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十二章_第2节_滑轮系列课件,整理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共23张PPT)

重物 移动 的距
离 h/m
拉 力 F/ N
测力 计移 动的 距离 s/m
重物 移动 的方
向
拉力 方向
特点
定 滑 轮
2
0.06
2
0.06
竖直 向上
竖直 向下
不省力,但可以改 变力的方向,不省 距离也不费距离
物 重物 重 移动 G 的距 /离 N h/m
拉 力 F/ N
测力 计移 动的 距离 s/m
重物 移动 的方
1. 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 能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
特点,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 解决实际问题。 3. 会安装滑轮组,并根据安装情况分析 施加的拉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重点: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小轮
凹槽
轴
电动机起重机 下面的滑轮
物 重 G06 1.1
0.12
竖直 向上
竖直 向上
特点
省力,但不 改变力的方 向,费距离
甲: F1G
G
3
※使用滑轮组的规律:用滑轮组提起 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 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 一。
G
乙: F1G 2
1 F nG物
Fn1(G物G动)
1.解: F 定 ① G10N 00
② F 动 1 2G 1 210N 0 5 00 N0
再难也要坚持 再好也要淡泊 再差也要自信 再多也要节省 再冷也要热情 ——有信念的人才会享受幸福人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2章第2节滑轮(共33张PPT)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
F=
1 5
G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
力F应等于多少?
F=
1 5
(G+G/)
G
思考题:(2):滑轮组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
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体与
接触面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
熊孩子,你跟他们是真沟通还是假沟通?
和侄子去上坟,一排共七座,在第一座坟 前点纸钱的时候, 忽然一阵风来,吹得纸钱乱飞, 只听那熊孩子口中念念有词:“别抢,别 抢啊,都有,都有!” 奇迹的是,风还真就停了,我勒个去,当 时感觉头皮炸炸的
来呀!来呀!二汪你来追我呀!
1.什么是杠杆? 5.杠杆的平衡条件 2.什么是动力臂?
(a)
(b)
(c)
(d)
4、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 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12_0N _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N
因为
. F T A
F=
1 2
f
f 所以
f=2F=120N
综合分析得:
G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G=N=80N
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 T=f=120N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初中八年级物理课件 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课件gf(优秀课件)

21
滑轮组的特殊用法
• 1、一般的滑轮组用来提升重物,此时拉力的大小与物重 有关;有时滑轮组也在水平方向上拉物体,此时拉力的 大小与物重无关,而与物体和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有关。
• 2、在判断特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时,不能只看绳子的段 数,要分析受力情况,同一根绳子各段上的力是相等的。
• 3、若计动滑轮的重量时,可把动滑轮当作物体来研究。 若计动滑轮的重量时,下列规定不变:s=nh,v绳=nv物。
G
思考题: 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
F=
1 5
G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
F应等于多少?
G
F=
1 5
(G+G课件/)在线
19
• 求段数:1、根据省力情况,要用n=G/F去求,当G 不能被F整除时,要采用“只入不舍”的方法处理 小数位;
观察
直接提重物
拉力的方向
向上
用定滑轮提重物
向下
结论
改变
测量
直接提重物 用定滑轮提重物 结论
拉力的大小
近似相等
测量
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课件在线
结论
相等
5
2.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①拉力的方向 改变拉力的方向
②拉力的大小 不省力
③拉力作用点 移动的距离
不省距离
小结: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改变
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讲课人:优质老师
课件在线
1
滑轮
课件在线
2
• 什么是滑轮?滑轮是一个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二章12.2《滑轮》PPT课件 (共51张PPT)

温故知新
杠杆的平衡条件:
省力杠杆 —— 动力臂 阻力臂 费力杠杆 —— 动力臂 阻力臂 等臂杠杆 —— 动力臂 阻力臂
l1 O
l2 F2
l2 O
l1 F1
F1
l1
F1
F2
l1 O
F2 l1 O l2
F1
F2
O l2
省力杠杆
F2 l2
费力杠杆 F1
等臂杠杆
O F2
F1
l1
O
l2
F2
F1
F2
O
使用动滑轮有何好处?
观察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拉力的方向 向上
向上
不改变
测量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拉力的大小
省力
测量
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结论
费距离
动滑轮 (1)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能否省力? 动滑轮能省力。 (3)能否省距离? 动滑轮不能省距离。
l1
l2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7:57:02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02021/8/302021/8/30Aug-2130-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0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杠杆的平衡条件:
省力杠杆 —— 动力臂 阻力臂 费力杠杆 —— 动力臂 阻力臂 等臂杠杆 —— 动力臂 阻力臂
l1 O
l2 F2
l2 O
l1 F1
F1
l1
F1
F2
l1 O
F2 l1 O l2
F1
F2
O l2
省力杠杆
F2 l2
费力杠杆 F1
等臂杠杆
O F2
F1
l1
O
l2
F2
F1
F2
O
使用动滑轮有何好处?
观察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拉力的方向 向上
向上
不改变
测量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拉力的大小
省力
测量
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结论
费距离
动滑轮 (1)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能否省力? 动滑轮能省力。 (3)能否省距离? 动滑轮不能省距离。
l1
l2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7:57:02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02021/8/302021/8/30Aug-2130-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0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共21张PPT)

一样。
(a)
(b)
(c)
(d)
例2、如图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 下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_1_00 _N。(不计 摩擦)
F
例3、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300N , (动滑轮自重不计) 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1_00__N.若动滑轮的重力是60N, 则拉力F是____ 1N20。重物上升的高度是0.5m,绳端 移动的距离是___1_.5m.
系? (s大还是h大)
二、动滑轮的特点:
.O l1
l2
F
A:支点在边缘O处
B:实际上是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的2倍的杠杆。
动力F为阻力G的
1 2
倍
F=
1 2
G
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2: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的移动方向相同。 G
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_省_一_半_的,力
F=
1 2
G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方_向__。
再见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一、定滑轮的特点:
.0
l2 l1
A:支点在轴心O处。 B: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1.定滑轮实质上就是等臂杠杆。
F 1
2.拉力大小始终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S
3股绳向上移动3h. s=3h
F
如果有n股绳呢?
s=nh
h
G
四、总结滑轮组中的两大关系
1:力的关系:
不计动滑轮重:
F=
1 n
G
计动滑轮重:
F=
1 n
(a)
(b)
(c)
(d)
例2、如图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 下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_1_00 _N。(不计 摩擦)
F
例3、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300N , (动滑轮自重不计) 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1_00__N.若动滑轮的重力是60N, 则拉力F是____ 1N20。重物上升的高度是0.5m,绳端 移动的距离是___1_.5m.
系? (s大还是h大)
二、动滑轮的特点:
.O l1
l2
F
A:支点在边缘O处
B:实际上是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的2倍的杠杆。
动力F为阻力G的
1 2
倍
F=
1 2
G
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2: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的移动方向相同。 G
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_省_一_半_的,力
F=
1 2
G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方_向__。
再见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一、定滑轮的特点:
.0
l2 l1
A:支点在轴心O处。 B: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1.定滑轮实质上就是等臂杠杆。
F 1
2.拉力大小始终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S
3股绳向上移动3h. s=3h
F
如果有n股绳呢?
s=nh
h
G
四、总结滑轮组中的两大关系
1:力的关系:
不计动滑轮重:
F=
1 n
G
计动滑轮重:
F=
1 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共26张PPT)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02021/8/102021/8/108/10/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02021/8/10August 10, 2021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1、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_力_,但可以改 变施力的_方_向_,是等臂杠杆,不费距离。
2、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_省_力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方_向,是动力 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要 费物体升高高度一倍的距离。
现其伟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省_力_。
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起 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
能。把它们组合成滑轮组。
探究3:滑轮组的特点与性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122《滑轮》PPT课件

4
我们用力向下拉
绳子,国旗上升,你
知道旗杆的顶部有什
么装置吗?
5
问题:图中的两个 滑轮有什么不同?
6
定义:不随物体运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提问:使用定 滑轮有什么好处?
7
定滑轮的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解释动力方向的改变)。
定滑轮的实质: 等臂杠杆
8
定义:随物体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实验探究:使用动滑轮有
13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14
问答
问题提问与解答
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15
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 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
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16
感谢观看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17
第二节 滑轮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3
预习提示
你知道滑轮吗?谈一谈你所见过的滑轮。
叫定滑轮。
叫动滑轮。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
你如何认识滑轮?滑轮有什么作用?
什么好处?
9
第12章 第2节 滑轮(第1课时)

据实验方案 1、2 进行操作.请大家讨论,并记录数据.
物体 物体升高的 弹簧测力 弹簧测力计 用力 实验方案
重力/N 高度/cm 计示数/N 移动的距离/cm 的方向
a.定滑轮 略
略
略
略
略
b.动滑轮 略
略
略
略
略
c.滑轮组 略
略
略
略
略
返回
物理 2.讨论 1:从实验方案 a、b 可得: ①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缺点是 不能省力. ②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可以省力 ,缺点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返回
物理 【例 3】用滑轮和滑轮组匀速提升一物体,物体重为 150 N, 请指出下图中的拉力分别是多大(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F1= 75 N,F2= 75 N,F3= 50
N,F4= 75 N.
返回
物理
课后作业
1.使用如图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 G,沿不同方向所用的拉力 ( D) A.F1 最大 B.F2 最大 C.F3 最大 D.一样大
nh ;若物体升高的速度为 v 物,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为 v 绳= nv物 .
返回
物理
点拨 2:滑轮组省力情况是由吊着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来决定 的.由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 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 动的距离的几倍.若忽略动滑轮重,则拉力就是物体重力的 几分之一.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第1课时)
目录导航
01 学 习 目 标 导 航 02 课 前 自 主 预 习 03 课 堂 合 作 探 究 04 课 后 作 业
物理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1 甲 F2 乙 F3 丙
想想议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呢?
三、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结论: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 变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想一想:还有别的绕线方法吗?
议一议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动的距离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试一试
利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 可以怎样绕绳子呢?
议一议
F F
讨论: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讨 论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F F
结论:
1 F (G G动) n
练一练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 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 (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 、F2 、F3 , 则 ( )。 D A.F1最大 F1 B.F2最大 F2 C.F3最大 F3 D.三个力一样大
练一练
2. 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 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分别是F1、F2、F3,则( D )。 A. F1>F2>F3 B. F2>F3>F1 C. F2>F1>F3 D. F3>F1>F2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 距离S/m
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 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
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拉力 拉力移动 方向 距离S/m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 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
小轮Leabharlann 凹槽轴这些都是滑轮,请你观察它们的结构吧。 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想想议议 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
旗杆顶端的滑轮
电动机下面的滑轮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一、定滑轮
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练一练
• 物体能被提起吗? • 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
F=10 N
G动=5 N G=50 N
•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课堂小结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s nh
练一练
F=100 N s=10 m
F s= ? F=100 N s=?
F=? s=?
G=100 N h=10 m
G=? h=?
G=? h=10 m
物体以0.2 m/s 的速度匀速上 升10 s 的时间
讨论:若每个滑轮重30 N,结果如何?
练一练
F
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 3×103 N。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 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想想议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呢?
三、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结论: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 变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想一想:还有别的绕线方法吗?
议一议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动的距离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试一试
利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 可以怎样绕绳子呢?
议一议
F F
讨论: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讨 论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F F
结论:
1 F (G G动) n
练一练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 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 (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 、F2 、F3 , 则 ( )。 D A.F1最大 F1 B.F2最大 F2 C.F3最大 F3 D.三个力一样大
练一练
2. 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 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分别是F1、F2、F3,则( D )。 A. F1>F2>F3 B. F2>F3>F1 C. F2>F1>F3 D. F3>F1>F2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 距离S/m
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 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
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拉力 拉力移动 方向 距离S/m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 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
小轮Leabharlann 凹槽轴这些都是滑轮,请你观察它们的结构吧。 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想想议议 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
旗杆顶端的滑轮
电动机下面的滑轮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一、定滑轮
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练一练
• 物体能被提起吗? • 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
F=10 N
G动=5 N G=50 N
•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课堂小结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s nh
练一练
F=100 N s=10 m
F s= ? F=100 N s=?
F=? s=?
G=100 N h=10 m
G=? h=?
G=? h=10 m
物体以0.2 m/s 的速度匀速上 升10 s 的时间
讨论:若每个滑轮重30 N,结果如何?
练一练
F
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 3×103 N。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 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