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30个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紫钗记》答案:B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答案:B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XXX好问B.XXXD.XXX答案:A4.“滥竽充数”出自哪部书?答案:C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答案:C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6.XXX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8条B.10条C.15条D.22条答案:A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答案:A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后汉书)8、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答案:CA.XXX佛山镇9、“爆仗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XXX”,这里的“XXX”指的是什么?АXXXC.洒D庄稼答案:C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答案: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织D.双手相狐11、我国的京剧脸语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答案:AA.忠职正直B阴险狡诈C.神怪形条D.凶尽残忍12、以下哪项不属于宋朝五大名窑?答案:BA汝窑B.耀州窑C定窑D.钧窑11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文章B.书法C.绘画D.刀工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内里包孕多少首完全的诗?A.300首B.305首C.350首D.500首答案:B15.《孙子兵书》的作者是谁?答案:AA.XXXB.XXXC.XXXD.XXX16、喝念做打是中国戏曲扮演的四种艺术手腕,也是戏曲扮演的四项根本功,共中"做"指的是什么?答案:BA.西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D.武打技艺17、成语“机不可失"出自XXX之笔,它的下句是什么?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我待D.失之不再答案:A18、XXX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晚春B.仲夏C.XXX.深秋答案:A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站午市D.七夕节答案:B20.“竹林七贤”中不包孕以下哪位?A.XXXB.向XXX.XXXD.XXX答案:C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XXXB.XXXC.XXXD.XXX答案:A2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称,XXX五岳不包括以下哪座山?A.XXX.高山D.黄山答案:D23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戊B.XXXD.已答案:A24,“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答案:BA.赤眉起义B.XXX起义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25.被后世称为“XXX”的是谁?答案:DA.XXXB.XXXC.XXXD.XXX2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汗青上的哪位才女?A.XXXB.XXXC.XXXD.XXX答案:C2XXXXXX27、下面哪个成语与XXX有关?答案:C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D.—诺千金28、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A.XXXB.XXXC.XXXD.XXX答案:B29、西湖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答案:AA.XXXB.XXX.XXXD.XXX30.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是谁?答案:AA.XXXB.XXX.XXXD.XXX3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什么样的品质?答案:AA.为政清简B.安然长乐C.恬淡名利D.骄奢淫逸32在古代,人们怎样尊称对方的妻子?答案:BA.令爱B.令正C.令堂D.令尊33、以下哪位不是唐代著名书法家?答案:BA.XXXB.XXXC.XXXD.诸遂良34、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答案:BA,两位B.三位C.四位D.五位35、XXX在《·赤壁怀古》中提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以"羽扇纶巾"形容的下面哪位历史人物?答案:BA.XXXB.XXXC.XXXD.黄盖36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答案:BA.来俊臣B.XXX.XXXD.XXX3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XXX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XXXB.XXXC..XXXD.XXX答案:B38目前经常利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文雅和浅显的文艺作品,叨教这两个成语最后指的是什么?答案:CA.文章B.画作C.乐曲D.刺绣3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AXXXB.XXX.XXXD.老子答案:B40、“杏林”指代的是什么?答案:B3fǔXXXA.教育界B.医学界C.商界D.曲艺界41、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答案:AA.《山海经》B.《世说新语》C.《封神演义》D.《左传》42.《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什么?答案:BA.气候酷热似火B.气候逐步转凉C.流星反常呈现D.气候逐步转暖43上面哪个是农历XXX的别称?答案:CA.杏月B.桃月C.榴月D.荷月44.“方折峻丽,骨力劲健”描述的是汗青上哪位书法家的字?A.XXXB.XXXC.XXXD.XXX答案:C45.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谁?答案:A注:XXX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C.一位诗人D.八位诗人4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答案:XXXXXXB.XXX.XXXD.XXX47.以下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XXX的故事?答案:A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A.XXXB.XXX.XXXD.老子答案:B49.“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答案:BA.21点至23点B.23点至波展1点C.凌展1点至3点D.凌晨3点至5点50.唐宋八人人中不包孕以下哪一位?答案:BA.XXXBXXXC.XXXD、XXX51.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答案:CA.早上B.中午C.傍晚D.XXX5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XXX生麻中,不扶而直答案:BC.XXX,偏生暗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部经典?答案:AA.《孟子》|B.《庄子》C.《荀子》D.《老子》4dā54,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XXXB.XXXC.XXXD.XXX答案:B55,文学史上被称作“XXX”的是XXX和谁?A.XXXB.XXXC.XXX.XXX答案:B56.XXX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XXX 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谁?答案:CAXXXB.XXXCXXXD.XXX57、文人对各栽种物有自己的偏幸,XXX喜爱菊花,XXX 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成什么?答案:B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60,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什么?A.期颐B.耄耋C.花甲D.古稀答案:A61.“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答案:BA.同伙B.学生C.同事D财产62.“XXX”形容的是我国古代哪位画家的笔法?A.XXXB.XXXC.XXXD.XXX答案:B63、俗称“金銮殿"的是以下哪座大殿?答案:A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养心殿64、“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的什么礼节?A.从丈夫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B.从妻子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C.从夫妻头上各取一些头发,合而作一结D.把头发都剪掉65,“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答案: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浩瀚宫殿D.艳丽的地方66.《西纪行》中XXX的原型是谁?答案:A5XXXXXXlíA.XXXB.XXX.XXXD.道明僧人67.XXX曾御封“三绝" ,除XXX的诗和XXX的草书外,另有什么?答案:AA.XXX的剑舞BXXX的画 C.XXX的曲D.XXX的棋68、《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什么?答案:BA.忠义B.孝悌C.礼义D.廉耻69.以下植物中,不该当呈目前《岁寒三友图》中的是哪个?A.菊B.XXX..竹D.松答案:A70.“楚河”和“汉界”在本日的哪个省?答案:BA.XXX.河北D.湖读71.“鼎”的最后用处是什么?答案:CA.祭祀用礼器B位置意味物C.烹煮用具D家居粉饰72.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答案:AA.十个B十二个C.六个D.三十二个73.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哪个?答案:BA.颐和园B圆明园C.静明区D.西花园74.“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答案:AA.象形字B.表意字C.形声字D.假借字75.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答案:B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梦》76、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答案:A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77、下列哪个不是南京的别称?答案:CA.建康B.XXX78、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是哪一部?答案:BA.《古今图书集成》B《永乐大典》C.《太平御览》D.《册府元龟》79.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人人”这幅春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谁?答案:BA.XXX、XXX、XXXB.XXX、XXX、XXX6XXXC.XXX、XXX、XXXDXXX、XXX、XXX8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答案:CA.XXXB.XXX.XXXD.XXX81、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C.古代的一种告别礼仪D绘画的一种方法答案:A82.成语“白驹过隙”一般用来比喻什么?答案:BA.速率缓慢B韶光飞逝C.世事变革D.变革多端83.XXX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答案:BA.鹤B.鹅C.鸡D鱼84、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答案:C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8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答案:AA.《三都赋》B.《长六赋》C.《两都赋》D.《二京赋》86、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共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A.长度B面积C.容积D.重量答案:D87、《红楼梦》的作者XXX是家喻户晚的文学家, "XXX"是他的什么称谓?A.名B.字C.号D.姓答案:C 88"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XXX"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答案:BA.XXX和XXXB.XXX和XXXCXXX和XXXD.XXX和XXX8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XXX有关?答案: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90.“孔门四教",详细指的是什么?答案:B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C.仁、义、礼、信D.文、忠、智、礼91,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共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7fǔA干B.XXX.都是D.都不是答案:A92.《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忍?答案:AA.上古B.崇尚C.官名D.顺序93、下面哪向话出自《孟子》?答案:D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被誉为“诗仙”的中国古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2.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杜牧答案:D3.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是: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答案:D二、填空题4. 中国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类型,其中“净”指的是______。
答案:花脸5.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指的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硕英和______。
答案:荀慧生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三、简答题7. 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书法艺术不断发展,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
8. 请列举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及其主要习俗。
答案: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讲究茶道、茶艺,强调茶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茶的种植、加工技术以及茶道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五、判断题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答案:正确11.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清朝,盛行于北京。
答案:错误(京剧起源于明朝,盛行于北京)六、连线题12. 将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代表作品连接起来。
A. 李白 1. 《红楼梦》B. 曹雪芹 2. 《将进酒》C. 罗贯中 3. 《三国演义》D. 吴承恩 4. 《西游记》答案:A-2 B-1 C-3 D-4七、翻译题13. 将下列古文名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答案: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不是很快乐吗?八、案例分析题14. 分析《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学生版)古代文化常识常考选择题

古代文化常识常考选择题班级:姓名:1.下面对古代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明清时期属于省级考试,由天子钦派各省主考官,因考试在春天举行而又称“春闱”。
B.“御史”,在秦以前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C.“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中原以外的地方则称“四夷”。
D.“畿内”指京城管辖的地区,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为“畿”,常见的词语还有“畿辅”“畿辇”“京畿”等,都是此意。
2.下面对古代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晦朔”,晦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是晦的前一天。
B.“五礼”指古代的五种礼制。
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以丧葬之事为凶礼,以军旅之事为军礼,以宾客之事为宾礼,以冠婚之事为嘉礼。
C.《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它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D.“三公”指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泛指国家重臣。
3.下面对古代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古代男子大都有名有字,名是一出生就会起的(一说:三个月后由父亲所取),字是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释褐”,旧制,新进士要在太学行释褐礼,即脱去粗布衣服换上官服,后用来指初做官或进士及第授官。
C.“中禁”即禁中,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有时候也指皇帝。
D.“除”,与“拜”相对,“拜”是授予官职的意思,“除”是除去官职的意思。
4.下面对古代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
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如: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
B.“翰林院”,始设立于唐朝,到明朝时,成为专门考核、提拔、任免官吏的机构。
C.“宦者”,即宦官,也称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自东汉始全由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人充任。
100道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选择题

1.传说春节的来由是为了驱赶一个怪兽,人们张灯结彩,放鞭炮。
这个怪兽是?(C )A.麒麟B.蒲牢C.年D.龙2.“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这说的是春节哪项习俗?(A )A.守岁B.拜年C.馈岁D.别岁3.新年伊始人们都喜欢张贴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顺利如意。
以下哪项不属于“福”字的传统含义?(C )A.“寿”,即长寿长命百岁B.“富贵”,即财多物丰C.“靓”即美丽俊俏D.“康宁”,即健康无疾患4.按古人说法,大年初三这一天又被称为什么?(B )A.大年朝B.小年朝C.顺星节D.破五5.以下哪项不是古代春节的习俗?(D)A.洒扫除尘B.贴门神C.守岁D.吃巧果6.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以下哪项不是“破五”的习俗?(C )A.吃饺子B.迎财神C.赏花灯D.送穷土7.今年是农历什么年?(C )A.乙亥年B.丁亥年C.己亥年D.辛亥年8.在我国传统习俗中,以下关于春联的正确说法是?(C )A.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下联,平声(一、二声)为上联B.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上联,平声(一、二声)为下联C.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上联,平声(一、二声)为下联D.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下联,平声(一、二声)为上联9.“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双手相握10.下列诗句所描述的传统节日,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 )A.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B.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D.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C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12.《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B )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紫钗记》13.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B)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1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 )A.元好问B.柳永C.晏殊D.李煜1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C )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16.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 )A.8条B.10条C.15条D.22条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代的是什么?(A )A.月亮B.姻缘C.人名D.地名18.木板年画发源于四大古镇中的哪个?(C )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佛山镇19.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A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C.刚正沉稳D.忠厚老实2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 )A.十五岁B.二十岁C.十六岁D.十八岁2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 )A.文章B.书法C.绘画D.刀工2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诗?(B )A.300首B.305首C.350首D.500首。
小学经典国学常识100道选择题 全国通用 (含答案)

经典国学常识100题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集中体现,学习国学,是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1. 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2.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3.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4. 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5. 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A、画饼充饥B、望梅止渴6. 成语"白驹过隙"比喻: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7.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8. 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9. 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A、鹤B、鹅C、鸡D、鱼10. "美"字最初的含义是: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1-10:BBBABBACBB11. 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12. 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A、范仲淹B、文天祥13. 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干B、戈14. 《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A、花旦B、青衣15 《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上古B、崇尚C、官名1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17. 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A、扁鹊B、孙思邈C、李时珍D 、张仲景18. 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19.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2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11-20: BBABACDABB21.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A、老子B、荀子22. 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阴文印B、阳文印23.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24. "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25. 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李商隐B、骆宾王26. 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A、鼓27.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A、朱淑真B、秦良玉C、李清照28. 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弟子规》B、《三字经》C、《千字文》29. 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30.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酒窝C、嘴角D、腮帮21-30:BABABBCACA31. "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元稹的《莺莺传》B、王实甫的《西厢记》32. 《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A、赵云,张飞,关羽B、刘备,关羽,张飞33. 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土地之神 B 、五谷之神34 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A、东B、西D、北35. 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A、子路B、子张C、子贡D 、颜回36. 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A、天空B 、大海C、草原D 、高山37. "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淮南子》B 、《庄子》38.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39 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老子B 、孟子C、荀子D、孔子40. "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左思的《三都赋》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C 、班固的《两都赋》D 、张衡的《二京赋》31-40:ABABCBAAAA41.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A、诸葛亮B、周瑜C、曹操42. "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
历史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历史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元谋人D. 蓝田人答案:C解析: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 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 半坡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玉米D. 小麦答案:A解析: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
3.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A. 黄帝B. 嫘祖C. 炎帝D. 蚩尤答案:B解析: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
4. 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 尧B. 舜C. 禹D. 黄帝答案:D解析: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5.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答案:A解析: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6.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A. 汤B. 盘庚C. 纣D. 武丁答案:C解析: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纣,他实行暴政,导致商朝灭亡。
7. 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8.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答案:B解析: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9.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答案:A解析: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10.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A. 秦B. 赵C. 燕D. 齐答案:A解析:战国七雄中,秦位于最西边。
11. 商鞅变法发生在()A. 秦国B. 齐国C. 楚国D. 燕国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国。
12. 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商鞅C. 孙武D. 墨子答案:A解析:都江堰是由李冰主持修建的。
13.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春秋》B. 《汉书》C. 《史记》D. 《资治通鉴》答案:C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唐宋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唐宋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A. 苏轼、苏洵B. 韩愈、柳宗元C. 欧阳修、曾巩D. 王安石、苏辙答案:B解析: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黄巢起义D. 朱温篡唐答案:A解析: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3. 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解析:李白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诗仙”。
4. 下列不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的是()A. 《琵琶行》B. 《长恨歌》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赋得古原草送别》答案:C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作品。
5. 唐代长安城的正门是()A. 朱雀门B. 含元门C. 明德门D. 丹凤门答案:D解析:丹凤门是唐长安城的正南门。
6. 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中,以均田制为基础的是()A. 租庸调制B. 两税法C. 一条鞭法D. 摊丁入亩答案:A解析:租庸调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
7. 被称为“诗圣”的是()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孟浩然答案:C解析:杜甫的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忧国忧民,被称为“诗圣”。
8. 唐代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A. 明经B. 进士C. 秀才D. 明法答案:B解析:进士科在唐代科举中最为重要。
9. 以下哪一位不是唐朝的书法家()A. 颜真卿B. 柳公权C. 欧阳询D. 赵孟頫答案:D解析: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家。
10. “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政治清明()A. 唐高祖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B解析: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称为“贞观之治”。
11. 唐朝时期,日本派来中国学习的使节被称为()A. 遣唐使B. 留学生C. 学问僧D. 外交官答案:A解析:日本派到唐朝学习的使节称为遣唐使。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炼90题(选择题,有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炼90题(选择题,有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徐鹿卿,字德夫。
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
嘉定十六年,廷试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则辨曲直,出淹禁。
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
州索印纸,惟说笑曰:‚是犹可以仕乎?‛自题诗印纸而去。
衢州郑逢辰以缪举,鹿卿以委使不当,相继自劾,且共和其诗。
御史兼二人劾罢之。
鹿卿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谥清正。
(节选自《宋史·徐鹿卿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经”是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是史书,即正史。
B.“廷试”是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也称“殿试”,第二名被称为“进士”。
C.“御史”是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D.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称为“谥”或“谥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世宗崩,穆宗立,历两京左右通政。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
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
瑞无子。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试”,明、清的“乡试”在各省的省城举行,主考官均由皇帝亲派。
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B.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所以“崩”是天子死亡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C.“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穆宗、万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 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 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 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 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A(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 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亚年间”)
• 8.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① 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 夫妇。 • ② 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 三十。 •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 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 行笄礼而字。
A(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 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 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 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3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 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 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 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 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 称别人往往称名。 •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 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 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 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 D.谥号是人死之后给予的称号,有官谥、 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 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 是作者自谓。 •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 的进士。 •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 祀社神。
•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 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 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 ⑥ 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 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 C晦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指夏历(农历,阴 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 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 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种 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辰时即食时,又 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十二时辰制 • 子时 ( 23时至01时) 丑时 ( 01时至03时) 寅时 ( 03时 至05时) 卯时 ( 05时至07时) • 辰时 ( 07时至09时) 巳时 ( 09 时至11时) 午 时 ( 11时至13时) 未时 ( 13时至15时) • 申时 ( 15时至17时) 酉时 ( 17时至19时) 戌时 ( 19时 至21时) 亥时 ( 21时至23时) •
•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 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 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国人(都城 山东曲阜)
•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 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 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 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 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 答案:C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
• A(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
•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 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 谪到外地的官。 •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 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 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 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 “英宗”。 •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 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 D.文中“谥武勇”的“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 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 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 • B 、“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A,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 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 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 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 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 仪器。 •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 “持节送匈奴使”。 •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 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