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问诊

合集下载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腰痛病(TCD编码:BGSOOO)。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ICDTO编码:M51.202)。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CT或MRl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或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二)、证候诊断1、血瘀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丽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三、治疗方法(一)中医辩证论治1、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 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香附3g牛膝9g地龙6g五灵脂6g(炒)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2、寒湿证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引言: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于现代生活中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久坐不动或者过度劳累等情况下。

中医有着丰富的诊断和治疗腰痛的经验,采用综合的中医诊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腰痛症状。

本文将介绍中医在诊断和治疗腰痛中的方法和方案。

一、中医诊断腰痛的方法1.1 望诊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腰部状况来判断腰痛的原因和病理变化。

比如,腰部肿胀、发红、皮肤有瘀斑等,可以提示患者有湿热痹阻等疾病。

1.2 闻诊通过闻患者腰部的声音,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脉络不通等问题。

比如,腰部有咔嗒声,可以提示腰部韧带有损伤或肌肉劳损。

1.3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腰痛的发生规律、持续时间等,可以了解腰痛的病因及病情轻重。

比如,腰痛是突然发作还是渐进式加重,有无其他不适等。

1.4 切诊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观察和感觉,可以了解腰痛病情。

比如,脉象沉细、弦主,则可能是阳虚内寒所致。

二、中医治疗腰痛的方案2.1 中药治疗中医常常采用中药治疗腰痛,根据腰痛的病理变化和体质辨证施治。

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祛风湿、温肾阳等功效的药物,比如川芎、当归、桂枝、独活等。

具体的用药剂量和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腰痛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针刺患者的穴位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腰痛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膀胱经的大椎、风门、腰阳关等。

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来操作。

2.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腰部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以达到缓解和治疗腰痛的效果。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揉捏、拨叩、推拿等手法来进行,需要由专业的推拿师来操作。

2.4 调整生活习惯除了中药治疗和针灸推拿,中医还强调腰痛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整。

比如,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等。

此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也是调整生活习惯的重要方面。

结论: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诊疗方案为腰痛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和方法。

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可以全面了解腰痛的病因和病情。

骨科问诊模版

骨科问诊模版

骨科问诊模版1. 引言骨科疾病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包括骨折、关节炎、脊柱疾病等等。

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时,寻求专业的骨科医生的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骨科问诊是我们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和确诊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骨科问诊的模板,帮助患者在问诊过程中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症状和问题。

2. 主诉在与骨科医生进行问诊时,我们需要首先清楚地陈述自己的主诉,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或症状。

这将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我们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子:主诉:我最近感到腰部疼痛,并且出现了明显的僵硬感。

3. 疼痛的特点接下来,我们需要描述疼痛的特点,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症状,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例子:- 疼痛的程度:疼痛从轻微到剧烈的程度有所不同。

- 疼痛的性质:疼痛被描述为刺痛、酸痛、疼痛等。

- 疼痛的位置:疼痛发生在腰部,可以向下延伸至臀部。

4. 症状的时间和频率在问诊时,我们需要告诉医生症状出现的时间和频率。

这有助于医生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能的原因以及需要进行哪些特定的检查。

例子:- 症状出现的时间:症状已经持续了两周。

- 症状的频率:症状每天都会出现,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5. 活动影响我们还需要告诉医生症状对我们的日常活动产生了何种影响。

这有助于医生了解症状的程度,并为我们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例子:- 症状对活动的影响:疼痛和僵硬使得我难以弯腰和行走。

- 症状是否加重:症状在活动后明显加重。

6. 曾经尝试的治疗方法在问诊中,我们应告诉医生我们是否尝试过任何治疗方法,如药物、物理治疗等。

这有助于医生了解我们的病史,并为我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建议。

例子:- 曾经尝试的治疗方法:我尝试过服用止痛药和使用热敷,但效果并不明显。

7. 个人病史和家族病史我们还应告诉医生我们的个人病史和家族病史,因为这些信息可能会对我们的症状和可能的诊断产生影响。

例子:- 个人病史:我之前没有过任何骨科手术或疾病。

- 家族病史:我的母亲曾经被诊断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

脊柱外科问诊模板

脊柱外科问诊模板

脊柱外科问诊模板前言脊柱外科问诊模板是医生在面对脊柱疾病患者时,用于详细了解患者症状、病史和体征等方面信息的一种模板。

通过使用脊柱外科问诊模板,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病例描述根据患者就诊记录,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病例。

病人基本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2岁•职业:办公室文员主诉患者主诉腰痛,已持续3个月,且逐渐加重。

疼痛程度以夜间为重,并伴有下肢麻木、乏力。

现病史患者在半年前开始出现腰骶部酸胀感,症状不明显,没有引起重视。

后来逐渐加重,疼痛范围从腰骶部向下延伸至右大腿外侧,伴有下肢麻木、乏力。

既往史患者过去无类似症状,无手术史,无重大疾病史。

家族史患者家族无明显遗传疾病史。

问诊问题根据以上病例,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诊问题。

1. 是否出现腰痛?•是•否2. 腰痛程度如何?•轻微•中等•严重3. 是否出现下肢麻木、乏力?•是•否4. 疼痛范围如何?•仅限于腰骶部•向下延伸至大腿•向下延伸至小腿•向下延伸至足部5. 是否有其他症状?•无•尿失禁•排便困难•头晕、恶心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医生进行了体格检查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脊柱状况。

1. 神经系统检查按照脊柱神经根分布区域,检查下列反射和感觉症状是否存在。

a. 膝腱反射正常反射 / 减弱反射 / 消失反射b. 足背反射正常反射 / 减弱反射 / 消失反射c. 感觉异常存在 / 不存在2. 脊柱活动度检查让患者进行一些脊柱活动,观察是否有以下情况出现:a. 活动度减少观察、测量患者脊柱活动范围。

b. 活动异常观察是否出现脊柱侧弯、驼背等异常。

3. 病灶压痛检查检查患者是否出现以下病灶压痛反应:a. 腰椎存在 / 不存在b. 椎间盘存在 / 不存在综合分析与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诊断。

1. 腰椎间盘突出根据患者的下肢麻木、乏力症状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可能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中医关于“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遇劳则剧,按之则舒。

可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3.常有居处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闪挫、劳累过度等相关病史
4.血常规、尿常规、抗链球菌溶血素“O”、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检查,腰椎、骶髂关节X线、CT、MRI等检查,及肾脏、妇科相关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明确病变部位与损伤程度。

二、鉴别诊断
1.背痛
背痛是指由于身体某组织受伤或怀孕、肥胖、不佳的静态姿势等所致的背以上部位出现疼痛的症状。

2.尻痛
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

3.胯痛
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

4.肾痹
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成。

腰背痛的问诊

腰背痛的问诊

腰背痛是临床仅次于感冒的最常见的疾病,但涉及因素众多,诊断困难。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在腰背痛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最近重新学习了一下腰背痛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特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下面进入正题。

•问诊:2、活动对疼痛的影响我们最好详细询问患者以下几个问题:1、站起来的时候痛不痛。

2、弯腰的时候痛不痛。

3、起床、转身的时候痛不痛。

4、休息的时候痛不痛。

5、上下楼梯的时候痛不痛。

6、站久了、坐久了痛不痛。

7、疼痛加重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躺下、停下、坐下还是走动。

这些问题对我们的诊断意义重大。

一般来说,机械源性疼痛会因为活动而加重,随休息而缓解,如盘源性疼痛。

小关节的疼痛会因为晨起起床时、突然的转身时和弯腰而加重疼痛。

而内脏牵涉性疼痛不会因活动而加重,也不会因休息而缓解,如十二指肠溃疡。

而累积神经根的神经纤维瘤往往需要不停的走动来驱赶疼痛。

肿瘤性的疼痛与活动关系不大,而且静息痛、夜间痛更多见。

问诊3:疼痛的持续时间和进程。

我们可能要详细询问以下内容:疼痛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疼痛是怎样开始的?疼痛开始前有外伤吗?疼痛有其他的诱因吗?疼痛是逐渐加重还是突发的?疼痛是持续性的还是发作性的?疼痛有没有可见的规律?疼痛有没有越来越严重,包括发作频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如剧烈的活动后引起的剧烈阵发性疼痛多是机械因素引起的。

而轻微的运动后的剧烈疼痛要考虑病例性骨折,如骨质疏松患者可搬重物引起腰椎压缩性骨折,60岁以上的老人不要忘记肿瘤的可能。

问诊4:功能受限程度症状及功能受限的程度的程度能帮我们分辨患者的残疾是较微的、中等的还是严重的,一个明确的分级有助于我们制定出介理的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有大小便失禁,那么很可能有马尾受压的情况,这是临床上需要急诊手术解除压迫的紧急状况,不能保守治疗了。

如果一个颈椎病患者有腿脚不听使唤或者踩棉花感表明脊髓受压严重,一般的微创可能就无能为力了,多需要减压手术。

问诊5,伴随症状1.腰背痛伴脊柱畸形,外伤后畸形则多因脊柱骨折,错位所致;自幼则有畸形多为先天性脊柱疾病所致;缓慢起病者见于脊柱结核和强直性脊柱炎。

腰痛病中医诊断标准

腰痛病中医诊断标准

腰痛病中医诊断标准一、病名诊断。

1. 主要依据。

- 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腰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如隐痛、胀痛、刺痛、冷痛、酸痛等。

这是因为腰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内藏肾脏,为肾之府,同时腰部还有众多经络循行,气血不畅、经络阻滞、脏腑亏虚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腰部疼痛。

- 疼痛部位多在腰部脊旁、腰骶部等区域。

从经络学说来看,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等经络循行于腰部,这些经络气血不通时,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

2. 辅助依据。

-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如弯腰、转身、伸腰等动作困难。

这是由于腰部疼痛导致肌肉紧张、痉挛,或者关节、骨骼病变影响了腰部的正常活动功能。

- 病程可长可短,急性腰痛起病较急,多由外伤、外感寒湿等因素引起;慢性腰痛病程较长,常与劳损、肝肾亏虚等因素有关。

二、辨证诊断。

(一)寒湿腰痛。

1. 症状。

-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

这是因为寒湿之邪侵袭腰部,寒性凝滞,湿性重浊,导致腰部气血凝滞,经络阻滞。

- 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寒湿之邪为阴邪,遇寒则凝,遇阴雨天湿气更盛,所以疼痛会加重。

- 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舌苔白腻为寒湿内盛之象,脉沉迟缓也是寒湿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

2. 病因病机。

- 多因居住环境潮湿阴冷,或冒雨涉水,寒湿之邪入侵腰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所致。

(二)湿热腰痛。

1. 症状。

- 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

湿热之邪侵袭腰部,湿性重着,热性炎上,故腰部有重着感且伴有热感。

暑湿阴雨天时,外界环境湿热之气加重,内外合邪,使病情加重。

- 活动后或可减轻,小便短赤。

活动后气血流通,湿热有一定的疏散,所以疼痛可能减轻。

湿热下注膀胱,导致小便短赤。

-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苔黄腻为湿热内蕴之象,濡数或弦数脉是湿热之邪影响气血运行的脉象表现。

2. 病因病机。

- 外感湿热之邪,或寒湿之邪郁久化热,蕴结于腰部经络,气血不畅而发病。

(三)瘀血腰痛。

腰痛,专家教你如何正确就诊

腰痛,专家教你如何正确就诊

腰痛,专家教你如何正确就诊*导读:在脊柱外科门诊,每天就诊最多的可能就是腰痛病人,由于门诊病人多,轮到自己见医生时,可能只有5-10分钟时间,如何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病痛告诉医生,让医生能准确的诊治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有经验的医生也会引导病人讲出自己的主要不适,做出正确的判断。

但也有因为病人讲述不清,造成诊断不及时、检查重复等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在脊柱外科门诊,每天就诊最多的可能就是腰痛病人,由于门诊病人多,轮到自己见医生时,可能只有5-10分钟时间,如何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病痛告诉医生,让医生能准确的诊治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有经验的医生也会引导病人讲出自己的主要不适,做出正确的判断。

但也有因为病人讲述不清,造成诊断不及时、检查重复等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那么,腰痛病人在看医生时如何与医生沟通呢?小编就这个问题咨询了骨科专家,他们普遍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按照医生的思路来,不要答非所问医生在看病时有一套规范的问诊程序,这有助于快速做出初步诊断,接下来安排必要的检查,从而明确诊断。

★切忌先让医生看片子医生看片子固然重要,但这一会使医生“懒得”去做专科查体,二也影响了医生固有的诊断程序和思路(骨科医生正确的看病程序是问诊、查体、看片子)。

★不要说自己得了什么病有的病人一进诊室,还未等医生开口,就反复说“我已经在XX 医院看了,医生说得了什么病”,这样会让医生“先入为主”,影响判断。

正确的是按照医生的提问,准确回答自己的不适、时间、既往诊疗过程和效果等。

★不要主动要求做某某检查专家反映,有的病人一上来就要求医生开CT检查,看有没有椎间盘突出,好像自己很懂,甚至怀疑医生的水平(比如医生建议先拍个腰椎X线片)。

的确,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做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突出部位、程度,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但临床上引起腰痛的疾病不下数十种,多数疾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而腰椎间盘CT扫描通常只选择3个椎间隙,一开始就做CT 检查可能既费钱又不能确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痛问诊1.疼痛多长时间啦?包括一开始疼痛时间和这次疼痛发作时间。

2.有什么原因引起的疼痛?疼痛发病原因有加速型和减速性两种,减速性是有扭伤史,由于某种知道的原因突然引起剧烈疼痛,经休息或治疗后疼痛缓解,遗留慢性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加速性是无明显受伤史,由慢性劳损引起,疼痛逐渐加重,最后形成剧烈疼痛。

3.疼痛程度。

①如果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疼,1到10表示疼痛的程度,数字越大疼痛越剧烈,现在的疼痛是哪个数字?②疼痛无法忍受,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疼痛可以忍受但特别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疼痛存在但不是特别痛苦,影响工作但不影响生活。

疼痛存在,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4.是持续疼还是阵发性疼痛?持续疼是一天都一样疼还是阵发性加重?阵发性疼痛是早晨起床后,上午,下午,傍晚,晚上哪一个时间段疼痛严重?每次疼痛多长时间?疼痛能自己缓解还是用什么方法能缓解?影响疼痛减轻和加重的因素有哪些?.5.从开始发病到现在是逐渐加重,减轻还是一样程度的疼痛?6.疼痛与天气变化有无关系?7.疼痛是活动后减轻,还是活动后加重?有无活动受限?8.坐位,站立,行走,平卧这四种姿势疼痛有何区别?9.由站立坐下变换体位时疼?还是坐久后疼?还是由坐位刚站起时疼,活动后减轻?10.是否坐久后刚站起时腰不能直起,必须活动片刻才能直腰?或不能长时间弯腰?11.能否坚持站立不动?是否引起疼痛?12.行走时有无疼痛?是越走越疼,还是走一会疼痛减轻,还是走路距离长短一样疼?能否坚持长距离行走?13睡觉时是刚睡时疼,还是睡到下半夜疼?平躺,俯卧,左右侧卧睡是否都可以?疼痛是否影响睡眠?是否睡久后疼痛难忍必须起床活动后才能减轻?14.睡一夜早晨起床后是疼痛加重还是减轻?15.静止时疼痛加重还是减轻?16.以前有无腰疼病史?做过何种检查,诊断结果是什么?做过何种治疗?效果如何?17.这次发病后有无检查和治疗?结果如何?18.疼痛的部位在哪里?①胸椎12节和腰椎1节,2节属上腰椎疼痛②腰椎3节和4节属中腰椎疼痛,腰椎5节和骶椎属下腰椎疼痛③.腰椎两侧是腰椎横突疼④下方骶骨两侧是骶髂关节疼④两侧肋弓下方,髂嵴上方.可有明显疼痛。

19.检查可分为压痛和叩击疼。

按人体后面正中线及两侧依次按压腰骶椎棘突,棘突间隙,两侧椎板,关节突,横突,肋弓下缘,髂嵴上缘,骶髂关节检查,找出阳性反应点。

20.腰部可分为腰部正中疼(分上,中,下三段),两侧疼(分腰三横突处,肋弓,髂嵴,骶髂关节疼)。

21.腰部还可伴有下肢放射疼,有疼痛到髋,到膝,到踝,到足的不同。

到髋可分前外侧的髂前上嵴下方疼,中间的臀中肌,臀上皮神经疼和后方的臀大肌,梨状肌,坐骨神经疼。

下肢又分为前方,后方,内侧,外侧疼,足部分足上面和足底部麻木疼痛。

脚趾的麻木情况都要询问清楚。

22.身体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

23.有无凉热的感觉。

24.疼痛的性质是酸胀,刺疼,闪电样,跳痛,刀割样疼痛?是一会疼一下还是疼一段时间,或者持续性疼痛。

25.有无麻木现象?麻是神经受刺激的现象,是一种过电样,小虫爬样等一种异样的动态的感觉,木是一种静态的木胀的感觉,分主观木和客观木。

主观木是病人自觉木感觉减退但经医生检查浅感觉正常,只是病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神经没有损伤,病情轻,客观木是指浅感觉减退或消失,是客观存在的,是神经不同程度损伤的表现。

有明显的感觉减退区域。

麻木都要问清楚麻木的部位。

疼痛是一种炎症反应,麻木才是一种神经受刺激的表现。

26.咳嗽是否会加重疼痛。

不只是椎管内病变可因咳嗽加重,椎管外病变也可因咳嗽加重。

27.端东西抱孩孑对腰痛的影响。

28.腰是疼痛感觉,还是酸胀无力感觉,有无支撑不住身体,站一会就要坐下的感觉,有无腰部如闪腰样刺疼,不敢活动的感觉。

29.要注意检查全身整体状况,排除引起发热,消瘦等症状的骨结核,肿瘤等疾病。

30.排除内脏病变引起的牵涉疼。

内脏病变引起的疼痛一般与运动和姿势无关,压痛点不明显,疼痛弥漫,疼痛范围不清晰明确。

31.区别神经干,神经丛,神经根疼痛。

如坐骨神经干性疼可同时有胫神经和腓神经的症状,但不会有别的神经分布区的症状。

神经丛则可同时有多个神经的症状。

神经根一般只压迫一个节段的神经,有固定的神经节段分布区。

根据疼痛麻木范围的大小可诊断出神经压迫的部位。

32.区别神经疼,肌肉疼,血管疼,关节疼。

神经疼一般疼痛范围较广,局部压痛沒肌肉疼明显,疼痛区域的活动受限也不明显。

肌肉疼一般按肌肉起止点分布,不会超过肌肉分布区,可因病变肌肉的运动而疼痛加剧。

血管疼有发凉,皮肤变色发暗发紫的表现,血管搏动异常,一般与肢体运动无关。

关节疼局限在关节周围疼痛,影响关节屈伸活动,与神经的线条状疼痛,单一肌肉的带状疼痛都不同,要注意鉴别,在问诊时要根据各自疼痛的特点针对性的询问。

体格检查1.站立.向前弯腰双手下垂指尖是否能摸到地面?是否有疼痛?是不能弯腰还是弯腰不能到位还是弯腰有疼痛?是开始弯腰时疼还是弯下去后疼还是在弯的过程中疼?弯腰后在直立的过程中有无疼痛?用一个手指指出疼痛部位。

2.向后伸展腰时有无疼痛?用一个手指指出疼痛部位。

是否能后伸到位。

3.向左右旋转时有无疼痛,是旋转的同侧疼还是对侧疼?用一个手指指出疼痛部位。

两侧旋转角度是否一样?是否都能旋转到位。

4.左右侧屈时有无疼痛?是同侧疼还是对侧疼?用一个手指指出疼痛部位。

两侧侧屈角度是否一样?是否都能侧屈到位。

上述几个动作是否能引起下肢放射疼?并指出疼痛部位。

5.病人俯卧位,首先看脊柱是否曲度正常?有无增大,减小情况?有无侧弯?6.两侧髂嵴是否水平?骨盆有无前倾,后倾,旋转的现象?7.肌肉有无痉挛,高起,萎缩,条索状物,硬结等阳性反应。

8.当病人腰部有压疼或放射疼时,俯卧位,腹下垫枕,使病人腰部前屈,按压疼点如疼痛不变,怀疑椎管外因素,如疼痛减轻,怀疑椎管内因素。

把枕头从腹下移到前胸部下方,使病人腰处于伸展状态,按压痛点如疼痛加重,怀疑椎管内病变。

9.侧屈试验。

病人站立,两手下垂,病人不用力,医生一手扶持病人一侧髋外侧,另一手扶持病人对侧胁肋部,向中线用力使病人被动做侧屈动作,如出现侧屈侧下肢放射疼麻木感加重,怀疑椎管内病变。

.10.仰卧挺腹试验。

病人仰卧位,下肢伸直,用头和两脚跟支撑,把肚子向上挺离开床面,并屏住呼吸半分钟到一分钟,如有下肢放射性疼麻,怀疑椎管内病变。

11.屈颈试验。

病人平仰卧,医生把病人头向前屈曲坚持一分钟,如有下肢放射性疼麻,怀疑椎管内病变。

12.抱膝试验。

患者仰卧,两手抱膝使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如有腰骶关节疼痛即为阳性。

13.髋膝屈曲试验。

患者仰卧,屈曲髋膝关节,检查者把住患者膝部,使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并向头侧推压,使臀部离开床面,腰部被动前屈,如腰骶部发生疼痛,即为阳性,若进行单侧髋膝屈曲试验,病人一侧下肢伸直,检查者以同样方法使另一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向头侧推压,则腰骶关节和骶髂关节便可随之运动,若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如果腰部软组织损伤,劳损或腰椎椎间关节,腰骶关节,骶髂关节有病变或腰椎结核等均可使本试验阳性。

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此试验常为阴性。

腰痛症状1不能弯腰2不能直腰3不能坐4不能站5不能躺6不能翻身7上午重,下午轻8上午轻,下午重9不能抱东西10不能背东西11阴天重12蹲下时腰疼13蹲下或坐下在站立过程中疼痛,站起后不疼14站立改为蹲下或坐下过程中疼痛,蹲下或坐下后不疼15坐高凳子与矮凳子疼痛有何区别16坐软座位和硬座位疼痛有何区别17平躺时腰下空虚,需垫点东西才舒服18腰感觉沉重下坠,站立一会就想坐下19腰酸胀20腰无力21腰发凉22腰发板,僵硬23腰有想闪腰的感觉24腰生理曲度变直25腰生理曲度加深26腰椎侧弯1不能弯腰2不能直腰3不能坐4不能站5不能躺6不能翻身7腰生理曲度变直8腰生理曲度加深9腰椎侧弯10上午重,下午轻11上午轻,下午重12不能抱东西13不能背东西14阴天重15蹲下时腰疼16蹲下或坐下在站立过程中疼痛,站起后不疼17站立改为蹲下或坐下过程中疼痛,蹲下或坐下后不疼18坐高凳孑与矮凳孑疼痛有何区别19坐软座位和硬座位疼痛有何区别20平躺时腰下空虚,需垫点东西才舒服21腰感觉沉重下坠,站立一会就想坐下22腰酸胀23腰无力24腰发凉25腰发板,僵硬26腰有想闪腰的感觉还有临床上病人腰疼出现的症状,每个人把见到的都汇集起来,只要是腰疼,都是这些症状。

然后再分别分析每个症状出现的原因最后给出治疗方法,生理曲度变直,加深,不能直腰,弯腰,有几种治法能解决这个症状,不论前方,后方,上方,下方,近端,远端,针刺,手法,拔罐,锻炼,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让大家见了病人,知道问哪里?病人说了症状,知道治哪里?一问就准,一冶就灵,这才能提高技术。

不必学疑难病,把常见症状有把握治好就可以了。

如果只讲肌肉功能理论,到治病时结合不起来,还是无从下手。

病人来治疗的是症状,我们提供的是方法能消除症状,如经方中的有是证,用是方,通过症状找治疗方法,也可能知道机理,也可能不知道,只要知道在哪里针刺手法把症状消除就行,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事情,我们做临床的只要知道怎样祛症状就行。

重点攻一块,一起搞出个治疗模式和治疗标准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