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四章 设计洪水

)
n
F ( ) min xi x( pi , )
i 1
❖ 相对离差平方和最小准则(WLS)
)
F ( )
min
n i 1
xi
x( x( pi
pi , , )
)
2
算例
某水文站1923~1970年共有断续的实测洪峰流量资料33 年(15年缺测)。实测最大洪峰为9200m31 /s,发生在
1974
23400
2
p 0.0303 (1 0.0303) 1 0.0476 55 1
p 2 0.0351 56 1
某水库坝址断面处有1958年至1995年的年最大洪峰流 量资料,其中最大的三年洪峰流量分别为7500m3/s, 4900m3/s,3800m3/s。由调查洪水知道,自1835年到 1957年间,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洪峰流量为9700m3/s, 并且可以肯定,调查期内没有漏掉6000m3/s以上的洪水, 试计算各次洪水的经验频率,并说明理由。
某站洪峰流量经验频率计算表
按时间次序排列 按数量大小排序
序号
分别处理法
统一处理法
年份 Qm(m3 / s) 年份 Qm(m3 / s) M(N=58) m(n=37) PM
Pm PM
Pm
1913 (6740) 1956 9200
1
1917 (5000) 1943 (8000) 2
1923
1740 1913 (6740) 3
设计断面
上游 断面
下游 断面
2.利用本站峰量关系进行插补延长 3.利用暴雨径流关系插补延长 4.根据相邻河流测站的洪水特征值进行延长
第三节 历史洪水的调查和考证
第四章 设计洪水与设计水位推

4、资料独立性的审查
要求同一系列中的样本,必须相互独立
第四章设计洪水与设计水位推算
桥涵水文
频率计算推求设计洪峰流量
1、特大洪水的处理 (1)什么是特大洪水? 特大洪水是指实测系列和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中, 比一般洪水大得多的稀遇洪水。 历史上的一般洪水是没有文字记载和留下洪水 痕迹,只有特大洪水才有文献记载和洪水痕迹可供查 证,所以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一般就是特大洪水. 特大洪水可以发生在实测流量期间之内,也可以 发生在实测流量期之外,前者称资料内特大洪水,后 者称资料外特大洪水(历史特大洪水).
P
1949年
P
M 1 2
2 0.0282 70 1
M 1 2
0.0282 (1 0.0282) 21 0.042 70 1 1 0.0282 (1 0.0282) 2 0.0559 70
1903年
P
M 1 3
P 3 0.0423 70 1
将实测系列与特大值系列共同组成一个不连序系列, 作为代表总体的一个样本,不连序系列各项可在 历史调查期N年内统一排位。 特大洪水的经验频率仍采用下式
(n-l)项实测一般洪水的经验频率计算公式为:
第四章设计洪水与设计水位推算
桥涵水文
Q(m3/s)
a项特大洪水 M=1,2,...,a
实测期内特大洪水,l项
x
N a
x
a j 1
n l
n i l 1
N a
n l
1 N a 则可导出: x x n j x N 1 1 N a C x x n l x x x N 1
j i
_第四章__设计洪水流量

二、选择: 年最大值法——每年只选一个最大值 1. 洪峰 Qm:Q1、Q2……Qm……Qn 2. 洪量WTm: 连续24h年最大洪量系列W1天1 、W1天2……W1天m……W1
天n
连续3d年最大洪量系列W3天1、W3天2……W3天m……W3天n 连续7d年最大洪量系列W7天1、W7天2……W7天m……W7天 ………………… n
l
一定频率时段平均降雨强度
i=
l l l
Sp tn
从降雨量推算净雨量,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降雨量乘以折减系数,即洪峰径流系 数; 另一种方法是从降雨量中减去损失雨量,损失雨 量可用损失参数表示。
推理公式一
Qp = K ⋅ H 0 ⋅ F
l l l
l
Q p——频率为P的流量;
K ——单位换算系数0.278; 的平均净雨强度( mm / h); H 0——频率为 P(%) 2 F ——流域面积 (km ) 该公式关键是平均净雨强度的确定
Cv的无偏估计量: C v =
n n −1
∑ ( K i − 1)
i =1
n
2
n
=
∑ ( K i − 1) 2
i =1
n
n −1
Cs 的无偏估计量: C s = (n − 1n n − 2) i =1 )(
2
∑ ( K i − 1)
nC v3
n
2
≈
∑ ( K i − 1) 3
i =1
n
(n − 3)C v3
在图4-1-1中点击“皮尔逊Ⅲ型曲”按钮 → 点击“水 文资料输入”,输入年最大流量系列表 → 选“流量连 续性系列”按钮 → 点击“计算 、 ,Cv ”
水文资料输入和计算
水文学第4章 设计洪峰流量与水位

(2)连序样本和不连序样本
特大洪水:
比一般洪水大得多;无定 量限制;重现期需考证。
调查、考证 到的历史洪水一 般就是 特大洪水。
某站 :n年内有连续的实测记录,其中Q3是实测资料内 特大洪水。
考证、调查到 N年 中有3次特大洪水Ql、Q2及Q4,则在 N年中,只有n+3次洪峰流量值,称 N 年样本为 不连序样 本,资料在排序上有空位。
一般洪水(n项中除去l 项特大值)的经验频率:
m pm n 1 m l 1, l 2,...... n
m为一般洪水在n中的排序。
即考证期、调查期、实测期单独应用公式计算。
考证期、调查期、实测期 特大洪水 用以下公式计算:
M pM N 1 M 1,2,...... a
M为特大洪大在 N中 的排序。
在频率格纸上点绘经验频率点子,然后进行配线。
例 4-1
实测n=33年,1972-1935+1-5=33年,Q1949为特大洪水; 调查N1=70年,Q1921、Q1949、Q1903为特大洪水,没有漏 掉比Q1903 更大的洪水; 考证N2=141年、Q1867、Q1852、Q1832为特大洪水、小于 Q1921的无法查清。
特大洪水处理: 不连序样本其经验频 率及统计参数的计算。
(3) 考虑特大洪水时 经验频率的计算
考虑特大洪水后 采用将 特大洪水的经 验频率 与 一般洪水的经验频率 分别 计算的方法。
考证及实测(包括空位)的总年数: N 2 年 调查及实测(包括空位)的总年数: N 1 年 连续实测期 : n年 特大洪水: a 次 (例: a=4) 实测特大洪水; l 次 (例: l =1) 历史特大洪水: a-l次(例: a-l =4-1=3)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量的推求
资料审查 年最大值法选样 特大洪水处理 峰、量频率计算 安全修正值 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 成果合理性检验 选择典型洪水
同倍比或同频率缩放
设计洪水过程线
一、资料审查 1、可靠性 实测洪水资料: 对测验和整编进行检查,重点放在观测 与整编质量较差的年份。包括水位观测、流 量测验、水位流量关系等。而且洪水系列中 各项洪水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分布等。 历史洪水资料: 一是调查计算的洪峰流量可靠性;二是 审查洪水发生的年份的准确性。
设:N——历史调查期年数; n——实测系列的年数; l——n年中的特大洪水项数; a——N年中能够确定排位的特大洪水项数 (含资料内特大洪水l项); m——实测系列在n中由大到小排列的序号, m=l+1,l+2,...,n; Pm——实测系列第m项的经验频率; PM—— 特 大 洪 水 第 M 序 号 的 经 验 频 率 , M=1,2,...,a
1153
1870
n
1992
N
说明确定特大洪水的重现期具有相当大的 不稳定性。要准确地确定重现期就要追溯到更 远的年代,但追溯的年代愈远,河道情况与当 前差别越大,记载愈不详尽,计算精度亦愈差。 一般地,以明、清两代六百年为宜。
(3)经验频率的计算 连序系列中各项经验频率的计算方法, 已在前面论述,不予重复。 不连序系列的经验频率,有以下两种 估算方法: 1、独立样本法 2、统一样本法
所谓“连序”与“不连序”,不是指时 间上连续与否,只是说所构成的样本中间有 无空位。
连序系列:洪水系列中没有特大洪水 值,在频率计算时,各项数值直接按大小 次序统一排位,各项之间没有空位,序数m 是连序的; 不连序系列:系列中有特大洪水值, 特大洪水值的重现期(N)必然大于实测系 列年数n,而在N-n年内各年的洪水数值无 法查得,它们之间存在一些空位,由大到 小是不连序的。
郑大工程水文学(05-19)简答题及答案

1、 展延年径流系列的关键是选取参证变量,简述参证变量应具备的条件? 答:(1)参证变量与设计变量在成因上有密切的联系;(2)参证变量与设计变量有一段相当长的平行观测资料,以便建立相关关系;(3)参证变量必须具有长期的实测资料,以便展延设计站系列使之符合代表性的要求。
2、 何为前期影响雨量?如何计算?计算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前期影响雨量a P 是反映本次降雨之前流域土壤干湿程度的一种指标,因此对本次降雨的产流量将产生重要影响。
a P 一般按下式计算:,1t ,=K ()a ta t t P P P 且 ,1a t m P W其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流域蓄水容量m W ;(2)由蒸发资料和m W 确定土壤含水量消退系数t K ;(3)由降雨P 、m W 和t K 按上式计算,1a t P3、 试述设计洪水推求的途径及其适用条件?答:(1)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当设计断面有足够的实测流量资料时,可用水文统计原理直接由流量系列推求设计洪水。
(2)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当设计断面流量资料不足,但是有比较好的雨量资料时,可根据径流形成原理,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再由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
(3)地区综合法推求设计洪水。
当设计流域缺乏降雨-径流资料时,可根据水文地区变化规律采用该办法推求设计洪水。
4、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有何作用?答:(1)规划设计阶段。
为规划设计工程位置、规模提供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等水文数据;(2)施工阶段。
为施工设计提供设计水文数据,为指导现场施工,提供施工水文预报;(3)运行管理阶段。
提供各类水文预报成果,确保工程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
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提供新的情况下的设计水文数据。
5、现行水文频率计算配线法的实质是什么?简述配线法的方法步骤?实质:认为样本的经验分布反应了总体分布的一部分,因此可用配线法推求总体分布。
方法步骤:(1)将实测资料由大到小排列,计算各项的经验频率,在频率格纸上点绘经验点距(纵坐标为变量的取值,横坐标为对应的经验频率)(2)选定水文频率分布线(一般选择皮尔逊Ⅲ型)(3)先采用矩法和其他方法估计出频率曲线参数得初估值X、vC,而s C凭经验初选为vC的某一倍数;(4)根据拟定的X、vC和s C,查书上附表,计算p x值。
水文分析计算-第4章课件-2015年

XB=EXB+( XA-EXA)*sB/sA
(5)利用雨量~~洪峰(量)关系插补
条件:两者关系较好,可由实测或调查的Q去推X。
(三)频率计算-- 经验适线法
地区 Cs/Cv
Cv>0.6地区 3.0
Cv<0.45地区 4.0
一般地区 3.5
(四)合理性分析
1、同站、 不同历 时间协调
1)频率曲线不交叉(适用范围内) 2)不同历时的频率曲线变化平缓,
(3) 指标暴雨法(index-rainfall)
假设:气候一致区内各站暴雨的模比系数(变量)同分布; (各站均值不同,但Cv,Cs/Cv相同。)
Ki xi, j / xi
Ki 模比系数变量,i 1,..., m个站
xi, j 第i站样本系列,j 1,..., ni , ni样本容量
对模比系数变量Ki,用均值法(或中值法) 推求出该分区综合模比系数频率曲线;
➢点面折减系数=0.92
最大1日 XP,f=296*0.92=272mm
2、设计暴雨时程分配及净雨划分
时段序号
1
2
3
(Dt=6h)
占最大1天分
11
63
17
配百分比
设计面暴雨
29.9
171.3
46.2
量(mm)
设计净雨量
7.9
171.3
46.2
(mm)
地面净雨量
5.5
162.3
37.2
(mm)
地下净雨量
(2)移用区域的平均值
域内本年
主要是对发生一般暴雨的年份而言。即流
份未发生特大暴雨的情况。
(3)用等值线插补
点较多,
设计洪峰流量与水位计算

设:
N ——历史调查期年数:
n ——实测系列的年数;
l ——n年中的特大洪水项数;
a ——N年中能够确定排位的特大洪水项数(含资 料内特大洪水l项);
m ——实测系列在n中由大到小排列的序号,m=l+1 ,l+2,...,n;
2、按典型放大
(1)同倍比放大
1)按洪峰控制的放大倍比:K Q
Q mP Q mD
2)按洪量控制的放大倍比:K Wt
WtP 。
注意: 1. 用峰控制还是用量控制,要看峰、量哪
个其主要作用; 2.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峰或量偏离设计值。
“以峰控制”,则洪峰等于设计值,洪 量不一定等于设计值;“以量控制”, 则时段洪量等于设计值,而洪峰不一定 等于设计值。
P 1-PMa
PM
M N 1
P mP M a(1P M)anm l l1
上述两种方法,我国目前都在使用 。一般说,独立样本法把特大洪水与实 测一般洪水视为相互独立,这在理论上 有些不合理,但比较简单。在特大洪水 排位可能有错漏时,因不互相影响,这 方面讲则是比较合适的。当特大洪水排 位比较准确时,理论上说,用统一样本 法更好一些。
为宜; 2. 对于放大后过程线的不连续现象,可徒
手修匀,修匀后仍应保持洪峰和各时段 洪量等于设计值。
四、计算成果的合理性检验 (1)检查洪峰、各时段洪量的统计参数与历时
之间的关系; 历时增长,均值增大,Cv、Cs一般减小。
QW 7d
5d 3d
P
(2)根据上下游、干支流及邻近地区各河流洪水 频率分析成果进行比较。
1867
1852 1832 19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洪水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按照 何种标准作为计算依据;二是依据这种标准 如何确定洪水数值。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2、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定得过高,工程投资增大而不
经济,但工程比较安全; 设计标准定得过低,工程造价降低,但
工程遭受破坏的风险增大。 确定设计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3)水文气象法 因频率计算缺乏成因概念,如果资料太短,
用于推求稀遇洪水根据就很不足。且近年来, 我国一再出现超标准的特大洪水,设计标准一 再提高。水文气象法从物理成因入手,根据水 文气象要素推求一个特定流域在现代气候条件 下,可能发生的最大洪水作为设计洪水。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年最大值法 年最大值选样原则:从资料中逐年选取一
个最大流量和各种固定时段的最大洪水总量, 组成洪峰流量和洪量系列。固定时段一般采用 1、3、5、7、15、30天。
同一年内所选取的各种洪水特征值可以在 同一场洪水中取,也可以在不同场洪水中选取, 只需遵循“最大”的原则即可。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Q(m3/s)
Qm
W1
W3 W5
T=1天
T=3天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T洪=5水天
t(d)
三、洪水资料的插补和展延 1、上下游或邻近流域站资料的移用
若设计断面的上游或下游有较长期记录 的参证站,设计站与参证站流域面积相差不 超过3%,且区间无分洪、滞洪设施时,可考 虑将上游或下游参证站的洪峰数值直接移用 到设计站。
洪水过程线,洪水从A到B点的时距t1为涨 水历时,从B到C点的时距t2为退水历时,一般 情况下,t2>t1。T=t1+t2,称为洪水历时。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二、设计洪水 设计洪水:符合设计频率并用于工程设计的 一次洪水。 1、设计洪水的意义
设计洪水计算是通过对暴雨、洪水等资 料的分析,寻求它们的规律,从而对未来长 时期内的洪水情势作出切实可靠的预估,推 求出在设计地点将来可能出现的符合设计标 准的洪水,为取水工程和防洪工程的规划设 计提供必要的水文依据。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当设计断面的上游或下游不远处均有观 测资料,可认为洪峰随流域面积的增长呈直 线变化,便可按流域面积进行内插。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2、计算方法 ①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②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③ 无资料地区的设计洪水。 3、计算内容: ① 设计洪峰; ② 设计洪量; ③ 设计洪水过程线。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量的推求
资料审查
年最大值法选样
特大洪水处理
峰、量频率计算
安全修正值
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
3、代表性 当洪水资料的频率分布能近似反映洪水的
总体分布时,则认为具有代表性;否则,则认 为缺乏代表性。实际工作中要求连续实测的洪 水年数一般不少于20~30年,并能包括大、中、 小等各种洪水年份,并有特大洪水加入。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二、洪水资料选择 河流上一年内要发生多次洪水,每次
洪水具有不同历时的流量变化过程,如何 从历次洪水系列资料中选取表征洪水特征 值的样本,是洪水频率计算的首要问题。
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设计标准。水利部于1994 年制订了GB50201—94《防洪标准》作为强 制性国家标准,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三、设计洪水的基本途径、计算方法和计算内容 1、基本途径 (1)历史最大洪水加乘法
以历史上发生过的最大洪水再加一个乘数作 为设计洪水。
此法有二个缺点:① 没有考虑未来洪水超 过历史最大洪水的可能性,使人产生不安全感; ② 对大小不同、重要性不同的工程采用一个标 准,显然不合理。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一致性 所谓洪水资料的一致性,就是产生各年
洪水的流域产流和汇流条件在调查观测期中 应基本相同。
如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将变化后 的资料还原到原先天然状态的基础上,以保 证抽样的随机性(减少人为的干扰),和能 与历史资料组成一个具有一致性的系列。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2)频率计算法 以符合某一频率(设计标准)的洪水
作为设计洪水,如百年一遇。 此法把洪水作为随机事件,根据概率
理论由已发生的洪水来推估未来可能发生 的符合某一频率标准的洪水作为设计洪水。
此法克服了历史加乘法存在的缺点, 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工程规模选择不同的 标准,适用面较宽,在我国水利、电力、 公路桥涵、航道、堤防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如果两站流域面积相差不超过15%,且流 域自然地理条件比较一致,流域内暴雨分布比 较均匀,可按下式修正移用到设计站。
Qm=(F/F′)nQm′ 式中,Qm、Qm′——设计站、参证站洪峰 流量,m3/s; F、F′——设计站、参证站流域面积,km2; n——指数,对于大中型河流,n=0.5~0.7, 对于F<100km2的小流域,n≥0.7,也可根据 实测洪水资料分析确定。
第四章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一节 概述
一、洪水 当流域内下了一场暴雨或者冰雪融化
时,大量径流汇入河中,导致流量激增, 水位上涨;涨到峰值之后,流量减少,水 位下落,这种现象,称为洪水。 1、洪水三要素
洪水过程线、、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洪峰Qm(m3/s),为洪水过程线的最大流 量。
洪水总量 W(m3),为洪水的径流总量, 从起涨点A上涨,到达峰顶B后流量逐渐减小, 到达C点退水结束,流量过程线ABC下的面积 就是洪水总量 W。
成果合理性检验
选择典型洪水
同倍比或同频率缩放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设推求计设洪计水洪过水程线
一、资料审查 1、可靠性 实测洪水资料:
对测验和整编进行检查,重点放在观测 与整编质量较差的年份。包括水位观测、流 量测验、水位流量关系等。而且洪水系列中 各项洪水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分布等。 历史洪水资料:
一是调查计算的洪峰流量可靠性;二是 审查洪水发生的年份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