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共35页

合集下载

南昌起义全记录

南昌起义全记录

南昌起义全记录南昌起义全记录80年前的8月1日凌晨,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用南昌城中的枪声,向世界发出了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宣言。

从创建红色根据地到完成震惊世界的长征,从挺进抗日前线到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22年后,从南昌城头升起的红旗就飘扬到了北京天安门前。

起义的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过,有一天,8月1日会成为这支军队的生日;更没有想到,“八一”这两个字,被永远地绣到了军旗上,铸在了军徽上……1927年8月1日所发生的一切,已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的永恒。

1927,血色背景下的历史性决策1927年,在中国历史上是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国共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打下半壁江山。

也正是这一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1927年3月时尚有6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仅仅三四个月后就锐减至不足1万人。

“是针锋相对地斗争还是委曲求全,当时党内意见并不一致。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自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分共”,背叛革命后,中共临时中央在武汉确定了新政策,一方面,着手制订湘、鄂、赣、粤四省秋收起义计划;另一方面,以中国共产党所掌握和所影响的部分北伐军为基本力量,拟重返广东,实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举行第二次北伐。

7月中旬,中共临时中央常委会初步决定,以在“东征讨蒋”口号下聚集在江西九江、南昌一带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叶挺率领的第11军第24师和朱德领导的第3军军官教育团为基础,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徐焰说,南昌起义是在极端危急的形势下挽救中国革命的壮举。

情况危急,起义地点选择在江西南昌起义地点南昌,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徐占权说,在当时,中共所掌握和影响的几支主要武装,如叶挺的第24师,贺龙的第20军,正集中于离南昌约130公里的九江一带。

而南昌守敌仅有6个团不足万人的兵力。

起义成功的把握较大。

“南昌与九江之间,有一条当时南昌唯一的铁路——南浔铁路,起义军正是利用这条铁路从九江开至南昌的。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
●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 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 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 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 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 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起义”。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中 共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 第 二 方 面 军 第 11 军 第 2 4 、 第 1 0 师 , 第 2 0 军 全 部 , 第 4 军 第 2 5 师 第 7 3 、 第 7 5 团 以 及 朱 德 为 团 长 的 第 五 方 面 军 第 3 军 军 官 教 育 团 一 部 和 南 昌 市 公 安 局 保 安 队 一 部 , 共 2 万 余 人 。 从 7 月 2 5 日 起 , 第 11 、 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 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起义经过
● 发动起义 ●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
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 11军第 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 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 ● 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 领下起义,1927年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三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三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瞿 秋 白 及 其 左 倾 盲 动 主 义
2、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它正确地肯定了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仍然是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
它正确地指出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是处在两个高 潮之间的低潮,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 众,准备暴动。
大会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实行土地 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纲领,并且批评 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盲 动主义。
第二节 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一、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古田会议 3、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4、克服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
一、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 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 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先后在宁 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 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 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 根据地。
事变。
2、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日本 东方 会议
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危害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王明左倾 教条主义
1、王明左倾教条的危害
夸大资本主义成分在 中国社会经济中的比重
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 和革命主观力量的发展
无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 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
在组织上实行宗派主义, 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 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 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重申了党对 红军实行绝对领导,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等事关 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由毛泽东同志起草的著名 的古田会议决议的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其精 神至今仍然是人民解放军行动的基本遵循和原则。

秋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29张PPT)

秋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29张PPT)

时间
地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南昌起 1927年8月1日南昌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 、叶挺、朱德

、刘伯承
秋收起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结果 占领南昌, 南下广东, 转进战攻湘城南市受 挫,转向山 区进军
井冈山会师 有什么意义?
1 壮大了武装力量
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会师以及红
四军的成立,汇集湘赣边界的革命武装
1930年,全 国各地建立 十几块革命 根据地,中 央革命根据 地的面积最 大。
割据地名称 中央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湘赣革命根据地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主要建立者 毛泽东、朱德等 彭德怀、滕代远、黄
公略等 贺龙、周远群、段德
昌等 许继慎、徐向前等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新课导入
秋收起义 (1927年毛泽东、卢德铭领导的武装起义)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 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 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1927 年中共党人发动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广州起义)。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 的新起点。 毛泽东 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 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 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卢德铭 卢德铭(1905-1927),四川自贡人。1923年考入成都公学,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后投笔 从戎报考黄埔军校,1924年经孙中山面试后进入黄埔第二期步兵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 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打了不少大胜仗。在攻占攸县战斗中受到 叶挺将军的称许,后在攻克醴陵、平江战斗中以奇袭获胜。特别是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中 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而升任二营营长。攻克武昌后,又任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二团长参谋。 1927年9月,卢德铭指挥部队掩护毛泽东率部突围,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事件介绍

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事件介绍

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事件介绍八一南昌起义是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一次武装反抗事件,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八一南昌起义的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八一南昌起义的简介八一南昌起义,其中的八一说的是八月一日,因为南昌起义是在八月一日那一天发生的,因此人们在称呼南昌起义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带上“八一”二字。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南昌起义”其实就是在江西的著名城市南昌发生的。

八一南昌起义不仅对于那个时候的共产党来说非常重要,对于那个时候的中国也是迫切需要的。

这场起义是由共产党人发起的,这场起义对于共产党来说非常的不容易,为了使得起义可以成功,共产党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这场战役是在1927年发生的,在许多共产党的党员被国民党的人残杀了之后,共产党内部就开始反省了,认为军事武装对于一个党派的前期发展非常的重要,同时为了反抗国民党人的残忍手段,南昌起义就此爆发。

但是这场起义并不是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脑袋一热就开始的,在这场起义开始之前,共产党做了非常的严谨的安排,乘着时机好开始的。

武汉是中国近代十分重要的大城市,国民党派有许多的军地把守着,南昌虽然跟武汉比较近,但是保护城市的敌军却不多,据说只有3000人。

抓住了这个机会,共产党一举攻破了南昌。

八一南昌起义对共产党的发展非常的重要,这场起义狠狠的挫伤了敌人的锐气,对中国革命的局势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后来,为了专门纪念这个日子,还将八月一日定为重要的节日,以此牢记这场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众所周知,南昌起义是发生在中国近代一场非常著名的起义,他是共产党人发起的最早的一次起义,是中国革命道路的一次历史性转折点,那么如此重要的南昌起义领导人是谁呢?南昌起义非常的成功,而且造成的伤亡其实是很少的,南昌起义那么成功跟它有个好的领导人是分不开的。

南昌起义领导人是南昌起义的重要一环,因为那个时候起义军队差不多是共产党的大部分力量的集合,因此那个时候的领导人几乎都是党的主要领导人,其中包括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起义失败的原因与影响:
原因:没有认清中国的国情,走城市革命道路
在当时的情况下走城市革命道路是行不通 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 影响 新局面 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移到 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秋收起义的伟大意义
1.南昌起义虽说是打了第一枪,却是打的国 民党的旗帜;秋收起义虽说是没有打第一枪, 确是第一个打出了“镰刀斧头”旗,是名副 其实的第一次中国工农武装的起义。而其武 装斗争与南昌起义也是一脉相承,都是中国 共产党在经历艰难斗争取得的经验的结晶
南昌起义的目的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 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 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并不是 要通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 夺取国民党的政权,共产党的目的是联 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 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 实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 策。
3.在其前往农村井冈山时,途中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影响意义极其深远。
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铸就了人民军队的灵魂— —永远听从党的指挥。在红军的建军原则、红军中党组织的 建设、党指挥枪的重要思想、红军的战略战术、红军中从旧 军队中带来的军阀作风以及流寇思想等的改造、红军及红军 战斗力的发展壮大、红军纪律的培养等等一系列关系到工农 武装生死存亡以及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上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继南昌起义、秋 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又一次积极而英勇的反 击,鲜明地树起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旗帜。
在中国革命低潮时期, 它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决不
屈从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勇敢地坚持革命,决不 放弃的精神,为实现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而奋 斗,这打击了国民党新军阀,广州起义是一次光荣的失败。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
• 1、时间:1927年8月7日 • 2、地点 :汉口 • 3、内容,(1)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 义错误,(2)确立开展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 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3)决定这一年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 (4)毛主席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光辉思想
意义
• 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 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 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 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 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 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 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汪精卫
蒋介石
目的
•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屠杀政策 ,联合愿意 革命的国民党左派, 挥师南下广东,建立 革命根据地,实行二 次北伐,实行孙中山 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
• 1、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 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 面前树立了一面武装斗争 的旗帜。 •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 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 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 开始。 • 3、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建军节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 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领导人:周恩来、 贺龙、叶挺、朱 德前敌委员会书记
贺龙
叶挺
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
• 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 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 “宁汉分裂”。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 南京之间。由于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 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 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 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 “清党”。一方面解聘鲍罗廷的顾问 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 驱逐共产党人。

八七会议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八七会议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八七会议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争斗,达成妥协,宁、汉两个“国民政府”实现合流。

在此基础上,1928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

4月,国民党军队继续“北伐”,夺取奉系军阀张作霖占据的地盘。

6月,张作霖退出北京,在途经皇姑屯时被日军密谋炸死。

其子张学良就任东北保安司令,于12月29日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这样,北洋军阀不再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继续存在。

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改变,中国仍然需要继续进行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是,革命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中国共产党遭遇了极其严重的困难。

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野蛮屠杀。

据党的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

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旬,刚组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毅然决定了三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发动武装起义;组织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湘、鄂、赣、粤四省农民发动秋收起义;召集中央紧急会议,讨论和决定大革命失败后的新方针。

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经过四个多小时激烈战斗,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

根据中共中央的计划,起义军于8月3日陆续撤离南昌,南下广东。

这样做是准备同广东东江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汇合,进军广州,占领整个广东,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重新北伐。

10月初,起义军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失败。

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同当地农军汇合;主要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移到湘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