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统一
意大利统一

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堂
加里波第
米 兰 大 教 堂 广 场 中 心 的 加 里 波 第 雕 像
三、统一的进程
分四步完成: 第一步,1859年对奥战争和中部各邦起义,实现对伦 巴底、帕尔马、 莫德纳、托斯坎纳及教皇辖地罗 曼那的统一。 第二步,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王国,并将其并入撒 丁王国,实现意大利大部分地区的统一。 第三步,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成立后,于1866年参 加普鲁士一方对奥作战,收复威尼斯。 第四步,1870年普法战争中,意大利收复罗马,最终 完成统一。
第十章 意大Leabharlann 的统一一、意大利统一的原因与条件
1、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民族独立与统一, 并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 2、民众成为统一运动的中坚力量。 3、撒丁王国具备了进行统一活动的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前提。
二、统一的两条道路
• 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 主利益的自由派,主张与地主阶级妥协, 依靠撒丁王国,自上而下地通过王朝战 争统一意大利,建立意大利王国。 • 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派,主张 自下而上的民族革命战争,打倒封建主 义和外国侵略势力,建立统一的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
四、统一运动的特点
• A、它始终交织着“自上而下”和“自下 而上”两条统一道路,最后以“自上而 下”的王朝战争道路胜利告终。 • B、人民群众在统一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加里波的进军西西里和占领那不勒斯成 为“自下而上”民族革命战争的顶点。
朱泽培· 加利波第
加利波第进入那不勒斯城
意大利统一简介

● 1820年,西班牙人成功推翻宪法,促进了意大利相似的活动。从西班牙人的经验得到启发,两西西里王国的军队中由古格 雷 莫 ·佩 佩指挥的一个 团 — — 一 个 烧 炭 党 — — 造 反 , 征 服 两 西 西 里王国的半岛 部分。国王斐 迪南德一世同 意颁布新宪法 。但 革命人士无法赢得公众的支持,更成为神圣同盟的奥牙利军队。斐迪南德一世废除宪法,并开始有系统地迫害革命者。西 西 里 很 多 革 命 支 持 者 , 包 括 米 谢 勒 ·阿 玛 尼 , 在 其 后 数 十 年 被 迫 流 亡 海 外 。
● 发生叛乱的省计划统一为Province Italiane unite(统一的意大利省),当时的教皇格列高利十六世向奥地利求助以对抗造 反 者 。 梅 特 涅 警 告 路 易·菲 利 浦 奥 地 利 没 有 意 图 让 意 大 利 的 问 题 自 由 发 展 , 而 且 不 会 忍 受 法 国 的 干 预 。 路 易 ·菲 利 浦 拒 绝 提 供 任何军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国居住的意大利爱国人士。
● 1830年左右,支持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的革命意识高涨;一连串叛乱为在意大利半岛建立一个国家奠定基础。
● 摩德纳公爵弗朗西斯四世野心很大,希望藉著扩大势力范围而成为意大利北部的国王。1826年,他明言他不会阻止破坏意大 利统一的反对势力。受到声明的鼓励,当地的革命人士开始组织起来。
● 1 8 3 1 年 , 法 国 七 月 革 命 期 间 , 革 命 人 士 迫 使 国 王 退 位 , 并 在 法 国 新 国 王 路 易 ·菲 利 浦 的 鼓 励 下 开 始 七 月 王 朝 。 路 易 ·菲 利 浦 答 应 包 括 西 罗·梅 诺 蒂 ( Ci r o M e n o t t i ) 在 内 的 革 命 人 士 , 如 果 奥 地 利尝试动用 军队,他会作 出干预。不过,因为害怕会失去王 位 , 路 易 ·菲 利 浦 在 梅 诺 蒂 计 划 的 起 义 中 没 有 作 出 干 预 。 但 事 实 并 非 如 此 — — 在 1 8 3 1 年 , P a p a l p o l i c e 得 悉 Me n o t ti 计 划 的 叛乱,将他和其他谋反者拘捕。
意大利的统一与军国主义

意大利的统一与军国主义在19世纪时,意大利是一个分裂的国家,由许多小而独立的国家组成。
然而,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努力,意大利终于于1861年实现了统一。
然而,统一后的意大利不得不面对军国主义的挑战。
一、意大利的统一1. 统一的背景在19世纪初期,意大利分为许多小国家,包括薄饼派、奥地利帝国、那不勒斯王国和教皇国。
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矛盾和争斗,限制着意大利国家的发展。
因此,统一成为了许多意大利人的共同愿望。
2. 统一的领导者几位杰出的意大利政治家和军事将领,如加里波第、曼佐尼和卡维尔,为意大利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领导了一系列战争和政治运动,最终将意大利各个国家统一起来。
3. 统一后的挑战统一后的意大利面临着许多难题,包括地理分歧、经济落后以及政治不稳定。
这些问题对于建立一个统一稳定的国家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二、军国主义的出现1. 军国主义的定义军国主义指的是一种国家政策和社会观念,强调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耀的象征。
军国主义倾向于扩大军备,并将军事优先于其他社会需求。
2. 意大利的军国主义倾向统一之后,意大利的政治氛围逐渐向军国主义倾斜。
政府开始大量投资于军备建设,并将军队视为解决国内问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主要工具。
3. 军国主义对意大利的影响军国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意大利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动荡。
大量资金被用于发展军事力量,而不是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重要领域。
此外,军国主义也加剧了国内外矛盾和冲突,对意大利的国际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统一与军国主义之间的关系1. 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军国主义的出现意大利统一后,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保护国家利益,政府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和扩张。
这为军国主义的滋长提供了条件。
2. 军国主义对统一的影响然而,军国主义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限制了意大利统一国家的发展。
军国主义导致了国内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加剧了地方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同时,军国主义也增加了国际上对意大利的不信任和敌对。
研究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背景与意义

研究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背景与意义意大利统一运动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的一场重大历史事件,它将原本分裂的意大利半岛各个国家统一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这场运动的背景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历史事件本身,它对意大利和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景在统一运动之前,意大利半岛是由许多小国家和城邦组成的。
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割据和争斗,导致了政治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滞后。
这种分裂状态让意大利成为了外国势力的游戏棋盘,各个国家都受到了外来势力的控制和干涉。
这种局面引发了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人们渴望摆脱外来势力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意义意大利统一运动的成功实现了意大利的统一和独立,这对于意大利人民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统一后的意大利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国土面积更大,人口更多,这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统一后的意大利也摆脱了外来势力的干涉,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此外,意大利统一运动还对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统一后的意大利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这为意大利的政治体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政治改革提供了动力。
在经济方面,统一后的意大利打破了原本的地区壁垒,实现了国内市场的统一。
这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为意大利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统一后的意大利也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在文化方面,统一后的意大利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意大利文化的繁荣。
许多重要的文化运动和艺术家在这个时期涌现,为意大利的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背景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意大利本身,它也对全球产生了影响。
统一后的意大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欧洲国家,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得到了提升。
意大利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结意大利统一运动是一场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它实现了意大利的统一和独立,对意大利和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大利统一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

意大利统一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在历史的长河中,欧洲大陆上形成了许多个独立的国家,这些国家各具特色、各自为政。
然而,19世纪中叶,欧洲却见证了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一个是意大利的统一,另一个是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
这两个事件在欧洲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意大利统一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对当时欧洲政治格局和未来历史发展的影响。
意大利统一是指19世纪中叶意大利民族进行的政治统一运动。
在此之前,意大利半岛上分布着多个独立的国家,如瓦伦泰公国、教皇国、那不勒斯王国等。
这些国家间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却又相互对立。
19世纪初,意大利统一运动的思潮盛行,意大利爱国者们积极发动起义,争取独立和统一。
而意大利统一的关键人物则是凡尔纳国王家族的萨伏依王朝。
萨伏依家族是意大利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势力之一,他们在统一意大利的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831年,查尔尔·阿尔伯特成为了萨丁尼亚国王,他在位期间积极推动国家现代化,并致力于巩固自己的权力。
他参与了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并与法国一同击败了奥地利。
1859年,萨丁尼亚王国与法国合作,击败了奥地利,成功地争取到了米兰和威尼斯的控制权。
然而,意大利的统一并没有在萨丁尼亚国王的统治下实现。
1859年到1866年期间,意大利统一的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伟大的意大利爱国者吉普托·加里波第成为了意大利统一的旗手。
他领导着数次起义和战争,最终在1861年成为意大利国王。
与此同时,威尼托地区的统一也在1866年取得,罗马的统一则推迟到1870年。
而在这一过程中,萨丁尼亚国王家族的萨伏依王朝再度发挥了关键作用,确立了意大利联合王国的地位。
意大利统一对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意大利统一之前,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也存在着分裂的局面,如德意志诸邦、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等。
然而,意大利统一的成功使得其他欧洲民族也对独立和统一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意大利的统一

如何完成统一任务,意大利当时有两条道 路,存在两个政治派别。 以马志尼、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 主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逐 外国侵略者,推翻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资产 阶级共和国。 以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张由 撒丁王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驱逐奥地 利,完成统一。加富尔认为,单靠撒丁王国赶 走奥地利有困难,还要借助法国支持;必要时, 还要利用民主派和人民的力量。
四、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类别 3.德意志的统一 4.意大利的统一
背景
经过 性质 影响
四、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4.意大利的统一: ⑴背景: 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
⑵经过:
⑶性质:
⑷影响:
19世纪上半期,意大利政治上处于极度分裂状态, 全部领土分成八部分,绝大部分都处于外国势力控制 之下,其中奥地利所占最多,它直接占据着北部最富 庶的伦巴底和威尼斯,又间接控制着帕尔马、摩地那、 托斯坎那和罗曼纳地区;南部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控制 的两西西里王国;中部罗马地区由法国占领军控制; 唯一保存独立的是北部的撒丁王国。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在意大利迅速发展起 来了,表现为:开始了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不断增加(突出表现在冶金、机器制造、棉纺织和毛 纺织部门),此外农业资本主义也开始发展。但是, 意大利的政治状况却严重阻碍着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 驱逐外国侵略势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已成了意大利 刻不容缓的问题。
1860年,意大利 北部基本完成统 一
二
三
⑵经过:
阶段 时间 一 1859 经过 法撒联合对奥战争 结果
1860年,意大利 北部基本完成统 一
意大利统一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

意大利统一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意大利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由多个地方实体组成的分散国家。
19世纪后半期,意大利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统一过程,最终在1861年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而在同一时期,整个欧洲也出现了众多民族国家的崛起。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统一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一、意大利统一的背景在意大利统一之前,意大利是由许多地方实体组成的,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萨丁尼亚(Sardinia)王国、教皇国、兰伯第联邦(Lombardy Federation)、托斯卡纳大公国等。
这些地区间存在着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分歧,导致了国家的分裂状态。
但19世纪中叶,一系列的事件和因素催化了意大利统一的进程。
首先,意大利的知识分子开始崛起,他们提倡意大利民族主义和爱国精神,呼吁国家统一。
这些知识分子,如曼佐尼(Giuseppe Mazzini)、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等,成为了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骨干。
他们通过宣传和组织民众,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感。
其次,外部因素也对意大利统一产生了一定影响。
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浪潮,许多国家纷纷发起了推翻封建制度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这些浪潮的影响蔓延到了意大利,为意大利统一提供了国际上的支持和认同。
最后,萨丁尼亚王国的国王维托利奥·埃马努埃莱二世(Victor Emmanuel II)采取了积极的统一政策,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政治合作和武力行动,扩展了自己的领土。
这使得意大利统一的进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意大利统一过程的变革与挑战意大利统一的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经历了多次冲突和战争。
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战争。
这场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次意大利战争(1848-1849年)、第二次意大利战争(1859年)和第三次意大利战争(1866年)。
这些战争帮助维托利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扩展了领土,并最终建立了带有君主制的意大利王国。
第四章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 1、保加利亚危机 2、三皇同盟的终结
第四节 俾斯麦体系的调整与瓦解
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
二、法德关系危机和1887年《三国同盟 续约》
第四节 俾斯麦体系的调整与瓦解
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 二、法德关系危机和1887年《三国同盟续约》 三、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
③武力:他精心策划三次王朝战争,来实现 统一德意志的战略目标。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一、统一的历史条件 二、俾斯麦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
三、统一战争(“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三、 统一战争
普丹战争(1864年2-8月)
三、 统一战争
普丹战争(1864年2-8月) 普奥战争(1866年6-7月) 普法战争(1870-1871年)
战争的原因 俾斯麦的外交准备
三、 统一战争
普丹战争(1864年2-8月)
普奥战争(1866年6-7月)
普法战争(1870-1871年)
战争的原因 俾斯麦的外交准备 战争的进程与结果
点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一、统一的历史条件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一、统一的历史条件 二、俾斯麦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
1、俾斯麦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把统一提上日程,又为统一创造 了客观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的统一意大利统一运动从19世纪初兴起,至70年代结束。
这一运动不仅是意大利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统一运动中,资产阶级民主派和自由派各自坚持不同的路线,并力争成为运动的领导者。
由一地意大利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软弱,因此资产阶级民主派所领导的自下次而上的革命没有成功,最后,自由派大资产阶级和开明贵族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了意大利的统一。
本章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统一前的意大利社会;两条统一的道路;统一大业的完成,结语。
一、统一前的意大利社会意大利曾世界文明的摇蓝之一,具有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古代罗马大帝国的本土,文艺复兴运动的故乡,又是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
在意大利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演出过许多威武雄壮的史剧,出现过不少举世知钷的人物。
他们的活动曾对历史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统一前,意大利却是一个封建都国林立,外国肆意侵略的弱国,内忧外患相互交织,民族灾难深重。
(一)外族压迫与封建割据公元951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多次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入侵意大利北部,占领伦巴底,夺得意大利王冠,于962年建立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北部从此成为神圣罗帝国的一部分,公元11世纪,意大利中部成为罗马教室的辖区,12世纪,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被诸曼人强占,建立了两西西里王国,13世纪,比利牛斯半岛上的阿拉冈王朝占领了西西里岛,法兰西人趁机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那不勒斯王国,15世纪到18世纪,法国、西班牙和奥地利竞相在意大利争霸争雄,意大利成为任人宰割和肢解的对象。
1796年,拿破仑率军入侵意大利,独占这个国家近20年,1815年拿破仑垮台后,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决定,意大利被分为8个封建小部。
奥地利的决督统治着伦巴底一咸君斯,并且控制着托斯卡纳,帕尔马,英登纳,卢卡等公国。
西班牙的波帝王朝恢复了两西西里王国的统治。
法国军队驻扎罗马。
只有撒于王国是个涅在主持了这次瓜分之后得意忘形的宣称:“现在的意大利只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已。
”强邻的宰割和肢解,使意大利长期以四分五裂,甚至没有产生名义上的中央政权。
各封建王国、邦国、公国和领地之间不但常因利害冲突而内战,而且为各自的利益而各行其是。
北部各共和国,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主要是依靠对上贸易而兴旺起来的,彼此在经济上很少联系,而且又互相竞争,相互敌视,所以根本不关心政治上的统一。
千年的分裂和外国长期的专制统治,使意大利民族被窒息,几乎处于麻木状态,当时情况正如马志尼所说:“整个意大利,随着在和一挥,自由被剥夺,改革被取消,希望幻灭了。
”但是到了19世纪初,这个民族又重新觉醒,展开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斗争。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14世纪中斯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北部和地中海沿岸地区最早萌芽和发展起来,一些城市国家,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
相继出现了手工工场,毛纺织业和造船业一时非常兴盛。
但是意大利国内条件的限制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使这些新的生产分式的萌芽,未能象欧美其它国家发展起来。
特别是新的生产方式未能触及农业和意大利中部,南产的广大农村。
使资本主义生产没能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足够的成长基础。
15世纪末爆发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使意大利又遭受了一次巨大浩劫,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因此16、17世纪的意大利,工商业开始萧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8世纪后半期,经历了长期经济衰落的意大利经济,才逐渐从严重的衰落中摆脱出来,这一时期相对和平的环境有利于意大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了苦难岁月后,终于冲破重重阻力显露生机。
据统计,在意大利北部地区,1791年已有40家丝织厂,15家呢绒制作场,27家造纸厂。
撒厂王国新兴的纺织业和玻璃制造业也开始出现。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意大利北部的农村,一些大土地所有者开始放弃封建的剥削关系,转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使农作物播种面积扩大,植桑面积增加,大大促进了养蚕业和丝织业的发展。
到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意大利的发展出现了崭新的趋势。
传统的丝织业遍及城乡,产品开始打入欧洲市场。
此时,工业革命在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不少企业采用机器生产,工业企业数目日增,境内一些地方不定期开始修筑铁路。
据统计资料计载,1840年单伦巴底地区就有35家控化工厂。
在意大利北部,二十年代共兴建了十几个机器制造企业。
在三、四十年代,意大利的商业贸易也香港到了发展,贸易总额从1830年的2.2亿马克增加到1850年的5。
5亿马克。
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相适应,意大利的农业经济也有较大发展,北部和中部的一些乡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中逐渐渗透,大量封建地产的拍卖,培植了一批新兴的土地所有者。
这些新兴的土地所有者与原有的地主都与市场经济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有的地主已解除租地契约,开始雇佣农工,建立起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农场,成为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地主。
有的地主还与大商业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创办近代企业,在发其财。
但是,盘根错节的封建势力和国家分裂,对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非常不利。
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在农村中,封建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王公贵族、寺院僧侣都握有大量土地,封建势力还是外国统治者的支柱,它们反对改革与进步,害怕国家的统一会招致王位与特权的丧失。
意大利各个小部的法律,度量衡很不统一,关卡林立,商商税奇重。
这些都是意大利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当时的人们指出:“意大利好比一座房屋,里面这一房间和另一房间的门比大门锁得还紧。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兴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对外国的专制统治和国家分裂的局面愈加不能忍受,强烈要求驱逐外国势力,铲除封建割据,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近代民族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意大利统一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复兴运动初期政治思潮的高涨——思想条件意大利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运动又称复兴运动,复兴运动从18世纪末到1870年结束,延续了将近80年。
它是意大利先进的社会阶层对当时意大利所面临的斗争任务的探索。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复兴运动初期政治思潮的高涨,预示了复兴运动以后的发展方向,为日后意大利的统一,准备了思想条件。
复兴运动的历史序幕,是在法国大革命的炮声中揭开的。
那时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从法国大革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得到了启发,认识到法国在革命的道路就是意大利复兴的道路。
以亚历山在。
维里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也公开宣称,法国大革命是值得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大陆各国效法的榜样。
因此,在意大利,掀起了一个宣传法国大革命的热潮。
这种宣传,作为一股先进的政治思潮,反映了意大利民众的心声,起到了发动民众的作用。
复兴运动中,一批意大利的“雅各宾党人”参加和领导了在米兰成立的“自由平等之友社”和在那不勒斯成立的“雅各宾俱乐部”他们高呼“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举起“复兴祖国的旗帜”。
呼吁进行社会改革,实现意大利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秘密的会社纷纷成立,其中“烧炭党”是最大和最活跃的一个。
“烧炭党”是意大利人民为反抗外族压迫而建立的第一个民族主义组织,它提出的争取立宪,改革现存专制国家,要求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纲领,对促进意大利觉醒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资产阶级,自由派贵族和先进知识分子中的许多爱国者参加了该组织,并在各地建立了基层组织。
由于烧炭党热衷于少数人的密谋暴动和地下活动,没有得到下层群众的广泛支持,因而在1820年那不勒斯起义和1821年皮蒙特革命时都失败了。
但它给以后更进步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组织,留下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1831年莫登纳起义失败后,烧炭党在意大利政治生活中逐渐不占主要地位,代之而起的是马克尼领导的“青年意大利党”。
马志尼,早年受爱国民主思想的熏陶,立志为意大利的独立,统一和自由而献身。
早在大学读书时,马声明尼就参加了烧炭宫,1830年,残存在意大利各地的烧炭党组织发动中部各邦起义失败后,马志尼被流放国外,1837年,他在法国的马赛创立了秘密的革命组织“青年意大利党”,主张通过革命道路从异族压迫下解放意大利,建立统一的民主工和国,实现民主,自由和普选权。
参加者有中小资产阶级和部分贵族中的进步代表以及先进知识分子。
“青年意大利党出版过秘密刊物,在各地建立过地方组织,也多次领导和发动起义,1833年,该组织成员超过6万人,在意大利复兴运动中起过重大作用。
但因没有认真关心被压迫群众的处境,特别是没有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所以脱离了革命的最基本群众而最终瓦解。
初期阶段的意大利复兴运动的进步的政治思潮,晃在斗争中逐步深化,日益成熟的,它为意大利的统一运动培育了新的力量,推动复兴运动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同时也在失败中得到振兴而愈加坚强有利。
二、统一运动中的两条道路(一)统一运动的两条道路:民主派与自由派4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1848年革命后,意大利统一运动出现新的高潮。
但由于参加统一运动的各修养阶级的地位和要求不同,在意大利统一问题上存在着原则分歧,形成两个不同的派别,即民主扔和自由派。
他们统一祖国驱逐民族统治的革命目标一致,希望国家早日复兴,但在如何统一及统一后建立一个什么形式的政府等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并形成了两个派别,即民主派和自由派。
以马克思和加里波第为代表的民主派,主张依靠意大利自己的力量,采取革命斗争手段,推翻奥地利和国内封建割据势力,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大业。
以加富尔(撒丁王国首相)为代表的自由派则主张在撒丁王国萨伏依王朝的旗帜下,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和改革道路,达到国家的统一,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联邦国家。
民主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自由派则代表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民主派没有把统一和民族解放运动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自由派则采取灵活政策,既争取法国援助驱逐奥国势力,又在必要时利用民主派和人慢的力量推翻各邦封建统治。
两派关于意大利统一道路的主张,都有建树,各有特色。
民主派的纲领,主张和口号,表达了意大利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愿望,对促进意大利民族的觉醒格推动统一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自由派凭借撒丁王国这个基地,逐步扩大影响,并制订和推行改革以及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等一系列比较现实的政策,巧妙的利用欧洲大国间的矛盾以争取外援的策略等,巩固了经济基础,扩大了政治影响,对统一运动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撒丁王国的有利条件撒丁王国是1848年革命后意大利各邦国中唯一不受外国控制的独立国家。
也只有撒丁王国保留了1848年的自由主义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