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刘培成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引言
水利工程是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基础设施。

然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给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带来威胁。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中常见的质量
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一:施工质量不合格
表现
施工过程中,常出现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如构造物存在强度不够、变形较大、裂缝等现象。

预防措施
- 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 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质量通病二:材料质量问题
表现
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材料质量问题包括材料强度不达标、耐久性差等。

预防措施
- 严格选择材料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可靠;
- 进行材料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 加强材料使用和储存的管理,确保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坏或腐蚀。

质量通病三:水利设备故障
表现
水利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故障,例如泵站泵的堵塞、机械设备的损坏等。

预防措施
- 定期对水利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建立设备运行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
- 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部件,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结论
水利工程质量通病对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


了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施工管理、严格选择材料和
定期维护设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在灌溉、供水和防洪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加强养护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 止开裂和收缩。
控制温度
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混凝土性 能的影响。
定期检查
对养护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 保混凝土质量。
合理设计结构
1 2
优化结构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 形式和尺寸,减少应力集中和裂缝产生。
合理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 度和耐久性。
优化施工工艺
改进施工方法
01
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如泵送混凝土、滑模施工等,提
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加强施工监控
02
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
施工质量。
提高施工人员技能
03
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
材料因素
水泥
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等性能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裂缝、强度不足等问题

骨料
骨料的级配、粒径、含泥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 耐久性。
外加剂
外加剂的种类、用量、质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 能和强度。
施工工艺
搅拌不均匀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离析、强度不均匀等问
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和技术创 新活动,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构造措施
在结构设计中采取加强措施,如增加配筋、设置 伸缩缝等,提高结构抵抗开裂的能力。
3
考虑环境因素
在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 影响,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采取相应的措 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现浇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缺陷及预防

现浇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缺陷及预防

1 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
1 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 1
施 工现 场 管 理制 度不 健 全 、 理不 善 , 管 未严 格 按施
工 组织 设计 、 工 图、 范组 织施 工 , 工准 备 不足 , 施 规 施 施
和 质量 监 督制 度 , 实施 工质 量 控制 责 任 , 制定 相 关 落 并 技术、 经济 合 同保 证措 施和制 度 。坚持 以人 为核 心 的事 前 、 中、 事 事后质 量控 制 , 防为主 , 预 严格执 行 。
泥 的实际活性 ,影 响 了混凝土配 合 比设计 的正确 性 , 或 套用混 凝土配 合 比选 用 不当 , 同时对 外加 剂掺量 控制 不
凝土接缝 美观 , 头不变形 , 接 不流 ( 浆 。 挂)
.2 2 准确等 。 未严 格按 配合 比称料 , 意增 加用水 量 , 意提 2 .钢筋制安 任 任 钢筋 表面 必须 除锈 、 洁 , 筋 下料准 确 , 护层 厚 清 钢 保 高混凝 土塌落 度 , 拌 时颠倒加 料顺 序 , 拌 时间过 短 、 搅 搅
接部 位 松 动 、 形 缺 陷 ( 棱 掉 角 、 凹不 平 、 面 、 外 缺 凸 麻 起 砂、 掉皮 ) 强度 达不 到设计 要求 8类 。这 些质量 缺 陷不 、 但影 响整 体工 程 美观 , 会 影 响工 程 的结 构性 能 、 还 使用
2预 防措施
2 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 1
1 模板原 因 . 2
模 板 及其 支 架未 具 有足 够 的承 载 力 、刚度 和 稳 定
2 .模板安装 .1 2
以组合 钢 模板 为 例 , 保证 模 板放 线 准确 , 底部 承 垫
性, 造成 模板变 形 , 缝漏浆 。在 浇筑 混凝 土前 , 接 浇水湿 层 必 须 找平 , 板 清 洁 、 润 、 模 湿 不积 水 、 杂物 、 脱 模 无 涂 润 不够 或积水 , 模板清 洁不够 , 板 内有杂物 , 模 未涂 刷 隔 剂 。 模板在 拼 ( ) 接 时要求接 缝有规 律 、 观上 能接受 , 感 而 离剂 。用 作模 板 的地 坪 、 模 不平 整 , 胎 梁板 起 拱 高度 不 且 接缝也 要求严 密 、 不漏浆 、 缝细 小 。 在拼 缝 间还可加 设 够, 预埋 件 、 留孔洞 安装 不牢 固 , 预 模板 拆 除时 间未把 握 海 绵条或 橡胶条 , 以增 加严 密性 。 此外 , 可将 模板拼 缝 还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其中包括材料质量、施工环境、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不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混凝土材料质量通病: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抗渗性差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配合比,选用合适的水泥、骨料等原材料,并进行适当的试验检验。

2.原材料偷工减料: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甚至出现开裂、渗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和质量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用量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开裂、渗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水灰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严格控制用水量。

4.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和浇注不均匀: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选择搅拌设备,确保搅拌均匀;控制浇注速度和质量,避免混凝土分层。

二、施工环境和工艺通病:1.施工现场环境不洁净: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质量不达标、强度降低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清洁管理,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

2.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强度低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可采取加热、湿喷雾等方法进行调控。

3.混凝土养护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早蒸发。

三、其他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混凝土表面麻面:可能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养护不当等原因导致。

防治措施: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注意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早蒸发。

2.混凝土开裂:可能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引起。

防治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混凝土抗裂措施,如加纤维等。

3.混凝土强度低:可能由于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原材料质量差等原因引起。

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配合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控,确保混凝土强度。

浅谈水工混凝土常见质量缺陷及预防处理措施

浅谈水工混凝土常见质量缺陷及预防处理措施

1概述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机械、材料、施工人员素质、施工方法、气象环境等各种原因,难免出现一些施工瑕疵、质量缺陷,常见质量缺陷有麻面、蜂窝、露筋、孔洞、错台、缺棱掉角、缝隙等。

本文结合长期积累的施工经验及施工规范、设计要求,探讨了不同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

2水工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预防处理措施2.1表面气泡2.1.1形成原因模板面积较大,仓内混凝土气泡不易排除;浇筑分层过厚,振捣时气体未排出仓外。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没有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气泡在模板表面停留。

2.1.2预防措施选用模板时尽量使用表面平整、光滑的模板。

使用已经用过的模板时要把模板表面的混凝土残渣及各种杂物清理干净。

将脱模剂均匀地涂刷在模板表面,不能涂刷过厚,也不能用动植物油、柴油等代替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正确地选择骨料,粗骨料最好是三级配料,严格执行实验配合比。

要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铺料厚度不能超过50cm,靠近模板处要谨慎振捣,保证振捣密实直到气泡翻到混凝土上方为止。

2.1.3处理措施根据气泡直径大小进行处理,直径小于2mm的气泡不需要处理;直径大于2mm的气泡,先用高压水枪将气泡内的污垢冲洗干净,烘干后再将预缩砂浆均匀地刮抹在有气泡混凝土的表面。

如果气泡十分密集,将气泡密集区打磨平整,用黑水泥和白水泥按1∶1的比例配制水泥浆进行刮抹,边刮抹边压实。

如果刮抹后的混凝土颜色和原混凝土颜色差别很大,要调整两种水泥的比例。

2.2麻面2.2.1形成原因模板表面本身就非常粗糙,没有进行处理;有一些杂物或者混凝土残渣没有清理干净粘在模板表面上;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没有浇水,木模板的表面吸走了混凝土中的水份,导致混凝土因失水产生麻面。

2.2.2预防措施不能选用表面扭曲、粗糙的模板,使用前要把模板表面的水泥砂浆清除干净。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浇水保持湿润,拆模时间应根据当地气温、混凝土强度而定。

水利大坝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

水利大坝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4-9-17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宋辉[导读] 在水利大坝的建筑施工当中,混凝土是被人们大量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宋辉陆川县清湖水库管理所(广西玉林) 537718摘要:在水利大坝的建筑施工当中,混凝土是被人们大量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它具有自身整体性能、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工程项目中被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的浇筑是工程施工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大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问题也是大家非常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因此,本文根据我国目前水利大坝工程混凝土施工状况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和如何完善施工管理措施做了简单分析和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字:水利大坝;混凝土;施工质量;措施随着我国的发展,水利建设、加固维修等工程在我国也快速发展起来,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等问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工程质量不合格等方面而出现的问题,给人们的生产作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科学有效的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我国许多的工程项目中,水利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因此工程的质量问题必须要引起水利行业的高度重视。

一、施工现状1、在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一些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还不够完善,在施工要求和规范方面还不够明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在进行水利大坝工程施工时,在混凝土的浇筑方面仍然存在浇筑进度和流程等环节没有科学施工的问题。

建筑业正处于发展的阶段,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属于比较大的建设项目,具有工程量多、规模大、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多、施工流程复杂、需要大量的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等特点,而现在的技术管理与质量要求不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2、在进行工程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然而大多数的作业人员都是一些没有经过专业的工程施工培训,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和缺少施工经验的农民工。

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一些施工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调查和分析工作的能力,盲目的进行工程建设,在进行大坝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浇筑过程出现的问题和浇筑之后的保养工作都存在很多的问题。

水利工程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及对应措施

水利工程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及对应措施

水利工程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及对应措施摘要: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蜂窝和麻面等问题是长期困扰着技术人员的几大难题,是水利工程混凝土的主要通病,稍有不慎,就会形成质量问题,因此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以上问题非常关注。

本文对水利工程混凝土容易产生通病的原因以及对应的施工措施一一列举,供从事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通病;原因;措施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涉及材料、施工环境及混凝土内外温差收缩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动、静荷载、其他各种外荷载引起的等各方面的因素。

根据分析混凝土裂缝常发生在浇筑时间为6~9月混凝土结构内,正值高温月份,且每次浇筑方量大,历时较长,不能完全避开一天的高温时段。

或者混凝土厚度过厚但未达大体积混凝土的标准,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或采取降温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

另外与施工过程全过程质量控制也有关系,如混凝土振捣、保护层厚度过大或过小,拆模和养护时间;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的大小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

也有学者提出因混凝土结构分段或分块过大,造成“长墙效应”而形成裂缝,原理是混凝土在凝结过程的收缩性,而混凝土结构两端底部的约束,造成“约束”裂缝,常发生在分段(分块)超过12m的墙体(底板),裂缝常分布在墙体(底板)的1/2或1/4处,呈大致对称垂直分布,该现象在多个工地得到验证。

根据混凝土裂缝可能形成的原因,可采取相应的措施:1.建议施工单位合理选择混凝土浇筑时间,避免高温时段浇筑大体积大方量的混凝土,否则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2.检查分析混凝土配比,控制好细骨料用量和水灰比,控制混凝土的塑性收缩;3. 适当延长侧墙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并且拆模时不要马上移走模板,而是先让模板拆开一条缝隙作浇水养护用,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养护环境以达到控制墙体裂缝的目的;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好分层有序,不漏振,不超振,避免振动器接触钢筋,监理人员全程跟踪旁站,发现不符合施工规范的,立即指出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整改,并做好旁站记录。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 . 1 气 泡、 蜂窝 、 麻 面的防治措施 1 . 1 气泡 、 蜂窝 、 麻面 采 用干净 的中砂 . 其各项技术 指标都必须满 足规范要求 : 选用优 在水利工程混凝 土结构 物拆模后 . 混凝土 表面往 往出现一些很小 质的引气剂 : 混凝 土浇筑时严格按 照薄层法进行铺 筑 . 每层厚度不 超 的小孔 : 松酥的混凝 土骨料嵌挤一堆 形成很 多蜂 窝状 的小 窟窿 : 表 面 过 3 0 c m: 混凝 土振 捣是应该 均匀 、 充分 , 振捣 棒应该快插慢 拔将混凝 出现坑洼 、 麻点 . 表 面粗糙等现象 。 这些混凝土表面 的质量缺陷不但严 土内部 的气体全部 引出 重影响 了混凝土结构物 的表观质量 . 在周 围环境 的长期 作用 下还将会 2 . 2裂缝的防治措施 给混凝土结构物 的质量造成不 良影响 裂缝 的产生是混凝土施工过程 中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因 气泡的产生的原 因主要是 : 使用质量不好 的引气剂、 河砂偏细、 混凝 此. 防治裂缝 的产生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控制。 首先便是严格控制原 土浇筑时层铺过厚 、 振捣不均匀或者欠振等原因. 使得混凝土 中的气泡没 材料的质量 , 采用优质 、 洁净的粗细骨料 , 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 , 降低水 有全部排出 . 这些气泡吸附于模板的表面, 拆模后便形成了气泡孔眼。 化热的影 响 其次就是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 蜂窝、 麻面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拌合料质量不高 , 塌落度过大 、 和 以埋入冷却水管 . 通水循环 . 将水泥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带 出一部分 . 防 易性不好 . 浇 筑时混 凝土产生 了离析 : 模板 拼缝未密封 。 产生漏浆 : 混 止混凝 土内外温差过大 再次就是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 采取保温保 凝 土浇筑时过振 . 使得砼离析。 湿养护 .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 4 天 。混凝土强度在达到 5 M p a 前, 严禁在 1 . 2裂 缝 其上施加任何荷 载。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前 , 不得拆模 。 裂缝是混凝 土施工 中最 为常见 的质量通病之一 。 裂缝 的形式有很 2 . 3 孔 洞的防治措施 多种 . 有横 向裂缝 、 纵 向裂缝 、 斜 向裂缝 , 有深层 裂缝 、 表层 裂缝 , 有收 混凝土拌和物应均匀 . 混凝土必须具有 良好的和易性与流动性 . 分层 缩裂缝 、 温度 裂缝 、 结构裂缝 、 表 面龟裂 等。表 面的微小裂缝往往发展 摊铺、 振捣、 平仓及时 , 振捣均匀, 不漏振, 模板缝隙密合, 模板支撑牢固。 形状不 规则 . 有 网状 的 、 有放射状 的等等 , 这些 裂缝对结构 的稳定性 、 2 . 4漏筋 的防治措施 安全性没有太大 的影 响 . 经 简单处理 即可 。 但是 , 深层裂缝往往是贯通 钢筋位置必须准确 . 并且绑扎牢靠 : 采用硬度 、 高度恰当的保护层 垫 于结构物 的全断 面. 对结构物 的承载能力及安全性能有 着非常不利 的 块, 且布置均匀 ; 挡结构物钢筋密集式应该选用粒径较小的石料; 混凝土振 影响 . 必须认真分析其成 因 . 并采取合理 的处理措施 , 慎重处理 。 捣时严禁人员在钢筋上肆意踩踏: 振捣棒不允许直接触碰钢筋骨架。 裂缝产生 的原 因有很 多种 . 主要 有以下几种原 因 : ①水化 热的负 2 . 5 强度不符合要求 的防治措施 面影响 若施工时 , 水泥用量过大 , 或者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未采用低 混凝 土强度与拌合料 的原材料 、 配合 比、 振捣施工 等都 有很大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刘培成
发表时间:2018-07-12T10:37:31.2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作者:刘培成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非常常见,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非常必要。

湖北驭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非常常见,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非常必要。

在发现质量问题时,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这样能够将出现的损失控制在最低,同时,在处理过程也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也能更好的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本文探讨了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主要还是要以预防为主事先做好防治措施减少甚至消除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确保工程质量。

虽然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具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把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关消除这些质量通病完全是可能的。

1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
1.1气泡、蜂窝、麻面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物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往往出现一些很小的小孔;松酥的混凝土骨料嵌挤一堆形成很多蜂窝状的小窟窿;表面出现坑洼、麻点,表面粗糙等现象。

这些混凝土表面的质量缺陷不但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物的表观质量,在周围环境的长期作用下还将会给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气泡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使用质量不好的引气剂、河砂偏细、混凝土浇筑时层铺过厚、振捣不均匀或者欠振等原因,使得混凝土中的气泡没有全部排出,这些气泡吸附于模板的表面,拆模后便形成了气泡孔眼。

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拌合料质量不高,塌落度过大、和易性不好,浇筑时混凝土产生了离析;模板拼缝未密封,产生漏浆;混凝土浇筑时过振,使得混凝土离析。

1.2 裂缝
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裂缝的形式有很多种,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向裂缝,有深层裂缝、表层裂缝,有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结构裂缝、表面龟裂等。

表面的微小裂缝往往发展形状不规则,有网状的、有放射状的等等,这些裂缝对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没有太大的影响,经简单处理即可。

但是,深层裂缝往往是贯通于结构物的全断面,对结构物的承载能力及安全性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必须认真分析其成因,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慎重处理。

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水化热的负面影响。

若施工时,水泥用量过大,或者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未采用低水化热水泥。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水泥的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迅速升高,使得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②混凝土浇筑不连续,造成冷接缝。

③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容易造成混凝土开裂。

④混凝土养护不及时或者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而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裂。

⑤混凝土为达到一定的强度而让其承压,也将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⑥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模板的支撑不牢固等都会倒是裂缝的产生。

1.3 孔洞
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内部出现空腔,一般空腔的范围不超过结构尺寸的三分之一。

孔洞使得结构物的截面尺寸大大减小,从而导致结构物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蓄水结构物若出现孔洞,将形成渗漏的通道。

孔洞的危害性相当的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避免孔洞的产生。

孔洞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拌合料质量差,浇筑时严重离析,混凝土塌落度太低、流动性差,以至于钢筋密集的地方出现孔洞,模板拼缝不严密。

严重漏浆。

1.4 露筋
露筋指的是混凝土结构物中的钢筋未能被混凝土包裹而外漏于外界环境中的缺陷。

出现漏筋缺陷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加速结构内部钢筋的腐蚀速度,从而影响结构物的承载能力及阻水性能。

造成漏筋的原因主要有:钢筋安装时位置不正确,保护层垫块数量不够或者脱落,而使得钢筋贴住了模板;构件钢筋过密,混凝土中的石料粒径过大而使得混凝土不能充满;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移位。

1.5 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若混凝土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那么整个水利工程就不合格,就必须炸毁,重新建造,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造成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原因主要有:原材料质量和符合要求,比如水泥强度等级不够、水泥硬化结块、粗细骨料的含泥量过大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如外加剂用量不准确、为根据现场的砂石料的实际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正道不到位,未正道密实等等。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加强物料质量监管
在进行物料采购过程中,加强物料管理工作,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出现由于材料质量问题而施工问题。

水泥选购过程中,选择有质量保障的厂家,通过多家对比,选择性价比高的厂商进行合作。

在接收物料过程中,要对其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严格把握其生产日期与工期的协调,杜绝使用超过使用日期的水泥。

骨料的质量控制方面,需分配好其份量,避免出现份量不足或超过使用范围的情况,混凝土其他杂物的控制需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保证其符合配比要求。

施工过程中为加强混凝土的施工效果而加入的添加剂,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不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物料,以保证其不影响施工质量。

2.2 健全工艺管理体系
强化施工工艺要求,严把质量关,是做好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过程中,注重积累经验,减少混凝土因干裂或水分过多而影响施工。

①要对其含水量进行控制,最好搅拌物料配比分析,将混凝土物料进行反复检验,以确保最佳用水量,节约资源,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降低企业成本。

②根据混凝土施工环境如温度和空气湿度来进行配比,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避免因长时间放置而导致早凝。

混凝土浇筑过程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结构和现场环境进行控制,避免产生裂缝和气孔,提高水利工程使用寿命。

2.3 把关现场施工环节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分析其混凝土强度和工程主体架构之间的联系,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混凝
土不能现场搅拌的情况下,在其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封闭式专用运输车,及时送到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需不停地对其进行搅拌,以避免出现骨料分离的现象,若到达施工地点出现分离现象,则需对其进行再次搅拌,以满足生产需求。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塌落程度和支撑模板进行检测,以保证两者符合施工要求,避免出现崩塌现象。

施工前对技术工人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以确保其理解施工要求,如对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进行培训,避免出现骨料相离现象。

同时,安排监理人员注重对施工现场的进行监管,对隐蔽、重点部位进行严格把关,验收过程严格,满足生产需求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于不合格者,追究施工人员责任,降低出现不合格工程的风险。

另外,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对其进行拆模过程中,需要按照工程结构进行有序拆除,确保这一工序不影响混凝土施工工艺。

2.4 养护工作要做到位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其养护工作是确保高标准完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完工后的养护主要通过洒水进行,洒水增强混凝土硬度和紧密性,防止裂缝现象。

在冬天低温气候条件下,需要对其进行保温,以免出现裂缝现象,可通过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在对塑料膜进行选择时,需选取工程专用,质量有保证的材料进行。

总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意识,掌握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减少或消除质量通病,对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节省工程费用,实现经济、安全、高效的工程建设管理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窦艳飞,蒋强强.关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6(07)
[2]王林旭.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7)
[3]齐志民,余海见.简析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治理[J].港工技术.2016(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