一是自花传粉,得到纯合的非甜玉米子粒;二是异花传粉,得到杂合的非甜玉米子粒。
由此可确定非甜对甜是显性。
甜玉米果穗上结的子粒有甜的,也有非甜的,而甜玉米的受精也有两种可能:一是自花传粉,得到纯合的甜玉米子粒;二是异花传粉,得到杂合的子粒,表现型为非甜。
由此也可确定非甜对甜是显性。
【答案】 B
4.豌豆的种子圆粒(Y)对皱粒(y)是显性,下面关于基因型为Yy的豌豆产生的配子情况,正确的一项是()
A.Y雌配子与y雄配子的比例为1∶1
B.Y雄配子与y雌配子的比例为1∶1
C.Y雄配子与y雄配子的比例为1∶1
D.Y雌配子与y雌配子的比例为3∶1
【解析】杂合子Yy的豌豆产生的雌配子中Y雌配子与y雌配子的比例为1∶1;产生的雄配子中Y雄配子与y雄配子的比例为1∶1。
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
【答案】 C
5.在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通过测交实验不能够了解F1的() A.基因型B.产生配子的数量
C.所产生配子的种类D.产生配子的比例
【解析】测交是F1与隐性个体相交,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含隐性基因的配子与含显性基因的配子结合,后代为显性;含隐性基因的配子与含隐性基因的配子结合,后代为隐性,因此通过测交可了解F1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比例,进一步推知F1的基因型。
【答案】 B
6.(2013·盐城中学高一测试)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答案】 C
7.在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后产生显性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后产生显性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后产生隐性后代
D.杂种个体自交后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
【解析】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答案】 D
8.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果南瓜和一株白果南瓜杂交,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
B.F1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
C.由图中③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
D.F2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或Aa
【解析】由于白果自交后代有黄果,由此确定白果为显性,黄果为隐性,所以F1的白果基因型一定是Aa,否则自交后代不会出现黄果性状。
【答案】 B
9.(2013·南菁中学高一质检)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1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A.
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
【解析】由第三个组合可以判断顶生为隐性性状,腋生为显性性状。
具有隐性性状的甲为纯合子,而丁与甲的子代全部为腋生,可知丁为显性纯合子。
【答案】 B
10.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解析】根据实验1或实验3都可以确定红果是显性性状。
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实验2的F1红果番茄都为Aa;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为aa。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2013·江苏无锡期中测试)某种自花受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开的花有紫色也有白色。
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1)在该植物花的紫色和白色这1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
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实验四所开的300朵紫花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_______朵。
(3)若将丙植株和乙植株杂交,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花∶白花=______。
(4)请写出与实验三相关的完整遗传图解。
【答案】(1)紫花AA Aa(2)200(3)1∶1
12.玉米幼苗绿色(G)对白色(g)为显性,用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进行如下实验:将400粒种子播种在暗处,同时将另外400粒种子播种在有光处。
数天后,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
经统计,在黑暗处的幼苗有391株为白色,而绿色植株为0;在有光处的幼苗有299株呈绿色,98株呈白色。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1)从理论上分析,所得种子的基因型及比值是________________,幼苗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而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叶绿素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生物的性状受________控制,同时又受________影响。
【解析】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4显性性状和1/4隐性性状,纯合子占1/2。
生物的性状表现除受基因型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1)GG∶Gg∶gg=1∶2∶1绿色∶白色=3∶1绿色∶白色=3∶5(2)1/2(3)有光基因型环境
13.(2013·江苏侯集中学高一期末)某学生在学校调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
弯曲(如下图所示)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1)根据表中第_____组婚姻状况调查情况,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
第1组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3组亲本中,第3组亲子代表现一致,第2组亲子代均有两种表现型,这两组均无法用于判断。
第1组双亲表现一致,而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为显性性状,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为隐性性状。
(2)在各婚配组合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隐性个体的基因型一定是aa。
第1组表现相同的双亲的婚配组合可能是AA×AA、AA×Aa、Aa×Aa,因此后代并未出现3∶1的分离比。
同理可推知第2组婚配组合有AA×aa、Aa×aa,第3组为aa×aa。
【答案】(1)1拇指能向背侧弯曲(2)第1组:AA×AA AA×Aa Aa×Aa 第2组:AA×aa Aa×aa
第3组: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