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概况
温岭的前景

温岭的前景温岭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东经120°23′至121°02′、北纬28°20′至29°11′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温岭正迅速发展,其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温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温岭拥有近岸海域,拥有多条河流,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这些优势使得温岭在农业、渔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农业方面,温岭可以发展种植水稻、水果等作物,还可以养殖畜禽;渔业方面,温岭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渔场资源,可以发展渔业养殖和海洋捕捞;旅游业方面,温岭拥有美丽的海滩、风景如画的山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发展海滨度假村、生态旅游等项目。
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为温岭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其次,温岭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温岭已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家具、塑料制品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这些产业在温岭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温岭还拥有多个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同时,温岭还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创新产业,并鼓励创业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些举措将为温岭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动力。
此外,温岭还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市区形象。
温岭市正进行城市更新、环境整治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工作,提高市容市貌。
同时,温岭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电力等方面的投入。
这将为温岭提供更加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
综上所述,温岭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优势,同时在产业基础和城市建设方面也有不断的改善和升级。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温岭的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温岭将迎来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
自然概况

第二章概况第一节自然概况一、地形地貌温岭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09′50″~121°44′0″,北纬28°12′45″~28°32′02″之间。
东、东南、西南三面濒海,西邻乐清市,南连玉环县,北接黄岩和路桥区。
市域东西长55.5km,南北宽35.9km,区域总面积1081.24 km2,其中陆地面积925.8km2。
温岭市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倾斜浸入东海,西部和西南部多为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原,北部、中部和东部为平原,地势平坦,局部间有陆屿残丘。
地貌单元众多,有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岛屿、港口等,以平原为主。
“四山一水五分田”是温岭市地貌的基本特征。
二、河流水系温岭市境内主要水系为金清水系,其次有西南部若干独立水系。
金清水系干流发源于温黄交界的太湖山东南麓,东行至大溪出谷入平原,经麻车桥、新金清闸流至金清新闸剑门入东海,全长50.8 km。
金清水系流域面积1172.58 km2,温岭境内693.05 km2,占全流域面积的59.1%,其主要河道有:金清港、东月河、木城河、箬松河等。
团结水系干支河道纵横,共计长度49 km,主要河道有:团结塘中心河、场西河、场东河。
松南水系主要河道有:超英河、解放河。
其他独立水系有桐岭水库灌区水系、横山溪水系、坞根水系、沙山水系和青江水系。
桐岭水库灌区水系流域面积22.17 km2,主要河道有:大闾河、半途河、国庆塘河、岙环西片河。
横山溪水系流域面积33. 01 km2,主要河道有:黄湾塘内河、殿嘴头塘内河。
坞根水系流域面积24.5 km2,主要河道有:坞根塘河、八一塘河。
沙山水系包括沙山塘水系诸河道和沙山塘的关塘河。
青江水系流域面积46.53 km2,主要河道有:洞后河、七一塘河、青江塘河和跃进塘河,详见附图。
三、水文气象温岭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温湿适中,热量充裕,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早春回温迟,秋季降温慢,无霜期长。
温岭六家统

温岭六家统一、概述温岭六家统是指温岭市境内的六个主要乡镇,包括南白象、东屏、仙居、沙雕、春晓和桃源。
温岭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下辖,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浙江省重要的渔港之一。
温岭六家统是该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乡镇都有着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特色。
本文将会介绍温岭六家统各个乡镇的特点和亮点,并为读者提供了解这些乡镇的背景和旅游信息的指南。
二、南白象1.地理位置南白象位于温岭市的西南部,东临海洋。
距离市中心约50公里,交通便利。
2.特色•海滨风光:南白象拥有迷人的海滨风光,沙滩绵延数公里。
清晨可欣赏到美丽的日出景色,夜晚则可赏月。
•海产美食:南白象以丰富的海产品而闻名,海鲜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海鲜品种吸引了众多游客。
•渔家文化:南白象有悠久的渔家文化,游客可在这里了解渔民的生活和捕鱼技艺。
3.旅游信息•南白象海洋公园:这是一个集海洋动物表演、海底观光和水上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南白象渔港: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渔船,了解渔业生产流程,并品尝新鲜的海鲜。
三、东屏1.地理位置东屏位于温岭市的东部,是温岭市的城区中心。
交通便利,是商贸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
2.特色•城市景观:东屏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繁华的商业街区,是温岭市的商业和经济中心。
•文化底蕴:东屏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传统的建筑和古老的寺庙。
•美食美味:东屏的小吃摊和餐馆提供各种美味的传统菜肴和特色小吃,让人回味无穷。
3.旅游信息•东屏古街: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老街区,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化遗迹。
•东屏公园: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有湖泊、花坛和健身设施,适合散步和休闲。
四、仙居1.地理位置仙居位于温岭市的东北部,地处山区,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景观的乡镇。
2.特色•山水之美:仙居有壮丽的山水景观,景色如画。
大自然赋予了这里丰富的瀑布、溪流和奇特的岩石地貌。
•风土人情:仙居有浓厚的民俗文化,保留了传统的乡村风情,游客可以感受到真实的乡村生活。
2023温岭经济报告

2023温岭经济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2023年温岭市的经济情况。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统计信息,本报告将提供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全面了解。
本报告将涵盖温岭市主要的经济指标,包括GDP增长率、就业率、产业结构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本报告将对温岭市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济概况温岭市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
温岭市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温岭市的经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GDP增长率在2023年,温岭市的GDP增长率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过去几年的趋势和当前的经济环境,预计2023年的GDP增长率将达到7%。
这一增长率将推动温岭市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就业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岭市的就业率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根据最新的数据,2023年温岭市的就业率预计将达到95%。
这将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温岭市的产业结构主要由制造业和服务业组成。
制造业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包括纺织、家电、化工等行业。
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包括金融、旅游、餐饮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温岭市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外贸发展温岭市的外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开放政策的推进,温岭市的外贸额有望在2023年继续增长。
预计2023年温岭市的出口额将达到100亿美元,进口额将达到80亿美元。
这将为温岭市的经济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
投资环境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温岭市一直致力于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投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供税收优惠和土地资源。
同时,温岭市还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法规的完善,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投资环境。
温岭市城市新区分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温岭市城市新区分区规划设计说明书第一章前言一、温岭简介温岭市是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第一缕曙光普照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陆域面积925.8平方公里,岛屿面积14.72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5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17公里。
陆域地势自西和西南向东渐倾,西部和西南部为海拔100-250米的低山丘陵,最高处为太湖山主峰,海拔734米,系北雁荡山余脉。
北部、中部和东部为平原。
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7. 3℃,年平均降水量1659.4毫米,无霜期约251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市常住人口为116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城镇人口为53.3万,其中居住在城市的常住人口为17.5万,居住在小城镇的城市人口为35. 8万,城市化水平为45.9%。
温岭市是“温台模式”的创造者之一,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地,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农民收入先进县(市)、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
周边山体众多,风光秀丽,水网密布,旅游资源丰富,是浙江省富有山水园林特色的工贸名城。
二、项目概况项目用地位于温岭现有城区的北部,北起横峰大道,南至塔山公园,东临万昌北路,西靠西环路,属于温岭市区往北拓展的城市新区,规划面积约15.46平方公里。
本次分区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温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保持一致,规划期限分为近、远期两部分,规划近期为2000—2010年;规划远期为2010—2020年。
上一层次的规划有2003年的总体规划和2004年中规院的市域总体规划,2004年中规院的市域总体规划确定了温岭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大三角及其扩展区域“金十字”型,“一城四片区、山水园林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温岭市区由大三角及扩展地区城市组合而成。
四片:即主城区、泽国、大溪、新河四个城镇片区,各片区又由若干城市组团构成。
其中主城区由一个中心城区、五个周边功能组团构成;山水园林:体现空间结构形态的特点,强调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温岭概况

温岭市概况温岭市位于浙江东南黄金海岸中部,是个新兴的滨海开放城市,三面濒海,陆地面积9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17公里,辖11个镇5个街道,人口120多万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温岭“四山一水五分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水产品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二。
温岭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市)”,“浙江首批小康县(市)”,还被列为浙江省农村现代化建设试验区。
温岭市三面环海,气候宜人,山清水秀,兼得山海之利,被誉为“虾仁王国”、“中国高橙之乡”和“摩托之都”、“中国果蔗之乡”。
新千年、新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温岭石塘,将温岭这个神奇的城市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温岭石塘更成为了世人瞩目的曙光点。
温岭还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温岭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目前,建成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20万,城市化水平42%左右。
城区大溪、泽国、新河、箬横、松门五大镇,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五大区块”的城市化格局,其中泽国镇被《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为未来的小城市,大溪被列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镇。
温岭今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目标非常明确,今后5—10年,我市的发展,“围绕两大目标,实现三大跨越”。
即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中等城市两大目标、努力实现在实力上经济市跨越、在内涵上向文化大市跨越、在规模上向中等城市跨越。
温岭经济发展有以下五方面特色:一是民营经济较为发达。
温岭是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的诞生地,改革开放以来,温岭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形成“十分天下其有九”的局面。
全市乡镇企业3万多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其中股份合作经济成为重要支柱。
目前全市私营企业4000多家,个体工商户50000多家,个体私营工业占全市总产50%。
温岭行业发展现状

温岭行业发展现状温岭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近年来,温岭市积极探索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制造业是温岭市的主导产业之一。
该市有着成熟的家居、玩具、电子、机械等制造业基础。
温岭市的制造业规模庞大,以家具制造和塑料制品为主导,其中家具制造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加工一应俱全。
温岭市还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其次,温岭市的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温岭市的旅游、餐饮、金融等服务业迎来了新的机遇。
温岭市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和温泉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
同时,温岭市还注重培育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
再次,温岭市的现代农业也在积极发展。
温岭市有着良好的农田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农业产业。
近年来,温岭市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同时,温岭市还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搭建电商平台,帮助农民推广和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最后,温岭市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温岭市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为了保护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温岭市加大了环保力度,加强了水源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此外,温岭市还进行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修复工作,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总的来说,温岭市的行业发展现状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发展的特点。
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为温岭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该市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挑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 调研报告 温岭

城市调研报告温岭温岭市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东临东海,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城市。
温岭市是中国的一个具有连片特色的沿海经济合作区,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潜力。
以下将对温岭市进行调研分析。
一、自然环境温岭市地处东海之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海洋资源。
该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渔业发展区。
此外,温岭市还有大片的山区和农田,土地资源丰富。
二、经济发展温岭市是浙江省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经济发展迅速。
该市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特别是家电、汽车配件和电子产品等制造业,其中家电产业发展最为突出。
温岭市拥有众多的家电生产企业和供应链企业,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产值巨大。
此外,温岭市还发展了一批优秀的服务业企业,如物流公司、酒店、餐饮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三、旅游资源温岭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许多自然风景区和历史文化景点。
其中,温岭湾是该市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拥有美丽的海滩和蓝天白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另外,温岭市还有一些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乐清城和湖城等,可以提供文化旅游的体验。
四、教育和文化温岭市注重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该市有一批优秀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为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此外,温岭市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艺术节,如温岭偶剧节和温岭花灯节等,为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
五、城市规划和交通温岭市注重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该市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和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
此外,温岭市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六、居民生活温岭市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城市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该市拥有丰富的商业设施和娱乐场所,为居民提供方便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此外,温岭市还注重社区建设和居民福利,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
综上所述,温岭市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良好生活条件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岭市概况自然地理温岭是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的南翼,三面临海,东濒东海,南连玉环,西邻乐清及乐清湾,北接台州市区。
全市陆域面积92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79平方公里,大小岛屿170个,海岸线长317公里。
陆域地势自西和西南向东渐倾,西部和西南部为海拔100-250米的低山丘陵,最高处为太湖山主峰,海拔734米,系北雁荡山余脉。
北部、中部和东部为平原。
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1693毫米,无霜期约251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温岭历史温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夏、商、周为东瓯地,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三国属临海郡,东晋分属临海郡、永嘉郡。
唐至明代为台州之黄岩、温州之乐清二县,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太平县(县以境内太平岩得名),属台州府,治所设太平乡泉溪。
成化十二年,温州府乐清县之山门乡、玉环乡,划归太平县。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山西、四川、安徽等省的太平县同名,改以县西温峤之别称“温岭”为名,称温岭县。
1949年5月28日,温岭县城解放,温岭县人民政府随之成立。
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始称温岭市。
行政区划全市辖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5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温峤、城南、石桥头、坞根11个镇,97个社区(居)委会,830个行政村。
经济社会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678.6亿元,增长9.6%,财政总收入66.6亿元,增长1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2亿元,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96元,分别增长10.6%和15.8%。
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7位,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第30位。
改革开放以来,温岭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形成了体制灵活、市场活跃、民资丰厚等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金融生态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工业经济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3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500万元及以上工业总产值842.9亿元,其中规模上工业总产值637.16亿元。
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2068家,其中规模上(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613家。
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138家,比上年净增2家;其中5至10亿元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6家。
从销售看,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37家。
温岭工业形成了摩托车及汽摩配件、泵与电机、鞋帽皮塑、家用炊具及金属制品、船舶制造、建筑建材六大支柱行业,成为“中国小型泵业名城”、“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中国帽业名城”、“中国鞋业名城”、“中国工具名城”、“中国水泵出口基地”、“中国空压机出口基地”、“中国小型电机出口基地”、“中国鞋类出口基地”、“中国汽摩配出口基地”、“中国摩托车出口基地”和“国家出口电机的质量检测基地”。
农业经济温岭“四山一水五分田”,是著名的温黄平原所在地,素称“鱼米之乡”。
规模和品牌农业发展被列为浙江省农业三大亮点之一,被列为浙江省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县(市)。
全市形成了西瓜、果蔗、草鸡、高橙、大棚葡萄和现代渔业六大优势农业产业带,建成了大棚葡萄、温岭高橙、枇杷、杨梅、大棚梨、油桃和早熟温州蜜柑七大精品水果示范基地,为“中国果蔗之乡”、“中国大棚西瓜之乡”、“中国大棚葡萄之乡”,“中国高橙之乡”。
“玉麟”西瓜、“温联”果蔗、“绿牧”草鸡、“滨珠”葡萄享誉海内外。
全市拥有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50家,入社社员6500多人,联结农户6万多户;其中规范化合作社110家,销售规模超千万元的24家。
拥有农业龙头企业104家,其中省级4家、台州市级46家,联结农户14万户。
温岭水产品总产量多年位居全国前茅,被誉为“虾仁王国”,荣获“中国海虾之乡”和“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称号。
2011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312亿元,渔业产值达到59.41亿元。
第三产业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66.97亿元,比上年增长8.9%;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
成功举办了2011中国泵与电机和2011中国工量刃具两个“国字号”展览会,以及福特汽车台州试驾会、2011温岭汽车展览会、2011首届中国(温岭)住博会、2011中国(温岭)鞋帽及设备展、2011首届冬季羊绒皮草品牌服装博览会等共17个展会。
中国泵与电机展览会现场成交额1.38亿元,达成意向合同3.6亿元,其中外贸意向合同400万美元;中国工量刃具展览会现场成交额1.06亿元,达成意向合同1.82亿元。
至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65个,成交额50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其中消费品市场130个,成交额380.48亿元;生产资料市场26个,成交额128.27亿元。
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进一步衔接,完成编制东部新区总体规划、生态基础设施规划、龙门湖湿地公园规划、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和城市公共自行车专项规划。
开展铁路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开展钱江新城、梅花山庄及城市新区九龙湖重点区块等重大项目前期规划研究。
5个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已完成批复,6个特色镇的总体规划已全部通过评审。
市区5个单元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已全面完成,各镇控规报批21个及第一批19个中心村规划方案评审均已完成。
“外成环、内成网”的城乡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市政道路建设稳步推进。
西环路一期隧道、万泉东路东延隧道已贯通,万昌北路北延工程完成了横峰段路基填筑,横湖东路续建和田园桥工程已全部竣工。
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已启动,一期建设了70个公共自行车停放点,配备公共自行车3000辆。
市区道路总长257.54公里、总面积606万平方米,其中安装路灯的道路213公里。
建成区面积31.58平方公里。
新农村建设温岭是浙江省优先培育的中等城市,为全国第一个批准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的城市。
目前建城区面积和人口规模为35平方公里、27.2万人口,城市化水平达59%,形成了太平、泽国、大溪“大三角”组合协调、城乡一体布局的城市化格局。
全面实施以“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新、村容村貌新、管理方式新”为主要内容的“村村新”工程,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荣获省“千村示范、百村整治”先进县市称号。
村庄整治扎实推进,全年创建台州市级示范村11个,温岭市级示范村25个,整治达标村84个,菜单式建设项目252个。
城东、城北、箬横、石桥头4个镇(街道)实施了“整镇推进,成片连线”建设。
第一批9个省级中心村完成编制规划,第二批8个省级中心村的培育建设工作已启动。
沙山村顺利通过省级中心村验收。
在302个村开展了“春泥计划”行动,创建小康体育村32个。
建成新农村电气化村91个,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57.8%。
探索多种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启动《温岭市村民公寓式住宅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农民培训工作从“数量型、普及型”向“质量型、提高型”转变,全年共培训农村“两创”实用人才3147人。
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全市已建立万村联网站数815个,基本实现全覆盖,有4个行政村被授予浙江省2011年度“万村联网工程新农村示范网站”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温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市、省教育强市、省首批卫生强市、省卫生应急示范市、省文化先进市和省文化名城等称号,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万里边疆文化长廊”。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肯定,“民主恳谈”活动荣获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列入第七届“全球政府创新论坛”议题。
“参与式预算改革”入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人口概况全市辖5个街道11个镇,97个社区(居)委会,830个行政村。
2011年末户籍人口119.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18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95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
人口出生率10.40‟,死亡率6.27‟,自然增长率4.13‟。
男女性别比103.3︰100。
温岭市是纯汉族聚居地,分别居住在16个镇(街道)。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通婚区的扩大,来自全国各地有极个别少数民族如侗族、满族等因婚姻嫁入我市。
风景名胜温岭,山海兼秀,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长屿硐天,硐套硐,硐叠硐,硐硐相联,硐硐串通,世所罕见。
亚洲唯一的“天然岩洞音乐厅”更是独具魅力,并荣获世界吉尼斯之最。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方山—南嵩岩危崖绝壁,奇峰深谷,绝顶养湖,恍若“空中花园”。
素有“东方巴黎圣母院”之称的千年阳光镇——石塘,石屋、石街、石巷、石级错落有致,风格独特。
千年曙光碑记载永恒的一刻。
松门洞下沙滩系台州最大的海滨浴场。
古木参天的国家森林公园太湖山风景名胜区、紫莲山风景名胜区。
环境清幽的国家森林公园流庆寺风景名胜区。
旖旎的海滨沿岸奇礁怪石,风光独特;古老的渔村风俗别有风味。
娟秀的石夫人峰俯瞰温岭千百年的变化。
还有流光溢彩的东辉阁、闹中取静的虎山公园……这一方新兴的旅游观光热土,向您发出永远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