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03201自考大纲
7月全国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320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初级卫生保健2.文化模式3.认知评价4.角色扮演法5.护理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文化休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意识期、转变期、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的内在动力是____________,是本我、自我及超我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3.介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是____________。
4.孕产期妇女保健的需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围产期妇女保健的需要。
5.需要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理学的4个基本概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健康和护理。
7.护理理念是指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抽象方法阐述各种护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8.护理质量评价从护理的结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
9.临终关怀的目标是使临终病人人生最后的____________得以提高,能够无痛苦、舒适、安详、有____________地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旅程。
10.对于死亡的态度,主要有接受死亡、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2分)1.1932年,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公立护士学校——中央护士学校成立于()。
A.南京B.北京C.上海D.天津2.文化大革命后,教育部与卫生部决定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在()。
A.1978年B.1985年C.1983年D.1980年3.认为护理是对病人加以保护,并指导病人满足自身的需要,使病人处于舒适的状态的学者是()。
A.奥立维尔B.克瑞特C.韩德森D.罗杰斯14.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护理学导论复习重点03201

护理学导论重点第一章绪论:护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南丁格尔时代”)十九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
许多人又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这也是护理专业化的开始。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1.健康和安适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安适状态。
健康涉及的若干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体现了将个体思维行使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整人的思想。
重视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过程对人的生理功能和社会环境适应状态的关系,拓宽护理实践的领域。
(2)将健康置于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大环境中,充分认识了个体的健康状态受环境中一切与其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影响。
(3)把健康看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健康可以有不同水平。
(4)将健康与人类生产性和创造性的生活联系起来,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而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安适:生命充满活力和完美感觉的主观感受,是能客观描述的一种状态,存在不同的水平,并能绘制成一线形连续体。
安适的组成:(1)生理安适;(2)社会安适;(3)情感安适;(4)智能安适;(5)精神安适2.影响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2)年龄;(3)种族;(4)性别(二)心理因素:(1)身心交互作用;(2)自我概念(三)环境因素(四)生活方式(五)社会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因素;(2)卫生保健系统;(3)职业情况;(4)社会治安和交通事故;(5)文化教育背景3.疾病,患病的概念疾病:指机体的某部分、器官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或紊乱。
(1)辞海对疾病的定义: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有特定表现的病理过程。
(2)生物学的疾病定义:疾病是细胞、器官或组织损伤的结果;疾病是生物学的变量,是机体的功能、结构和形态偏离了正常状态;疾病是机体内环境动态平衡的紊乱。
(3)社会学的疾病定义: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疾病是指社会行为,特别是劳动能力的改变。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3201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3201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32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区护士为居民开设有关高血压的健康教育讲座,此时护士的角色是( )A.护理者 B.沟通者C.促进康复者 D.教育者2.护理人员严格参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属于评判性思维的( )A.基础层次 B.复杂层次C.简单层次 D.尽职层次3.护理人员观察到病人呼吸浅快、呼气延长、发绀,依此判断出病人存在呼吸困难。
做出此种判断主要依据的是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C.逻辑性 D.物质性4.在护理诊断陈述的PES公式中,P表示的是( )A.健康问题 B.相关因素C.症状和体征 D.实验室检查5.关于护理目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目标的主语应是护理人员 B.目标应有时间限制C.一个护理诊断只能有一个预期目标D.目标应清晰地陈述护理人员应采取的护理措施6.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席尔提出了( ) A.压力与适应学说B.压力与应对模式C.生活变化与疾病关系学说 D.危机学说7.规律的休息和睡眠属于机体防御结构的( )A.正常防御线 B.基本结构C.抵抗线 D.应变防御线8.根据护理理论的着重点不同,罗依(Roy)适应理论属于( )A.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B.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护理理论C.以系统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D.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9.专题讲座法是一种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其优点是( )A.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B.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C.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许多人D.适用于教授某种技术或技巧10.下列属于失望的行为表现的是( ) A.个体对未来的预见能力提高B.重新建立目标C.对自己及她人失去信心D.继续努力,争取实现目标11.个体期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属于希望的( )A.一级水平B.二级水平C.三级水平D.四级水平12.中风后的早期康复指导属于( )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临床前期预防13.经过专业文化行为和决策帮助服务对象改变其生活方式,或塑造一个全新的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行为,属于跨文化护理方法中的( ) A.文化关怀保存B.文化关怀调适C.文化关怀重建D.与文化相匹配的护理关怀14.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是( ) A.艾瑞克森B.佛洛伊德C.科尔伯格D.皮亚杰15.下列关于护理诊断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护理诊断描述的是人类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中的反应B.护理诊断是对个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临床判断。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2)

护理学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320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及疗效属于A.独立性护理功能B.合作性护理功能C.指导性护理功能D.依赖性护理功能2.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A.生物因素B.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D.社会因素3.艾瑞克森提出用于解释人的生命发展历程的理论是A.性心理发展学说B.心理社会发展学说C.道德发展理论D.智力发展学说4.尸僵开始出现的时间为人死后的A.1~3小时B.3~6小时C.12~16小时D.24~36小时5.沟通的最高层次是A.礼节性沟通B.陈述性沟通C.共鸣性沟通D.情感性沟通6.一护士对已确诊为癌症的病人讲:“不要担心,现在的医学很发达,你的病是可以治好的。
”此沟通过程中护士存在的问题是A.突然改变话题B.主观说教C.言行不一D.虚假保证7.病人对护士说:“我伤口疼,是不是感染了?”属于A.礼节性沟通B.陈述性沟通C.分享性沟通D.情感性沟通8.莱宁格“日出模式”第二层的主要含义是A.显示不同文化背景和环境下的文化关怀形态B.描述了文化关怀、世界观与文化社会结构C.阐述了个体、家庭、群体、社区或机构的不同健康系统D.解释了护理关怀的决策和行为9.王先生初到美国,在住房和交通问题上遭遇挫折,萌生了回国的念头,属于文化休克发展过程中的A.兴奋期B.意识期C.转变期D.接受期10.护理人员在护理专业信念指导下,以维护服务对象利益为基础进行专业决策,并为此承担相应责任,属于评判性思维的A.基础层次B.复杂层次C.尽职层次D.认知层次11.从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知识的思维方法是A.观察B.归纳C.演绎D.综合12.下列关于护理目标的陈述,正确的是A.一个预期目标可针对多个护理诊断B.目标的主语应该是护理人员C.目标应陈述清楚所进行的护理活动D.目标是期望护理对象能够达到的健康状态13.下列属于昏迷病人首优护理问题的是A.有感染的危险B.清理呼吸道无效C.皮肤完整性受损D.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14.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以全面满足护理对象的需求,体现了护理程序的A.互动性B.系统性C.科学性D.普遍性15.根据护理理论着重点不同,罗依(Roy)的适应理论属于A.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护理理论B.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护理理论C.以系统为中心的护理理论D.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16.奥瑞姆(Orem)自理理论中护理系统的数量为A.2个B.3个C.4个D.5个17.专题讲座法是一种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其优点是A.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B.帮助学习者表达内心世界及行为C.能在有限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许多人D.适用于教授某种技术或技巧18.悲哀在情感方面的反应,可表现为A.痛苦、愤怒、焦虑B.头疼、失眠C.心不在焉、健忘D.睹物思情、行为怪异19.临终病人抱怨“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属于临终病人心理活动发展阶段的A.否认期B.愤怒期C.磋商期D.沮丧期20.抢救病历必须据实补记的时限是抢救结束后A.6小时之内B.12小时之内C.24小时之内D.36小时之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2022年自考03201护理学导论试题以及答案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护理学导论试卷(课程代码0320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相应试卷上旳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旳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过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旳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
1.护理人员按照医师处方对服务对象实行旳护理,属于DA.独立性护理功能 B.合伙性护理功能C.指引性护理功能 D.依赖性护理功能2.在初级卫生保健原则中最难贯彻旳原则是CA.持续性 B.可近性C.自我决策性 D.文化感受性3.某患者为舞蹈演员,突遇车祸,双腿须截肢,浮现大吵大闹、不配合治疗等反映,此种情绪属于CA.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C.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4.下列有关压力旳说法对旳旳是BA.平常生活中旳压力都会损害人旳身体健康B.压力涉及刺激、认知评价及反映三个环节C.压力与多种疾病均有关系,我们应积极避免一切压力D.压力是环境刺激旳直接成果5.根据马斯洛旳人类基本需要理论,最高层次旳需要是CA.尊重旳需要 B.安全旳需要C.自我实现旳需要 D.爱与归属旳需要6.艾瑞克森在1950年提出旳解释生命发展过程旳出名理论是BA.性心理发展学说 B.心理社会发展理论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7.个体对她人旳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旳过程,称为AA.社会认知 B.社会推断C.社会评价 D.人际判断8.人际关系双方互相赞同与接纳,获得心理上旳快乐及满足感,此种吸引称为B A.相近吸引 B.相悦吸引C.相容吸引 D.相补吸引9.下列属于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模式特点旳是BA.合用于急性疾病患者 B.护患双方心理方位为等位关系C.此模式临床中最常用 D.护士占主导地位10.从个别或特殊旳知识中概括出一般知识旳思维措施是BA.观测 B.归纳 C.演绎 D.综合11.健康系统层属于日出模式旳CA.I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12.影响健康旳重要因素是AA.生物因素 B.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 D.社会因素13.尸僵开始浮现旳时间为人死后旳AA.1~3小时 B.3~6小时C.12~16小时 D.24~36小时14.护理人员在护理专业信念旳指引下,以维护服务对象利益为基本进行专业决策,并为此承当相应旳责任,属于评判性思维旳CA.基本层次 B.复杂层次C.尽职层次 D.认知层次15.下列有关护理目旳旳陈述,对旳旳是DA.一种预期目旳可针对多种护理诊断B.目旳旳主语应当是护理人员C.目旳应陈述清晰所进行旳护理活动D.目旳是盼望护理活动后护理对象可以达到旳健康状态16.法律意义上旳护士应CA.具有中专或中专以上文凭 B.受聘于某个医疗机构C.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并通过注册 D.具有一定旳医学知识17.专项讲座法是一种老式旳健康教育措施,其长处是CA.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旳教育B.协助学习者体现内心世界及行为C.能在有限时问内将知识传授给许多人D.合用于专家某种技术或技巧18.罗伊(Roy)适应理论浮现于C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19.个体逐渐以理智面对丧失,组织哀悼活动,内心恢复安静,属于悲哀过程旳CA.震惊阶段 B.逐渐认知阶段C.修复重建阶段 D.抑郁接受阶段20.急救病历必须据实补记旳时限是急救结束后AA.6小时之内 B.12小时之内C.24小时之内 D.36小时之内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l0分。
护理_学导论03201自考大纲

护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课程代码:03021使用教材:护理学导论小妹主编,科学技术2009年12月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护理学的发展过程及现代护理学的概念及容。
目的是让自学应考者能明确护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了解最新的护理学概念及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护理人员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及角色。
重点是现代护理学的概念,护理专业的特征、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及工作围、护理服务方式。
难点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专业的特征。
课程容及重点难点解释第一节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西方护理学的发展过程西方现代护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3个时期来理解:早期的发展、南丁格尔时期及近现代护理发展。
早期各国没有正规的护理专业,医疗与护理没有明显的分别。
护理没有科学的容,护理人员也不必接受正规教育,治疗与护理多由教会的神职人员和穷苦出身的妇女担任。
19世纪后期,欧洲相继开设了一些护士训练班,其中最有名的是德国牧师弗里德尔1836年在斯瓦茨建立的护士训练班。
南丁格尔时期是现代护理学的奠基时期,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①为现代护理赋予了科学的容,使护理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
②创办了正规的护士学校,使护理教育逐步走上正规化。
③创立了一整套护理制度。
④提出了护理伦理及人道主义护理观念。
从19世纪以后,现代护理学开始从职业向专业发展,具体体现为:①护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②护理教育体制逐步完善。
③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及完善。
④临床护理分科。
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国护理发展分为3个时期来认识:古代、近代及现代护理。
古代护理是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医、护、药不分,从整体角度看待人及疾病,强调护理及休养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护理发展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当时的医院环境,护理人员的服装,护理的操作规程及护士学校的教科书等都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
中国协和医学院1920年建立的协和高等护士专科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具有本科水平的护士学校。
《护理学导论》理论教学大纲(护理学本科)[1]
![《护理学导论》理论教学大纲(护理学本科)[1]](https://img.taocdn.com/s3/m/2427967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b.png)
《护理学导论》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Ⅰ前言护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内涵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医学模式与卫生保健系统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护理学导论是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的一门启蒙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干必修课程。
本课程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的特点,以“以人为本”整体护理的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任务与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的基本素质、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与相关理论、护患关系、沟通技巧、护理专业与法律、评判性思维等内容。
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对提高护士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书在吸收前一版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最新教材的新知识,增加与更新了许多重要的学科知识点,突出地介绍了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思维与工作方法。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中使用相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3部分组成,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采用讲授、讨论、示范、录象、角色扮演等不同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意识。
因此,本大纲对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同时,可采取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时数为30学时,理论28学时,录象2学时。
四教材:《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小妹,2版,2006年。
Ⅱ正文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与基本概念一教学目的掌握护理学的概念与知识体系,熟悉护理学发展历史,初步了解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2024年10月 护理学导论(03201)自考真题

2024年10月护理学导论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32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护理人员按照医师的医嘱对服务对象实施的护理,属于A.独立性护理功能B.合作性护理功能C.指导性护理功能D.依赖性护理功能2.莱宁格“日出模式”第四层的主要含义是A.显示不同文化背景和环境下的文化关怀形态以及文化关怀表达方式B.描述了文化关怀、世界观与文化社会结构及其组成因素C.揭示了护理关怀的决策和行为D.阐述了个体、家庭、群体、社区或机构的不同健康系统及其相互影响3.下列关于西方礼仪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崇尚群体本位的价值理念B.保持和谐,不走极端C.主张谦虚,以和为贵D.鼓励个人欲望的满足和个性张扬4.下列关于文化休克发展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兴奋期是文化休克表现最重的一期B.兴奋期一般会持续几个星期到数月C.意识期表现为有很强的愿望接受当地的生活习惯D.在接受期回到旧环境不会出现文化休克5.不同组织部位的炎症表现大都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的病理改变,这个特征体现了思维的A.概括性B.间接性C.逻辑性D.物质性6.对护理对象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的评估属于护理评估内容中的A.一般资料B.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C.健康检查D.心理社会方面的资料7.下列关于护理诊断的描述正确的是A.护理诊断描述的是人类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中的反应B.护理诊断是对个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临床判断C.一般情况下每个护理对象只有一个护理诊断D.护理诊断的决策者是医生和护士8.根据纽曼保健系统理论,在进行二级预防时,护理人员应A.采取措施避免压力的打击B.积极处理出现的症状,增强抵抗防线C.使系统重获稳定状态D.增强应变防线的抵抗能力9.根据护理理论着重点的不同,奥瑞姆的自理理论属于A.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护理理论B.以系统为中心的护理理论C.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护理理论D.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10.人觉察到自身有某种疾病而去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的行为属于A.保健行为B.预警行为C.求医行为D.遵医行为11.以改变学习者态度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是A.多媒体教学法B.视听教学法C.讨论法D.实地参观法12.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A.生物因素B.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D.社会因素13.悲哀在认知方面的反应,可表现为A.痛苦、愤怒、焦虑B.头疼、失眠C.心不在焉、健忘D.睹物思情、行为怪异14.皮亚杰把人的智力发育分为4个阶段,10-12岁儿童处于A.感觉运动期B.前运思期C.具体运思期D.形态动思期15.自卑的产生,源于下列某一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种需要指的是A.生理的需要B.自尊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情绪的需要16.一般住院病人最先应被满足的生理需要是A.水分B.睡眠C.营养D.氧气17.病人说:“我伤口疼,是不是感染了?”属于A.礼节性沟通B.陈述性沟通C.分享性沟通D.情感性沟通18.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的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称为A.社会认知B.社会推断C.社会评价D.人际判断19.人际关系的双方相互间的赞同与接纳,获得心理上的愉快及满足感,此种吸引称为A.相近吸引B.相悦吸引C.相容吸引D.相补吸引20.护士对已确诊为癌症的病人讲:“不要担心,现在的医学很发达,你的病是可以治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导论03201自考大纲护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课程代码:03021使用教材:护理学导论李小妹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护理学的发展过程及现代护理学的概念及内容。
目的是让自学应考者能明确护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了解最新的护理学概念及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护理人员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及角色。
重点是现代护理学的概念,护理专业的特征、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及工作范围、护理服务方式。
难点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专业的特征。
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解释第一节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西方护理学的发展过程西方现代护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3个时期来理解:早期的发展、南丁格尔时期及近现代护理发展。
早期各国没有正规的护理专业,医疗与护理没有明显的分别。
护理没有科学的内容,护理人员也不必接受正规教育,治疗与护理多由教会的神职人员和穷苦出身的妇女担任。
19世纪后期,欧洲相继开设了一些护士训练班,其中最有名的是德国牧师弗里德尔1836年在斯瓦茨建立的护士训练班。
南丁格尔时期是现代护理学的奠基时期,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①为现代护理赋予了科学的内容,使护理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
②创办了正规的护士学校,使护理教育逐步走上正规化。
③创立了一整套护理制度。
④提出了护理伦理及人道主义护理观念。
从19世纪以后,现代护理学开始从职业向专业发展,具体体现为:①护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②护理教育体制逐步完善。
③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及完善。
④临床护理分科。
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国护理发展分为3个时期来认识:古代、近代及现代护理。
古代护理是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医、护、药不分,从整体角度看待人及疾病,强调护理及休养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护理发展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当时的医院环境,护理人员的服装,护理的操作规程及护士学校的教科书等都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
中国协和医学院1920年建立的协和高等护士专科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具有本科水平的护士学校。
1950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专业教育列为中级专业教育之一,1952年后取消了高等护理教育。
1983年恢复了高等护理教育,同年天津医学院率先在国内开设了五年制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此后其他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四年制或五年制的本科护理专业。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本科护理院系百余所,大专教育机构400多所。
从1979年开始,卫生部加强了对护理工作的管理。
1993年3月卫生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使中国有了完善的护士注册及考试制度。
1995年6月25日全国开始了首次护士执业考试。
第二节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一、护理概念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护理学的概念随着现代护理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及完善,主要分为3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疾病为中心阶段、病人为中心阶段、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阶段。
以疾病为中心阶段的护理特点是:护理是一门没有专门的护理理论及科学体系的职业。
从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规范的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常规。
护理重点为协助医师治疗疾病,服务对象主要为住院病人,工作场所主要在医院。
南丁格尔对护理概念的认识为此阶段的典型代表。
以病人为中心阶段的护理特点是: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逐步形成了护理学的知识体系,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服务对象仍为住院病人,工作场所主要是医院。
美国早期的护理理论学家如奥立维尔、克瑞特、约翰森及韩德森等人对护理的认识是此期的典型代表。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护理特点为:护理学发展成为一门为人类健服务的独立的应用学科,发展了护理理论及护理概念模式。
护理的服务对象为所有年龄段的健康人及病人,服务场所从医院扩展到了社区、家庭及各种机构,并以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
此期的主要的代表人物为罗杰斯等护理学家。
二、护理学的概念国际护士会:护理学是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预防疾病或平静地死亡的一门科学。
三、护理学的知识体系1.西方学者的认识伦理学知识美学知识护理学知识个人知识科学知识2.中国学者的认识自然科学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其他方面护理学知识护理学的基础理论临床专科护理知识专业知识预防保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护理管理、教育及科研方面的知识第三节护理专业一、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特征1.专业的特征:①以服务为目的,满足社会需要。
②有完善的教育体制。
③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
④有良好的科研体系。
⑤有专业自主性。
2.护理专业基本满足上述专业特征的要求,成为初具雏形的专业。
二、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独立性根据专业功能划分合作性依赖性专业性根据工作专业性质划分类专业性工作范畴非专业性医院护理社区护理根据工作场所划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护理管理三、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1.国际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2.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中国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护理教育、护理实践、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方面发展趋势。
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一、护理专业发展历史1.识记:南丁格尔对护理学发展的贡献2.领会:近代、现代护理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二、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1.识记:护理学概念2.领会:(1)现代护理、护理学及护理的概念(包括ICN、ANA的护理概念)(2)护理学的知识体系3.应用:护理学概念的三个演变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特征三、护理专业1.识记:专业的特征2.领会:(1)护理专业的特点(2)护理工作的范畴3.应用:(1)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2)护理专业的特点(3)专业护理人员的特征(4)影响护理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5)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四、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及素质1.识记:中国专业护理人员的学历要求2.领会:(1)专业护理的资历要求(2)专业护理人员的分类(3)专业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3.应用: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第二章健康与疾病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健康与疾病的基本概念及其演变过程,护理人员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目的是让自学应考者能明确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及模式,明确护理人员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及角色。
本章重点是健康与疾病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三级预防概念及内容。
难点是健康与疾病的模式。
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解释第一节健康与健康促进一、健康的相关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6年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978年,WHO又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赢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并再次提出了“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建立在WHO的现代综合健康观念之上,认为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动态过程。
在这个连续过程中,良好的健康在一端,疾病乃至死亡在另一端。
每个人都在疾病与健康连续体的两端之间占有一个位置,并且随时间推移和机体状态、环境变化而处于动态之中。
而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时,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3种: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物性致病因素和遗传因素。
心理因素主要通过对情绪和情感发挥作用而影响人的健康。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常见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因素有脑力和体力超负荷,不良的生活习惯,心理失衡,衰老,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三、健康的测量指标健康的测量指标包括3类。
第一类是与健康有关的指标,分3种情况:①与某地区特定人群和全体人群健康状况有关的健康指标。
②与健康状况直接有关的环境因子指标。
③与健康服务有关的指标。
第二类是与疾病及卫生政策有关的指标,分为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的指标。
第三类是综合指标,如生存质量。
四、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其中教育是指健康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自然的环境,而支持即指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开发等各个系统。
其具体内涵包括:①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
②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③运用多学科、多手段来增进群众的健康。
④是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部门的工作。
⑤强调个体、家庭、社区和各种群体有组织地参与。
⑥建立在大众健康生态基础上。
五、促进健康及相关护理活动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的实质是通过护理人员的努力使病人建立和发展促进健康的行为。
促进健康的行为包括日常健康行为、保健行为、避免有害环境的行为、戒除不良嗜好、预警行为、求医行为、遵医行为、病人角色行为等。
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领域。
第二节疾病与预防保健一、疾病的相关概念疾病是机体身心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部及机体与外部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况的偏离或终结。
从护理的角度讲,疾病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感情受损的综合表现,疾病不是一种原因的简单结果,而是人类无数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作用的复杂结果。
患病是指病人本人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病人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厌恶、不愉快或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
疾病状态是对自我感觉或他人认为患病的人的各种症状进行测量或测定的一种表述,或者是用病理生理等各种医学术语概括及解释的可观察、可感知的现象。
疾病是客观的存在,一般是指根据医学科学的知识及理论对疾病状态所做的病理生理学的解释和说明。
二、患病行为及心理影响个人对待疾病的因素:疾病的严重程度,年龄及性别,感情和精神因素,疾病本身的特点,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社会心理因素,过去的患病经验,社会经济状况,病人的社交团体即病人的支持系统,医疗设备情况。
患病后的行为反应包括:不采取求医行动或延迟求医,采取求医行动以寻求亲友或医务人员的帮助,踌躇徘徊,采取对抗行为。
患病后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包括:焦虑及恐惧,依赖性增强,自尊心增强,猜疑心加重,主观感觉异常,情绪易激动,孤独感,习惯性心理,害羞和罪恶感,心理性休克及反常行为。
三、现代疾病观的特点和要求现代疾病观可以归纳出以下四个基本特征:①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上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是生命现象中与健康相对立的一种特殊征象。
②疾病是人体正常活动的偏离或破坏,表现为功能、代谢、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超出正常范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和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