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与测量装置管理规定

监视与测量装置管理规定
监视与测量装置管理规定

文件页数第 1 页 共 6 页 监视与测量装置管理规定

文件状态第0次修订

1 目的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加强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其测试精度和准确性能满足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总部及直营项目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工作,以及对直营项目分包商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

分支机构及其管辖项目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工作,以及对其分包商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工作,参照本管理规定执行。

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国家、行业、地方政府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规程等;

总公司和公司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3 定义

3.1基本概念

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测量装置: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试验仪器设备、软件、测量标 准、标准物质和(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欧姆表、兆欧表、万用表、定位模板、声级计、放线或检验人员使用的卷尺等。

监视装置:一般指控制仪表和设备,是生产设备的组成部分,用于监控生产过程或服务过程的工作状态。如:电焊机上的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氧气表、乙炔表等。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标准所复现的量值关系的一组操作。

检定:查明和确认监视和测量装置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3.2监视和测量设备分类(见附件1)

A类:即强制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或者授权的计量核定机构检定,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监视和测量装置目录》实行定期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B类:即除强制检定范围以外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是指由使用单位自己依法送到有权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周期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C类:指国家明令允许首次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非关键场合,做一般指示用以

文件页数第 2 页 共 6 页 监视与测量装置管理规定

文件状态第0次修订

及内部辅助性生产用;低值易损的计量器具,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自制专用监视和测量装置或国家尚无检定规程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此类监视和测量装置采用一般性管理办法:一次性检定;外观检查;对比检查;不定期检定等。

4 管理职责

技术中心负责制定公司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规定,并根据情况不断修正完善;

技术中心负责对公司总部所属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投入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准确可靠。

技术中心负责按年度制定公司总部所属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检定计划(见附件2),确保及时送检,将检定证书归档保存,同时做好送检记录,建立相应的监视与测量装置台帐(见附件3)。

技术中心负责对总部直营项目中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和使用等情况进行监控(见附件4)。

公司总部所属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统一编号由技术中心负责,项目上分包商所属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统一编号由项目计量工程师负责。

项目计量工程师(专职或兼职)负责本项目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具体管理工作,应熟悉掌握本项目在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情况,督促分包商及时将到期的监视和测量装置送检,在工程开工2月内及时将建立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台帐(分包)报送技术中心备案,应确保项目所有计量档案资料的齐全、规范、整洁、安全,并对其准确性负责。

5 监视与测量装置的购置及报废和封存

固定资产类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购置及报废(见附件5),由技术中心提出申请,行政部审核,行政部经理批准,并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非固定资产类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购置及报废,由项目计量工程师提出申请,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经理批准,相关费用进入项目成本。

监视和测量装置购置后,相关管理人员应核定其精度及检定标志,符合要求后,方可记入台帐及投入使用。

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控制

凡投入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保证在检定有效期内而且没有任何异常情况(见附件6)。

项目计量工程师人员应在项目分包商进场初期及施工期间,对分包商准备投入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精度及检定有效期。怀疑有问 题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严禁投入使用,要求分包商对此澄清直至得到证实后方可投入使用。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操作者应掌握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性能及使用维护要求。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有异常时,应及时处理,严禁继续使用,否则追究操作者的责任。

文件页数第 3 页 共 6 页 监视与测量装置管理规定

文件状态第0次修订

监视与测量装置仪器维护保养记录(见附件7)。

监视和测量装置经长途运输或长时间停用后,再重新使用时无论其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都必须对其校准,必要时送检定部门检定后再投入使用。

当发现测量装置失准时,应对其在发现前所测试的数据进行全面复核,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7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有偿使用

7.1 使用范围

本条款适用于公司总部及直营项目的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项目从公司领用固定资产类的监视和测量装置,项目必须向公司支付占用费和折旧费,所有费用计入项目成本。

7.2 收费时间

收费时间标准:按实际发生的日历天以“天”为单位计算;

公司规定的设备折旧期是以“年”为单位,则执行本规定时应换算成以“天”为单位;

7.3 收费原则

正常使用条件下,装置的收费包括占用费、折旧费或二次折旧费二部分组成;若装置发生损坏,则由使用单位负责进行维修。

a) 占用费(C1):占用费的收取标准由技术中心将装置提供给项目之时确定,占用费

包括管理费、检定费(包含装置的日常保养费);

b) 折旧费(C2):从装置购买到折旧期结束,每天收取装置费用C2=原值/折旧期;

c) 二次折旧(C3):从装置购买到折旧期结束后,重新对装置进行评估,得出装置的

现值;每天收取装置费用C3=现值/折旧期。具体收费标准(见附件8)。

7.4 收费计算

仪器使用费用:C=(C

1+C

2

)×N+可能的维修费(购置时间≤折旧期);

C=(C

1+C

3

)×N+可能的维修费(购置时间>折旧期);

N:收费时间,单位:天。

费用统计见 “监视与测量装置使用结算单”(附件9)。

8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

8.1检定周期

周期检定是指监视和测量装置按规定周期要求,对在用的各种监视和测量装置所实

文件页数第 4 页 共 6 页 监视与测量装置管理规定

文件状态第0次修订

施的强制性检查鉴定的工作,以保证器具使用精度及完好性。

对公司A、B类监视和测量装置由技术中心按年度制定监视与测量装置周期检定计划表通知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由技术中心统一送到经省、部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授权批准的检定部门检定。

对C类监视和测量装置由项目部兼职计量员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常用C类监视和测量装置校准方法(附件10)自校,并填写比对等记录。

对检定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计量工程师应及时对其进行标识,并将检定结果记录在台帐上。

对于连续运行的设备或运行期间不允许拆卸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其检定可随设备的检修同时进行,也可进行首次检定,但不应超过规定的使用期限。

对于低值、易耗、更换频繁或不易拆卸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可在投入使用前作一次性检定。

常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周期表(见附件11);

各单位使用公司的计量器具应由专人负责,用后应清理干净,妥善保管。

各单位接到送检通知后,计量员做好准备,按规定的时间、地点,由技术中心统一组织送检。

各项目应半年做一次自检记录;监视与测量装置计量器具比对表(见附件12)、 监视与测量装置仪器使用记录(见附件13)、试模自检记录(见附件14)。

8.2检定标识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标识分为:“合格”、“不合格”。

经周期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应做好相应的标识工作,公司总部所属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技术中心统一标识;分包商所属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所在项目统一标识。

标识以粘贴相应检定部门或经技术中心统一设计的标签为主,标签应标明监视和测量装置编号、检定有效期及检定员姓名。

公司所属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报告由技术中心统一保管,项目应留存一份分包商所属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报告的复印件,并报技术中心一份备案。

8.3监视和测量管理流程(见下页)

文件页数第 6 页 共 6 页 监视与测量装置管理规定

文件状态第0次修订

9 其他

本管理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本管理规定由技术中心负责解释。

附件1: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分类表

附件2:监视与测量装置周期检定计划表

附件3:监视与测量装置台帐

附件4:监视与测量装置过程检查表

附件5:监视与测量装置的购置及报废和封存

附件6:监视和测量装置交接单

附件7:监视与测量装置仪器维护保养记录

附件8:公司现有监视和测量装置收费标准

附件9:监视和测量装置使用结算单

附件10:常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周期表

附件11:常用C类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校准方法

附件12:监视与测量装置计量器具比对表

附件13:监视与测量装置使用记录表

附件14:试模自检记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