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大丰区鮰鱼养殖市场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鮰鱼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鮰鱼市场规模分析

鲟鱼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美味的肉质而闻名。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增加,鲟鱼市场规模也在扩大。

本文将对鲟鱼市场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鲟鱼市场规模1. 国内市场规模在我国,鲟鱼被广泛用于高端餐饮和礼品市场。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美食的追求,鲟鱼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国内鲟鱼市场年销售额超过XX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XX%。

2. 海外市场规模鲟鱼在国际市场上也备受关注。

许多国家对鲟鱼肉的需求量大,并将其作为高档海鲜食材来供应。

根据统计数据,国际鲟鱼市场年销售额超过XX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地区。

鲟鱼市场发展趋势1. 消费升级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鲟鱼作为一种高档水产品,其市场前景可观。

消费者对于鲟鱼的认可度在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尝试并喜爱这种美味的食材。

2. 品种多元化趋势传统上,人们更多地关注俄罗斯鲟和迷你鲟这两个品种。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鲟鱼品种开始受到关注,并开始在市场上销售。

人们对不同鲟鱼品种的需求逐渐增加,为鲟鱼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 可持续养殖趋势为了满足对鲟鱼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开始采取可持续养殖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保护鲟鱼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产品质量。

可持续养殖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鲟鱼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结论鲟鱼市场作为一个高端水产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增加和消费升级趋势,鲟鱼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同时,品种多元化和可持续养殖趋势也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掌握市场动态,抓住发展机遇,将会促进鲟鱼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4年鮰鱼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鮰鱼市场分析报告

鮰魚市場分析報告1. 引言市場分析報告旨在分析目前鮰魚市場的現狀和未來趨勢,以便進一步了解市場需求和競爭狀況,為相關企業的營銷策略制定提供參考。

本文擬以鮰魚市場的規模、供需狀況、競爭格局、消費者需求和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

2. 市場規模鮰魚是一種受人們喜愛的淡水魚類,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消費基礎。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鮰魚市場的規模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截至去年底,市場規模已經達到XX億元,預計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3. 供需狀況目前鮰魚市場的供需狀況相對平衡。

供應方面,鮰魚養殖技術的進步使得鮰魚的產量增加,供應能力得到提升。

需求方面,消費者對鮰魚的需求穩定增長,尤其是對高品質鮰魚的需求更為旺盛。

4. 競爭格局鮰魚市場的競爭格局相對複雜。

目前市場上的主要競爭者包括鮰魚養殖企業、進口鮰魚和其他替代品等。

鮰魚養殖企業在市場上佔有一定份額,憑借良好的養殖技術和品質管理,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同時,進口鮰魚以其新鮮和獨特的品種特性,也成為市場上的競爭者。

而其他替代品,如淡水魚和海鮮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搶奪鮰魚市場的份額。

5. 消費者需求消費者對於鮰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品質要求:消費者對於鮰魚的品質和新鮮度要求較高,希望能夠品嚐到口感鮮美、無任何異味的鮰魚。

•產地追溯:消費者關注鮰魚的產地和養殖環境,追求有機、綠色、健康的食品選擇。

•多樣化需求:消費者對於鮰魚的加工方式、口味調配和應用廣泛性有著不同的需求,希望能夠在食用鮰魚時獲得更多的選擇。

6. 發展趨勢未來鮰魚市場的發展具有以下幾個趨勢:•高品質鮰魚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消費者對高品質鮰魚的需求將逐漸增加,追求口感鮮美、營養豐富的產品。

•鮰魚產業化發展:鮰魚養殖企業將朝著規模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的方向發展,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產地追溯體系的建立: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鮰魚產地和品質追溯的需求,將建立完善的產地追溯體系,確保產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2024年鮰鱼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鮰鱼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鮰鱼市场调查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鮰鱼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为相关行业及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及趋势,我们可以洞察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在线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和实地调研。

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确保报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市场概况鮰鱼,又称河豚,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鲜,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在传统亚洲菜肴中,鮰鱼被用于制作各种美食,如鲍汁鮰鱼、水煮鮰鱼等。

目前,鮰鱼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其受欢迎程度主要归因于其鲜美的味道、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上升,鮰鱼被视为一种健康食材,因其低脂肪和高蛋白质的特点,深受健康饮食倡导者的青睐。

市场需求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鮰鱼市场的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在选择鱼类购买时,他们会优先考虑鮰鱼。

其主要原因包括:1.鮰鱼的鲜美味道和独特口感;2.鮰鱼的营养丰富,对健康有益;3.鮰鱼在传统菜肴中的应用广泛。

此外,鮰鱼市场还受到了海鲜餐饮市场的驱动。

大部分餐厅和酒店都会在菜单中提供鮰鱼类菜品,以满足消费者对于独特海鲜的需求。

竞争分析尽管鮰鱼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市场上已经存在多个鮰鱼供应商,包括农户、渔民和大型养殖企业。

他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将鮰鱼产品推向市场。

然而,并非所有的鮰鱼供应商都能获得相等的市场份额。

一些大型养殖企业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和品牌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同时,一些小型供应商也通过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成功地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份额。

市场趋势根据市场调查数据和专家预测,鮰鱼市场在未来几年有望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市场趋势:1.健康饮食的推动: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上升,鮰鱼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食材,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追捧。

2.创新菜品的出现:厨师们不断创新,将鮰鱼与其他食材结合,打造出更多口味独特的菜品,满足消费者对于多样化美食的需求。

2023年长吻鮠养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长吻鮠养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长吻鮠养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研究对象简介长吻鮠(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一种淡水鱼类,属于鲇科,是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经济鱼种。

长吻鮠有着较高的肉质品质,其营养成分丰富,具有补益作用,在市场上销售十分畅销,因此长吻鮠养殖已成为南方地区的一项重要产业。

市场调研报告1.市场需求情况长吻鮠肉质细嫩、滋味浓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市场需求量较大。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质量、营养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长吻鮠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

据统计,目前长吻鮠养殖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且以江苏、福建、广东等省份为主,这些地区的长吻鮠销售价也相对较高。

2.竞争情况分析长吻鮠养殖是一个既有市场前景又颇有竞争力的行业。

长吻鮠在南方地区属于常见的经济鱼种,由于特点明显、适应性强、繁殖力高,因此市场上也有不少养殖户参与,市场竞争比较充分。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长吻鮠养殖的企业应做到“精、专、特”,注重品质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市场销售渠道长吻鮠的销售渠道比较广泛,主要有多层次的批发市场、专业餐饮市场、农村集市、超市及网络电商等,其中批发市场销售最为广泛,同时也是价格最为稳定的渠道。

在网络电商方面,由于“新零售”时代的到来,电商渠道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相信在未来网络电商渠道的市场份额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4.市场发展趋势中国鱼类养殖发展速度迅猛,而且养殖品种日益多样化。

随着中国多项扶持政策的实施以及养殖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创新,长吻鮠养殖行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市场上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不断的变革和升级,日益追求更好的健康和营养口感,因此可预见,“营养、健康、绿色”是未来中国鱼类养殖发展的趋势,这也是长吻鮠养殖企业在竞争大趋势下需要关注和抓住的重要机遇点。

结语长吻鮠养殖是一项潜力巨大、充满机遇的行业,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实力,在创新和提升品质上追求卓越,同时也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渔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渔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渔业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为对渔业市场进行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市场需求、供应情况、竞争对手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对渔业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进行评估。

本报告旨在为相关业务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以便制定更有效的市场战略和政策。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和客观的信息,本次调查采用了以下方法:•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渔民和渔业相关企业的意见和反馈。

•实地考察:对渔业市场进行实地踏查,观察市场规模、供应链和竞争状况。

•网络调研:在各类渔业论坛和平台上进行信息搜索和数据采集。

以上方法相互结合,能够全面了解渔业市场的实际情况,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3. 渔业市场概述3.1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结果,渔业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稳步增长。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渔业产值已达到XX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XX%。

3.2 市场需求渔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广阔的需求。

消费者对海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高品质的鱼类、虾类和贝类产品。

3.3 市场供应市场供应主要依赖于渔民和渔业相关企业。

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渔民人数和船只数量有所增加,但产能仍然有限。

这导致渔业产品的供需矛盾。

4. 渔业市场竞争分析4.1 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国内渔业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海洋养殖企业、渔业合作社以及一些大型渔业企业。

4.2 竞争策略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

例如,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拓展销售渠道,降低生产成本,开展市场营销等。

4.3 发展趋势根据行业专家的观察和预测,渔业市场未来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海洋养殖将成为渔业的主要增长点,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将是关键。

•渔业企业将加强合作,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

•渔业市场将向高端、专业化方向发展,消费者对质量和健康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5. 结论本次渔业市场调查表明,渔业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机会。

然而,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供应不足和竞争激烈等。

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渔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战略来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江苏盐城大丰区鮰鱼养殖市场调查报告

江苏盐城大丰区鮰鱼养殖市场调查报告

江苏盐城大丰区鮰鱼养殖市场调查报告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江苏盐城大丰区鮰鱼养殖市场调查报告1、市场概述大丰鮰鱼养殖面积3万亩左右,占大丰整体养殖面积的10%,其中约万亩属于金鹿渔业合作社,另外万亩主要分布在斗龙渔业附近。

随着近两年鮰鱼国内消费市场被逐步打开,带动养殖行情一片大好,部分鲫鱼和草鱼养殖户开始转养鮰鱼,大丰今年鮰鱼的养殖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

大丰鮰鱼料的市场容量万吨左右,绝大部分是颗粒料,主要品牌有丰环、淮大江和通威。

其中丰环是金鹿渔业合作社的饲料品牌,市场份额最大;其次是淮大江,通过灵活的销售政策快速扩张崛起,目前正在尝试推广鮰鱼膨化料。

2、养殖模式鱼塘条件一般为比较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一般在200~300亩,水深~2.0米,有独立的进排水管道。

大部分塘口都有水泥护坡,水源来自周边的河道或沟渠,水质一般。

鱼塘按每20~30亩配1台3 KW增氧机,每60亩配1台投料机。

放养模式大丰鮰鱼养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鮰鱼和鲫鱼混养模式(以下简称“鮰鲫混养”,详见表1),另一种是鮰鱼和青鱼混养模式(以下简称“鮰青混养”,详见表2),养殖周期一般为两年。

鮰鲫混养是大丰非常经典的鮰鱼养殖模式,属于大丰渔民的独特创新。

鮰鱼与鲫鱼食性相似,生活水层相同,自然状态下两种鱼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鱼塘养殖理应二选一或一主一次,但现在两者都是主养鱼,不分主次,着实令人费解。

通过调查了解到这种模式来源于大丰的鲫鱼精养模式,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既可以避免鮰鱼外销订单与价格的大幅波动,又可以通过鲫鱼增加养殖效益。

但近几年随着鲫鱼鳃出血病的大量爆发,养殖风险陡增。

鮰青混养是金鹿渔业合作社内部正在尝试的一种鮰鱼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鱼病较少,同时通过大规格的青鱼增加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

2023年鮰鱼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鮰鱼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鮰鱼行业市场需求分析1.引言鮰鱼,是指淡水鱼中的一种优质食用鱼种,也是一种常见的养殖鱼类,经济价值较高,深受市场欢迎。

本文旨在分析鮰鱼行业的市场需求,以期为相关行业的投资和生产提供参考。

2.鮰鱼行业的现状鮰鱼行业是我国的传统养殖业之一,目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安徽、重庆、四川等地区。

在这些地方,鮰鱼养殖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的家庭产业和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2019年,中国鮰鱼养殖面积已经达到18.48万公顷,产量达到49.17万吨,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于世界前列。

其中,湖南省和江西省是中国的主要鮰鱼养殖基地,占据了中国鮰鱼产量的80%以上。

在鮰鱼行业的生产模式方面,传统的家庭养殖仍然是主流。

相对而言,规模化养殖、专业化养殖、农户合作社等新型养殖模式的推行还有待加大力度。

3.市场需求分析3.1 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鱼类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客观上,鮰鱼无论从口感还是营养成分上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目前,鮰鱼市场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安徽、重庆等地区,各大城市销售量很大。

3.2 出口需求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鮰鱼有望成为我国淡水鱼出口的重要品种之一。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淡水鱼类出口国家包括欧美、东南亚、日本等,且逐年增多。

鮰鱼在其中的出口占比逐渐加大,根据国家内部下达的淡水鱼出口目标,鮰鱼作为一种主要品种,未来出口潜力很大。

3.3 红色旅游在生产模式上,鮰鱼养殖已经从传统的家庭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鮰鱼旅游作为一种新的休闲旅游方式逐渐兴起。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鮰鱼的文化价值也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了红色旅游的新亮点之一。

4.总结综上,鮰鱼行业的市场需求十分广泛,从消费需求到出口需求再到红色旅游,都拥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人们对于营养、健康、时尚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家出口政策的鼓励,我们相信,鮰鱼行业的市场规模和产值将会逐渐扩大,成为一个崭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0年江苏省斑点叉尾鮰主养区养殖渔情

2020年江苏省斑点叉尾鮰主养区养殖渔情

2020年江苏省斑点叉尾鮑主养区养殖渔情O郭闯为调研江苏鮰鱼主养区鮰鱼养殖生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江苏省鮰鱼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环境创新团队于2020年2月份、4月份、5月份,开展了省鮰鱼产业体系示范基地及鮰鱼其他主养区的养殖渔情调研。

一、养殖需求和面积明显增加近2年来鲫鱼发病严重,鮰鱼行情较好,苏北许多养殖企业出席了活动。

启动仪式后,兴仁市清航水资源开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组织黔西南州福昌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打鱼凼水库生态渔业养殖基地鱼苗投放。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投放,6万多条鲢鱼、青鱼苗投放到打鱼凼水库中。

当天,还在和养殖户由养殖鲫鱼转养鮰鱼,鮰鱼养殖积极性和养殖面积明显增加。

据初步统计,2020年,江苏斑点叉尾鮰主养区的鮰鱼池塘精养面积约93687亩,其中含大规格鮰鱼种专池培育面积2520亩;此外,池塘工业化系统水槽养殖面积约86650m2。

统计数据见表1。

池塘养殖面积、池塘工业化系统养殖水槽面积相较于2019年,增幅分别达108%、60.9%。

二、苗种需求量旺盛从调研情况看,鮰鱼苗种需兴仁市三角坝水库投放了1万多条鱼苗。

发展生态渔业养殖使水库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国有资产增值、改善水体环境,将充分发挥水库资源对兴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中国水利网)漁業致富指南2020-J3-13-表12020年江苏省鮰鱼主养区养殖面积简表地点面积(亩或m2)备注成鱼养殖鱼种培育工业化水槽东台市20000亩1500亩—海安市4000亩300亩—省东辛农场5385亩220亩—盐城市大丰区35000亩——射阳县10000亩——响水县15000亩——宿迁市1782亩500亩—合计93687亩宿迁苏渔水产70000m261条建湖正荣6820m262条建湖正源创辉3080m228条泗洪洪鲥6750m250条合计86650m2合计201条求量旺盛,而鮰鱼种苗企业苗种生产能力和供应市场的能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其苗种供应容量较原有的生产规模低20%-30%,斑点叉尾鮰冬片苗种价涨至14元/kg,上述统计的鮰鱼养殖面积也许会有正相关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盐城大丰区鮰鱼养殖市场调查报告1、市场概述大丰鮰鱼养殖面积3万亩左右,占大丰整体养殖面积的10%,其中约1.8万亩属于金鹿渔业合作社,另外1.2万亩主要分布在斗龙渔业附近。

随着近两年鮰鱼国内消费市场被逐步打开,带动养殖行情一片大好,部分鲫鱼和草鱼养殖户开始转养鮰鱼,大丰今年鮰鱼的养殖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

大丰鮰鱼料的市场容量3.5万吨左右,绝大部分是颗粒料,主要品牌有丰环、淮大江和通威。

其中丰环是金鹿渔业合作社的饲料品牌,市场份额最大;其次是淮大江,通过灵活的销售政策快速扩张崛起,目前正在尝试推广鮰鱼膨化料。

2、养殖模式2.1 鱼塘条件一般为比较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一般在200~300亩,水深1.7~2.0米,有独立的进排水管道。

大部分塘口都有水泥护坡,水源来自周边的河道或沟渠,水质一般。

鱼塘按每20~30亩配1台3 KW增氧机,每60亩配1台投料机。

2.2 放养模式大丰鮰鱼养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鮰鱼和鲫鱼混养模式(以下简称“鮰鲫混养”,详见表1),另一种是鮰鱼和青鱼混养模式(以下简称“鮰青混养”,详见表2),养殖周期一般为两年。

鮰鲫混养是大丰非常经典的鮰鱼养殖模式,属于大丰渔民的独特创新。

鮰鱼与鲫鱼食性相似,生活水层相同,自然状态下两种鱼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鱼塘养殖理应二选一或一主一次,但现在两者都是主养鱼,不分主次,着实令人费解。

通过调查了解到这种模式来源于大丰的鲫鱼精养模式,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既可以避免鮰鱼外销订单与价格的大幅波动,又可以通过鲫鱼增加养殖效益。

但近几年随着鲫鱼鳃出血病的大量爆发,养殖风险陡增。

鮰青混养是金鹿渔业合作社内部正在尝试的一种鮰鱼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鱼病较少,同时通过大规格的青鱼增加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

养殖户的放种时间一般在3~4月。

2.3 出鱼习惯大丰鮰鱼的养成规格不同,鱼的去向也不同。

1.8斤/尾以下的销往成都,1.8~3斤/尾的销往北京,3斤/尾以上的销往西宁。

销往北京的鮰鱼价格最高,因此大部分养殖户出鱼的平均规格是2.5斤/尾。

如果规格超过3斤/尾,除了价格降低外,而且料比还会升高,因此养殖户不会等价太久。

鮰鲫混养模式下,一般于当年年底通过搬罾(注:一种捕鱼工具)将炮头(1.8斤/尾)鮰鱼出掉,约占10%,余下的鮰鱼于第二年5月到9月陆续出掉,主要销往北京。

鮰青混养模式下的鮰鱼出鱼习惯与鮰鲫混养模式差不多,只是青鱼要达到8斤/尾以上才出鱼,所以青鱼要养两年以上。

2.4 养殖效益鮰鱼养殖两年的亩净产量在1000~1500斤,鲫鱼亩净产量600~800斤,青鱼亩净产量700斤左右。

吃食鱼每斤鱼饲料成本在4.5元/斤左右,其它养殖成本在1元/斤左右,具体各项两年成本大约为:水电200元/亩;鱼药、调水300元/亩;塘租700元/亩;人工费用500元/亩。

2.5 投料习惯鮰鱼投料习惯与鲫鱼相似,不同时期投喂不同档次的饲料,养殖初期(4月至7月)和养殖后期(11月以后)投喂28%蛋白的低档料(混养料),养殖高峰期(7月至10月)投喂30~32%蛋白的高档料,冬天有投料的习惯。

整个养殖周期,养殖户最多投喂两种不同品牌的颗粒饲料。

一般养殖户养两年每亩的投料量在1~1.2吨,高峰期投喂率达到2.5%~3%,投喂3.0 mm、4.0 mm 料径的饲料比较常见。

金鹿渔业合作社的养殖户参照鲫鱼投料习惯,一天投喂4次,其它养殖户投喂2次(早上10:30,下午3:30)。

3、饲料选择在过去鮰鱼基本靠出口的年代,丰环、通威和淮大江都有各自的鮰鱼专用料,分别为丰环521(33cp)、522(31cp),通威172(30cp),淮大江9142(33.5cp)、9143(31.5cp),饲料厂的每批料都需要出口检测备案,手续复杂,费时费力。

这些饲料现在已经销声匿迹,调查时无法获得相关营养指标。

在鮰鱼进入内销时代以后,饲料厂为方便生产管理,引导养殖户用鲫鱼料养殖鮰鱼,因此鮰鱼用料完全是鲫鱼颗粒料标准(表3)。

用鲫鱼颗粒料养殖的鮰鱼,在生长速度符合养殖户的要求,只是体色较淡,斑点不明显,但并不影响销售。

3.2 饲料要求本质上养殖户选择饲料的第一关注点是饲料效果。

有这样一个现象,如果一小片区域内,有人用某种饲料把鱼养得好钱赚得多,第二年他周边的养殖户都会去用这种料,不需要销售人员去推销。

现实中养殖户往往看价格来选择饲料,谁家的饲料便宜,赊欠大返利高,就会选择用谁家的料。

养殖户对饲料效果的关注比较少,因为正常养殖情况下的品牌饲料系数在1.7~2.0之间,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且由于养殖周期长和鲫鱼鱼病对料比的影响较大,过多关注料比意义不大。

养殖户通常会在养殖的第二年关注鮰鱼的规格,主要看鱼能否达到销往北京的规格要求,以决定出鱼时间。

鮰鱼的抗逆性强,长途运输没有任何问题,但需要饲料能保证体色无变化。

随着膨化料的兴起,养殖户对膨化料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膨化料长鱼快、越冬后复膘快、投喂不浪费等优势已经成为养殖户的共识。

3.3 饲料价格饲料企业都采取在开票价格的基础上给予不同的返利,大多在400~700元/吨,不同的档次返利也不同。

本次调查也了解到部分饲料的开票价,详见表4。

4、市场营销4.1 养殖户大丰鮰鱼养殖户大多都是本地人,也有一些兴化人,他们思想转变快,容易接受新事物。

利用这两年鮰鱼好的行情,养鮰鱼赚到了比较好的利润,资金较以往宽裕了一些。

养殖户看重饲料厂所给的利息,每年都会给饲料厂打部分预付款,或者现金做代加工料,预付款用完了再赊欠。

由于大水面养殖投入大,养殖户的资金缺口比较大,因此抗风险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养殖户无法承受养殖失败的后果。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丰养殖户总体的信誉度并不是很好。

4.2 经销商大丰的饲料经销商近几年变化很大,无论是数量还是业务模式。

从2014年开始,很多大经销商由于没有管控好欠款风险而纷纷倒下,现存的经销商的业务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传统的饲料销售转向水面带动销售的路子。

大丰H 公司有8万亩的养殖水面,它将鱼塘承包给养殖户,再给养殖户赊欠供料,自己赚取饲料厂的提成,H公司就成了事实上的经销商。

4.3 饲料厂丰环、通威和淮大江的营销模式各有特点。

丰环依托金鹿渔业合作社,采用直销模式,客户和销量相对稳定。

通威依然延续传统的经销商模式,由于这几年养殖行情不好、养殖户信誉变差等原因导致很多经销商的资金链断裂,从而退出饲料行业,使得通威这两年销量下降很多。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通威在今年销售上有一些新的尝试。

淮大江采取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营销模式,直接供料给一些养殖大户,同时还找合适的经销商,主要靠赊欠和销售政策上量。

5、结果分析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大丰鮰鱼的养殖模式、饲料选择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信息,现在我们对调查结果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5.1 养殖模式鮰鲫混养和鮰青混养模式的出现,在此不赘述。

鮰鲫混养面临着鲫鱼发病和鮰鱼价格大幅波动的双重风险,鮰青混养不仅降低了发病率而且还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因此鮰青混养可能会成为鮰鱼养殖模式发展的一个趋势。

无论从养殖产量还是养殖效益来看,这两种模式都算不上高效。

放小规格鱼种和养两年时间,虽然减少了投入成本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死亡率,但却浪费了长鱼时间与水体空间,并让养殖户更难把握住鮰鱼行情从而无法提高养殖效益。

鱼价好时没鱼出、有鱼出时没好价可能会成为常态。

较长的养殖周期拉高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养殖的不确定性,因此缩短养殖周期是降低风险的必要途径。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养殖户改变模式——提高鮰鱼放种规格到0.5~1斤/尾,一年养成上市,虽然投入增加,但效益可观。

如今兴起的膨化料给我们从饲料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充分发挥膨化料长鱼快、鱼更健康的优势,在现有模式下完全可行。

5.2 饲料选择鮰鱼养殖户既看重饲料效果,又贪图价格便宜,背后透露出养殖资金缺乏和饲料恶性竞争的现实,这也是形成两年养殖周期的重要原因。

但随着养殖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竞争力弱的养殖户逐步出局,养殖行业一定会回归到正确的理念上:饲料需要体现的是价值。

养殖行业的“拨乱反正”不仅需要饲料企业的参与,更需要饲料企业持“大爱”、致匠心的责任与担当。

饲料企业引导养殖户使用鲫鱼颗粒料养殖鮰鱼,虽然便于生产管理、省去了备案麻烦,但却不是从满足鮰鱼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生长为出发点来设计饲料,在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养殖户。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养殖户愿意尝试膨化料,认为吃膨化料鱼长得快,能更早上市,但也有一些养殖户认为膨化料更适合第二年用,因为膨化料越冬掉膘快。

5.3 市场营销大丰鮰鱼料市场现在是颗粒料“一统江山”,三大品牌已成鼎足之势,只要它们的质量或模式出现大的变动,别的饲料企业是没有什么机会的,但最终是走向暮气沉沉的死局,还是获得朝气蓬勃的新生,取决于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和有无创新变革的勇气。

也有饲料厂在创新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希望推广膨化料来带动市场的发展,但几年下来,其膨化料在大丰的销量还是比较小的,探究其原因固然与市场的现状有关,更重要的可能还是与其产品定位有关。

由于养殖户的资金缺口大,再加上行情、鱼病等诸多因素使养殖风险增加,因此饲料厂现在对赊欠的管控非常严格。

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市场会让竞争力(资金和技术)弱的养殖户淘汰,那么饲料企业应该加速这一进程,而不是延缓。

6、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大丰的鮰鱼养殖存在养殖周期长、养殖效率低、模式竞争力弱以及用料不合理等实情,颗粒饲料竞争还存在一定的乱象。

鮰鱼养殖模式对缩短养殖周期、提高鱼塘产量和降低养殖风险是有需求的,而这些是颗粒饲料远远无法满足的,只能通过膨化料来解决,因此发展膨化料才是大丰鮰鱼养殖和饲料行业持续良性发展的保证。

附养殖案例一则:养殖户:张老板池塘信息:水面238亩,水深1.7米,8台增氧机,4台投料机放苗:2014年4月鮰鱼:0.45斤/尾,750尾/亩(80325斤、7.5元/斤)银鲫:0.17斤/尾,336尾/亩(13594斤、5.6元/斤)花鲢:0.6斤/尾,70尾/亩(9996斤、4.7元/斤)白鲢:0.3斤/尾,50尾/亩(3570斤、2.1元/斤),共计735693元出鱼:2016年3月鮰鱼:2.5斤/尾,430000斤(9.0元/斤)银鲫:1.5斤/尾,16000斤(7.5元/斤)花鲢:3.2斤/尾,53000斤(5.0元/斤)白鲢:3.2斤/尾,30000斤(2.0元/斤)投料:共370吨,其中32%蛋白350吨,29%蛋白20吨死鱼:银鲫24000斤(0.4斤/尾),占吃食鱼净产量的6.39%费用:鱼种735693元、饲料1982805元、药+调水50000元、人工140000元、电费20000元、塘租309400元,合计3237898元吃食鱼净产量:376081斤(加死鱼)料比:1.97(加死鱼)每斤鱼成本:5.28元/斤总收入:4315000元净利润:1077000元亩利润:4525元/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