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雾纱袅袅,竖琴声声,秋风里(yùn)(1)藏着无限的诗情。

落菊飘洒成七彩瀑布,一道道,一帘帘,流(xiè)(2)着思绪和永不可及的梦幻。

绣球依依,若燃烧的红烛,一朵朵,一团团,开放着期待,开放着霞(ní)(3),开放着血染的的乐章。

阳光照射的时候,美丽(zhàn)(4)放在心里。

2.古诗文默写。

(8分)(1),,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2),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使至塞上》中,表现作者从个人荣辱沉浮转为阔大的境界,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的诗句是:,。

这句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4)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寥寥数字写景,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将自己空灵的心境表现出来的句子是:,,。

3.文言词语释义。

(3分)(1)好鸟相鸣()(2)猛浪若奔()(3)窥谷忘反()4.下面这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后回答问题。

(5分)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

息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

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1)选段中的统计数据属于红军的哪次军事行动?(1分)(2)路上红军遭遇了诸多“险峻”,请结合作品内容,举两例具体说明。

(4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野菊花之恋(17分)①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

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

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

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_ ____名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总分值 120 分)_ __ 2. 以下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_ A. 绯红 落第 眼花缭乱 和颜悦色 _ B. 佃农 私塾 屏息敛声 任劳任怨 号C. 缰绳 轩昂 精疲力尽 诚惶诚恐位座D. 犀利 平凡 为富不仁 粗制烂造 3.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 苏州园林里这一处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游客的全都好评。

__ B. 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很多大学生乃至争辩生都叹.为.观.止.。

_ C. 她看到书里的精彩之处,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_ D. 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_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级班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悄悄地写了一本大约16 万字左右的书。

B. 第 27 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大赛留意培育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实践。

C .如今,年轻人宠爱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参加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_D .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马上退役,停顿20 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_ 5. 给以下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__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舞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_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放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_ ③真正的教育肯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才智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才智。

姓 ④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学问、扩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⑤有了书,我们可以同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吸取才智,受益终身。

A .①②⑤④③B .③⑤④①②C .①⑤④③②D .③①④②⑤6. 名著阅读。

〔4 分〕美国有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究、觉察、士气和胆一、语言学问及其运用(29 分) 1.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 鹤.立鸡群(hè) 深恶.痛疾(è) 畸.形(qí) 窒.息(zhì) B. 油光可鉴.(jiàn) 锐不行当.(dāng) 教导.(huǐ) 炽.热(zhì) C. 正襟.危坐(jīng) 藏污纳垢.(gòu) 广袤.无垠(mào) 瞥.见(piě) D. 杳.无消息(yǎo) 抑扬顿挫.(cuò) 滞.留(zhì) 锃.亮(zèng)怯、成功和狂喜、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忱,始终如一的期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心情,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在人力面前,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成认失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真实任务情境卷在班级的“放眼看世界”主题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收集整理素材,完成了一份班报设计。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相应学习任务。

【活动导语】1.请补充合适的诗句,完成活动导语的编辑。

(7分)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放眼看世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瑰丽:登临东皋,欣赏傍晚时分,山野“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的浓浓秋意;行至塞外,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意境雄浑、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放眼看世界,丰富我们的内心:富春山水,令“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心生淡泊之意;亭亭山松,与风较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使人叹服其坚贞不屈之品性。

放眼看世界,领略山川之美,体味生活百态。

【栏目一:聚焦亚运】2.亚运会是向各国宣传中国的重要途径,小语组以“聚焦亚运”为主题进行采访并撰写了新闻稿。

请根据他们所整理的材料,完成栏目制作。

(6分)材料一:语言翻译、交通引导、维持秩序……在杭州亚运会的赛场内外,“小青荷”们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小青荷”是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的昵称,zhāng显志愿者的青春气息和亲和力。

材料二:“在赛事筹备前期,我们细心选拔、悉心培训、精心配岗,从世界各地招募和补充招募报名的31.7万人中层层shāi选、优中选优。

”——赛会相关负责人材料三:亚运会最终选拔出3.76万名包含通用志愿者及语言、竞赛、礼仪、升旗手等专业志愿者在内的赛会志愿者。

jié至2023年10月3日,杭州亚运会累计上岗赛会志愿者37.8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约336万小时。

(1)小语在整理文稿时有几个字不能正确书写,请你帮他补全汉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可修改文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科研人员殚精竭虑....,耗费数年光阴,终于研制出我国最新的飞机发动机。

B.济公和尚经常嘲弄那些为富不仁....的人,让他们哭笑不得。

C.这篇文章选材新颖、构思精巧,情节抑扬顿挫....,让人百看不厌。

D.一帘瀑布,飞泻而下,哗哗的水声震耳欲聋....。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王树增在《长征》中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框架,从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C.斯诺写成《红星照耀中国》后,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长征》。

D.《飞向太空港》是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现象。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妯娌眼中钉粗制乱造藏污纳垢B.佃农吸尘器油光可鉴黯然失色C.燥热哈蜜瓜和颜悦色为富不人D.蹒跚拌脚石震耳欲聋触目伤怀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选自于《呐喊》,叙写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他叹息说。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朱自清等人的著作,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5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6分)1.下列加点词注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A.前沿.(yán)酷似.(sì)翘.首(qiáo)佃.农(diàn)B.慷慨.(kǎi )屏.息(bǐnɡ)悄.然(qiāo)旋.风(xuán)C.锃.亮(zèng)由衷.(zhōnɡ)敛.声(liǎn)绷.直(bēnɡ)D.诘.责(jié)窒.息(zhì)禁锢.(gù)炽.热(c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酒肆轩昂查无消息眼花缭乱B.妥帖妯娌摧枯拉朽前仆后继C.追溯不辍和言悦色正襟危坐D.决择畸形振耳欲聋诚惶诚恐3.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几番秋雨之后,_____;早凋的梧楸,_____;金黄色的晓霞,_____;泼靛的波面,_____。

①从杈呀树隙里,深入溪中②溪水长了几篙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④飞尽了翠叶A.②④①③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D.②④③①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这次汶川大地震,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B.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

C.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件,小区保安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

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3分)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道:“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梦想是沙漠中的绿洲,带给我们希望;梦想是成长中的阶梯,帮助我们攀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以奋斗者的姿态,心怀梦想,奔向未来。

6.古诗默写。

(9分)(1)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8分)这次疫情即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一场考验,也不失为一次特殊的历练。

对于他们而言,①抗击疫情就是一次最好的“成年礼”,②从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责任的重量,更能够体会到担当的意义和奉献的价值。

当“如有不幸,赠予我的yí体做研究攻克病毒”,③从武汉一位95后护士口中说出时,透过话语中令人震憾的胸襟.和气度,我们不难感受到疫情给这群年轻人带来的成长。

④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胸襟.( ) yí()体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改为“”“” 改为“”3.文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赋予B.历练C.奉献D.赠予4.文段中四处标点(见角标①②③④),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①B.②C.③D.④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6题。

(4分)笑,是一种力量,是生命的能源,是一种最佳的生命状态,是一片永远灿烂的生命的阳光,一朵永远鲜艳的青春花朵!A.笑是一种武器,是同一切苦难一切邪恶进行战斗的盾甲和刀枪!B.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C.带着泪水的笑绝不是失败者的绝望呻吟,而是战士的呼吼。

只有真正经历了磨难,也因而真正懂得了生活的人,才会笑着流泪!泪水浸泡的笑里,有对于失败与痛苦刻骨铭心的感受,有对于人生命运的彻悟!因此,流泪的笑是一种成熟的标志!人生多磨难,只有强者才能抢关夺隘一路向前,最后到达人生的终点。

D.而只有学会笑着流泪,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5.画线的A、B、C、D四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6.在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在生活的河流里,有碧波荡漾也有逆浪翻卷,有水缓沙白的平川也有礁石林立的急弯险滩。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应用(23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2)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3)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4)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5)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6)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三章)(7))《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表现诗人孤独寂寥心情的诗句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一有闲① (xiá),我总会坐在窗前,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

要是遇着难题,我会( ),直到解决了为止;要是碰到一本好书,我就会( )地读下去。

这是我从小就养成的阅读习惯。

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我认识了一群纯② (cuì)的、充满斗志的人民解放军战士;读《列夫·托尔斯泰》,我感受到“天才灵魂”的深③ (suì)、伟大;翻开《美丽的颜色》,我遇见了在科学领域刻苦钻研的居里夫人,她坚韧执着,使灰暗的世界变得( )。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通过阅读,使我们的阅读量迅速增加,思想也发生大的转变,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人生何尝不是一本( )的书呢?少年,让我们多翻看几页书,多摘抄几篇文,为青春写下永恒的注脚。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不求甚解通宵达旦神采奕奕美不胜收B.不求甚解翻来覆去花团锦簇美轮美奂C.刨根究底通宵达旦花团锦簇美不胜收D.刨根究底翻来覆去神采奕奕美轮美奂(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阅读,使我们的阅读量迅速增加,阅读能力得以提升,思想也得到升华。

B.通过阅读,使我们的阅读量迅速增加,阅读能力得以提升,思想得以升华。

C.通过阅读,我们的阅读量得以迅速增强,阅读能力得以提升,思想也得到升华。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文言文阅读(共24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2.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3.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4.冰霜正惨凄,。

(刘桢《赠从弟(其二)》)5.傍晚,小明漫步江边,感受春风拂面,于是心情大好,投放饵食与鱼儿逗乐,此番情景不由让他想起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两句话“,。

”(二)阅读下列选文,完成第6—10题(12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记游松江①吾昔自杭移高密②,与杨元素同舟③,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④,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⑤。

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⑥。

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其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

"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

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逝,而松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遗矣。

追思曩时⑦,真一梦耳。

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注释】①松江:在上海市郊。

②高密:今属山东。

③杨元素:杨绘,王安石执政时,因反对新法,被贬。

④陈令举:陈舜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

⑤刘孝叔:刘述。

⑥垂虹亭:即后文所言之松江桥亭。

⑦曩(náng)时:昔时,指七年前。

6.【乙】文中“吾”就是【甲】文的作者(人名),他是(朝代)人。

(2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8.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大气,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大海大气,不拒绝点滴清澈的泉水抑或浑浊的污水,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hào hàn()与澎湃;高山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一棵小草的卑微,于是,他的身姿更加伟岸,拥有了巍峨与坚定;蓝天大气,不厌恶一片乌云的阴晦(),一只小鸟的聒()噪,于是,他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mào()与无边。

2.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B.其间一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荇、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化是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

它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上,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______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绽放闪烁跳动飘散B.飘散绽放跳动闪烁C.闪烁跳动绽放飘散D.绽放闪烁飘散跳动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B.骄傲的人终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C.两个小机器人跳舞时突然四脚朝天,却仍在不停扭动,卖萌的模样逗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D.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好的。

它煞费苦心,创造了世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 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3)“诗中有画”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景物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3分)《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________和________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8.根据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6分)顺顺同学有一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随笔》。

他向你介绍说:“这套书可有意思了,单是书名就很特别。

你看,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集子叫《凝动的音乐》。

建筑虽然固定不动,却有韵律之美。

”你接过其他三本看了看封面,跟着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顺又说:“文学家里我最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想从语文课本中选几篇他的文章汇编成集,你觉得取什么名字好?”你说:“集子就叫《(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因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顺信服地点点头。

(1)从下面三本书中任选一本,仿照顺顺的说法,表达你对书名的看法。

(3分)书名:《穿过地平线》作者:地质学家李四光书名:《看风云舒卷》作者:气象学家竺可桢书名:《彼此的抵达》作者:桥梁学家茅以升(2)在横线上填写自拟的集子名称,并说明理由。

(3分)二、阅读探究(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1分)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月色入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欣然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2分)人生需要“顶住”①“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②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

③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

“顶住”,既是一种姿势表象,也是一种内心观念。

“顶住”,不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更不是安于现状的消极保守。

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④“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

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

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

世间事,除了岁月,没有“不费功夫”就得来的好事。

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__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

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

爱迪生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就会做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

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

成功路上,不仅要看能否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看能否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

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⑥“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

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到达”。

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⑦“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太阳的光辉!希望是一种坚持,使灵魂深处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为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

”的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有转型的难题,有升级的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让“关不住”的鸟儿,“羽毛都沾满太阳的光辉”,始终飞翔在希望的田野上。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8月25日,有改动)1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3.如果把下面的事例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

(2分)马克思说,他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前后坚持40余年时间进行《资本论》的研究撰写,关键是“目标始终如一”。

14.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3分)15.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文中第⑤段的横线上补写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作为这一段的论点。

(2分)16.结合你的一次“顶住”的经历,谈谈你对“顶住”的认识。

(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官亦鸣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

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

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③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

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

而我们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

她是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

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