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doc
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绪论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T.Preyer, 1842——1897)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 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 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 童心理》(1882),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奠基人。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跨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
❖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中专门研究儿童时期身心发展 特点和规律的科学,也称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之一;
❖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即与学生学习 及品格形成有关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注重解决教育实践领 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
2、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
3、意志过程:人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地组织、 调节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第一章
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展开时刻与 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状况和相对稳 定的状态。
特点有:综合性
动态性
个性心理
第一章
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 机、和价值观
测验法
❖ 测验法是指采用一套标准化的测验题目,按 规定的程序,对个体心理的某一方面进行测 量,然后将测量结果与常模作比较,对心理 发展水平或特点作出评定或诊断的研究方法。
测验法
❖ 现有的儿童心理测验包括动作技能测验、智 力测验、语言能力测验、个性测验等等。测 验大多采用纸――笔方法,也有一些采用操 作或投射方法。
第一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总论:探讨本学科的历史发展、确定 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并阐明本学科 进行科学研究的路线和方法等问题。
主要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 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教学心理、 教学的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 教师心理
11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 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四)综合创造性原则
12
一、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 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 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它 是最常用的设计方式。
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 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 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44
(三)阐明了教学与发展与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 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 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 斯基把两种水平之 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 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 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 间的 差异。”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这种横断与 纵向的交叉研究。
13
1、教育心理实验 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探讨在改变教育
教学过程影响下的心理活动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 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点:与自然实验一样 缺点:不如实验室控制严格,进行因果分析不太容易 等
14
2、观察法 这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使用观察法要注意: (1)在观察前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周详的计划 (2)观察中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尽量避免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07003学时:51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面向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Psychology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本课程属于师范类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在于揭示儿童的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特点,探索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和创意、形成态度和品德、激发动机和兴趣的心理规律。
从而使小学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小学教育的科学性,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把握学与教互动中的基本规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存在于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以便适应21 世纪对小学教师素质与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演进第二节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作用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2.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三节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2.几种主要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要求:了解小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明确其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任务,掌握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大致知道其发展历程与趋势。
教学重点: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教学难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遗传、成熟、环境与心理发展1.遗传与心理发展2.成熟与心理发展3.环境与心理发展第二节教育与心理发展1.个体心理发展的指标2.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教育促进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第三节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实质2.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3.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转折期4.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教学要求:明确遗传、环境、成熟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掌握基本概念;领会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认识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儿童发展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2. 掌握儿童发展的主要方面,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和道德发展。
3. 理解儿童发展的理论模型,如皮亚杰、维果茨基和埃里克森的理论。
二、教学内容1. 儿童发展的定义和意义。
2. 儿童发展的主要方面:a) 认知发展: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
b) 情感发展:情感识别、情感表达、情绪调节等。
c) 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社会技能等。
d) 道德发展:道德观念、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等。
3. 儿童发展的理论模型: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b)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c)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模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儿童发展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问。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儿童发展案例的分析能力。
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2. 掌握主要认知发展理论,如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
3. 分析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际案例,提出教育策略。
二、教学内容1. 儿童认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过程:a) 感知和动作发展。
b) 认知结构发展:图式、同化、顺应等。
c) 逻辑思维发展:具体运算、形式运算等。
3. 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b)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理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教育策略。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问。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儿童认知发展案例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儿童情感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全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概念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教育规律以及教学应用的科学,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识记1、心理学发展史中的一些历史事件:(1)1879年,心理学之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最早提出系统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推广幼儿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代表作《人的教育》。
(3)普莱尔,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2年,著作《儿童心理》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成为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奠基人。
(4)霍尔,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称号。
提出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在儿童研究中发明了研究儿童的新技术——问卷法。
(5)IQ最早由施太伦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制定“斯坦福-比奈量表”中引用IQ,并加以改进。
比奈夫妇主张用精确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
(6)格赛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7)华生(美),行为主义创始人,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研究领域,进行了著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
(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个性及心理治疗有着重大影响。
(9)皮亚杰(瑞士),发生认知论提出者,系统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创造性的用弗洛伊德的“临床法”研究儿童,提出认知发展的四阶段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三阶段)。
(10)布鲁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提出者,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和强化的事件规律。
将程序教学用于教学实践。
(12)桑代克,1903年《教育心理学》被看做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确立的里程碑。
(13)陈鹤琴,最早开创我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以儿童心理学为经,以教育心理学为玮,把两门学科交织在一起,是一门兼跨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儿童发展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理解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1.2 教学内容儿童发展的定义和意义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心理发展理论、行为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儿童发展的意义讲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讨论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1.4 作业与评估作业: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某一种儿童发展理论评估: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学习目标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2.2 教学内容儿童认知发展的定义和意义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等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儿童认知发展的意义讲解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讨论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2.4 作业与评估作业: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某一种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评估: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第三章: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3.1 学习目标了解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理论理解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3.2 教学内容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的定义和意义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理论:情感社会化理论、社会认知发展理论等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的意义讲解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理论讨论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3.4 作业与评估作业: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某一种儿童情绪与社会发展理论评估: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第四章:儿童语言发展4.1 学习目标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4.2 教学内容儿童语言发展的定义和意义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语言习得理论、语言发展阶段理论等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儿童语言发展的意义讲解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讨论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4.4 作业与评估作业: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某一种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评估: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第五章:儿童教育心理学5.1 学习目标了解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理解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影响因素5.2 教学内容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意义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影响因素:儿童个体差异、教学方法、教育环境等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儿童教育心理学的意义讲解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分析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讨论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影响因素5.4 作业与评估作业: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某一种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评估: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第六章:儿童学习理论6.1 学习目标理解各种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不同学习理论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学习理论对儿童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6.2 教学内容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研究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的研究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例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情感学习理论:阿诺德的认知-情感学习理论6.3 教学活动讲解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分析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讨论观察学习理论的实践应用探究认知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影响分享情感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6.4 作业与评估作业:选择一种学习理论,编写一个儿童教育的案例分析评估: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第七章:儿童个体差异与教育7.1 学习目标理解儿童个体差异的概念和表现掌握应对儿童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探讨个体差异对教育的影响和应对方法7.2 教学内容儿童个体差异的类型:智力、性格、学习风格等应对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计划等教育对儿童个体差异的影响:教育机会均等、个性化教育等7.3 教学活动讨论儿童个体差异的识别和重要性分享差异化教学的实践案例小组活动: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讲座:教育公平与个体差异7.4 作业与评估作业:设计一个针对特定个体差异的儿童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第八章: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8.1 学习目标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探讨心理健康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和应对策略8.2 教学内容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常见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焦虑、抑郁、注意力缺陷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心理辅导、家校合作等8.3 教学活动讨论儿童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角色扮演:模拟识别和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场景小组讨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应用观看相关视频:儿童心理健康案例研究8.4 作业与评估作业:编写一个关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评估:教案的创意和实用性第九章:儿童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9.1 学习目标理解教育环境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性掌握创造积极学习氛围的策略探讨教育环境与学习成效的关系9.2 教学内容教育环境的设计: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等积极学习氛围的创建:鼓励参与、尊重差异、激发兴趣等教育环境对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影响9.3 教学活动实地考察:优秀教育环境的案例学校小组活动:设计一个促进学习的教室布局讨论:如何通过教育环境改善学习成效分享:成功的教育环境案例研究9.4 作业与评估作业:设计一个针对特定学习目标的教育环境改造计划评估:计划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第十章:儿童教育评估与反馈10.1 学习目标理解教育评估的重要性掌握儿童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技巧探讨有效反馈的给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10.2 教学内容教育评估的类型: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等儿童教育评估的方法:观察、测验、自我评估等有效反馈的要素:具体性、及时性、建设性等10.3 教学活动讲解不同类型的教育评估及其应用实践评估技巧:模拟评估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如何提供更有建设性的反馈分享:成功的教育评估案例研究10.4 作业与评估作业:设计一个儿童教育评估方案评估:方案的全面性和实用性第十一章: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11.1 学习目标理解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掌握游戏在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讨游戏对儿童学习动机和认知发展的影响11.2 教学内容游戏的概念和类型:创造性游戏、规则游戏等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认知发展等游戏在教育中的应用:游戏化学习、教学游戏设计等11.3 教学活动讨论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价值分享游戏化学习的成功案例小组活动:设计一个教学游戏实地考察:游戏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1.4 作业与评估作业:编写一个以游戏为基础的儿童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第十二章: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2.1 学习目标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影响12.2 教学内容多元智能理论的定义和基本原则: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等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培养儿童的综合智能12.3 教学活动讲解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分享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计划讲座:多元智能理论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2.4 作业与评估作业:编写一个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儿童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第十三章:儿童教育中的道德教育13.1 学习目标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儿童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探讨道德教育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13.2 教学内容道德教育的定义和目标: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道德教育的原则等道德教育的方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讨论法等道德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实践应用:课程设计、家校合作等13.3 教学活动讨论道德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分享道德教育的成功案例小组活动:设计一个道德教育课程讲座: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3.4 作业与评估作业:编写一个以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儿童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第十四章:儿童教育中的艺术教育14.1 学习目标理解艺术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掌握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探讨艺术教育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14.2 教学内容艺术教育的定义和目标:艺术教育的原则、艺术教育的意义等艺术教育的方法:绘画教育、音乐教育、戏剧教育等艺术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实践应用:课程设计、艺术活动策划等14.3 教学活动讨论艺术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分享艺术教育的成功案例小组活动:设计一个艺术教育课程实地考察:艺术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4.4 作业与评估作业:编写一个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儿童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第十五章:儿童教育中的科技教育15.1 学习目标理解科技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掌握科技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探讨科技教育对儿童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15.2 教学内容科技教育的定义和目标:科技教育的原则、科技教育的意义等科技教育的方法:计算机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等科技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实践应用:课程设计、科技活动策划等15.3 教学活动讨论科技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分享科技教育的成功案例小组活动:设计一个科技教育课程讲座:科技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5.4 作业与评估作业:编写一个以科技教育为主题的儿童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和实用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影响因素及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习题和答案)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填空题1.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2.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3.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4.就是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拥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5.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选择题1.()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道就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a黄翼b孙国华c陆志伟d陈鹤琴2.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叫()。
a问卷法b观察法c个案法d书面调查法3.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称为()。
a横向研究b跟踪研究c纵向研究d横贯研究4.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术杂志()在1985年创刊。
a《心理发展与教育》b《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c《心理发展》d《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5.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全面观察b集中观察c重点观察d分散观察三、判断题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2.普莱尔明确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为丛藓科扭口藓演讲”。
()3.美国的格塞尔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4.自然实验的主要优点是它的掌控比较严苛,所赢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低,数据比较可信,结论经得住考验。
()5.以赞科夫为代表进行了“教育与发展”的实验研究,使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日益相结合。
()四、思考题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一、1.《一个婴儿的传略》2.19世纪后半期3.普莱尔4.霍尔5.《教育心理学》二、1.d2.ad3.cd4.a5.bd三、1.√2.×3.×4.×5.√四、略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一、单选题1.“如果给我十几个身心健康的婴儿,我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早年及种族就是什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与及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一节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西方诸多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略去。
1.2中国古代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我国自古重视教育。
【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根本问题之一是:探讨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的关系。
对这一观点: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说明人性包括本性和习性方面。
本性来自遗传,习性成于环境。
教育对人是必要的,具有使人改变性情的功能。
孟子认为〔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强调:人性之中本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根,顺乎人性本质开展,即可形成符合教育理想的仁、义、礼、智的行为。
孟子视教育功能为人性开展的思想。
荀子:根本理念是:“人之性恶也,其善者伪也〞——指有学习而矫正其本来恶性的意思。
强调教育具有“化性起伪〞的功能。
认为:“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指人的本性是不学而能的,但本性中的恶劣成分是可以改善的。
认为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人性。
【道德教育〔德育〕与知识学习〔智育〕】道德教育上:孔子持有的知、情、意、行四者并重的理念,可视为最完整的德育心理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为中心,认为“克己复礼为仁〞——指能克制私欲而实践礼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
1.古希腊时期,自柏拉图主张教学方法应重视(个别差异)、教
育目的在于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到亚里士多德主张(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的教育原则。
2.从道德教育看,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所持有的(知,情,意
行)四者并重的理念,可视为最完整的德育心理思想。
3.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一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4.杜威是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三大领域的杰出学者。
二、名词解释
1.什么是专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是具备科学的教学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
简答题
1.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欧洲有四位著名的学者,他们主要
的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是什么?
1.(1)裴斯塔洛奇:人性中包含原始性,社会性和道德性(2)爱
为教育的中心(3)在教学上强调使学生的头,心,手均衡发展。
2.赫尔巴特:(1)人类的心灵具有知情意三种功能(2)教育因道
德为先(3)重视儿童的兴趣(4)重视教学程序
3.福绿贝尔:(1)家庭是学校的基础(2)自由与创造是人类的天
性(3)重视团体社会化教育功能(4)重视儿童感知觉发展
4.莫依曼:(1)儿童身心发展与成人有差异(2)儿童发展的过程及其个性禀赋的差异(3)儿童学习与疲劳
2.社会性发展与成就动机取向下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特
点是什么?
○1儿童发展心理学逐渐迈向全人发展的轨道○2重视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因素○3成就学习,合作性研究学习
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教学应用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有三个方面:(1)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
(2)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
(3)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三、分析题
1.假如你是你是一位班主任老师,班里有25名学生,请问:你对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性教育教学知识、特定内容的教育知识各自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认识?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种知识?最不重要的又是哪一种知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