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第15周周统练及答案

初一下第15周周统练及答案
初一下第15周周统练及答案

初一学年下第十五周课堂教学统练

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迸.溅(bèn)孱.头(càn)猥.琐(wěi)

B.灼.灼(zhuó)不禁.(jìn)忏.悔(chàn)

C.笼.罩(lóng)一摞.(luò)琼浆.(jiāng)

D.怆.然(chuàng)决眦.(zì)哆.嗦(duō)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枯槐遗撼矜持轰轰烈烈

B.繁密幼稚伫立垂垂墓老

C.赤裸黑枯瞬息祸不单行

D.涉足萋萋幽寂感人致深

3、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将“了解”和“研究”调换位置

B.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删去“非常”

C.最近,某煤炭公司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本公司最近发生的一起严重责任事故的调查结果及其处理意见,以避免同类事情不再发生

将“不再”改为“再次”

D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措施,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去掉“又快又好”

4、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简爱-----毕业留校做了三年教师(《简爱》)

B.诸葛亮-----火烧新野(《三国演义》)

C.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红楼梦》)

D.刘唐-----火烧战船(《水浒传》)

5、语言运用——下面情境中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4分)

【情境】当前许多地区加大力度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去劝说一位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中年妇女。

A.当心来往车辆闯红灯多危险!

B.不要闯红灯!闯红灯是没素质的表现!

C.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D.闯红灯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请多保重!

6、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________,从枯黄读出________,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________。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________,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霞云翠绿意境灵魂

B.光明翠绿意义生命

C.霞云丰润意义灵魂

D.光明丰润意境生命

7、按课文原文填空(14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

(2),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4),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莫言下岭便无难,。(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

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二、阅读理解。(62分)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下面问题(28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加点词(8分)

(1)晋陶渊明独.爱菊(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不蔓不枝.(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翻译下列句子。(12分)

(1)晋陶渊明独爱菊。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11.“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作者“独爱莲”?(4分)

(二)阅读《筷子春秋》,回答下面问题(16分)

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

②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

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

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

⑤理论上

...,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

⑦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

1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4分)

13、第④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什么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14、第⑤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4分)

15、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4)

(三)阅读《三角梅》,回答下面问题。(18分)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喟叹,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16.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4分)

17.本文的②~⑤段写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8.“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为什么?(3分)

19.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20.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4分)

双城区初中语文第十五周周考试卷答案

一、1、答案:D 解析:A项中,“迸”应读bèng;B项中,“禁”应读jīn;C项中,“笼”应读lǒng。

2、答案:C 解析:A项中,“撼”应为“憾”;B项中,“墓”应为“暮”;D项中,“致”应为“至”。

3、D

4、A简爱毕业后留校做了两年老师

5、C

6、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本题要结合句意来分析,因“阴雨”与“晴日”相对,“沙漠”与“清泉”相对,因此第一、第二空所填词语与“暗夜”“枯黄”也应是对应关系,与“暗夜”相对的是“霞云”,与“枯黄”相对的是“翠绿”,所以第一、第二空应分别填“霞云”“翠绿”,再根据句意理解,后面两个空应填“意境”和“灵魂”。故选A。

7、(1)吟鞭东指即天涯(2)荡胸生曾云

(3)柳暗花明又一村(4)商女不知亡国恨

(5)赚得行人错喜欢(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 (1)只 (2) 沾染(污秽)

(3)长枝节(4)应当

9.(1)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2)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3)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4)(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10、D

11、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亵玩焉”

12、(1)“筷子”一词的由来和演变。(2)对“筷子”这一食器诞生的推测。(3)使用筷子有利于身体健康。(4)使用筷子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13、(1)作比较。(1分)(2)通过“箸”和“匕”(或“匙”)作比较,来说明。“筷子”的使用更方便夹菜。(2分)

14、不能删去,因为文中对“箸”诞生的说明仅是合理推测,并非实证

15、(1)使用方便灵活。(2)可以使进食方式更文明。

16、A憧憬→B沮丧→C痛恨→D惊喜

17、写了三角梅在栽下的三年里毫无变化、毫无生机。为下文写三角梅的盛开做铺垫。(与下文写三角梅的盛开形成对比,突出了三角梅盛开的美丽,欲扬先抑,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18、本以为将要死亡的三角梅竟然开放出如此美丽的花朵,出乎意料,让她感到惊喜,因此“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19、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描写的角度:花的颜色和形态,写出了三角梅花色的美丽和花朵形状的动态之美;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比作张开翅膀扇动、奋争、翩飞的蝴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角梅的花形、动态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之情。

20、“奥秘”指高深神秘不易了解的事理,“潜能”指潜在的还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或能量。文中三角梅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有时并不被我们察觉,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静静地等待;只有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积蓄、不断地拼搏,才能够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