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东概况之地理概况资料
广东地理赋分对应表

广东地理赋分对应表一、广东地理概况广东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南海,是中国著名的沿海省份之一。
广东地理赋分对应表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广东的地理特点和分布情况。
二、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广东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东临南海,与香港、澳门相邻,是华南地区的重要门户。
地处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 地形地貌广东地形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沿海地带。
山地主要分布在粤西地区,如丹霞山、连山等,其中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
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韶关、清远等地。
平原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地区,是广东的主要农业生产区。
沿海地带则是广东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
3. 气候特点广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凉爽干燥。
全年降水充沛,夏季多雷雨和台风。
广东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工商业发展。
三、地理分布1. 广州市广州市是广东的省会,也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南端,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广州市的地理赋分主要集中在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文化资源等方面。
2. 深圳市深圳市位于广东东部沿海地带,毗邻香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之一。
深圳的地理赋分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口规模等方面。
3. 珠海市珠海市位于珠江口西岸,是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中心城市之一。
珠海的地理赋分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港口建设、经济实力等方面。
4. 汕头市汕头市位于广东东部沿海地带,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汕头的地理赋分主要集中在港口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
5. 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的核心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地。
这一地区的地理赋分主要集中在城市规模、经济发展、交通网络等方面。
6. 沿海经济带广东沿海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深圳、珠海、汕头等地。
这一地区的地理赋分主要集中在港口建设、经济实力、外贸发展等方面。
四、总结广东地理赋分对应表展示了广东的地理特点和分布情况。
航拍中国广东篇知识点

航拍中国广东篇知识点广东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
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今天,我们通过航拍的方式来了解一下广东的一些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广东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东临南海,西濒珠江。
广东的地理位置优越,与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相邻,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联系最为紧密的省份之一。
二、自然地理广东地势南高北低,山地和平原交错分布。
广东的自然风光十分壮丽,有许多著名的山峦和河流。
比如,广东有着中国最大的河流珠江,还有美丽的南粤水乡梅州市五华县等。
此外,广东还有丰富的岛屿资源,如南澳岛、三角洲等。
三、经济发展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
广东拥有广州、深圳等一批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广东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特别是电子信息、家电、纺织服装等行业发达。
广东还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茶叶、水果等。
四、文化遗产广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航拍广东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寺庙,如广州的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等。
广东还有悠久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岭南建筑、广彩陶瓷等。
五、旅游资源广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航拍广东可以看到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广州塔、珠海横琴岛、深圳东部华侨城等。
此外,广东还有美丽的海滩和岛屿,如海南岛、澄海等,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六、教育和科研广东拥有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广东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七、民俗风情广东人民热情好客,喜欢举办各种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
航拍广东可以看到许多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的场景,如广州的春节花市、中秋晚会等。
广东还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如粤菜、早茶等,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
八、生态环境广东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广东地理小高考必背知识点

广东地理小高考必背知识点广东地理作为广东省中考重要科目之一,占据了考试的重要分数比例。
掌握广东地理的相关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增加我们对广东大地的认知和了解。
本文将从地理概况、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为大家总结广东地理小高考必备知识点。
一、地理概况广东省位于中国的南部,东临大海,总面积为17.57万平方公里。
它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
广东是中国人口、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
二、自然地理1. 地势广东地势起伏较大,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广东省的最高峰是丽影山,海拔2168米。
而广东北部以平原为主,主要包括珠江冲积平原和韶关盆地。
2. 水系广东省境内有众多的河流,其中最重要的是珠江,是广东的母亲河。
珠江发源于云南省,穿越广东中部,最终注入南海。
珠江流域是广东省最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交通经济带。
3. 气候广东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相对温暖。
受季风的影响,广东年降水量充沛,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如台风、洪涝等。
4. 自然资源广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铝土矿等。
植被资源以森林为主要类型,包括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湿地等。
此外,广东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渔业和海洋石油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民族广东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人口约为1亿人。
广东地区是汉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其次是潮汕、客家等少数民族。
广东还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人众多,与世界各地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2. 城市与交通广东省内有众多著名城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
广州是广东的省会和经济、文化中心。
深圳作为中国的特区,是国内外投资的热门城市之一。
广东交通发达,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中国第二大机场,交通便利。
3. 经济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济先行地区,也是中国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广东省人文地理经济介绍

广东省人文地理经济介绍广东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广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特点。
广东省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山地和丘陵,南部是平原和台地。
广东省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广东省的河流主要是珠江水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珠江三角洲。
广东省有着悠久的的历史文化,岭南文化是广东地区的主要文化。
广东的传统文化包括粤剧、广东音乐、岭南画派等。
同时,广东省也是中国的重要革命圣地,中国在广东进行了多次革命斗争。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中国的前列。
广东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拥有众多的城市和工业基地,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广东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其中电子、电器、玩具、服装等行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同时,广东的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旅游、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广东省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广州的陈家祠和潮州的开元寺。
陈家祠是中国南方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美的木雕和砖雕而闻名。
开元寺是广东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广东还有许多其他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如佛山祖庙、珠海渔女等。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特点。
这些资源为广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得到了广泛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科的背景和意义,概述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理论体系,阐述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科的进展和未来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人文—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和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涵盖了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
人文—经济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国内外学界的热点。
22张地形图,快速了解广东各地级市

22张地形图,快速了解广东各地级市广东,简称“粤”,省会广州,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是太古“南海盘古国”所在地,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发源地。
广东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
广东省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
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
广州市,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广东省省会,传说广州最早的地名为“楚庭”(或“楚亭”),不少史籍将“楚庭”视为广州的雏型,是广州最早的称谓,距今已有2847年。
传说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五色羊,拿着一茎六穗的优良稻谷种子,降临“楚庭”,将稻穗赠给当地人民,并祝福这里永无饥荒。
说完后,五位仙人便腾空而去,五只羊则变成了石头。
当地人民为纪念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传说五仙观即为“楚庭”所在。
由此,广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别名。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下辖的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经济特区。
深圳城镇化率100%,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
深圳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连接香港和中国内陆的纽带和桥梁。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上,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南濒南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
湛江海陆空交通发达,是粤西和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欧洲、非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
湛江的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多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阶地。
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66.0%,丘陵占30.6%,山区占3.4%。
茂名市,别称“南方油城”,茂名市名起源于人名(潘茂名),由人名而至县名,由县名而至市名。
广东乡土地理主要考点

广东乡土地理主要考点一、广东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广东简称粤,位于我国大陆的最南部,位于东经109°45'~117°20'和北纬20°09'~25°31'之间。
北依南岭,南濒南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临近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北回归线从其中部横穿,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管辖东沙群岛。
2.自然特征(1)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常有台风登陆,冬春少雨。
气象灾害繁多,主要有寒潮、龙卷风、暴雨洪涝和热带气旋等。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中南部是比较平坦的珠江三角洲;北部多丹霞地貌,南部沿海多海蚀地貌。
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3)水文:珠江是本省流程最长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约5~10月为汛期,航运量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其支流上游红水河水能丰富。
(4)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5)土壤:多红壤,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土质黏重,需加熟石灰、种植绿肥、掺沙子等措施进行改良;珠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
(6)自然资源:有“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湾海域油气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繁盛;滩涂广布、大陆架宽广,海洋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比较匮乏。
二、广东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城市:密度大,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及西南沿海地区;稀疏地区主要在粤北山区。
城市化水平高,但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外来人口多,深圳为移民城市。
2.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3. 建筑:骑楼、客家围屋等特色鲜明。
4.旅游:海陆景观兼备,四季皆宜,可进入性强,接近消费市场,地区接待能力强,发展潜力大。
5.交通:广州自古是我国的南大门,有京广、京九南北向铁路,海陆空交通便利。
6.农业:有水稻种植业、城郊农业、热带园艺业、水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尤以基塘农业最具特色。
7. 工业: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轻工业基地,经历了两次产业转移,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
八年级广东地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广东地理知识点归纳广东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南部,它的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毗邻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东南沿海地区位置突出,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文化资源。
本文主要就是对广东这个地方的地理知识点进行一个简单而全面的概括。
一、地理位置广东位于中国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起22°26′07″北纬,南至20°43′31″北纬,东经109°44′15″至117°19′23″之间,东部、南部与东海、南海相接,东临台湾海峡和南海,西北与贵州、湖南相连,西南广西接壤,南邻香港、澳门。
二、地理特点1. 地形地貌广东的地势以低山丘陵和盆地为主,少有高山。
地表以丘陵、山峦为主,有海拔达1,902米的南岳衡山,也有海拔仅数十米的平原和盆地。
此外还有岛屿众多,包括海南岛、摩星岛、大鹏半岛等等。
2. 气候广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气温在20℃左右。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热带气旋较为频繁,特别是夏秋季节。
3. 水系广东省的水系较为发达,珠江、南江、北江是广东省三大水系,还有梅沙河、灰寨河、荷花池等。
由于地形的原因,广东省也有许多天然的水库和湖泊。
4. 海岸线广东省的海岸线长达1850公里,这里地势低平,海拔不高,海岸线曲折较长,形成了众多深水港和浅水港,如深圳港、茂名港、惠州港等,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三、旅游资源广东拥有相当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名胜古迹、传统村落等等,其中可以列举出岭南文化村、南粤古驿道等,这些景点都反映了广东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光顾。
四、经济特点广东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拥有自由港、经济特区等优越条件,是中国的南大门,享有“工厂”的美誉,这里有很多世界级的企业和品牌,如华为、TCL、VIVO、OPPO等等。
此外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铁、煤、钨、锡、云母、稀土等。
广东经济概况总结

广东经济概况总结引言广东是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
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广东的经济发展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广东经济的概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第一部分:地理与人口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东南部,东临南海,西与湖南、广西接壤,南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海峡。
广东省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亿5千万。
第二部分:主要产业广东经济以制造业为主要支柱,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
广东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拥有众多知名的电子科技企业,如华为、中兴、TCL等。
此外,广东还以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轻工业闻名。
第三部分:对外贸易广东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省份,拥有众多港口和自由贸易区。
广东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服装、鞋类等。
广东与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区保持着广泛的贸易合作。
第四部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广东省内,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沿海地区如深圳、广州等城市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
而北部、东部山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依靠农业和旅游业。
第五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广东的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金融、物流、旅游、科技创新等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广东经济的新增长点。
第六部分:创新和科技广东省致力于创新和科技发展,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的转型升级。
广东省拥有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
广东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第七部分: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广东省政府积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经济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优惠税收政策、创新奖励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等,为企业提供有利的经营环境。
结论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经济发展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广东在制造业、对外贸易、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然而,广东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区域发展差距、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概况之地理概况广东省行政区划简表主要作物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广东农业的基本特征。
广东有粮食、糖料、纤维、油料、烟茶、水果、药材、花卉、热作等类作物几百种。
具有代表性的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甘蔗、花生、蚕桑、香蕉、荔枝、菠萝、龙眼、茶叶、蔬菜等。
水稻水稻是广东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播种面种和产量都占全省粮食作物的八成以上。
水稻在广东分布很广泛,全省各地都有,但集中在三角洲和河谷冲积平原上。
番薯番薯是粗粮,一般当作辅助粮食或用作饲料。
它是广东第二大宗粮食作物,一年四季都有种植,分布也很普遍。
甘蔗甘蔗不仅是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而且是食品、医药、纤维等多种工业原料、生物能源(酒精等)以及畜牧、渔业的重要饲料。
广东种蔗的范围很广,但以雷州半岛、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最集中。
花生花生全身都是宝,是油肥兼用作物。
花生在广东分布很广,每个县市都种植。
鉴江中下游平原、潮汕平原、雷州半岛、海陆惠台地是著名的花生产区。
蚕桑桑叶养蚕,蚕吐丝作纺织原料。
在历史上,广东桑蚕业在全国曾占极重要的地位,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创造出奇特的“桑基鱼塘”优良人工农业生态系统。
现在,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已变化,广东桑蚕生产已由珠江三角洲向西江、北江、鉴江流域扩展和转移。
柑桔广东是全国柑桔主产区之一。
广东除南岭山地外都可种植柑桔。
目前,肇庆、揭阳、广州、惠州是柑桔的主要商品生产基地。
香大蕉香大蕉即香蕉、大蕉的总称,是热带果品。
香大蕉分布较广,最重要的产地是高州、东莞、中山、顺德、番禺、广州郊区。
荔枝荔枝是我国特产水果,广东是荔枝原产地之一,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
唐代诗人苏东坡曾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盛赞荔枝。
茂名、广州、东莞、中山、新会、潮州、揭阳、惠州等地是主要产区。
菠萝菠萝别名风梨,是罐头食品的好原料。
广东是我国菠萝的主产区,徐闻、雷州、普宁、揭东、潮安等是集中产区。
龙眼龙眼既可鲜吃,又可制成圆肉。
圆肉在北方被誉为“南方的人参”。
主要产区是茂名和珠江三角洲。
茶叶茶叶是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灌木,茶叶是重要饮料。
饮料有益健康,广东人喜欢饮茶,居家、酒楼、常饭、宴席、都有茶饮。
广东种茶也很普遍,茶叶产量最大是清远、肇庆、梅州三市,种植10万亩以上的有英德、鹤山、饶平、潮州、高州、信宜等10多个县市。
蔬菜蔬菜是副食品作物的总称。
广东蔬菜种类多,一年四季都可种植,蔬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除了满足本身需要外,还有大量蔬菜销往港澳和北方各大城市。
湛江、茂名是主要的“南菜北运”基地。
经济区划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特征,广东省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本区包括广州、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深圳、珠海七市的行政辖区,以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
本区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心,重点发展国内外市场广阔而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轻纺工业和机电制造业,以及金融、商贸、旅游等产业。
粤东沿海经济区本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的行政辖区,以汕头市为经济中心。
本区重点发展机电、石化、纺织、服装、塑料、食品、轻工日用品以及高质农牧产品等产业。
粤西沿海经济区本区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的行政辖区,以湛江市、茂名市为主要经济中心。
本区应进一步巩固作为全省石油加工基地、海产基地和糖业基地的地位,拓展汽车、家电、石化以及商品农业、商贸等产业。
西江经济区本区包括肇庆、云浮两市的行政辖区,以肇庆市为经济中心。
本区应走资源——技术——市场的路子,巩固和发展粮食、禽畜、木材、林果等商品生产基地,同时要积极发展建材、服装、食品,以及旅游等产业。
东江经济区本区包括惠州、河源两市的行政辖区,以惠州市为经济中心。
本区重点发展电子、汽车、石化以及集约农业、商品农业等产业。
粤北山区经济区本区包括韶关、清远两市的行政辖区,韶关市是经济中心。
本区应巩固作为全省的林业基地、钢铁和有色金属基地以及能源电力基地的地位,同时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等产业。
粤东山区经济区本区以梅州市的行政辖区为范围,以梅州市为经济中心。
本区的发展宜走轻型、高效、快积累的路子,重点发展商品农业、轻纺和机电工业和旅游业。
自然区划广东南北跨北纬7.5度,受太阳能支配,气候、土壤、植被等都具有纬度地带性分布的特点。
加上北高南低的地势和中部一系列东北至西南走向山脉的影响,使自然景观地带性分异更加明显。
全省可以概略地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自然区。
北部中亚热带区本区位于广东省北部,大致在大埔、蕉岭、龙川、龙门、佛冈、英德、怀集等县(市)城一线以北。
本区以丘陵山地为主,间有大小不一的山间盆地和谷地。
年平均气温18℃—20℃,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6000℃—7000℃。
土壤主要是红壤和山地黄壤。
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谷地还有亚热带常绿季雨林。
冬红薯在本区已不能种植,荔枝、龙眼、木瓜、菠萝等热带水果难以过冬。
用材林和经济林占有重要地位,是广东杉、毛竹、油茶、茶叶、油桐的主要生产基地。
中部南亚热带区本区位于北部中亚热带区以南,安铺、廉江、茂名、儒洞一线以北,背向西海,北部多弧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南部多三角洲冲积平原。
年平均气温20℃—22℃,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6500℃—7500℃。
土壤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
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季雨林,但大多为人工植被和亚热带草坡。
人工植被有杉林、竹林、果木林等。
热带多年生作物在有利的中小地形下生长良好,典型的多生年水果有荔枝、龙眼、香蕉。
南部热带区本区位于安铺、廉江、茂名、儒洞一线以南,包括雷州半岛和东沙群岛。
本区以台地低丘为主。
年平均气温22℃—26℃,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7500℃以上。
土壤主要是砖红壤和滨海沙土。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但大部已演化为稀树灌木草原。
水稻一年可以三熟,番薯可以四熟,菠萝蜜、香蕉、木瓜、芒果等热带水果可终年开花结果,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自然资源广东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优越的发展经济的自然基础。
土地资源广东属于人多地少的省份,人均土地占有量仅有3.75亩,不足全国人均土地的1/3和世界人均土地的1/40;人均耕地仅有0.63亩,与全国和世界的人均耕地相比,差距也很大。
但是,广东的土地适宜性广,复种条件好,生物生长量大,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同时,广东拥有4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可以弥补土地的不足。
矿产资源广东是全国具有丰富矿产资源的省份之一。
目前已找到的矿产有11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82种,产地1300多处,其中大中型矿床占30%。
广东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4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高岭土、泥炭、冶金用脉英石、水泥用粗面石、锗、碲等;居第二位的有铅、铋、银、油贡岩、玻璃用砂等;居第三位的有锡、铌、钽、硒、冰洲石、玉石等;居第四位和第五位的有硫铁矿、压电水晶、陶瓷土、稀土、锌、汞等。
但作为主要能源和燃料的煤炭资源相当短缺,全省探明储量9亿吨,保有储量6亿多吨,矿床规模也不大。
热量资源广东是全国热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
全省地面每年太阳总辐射量约4150兆焦耳/平方米•年—5510兆焦耳/平方米•年;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6000~8500℃之间。
全省大部分地区都能满足双季稻加冬种一年三熟的热量要求。
水资源广东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降雨。
广东多年平均经流深度为1012毫米,年经流总量1800亿立方米。
本地水资源总量18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33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467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60亿立方米。
省外流入的过境水量2330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水资源3044.8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4807.1立方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不少地区存在明显缺水矛盾。
同时,广东水力资源不甚丰富,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72.8万千瓦,仅占全国的1.6%。
生物资源广东是全国野生动植物最繁盛的地区之一。
据不完全的统计,全省陆地野生动物有700多种,其中哺乳类100多种,鸟类500多种,两栖类80多种;属于国级一级保护动物1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6种。
此外,广东昆虫种类甚多,仅是天敌昆虫就有600种以上,其中水稻害虫天敌200种以上,林业害虫天敌205种以上,蔬菜害虫天敌120种以上,果、蔗害虫天敌100种以上。
为了提高群众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意识,广东省人民政府将白鹇定为广东省的“省鸟”,并规定每年3月20日为广东的“鸟节”,3月20—26日为“爱鸟周”。
广东野生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全省野生植物有50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4800种。
在野生植物中,材有植物约300种,药有植物1170种,芳香植物80多种,油脂植物260多种,淀粉植物40多种,观赏植物、纤维植物、果类植物也较多。
滩涂资源广东沿海可围垦的滩涂总面积有20.42万公顷,其中尚未围垦利用的18.21万公顷。
在20.42万公顷滩涂中,适宜于农业围垦和水产增养殖的滩涂占90%以上。
这是宝贵的农渔业后备土地资源。
风景资源广东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风景秀丽,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山峦风光,著名的有罗浮山、西樵山、丹霞山、鼎湖山、金鸡岭、南昆山、白云山、莲花山、圭峰山。
溶洞峰林,主要有英德宝晶宫、乐昌古佛岩、阳春凌霄岩、云浮蟠龙洞、封开白石岩等岩洞和肇庆七星岩、阳春春湾、英德九龙——明迳、曲江枫湾等处峰林。
滨海沙滩,著名的有深圳大鹏湾,阳江丹济湾、大角湾、马尾湾,南澳青澳湾,惠阳霞浦湾,电白水东湾,台山飞沙滩,湛江飞龙沙滩,惠东巽寮湾。
川峡险滩,著名的有武江九泷十八滩、北江飞来峡、湟川三峡、西江三峡。
湖泊水库,著名的有惠州西湖、肇庆七星岩、湛江湖光岩、斗门白藤湖,以及新丰江水库、流溪河水库、枫树坝水库、鹤地水库、高州水库、兴宁合水水库、蕉岭长潭水库、乳源南水水库。
温泉热水,广东已发现230多处,已开发利用90多处,其中最著名的是从化温泉。
生态环境广东温暖湿润,长夏无冬,植物茂盛,四季常青,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总体来说生态环境是良好的。
但是,广东的生态环境也存在着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海面上升、地质灾害等问题。
广东环境的污染,主要是:(1)河流水体普遍受污水、农药、化肥的污染;(2)城市以煤烟和汽车尾气污染为主,酸雨日益加重,垃圾和噪声问题也严重;(3)乡镇企业污染点多面大。
广东水土流失大多发生在易风化的花岗岩、沙页岩等山地丘陵地区以及易受水力侵蚀的石灰岩溶地区。
据有关部门资料,梅州、惠州、汕头、肇庆、韶关等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较大。
海平面上升是一种长期的、整体的、趋势性的海洋灾害。
我国海平面的变化与全球的总趋势一样,百年来上升了14厘米。
广东面临的南海却上升了20厘米,超过了全国和全球的平均数。
海平面上升不仅会侵浸沿海地区的好些土地,还会给沿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