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在上肢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5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

采用超声引导定位的方式对对照组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采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的方式对观察组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对两组患者神经感觉阻滞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和麻醉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在注入局麻药30分钟之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具有明显良好的痛觉阻滞效果,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肌皮神经的痛觉阻滞效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入局麻药15分钟之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良好的运动阻滞效果,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具有定位准确、麻醉操作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成功率较高等一系列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16.39作者单位:陈磊,陈静,蔡巧颖,安海水,071000,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张敏,072450,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省望都县医院麻醉科。

通讯作者:陈静,Email:184198014@。

在传统的临床操作中往往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法和异感定位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然而这两种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定位效果不理想。

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可以实现准确的定位,同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较短的麻醉操作时间和较少的麻醉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技术为臂丛神经阻滞提供了可视化手段,能够清晰 地显示臂丛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 安全性。
超声引导技术的概述
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清晰地显示 臂丛神经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 关系,有助于医生准确定位和避开血管、神经等重要 结构,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超声引导技术的基本原理
高频超声波
使用高频超声波(通常在5-10 MHz)对目标区域进行无创、实
时成像。
实时监测
通过超声波的回声信号,实时监测 和追踪目标结构的位置和形态。
精准定位
利用超声引导技术,可以精确地定 位臂丛神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 伤。
超声引导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01
02
03
定位目标
佳。
解决方案
03
医生采取了其他麻醉方式,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对超声
引导技术进行了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超声引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频超声探头
随着技术的进步,将会有更高频率的超声探头应用于臂丛神经阻 滞,提供更清晰、分辨率更高的图像。
3D超声成像
3D超声成像能够提供更立体的图像,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定位 神经结构,提高阻滞成功率。
臂丛神经的分支
包括胸廓出口的锁骨上、 下分支,以及腋、肌皮、 正中、桡、尺等分支。
超声解剖特征
臂丛神经在超声图像上呈 现低回声结构,周围有高 回声的脂肪组织和肌肉组 织作为参照。
03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 实践操作
操作前的准备
患者评估
患者准备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病史、 用药史、过敏史等,确保无禁忌症。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1. 引言1.1 背景老年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这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偏大、病程长、疾病严重等特点,常常需要进行上肢手术治疗,如肩关节置换术、尺神经修复术等。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手术中往往存在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并发症的风险,给手术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非常重要。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在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其具有无放射线、无损伤、定位准确的优势,尤其适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高风险群体。

据报道,该技术在下肢手术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尚未充分研究和验证。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这一高风险群体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麻醉方式。

1.2 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该技术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观察这种技术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在患者术中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探讨手术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管理措施;分析患者术后的随访情况,评估术后恢复情况。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研究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具有科学依据的参考,探索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新方法。

1.3 方法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糖尿病情况、神经功能、肌肉力量等方面的检查。

同时还要评估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风险。

2. 团队准备:手术前需要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包括麻醉科医生、超声医生、手术医生等,确保手术全程顺利进行。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1 . 2 方法
患者 人室 后监测 B P 、 H R 、 S p O 、 E C G ,
1 . 3 观察指标 穿刺操作时间 :穿刺针接触皮肤 至注药完毕所需时 间。 痛觉阻滞情况 : 针刺法测定
肌皮神经 、 桡神 经 、 正 中神 经 、 尺神经支 配 区域 的 痛觉 阻滞 情况 : 未阻滞 ( 刺痛 正常 ) 、 部分阻滞 ( 刺 痛减退 ) 、 完全阻滞 ( 刺痛消失 ) 。运动阻滞程度 : 运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1 3年第 2 9卷第 2 3期
超声 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 肌 间沟臂丛神经 阻滞 的 临床应用
文 四成 陈潜 沛 罗培 生
摘要 目的 : 评价 超声 引导联合神 经刺激 器定位肌 间沟臂 丛神 经 阻滞 的效果及 安全性 。方 法: 选择 上
肢 手术 患者 9 0例 , 随机均 分为 3组 : 超声 引导联合神 经刺 激器定位 组 ( u S组 ) 、 超 声 引导定位 组 ( u组 ) 、 神 经刺 激器定位 组( S组 ) 。 各 组均采 用肌 间沟臂 丛神 经 阻滞 , 药物 为 0 . 5 %的 罗哌卡 因 2 5 mL 。 记 录穿刺操作 时
表1 3组患者 一般情况 比较 ± s
组别 例数 性别 ( 男/ 女 ) 年龄 ( 岁 ) 体质量 ( k g ) 身高 ( c m)
US组 U 组 S组 3 0 3 0 3 0 1 8 / 1 2 1 7 / 1 3 1 8 / 1 2 3 6 . 4±1 2 . 7 5 9 . 4±6 . 4 1 6 5 . 9±6 . 3 3 4 . 9±1 1 . 0 5 8 . 6±5 _ 8 1 6 5 . O±6 . 0 3 4 . 1±1 1 . 6 5 9 . 5±6 . 2 1 6 4 . 2土8 . 3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技术,常用于手术麻醉、疼痛管理和诊断等领域。

通过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减轻手术刺激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主要包括尺神经阻滞和桡神经阻滞。

尺神经阻滞是指通过超声引导下的技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尺神经周围,阻断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常用于手部和前臂的手术麻醉和术后疼痛管理。

桡神经阻滞是指通过超声引导下的技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桡神经周围,阻断桡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常用于上臂和肘部手术麻醉和术后疼痛管理。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具有以下优点:超声引导可以清晰地显示神经和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影像,有助于准确定位和定向注射麻醉药物。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手术刺激和损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

在临床应用中,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医生需要具备扎针和超声操作的技术和经验,以及对臂神经解剖和神经阻滞的理解。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采用消毒、局麻等步骤,确保安全和有效。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风险。

超声设备的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设备和维护。

患者可能出现局部麻醉药过敏、神经损伤、感染等风险。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也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阻滞失败或其他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准确定位和定向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断臂神经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操作中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并注意患者的安全和风险控制。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经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分析。

方法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90例ASA为Ⅰ~Ⅱ级的上肢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A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组(B组)、传统组(C 组),各组30例。

对三组患者进行麻醉穿刺操作时间、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Bromage改良法、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

结果A组平均操作时间(4.7±0.9)min,B组为(3.5±0.7)min,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平均操作时间(6.8±4.7)min,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出现2例声音嘶哑,3例误穿血管,1例血肿;A组与B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阻滞完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药后15min、30min,A组和B组运动阻滞程度3级、4级、5级总例数明显多于C组,C组与A组、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0%,C组麻醉优良率73.33%,与A 组、B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可以提高肌间沟臂丛阻滞的成功率,缩短神经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操作时间,加快运动阻滞程度,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alysis of ultrasound-guided joint nerve stimulator into the ditch by the muscles of the brachial plexus block. Methods With the method of prospective study,90 patients with ASA gradeⅠtoⅡtreated by upper extremity surgery were allocated to the ultrasound group(A),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or(group B)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group C)based on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0 cases in each group. anesthetized puncture operating time,pain blocking effects,motor block Bromage modified method,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adverse comment among patient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ng time of group A was (4.7±0.9)min,that in group B was (3.5±0.7)min,group A compared with group B,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average operating time of group C was (6.8 ± 4.7)min,i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compared with group A and group B,two cases of hoarseness appeared,three cases of misuse through blood vessels,one case of hematoma. The differences of onset time sensory block. block perfect time between the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the difference of complete block rat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dexes between group C and group A,group C and group B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1); total number of movement block 3,4,5 degree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group C when 15min,30min after-injection,the differences of group C and group A,group C and group B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all indexes(P<0.05); anesthesia excellent rate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100.00%,that of group C was 73.33%,compared with group A,group B,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or can improve joint between brachial plexus block success rate,shorten neuralgia sleep onset time of arrest,arrest perfect time,anesthesia time,accelerate motion degree block,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anesthesia,effectiveness,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Ultrasound guidance; Nerve stimulator; 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Upper extremity surgery表1 三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组别n 性别年龄(岁)体重(kg)手术部位男女上臂前部桡侧前部尺侧手部桡侧手部尺侧A组30 16 14 45.5±14.9 57.1±13.2 8 7 4 5 6B组30 15 15 44.7±15.3 56.3±14.6 7 5 5 6 7C组30 14 16 46.1±15.6 57.0±13.7 9 6 5 5 5臂丛神经阻滞入路多样,其中肌间沟入路已广泛用于上肢手术。

研究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

研究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

研究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的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对手、前臂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操作方法分为刺激仪组和超声联合刺激仪组,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刺激仪组、超声联合刺激仪组总有效率为83.33%、100%(P<0.05);刺激仪组、超声联合刺激仪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3.33% (P<0.05)。

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联合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阻滞效果好,并发症少,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定位;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082-02采用盲探式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需要医生在寻找异感过程中进行反复操作[1]。

特别是对于不配合、解剖标志不明、过度肥胖的手术者来说,要想实现准确的阻滞定位具有一定的难度,甚至会神经阻滞失败[2]。

一旦失败,就需要添加辅助药物或更改麻醉法才能为患者完成手术,这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更大的创伤,也会增加医疗费用[3]。

本文主要探讨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联合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定位的临床价值,现作如下报告:1.资料与麻醉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对手、前臂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手术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按照操作方法分为刺激仪组和超声联合刺激仪组,每组60例。

刺激仪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19~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2.66)岁;对该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实施麻醉。

超声联合刺激仪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为21~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2.28)岁;该组应用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实施麻醉,两组手术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方法等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

超声引导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Th u e s n cb os r p tc n q e i n a m mp o e v i d r h p l a in es p ro i o tta e h i u a r du n fn r e h n e st e a p i to c
HU ANG e — i CHEN a — h n LI W n— b n Yu n— s e g A0Ga — i g ea o— q n l t
p e e n t etme whih,t e tc n q e c mp r d wi wo g o fp t n s h n e st e d t n e t e ie t e e fc ,t e a a s h sa S C E Sr to l t s i h i c h e h iu o a e t t r up o a i t i d r o n e o a a s h tz h fe t h n e t e i U C S a i , h e t e c mp ia i n h o l t .Th e u tA r u o c o ers l g o p c mp e e h i ih h n e st e d t e s o ti r u lt st e t mewh c i d r o n e o b h r n B g o p;A r u fa a she i U C S a i g o po n e t saS C E Sr t o,t ea a s h n e— t e i fe t h o h sa e f c ,t e c mp ia i n a d B g o p c mp r h i e e c o h v h in fc n e l to n r u o a e t e d f r n e t a e t e s iia c ,A r u f a a s h sas S C E S r t c f g g o p o n e t e i U C S a i o,t e a a s h sa h n e t e i e fc u p s g o p,A r u fa a s h sac mp ia in f r t n r t b i u l ss o ti r u .A o l so u e s nc g ia c r c u fe ts r a sB r u go po n e t ei o l to o ma i a eo vo sy i h r n B g o p c o c ncu in s p r o i ud n ea m l mp o e v i d r ,c n e h n et ea c r c ih h n e s e u e h p r t g tme p e su h fe ts e d,r d c st e c mp ia i n fn r eh n e s a n a c h c u a y wh c i d r ,r d c st eo e a i i ,s e d p t ee f c p e n e u e h o l t .W h l h c o i te e d si c nh n e n l h n e o s mma in r t o o i c e s h o it t n e a c me twi i d rc n u l to a en t n r a et ec mp ia i n f r t n r t ,wi eo ek n a e ,e fc i eci ia p r t e t l to o ma i a e c o l b n i d i s f r fe tv l c l e a i l s n o v t c n lg . e h oo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与N组比较桡神经,6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 与N组比较,”P<0.01 上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P<0.01. 表4并发症及手术疼痛评分[n(%)]
Tab.4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and operation pain
score[凡(%)]
Clinical Studies of Ultrasound Guidance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or in Upper Brachial Plexus Block
U Ming,DAI Xiao--rong,ZHU Yan--hong,LI Xiao—cui,CHEN Yue—Ii
complications.
[Key words]Ultrasound;Nerve stimulator;Nerve
identification;Nerve block
神经刺激器定位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经 典有效、安全的神经阻滞定位方法【I】,但在实质上 仍是一种必须依赖解剖定位进行的“盲探”性操
Eighty patients undergoing upper limb operation,ASA grade I一1I,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UN group visualization
rate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1%lidocaine+0.375%ropivacaine20-30 branches of nerves in brachial plexus,the recognition
mL.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在肌间沟神经阻滞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 80例,年龄17~60岁,体重39~76kg,ASA I~ Ⅱ级,用简单化分组随机分为2组(n=40),超声 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肌间沟神经阻滞组(NU 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肌间沟神经阻滞为对
照组(N组).

所有操作由同一位麻醉医师实施,各项观察 指标均由另一名麻醉医师进行.评价肌间沟水平 神经显影率,三干神经的识别率.三干阻滞完成 率.注药15 rain后各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评 价:A级刺痛消失;B级轻微刺痛;C级正常刺 痛.手术开始后,手术痛评价:0级无痛;1级 轻微手术痛;2级手术痛可以忍受;3级手术痛 难以忍受.同时观察麻醉、术中并发症.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2】:137~140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CN 53—1221/R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在上肢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李明,戴晓蓉,朱雁鸿,李晓翠,陈粤丽 (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麻醉科,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UN)定位与单纯神经刺激器(N)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
were higher
of N
group.The
Ultrasou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UN
combined
recognize
nerve
stimulator for 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李明,等.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在上肢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表3各神经支配区感觉阻滞h(%)]
Tab.3 The innervation
area
139
器组比较,可以清晰显示神经干位置,及穿刺针 的动态位置,通过神经刺激器刺激时肌肉的不同 反应准确识别不同神经干,对同一神经干施行多 点注药[9],而不误伤神经,减少药物剂量,精确定
1.4统计学处理
仪器:日本Aloka SSD一1400超声仪,探头频率7.5 MHZ.德国BRAUN Stimuplex HNSl2神经刺激器.
1.2麻醉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 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 2检验. 2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手术时 间,手术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臂丛三干神经的显影率,识别率,2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1),见表1. 三干神经的阻滞完成率UN组明显优于N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2组比较 各神经感觉支配区域阻滞完善率除肌皮神经、腋 神经外,桡神经UN组均优于N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上臂内侧 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UN组均明显优于N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UN组无并发症,N组有3例不同程度局麻药 中毒,2例膈神经阻滞,局部血肿1例,总并发症 率高于U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疼痛评分0—1级优良率UN组高于N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rate,
block,and the block effect
and
safety between ultrasound
guidance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or(UN)
and

location
and
single nerve stimulator(N)developing orientation for 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Methods
3讨论
高清晰度的CT和MRI大型设备是研究周围神 经影像学的金指标M.Demondion等通过MRI成 像验证表明超声能准确的描绘、定位臂丛神经[61. 随着超声小型化,超声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范 围甚至扩展到许多边远地方171,优势明显[s1. 本组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组和神经刺激
万方数据
第12期
滞的显影率、识别率、靶神经阻滞完成率,以及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I.Ⅱ级,拟行上肢 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UN组和N组.2组均给予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0~30 mL.评价2组在 操作中对臂丛三干神经的显影、识别及阻滞完成率,测试各支神经的感觉阻滞,术中疼痛评分.结果UN组对 肌间沟三干神经的显影率、识别率、阻滞完成率均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各支神经支配 区域的感觉阻滞和术中疼痛评分也优于N组.N组并发症率高于U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肌问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在超声监控下准确的识别神经,对显影不清的神经有辅助识 别作用.阻滞效果好,并发症少. [关键词]超声;神经刺激器;神经识别;神经阻滞; [中图分类号]R6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10X(2014)12一0137一04
group(P<0.05).Conclusion block anesthesia, Can accurately
monitor
and
nerve,has good effect in assisted identification of unclear image of nerve,good block effect and less
作,故仍存在一定失败率(特别是当存在解剖变异 时),而且也无法完全避免误伤血管、神经等周围 组织[21.自从1978年La Grange等[31首先报道在经
[作者简介]李明(1970~),男,云南玉溪市人,医学学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 [通讯作者]朱雁鸿.E—mail:yxzhuyh@126.conl
万方数据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第35卷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超声波辅助神经定位技 术,阻滞成功率达98%,无并发症,超声在神经 阻滞麻醉的应用日趋成熟.本研究旨在对超声联合 神经刺激器在肌间沟阻滞的可视化操作效果.
定针,减电流至0.5 MA,如果肌肉收缩不消失一
次注药,再以同样方法行其它两干注药,总量1% 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共25 mL.只出现2干 神经刺激反应者,每干以同样方法注药.只能出 现单干神经刺激反应者,一次注药25 1.3观察指标
In UN group,
rate
the visualization
of three
branches
of
nerves
in brachial plexus,the
than

group(P<O.01),
with
the nerve sensory block and intraoperative
recognition rate,block scor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ensory block rate
k(%)]
表1神经显影、识别情况
Tab.1 The neural visualization and the recognition
rate
与UN组比较,”P<0.01 表2神经干阻滞完成率m(%)]
Tab.2
The
nerve
block completion rate rate
UN组人室后,开放静脉通道,监测ECG、 HR、NBP、SpO:.头转向对侧,常规消毒铺巾, 于颈部肌间沟,C。水平附近扫描,采用短轴探测 神经横截面,探头与颈部皮肤垂直,在前中斜角肌 之间,见到2。3个类圆形、圆形低回声影,外环 绕小强回声.初步定位为臂丛神经三干.探头外侧 局麻进针,首先识别各神经干,在超声监视下分别 接近三神经干,开启刺激器频率l~2 HZ,电流 1.0MA(原则不接触神经),接近上干时,引起提 肩动作.接近中干时,引发前臂外展动作.接近下 干时,引发前臂内收动作.分别于每支神经干周围 施行多点注药,至显示神经干被低回声包绕,总量 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共25 mL.超声显影 清晰,接近某支神经干微调刺激针仍未引发肌肉收 缩者直接注入局麻药.某支神经干显影模糊者,在 超声监视下,用神经刺激针接近探测临近位置,刺 激针频率1.2 HZ,电流1.0 MA,出现相应肌肉收 缩,先定位未清晰显示的神经干位置,一次注入单 支神经干药量,而不周围施行多点注药(以防误伤 神经、血管、胸膜),然后再在能清晰显影的神经 干周围施行多点注药.超声未清晰显影,也无法诱 发刺激反应的神经干微调针后延其它神经干分布走 向一次注入单干药量. N组:人室后,开放静脉通道,监测ECG、 HR、NBP、SpO:.头转向对侧,常规消毒铺巾, 于肌间沟,C。水平,前中斜角肌之间进针,刺激 针频率1.2 HZ,电流1.OMA,先识别各神经干, 出现相应肌肉收缩后,以下于收缩反应优先注药 (为确保深部的下干得到阻滞),先行下干阻滞,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