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临床论文

合集下载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深在部位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深在部位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研究 ( 4 5项试验 , 涉及 8 4 5 8 5位患者 , 更新于 2 0 0 8年 )发现单独服用 维生素 D不能预防骨折的发生。 补充维生素 D加钙剂能 降低髋部骨 折 的风 险。尽管 维生素 D和钙剂对人体的不 良影响是很小的 , 但是 对 于那些患有 肾结石 , 其他 ’ 肾脏疾病 和高血钙 的患者来说 , 具 有很 高的不 良 影 响。健 康儿童补充维生素 D不能提高骨密度 , 但对体 内 维生素 D低水平 的儿童要适度补充。要记住我们体内大部分维生素 D是 日照时在皮肤上产生 的而不是饮食。
3 0 %~ 4 0 %) 。当然要 消除药物 的副作用 , 尤 其是对 长期应 用者 , 一般
不推荐作为预 防骨折 的一线药物 。研究发 现 , 妇女应用雌激 素明显 出现心血管疾病需要 l ~ 3 a , 而要出现明显的预防骨折方面的益处则
需要更长的时间。 雌激素最低 的预 防骨折有效的剂量还不清 。 对于性 腺机能减退的男性 , 雌激 素可能有助于预防骨质流失, 但是在预防骨 折方 面缺乏数据支持 , 其副作用可能超过益处。 2 . 3 . 3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 的调控 盐酸雷洛昔芬在澳大利亚 是已被批
者数量将会 继续增加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骨骼健康和其他方面的健 康具有协同作用, 所以这些不 良的生活方式应该尽可能彻底地解决 。
编辑 , 李 桦
鼻 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深在部位鼻出血 的临床分析
杜 功厂 . 张根 东。 苏吉利
( 安 徽 省 淮 北 市 刘桥 矿 皖 北 二 院 五 官科 , 安徽 淮 北 2 3 5 1 6 2 )
造成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等其他并发症 的可能 。我科采用鼻 内窥镜下 找 到出 血部位后 , 以双极 电凝治疗 , 如有必要再加 用膨胀止血 海绵 局部填塞止血 , 疗效满意。现报道 如下 。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75例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75例
院时仍间断性 出血 。 1 方法 . 2 采用 鼻 内窥镜 ( a tr 0 、0 、01 K r Soz 。 3 。7 。手 l
凝 仍难 以止 血者f 多 为有 明显 鼻 中隔偏 曲者)可在 此 ,
出血最 凶猛 处快 速填 以止 血纱 布 ,再填 以膨胀 海绵
衬托 。 对于 广泛性 出血者 。 将所 有可 疑 出血 部位 电 应 凝后 用 止血 纱布 和膨胀 海绵 予 以填 塞 。本 组 3例部
予 以抗 炎治疗 、 量用止 血药 。 适 所填 塞 的膨胀 海绵 于
查, 了解患者 的一般情 况 。 对有 高血 压者 给予 降压 治 疗 , 有失血性 休克 者及 时抗 休 克治疗 。 伴有高血 对 对
压老年 患者 。 手术 时进 行 心电监 护 。 者取平 卧仰 在 患 头位或 端坐仰 头位 。常规 消毒铺 巾.用 1 %地卡 因+ 01 . %肾上腺素 棉 片麻 醉鼻 腔粘膜 5 1 r n N 0 i ,用 吸 引 a 器 清除鼻 腔的血 液及分 泌物 ,边 吸 引边 在 鼻 内窥 镜 引导 下仔 细寻找 出血部 位 。发 现 出血点 或 可疑 出血 点后 应用 双极 电凝 烧灼 。方法 是将 双极 电凝 头贴 附
鼻 内窥镜下双极 电凝治疗顽 固性鼻腔后 部 出血 7 5例
殷 勇
( 南通 大学 附属 医院耳 鼻 喉 科 , 苏 2 6 0 ) 江 2 0 1 摘 要 目的 : 讨鼻 内窥 镜 下 双 极 电凝 治 疗 顽 固 性 鼻 腔后 部 出血 的治 疗 效 果 方 法 : 探 对顽 固性 鼻 腔 后 部 出血 7 5例 , 内窥 镜 下 用双 极 电 凝 止血 , 鼻 进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7 获 一 次 性 治 愈 ; 6例 4例经 二 次 电 凝 烧 灼 后填 塞 而 治 愈; 3例鼻 腔血 管瘤 及 1 鼻腔 出血 性息 肉 , 后 均未 再 出 血 , 访 6个 月~ 年 未 见 复 发 。结 论 : 内窥 镜 下 应 用 例 术 随 1 鼻 双极 电凝 治 疗 顽 固性 鼻 腔 后 部 出血 简 便 、 全 、 高 了 止血 的准 确 性 , 织 损 伤 少 , 苦 小 , 安 提 组 痛 见效 快 , 程 短 , 愈 病 治 率 高 。 其效 果 明 显 优 于单 纯 鼻 腔 填 塞法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失败的原因和对策。

方法回顾分析68例经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失败的病例。

结果再次电凝后血止者25例,三次电凝后血止者2例,鼻内镜下碘仿纱条一次局部填塞后血止者35例,两次局部填塞后血止者2例,一次后鼻孔填塞后血止者2例,两次后鼻孔填塞后血止者1例,颈外动脉结扎+局部填塞后血止者1例,随访1~3个月无复发。

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需要了解其适用范围、掌握双极电凝和鼻内镜的使用技巧;鼻内镜下灵活选择不同的微创止血方法可提高鼻出血治愈率。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镜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R76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100-02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鼻内窥镜直视下双极电凝止血具有操作准确,患者痛苦小,损伤轻,效果好,经济负担轻等优点[1],在临床上运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仍会再次发生出血。

我科自2007年1月以来,采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723例,取得满意效果,但仍有68例术后1个月内鼻出血复发。

本文就手术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13~86岁,平均46.3岁;病史半小时至5年,时间分布中位数为3.2天,左右侧鼻腔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25~2000ml;其中9例未作再次电凝,两次行鼻内窥镜下鼻腔电凝止血者49例;三次及以上者10例;伴有高血压病患者33例。

所有首次止血失败患者均住院治疗,进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均无异常,排除了血液系统疾患;对两次及以上电凝失败者,均行副鼻窦CT,排除鼻窦病变所致出血;对有高血压、糖尿病疾病患者积极控制血压、血糖。

治疗均在病房手术室中进行。

1.2 治疗方法在鼻腔表面麻醉和收缩鼻甲后,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探查+再次鼻腔电凝止血或碘仿纱条局部填塞。

鼻内窥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鼻内窥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e d s o e t n c s so fa tr ai n s i l e i gn s l e i g p r ll ls i oa o g lt nte t n . c s s r ain s n o c p , of d 3 a e f e rc o p t t w t b e dn o eb e d n , aa e a mab p l r a a i ame t 3 a e ei p t t i 1 r y e h l p c u o r 1 we n e
2 0 年 1 月 08 1 第 3卷 第 2 2期
中国医疗前沿
Ch naH e lh ae Fr te s i at c r on ir
No e e , 0 8 v mb r 2 0
Vo , No 2 l3 .2 6 7
鼻 内窥镜下治疗难 治性鼻 出血
封 杰 张新 房 游 美
F n i h n i a g o i e gJeZ a gxn fn y ume
(izo i, h no g i huCtH si l 5 6 Bnh n t S adn n o i opt 6 1) Cy B z y a2 7
【 src]Obe t e oep r eE dso i t a n o e atr ns l dn f c Abt t jci T x l et n ocpc r t t fr rc y oebe i e et to n e e giac f h aa a v o h e me f o e g .Meh d u d rt ud neo ensl h t
( 州 市 市 立 医 院 , 东 滨 州 2 6 1) 滨 山 5 67
[ 摘要】目的 探讨鼻 内窥镜下治疗难 治性 鼻出血的 疗效。方法 在鼻 内窥镜 引导下 , 寻找 3 例 难治性鼻 出血 患者的 出血点, 1 并行等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分析鼻出血在临床中很常见是耳鼻喉科临床急症之一,其出血凶猛、顽固,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1]。

过去一般使用前鼻孔填塞或者是前后鼻孔填塞的方法进行局部止血治疗,但其效果不佳,并且其治疗时的并发症也很多。

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312例非外伤性鼻出血进行鼻内窥镜检查及电凝止血,疗效显著。

现就出血部位及手术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鼻内窥镜在顽固性鼻出血诊治中的适应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因反复鼻出血住院治疗的鼻出血患者91例,有高血压病史34例,糖尿病病史11例,均排除血液病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男67例,女24例,,年龄在18~72岁,以中老年为多,病程在2~9 d,多为单侧出血。

全部的患者均做过1次或1次以上前鼻腔和(或)后鼻孔填塞治疗后无效。

7例曾行2次以上前后鼻孔填塞无效。

12出血部位鼻内窥镜下观察鼻出血部位分布:下鼻道后穹窿顶28例,嗅裂区鼻中隔顶上部20例,鼻中隔后段17例,中鼻道15例,鼻底部6例,后鼻孔处5例,以上部位均为动脉性出血。

13手术器械美国产史塞克0°、30°直径为4 mm 鼻内窥镜; 4400 型双极电凝治疗仪,(美国dirtcher 公司)。

14治疗方法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取仰卧位。

首先在鼻内窥镜下取出鼻腔填塞物,用浸有1%地卡因及1%麻黄素的棉片敷贴出血侧鼻腔2~3遍,每次约3~5 min,充分麻醉收缩鼻腔黏膜后逐块取出棉片。

鼻出血治疗的关键是明确出血原因,找到出血点,特别是对于出血点部位隐蔽的患者[2]。

用0°或30°鼻内窥镜仔细检查鼻腔前部、鼻中隔后端及嗅裂、中鼻甲后端、中鼻道、鼻底、下鼻道及鼻咽部等部位,明确定位后,立即用双极电凝烧灼出血部位。

如果仍然查看不清,可以进行骨折移位让其暴露。

如此时正在出血可顺着出血处进行寻找。

双极电凝强度一般调至25~30 w,治疗时间2~4 s,必要时可延长时间,直到局部黏膜发白、出血停止。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体会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体会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体会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耳鼻咽喉科急、重症之一。

前鼻镜能窥见的出血点的病例因检查容易发现,处理相对简单。

但发生于鼻腔中后方的出血点,因出血部位难以寻找,以往一般使用前后鼻孔填塞或前鼻孔填塞的方法进行止血,因填塞较盲目,且患者痛苦较大,其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我科自2008年至2011年10月收治反复鼻腔出血患者50例,在鼻内窥镜下配合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38-81岁,平均59.5岁。

均为鼻控反复出血,前鼻镜下检查未能窥及明确出血点。

鼻出血部位发生在嗅裂区者13例,鼻中隔后端12例,下鼻道后端9例,下鼻道外侧壁5例,中鼻道后端4例,鼻中隔中上段4例(其中血管瘤2例),鼻咽静脉丛3例;病史2-15天,所有病例入院前后均经过1次以上前鼻孔填塞。

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来我科后即给予鼻内窥镜检查。

如有高血压者同时进行血压监测及控制。

患者取仰卧位,鼻腔内填塞物要抽除,并先吸引器清除鼻腔内血凝块及分泌物。

用1%地卡因棉片及肾上腺素混合液棉片作鼻腔局部表面麻醉1-2次。

(有2例患者因情绪紧张并极度畏痛,同时鼻腔检查鼻中隔偏曲明显影响视野,给以全麻下手术)。

用300、700或00鼻内窥镜进行鼻腔观察,检查时根据血凝块的部位作重点排查,根据出血来源追踪可能的出血部位。

如有结构异常影响视野者,可适当作内移、外移骨折扩大视野使重点检查部位暴露。

如有进行性出血点则一边吸引一边电凝至粘膜表面发白血止为止。

如有明显粘膜隆起成点状或小颗粒状,可以吸引器接触并刺激诱发出血,则可确定出血点并同时给以电凝止血。

电凝后给予明胶海棉局部涂抹红霉素药膏后局部敷贴。

2 结果42例(84%)患者经一次性发现出血点,手术治愈,5例(10%)经二次手术寻找出血点并电凝治愈。

2例(4%)经第三次电凝,终明确出血点并电凝治愈。

鼻内窥镜双极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70例

鼻内窥镜双极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70例
[ 6 ]
2 0 0 9, 2 5 ( 1 ): 2 2 — 2 4 .
贡小英 , 荣 国威 , 安 贵生 , 等. 经 掌 侧 人 路 治 疗 桡 骨 远 端 不 稳 定骨折疗效分析[ J ] . 中华 骨 科 杂 志 , 2 0 0 5 , 2 5 ( 1 ) : 5 0 — 5 3 .
成都医学院学报 2 0 1 3年 第 8卷 第 1期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n g d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2 0 l 3 , Vo 1 . 8 , No . 1
・ 7 3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2 2 5 7 . 2 0 1 3 . 0 1 . 0 2 5
[ Ke y wo r d s ] Ep i s t a x i s ; En d o s c o p y; El e c t r o c o a g u l a t i o n
的关节 运 动在 术 后 的
康 复物 理治 疗过 程 中 , 适 当 的运 动关 节 显得 至 关 重 要l 。 。 j 。由此 可见 , 避 免 发 生 骨 折 畸 形 愈 合 是 骨 折
s i x c a s e s . A1 l c a s e s we r e f o l l o we d u p f o r s i x mo n t h s ; No r e c u r r e n c e o r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 Co n c l u s i o n Th e k e y p o i n t f o r t r e a t i n g i n t r a c t a b l e e p i s t a x i s i s t o e x a c t l y f i n d t h e l o c a t i o n .Th e e l e c t r o c o a g u l a t i o n u n d e r n a s a 1 e n d o s c o p e i s f e a s i b l e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f o r t r e a t i n g i n t r a c t a b l e e p i s t a x i s .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79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79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79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临床分析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疗效。

方法对7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全麻下以鼻内镜检查确定出血部位,运用双极电凝予以止血,合并重度鼻中隔偏曲者一并行鼻中隔矫正术。

结果 79例患者中痊愈78例,未愈1例。

结论运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鼻内镜电凝止血顽固性鼻出血【中图分类号】R76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202-02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可由鼻腔因素引起,也可由全身型疾病所致,出血部位也不尽相同。

以往常用的方法为凡士林纱条前鼻孔填塞,或前、后鼻孔同时填塞,病人痛苦较大,疗效也不确切[1],且病人因痛苦难忍容易出现相应并发症。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推广普及,我院运用鼻内镜技术对鼻出血进行定位并以电凝止血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所选病例79例,均为单侧鼻腔后部出血,并常规血液化验检查排除血液性疾病。

其中男性46例,女性33例。

年龄26-78岁,合并高血压者38例,合并严重鼻中隔偏曲者6例,合并失血性贫血者8例。

1.2方法患者均先行前鼻镜常规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点,行血常规、血凝系列、输血前系列、血生化检验排除血液性疾病,采取全麻在手术室鼻内镜常规检查双侧鼻腔。

先患侧后健侧,对患侧鼻腔合并明显鼻中隔偏曲或鼻腔狭窄阻碍内镜视野者,可先行鼻中隔矫正术,而后可详细检查出血部位。

发现病例组中出血部位于下鼻道后段者34例,嗅裂区28例,中鼻道9例,上鼻道7例,另出血于鼻腔后上部因剧烈出血不能窥清1例。

将双极电凝两柄分别套塑料绝缘材料,露出电极头端,在助手配合下将吸引器置于出血处附近,以双极电凝对出血处黏膜血管予以电凝止血,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以0.9%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局部以膨胀止血海绵填塞。

围手术期失血性贫血患者酌情补充成分血;合并高血压症的患者常规监测血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282-02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科2007年4月~20010年4月间收治的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75例,运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止血,并将治疗经过和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鼻内窥镜下电凝后填塞止血者67例获一次性治愈;4例电凝烧灼术后再出血均经二次电凝烧灼后填塞而治愈;3例鼻腔血管瘤及1例鼻腔出血性息肉的出血,术后均无出血,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1年未见复发。

结论鼻内窥镜下应用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简便、安全、提高了止血的准确性,组织损伤少,痛苦小,见效快,病程短,治愈率高,其效果明显优于鼻腔填塞法,应作为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替代传统疗法的常规方法。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窥镜;止血;双极电凝。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

单纯前鼻孔出血经简单压迫或填塞止血即可治愈,但反复多次鼻出血,特别是鼻腔后部出血,治疗起来则非常棘手。

但鼻内窥镜的使用为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提供了有效手段。

我们自2007年4月~2010年4月,运用鼻内窥镜,用双极电凝治疗鼻腔后部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75例顽固性鼻出血病人中,男51例,女24
例;年龄30~76岁,平均60岁。

50岁以上的占75%。

出血部位:鼻中隔中后部14例,中鼻甲后部12例,中鼻道8例,鼻咽部6例,溴裂部位lo例,多部位发生22例,鼻腔血管瘤3例,鼻腔出血性息肉1例。

并发高血压21例。

就诊时患者反复出血时间1~20d,平均7.1d,出血次数3~10次,平均4~6次,出血量估计在300~1500ml,平均51oml。

入院前均经静脉或口服止血药治疗,前鼻孔填塞38例,前、后鼻孔均填塞37例。

全部患者入院前均经过2~4次鼻腔填塞,入院时仍间断性出血。

1.2 方法
1.2.1 设备采用鼻内窥镜术器械和成像系统。

用双极电凝烧灼治疗。

1.2.2 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收入院治疗。

尽快完善全身检查及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对有高血压的给予降压治疗,对有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对于年龄大的以及伴有高血压患者,可在手术同时申请麻醉科进行心电监护,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作好充分准备后入手术室进行止血。

患者取平卧仰头位或端坐仰头位。

常规消毒铺巾,用1%地卡因+0.1%肾上腺素棉片收缩和麻醉鼻腔粘膜5~10min,用吸引器清除鼻腔的血液及分泌物,边吸引边在鼻内窥镜引导下仔细寻找出血部位,检查顺序依次为:(1)鼻中隔,主要是利特尔区和鼻中隔后部;(2)下鼻道,尤其注意外上壁;(3)鼻腔外侧壁,注意中鼻道;(4)嗅裂区.注意鼻中隔面;(5)鼻咽部,注意有无新生物。

逐步用棉片替代原填塞
物(注意棉片不易太湿)。

发现出血点或可疑出血点后应用双极电凝烧灼。

方法是将双极电凝头贴附于出血处粘膜,强度25~30 w 热凝数秒至局部组织稍发焦。

如出血即止可不予填塞。

为防再出血.烧灼出血点后可将粘膜表面贴以可吸收止血纱布,再用merocel高膨胀海绵压迫或衬托以防止前者脱落(止血纱布与膨胀海绵均为surgical,美国强生公司产。

前者规格5cmx10cm。

后者规格
8cmx1cm)。

填塞时可视填塞部位空间大小将止血纱布或膨胀海绵剪小进行填塞。

2 结果
本组75例患者中,鼻内窥镜下电凝后填塞止血者38例获一次性电凝治愈,未进行填塞,术后未再次出血。

29例电凝烧灼止血后,运用止血纱布和膨胀海绵填塞,术后两天拔除填塞,术后未再次出血。

4例电凝烧灼术后再出血是因为第1次术中出血点不明确,均经二次电凝烧灼后填塞而治愈;3例鼻腔血管瘤及1例鼻腔出血性息肉的出血,术后随访1年以上均无复发并且未再出血。

所有病例随访半年到一年以上未再出血。

3 讨论
3.1 对鼻出血患者的止血治疗,传统方法是对于出血较剧或出血部位不明的患者采用鼻腔填塞术,鼻腔填塞后血仍不止,且向后流人咽部或由对侧鼻孔涌出者,采用后鼻孔填塞术。

这种凡士林纱条、栓子填塞法,对病人痛苦较大,难以耐受。

填塞物滞留时间长,容易引起感染并有反复出血的可能。

且常因不能准确压迫出
血部位而使其止血效果不理想。

鼻腔填塞对患者的伤害极大,据文献报道,鼻腔填塞尤其是后鼻孔填塞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68.8%,如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鼻部损伤、低氧血症、中毒性休克、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对老年患者更具危险性。

3.2 鼻内窥镜手术技术的临床广泛应用,为鼻出血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先进和准确的技术手段。

顽固性鼻出血部位较隐蔽,主要出血部位如woodruff静脉丛、中鼻甲后蝶腭动脉区、嗅裂区等均位于鼻腔深部,尤其是经多次鼻腔填塞者,其黏膜擦伤后的出血又极易与真正的出血部位相混淆。

3.3 在鼻内窥镜直视下,应用高频双极电凝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的电凝止血,尤其是对于鼻腔深部狭小的区域,使黏膜破损处、血管破裂部位血管封闭,组织损伤小,达到止血效果,疗效明确。

双极电凝是通过热效应使局部病变血管闭锁达到止血的目的,虽然它对血管的凝结深度不及微波,而且有术后痂多.较长时间才能脱痂的缺点,但其强度调节范围较大,柄较长、有弯有直、易进行深部操作;头部接触面大适用于较粗的血管出血者。

3.4 电凝创面用止血纱布和膨胀海绵覆盖,无痛苦,病人耐受性好,且具有减轻黏膜术后反应及防止鼻腔粘连的作用。

止血纱布可溶解吸收,不需取出,术后不需特殊换药,病程短,可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于飞摘,孙志庭校.后鼻孔出血的外科治疗.英/klotz da //layngoscope,2002;2(9):1577~1578
[2] 2 elwany s,abdel—fatah h.endoscopic control of posterior epistaxis.j laryngol otol,1996;1 10:432~434 作者单位:418000 湖南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