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反应资料讲解

酸和碱的反应资料讲解
酸和碱的反应资料讲解

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初步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

3、初步掌握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

2、能够通过中和反应现象,分析得出反应中pH的变化及热量的变化。

3、通过范例,掌握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理解对立统一的思想。

2、通过几个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

1、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实验现象的理解、分析和中和反应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学生实验探究;老师点拨、精析、归纳、小结等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教师: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常见的酸和常见的碱的某些性质,下面我们一道来做《学案》中【复习巩固】的1~3小题。提三名同学分别板演,老师点拨批改(或投影标准答案)后相互批改。

【新课导入】

教师:大家一定很喜欢刘谦老师表演的魔术吧?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向一朵浸泡过酚酞试液的白色小花上喷洒一种无色液体(氢氧化钠溶液)后,小花变成红色;再向这朵花上喷洒另一种无色液体(稀盐酸)后,小花又变为无色。

教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的玄机?

学生:想。

教师:声音不够响亮,到底想不想?

学生:想!

教师:若想知道为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就一清二楚了。

【板书】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那么如果将酸与碱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下面大家先看老师做两个实验。

【演示实验】1、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稀盐酸,振荡后固体消失。(请一位同学触摸一下试管,有点热。)

【猜想】(1)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2)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稀盐酸中

【演示实验】2、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稀盐酸,振荡后无明显现象。

【猜想】(1)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2)氢氧化钠与盐酸没有发生反应

教师: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先来看一下专家是怎样设计实验探究的。

请大家将书本打开到P193页,默读——活动与探究。

【实验与探究】

分组实验(在教师指导下,按《学案》中的表格进行操作,并填写有关内容)

【实验1】

生了反应。二是盐酸吃掉了酚酞,即盐酸与酚酞发生了反应。究竟是哪一种?请做实验2 。【实验2】

教师:由实验2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那么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呢?请做实验3 。

化钠,因为实验2已证明实验1中得到的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氯化钠。

教师:非常正确。

【分析】NaOH + HCl == NaCl + ?不难得出:“?”应为H2O 。

教师:上述三个实验足以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那么,盐酸和氢氧化钠是

【播放动画】:播放两者反应的微观模拟过程。

由此得出下列反应方程式:(一个学生板演,大家自动书写,老师就学生书写的方程式讲解)

HCl + NaOH == NaCl + H 2O

酸 碱 盐 水 盐:通常把金属离子(或

NH 4+)与酸根离子构成的物

质叫盐。如:NaCl 、KNO 3 等。

[举一反三] 【投影】其实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 2、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 3、氢氧化钙和硝酸反应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请三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找规律] 同学们利用探究实验找出的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而以上化学方程式中的NaCl 、K 2SO 4、AlCl 3、CaSO 4这四种物质在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 HCl + NaOH == NaCl + H 2O H 2SO 4 + 2KOH == K 2SO 4 + 2H 2O 3HCl + Al (OH )3 == AlCl 3 + 3H 2O 2HNO 3 + Ca (OH )2 == Ca (NO 3)2 + 2H 2O

酸 碱 盐 水 (飞上) 从而引出:中和反应。

【板书】一、中和反应:酸 + 碱 → 盐 + 水 1、是放热反应。

2、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再次播放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过程。发现Na + 和Cl —

还在溶液中,只是

少了H + 和OH —

,从而引出:中和反应的实质。

【板书】 3、反应实质:H + + OH —

== H 2O 4、方程式书写规律:

酸中的“H +”与碱中的“OH —

”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盐。

特例:3242NH H O HCl NH Cl H O +=+g (老师板演后学生做P 194 2T ) 【思考】

【投影】1、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明显现象呢?怎样检验、判断? 答案:不是。可以用添加指示剂的方法来检验、判断。

2、实验1中滴加酚酞试液的目的是什么?能否用紫色石蕊试液代替? 答案:判断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反应,什么时候恰好完全反应。不能。(为什么?等你考

上高中之后就清楚了。)

3、如果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直接混合,最终结果可能有哪些情况?

答案:(1)氢氧化钠有余,溶质是NaCl 和NaOH ,溶液pH>7

(2)NaOH 与HCl 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是NaCl ,溶液pH == 7

(3)盐酸过量,溶质是NaCl 和HCl ,溶液pH<7

4、实验完成后能将反应后的溶液直接倒进下水道吗?应该如何处理呢?

答案:不能。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废液缸(或指定容器)中。

【例题】在一定体积10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后,再滴加10 %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的温度的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V/mL

溶液温度上升

5. 2 9. 6 12. 0 1

6. 0 18. 2 16. 7 15. 7 14. 7 13. 7 12. 9

△t /℃

请根据表中数据,填写下列空格:

(1)当滴入8 mL 盐酸振荡后,溶液呈色。

(2)当滴入mL 盐酸时,溶液的pH最接近7 。

(3)当滴入mL 盐酸时,溶液的pH最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答案:(1)红(2)10 (3)20 NaCl 和HCl

友情提示:(投影)

①中和反应一定能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

2HC1+CuO == CuC12 + H2O ,有盐和水生成,但不属于中和反应。

②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是: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是基本反应类型,中和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教师:到目前为此,大家一定知道了老师表演的小魔术的玄机了吧?谁能告诉我:

【投影】(1)老师用什么液体浸泡了小白花?(2)老师第一次喷洒的液体可能是什么?

(3)老师第二次喷洒的液体可能是什么?

学生:可能用酚酞试液或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了小白花;第一次喷洒的液体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酚酞试液;第二次喷洒的液体可能是稀盐酸。

教师:这就是中和反应的一种实际应用。事实上,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投影】并【板书】

1、医疗卫生:用氢氧化铝胶囊治疗胃酸过多

2、工业生产:处理废水

3、农业生产: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4、日常生活:皮蛋蘸醋,洗发素洗发,护发素护发,肥皂水止虫咬疼痛

【盘点收获】让学生回顾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

【当堂检测】:见《学案》

【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

一、中和反应:酸+ 碱→盐 + 水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是放热反应。1、医疗卫生:用氢氧化铝胶囊治疗胃酸过多等

2、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2、工业生产:处理废水等

3、反应实质:H+ + OH—== H2O 3、农业生产: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等

4、方程式书写规律:4、日常生活:皮蛋蘸醋等

【教后反思】

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酸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初步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

3、初步掌握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复习巩固】

1、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分子是,阳离子主要是,阴离子主要是;氢氧化钠溶液的pH 7(填“>”、“<”或“==”),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呈色。

2、稀盐酸中存在的分子是,阳离子主要是,阴离子主要是;稀盐酸的pH 7(填“>”、“<”或“==”),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呈色。

3、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分子是,阳离子主要是,阴离子主要是;

【实验3】

1、实验1中滴加酚酞试液的目的是什么?能否用紫色石蕊试液代替?

答:。2、如果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直接混合,最终结果可能有哪些情况?

答:(1)。(2)。

(3)。

3、在一定体积10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后,再滴加10 %的盐酸(室

(1)当滴入8 mL 盐酸振荡后,溶液呈色。

(2)当滴入mL 盐酸时,溶液的pH最接近7 。

(3)当滴入mL 盐酸时,溶液的pH最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跟踪练习】

1、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发生反应的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水和稀盐酸 C.铁锈和稀硫酸 D.镁和稀硫酸

2、一定有水生成的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中和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

3、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4、若将50 g 18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50 g 18 %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后溶液的pH == 7

B.混合前后溶液的温度不变

C. 混合后溶液的质量为100 g

D.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为18 %

5、据《扬子晚报》报道,2010年4月,陕西汉中市区,一辆运输浓盐酸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对喷水和撒石灰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挥发 B.喷水可以降低盐酸酸性

C.撒石灰为了消除盐酸污染

D.喷水是尽快把盐酸冲进下

水道

6、鱼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剖鱼时若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就会使鱼肉带有苦味。胆汁中具有苦味的物质主要是胆汁酸(一种酸),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很难用水洗掉。

(1)根据以上叙述,请你写出胆汁酸的一种物理性质:。(2)要除去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可用厨房中常用的一种物质配成溶液浸泡,这种物质的化学式为。

(3)若用HR表示胆汁酸的化学式,则胆汁酸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7、某同学用pH试纸测试家里的洗发剂和护发剂,测得洗发剂的pH略大于7,护发剂的pH略小于7,通常洗发时先用,后用,据你的知识和体验说说其中的道理:

8、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

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当加入熟石灰m g时,

溶液中的溶质为。若改用n g氢氧化钠与相

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

教学参考

【复习巩固】

1、H2O Na+OH—>红

2、H2O H+Cl—<无

3、H2O Na+Cl—== 无

【实验1】1、红2、约10℃左右 3、逐渐变浅 4、约20℃左右

【实验2】变红

【实验3】白色固体

【思考】

1、判断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反应,什么时候恰好完全反应。不能。

2、(1)氢氧化钠有余,溶质是NaCl 和NaOH ,溶液pH>7

(2)NaOH 与HCl 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是NaCl ,溶液pH == 7

(3)盐酸过量,溶质是NaCl 和HCl ,溶液pH<7

3、(1)红(2)10 (3)20 NaCl 和HCl

【跟踪练习】

1、B

2、B

3、C

4、C

5、D

6、(1)难溶于水或有苦味或常温常压下为液体(2)Na2CO3

(3)Ca(OH)2 + 2 HR == CaR2 +2 H2O

7、洗发剂护发剂酸性环境有利于头发的健康生长,先用碱性的洗发剂,易洗去头发中的油污,再用酸性的护发剂,既可中和过量的洗发剂,又能使头发在酸性环境中健康生长

8、Ca(OH)2 + 2 HCl == CaCl2 + 2 H2O CaCl2和HCl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