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章能带有色彩-作文

合集下载

让你的作文更出彩的写作技巧

让你的作文更出彩的写作技巧

让你的作文更出彩的写作技巧作文是学生们在学习中常常面对的任务之一,而如何撰写一篇出彩的作文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让你的作文更出彩的写作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 明确主题和观点好的作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观点。

在写作之前,你需要仔细思考你要表达的观点,并围绕这个观点展开。

同时,要注意主题和观点的一致性,避免在文章中出现不相关的内容。

例如,如果你的主题是介绍环保,那么你的观点就应该是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而不是谈论其他与环保无关的话题。

2.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为了让你的作文更有吸引力,你需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

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型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能提升整体的语言表达水平。

你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和诗歌来学习一些高级的词汇和句型,并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应用。

3. 增加细节和描写给作文增加细节和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趣。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情感和环境的细节,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你要表达的内容。

例如,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夏天的作文,你可以通过描写阳光明媚的天气、清凉的游泳池和欢笑的孩子们来传达夏天的快乐和活力。

4. 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可以为作文增添修饰和色彩。

比喻是将一个事物与另外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传达你的观点。

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夸张、排比等,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你可以用拟人的方式描写树叶在秋天中舞动,或者通过夸张的描述来强调某个观点的重要性。

5. 练习逻辑和结构良好的逻辑和结构是一篇出彩作文的基础。

在写作过程中,你需要合理安排每个段落的内容,并通过过渡句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

确保每个段落都有明确的主题句,并且支持句子与主题句相关。

另外,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连接词来连接不同的段落和句子,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你的观点。

6. 多读多写最后,提高写作能力还需要多读多写。

通过大量的阅读,你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的作文结构、表达方式和观点。

让作文增色的方法实用的写作文技巧

让作文增色的方法实用的写作文技巧

让作文增色的方法实用的写作文技巧一、将语句叙述得再“曲折”一些作文中的语句不能太“直白”,曲折一些才会显得生动。

文栋栋同学的作文中,句子大多是“直白”的,缺少“曲折”,所以可以从“变直白为曲折”的角度给原文增增色。

比如妈妈说的话,“哎哟,儿子,你这是缺钙呀!回头妈妈去市场上给你买些大海虾炸了吃,特补钙的”就是“直白话”,改得曲折生动一些可以这样说——“缺钙要钙片呀,可是药补不如食补,得,妈妈给你炸海虾吃”。

再比如“又香又脆,是我从来没有品尝过的美味”这句话也是“直白话”,不妨改成曲折一些的说法——“我品尝过好多美味,但是没有一种美味胜过炸海虾”,改动句与原句的意思相同,加了“但是”这样的转折,句子就有了“起伏”,情感就有了递进,语言也就更生动了。

二、将篇幅压缩得再“精练”一些我们常说“会说话就会作文”,意思是把“说的话”写下来就成“作文”了。

事实上,“说话”和“作文”还是有区别的。

说话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因为说话不受“篇幅”限制,多说一句,甚至多说十句也没关系。

可是作文有“字数限制”,字数多了未必是好事,会给人带来“不精练,不简洁”的阅读观感。

所以说“作文并不是照样全搬来的口语,而是经过提炼的话”,就是给作文“增色”的过程。

三、将情感抒发得再“含蓄”一些写作是我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文栋栋的作文就是要表达“被妈妈的爱所感动”这种感情。

但是在作文中抒发情感最好的方式是“自然含蓄”,因为这种方式抒发出的情感如细雨,会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

如果作文中的情感抒发太“外露”,反倒会生出“事与情不匹配”的生硬感,让作文有造作之嫌。

比如文栋栋的文章在最后的情感抒发这个环节上就出现了情感过于“外露”的言语,有“大呼小叫”的不恰当感。

不妨把这种太过外露的情感抒发改成“含蓄内敛”的方式。

让文字更加炫彩作文

让文字更加炫彩作文

让文字更加炫彩作文《让文字绽放炫彩光芒》文字,是人类思想的载体,是情感的表达,是文化的传承。

然而,如何让文字更加炫彩,使其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呢?丰富的词汇是让文字炫彩的基石。

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新的词汇,避免重复使用那些常见的、平淡的词语。

通过运用精准、生动的词汇,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描绘出事物的特征,传达出细腻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例如,用“璀璨”来形容星空,用“婀娜”来描绘舞姿,用“馥郁”来描述花香,这些词汇能够让文字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巧妙的修辞手法是让文字炫彩的法宝。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字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月亮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上”,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月亮比作银盘,形象地表现出了月亮的形状和光泽;“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庞”,使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风儿人的动作,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风的温柔。

合理地运用修辞手法,能够让文字充满艺术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再者,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是让文字炫彩的关键。

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挖掘出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能与众不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当大家都在赞美春天的生机勃勃时,我们可以从春天的短暂和易逝的角度出发,写出对春天的另一种感悟。

这种独特的视角能够让文字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

生动的描写也是让文字炫彩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进行细致的描写,能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文字所描绘的场景和氛围。

在描写时,我们可以运用五官感受,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个方面进行刻画,使文字更加具有立体感。

比如,“阳光洒在金色的沙滩上,温暖而柔和。

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轰鸣声。

海风轻拂着脸庞,带来一丝咸咸的味道。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海边的美景。

真挚的情感是让文字炫彩的灵魂。

文字只有蕴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

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

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在写作中,一个生动多彩的文章会让读者印象深刻,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几个方法,可以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

1. 形象生动的描述使用形象的词语和生动的描述可以让文章更具可视性。

例如,如果你想描述一片美丽的海滩,你可以用这样的形容词:纯白的沙滩、明亮的阳光、碧蓝的水面、悠闲的海鸥。

这样的描述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海滩的美丽和神秘。

2. 用比喻或隐喻比喻或隐喻也可以使文章更加多彩生动。

这种方法可以比较两个不同的东西或情况,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某种观点或概念。

例如,可以将树叶比喻成一片翠绿的盾牌,披着金色的光辉,就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树叶的美丽和生命力。

3. 借鉴他人的思想借鉴他人的思想也可以让作文更加丰富多彩。

这样可以使我们看到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进一步思考自己的立场。

读者会发现这样的文章更加深刻和真实。

4. 用一些具有感染力的词语感动人心的词语可以使文章带有更强的感染力,激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可以用这样的词语:爱心、呵护、暖和、关爱、制定、坚贞不移、勇敢等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5. 使用丰富的表达方式使用许多不同类型的句子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趣。

你可以使用一些复杂的句子和简单的句子,有时加上一些短语和从句也可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这样也可以让读者发现文章的个性和特点。

综上所述,一个生动多彩的文章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和比喻等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具想象性和可视性。

使用一些具有感染力的词语和多样的表达方法可以使读者意犹未尽。

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

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

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作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我们思考、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展示自我、开拓思维的良好机会。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呢?我们应该注重观察生活,积极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真实而生动的生活才能让作文具有生命力。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我们可以观察到热闹的街头巷尾,人们匆忙的脚步,闪烁的霓虹灯,我们可以从中捕捉到生活的脉搏。

当我们走在田间地头时,我们可以看到农民伯伯们辛勤的付出,成片的稻田和麦浪,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当我们坐在教室里,我们可以观察到同学之间的互动,老师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知识的魅力。

所以,观察生活是让作文多彩的第一步。

我们应该善于思考,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

思考是作文的灵魂,只有独到的思考才能让作文别具一格。

当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时,我们可以通过问自己“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来思考。

我们看到市场上拥挤的人群,我们可以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市场如此拥挤?是因为节假日抢购的人多了?还是市场管理不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思考来寻找答案,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引人入胜。

思考是让作文多彩的灯塔。

我们应该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让作文具有可读性。

语言是作文的皮囊,好的语言可以让作文更加多彩。

当我们用生动的形象来形容一件事情时,读者会有置身其中的感觉,这样作文也就更有说服力。

当我们写一篇描写春天的作文时,我们可以用“万紫千红、百花齐放”来形容花朵,用“春雷响起、大地苏醒”来形容气候的变化。

这样的语言运用会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需要我们注重观察生活、善于思考、有独特的见解,同时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文,让多彩的光芒照亮世界。

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

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

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而如何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呢?要用丰富多彩的词语和句式。

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尽量使用一些比较生动活泼的词语,比如“绚丽多彩”、“绽放光芒”、“缤纷绚烂”等等,来让作文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既直接又隐晦的句式,比如“她的笑容如同春风拂过,令人心旷神怡”,来让作文更加富有韵味。

要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

作文中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来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比如在描写自然景色的时候,可以展现出阳光灿烂、花儿盛开、鸟儿欢歌的美丽画面;在描写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描述他们的笑容、动作、神态,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

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情感是作文中最有感染力的部分,而如何让情感表达更加多彩呢?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细节来展现出情感的丰富多彩。

在描写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的时候,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心情变化、内心的矛盾纠结来表达情感;在描写喜怒哀乐的时候,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来展现内心真实的情感。

要注意结构和逻辑。

一个作文的结构和逻辑是否清晰,也直接影响着作文的质量。

如果作文的结构杂乱无章,逻辑混乱,那么就算描写再多彩也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注重结构的安排和逻辑的条理,让作文既有层次又有逻辑,这样才能使作文呈现出更加多彩的光芒。

要让作文呈现多彩的光芒,关键在于用丰富多彩的词语和句式,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注重情感的表达,注意结构和逻辑的合理安排。

只有做到这些,作文才能真正地呈现出多彩的光芒,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丰富色彩保持底色作文

丰富色彩保持底色作文

丰富色彩保持底色作文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这作文的事儿。

作文啊,就像是一幅画,你得给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但同时呢,还得保持底色,这可有点门道呢。

我写了20多年东西了,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就像一阵风“嗖”地一下就没影了。

想当年我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那叫一个纠结啊。

我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看到别人写的文章花花绿绿的,我就想,我也要这样,于是就拼命地往上加东西,什么华丽的辞藻啊,复杂的句子啊,一股脑儿地往里塞。

结果呢,写出来的东西就像个大杂烩,乱得很。

我记得有一次,我写一篇关于我的家乡的作文。

我把我能想到的所有好词好句都用上了,什么“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世外桃源”,写得那叫一个热闹。

可交上去之后呢,老师就说:“你这写的啥呀,家乡的底色都没了,全是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我当时就懵了,啥是底色啊?我还以为只要好看就行呢。

后来啊,我就慢慢琢磨。

我发现这底色呢,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是最根本的东西。

就拿描写家乡来说吧,家乡的那些小路,路边的野草,还有那熟悉的乡音,这都是底色。

你不能光写那些大概念,像什么“美丽的乡村”,这太空洞了。

你得把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写出来,比如村头老李家的大黑狗,每次见到人就“汪汪汪”地叫,那声音可响亮了,这才是家乡的感觉。

那怎么又能有丰富的色彩呢?这就像是给这个有灵魂的人穿上漂亮的衣服。

你可以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像比喻啊,我就说那老李家的大黑狗像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我们的村子。

还有拟人,路边的野草在风中跳舞,多有画面感啊。

但是呢,这些色彩不能盖过底色,得恰到好处。

咱再说说这行业里的事儿。

我听说啊,有个大作家,特别有名,他写东西就特别注重底色。

他每次写之前啊,都要回到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去感受那种最原始的氛围。

这就像他写作的一个秘密武器似的。

我就想啊,我咋没想到呢?不过我也有我的办法。

我就喜欢在晚上写东西,周围安安静静的,只有我的笔在纸上“沙沙沙”地响,这种感觉能让我更好地找到那种底色。

增添作文色彩的几种方法

增添作文色彩的几种方法

如何让作文的语言亮起来古语曰:“言之无味,行而不远。

”平淡枯燥,毫无色彩如同嚼腊的文章谁也不愿读。

要想使文章生动形象有文采,就要让作文的语言亮起来,充满诗情画意。

1、巧用修辞添魅力:比喻、拟人等诸多修辞方法,能化平淡无奇的语言为生动有趣,变抽象枯燥的道理为具体形象,还可以把你喜爱的事物描写得栩栩如生,充满情趣,让人倍感亲切。

在写作文时,如能巧妙恰当地使用这些修辞,文章的语言就会熠熠生辉,平添诸多魅力。

我们欣赏的一些优秀作文大都如此,或妙喻添彩,或拟人增情,或排比造势┉┉例:早晨,不安分的阳光总是透过窗帘的细纱,均匀地铺在地上,像一滩柔软的细沙,我打开窗帘,让和煦的阳光在我脸上跳跃,清晨的阳光一点也不刺眼,望着它,昨日的疲劳一扫而空,心灵瞬间平静下来,如一潭清澈的湖水,阳光温和的问候,告诉我新的一天已经开始,新的挑战,新的事情又会到来,不要停留在昨日的辉煌,脚步不要停歇,新的高峰等待攀爬。

每当此时,心灵便会成为鲜艳的金黄,和着朝阳,不断向前。

(湖北武汉市中考满分作文《在窗前欣赏阳光》)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不安分”、铺”、“跳跃”、“问候”等词语,赋予阳光以人的动作,这样静态的阳光,在作者的笔下就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变得鲜活起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对阳光的喜爱之情。

2、妙借引用放异彩:引用是巧借他人衣,为己添亮色,即巧妙地使用别人的言语来包装自己。

引用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名言警句、诗句歌词、广告谚语、影视经典台词┉┉它们语言精炼且富有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写文章时若能根据需要巧引妙用,不但能使文章文采飞扬,绚丽多姿,处处弥漫着“驿路梨花”的芳香,还能显示出丰厚的文学功底与文化底蕴。

例:(1)老同桌说:“前世五百次的回哞才可以成为同桌,我真的信!希望今生还有机会与你同桌。

如果没有,我会努力在这最后的几十天里,和攒够五百次回眸,来生与你相遇时再同桌下去!(选自《作文》中的《同桌》)(2)感叹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与岑参一起分担“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的怅惘,与陶渊明共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王勃共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2005年广西桂林中考作文《我越来越爱书》)(1)中巧妙地活用了佛家的一段经典语录,风趣活泼之中表达了对同桌的眷恋之情;(2)把一些诗文名句巧妙地串联起来,通过引用的诗文表达了自己对书的喜爱,使文章魅力无限,大放异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文章能带有色彩
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其中很有道理。

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十分中肯的意见。

一部《论语》,不但是儒家思想学问所在,其语言之精炼、优美、含蓄,堪称古文学典范。

思想和学问的传播,要靠富有文采的文章。

不仅孔子如此,先秦诸子无不如此。

不过有的人不像孔子那样公开讲出来,有的人甚至还在口头上轻视文采,而实际上十分重视文采。

最突出的莫过于庄子,他口头上说不要文章和采色,实际他的文章是先秦著作中非常富有文采的。

有人爱读《庄子》,不见得都是庄子思想的信徒,往往是为文章所吸引。

正因为文章足以动人,其思想也就易于传播。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道理庄子也懂。

后世学者,大多都很重视文章,讲究文采。

很多历史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往往也即是文学家。

我喜欢读《史记》,就是从欣赏文章的角度出发的。

其他,像《文心雕龙》、《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都是富有文采的。

但是自从文学与其他学科分道扬镳以来,有些非文学作品的作者
对于文采便有所忽视。

宋代以下,甚至有作文害道一说。

清代某些主张经世致用的学者,亦有忽视文采的倾向。

在今天,有些人写文章也不太重视文采,只有抽象的道理,缺少具体的形象,只有甲乙丙丁的描述,没有鲜明生动的论证,效果当然不会好。

那么,文章怎么写才算有文采呢?看法因人而异。

个人认为,好文章应具有下列特征:首先,要有形象性。

文章(即使是枯燥的理论文章)具有形象性,在中国是具有历史传统的。

再从《论语》和《庄子》谈起。

这两部书之所以有文采,首先是因为富有形象性,和一般只有抽象理论的文章不同。

其形象感染力有时超过逻辑说服力。

《论语》一书,就其内容来说,大部分是说教,但却不是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在谈笑中达到说教的目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合昼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不是在抽象的讲道理吧?其中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兮,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皙说,几个人暮春时候到沂水洗个
澡,在舞雩吹吹风,孔子表示赞许。

曾皙表面虽不讲治国大道理,实质却描述了一幅天下太平的景象。

一种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一番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就从这幅画面中透露出来。

有哲理,亦有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至于《庄子》,更富于形象性。

南溟、北海、野马、尘埃、佝偻成蜩、蝴蝶入梦,于无尽想象中描绘无穷景象。

其中《秋水篇》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段;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把抽象的逻辑道理用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对人的感染是强烈的。

撇开思想内容上的是非不论,庄子文章的逻辑说服力往往和形象感染力紧密结合,这是极高的语言艺术。

《论语》和《庄子》是先秦文章的典范,对后世有不小的影响。

如魏晋时代,文人清谈,以《老子》、《庄子》、《论语》等书为经典,语言都很生动。

其记载于《世说新语》的,都富于形象色彩,令人读了感到意味无穷。

但魏晋以下,各种体裁文章界限划分愈加明显,文笔(六朝时有
文、笔之分,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的分别出现了,骈散的要求也不同了。

文章往往不再讲求形象性,以致出现了一些言之无文的文章。

在今天,写文章应该继承前一种传统。

鲁迅的文章常常是有血有肉、富有形象的。

杂文如此,《白莽作〈孩儿塔〉序》里,鲁迅评论作品意义时,就写下下面一段话: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过去读这篇文章,读到这个字,都是跳过不读。

此次为写本文,翻遍《现代汉语词典》方知此字读:,去声。

八戒注),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一切所谓园热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这批评文章本身就是诗的语言啊。

小说也莫不如是,关于鲁迅小说的描写手法过后还会有另一专门文章进行阐述,这里不再详加介绍。

其次,要适当讲究声音(或者声韵。

对此有兴趣的可加讨论一番)。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孔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六朝人吟诗作赋,比前代更重视声音之美,所以孔兴公有这样自负的话。

其实六朝以来,不只诗赋讲究声音,散文也讲究声音,骈体就是这个倾向发展的结果。

当时很多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形成一代文风特色。

当然,声音讲究到极致,就成为文章的桎梏,导致文多拘忌,伤其真美(见《诗品》)。

诗歌尚且不可过于拘忌,何况散文?骈四骊六的形式绝对不可。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确是有其功劳。

但其高明之处还在于他虽反对骈体桎梏,却没有把文章声音之美一概否定。

《答李翊书》中: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他反对人为的音节,提倡以气为主的自然音节。

唐宋文家一般都重视声音之美,欧阳修的文章,使人读了有一唱三叹的感受,也就是具有声音之美的缘故。

文章要讲究声音,以便于朗读,使句子长短适度,声调抑扬铿锵,有助于打动读者,古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未必十分高明,声音却是非常讲究。

当然,文章讲究声音之美,决不是单纯追求形式,而是为了效果。

而且,不论骈文或者散文,过分注重声音,都会失其真美,桐城派某些文章读来琅琅,格调却不高,原因在此。

不过桐城谬种固然要反对,却不能走向另一极端即根本忽视声音。

现在某些文章,就思想内容来说,非古时可比,但传颂于世的不
多,读不响是重要原因。

再次,最好带有感情。

这方面梁启超说得好:笔锋常带情感。

文章要打动人心,就应该带有感情。

抒情类文章自不在话下,说理文章也应如此。

现在有一种成见,说理与抒情不能并存。

其实不然,《论语》、《孟子》固是如此。

再揪出《庄子》作例子,《徐无鬼篇》一段: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垭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其垭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石匠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常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语言之矣。

鼻端一点白粉,抡起斧头砍去,白粉去而鼻不受伤,这是匠石技术高超。

但也需要有郢人那样沉着的对象跟他合作才行。

郢人已死,匠石技术就无从施展了。

庄子善讲道理,但惠子一死,他就失去了辩论的对象,于是无限感伤。

旨在说理,却似叙事,似叙事,又抒情,兼而有之。

而且情在理中,不言而喻。

寥寥数语,一篇《思旧赋》跃然纸上,说理抒情相辅相成、完美统一。

清代某些学者写文章,往往只要考据而不要辞章,只要科学性而不要感染力。

这种文风影响了后来一批人。

但顾亭林、全谢山的著作以及章太炎早期著作就不尽如此,鲁迅更不是这样。

他的文章笔锋常带情感,哪怕一篇序文,两句感叹,也是热情洋溢的。

噢,还有毛泽东,他在谈自己的情感变化时,感情深厚,说来娓娓动听,如话家常。

他们的文章,是应该仔细揣摩、认真体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