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栽培学资料
茶叶如何种植_茶叶种植方法

茶叶如何种植_茶叶种植方法一茶树栽培的几个条件1.气候要求:日照:光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或太弱。
他们对紫外线有特殊的爱好,所以他们从高山上生产出好茶。
温度:一个是温度,另一个是地温。
日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
湿度:充足的雨水是必要的条件。
但过多也会对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对土壤的要求:一般是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
酸碱度ph值4.5__6.5为宜。
3.地形要求:茶园地形条件主要包括海拔、坡度、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温湿度有明显变化。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量多,空气湿度高,漫射光强,有利于茶树的生长,但越高越好。
1000米以上将有霜冻破坏。
一般来说,最好选择南坡。
坡度不宜太大,一般小于30度。
二种茶时间及规格播种期为十月中旬和次年,或次年春季开始。
规格:单条播——每亩等苗3500~4000株;双条播——每亩茶苗7000~8000株。
我们提倡并推广“早期快速法”即双条带播种。
栽培目的为:“一年种植,两年采摘,三年超过双百”。
三茶园管理1.施用足够的基肥,种苗前开沟,每亩施用有机肥猪圈或饼肥加尿素250~300kg+30kg,今后每年每亩施用有机肥300kg+尿素30kg。
2、定植修剪:种下茶苗既进行定型修剪,一般在离地15~20cm处剪去,第二年和第三年都在前一年高度的基础上提高10cm处剪去。
3.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为了防止茶叶污染和农药残留,我们大力提倡在茶园中使用黑管灯来引诱和杀死昆虫和蛾类。
效果非常理想。
在喷洒低残留的新农药时,如天王星和巴丹,我们必须掌握安全浓度。
按照一定的密度每666.7平方米栽植3000-8000株、双行双株或单行双株种植。
然后根据各生长季节施肥管理,防治病虫害,整形修剪第一、二年内主要是定型修剪,使茶树逐步形成茶蓬。
使用“物种”来防止昆虫。
即采取适当的种植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茶叶种植技术培训方案

茶叶种植技术培训方案1. 前言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茶叶种植技术的掌握对于茶农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一份茶叶种植技术培训方案,帮助茶农了解茶叶种植的基础知识,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种植技巧。
2. 培训内容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茶叶的基本知识•茶叶的分类和种类•茶叶的生长环境要求•茶叶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2.2 茶园的建设和管理•茶园的选址和土壤要求•茶树的培育和移植•茶树的补充和更新2.3 茶叶的栽培技术•茶叶的栽培技术和方法•茶叶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茶叶的采摘和加工3. 培训方法为了让茶农能够更好地掌握茶叶种植技术,我们将采取以下培训方法:•理论讲解:通过讲座和课堂教学的形式,向茶农介绍茶叶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
•实地考察:组织茶农参观茶园,并由专业农艺师现场指导,让茶农亲自操作,加深对种植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交流互动:组织茶农之间的交流讨论,分享经验和问题,促进技术的共同进步。
4. 培训计划基于上述培训内容和方法,我们制定了以下茶叶种植技术培训计划:4.1 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将在2022年3月至5月期间进行,地点为茶产区的农业示范园。
4.2 培训内容和安排•第一阶段(1个月):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和茶园的建设和管理讲解。
•第二阶段(1个月):茶叶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实地操作和指导。
•第三阶段(1个月):茶叶的采摘和加工实践,以及培训总结和收尾工作。
4.3 培训人员和资质要求•培训师:拥有丰富茶叶种植经验和相关培训经历的专业农艺师。
•参训人员:茶农及相关从业人员,对茶叶种植感兴趣并具备基本农艺知识。
5. 培训评估和考核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将进行培训的评估和考核:•培训评估:通过培训期间的课堂互动和实地操作表现,培训师将对参训人员进行评估,如参与度、理解度、实践能力等。
•培训考核:在培训结束后,将进行一次综合考核,以了解参训人员对茶叶种植技术的掌握情况。
茶叶种植及管理制度

茶叶种植及管理制度一、种植茶园茶叶的种植是一个需要长期耕耘的过程,要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种植和管理制度。
以下是关于茶叶种植及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1.地块选择: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茶叶,避免高温、高湿、多雨和多雾环境条件。
2.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茶树品种,如落羽茶、绿茶等。
3.整地施肥:在种植茶叶前,需要进行地块的整地和施肥工作,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4.种植栽培:按照适当的行距和株距进行茶树的栽培,保证树冠的通风和阳光充足。
5.灌溉管理: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水logging,防止根部腐烂。
6.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茶园,及时发现并治理茶树的病虫害,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7.修剪管理:定期对茶树进行修剪管理,保持树冠通风和光照充足,促进茶树的生长。
8.施肥管理: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及时补充树体所需的养分,保证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9.采摘管理:定期对茶叶进行采摘,根据不同品种和时间进行采摘,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二、茶园管理茶叶的种植和管理工作需要长期的耕耘,茶园管理制度是确保茶叶品质和产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关于茶园管理的具体内容:1.定期检查茶园:定期对茶园的茶树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茶树的病虫害,保证茶叶的品质。
2.灌溉管理: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水logging。
3.施肥管理:适时施入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根据茶树的生长状态和需求,及时补充养分。
4.修剪管理:定期对茶树进行修剪管理,保持树冠通风和光照充足,促进茶树的生长。
5.采摘管理:根据茶叶的不同品质和时间要求,定期对茶叶进行采摘,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6.包装与储存:对采摘好的茶叶进行包装和储存,保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7.销售管理:在销售茶叶时,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方式,推广茶叶品牌和文化。
三、茶叶管理制度茶叶的种植和管理工作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和指导,以下是关于茶叶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建立档案管理:建立茶叶种植和管理档案,记录种植过程、管理情况和产量等相关信息。
茶叶栽培技术2.doc

茶树栽培技术一、新茶园建设1、园地规划: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新茶园规划要 因地制宜,一般选择在海拔高度1200-1800米之间,土地集 中连片,土层深厚、肥沃,周围植被良好,气候温和,坡度 适中,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为新茶园。
2、 园地开垦:沿等高线开挖水平台地,台面宽2米, 台距1.5米左右,道路、排灌系工程、绿化带、场部(茶厂) 要合理布局,园间留有一定的植被。
3、 茶树良种繁育技术:一般采用短穗扌千插和茶籽直播 两种方法,短穗抨插法采用半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作插穗,穗长5厘米,带一叶一腋芽,苗床采用红壤无菌土,苗床保籽直播法即采用完全成熟的茶籽鲜果直播。
5、茶树种植技术:挖种植沟深80厘米,宽60厘米,施足底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或100公斤复合肥, 采用单行单株定植方法,株距25—30厘米,亩植2000株左 右,定植时间在6-8月。
二、茶园管理1、幼龄茶园管理:常耕锄培土,防止牲畜踩踏,防治 病虫定植,茶持湿润、遮阴,于6-11月份扌千插,一龄茶苗出害,补植缺株缺塘,保证全苗,定植后第二年10-11 月间进行笫一次定型修剪,剪口一般控制在苗高15厘米处, 笫二次定型修剪时,剪口在笫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5-20 厘米,笫三次定型修剪时,剪口在笫二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5-20厘米,幼龄茶树经过三次定型修剪以后,已形成良好树形和理想的茶蓬;幼龄茶园施肥要“多餐少量”。
施肥沟应开在离茶树15厘米处。
2、投产茶园的管理:冬季深翻,一般深翻15厘米左右, 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或复合肥100公斤, 10-11月间进行整型修剪(浅修剪和深修剪),浅修剪:将采摘面上的枝梢剪去10-15厘米,每年一次。
深修剪:从树冠表面20—30厘米处剪掉,每隔4 — 5年进行一次。
巧施追肥,每年施追肥二次,笫一次在夏茶萌发前5月间施用。
笫二次追肥在夏茶后期7-8月间施用。
茶树未封行的施肥沟应开在树冠边缘垂直处,茶树封行后施肥沟应开在茶行中间。
《茶树种植管理培训》课件

掌握茶园布局和种植密度的原则,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
3 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了解茶园必备的基础设施,如灌溉系统和遮阳棚。
茶树生长周期和生理特性
1
萌芽期
详细了解茶树的萌芽和新梢生长阶段。
2
盛花期
掌握茶树开花和授粉的过程,了解茶花的特点。
3
果实期
学习茶树结果和果实成熟的过程,掌握采摘的时机。
茶树施肥技术
3
茶叶采摘和加工
了解优质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的品质。
茶树生长环境要求
气候条件
了解茶树对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的要求。
土壤要求
掌握茶树对土壤pH值、肥力和排水性的要求。
日照和海拔
理解茶树生长的最适宜的日照和海拔条件。
茶园地块选择与建设
1 土地评估
学习如何评估茶园地块的条件,包括土壤质量和水源。
有机肥 化学肥 微量元素
了解有机肥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掌握化学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机。 学习茶树对锌、铜等微量元素的需求。
茶叶贮藏和运输
贮藏技巧
掌握茶叶贮藏的技巧,保持茶叶的新鲜和优质。
运输技术
了解茶叶运输的技术和注意事项,确保茶叶的完 整和品质。
茶联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源自茶叶消费市场分析国内外茶叶消费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茶 树种植者提供市场参考。
《茶树种植管理培训》 PPT课件
欢迎参加我们的《茶树种植管理培训》课程。在本课程中,您将学到茶树种 植的各个方面,从茶叶栽培基础到茶叶质量评定方法,全面了解茶树的生长 和管理。
茶树种植管理
1
茶树栽培技术
掌握茶树的基本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育苗和移栽。
2
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叶知识资料

茶叶知识资料一、茶树生长环境和特性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
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与观赏植物山茶花同属,不同种。
(一)形态特征我国茶树有数千品种,常看到的有四、五十种。
有些茶树品种的叶子特别大,大到像小婴儿的手掌,我们称它为大叶种;有些茶树品种的叶子比较小,就称为小叶种。
有些茶树品种可以长得很高,属于乔木型;有些品种不会长得太高,属于灌木型。
我们一般看到的茶园,茶树都只长到腰际的高度,那是为了方便采收,故意修剪成这样的。
茶树叶片是单叶互生,形状有披针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卵圆形等。
叶片由明显的主脉。
叶尖形状有锐尖、钝尖、圆尖等,叶尖形状为茶树分类的依据之一。
茶树的花,常为白色,一般在6月形成花芽,10月开花。
茶树的果为蒴果,有1-5室,通常以二球果或三球果为多。
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一年四个月的时间。
在同一株茶树上出现花果相会的现象,也是茶树的一种特性。
(二)适生环境茶树发源于中国的西南山区,具有喜温、喜湿、喜酸、耐阴的特性,适宜在年平均温度15-25度之间的地区栽培。
这一带至今尚有千年的老茶树,原始茶林也分布甚广。
茶树最适宜的土壤pH值在5-6之间,喜酸性红黄土壤,近中性或碱性土不能栽茶。
土层必须深厚,在70厘米以上,保水力强。
年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
喜高山,也宜丘陵、平地。
中国产茶区大致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可大致分为四个茶区:江北、江南、西南、华南。
茶青品质受茶树生长环境影响很大,适合高品质茶青生长的地方容易生产好茶,不适合高品质茶青生成的地方就不容易生产好茶。
一般说来,茶树适合生长的条件主要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条件的综合。
自古所谓“名山出名茶”,地理环境很重要。
海拔高一些往往可以生产高品质的茶青,所以喝茶界常强调“高山茶”。
中国最适宜制成高品质茶叶的环境高度为800-1200米海拔,如果高度太高、气温太低,会不利于茶青的发酵。
茶树的栽培技术

茶树的栽培技术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栽培技术对于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下是茶树的栽培技术及其要点。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茶树喜欢生长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选择适宜的土壤是茶树健康生长的关键。
在选择土地时,应该避免有积水和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的地区。
在土壤准备方面,首先需要进行地面平整,去除杂草和残留物。
然后深翻土壤,同时施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来提高土壤的肥力。
最后进行耕种,确保土壤松散,有利于茶树的根系生长。
二、茶树品种选择茶树有许多品种,每个品种在不同的地区和生态环境下都有不同的适应性和产量。
因此,根据种植地区的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茶树品种非常重要。
常见的茶树品种包括乌龙茶、绿茶、红茶等。
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特点和耐寒性能。
在选择品种时,除了考虑适应性和产量外,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和茶叶质量。
三、茶树的繁殖方式茶树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是指通过收集茶树的种子来繁殖新的茶株。
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但茶树品质和产量相对较低,生长周期较长。
无性繁殖是指利用茶树的枝条或叶片进行繁殖,主要包括插条、分株和嫁接等方法。
这种方式可以保持母株的品质和产量,且快速获得新的茶树。
四、茶树的种植和管理1. 栽植时间:茶树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栽植。
春季栽植有利于茶树的快速生长和根系发育,而秋季栽植有利于茶树过冬和生长的适应。
2. 栽植密度:栽植茶树时需要考虑良好的通风和避免过度挤密。
一般来说,栽植密度为每亩5000-10000株茶树。
3. 种植方法:在栽植茶树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行列距离进行排列。
一般来说,行距为1米,株距为0.5米。
4. 浇水和施肥:茶树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浇水应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情况进行,避免过多或过少。
施肥要选择适当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根据茶树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进行科学施肥。
5. 病虫害防治:茶树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茶叶螨、茶毒蛾等害虫。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茶叶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产物之一,是亚洲文化的标志之一。
茶叶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南和川渝地区,其中,茶树的育种与栽培技术是茶叶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一、茶树育种技术茶树育种技术是指通过选育茶树品种、混合改良、群体育种等技术手段,提高茶树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茶树品种的选择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理环境、生长条件、气候状况和人工干预的程度等。
茶树的品种选择应顾及产量、品质、适应力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品种。
混合改良是指通过杂交自然或人工方式,筛选出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芽头,然后繁殖出新的茶树品种。
群体育种是指通过对不同茶树品种进行大规模的组合,选择出高产、高品质、高抗逆性的优良品种。
茶树群体育种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开花授粉、鲜芽接枝、组培以及转基因等。
二、茶树栽培技术茶树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肥料管理、灌溉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制茶技术等方面。
肥料管理是指应用化学肥料,使茶树达到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供给。
灌溉管理是指根据茶树生长需要,在炎热干旱的季节进行适量的灌溉。
土壤管理是指通过施肥、转作和翻耕等管理措施,调节土壤酸碱度、提升土壤肥力,增强茶树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能力。
病虫害防治是茶树栽培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草地病、红蜱和毒力脱叶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制茶技术是指茶树采摘后的茶叶加工技术,包括杀青、卷曲、发酵和干燥等过程。
制茶技术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既要尊重生长环境和栽培技术,又要抓紧采收制茶的时间,使之达到最佳品质。
三、茶树育种与栽培的现状和展望由于我国种茶历史悠久,技术对茶叶品质的控制能力较强,因此我国在茶树育种和栽培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同时,随着茶叶消费市场的逐年增大,茶树育种和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
例如,目前转基因茶树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容易提高茶叶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茶树育种和栽培技术是茶叶产业链上极为重要的一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种植茶叶的效益和质量也将逐渐提高,进而保证我国的茶叶产量和品质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栽培学茶鲜叶的质量包括嫩度、匀度、净度、鲜度4个因素。
1、机械采摘茶园与人工手采茶园比较,其分枝级数较少。
(√)2、定型修剪仅用于幼龄茶树的树冠培育。
(×)3、一般认为茶树栽培最适宜的年降水量为1000mm左右。
(×)4、茶树叶片的寿命可以长达两周年以上。
(×)5、适当地遮光处理有利于碳氮比的降低,对提高绿茶品质有利。
(√)6、与乔木型大叶品种比较,灌木型中、小叶种茶树品种耐低温能力强。
(√)7、VA菌根的最显著的作用是提高寄主植物吸收钾素的能力。
(×)8、茶树种子的成熟期多在霜降(10月中下旬)前后,茶籽从采后至翌年3月以前均可播种,但以随采随播为最好。
(√)9、有机茶的发展方式是政府行为(×)10、夏茶季节,通过遮阳可以改变茶树嫩梢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其中茶多酚含量增加,氨基酸含量降低。
(×)1、一般把大叶种茶树经济生长最低气温界限定为-8℃~-10℃。
(×)2、茶树生长期间的月降水量要求大于100mm。
(√)3、茶树叶片在强光下生长叶形小、叶片厚、节间短、叶质硬脆。
(√)4、茶树缺钾时,可以大量使用氯化钾等肥料。
(×)5、定型修剪是培养骨干枝,在骨干枝上培育有效生产枝的重要手段。
(√)6、扦插成活率与枝条老嫩程度有关,隔年生枝条成活率高于当年生成熟枝。
(×)7、茶树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低,对NO3-的同化能力较差。
(√)8、无公害茶的发展方式是政府行为。
(√)9、打顶采摘法是一种以采养结合的采摘方法。
(×)10、通过遮阳栽培可以提早茶叶开采期。
(×)(茶树原产于我国哪一带?茶树栽培已有多少年的历史?根据何在?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出自我国何时何作者何本专著?据古书记载,我国茶树栽培起源于什么时期?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神农时代是茶树发现、利用的起始时期线索:唐代茶圣陆羽所写的第一本茶叶专著《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2)西周时期(公元前1066年)开始栽培茶树,距今3000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最早记载茶树繁殖栽培的史料:东晋的《华阳国志》指出我国现有茶区的地理分布范围。
中国茶区的分布:1.东:东经122。
-台湾省东岸2.西:东经94 。
-西藏自治区米林3.南:北纬18 。
-海南省榆林4.北;北纬38 。
-山东省蓬莱我国四大茶区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指出各茶区的地理分布范围。
1.华南茶区是我国的最南茶区。
气温最高的一个茶区。
分布:福建和广东中南部,广西和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和台湾。
特点:a. 品种资源丰富,以大叶种为主;b. 主要土壤类是砖红壤和赤红壤,部分是黄壤 c.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年平均温度大都在18~24℃之间),多雨(年降雨量在1200~2000mm)。
d. 生长期与采摘期均较长。
e. 生产茶类有红茶、乌龙茶、绿茶、花茶等。
2.西南茶区是我国地形地势最为复杂的茶区。
本区为茶树原产地,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发展茶叶生产的条件极为优越。
①分布:包括云南中北部、贵州、四川、西藏四省区②特点:a. 茶树的原产地,种类多,以大叶种为主。
b. 土壤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较丰富。
c.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5~18℃,地形复杂,气候多变。
d. 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分布不匀,夏季占40-50%,冬季小于10%。
e. 生育期8~9个月。
f. 生产红、绿茶及边销茶为主。
3.江南茶区本区茶园分布广,面积大,产量高,茶类多,品质优,生产上增加投入,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①分布:包括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安徽、江苏和湖北南部,湖南、江西、浙江等省。
②特点:a. 茶区最大最集中,以中、小叶种为主。
b. 土壤基本上是红壤,部分为黄壤或黄棕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量充沛,1400~2000mm/年,且集中(4~6月份)。
d. 年均温度15~18℃,生育期长,8~10个月。
e. 红绿茶为主,砖红茶和乌龙茶为辅。
4.江北茶区是我国的最北茶区,该区地处亚热带北缘。
老茶园比重大,栽培上应加强茶园水土保持,增施有机肥料,改造衰老低产低效茶园,并加强茶园的防冻抗旱。
①分布:包括长江以北的茶树生长区域。
包括山东、安徽、湖北北部、陕西、江苏北部、河南、甘肃等。
②特点:a. 以栽种中小叶种为主。
b. 土壤是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多为黄棕壤、部分为山地棕壤c. 年平均温度13~16℃,冻害严重。
d. 年将雨量1000mm左右,雨量偏少。
e. 生育期短,6~7个月。
f. 生产绿茶为主,炒青、烘青、晒青。
1.华南茶区:海拔最高,水热最高的一个茶区2.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地势高,区内各地气候差别大,但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3.江南茶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春温、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4.江北茶区::是我国最北的茶区,处于北亚热带北缘,与其他茶区相比,气温低,积温少。
大多数地区年均气温在15.5℃以下,1月份平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在~10℃左右,有时可低达~20℃一我国茶叶生产还存在以下问题:1.茶叶单产低:茶叶生产投入不足,良种化茶园所占的比重少,生产管理粗放引起的2.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联合,由于管理水平的不一致,导致茶叶生产和经营过度分散3.茶叶的标准化程度低:多数还是采用手工制作,作坊式生产。
大宗茶生产也是采用半机械化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也不高。
4.缺乏龙头企业:不能够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效应,不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不利于品牌的树立。
二世界茶区分布:茶树在世界地理上的分布,主要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最北界限为北纬49ºN的乌克兰外喀尔巴阡地区,最南端为南纬33ºS的南非纳塔尔,其中以北纬6~32ºN之间1.印度:第二大产茶国阿萨姆邦所产红茶为:阿萨姆红茶,其茶味浓,醇厚,非常适合加牛奶冲饮。
西孟加拉国的大吉岭茶区所产红茶为:大吉岭红茶,大吉岭红茶其香气如麝香、葡糖之芳香,有茶中香槟之称。
2.斯里兰卡:第四大产茶国,锡兰红茶3.3.肯尼亚,世界第三大产茶国,出口CTC红茶三茶树枝条和新稍的区别,茶树树型分类,树冠类型?枝条:着生叶的成熟茎。
新梢:未木质化的嫩枝。
未成熟梢:正在伸长展叶的新梢。
成熟梢:停止展叶的新梢判别新梢是否成熟的标准:芽头是否形成驻芽区分枝条与新梢的标准:茎的木质化程度四茶树一生可划分为几个时期?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五茶树开花数量很多,但是结实率为2%-4%,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自花授粉困难,柱头比雄蕊高。
花粉有缺陷,常出现不规则现象。
(显赭色或黑色)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影响。
(虫媒花,风媒授粉受到限制)六按根的发生部位:定根:由胚根发育而成的主根及各级侧根。
不定根:由茶树茎、叶、老根或根颈处发生的根。
根系的组成:主根侧根吸收根根毛七茶树树型分类:根据分枝部位不同,将茶树树型分成三个类型:乔木型:植株高大,有明显主干。
小乔木型:植株较高大,基部主干明显。
灌木型:植株较矮小,无明显主干。
茶树树冠类型:根据分枝角度不同,将茶树树冠分成三种类型:直立状:分枝角度小(≤35°),枝条向上紧贴,近似直立。
披张状:分枝角度大(≥45°),枝条向四周披张伸出。
半披张状:分枝角度介于直立状和披张状之间。
茶树枝条分类茶树枝条按位置和作用分:主干:由胚轴生育而成,指根颈至第一级侧枝的部位。
侧枝:从主干枝上分生出的枝条。
一级侧枝骨干枝骨干枝的粗度是茶树骨架健壮的指标二级侧枝细枝(生产枝)枝冠面上生长营养芽的枝条,对形成新梢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茶树分枝方式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两种形式八茶芽分类按形成季节分:冬芽:芽较肥壮,秋冬形成,春夏发育,外部包有鳞片3-5片,表面着生茸毛。
夏芽:芽细小,春夏形成,夏秋发育。
按生理状态分:休眠芽(越冬芽):低温或日照变短,使芽被迫处于休眠状态,多秋季形成;休止芽:生长季节中部分芽不能继续展叶,俗称“驻芽”。
(新稍成熟后因养分、水分不足顶芽停止生长)活动芽:正在膨大或展叶的芽。
九叶的分类:鳞片:无叶柄,质地较硬,呈黄绿或棕褐色,表面有茸毛与蜡质,随着茶芽萌展,鳞片逐渐脱落。
鱼叶:形似鱼鳞而得名。
叶柄宽而扁平,叶缘一般无锯齿,或前端略有锯齿,侧脉不明显,叶形多呈倒卵形,叶尖圆钝。
每轮新梢基部一般有鱼叶1片,多则2-3片,但夏秋梢基部无鱼叶。
真叶:十、年生育规律的特点:生长的周期性(生长缓慢生长加快渐渐减弱相对停止)、生长顺序性、营养物质运转的方向性新梢生长环境条件温度:日平均气温10℃左右茶芽开始萌发。
水分:空气湿度要达70%以上,最适80~90%十一、茶子萌发过程环境条件水分:土壤含水量:60~70%;茶子含水量:50 ~60%温度:萌动:10℃左右开始萌动,最适宜:25~28℃氧气:充足十二光质对茶树代谢的影响红橙光:促进碳代谢、碳水化合物形成蓝光:促进氮代谢、蛋白质形成有重大意义紫光:促进氮代谢、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很多香气成分的形成紫外线:365nm 处理,对新稍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新稍生长迅速258nm处理,新稍生长缓慢太太阳总辐射:直射辐射:光强,蓝紫光比例较低,有利于碳代谢散射辐射:蓝紫光比例增加,有利于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芳香物质的合成。
对茶树器官形态的影响强光下:叶形小、叶片厚、节间短、叶质硬脆;林冠下:叶形大、叶片薄、节间长、叶质柔软。
全年至少需要≧10℃的活动积温3000℃十三选用优良茶树品种的作用和意义?优质、高产、高效、低耗(1,优良茶树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性。
2,适应机械化作业,提高采茶效率。
)十四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优缺点?有性繁殖的特点优点:具有复杂的遗传性,适应环境能力强,有利于引种驯化和提供丰富的选种材料;茶苗主根发达,入土深、抗旱、抗寒能力强,繁殖技术简单;苗期管理方便、省工,种苗的成本低,比较经济易行;茶子便于贮藏和运输,有利于良种推广缺点:植株间经济性状杂,生长差异大,生育期不一,不便于管理;鲜叶原料粗细不匀、嫩度不一,不便于加工和名优茶的开发;结实率低的茶树品种,难以用种子繁殖无性繁殖的特点优点:能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后代性状比较一致,便于机采,采摘功效高;繁殖系数大,有利于迅速扩大良种茶园;能克服某些不结实良种在繁殖上的困难;有利于名优茶开发缺点:技术和条件要求较高,所费劳力和成本较多;容易引起母株病虫害的传播;对母树的茶叶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十五影响扦插穗发根的原因?内因方面①品种特性。
不同品种的茶树是由其遗传特性所决定的,其扦插穗的发根快慢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