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
高中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关于高中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可以归纳为:
1、中国的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2、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东部为华北平原和华南草原;西部为西北高原、西南山地和内蒙古高原。
3、中国的气候特征:中国从北到南有五种不同的气候,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4、中国的土壤分布:中国有六种不同的土壤分布,分别是钙质土壤、红壤、粘土土壤、石灰土壤、沙质土壤和砂质土壤。
5、中国的河流特征:中国有两大河流系统,分别是长江河流系统和黄河河流系统,其中长江河流系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超过6000多公里。
6、中国的湖泊特征:中国湖泊较多,其中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面积超过4500多平方公里;其次是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等。
7、中国的资源特征:中国是世界上资源丰富的国家,其资源类型有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8、中国行政区划:中国行政区划一般分为九个大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南地区、台湾地区和新疆地区。
总之,高中中国地理知识总结,包括中国的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土壤分布、河流特征、湖泊特征、资源特征和行政区划等,为我们了解中国地理景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知识点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涵盖了中国国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进行全面介绍。
一、中国国土面积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国土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台地等多种地形类型。
其中,西部地区以高山和高原为主,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
二、中国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喀斯特地貌、河流三角洲地貌、冲积平原地貌等。
喀斯特地貌是中国特有的地貌类型,以喀斯特溶洞和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为代表。
三、中国气候特点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大类型。
中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北部地区气候寒冷。
四、中国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衡。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这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等因素有关。
五、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六、中国自然资源中国是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水资源和农田资源也很丰富。
然而,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均衡发展的瓶颈。
总结: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包括中国的国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了解中国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
同时,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应对考试也非常重要。
高中地理:中国地形笔记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地形笔记知识点总结1、地形概况(1)陆上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界线: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盆地。
海拔lOOO米~2000米。
界线:第三级阶梯——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海拔500米以下。
海上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沿北纬320纬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表中相应处:(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如何评价中国的地形特点)参见书本88页五种基本地形齐全,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弧形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4.43米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具有重要意义的山脉:参见书本90页填写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山脉名称完成下面的空格:省区界线:山脉:(山西、河北)、(内蒙古、宁夏)、_________(江西、福建)、_____________(湖南、广东)、____________(四川、陕西)、_________(重庆、湖北)、___________(甘肃、青海)流域界线:______________(黄河、长江)、____________(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_______________(怒江与澜沧江、长江)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3、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参见书本89页)四大盆地的比较4、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书本89页)5、地震、火山、泥石流1.地震a.位于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上,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b.我国主要地震带: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2.火山a.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
b.白头山天池,五大连池——休眠火山。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考点 我国地形地势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考点我国地形地势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考点-我国地形地势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
1、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边界: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台阶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第二步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海拔2000-1000米;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海拔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及学习方法地形对中国的影响a、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b、河流:中国西部地势较高,东部地势较低,导致中国的大河从西向东流入海洋。
c、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d、水电:梯级交汇处,河流流量差异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我国主要山脉(1)东北-西南走向,最西行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柱为长白山武夷山;最东边的一排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最高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秦岭是中国南北之间的重要地理边界。
秦岭南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4)弧形山系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横断山脉由许多平行的山脉组成,从北向南延伸。
高中地理 中国地形——特点(共77张ppt)

评价 :
(1)有利影响: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多 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 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旅游业 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 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 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 山区优点分析:
五岳:南—湖南衡山;北—山西恒山;中—河南 嵩山;东—山东泰山;西—陕西华山。
四大佛教名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 峨嵋山;山西五台山。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 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二、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 但以山地33%为多, 高原26%,盆地19%, 平原12%,丘陵10%, 山区即包括山地、丘 陵、崎岖高原部分占 三分之二。
黄土高原的窑洞
地坑院
东北 平1原
华北 2平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3
三大平原:
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 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 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 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 平原带。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 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12%。
110 °E
A
B
C
D
东
E
经 110 度
N
F
阴
秦
大
巴G
山黄土高原谷地
一、中国主要地形区及 分布
构成地形的骨架——山脉
1、主要山脉
——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东西走向:
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东:台湾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 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

内蒙古高原
地面坦荡,戈壁、沙漠广布
黄土高原
黄土深厚,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峰岭众多,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准噶尔盆地
四 大 盆 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确定四大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
四 大 盆 地
准噶尔盆地中的风蚀城堡
四 大 盆 地
柴达木盆地
四 大 盆 地
四川盆地
四 大 盆 地
巫山 雪峰山
长白山
中国和朝鲜的界山
练一练
山脉名称
四 大 高 原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 高原
云贵高原
确定四大高原的位置
三、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昆仑山 我国最大,世界 最高的高原,平 均海拔4000米以 上,多平行、高 大山脉,但相对 横断山 高度较小,“远 看是山,近看是 川”。 多雪山、冰川,雪峰连绵;上面有我国数量最多 的淡水湖群。
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 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⑤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 的地方 ⑥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一、地形概况
武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天山山脉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秦岭
横 断 山 脉
南岭
二、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北列)
昆仑山—秦岭(中列) 南岭(南列)
2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西列) 长白山—武夷山(中列) 台湾山脉(东列) 3弧行走向 喜马拉雅山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北临黄海、东海和渤海,西与14个国家接壤,南濒南海,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北高南低,地势南高北低。
主要地势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
中国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现阶梯状。
1.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包括松花江和辽河平原。
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大量小山丘和丘陵,由商南纵向的山脉和沿海平原组成。
3.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4.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南亚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势复杂,山地多。
5. 中国西北地区地势复杂,有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众多山脉。
6. 中国南部有许多低山丘陵,是湘江、赣江、崇山峻岭,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和盆地。
三、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旱涝频繁,温差大。
温带气候占中国面积的70%以上,热带气候约占2%。
1. 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天气变化大。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雨水多。
3. 西南地区气候多变,风雨无常,气候复杂多样。
4. 西北地区干旱,雨量少,气候干旱,季节明显。
5.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温度极低,雨量较少。
四、水系中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达784.1万平方千米。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市。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其他著名河流还包括长江支流、黑龙江、珠江、淮河、壶口、松花江等。
五、自然资源中国是全球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
中国的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1.66%,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六、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
如长城、敦煌莫高窟、颐和园、泰山等。
同时还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和历史文化。
七、人口和城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也是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一、地形类型中国地形多变,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河流、湖泊等。
其中,中国的高山地形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山峰众多,绵延不绝,包括著名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平原,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
盆地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中国的丘陵地形分布广泛,包括南岭、秦岭、云贵高原等。
河流众多,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湖泊也很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二、自然地形特征1. 山脉中国有多条大大小小的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山脉、南岭山脉、云贵高原等。
这些山脉将中国大地分割成多个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形景观。
2.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中国的高原地形地势较高,气候变化大,地貌特征明显。
3.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4.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盆地地貌特征为低洼平坦,多为沙漠和草原。
5. 河流中国众多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它们织就了中国丰富的水系,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6. 湖泊中国的湖泊众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这些湖泊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地形的成因1. 地壳运动中国的地形主要受地壳运动的影响。
地壳运动是地球上地壳板块的活动和变动,包括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
2. 气候侵蚀中国的地形也受气候侵蚀的影响,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
气候侵蚀会使地形不断变化,形成各种地貌。
3. 河流侵蚀中国众多的河流也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
河流的侵蚀、冲积,不断改变着地形的面貌。
4. 孕积作用孕积是指陆地上风吹、水流、冰雪等运动,携带着土壤、石头等物质,在地表堆积形成新的地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
地势特征
由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组
华北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成,海拔
500米以下。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 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 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 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 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 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 等。
沿海大
陆架是大 陆向海洋 的自然延 伸部分。
渤海全部 黄海全部
东海大部
南海一部分
领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 专属经济区:包括领海共200海里。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第一阶 梯 我国 第二阶 主要 梯 地形 分布 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为什么西南地区泥石流最频繁?
1、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 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2、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3、地形起伏,重力作用明显 4、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 到破坏
中 国 地 形
地形多种多样 地 形 山区面积广大 的 特 地势西高东低 征 呈阶梯状分布
主要山脉 地 形 的 分 布 四大高原
破坏、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 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 滑坡和泥石流 造成人员伤亡 多发区: 山区----多地震地区(川、滇、黔 接壤地带) 原因: 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 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 暴雨集中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质 灾害 破坏生产、生活设施 地震 人员 伤亡 疫病 蔓延
横断山
2000米下降到1000米;
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 形典型,地表崎岖,峰 岭众多;有许多“坝 子”(小盆地)。
青藏高原
四 大 高 原
雪山连绵,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内蒙古高原
地面坦荡,戈壁、沙漠广布
黄土高原
黄土深厚,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峰岭众多,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三) 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 平均海拔 以高原为主 1000~2000 米 (青藏高原) 以高原盆地
为主
地形概况
地势特征
由青藏高
昆仑山 祁连山
原和柴达
木盆地组 成,海拔 4000米以 上。 第一级阶梯
横断山3000米等高线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地势特征 由三大盆 地、三大 高原组成, 海拔 1000~ 2000米
高原、盆地为主: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第三阶 梯
平原、丘陵为主: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思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分布状况 对气 候、河流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地,
形成丰富降水。
使得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加强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
在阶梯过渡处,河流切穿山脉形成峡谷,形成了丰富的
水力资源。
2.地形多样,山区广。
多样的地形为农林牧副渔 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导致耕地资
源不足,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山区面积广大,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① 南方北方的界线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 的地方 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 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 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黄土高原的南界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 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 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 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黄河 和长江的分水岭
东西 走向
南岭
东 北— 西南 走向
北侧是江南丘陵,南侧是两广丘陵,湖南、 江西和广东的省界 ;也是长江与珠江的分 水岭 大兴安岭 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 太行山 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山西 和河北的省界 巫山 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裂
火灾、海啸、滑坡
人类破坏植被 工程活动
地质灾害的防御
1、建立灾情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建筑抗震强度增加;护坡工程;植树 4、加强宣传
我 国 的 地 质 灾 害
四、我国的地质灾害
• 1、地震
西北--新疆、 甘肃和宁夏
华北--太行山沿 线和京津唐地区
西南--青藏高原 和川滇两省西部
东南--台湾、 福建沿海
我国这四个多震区处于亚欧板快、太平洋板 快和印度洋板快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2、我国火山的分布
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 海南岛等地。
3、滑坡和泥石流
(1)发生区域: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 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 (2)主要分布区:西部--青藏高原边缘 山区; 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的交 替处。
昆仑山
2.准噶尔盆地
内部有戈壁沙漠;西
阿尔泰山
部有山口,降水稍多
于塔里木盆地;边缘 有绿洲。
天 山
3.柴达木盆地
位于青藏高原上,四 周高山环绕;典型的 内陆荒漠盆地;东部 多沼泽、盐湖。因为 资源丰富又聚宝盆之 称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昆仑山
4.四川盆地
四周被山岭和高原 环绕;内部多低山、 丘陵,西北部有成 都平原;土壤肥沃, 水热丰富,“天府 之国”。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 拉山——冈底斯山
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
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 山(东部)一线,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 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界限: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 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主要名山
风景名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岳:南—湖南衡山;北—山西恒山;中—河南 嵩山;东—山东泰山;西—陕西华山。 四大佛教名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 峨嵋山;山西五台山。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 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二)四大高原
四 大 高 原
内蒙古高原
四川盆地
确定四大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
四 大 盆 地
准噶尔盆地中的风蚀城堡
四 大 盆 地
柴达木盆地
四 大 盆 地
四川盆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四 大 盆 地
1.塔里木盆地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 是我国海拔最低点 天 山
地;周围高山环绕,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
祁连山
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
玛干大沙漠;边缘有 绿洲分布。
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 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⑤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 的地方 ⑥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对我国地形状况的评价
重点:
1.评价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该部分知识常作为综合题的背景与高中地理知识相结合。
一、地形概况
特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1000米—2000米 >4000米 500米以下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平均海拔500米 以下,以平原、 丘陵为主
课堂小结
地 形 评 价
地势评价 山区评价
地质灾害
四大盆地
三 大 平 原
东 北 平 原
华 北 平 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确定三大平原的位置
三 大 平 原
东北平原
三 大 平 原
华北平原
三 大 平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平原
准噶尔 盆地 塔里木 盆地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柴达木 盆地 黄土 高原
东北 平原 三江 平原 华北 平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四川 盆地 云贵 高原
邛崃山 大娄山
大巴山
巫 山
2、盆地
(四)三大平原
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 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 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 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 平原带。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 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12%。
除三大平原外,还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 较少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广东 的珠江三角洲,台湾的台西平原等。
(1)青藏高原上主要的农业区有哪些?其 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2.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 长期遭受风力作用, 地势坦荡;沙漠广 布。
祁连山 长 城 大兴安岭 国境
3.黄土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
古长城
的黄土分布区;
表面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祁连山东端
太行山
秦岭
四川盆地
4.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从海拔
主 要 丘 陵
辽东丘陵
主 要 丘 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