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 (1)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分数与除法 北师大版

)÷( 6 )
13 4
=
3
(
1 4
)
13÷4=3……1
2. 加工同一种零件,王师傅2时加工15个,李师傅3 时加工20个。谁的工作效率高一些?(先用分数表 示商,再化成带分数进行比较)
“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1250÷÷23==76…………12
”
王师傅工作效率:15÷2 =Leabharlann 15 2=7
1 2
五 分数的意义
第4课时 分数与除法
把 1 块蛋糕平均分给 2 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
几块蛋糕?如果把 7 块蛋糕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呢?
“ 可以用除法计
算,1÷2,7÷3, 分别等于多少呢?
”
“ 1 块蛋糕平均分给 2 个人
,每人分到 块,所以1÷2=
”
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呢?
“
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 人分到 块,所以7÷3=
”
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 2 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 几块蛋糕?如果把 7 块蛋糕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呢?
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与同伴说一说。 你能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
1÷2 -21 7÷3 3-7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b≠0
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用一个数 除以另一个数。
作业1:完成教材P71练一练T8、9。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李师傅工作效率:20÷3 =
20 2 3 =6 3
7
1 2
>
6
2 3
答:王师傅工作效率高一些
。
知识提炼
分数与除法
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1)分数与除法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联系和区别?
(2)请举例说明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布置要求:
1.请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保持作业整洁。
2.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除法算式转化为分数形式,反之亦然。
2.学会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够对分数进行简化或将其转换为等价分数。
3.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4.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饮食分配、购物优惠等。
-反馈调节:通过课堂提问、练习批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他们热爱数学、探索数学的情感。
-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学习,教育学生学会分享、公平对待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培养学生对பைடு நூலகம்数和除法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分数与除法的规律,培养其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题:
(1)将以下除法算式转化为分数形式:8 ÷ 4,15 ÷ 3。
分数与除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与除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教案,主题是分数与除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分数与除法,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明白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难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我有12个苹果,我想把它们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会得到几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每个朋友得到的苹果数量,即每个朋友得到 12/4 个苹果,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分数。
3.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算一下,如果我有15个苹果,我想把它们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会得到几个苹果?6. 分数的加减法:我们再来学习分数的加减法。
比如,3/4 加上2/4 等于 5/4,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分数。
7.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算一下,3/4 加上 1/4 等于多少?8.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们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同学们可以发现,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比较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2. 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相加减,先通分再相加减。
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七、作业设计答案:每个小朋友得到 18/6 个橙子,即 3 个橙子。
答案:5/8 大于 3/4。
答案:通分,得到 7/12 加上 4/12,等于 11/1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小学五年级《分数与除法一》教案

小学五年级《分数与除法一》教案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1、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关心他人、先人后己等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商a/b(b≠0)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及3张完全相同的圆和剪刀。
教学过程:一、设置疑问,揭示课题1、请同学们计算下面各题,你能把商分为哪几类?36÷6=64÷5=0.880÷5=163÷7=5÷10=0.54÷9=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分类:36÷6=6和80÷5=16的商为整数;4÷5=0.8和5÷10=0.5的商为有限小数;3÷7=和4÷9=的商为循环小数。
2、师指出: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分数与除法(板书:分数与除法)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创设情境,引入关系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今年的儿童节,学校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野游活动,到了野外,还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联欢活动,前几天我同班主任刘老师对想要买的食品做了一些粗略的计划,知道买哪些东西了,具体怎么分还没有计算,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做一下详细的计划吗?生:愿意!师:好!那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吧!师:请看我们班级为这次活动准备的食品:食品名称食品数量班级人数平均每人分的数量苹果40个4740÷47饮料39瓶4739÷47花生8千克478÷47上面表格里的商都不能用整数的商来表示,除了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能否用其它的形式,比如分数来表示呢?等我们学完了这节课,同学们自然会找到答案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5篇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5篇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数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数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解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基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出示题目: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①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从而得到两个关系式:1÷2=1/27÷3=7/3二、自主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①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组关系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与同学说一说②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③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④生说一说关系式的意思:⑤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分母能不能是0?为什么?⑥小组讨论:⑦学生汇报:⑧练一练:第36页第一题:三、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①增加几道整数与带分数互化的题:小组讨论方法:学生汇报方法:②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题: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怎样把化成假分数?分组讨论方法:学生汇报方法:四、拓展练习:第37页第1、2、3、4、题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两个自然数相除,可用分数表示。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述下列分数的意义:1/44/57/92、口答列式计算。
(1)植树节有120名少先队员栽树,平均分成12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120÷12=10(人)(2)把12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12÷6=2(米)归纳:这两题都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分数与除法优质PPT北师大版PPT(共12页)

被除数 除数
除数不为0
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 数,b表示除数。 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 法的关系:
a÷b= a (b≠ 0)
b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5=((35)) 5 = (5 ) ÷6( )
6
8÷7=((87))
•
7 3
如何化为带分数呢?
方法一:
方法二:
76 1
=
+
3 31 3
=2
3
2 37
6
5.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 完全不 一样的 。自然 作为其 自身以 自身为 本位, 与人无 关。而 自然作 为环境 ,它就 失去了 自己的 本体性 ,成为 人的价 值物。 一方面 ,它是 人的对 象,相 对于实 在的人 ,它外 在于人 。
•
6.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 自然看 成我们 的家。 家,不 只是物 质性的 概念, 还是精 神性的 概念。
•
7.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 感主要 表现为 环境对 人的亲 和性、 生活性 和人对 环境的 依恋感 、归属 感。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分数与除法优质PPT北师大版PPT(共 12页)
1
71
3
=2 3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分数与除法优质PPT北师大版PPT(共 12页)
• 将下面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2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8
5
6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分数与除法优质PPT北师大版PPT(共 12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分数与除法优质PPT北师大版PPT(共 12页)
怎样把
2
1 3
化成假分数?
方法一:2
自学交流
问题: 1、通过课本例1的自学,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 系?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知识讲解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1)导入蓝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教材70页)过程讲解1.读题,理解题意题中给出了红纸条和蓝纸条的长,求蓝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
2.探究解题方法方法一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
(l)解题思路:求蓝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把红纸条的长作为标准量,看作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蓝纸条的长有这样的几份,就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
(2)动手操作。
用蓝纸条去量红纸条,正好量了3次,就是说把红纸条平均分成3份,蓝纸条的长是其中的1份,说明蓝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13。
方法二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题。
(1)解题思路:蓝纸条有1份,红纸条有这样的3份,求蓝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可以用除法计算。
(2)列式解答:1÷3=1 3答:蓝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
问题(2)导入黄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教材70页)过程讲解1.读题,理解题意题中给出了红纸条和黄纸条的长,求黄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
2.探究解题思路红纸条和黄纸条的每份数相同,份数不同,红纸条有这样的3份,可以用“3”表示;黄纸条有这样的4份,可以用“4”表示,求黄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可以用除法计算。
3.列式解答4÷3=4 3答:黄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43。
归纳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乏冗的问题的解题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一个数另一个数,即比较量÷标准量=比较量标准量,得到的商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误区警示 慧眼识真知,错误巧规避!【误区一】判断:因为3÷5=35,所以3÷5和35表示的意义相同。
( √ ) 错解分析 在算式3÷5=35中,3÷5表示的是一个除法算式,而35是一个数,是这个除法算式的商,二者的意义是不同的。
错解改正 ×温馨提示除法和分数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表示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4《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2 (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4《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2 (1)一. 教材分析《分数与除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与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方法,对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还不是很清晰,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与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3.运用分数与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互化方法。
2.实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法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实例:小明有3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 1/2 = 1 ÷ 2,3/4 = 3 ÷ 4 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与除法的互化练习,如把分数转化为除法,把除法转化为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 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子?
4÷5 =
4 5
(千克)
实践活动: 制作一个长方形纸条,以它为单位测量教
室中某些物品的长度。 测量前先估计,再用整数或分数表示实际
测量的结果。
物品 书
估计长度 实际长度
1÷2=
1 2
7÷3=
7 3
说一说分数 与除法有什么 关系?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
除数不为0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5=
(3) (5 )
5 6
=
(5)
÷
(
6)
8÷7=
( 8) ( 7)
172= ( 12) ÷ ( 7)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 2) 2
(8 ) 3
=
2
2 3
1=
( 9) 9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会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 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 进行互化。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7=
(28) 4
2=
( 6) 3
13 4
=3
1 (4 )
2=
(4 ) 2
5
2 7
=
(37) 7
把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 每人得几块?
10÷3 =
10 3
=
3
1 3
(块)
分给5个人呢?
10÷5 = 2 (块)
一共有4千克。
要平均分给5 个小伙伴。
⑴ 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桃子?
15÷5 = 3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