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

合集下载

吉林师范大学校训

吉林师范大学校训

吉林师范大学校训在极具活力的新时代,为了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吉林师范大学依据一流学科指南,激励全体师生立足校园,贯彻落实学校的校训,持之以恒地开展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工作,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培育学科创新人才贡献力量,共同把吉林师范大学建设得更加出色。

吉林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崇尚科学,忠实责任”。

这句校训体现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引领着师生不断探索、推进学科发展的奋斗路径。

首先,勤奋学习是吉林师范大学以及其师生奋进的前提和基础。

吉林师范大学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为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扎实掌握课程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果,完成更高的学术水平。

其次,刻苦钻研是学习的重要性质。

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习惯,也要有刻苦耐劳的实践能力。

吉林师范大学让师生在高效实践中得出认识,不断学习最新的学术知识,不断积累最新的技能,不断思考最新的观点,从而有效地提升学术水平,不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第三,崇尚科学是学习最重要的精神。

吉林师范大学以科学理念和学术道德指导师生,让师生以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仔细、严谨的态度研究问题,以事实为依据,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推动学科发展。

最后,忠实责任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师生要坚持自己的责任,做到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去服务社会,全面发展自己,将理念付诸实践,把学校的校训植根于心中,坚守正确的品德修养,不辱使命,成为有建设性的人才。

总之,吉林师范大学的校训旨在引导师生做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崇尚科学,忠实责任,把吉林师范大学的宗旨落实在实践当中,把校训时时植根于心,把吉林师范大学的使命坚持到底,让全体师生团结协作,携手共进,创造一个更加出色的未来。

2023大学_吉林师范大学专业有哪些

2023大学_吉林师范大学专业有哪些

2023吉林师范大学专业有哪些吉林师范大学的专业设置吉林师范大学(Jili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为“吉林师大”,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选院校[1] ,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师培养中心、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吉林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时名四平师范专科学校,1973年学校升格为四平师范学院, 1962年至1966年吉林省政府先后将通化师专、白城师专、吉林师专并四平师范专科学校。

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

据2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师范大学建有四平、长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有22个学院,2个教学部,30个研究所,181个实验室;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4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4.5亿元;图书馆藏书236.6万册;有全日制本科生16970人,研究生2362人,留学生234人,专科生1491人;有教职工1549人,其中教师1279人。

吉林师范大学的优势专业1、汉语言文学推荐指数: 4.8(180人推荐)2、英语推荐指数: 4.7(164人推荐)3、人力资源管理推荐指数: 4.6(96人推荐)4、金融学推荐指数: 4.7(90人推荐)5、数学与应用数学推荐指数: 4.9(80人推荐)6、音乐学推荐指数: 4.3(73人推荐)7、物理学推荐指数: 4.8(60人推荐)8、电子信息工程推荐指数: 4.7(56人推荐)9、小学教育推荐指数: 4.8(53人推荐)10、通信工程推荐指数: 4.9(50人推荐)11、体育教育推荐指数: 4.6(48人推荐)12、教育学推荐指数: 4.3(48人推荐)13、学前教育推荐指数: 4.6(47人推荐)14、国际经济与贸易推荐指数: 4.3(45人推荐)15、思想政治教育推荐指数: 4.6(39人推荐)1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 4.7(38人推荐)17、法学推荐指数: 4.4(38人推荐)18、美术学推荐指数: 4.9(37人推荐)吉林师范大学的学校简介本科类经济学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法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社会工作 | 民族学 |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教育学 | 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 | 体育教育 | 运动训练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文学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英语 | 俄语 | 德语 | 日语 | 朝鲜语 | 商务英语 | 新闻学 | 编辑出版学历史学历史学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 心理学 | 统计学工学光电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市场营销 | 财务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旅游管理艺术学音乐表演 | 音乐学 | 广播电视编导 | 动画 | 美术学 | 绘画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产品设计专科类文化教育初等教育。

吉林师范大学是一本吗是双一流大学吗

吉林师范大学是一本吗是双一流大学吗

吉林师范大学是一本吗是双一流大学吗在高考志愿填报选择院校时,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吉林师范大学的相关情况很关心。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吉林师范大学是一本吗是双一流大学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吉林师范大学是一本吗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吉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通常是根据该大学在各省份招生批次来决定的。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吉林师范大学在吉林既有本科一批又有本科二批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吉林师范大学是二本大学;如果你不是吉林考生,吉林师范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吉林师范大学是一本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根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可知,吉林师范大学没有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没有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以吉林师范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也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更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师培养中心、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建有四平、长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

现有21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6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9个学科门类。

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4个,省级本科高校应用型专业(群)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3个;现有1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拓展阅读:吉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吉林师范大学校训

吉林师范大学校训

吉林师范大学校训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坐落在"英雄城"四平市,始建于1958年。

学校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师培养中心、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截至2013年,学校拥有1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92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

吉林师范大学校训:好学近知,力行近仁语出《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内涵: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职业素养;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终身学习知行统一的行为准则;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

历史沿革吉林师范大学前身是建于1958年9月15日的四平师范专科学校。

建校之初,有教职员工29人,学生285人,分中文、数理、地生、政史四个专业。

1960年,四平师范专科学校开始招收首批四年制本科生129人。

同年9月,校舍从四平一中西楼的二楼迁到新校址(原四平专署办公用房),结束了借地办学的历史。

10月,四平师范学校从公主岭迁回四平并入四平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在校学生达到1070人,教职员工达到184人。

1962年至1966年,吉林省政府先后将通化师专、白城师专、吉林师专并入四平师专,校名为四平师范专科学校。

1966年,学生总数达到1228人,教职员工总数达到393人,占地面积达到1500亩,分东西两校办学。

1973年,经上级批准,四平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四平师范学院。

1979年,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4年,学院设立外事机构,扩大学院对外交流。

国际上,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乌克兰、韩国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1985年,学校各系全部迁入西校,结束了长达20年的东西两校办学的格局。

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四平师范学院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热烈庆祝吉林师范大学建校50周年——吉林师范大学五十年

热烈庆祝吉林师范大学建校50周年——吉林师范大学五十年


国家 大 学 生 文 化 素质 教 育 基 地
窭憋 嫠期瑙辫幽 誊


F 孓幕手誉翠一
硕研 究成果

注 重 科技成 果 转 化


坚 持产学 研 结合


不 断提
学校 实 施人 才 强 校 战略
队伍

努 力建 设 高 素 质 人 才

升社会贡献 力
863


2006
年 以来

学校共 承担 国家
特别是改
年来


吉 林 师 范 大 学忠 实履行 现 代 大学人才

培养
知 识 创 新 和 服 务 社 会 的神 圣 使 命

学校
在 教 学 改革


科学研 究


管理 服 务

学生就
大 学 生社会 实践
大 学 文 化建 设


党 的建
一 ,
设 等方 面 不 断 改革 创 新
取 得 了丰 硕 成 果
需要

学 校大力 发 展 新 的 办 学 特 色 增 长 点 j 广 泛 开

展 非师 专 业 的职 业 养成 教 育


特 色 发 展 之 路越走越 宽
学校 不 断 改 革 课 程 体 系


加 强 教学基 本 建 设



构 建 开 放 多 元 的人 才 培 养 体 系 学 生 全 面 发展 的基础

公元

现 出新 的蓬勃 活 力
5 0 年来

吉林师范大学高等数学教材

吉林师范大学高等数学教材

吉林师范大学高等数学教材高等数学教材高等数学作为大学数学系列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吉林师范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以其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全面系统的知识点涵盖,成为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高等数学的重要辅助材料。

一、教材概述吉林师范大学高等数学教材是一本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材。

本教材内容内容全面,并且结合了数学理论与实践应用。

教材分为基础篇、拓展篇和应用篇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教材特点1.系统性:本教材从基础数学概念开始,逐步引入高等数学的各个分支,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2.深入浅出:教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解释清晰,为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的框架。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不仅介绍数学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应用问题,将数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4.强调解题方法: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5.丰富的习题:教材配备了大量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证明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三、教材应用吉林师范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已经在该校数学系列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如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同时,该教材也适用于其他高校数学类专业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吉林师范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通过其全面系统的内容、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习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工具。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本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1. 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历,并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或毕业不足两年的应届毕业生;
2. 本科原学专业成绩优异,专业全科考试(笔试、机考能力)成绩优异,被考订终考成绩优异,在考研初试中有优异成就;
3. 具有博士学位。

二、招生范围
1. 全日制获得学士学位的研究生招生;
2. 报考研究生学历授课类专业与专业方向;
3. 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
4. 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
5. 兰山学者特聘教授研究生;
6. 硕博连读研究生;
7. 助理研究员;
8. 报考研究生硕士学位后期推荐项目;
9. 预攻博士项目研究生;
10. 海外学习访问项目研究生。

三、报考程序
1. 报名:在招生系统注册,填写所要求的信息;
2. 学科考试:在招生科安排的考试时间内考试;
3. 终招:根据不同学科的成绩和综合能力由招生科评定考生;
4. 入学: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正式报道入学。

四、报考材料
1. 大专学历以上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本人的中英文简历、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 已毕业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本人中英文简历、获得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 证件照片一张;
4. 未注明数据需要提供电子档搜集。

五、联系方式
招生办公室电话:0431-******
传真:0431-******
电子邮箱:************
六、招生宣传
宣传方式主要有网络(官网、新浪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媒体(报纸、党建及学术类刊物等)公告栏等多种方式。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大事记1958年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大事记1958年

吉林师范⼤学发展⼤事记1958年吉林师范⼤学发展⼤事记1958年7⽉在四平市委领导下,由⽂教部长刘⽂同志主持开始四平师专的筹建⼯作。

9⽉15⽇四平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开学。

设中⽂、数理、政史、地⽣四个专业,学制⼆年,学⽣285⼈,教职⼯29⼈。

校址暂设在四平⼀中宿舍楼⼆楼。

1959年5⽉19⽇经四平市委组织部批准成⽴四平师专⽀部委员会。

张喜珍同志任⽀部书记,刘炳午、董凤起、王秀英、郭景元为委员。

8⽉17⽇中共四平地委决定由刘⽂、张喜珍、刘炳午组成中共四平师专委员会,刘⽂任书记兼校长。

10⽉10⽇四平专署批复我校设教务处、总务处、⼈事秘书科和教师函授部。

11⽉26⽇学校成⽴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

主席刘⽂,副主席张喜珍,委员由刘炳午等15⼈组成。

招收新⽣167⼈,招收函授⽣460⼈。

1960年- 1 –3⽉28⽇成⽴以刘⽂同志为⾸的教学⾰命领导⼩组,公布了《教学⾰命⼯作⽅案》。

4⽉28⽇212名师⽣赴四平、辽源、东丰、梨树、双辽五个市县⼗⼀个单位进⾏教学⾰命⼯作。

5⽉我校被评为省⽂教战线先进集体,并出席吉林省先进集体代表⼤会。

7⽉第⼀届毕业⽣210⼈完成学业,⾛上⼯作岗位。

9⽉学校从四平⼀中宿舍楼迁⾄原四平专员公署。

扩⼤党委机构,设组织部、宣传部。

招收新⽣303⼈,增设物理、化学、函授教育。

函授⽣达1112⼈。

5⽇四平师范学校并⼊我校。

学⽣增⾄1070⼈(其中专科⽣659⼈)。

12⽉评选出讲师6⼈,王德慧、张成璞、许恩远、王天泽、刘儒君、李世邦。

1961年9⽉设中⽂、政治、数学、物理、化学五个专业。

调整了函授机构,成⽴了函授教育部,建⽴四平师专附属中学。

10⽉23⽇制定《关于贯彻⾼等学校暂⾏⼯作条例(草案)》的计划。

1962年1⽉5⽇- 2 –中共四平地委宣传部批准在校党委领导下建⽴校务委员会,决定由刘⽂、张东风等19名同志组成。

刘⽂同志任主任委员。

4⽉13⽇吉林省教育厅批复将原建成师专班改为中师。

学制由四年改为三年,毕业后任⼩学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师范大学
2014年“省级品牌专业”获批名单
序号
专业名称
所在单位
负责人
备注
1
物理学
物理学院
华中
2
汉语言文学
文学院
李秀云
3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学院
付军
4
历史学
历史文化学院
范立君
吉林师范大学
2014年省级、校级教学团队获批名单
序号
学院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备注
1
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团队
王国君
省级
2
政法学院
10
信息技术学院
地方高师院校电子、通信工程专业转型的构建与实施
秦政坤
11
管理学院
创新教育视野下“卓越管理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王茁
姜大雨
5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应用型转型过程中非教师教育专业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李国柱
6
计算机学院
IT行业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谭振江
7
教育科学学院
“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建设
陈慧君
8
传媒学院
传媒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实施
陈莹
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滕洪辉
地理信息科学
刘家福
6
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
夏维波
吉林师范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工程”特色项目获批名单
编号
单位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文学院
《东北文化概论》国家级精品视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开课
李秀云
2
外国语学院
英语“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卫红
3
物理学院
地方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
刘惠莲
4
化学学院
基于中学化学微课资源库的教学技能实训体系建设
课程教学团队
常锐
10
旅地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刘家福
11
信息技术学院
电子技术创新技能课程
教学团队
王立忠
吉林师范大学
2014年非教师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获批名单
编号
单位
课题名称
负责人
1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王艳荣
2
物理学院
应用物理学
张勇
3
化学学院
应用化学
赵丽娜
4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易国栋
5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哲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王柏文
3
物理学院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团队
刘惠莲
校级
4
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团队
夏宇旭
5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教学团队
宋会君
6
生命科学学院
教育实习实践课程教学团队
易国栋
7
外国语学院
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团队
刘慧
8
传媒学院
编辑出版实践课程教学团队
陈莹
9
经济学院
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福利系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