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空洞

水利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空洞
水利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空洞

水利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空洞

3.1 表现形式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已见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2 产生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或振捣不到位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 混凝土浇筑前部分杂物因冲洗堆积在一起,未能及时清除。

(5)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未能及时清除。

3.3 防治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结构复杂或狭小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或者适当调整混凝土塌落度,加强分层振捣密实;或采用自流平混凝土浇灌。

(2)预留孔洞浇筑,应两侧同时下料,结构断面较小部位,可在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

(3) 混凝土浇筑前应及时清除杂物,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仓。

(4)出现空洞,必须将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干净;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湿润后用比结构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半干硬细石混凝土(掺入适量微膨胀剂)分层浇筑,强力捣实并养护。突出结构面的混凝土,待强度达到50%后凿除,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平。

水利水电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 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比如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 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人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例如建构筑物的不正常沉降, 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等;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同时同类型的质量问题, 还有可能一再重复发生。 加强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首先要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 明确施工局局长即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施工局主管质量的副局长为直接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技术责任人,施工处各级也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真正傲到了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其次要实施质量否决权, 其次是要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 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 可以通过直

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 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通过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纳入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作, 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 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 实现设计和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第三是加强对合同文本的监督,重点是施工合同的监督,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 以合同的法律效力约束各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内容的审查监督, 实现政府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实施过程的预控监督。施工前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归根到底是对业主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 因为业主是所有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这也是规范建设业主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重要措施。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所用的钢筋、砖、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 见证取样后,送至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做复验试验,合格才能使用。钢筋进场后监理工程师应核对其生产厂家,各种钢筋的级别、直径及其报审数量,核对其合格证,出厂化验单上力学指标及其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抽样复验试验单是否合格确认其冷弯、抗拉强度合格后才能使用。有焊接接头的应在焊接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_1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 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0579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Technical safety measures for water project construction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大坝施工安全技术 大坝施工的主要程序是:施工围堰的填筑、基坑排水、坝基覆盖层开挖、岩石开挖、两岸坝肩开挖、处理高边坡以及大坝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安装等。 1.围堰施工安全技术 围堰是为大坝或厂房施工而修建的辅助工程,围堰的标准由主体建筑物的等级和使用年限而定。在围堰施工中特别是在截流龙口合拢时,由于河床的逐渐缩窄,河道内的水流速度加快,需要抛掷大块石,或者多面体混凝土块,防止填筑物被急流冲走。在围堰的施工中,由于场地狭窄、职员多、车辆多,现场要同一指挥,协调行动,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围堰合拢后还需在围堰的临水一面填筑黄土,进步围堰的防渗作用。在围堰填筑作业面上工作的职员除按规定穿着好劳

动保护用品外,还必须穿救生衣,预备好救生圈,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2.大坝开挖安全技术 (1)土石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分层的厚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出渣道路、施工部位、开挖规模、钻机的性能、开挖断面的特征、爆破方式、运输设备的能力等综合研究确定。 (2)开挖爆破的技术要先进可靠、经济公道、爆破时不致损坏基础和危及四周建筑物的安全。爆破参数选择公道,爆破后边坡稳定。坝基部位不得采用洞室爆破。 (3)高边坡开挖要避免二次削坡,以预防在二次削坡中施工难度增加而发生职员伤亡事故。在设有锚杆、锚索或喷混凝土支护的高边坡,每层开挖完成后需立即进行喷锚支护,以保证边坡稳定和安全。在高边坡的顶部必须设排水沟,确保施工不受影响。在高边坡施工时的作业职员必须拴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在高边坡施工中,增设一定数目的观测设备,随时测定边坡的稳定情况,如有滑坡迹象,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沙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 1)、名称及现象: 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漏现象) 2)、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沾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沾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沾接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除,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3)、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 1)、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有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刘培成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刘培成 发表时间:2018-07-12T10:37:31.2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作者:刘培成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非常常见,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非常必要。 湖北驭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非常常见,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非常必要。在发现质量问题时,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这样能够将出现的损失控制在最低,同时,在处理过程也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也能更好的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探讨了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主要还是要以预防为主事先做好防治措施减少甚至消除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确保工程质量。虽然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具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把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关消除这些质量通病完全是可能的。 1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 1.1气泡、蜂窝、麻面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物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往往出现一些很小的小孔;松酥的混凝土骨料嵌挤一堆形成很多蜂窝状的小窟窿;表面出现坑洼、麻点,表面粗糙等现象。这些混凝土表面的质量缺陷不但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物的表观质量,在周围环境的长期作用下还将会给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气泡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使用质量不好的引气剂、河砂偏细、混凝土浇筑时层铺过厚、振捣不均匀或者欠振等原因,使得混凝土中的气泡没有全部排出,这些气泡吸附于模板的表面,拆模后便形成了气泡孔眼。 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拌合料质量不高,塌落度过大、和易性不好,浇筑时混凝土产生了离析;模板拼缝未密封,产生漏浆;混凝土浇筑时过振,使得混凝土离析。 1.2 裂缝 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裂缝的形式有很多种,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向裂缝,有深层裂缝、表层裂缝,有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结构裂缝、表面龟裂等。表面的微小裂缝往往发展形状不规则,有网状的、有放射状的等等,这些裂缝对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没有太大的影响,经简单处理即可。但是,深层裂缝往往是贯通于结构物的全断面,对结构物的承载能力及安全性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必须认真分析其成因,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慎重处理。 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水化热的负面影响。若施工时,水泥用量过大,或者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未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水泥的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迅速升高,使得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②混凝土浇筑不连续,造成冷接缝。③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容易造成混凝土开裂。④混凝土养护不及时或者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而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裂。⑤混凝土为达到一定的强度而让其承压,也将会导致裂缝的产生。⑥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模板的支撑不牢固等都会倒是裂缝的产生。 1.3 孔洞 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内部出现空腔,一般空腔的范围不超过结构尺寸的三分之一。孔洞使得结构物的截面尺寸大大减小,从而导致结构物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蓄水结构物若出现孔洞,将形成渗漏的通道。孔洞的危害性相当的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避免孔洞的产生。 孔洞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拌合料质量差,浇筑时严重离析,混凝土塌落度太低、流动性差,以至于钢筋密集的地方出现孔洞,模板拼缝不严密。严重漏浆。 1.4 露筋 露筋指的是混凝土结构物中的钢筋未能被混凝土包裹而外漏于外界环境中的缺陷。出现漏筋缺陷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加速结构内部钢筋的腐蚀速度,从而影响结构物的承载能力及阻水性能。造成漏筋的原因主要有:钢筋安装时位置不正确,保护层垫块数量不够或者脱落,而使得钢筋贴住了模板;构件钢筋过密,混凝土中的石料粒径过大而使得混凝土不能充满;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移位。 1.5 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若混凝土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那么整个水利工程就不合格,就必须炸毁,重新建造,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造成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原因主要有:原材料质量和符合要求,比如水泥强度等级不够、水泥硬化结块、粗细骨料的含泥量过大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如外加剂用量不准确、为根据现场的砂石料的实际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正道不到位,未正道密实等等。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加强物料质量监管 在进行物料采购过程中,加强物料管理工作,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出现由于材料质量问题而施工问题。水泥选购过程中,选择有质量保障的厂家,通过多家对比,选择性价比高的厂商进行合作。在接收物料过程中,要对其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严格把握其生产日期与工期的协调,杜绝使用超过使用日期的水泥。骨料的质量控制方面,需分配好其份量,避免出现份量不足或超过使用范围的情况,混凝土其他杂物的控制需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保证其符合配比要求。施工过程中为加强混凝土的施工效果而加入的添加剂,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不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物料,以保证其不影响施工质量。 2.2 健全工艺管理体系 强化施工工艺要求,严把质量关,是做好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过程中,注重积累经验,减少混凝土因干裂或水分过多而影响施工。①要对其含水量进行控制,最好搅拌物料配比分析,将混凝土物料进行反复检验,以确保最佳用水量,节约资源,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降低企业成本。②根据混凝土施工环境如温度和空气湿度来进行配比,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避免因长时间放置而导致早凝。混凝土浇筑过程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结构和现场环境进行控制,避免产生裂缝和气孔,提高水利工程使用寿命。 2.3 把关现场施工环节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分析其混凝土强度和工程主体架构之间的联系,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混凝

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导则(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 导则(通用版)

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导则(通用 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规范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工作,提高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是指针对施工过程中已知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的消除或控制性技术;亦即以保障员工、设备和财产安全、防止安全事故、职业危害、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为目的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条各单位工程技术部门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责任单位,其它部门(安全、设备、人力部门等)为参与单位。 第四条安全技术措施应针对重大危险因素而编制,危险因素分为 施工安全、环境安全两大类。 第五条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施工环境资料、设计文件、安全防护设施标准、施工技术规程、安全

技术规程。 第六条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系统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第二章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原则 第七条在编写安全技术措施时首先应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在辨识清楚的基础上对人、机、料、法、环五个环节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采取技术手段进行控制。 第八条符合性和充分性原则: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必须符合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必须以满足安全生产工作需要为前提。 第九条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必要性就是要在对施工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出重大危险因素和风险程度,为减少和防止风险而应采取的相应安全技术措施。 可行性就是在满足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结合现有的施工能力、施工机械、人员素质情况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条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就是要做到安全技术措施的对象明确、目的清楚、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第三章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 第九条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如下:

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1.蜂窝、麻面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搅拌时间不够,和易性差,存在漏振;(3)下料高度超过2m时未设串筒,造成石子砂浆离析,使石子集中,或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4)模板缝隙不够严密,有漏浆现象,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没有足够的养生,拆模时间过早;(5)基础、柱、墙根部未进行接缝处理。(6)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时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7)设计不当,造成钢筋过密,使石子不能很好的流动或坍落度过小;防治的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设计时充分考虑的钢筋的间距。(2)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较硬性的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3)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 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露筋: 混凝土内部各钢筋局部裸露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浇筑小构件时,设计不当钢筋过密,浇筑混凝土时没有足够的保护层,使钢筋紧靠模。(2)设计不当使钢筋较密、保护层太小、振捣时由于人为因素造成钢筋移位、变形,从而产生露筋;(3)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4)混凝土配合比及振捣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防治的措施(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适当减小石子的粒径,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 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人为因素致使钢筋移位;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充分养生,不宜过早拆模以使碰坏棱角。(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 为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落实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云南大丽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文件,大丽指发〔2010〕162号文件“关于印发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具体要求,大丽高速公路第二十六合同段积极响应号召,并结合本标段实际情况,决定在我标段全线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为加强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确保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治理目标 通过质量通病治理,全面提高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㈠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㈡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集料、钢筋、水泥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㈢公路工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85%以上。 ㈣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消除漏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 ㈤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㈥形成一批混凝土质量控制有效、较为先进的工艺和工法。建成一批内在可靠、外观精美的混凝土工程,培养一批优秀的混凝土工程 建设队伍。 二、主要措施

㈠、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1、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项目部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贾允波(项目总工) 副组长:孙春刚(质检工程师) 周庆刚(试验室主任) 成员:王丽(试验室副主任),赵光辉(测量工程师), 徐永利(道路工程师),齐鲁杰(结构工程师), 张淑智(计划工程师),王连广(机料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程技术处,由孙春刚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对混凝土通病治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和成熟工法,并加以推广应用,形成长效机制。 ㈡、强化体系,执行到位 1、施工管理要精细。 项目部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人。水泥混凝土拌和站、预制场要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加强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管理。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站和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2、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施工过程控制。 一、是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 二、是推行集中拌和、工厂化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 三、是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并层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 四、是要加强对原材料、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

水利工程质量通病措施

水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目录 第一章、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1) 1 蜂窝(烂根) (1) 2 麻面 (2) 3 空洞 (3) 4 错台 (4) 5 缝隙、夹层 (6) 6 缺棱掉角 (7) 7 表面不平整 (7) 8 挂帘 (9) 9 伸缩缝处渗水 (9) 10 混凝土浅表性裂缝(含表面龟裂) (11) 11 混凝土深层裂缝(含贯穿缝) (12) 12 表面起灰 (15) 13 表面云彩斑 (15) 第二章、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16) 1 轴线位移 (16) 2 结构变形 (17) 3 接缝不严 (18) 4 脱模剂使用不当 (19) 5 立模后仓面内未清理干净 (20) 6 混凝土格梗模板缺陷 (21) 7 梁模板缺陷 (21) 8 柱模板缺陷 (22) 9 板模板缺陷 (23) 10 墙模板缺陷 (24) 第三章、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26) 1 表面锈蚀 (26) 2 混料 (27) 3 原料曲折 (28) 4 热轧钢筋无生产厂标识 (28) 5 条料弯曲 (29) 6 钢筋剪断尺寸不准 (29) 7 钢筋调直切断时被顶弯 (30) 8 钢筋连切 (30) 9 箍筋不方正 (31) 10 成型尺寸不准 (31) 11 已成型好的钢筋变形 (33) 12 箍筋弯钩形式不对 (33) 13 闪光对焊—未焊透 (34)

14 闪光对焊—氧化 (36) 15 闪光对焊—过热 (38) 16 闪光对焊—脆断 (39) 17 闪光对焊—烧伤 (41) 18 闪光对焊—塑性不良 (42) 19 闪光对焊—接头弯折或偏心 (43) 20 电弧焊—尺寸偏差 (44) 21 电弧焊—焊缝成型不良 (44) 22 电弧焊—焊瘤 (45) 23 电弧焊—咬边 (45) 24 电弧焊—电弧烧伤钢筋表面 (46) 25 电弧焊—弧坑过大 (47) 26 电弧焊—脆断 (47) 27 电弧焊—裂纹 (48) 28 电弧焊—未焊透 (49) 29 电弧焊—夹渣 (50) 30 电弧焊—气孔 (51) 31 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52) 32 绑扎网片斜扭 (52) 33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准 (53) 34 钢筋间距不准 (54) 35 骨架吊装变形 (55) 36 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 (55) 37 钢筋遗漏 (57) 38 绑扎接点松扣及扎丝头向外 (57) 第四章、桩基础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58) 1 水泥搅拌桩—搅拌体不均匀 (58) 2 水泥搅拌桩—喷浆不正常 (59) 3 水泥搅拌桩—抱钻、冒浆 (60) 4 水泥搅拌桩—桩顶强度低 (61) 5 钻孔灌注桩—坍孔 (61) 6 钻孔灌注桩—钻孔漏浆 (63) 7 钻孔灌注桩—钻孔偏位(倾斜) (63) 8 钻孔灌注桩—缩孔 (64) 9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偏位、变形、上浮 (65) 10 钻孔灌注桩—吊脚桩 (66) 11 钻孔灌注桩—断桩 (67) 12 预应力管桩—桩身断裂 (68) 13 预应力管桩—桩顶碎裂 (70) 14 预应力管桩—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72) 15 预应力管桩—桩顶位移 (74) 16 预应力管桩—桩身倾斜 (75) 17 预应力管桩—接桩处松脱开裂 (76) 18 预应力管桩—接长桩脱桩 (77)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发表时间:2016-08-18T10:49:32.577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7期作者:夏洪树 [导读] 本文对水利工程渗水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及堵漏防水施工等施工方法。 四川省伟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材料、工艺和装备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多项施工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新型机械设备在堤防工程中防渗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文对水利工程渗水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及堵漏防水施工等施工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 序言 水下工程防水比其它工程技术复杂、要求高、难度大,长久以来人们对技术复杂性、水下工程防水的认识越来越提高。从建设水利水下工程中吸取的教训加以总结,对堵防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处理的要求,进行堵漏与防水的施工方法,使结构渗水部位形成多道防水线。堵漏与防水是两个不同概念,但目的是相同的,它们之间互相依存,相互相成,也有区别。堵漏是通过一种手段,把渗水堵住。防水是在堵漏基础上,再增加一、两道附加防水层(涂膜防水或抹面防水)以满足工程防水需要。对结构渗水,在散滩电站工程水下部分施工方法简单,对因未重视堵与防,已建成后的水下工程局部渗水,我们选择堵、抹、涂的施工方法,根据结构形式不同,渗水流量大小,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施工处理方法。 2 工程渗水的形成及原因 (1)大面积渗水。一般大面积渗水发生在底板,主要原因是基面四周的基坑降水应在垫层以下,达不到应有水平,造成排水不良,如遇雨天停电或出现其它机械故障,基坑水位上涨,淹没垫层,不具备灌注混凝土条件,为抢进度,带水施工。其次,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孔隙大、密实度低,出现大面积渗水现象。 (2)施工缝。由于大面积施工,将连续作业的混凝土分成几个单元,这个缝是施工造成的,是防水薄弱的环节。施工时首先应清除施工缝面浮灰、杂物等,再按有关规定施工。其次,模板支撑不牢、不严密,造成跑浆,出现蜂窝麻面,引起缝隙渗水。 (3)变形缝。变形缝渗水主要原因是止水带固定不牢,偏离中心,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较大孔洞或者蜂窝麻面。 3 工程防水措施 防水措施在水利水下工程中很重要,它是一项综合技术的体现,是搞好工程施工的主要条件。在堵漏防水措施中,应抓住几个环节: (1)选用防水材料。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型防水材料类型较多,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只依靠材料解决各类渗水还有困难,应根据材料的特点处理不同形式渗水。一般堵水,应采用刚性材料(堵漏剂SH水泥外加剂)、硅酸纳速凝剂。 (2)堵防结合,刚柔相济”。堵(水)是施工前提,把渗水渠道封闭,然后再采用防水措施,不能单一处理,要综合治理,才能增强结构抗渗能力。 (3)要以发展的观点去处理渗水。水下工程结构,由于受外界因素(湿度变化,基础下沉)影响,使结构产生局部裂纹(水平裂纹、垂直裂纹)。在处理时,不能只处理裂纹范围,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问题。 4 工程防水材料 所选用的材料如下:堵采用快速堵漏剂、水泥SH 外加剂、特种水泥、硅酸纳速凝剂。涂采用RG 型防水涂料、环氧树脂水泥。抹采用防水砂浆。但是近几年防水材料发展很快,产品类型较多,而多数生产企业又为乡镇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质量差。因此在选用材料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各种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对该项材料的技术要求,并且有建材质监部门认可检验报告。 (2)合理选用材料品种。由于水下工程潮湿,通风受限制,潮湿基面上应选用湿固型和吸收水分能力强的涂料,它能吸收基面水分,达到与基面紧密粘结的目的。总之,根据结构不同要求合理选择材料。有振动设备的工程要选择柔性防水材料。 (3)施工使用的各类材料,必须有厂家产品合格证,还要进行抽样检测,掌握各类材料特点、使用方法,产品达到各类指标方可使用。 5 堵漏防水工程施工 水下工程渗水形式多种多样:①采用堵的施工方法,把渗水根源封闭。这是各个工序的前提,是一项基础工作。②优化组合施工方法,才能在渗水部位形成多道防水线的密封整体防水层。 5.1 堵漏防水典型工程 (1)点渗水。结构基面局部出现点渗,应选择堵漏材料,一般混凝土结构基面涂刮刚性材料(RG 涂料确保时),当结构已有刚性材料防水层或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基面,可用柔性防水涂料,使渗水部位形成堵、涂、抹的防水层,增加结构抗渗性能。 (2)渗水量大的处理。应划分成几个单元,一个单元处理完后再处理另一个单元。根据单元渗水实际情况,对渗水量大的先埋管注浆,以防止注浆时跑浆。当渗水量小时,可采用堵的方法。这样经过多次堵注,抹几次循环,就解决了单元的问题,然后根据结构状况,涂抹刚性或柔性防水材料,增强结构抗渗性能。 (3)变形缝渗水。变形缝渗水处理可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和卷材加强层进行多道设防。 (4)施工缝渗水。施工缝处理时,以堵或注为主,把水堵住后,在施工缝中心线两侧范围,涂刮刚性的RG 型材料,以增强结构抗渗性能。 (5)基面微渗湿。应选择适用于潮湿基面的材料。在施工处理上,我们采用RG型防水涂料。这种材料的特点是改变水灰比,既能堵漏又可以刮涂防水层,一料多用,满足了堵漏防水要求。 5.2 增强质量意识 (1)防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施工质量对防水工程起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出现质量问题均与施工质量有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 施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很多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量越来越大,结合工作实践,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关键词:裂缝、分析、防治 1.1砼实体裂缝 原因:1、水灰比过大、干燥裂缝;2、砼保护层偏小,位置放置不当;3、收光时间及收光次数掌握不当;4、过早拆除及承受外部荷载;5、支撑强度不够,使模板产生扰度、沉降不均匀;6、温度变化以及砼收缩变形大于极限拉升变形导致砼裂缝;7、配筋不合理; 8、结构跨度过大,未留置后浇带或后浇带留置不合理。 防治措施:1、尽量减小砼坍落度,在最后一次抹光结束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2、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垫块位置和厚度,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3、砼浇筑后至终凝至少收光三次,最后一次需控制在初凝后终凝前;4、根据同养试块的抗压强度合理选择拆模时间和加荷时间;5、浇筑砼前检查排架各节点锚固是否到位,地基和排架垫木是否硬实;6、确保大体积砼内外温差小于25℃,温度梯度每米小于15℃;7、合理配置钢筋,特别是墙板水平筋和柱、梁交接处加强筋的配置;8、合理留置后浇带。 1.2砼凝结时间异常 原因:1、外加剂计量不准确(过量);2、FA等掺合料是否掺错;3、现场人为随意添加外加剂;4、外加剂本身缓凝成分超量。

防治措施:1、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校验,出现异常立即整改;2、查看库存原材料;3、现场添加外加剂必须由技术人员旁站指导监督;4、及时通知外加剂生产厂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比。 1.3现场砼养试块强度不合格 原因:1、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2、取样不规范;3、制作不规范;4、冬季砼强度增长缓慢,且未按要求送检;5、冬季砼受到早期冻害,影响砼强度增长;6、现场随意加水。 防治措施:1、严格按JGJ55-2011设计配合比;2、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3、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规范制作;4、加强工地砼养试块的管理,记录温度,按规范要求养护及送检;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必须添加防冻剂,并做好保温措施;6、禁止现场加水。 1.4砼坍落度损失较大 原因:1、外加剂保塑性能差;2、现场浇筑缓慢,砼在现场等待时间过长;3、配合比设计不当;4、现场施工人员较少,工地停电,胀模等。 防治措施:1、根据季节变化要求厂商合理调整外加剂中的缓凝成分;2、调整配合比,根据运距控制出厂砼坍落度,合理掺用外加剂;4、施工方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浇筑砼人数。 1.5砼蜂窝、麻面、孔洞 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脱模剂涂抹不均匀或品种不当,砼浇筑前未用水湿润;2、对浇筑有一定高度的砼下料不当,造成砼离析;3、砼浇筑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4、模板拼缝不严,或是砼浇筑时模板变形导致漏浆。 防治措施:1、模板表面应平整,无粘附物,脱模剂涂抹要均匀,浇筑前应用清水湿润,并不留积水;2、砼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米,必要时采取串筒、溜槽进行下料;3、合理掌握振捣时间和振捣间距,振捣均匀,不过振、漏振;4、模板拼装应丝严缝合,并加固牢固。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 商品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本文结合传统的施工工艺及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商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通病,提出相应的防治及处理措施。 一、商品混凝土表面蜂窝现象 指商品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产生的原因 1.1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1.2商品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把安全工 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1.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1.4商品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1.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1.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1.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商品混凝土。 2、防治的措施 2.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商品混 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商品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 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体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商品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商品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商品混凝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示范文本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建立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管理本项目范围 内的施工安全、交通安全以及防火、防盗、防汛救灾等工 作,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健全安全组织,强化安全机构,充实安检人员, 完善工作制度,在质量安全科内聘用1-2名事业心强懂业 务的专职安全监督员,各作业队(班组)配备1名兼职安 全员,作做到每班作业都有安全监督员,每天巡视各施工 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以及是否有违章作业情况, 一旦发现及时控制,做到班前交代注意事项,班后评安 全,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3)坚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法令,执行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发出的有关规定和指令,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定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4)施工重点防止发生:块石开采爆破事故、交通事故、触电事故、高空坠落事故、机械设备伤亡事故。 (5)遵照《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制定各工作面,各道工序、各工种的安全生产规程,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学习,尤其对新进场的职工与民工要坚持先进行安全生产基本常识的教育后才允许上岗的制度。在安全知识的教育中,重点加强“三防”知识教育,即防止自己伤害自己,防止他人伤害自己,防止自己伤害他人。 (6)在主要交通道口及施工范围区内设置标准的交通信号、报警信号、危险信号、安全信号和指示信号等安全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 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3、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三)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 (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汇总处理 主编单位: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 二〇一三年一月

一、征求意见总体反馈情况 1、本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概况 2012年9月中旬,编制组完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共分14章,228条款。本标准中的施工质量通病,按工程施工技术类型的不同,划分为岩石明挖、地下洞室开挖、地基加固、灌浆、混凝土、土石方填筑、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机电设备安装等13类,共计222种质量通病。即:岩石明挖工程,10种通病;地下洞室开挖工程,7种通病;锚喷支护工程,14种通病;地基加固工程,20种通病;防渗与排水工程,27种通病;灌浆工程,25种通病;混凝土工程,30种通病;土石方填筑工程,12种通病;砌体及护脚、护岸工程,18种通病;疏浚工程,4种通病;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9种通病;机电设备安装工程,15种通病;安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与与施工期监测工程,31种通病。 2、征求意见总体情况 2012年9月13日,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办建管函〔2012〕682号函”文件,就本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意见,并于2012年10月底截止。2012年11月中旬,编制组完成对相应“反馈意见和建议”的汇总工作。本次征求意见,实际收到反馈类文件和信息共计33份,反馈意见和建议538项,主要集中在第四章锚喷支护、第五章地基加固、第六章防渗与排水、第八章混凝土、第十三章机电设备安装等章节,其中第五章、第八和第十三章的意见和建

议最多(见表1)。 表1 反馈意见汇总概况 二、主要修改情况说明 1、标准“征求意见稿”修改过程 2012年11月25日-28日,先召开了专家研讨工作会议。会上,对538项“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析和研讨,并针对每条“反馈意见”提出处理方案。对“反馈意见和建议(538项)”的处理,分为“采纳或者部分采纳”和“未采纳”两类,其中,部分采纳和采纳的为486项,未采纳的为52项(见表1),采纳率为90.3%。同时,根据整体反馈意见和标准编写实际,确定增加“灌浆、混凝土、机电设备安装”等专业质量通病共计61种,扩大了涵盖范围。2012年12月15日,增加编写质量通病条目的工作基本完成。 2012年12月16日—28日,编制组对本标准进行了逐章、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