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常压干燥制备SiO2气凝胶的研究

合集下载

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研究

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研究

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吸附、隔热、隔声等领域的功能材料。

其具有高比表面积、低密度、良好的介电性能和热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常压干燥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气凝胶的方法,可以在常温下通过蒸发溶剂将胶体颗粒形成多孔结构,得到气凝胶材料。

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如颗粒聚集、孔隙结构不均匀等。

有必要对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气凝胶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拓展其应用领域。

本研究旨在探讨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分析其影响因素,优化制备工艺,并展望其在吸附、隔热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研究,探索优化制备工艺,提高气凝胶的制备效率和性能,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和工艺参数,寻找最佳制备工艺,提高气凝胶的制备效率和品质;对制备的气凝胶进行性能表征,包括孔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从而了解气凝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析影响气凝胶性能的因素,如原料选择、干燥条件等,并进行优化工艺,进一步提高气凝胶的性能和稳定性;展望二氧化硅气凝胶在储能、传感、隔热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为其产业化和商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和发展方向。

【2000字】.2. 正文2.1 制备方法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法两种。

溶胶凝胶法是指将硅源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加入催化剂和控制剂,经过酸碱中和、定向水解和缩聚,形成二氧化硅溶胶。

随后,将溶胶经过成型和固化处理,得到凝胶体。

进行干燥处理,得到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品。

而超临界干燥法则是将溶胶体直接置于高压高温的超临界条件下,采用超临界流体作为介质,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将溶剂从凝胶中溶解出来,实现非常快速的干燥过程。

水玻璃常压干燥制备块状SiO2气凝胶的研究

水玻璃常压干燥制备块状SiO2气凝胶的研究

作者简介:夏紫顿,男,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保材料,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夏紫顿(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摘要:SiO 2气凝胶是一种轻质纳米多孔网状结构材料,在航空、环保、建筑、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多以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SiO 2气凝胶,成本昂贵,工艺过程复杂,耗能费时,原料有一定毒性,超临界高温高压干燥存在较大的危险性。

本研究以水玻璃为硅源,通过常压干燥制备高性能、低密度的块状SiO 2气凝胶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 2气凝胶平均密度在0.11~0.16g/cm 3,比表面积在450~650m2/g ,孔隙率为90%~98%,具有较高疏水性,对甲基红的吸附率达到80%。

关键词:水玻璃;SiO 2气凝胶;常压干燥;块状中图分类号:TQ 1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9-0121-02气凝胶通常是一种固体物质形态,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目前最轻的气凝胶仅有0.16mg/cm 3。

由于其内部一般80%都空气,故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

最常见的气凝胶为二氧化硅气凝胶,对环境无污染,节能环保,并有着诸多较好的性质,符合当前人们对应用材料的要求[1]。

在航天、航空[2]、催化剂附载、太阳能利用和建筑物节能等方面均有广泛的运用[3]。

本文选用廉价的水玻璃作为硅源,在常压干燥条件下制备SiO2气凝胶,并研究不同种类酸对气凝胶制备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方案。

1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1)硅酸钠溶液的配制。

取20g 摩尔数为1的硅酸钠颗粒于烧杯中,加入80ml 的超纯水溶解,制得质量分数为20%的硅酸钠溶液,再配制10%和15%的硅酸钠溶液做浓度对比测试。

(2)加酸凝胶。

取一定量所配硅酸钠溶液,加乙酰胺和入适量乙二醇作为催化剂,再向溶液中滴加酸,在制备时选用了不同的酸进行对比。

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研究

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研究

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

通过分析常压干燥工艺流程、影响因素、工艺优化探讨、气凝胶性能测试和干燥效果比较,得出了制备气凝胶的最佳工艺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能够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二氧化硅气凝胶。

对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气凝胶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常压干燥、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工艺、影响因素、工艺优化、性能测试、干燥效果、结论、展望、应用前景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和极低密度的固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吸附性能和光学性能,在航空航天、能源领域、制冷保温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制备方法,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溶胶,再经过固定化剂交联、稀释和干燥等步骤得到气凝胶产品。

常压干燥工艺相对于高温高压干燥工艺来说,操作简单,能够保留原料的微观结构,提高气凝胶的物性性能。

由于常压干燥工艺具有便捷性和经济性,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参数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进行研究,为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工艺,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的调节和优化,实现对气凝胶性能的提升和干燥效果的改进。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确定常压干燥工艺流程,建立稳定的制备方法;2. 分析影响气凝胶品质的关键因素,寻找最佳制备条件;3. 探讨工艺优化的可行性,提高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4. 对制备的气凝胶进行性能测试,评估其吸附性能和力学性能;5. 对常压干燥和其他常见干燥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优劣势及适用范围。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旨在为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工艺方法,并为气凝胶在吸附材料、隔热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SiO2气凝胶及其复合气凝胶的常压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

SiO2气凝胶及其复合气凝胶的常压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
899
8m2.g。。,孔容为2 856cm3.g~;最佳工艺条件下用I-LMDZ/HMDSO 修饰剂制各的Si02气凝胶密度为0 27529・cm一,接触角为129。,比表 面积为766m2.g-1,孔容为1 9cm3.g-‘:TMCS/HMDSO的修饰效果优 于HMDZ/HMDSO混合修饰剂。适宜的低温热处理可改善气凝胶的 孔结构,使其孔径分布均匀,所制各的Si02气凝胶疏水性耐热温度 约为450"C。 本文研究的混合干燥介质体系中,以正己烷/甲苯体系作为干燥 介质制得的SiO:气凝胶性能最优。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正己烷/ 甲苯体系制各的Si02气凝胶的密度为0 1039・cm一,接触角为156。, 比表面积为928 4m2.g-1,孔容为3 295cm3.g-1;正己烷/苯体系制各的 密度为0 1169 cm一,接触角为152。,比表面积为906 8m2.g-1,孔容为
composite aerogels have fine
2 338 em3,g~Aerogels and
adsorption
中南大学硕士论文
capability for acidic gas,and their adsorption efficiency
on
the acid gases
pure Si02
29
30 33 36 38 38 38 40 40 43 43 43 …………45 46
………
3.4表面修饰反应机理

5高温稳定性研究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SiOz气凝胶常压干燥介质的研究
41引言

1I多孔材料常压干燥中介质的传热传质过程 Si02气凝胶常压干燥中液体介质的选择
4 1 2 4
2置换工艺参数的研究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常压干燥法制备与性能研究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常压干燥法制备与性能研究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常压干燥法制备与性能研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常压干燥法制备与性能研究引言二氧化硅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支撑体、热绝缘材料、吸附材料等领域。

其常压干燥法制备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潜力。

本文针对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常压干燥法制备与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

常压干燥法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常压干燥法制备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和凝胶树脂法。

溶胶凝胶法是将硅源和溶剂混合制成溶胶,经固化凝胶化后在常压下干燥得到气凝胶。

凝胶树脂法则是将硅源和某种高分子凝胶剂混合制成凝胶,再在常压下干燥制备气凝胶。

性能研究1. 结构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形貌结构,结果显示其呈现多孔络合结构,孔径分布均匀。

使用BET比表面积测试仪测定气凝胶的比表面积,结果显示其比表面积达到数百平方米/克级别,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

2. 热稳定性:通过热重分析仪对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其在高温下保持稳定,失重量非常低,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3. 吸附性能:通过氮气吸附/脱附实验测试气凝胶的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

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孔隙体积和孔径分布,适用于各种气体的吸附。

此外,对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染色后,可以用于吸附有机染料等物质。

4. 机械性能:通过载荷曲线测试机对气凝胶进行拉伸实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延展性,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

应用前景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常压干燥法制备与性能研究为其在催化剂、热绝缘、吸附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同时,常压干燥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适用于大规模制备。

因此,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常压干燥法制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论本文通过对常压干燥法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性能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多孔络合结构、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能;常压干燥法制备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连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常压干燥工艺制备介孔SiO2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

大连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常压干燥工艺制备介孔SiO2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

大连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常压干燥工艺制备介孔SiO2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项目简介SiO2气凝胶是一类新型轻质介孔材料,具有超低密度、高孔容、高比表面积和低热导率等特点,在催化吸附、保温隔热、废气废水处理和药物载体等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上,SiO2气凝胶的制备多采用超临界干燥工艺,但超临界干燥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本项目以水玻璃等为原料,通过常压干燥工艺制备疏水介孔SiO2气凝胶以及TiO2-SiO2、WxTiO2-SiO2、CsxWO3-SiO2等多种复合气凝胶材料。

在常压干燥技术制备纯SiO2气凝胶基础上,研发的升级产品(SiO2复合气凝胶产品)主要包括:TiO2-SiO2复合气凝胶,WxTiO2-SiO2复合气凝胶,磁性SiO2气凝胶,磁性SiO2-TiO2复合气凝胶、CsxWO3-SiO2复合气凝胶,以及SiO2/玻璃棉复合保温隔热毡等系列产品。

本项目采用常压干燥工艺合成SiO2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已具备成熟的制备技术,现已申报并获授权相关专利10项,其中已有2项专利技术转让,其余8项专利如下: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SiO2复合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510079810.5;轻质介孔复合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ZL201410131471.6;一种光催化剂/SiO2复合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510079953.6;一种复合空气净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210375693.3;一种SiO2气凝胶/无机棉复合保温隔热毡及其制备方法,ZL201210118184.2;一种TiO2-SiO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ZL201210118102.4;介孔WO3及其制备方法,ZL201010595964.7;SiO2-WO3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ZL201010597377.7。

主要技术特点SiO2气凝胶为纳米介孔结构,比表面积500-900m2/g,表面可呈现出明显的亲/疏水性,对有机溶剂、有机染料和甲醛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具有极高的吸附性能;并且能够有效的吸附和释放药物。

常压干燥制备SiO2气凝胶的研究

常压干燥制备SiO2气凝胶的研究

( TG)a d d fe e ta h r a n l ss DTA) n i r n ilt e m la a y i ( f .
Ke r s slc e o e ; mbintpr s u e dr i y wo d : iia a r g l a e e s r y ng; g ng; o v nte c a ge; ur a e mod fc i n ai s le x h n s fc iiato
st i y,p r st n p cf u fc ra o h r p rd sl a a r g lwee 0 0 2 / m。 6 2 a d o o iya d s e i c s ra ea e ft ep e a e i c e o e r . 8 g c ,9 . 6 i i n
Absr c :H y o ob c slc e o lwa r p r d fom o me ca t r gl s i mb e e s r ta t dr ph i iia a r ge s p e a e r cm r i lwa e a s v a a i ntpr s u e
2 2
材 料 工 程 /2 1 0 2年 4期
常 压 干 燥 制 备 SO2 凝 胶 的 研 究 i 气
Pr p r to fSiia A e o e i m b e e s r y n e a a i n o lc r g lv a A intPr s u eDr i g
S in ea dTe h o o y Be ig, i n 0 0 3, i a ce c n c n lg i n Be ig 1 0 8 Chn ) j j
摘 要 :以水 玻 璃 为 硅 源 , 采用 常 压 干燥 制备 了 s0 气 凝 胶 。研 究 了老 化 时 间 、 化 剂 种 类 、 燥 溶 剂 种 类 以及 表 面 改 性 i。 老 干

SiO2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及在隔热纺织品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SiO2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及在隔热纺织品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SiO2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及在隔热纺织品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其中隔热性能的要求尤为重要。

隔热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室内温度,提高居住舒适度,还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而气凝胶因其优良的隔热性能和轻质化特点,在隔热材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气凝胶是一种孔隙率极高,密度极低的无机材料,可以通过常压干燥制备得到。

2.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旨在探究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隔热纺织品中,以提高纺织品的隔热性能。

3. 研究内容(1) 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方法的研究:探究制备气凝胶的常压干燥方法,分析不同制备参数对气凝胶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

(2) 气凝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研究不同气凝胶掺量对纺织品隔热性能的影响,分析气凝胶掺量与隔热性能的关系,确定最佳的气凝胶掺量。

(3) 隔热纺织品的性能测试:对应用气凝胶的隔热纺织品进行隔热性能测试,分析隔热性能指标,并与传统隔热材料进行比较。

4. 研究意义(1) 探究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方法,为气凝胶的制备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同时为进一步探究气凝胶的制备和应用奠定基础。

(2) 研究气凝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可以为纺织品制造业提供新的隔热材料选择,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

(3) 对应用气凝胶的隔热纺织品进行性能测试,可以对新型隔热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价和指导,并为隔热材料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5. 研究方法(1) 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控制干燥温度、时间等制备参数,制备不同性能的气凝胶。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不同掺量的气凝胶加入纺织品中,用热压法将其固定在纺织品表面。

(3) 采用热流计测试隔热纺织品的热传导系数和隔热性能指数,同时进行红外相机测试纺织品表面温度,评价隔热性能。

6. 预期结果(1) 确定气凝胶的优化制备工艺,实现常压干燥制备方法。

(2) 确定纺织品中气凝胶的最佳掺量,提高纺织品的隔热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压干燥制备SiO2气凝胶的研究吕鹏鹏赵海雷刘欣(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为解决超临界干燥法制备气凝胶的缺点,以水玻璃为硅源,经常压干燥制备了SiO2气凝胶。

研究老化工艺条件和置换溶剂种类对SiO2气凝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表面改性制备出具有良好疏水性的SiO2气凝胶。

制得的气凝胶密度可低达0.123g/cm3,孔隙率为94.79%,比表面积为360.50 m2/g。

关键字SiO2气凝胶常压干燥老化溶剂置换表面改性气凝胶是一种由原子团簇交联形成三维纳米多孔骨架、并在孔隙中充满气态分散介质的一种高分散固态材料[1]。

由于其独特的三维纳米多孔结构,气凝胶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低热导率、低光折射率和低声传播速度[2-6]等性能,因此在光学、热学、电学、声学和力学等领域具有十分巨大的应用潜力。

气凝胶的制备过程分为溶胶-凝胶过程和湿凝胶的干燥过程。

硅源前驱体通过水解形成含硅溶胶,调节pH使溶胶胶粒发生缩聚形成凝胶,凝胶骨架间充满了液态溶剂,通过超临界干燥法将骨架间隙的溶剂抽出,同时保持纳米多孔网络骨架不变,形成密度低、气孔率高的气凝胶材料。

但是运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气凝胶的条件很苛刻,制备周期耗时长,对设备要求高,能耗大,操作危险性高,制备工艺复杂,使得气凝胶的生产成本非常高,这些严重制约了气凝胶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因此常压下干燥制备气凝胶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采用常压干燥新工艺制备SiO2气凝胶已成为气凝胶趋向实际应用的关键。

同时,一般SiO2多是采用有机硅为硅源(正硅酸乙酯或正硅酸甲酯),这样的硅源价格昂贵,成本高,也限制了SiO2的广泛应用。

本文利用廉价的水玻璃为硅源,通过常压干燥制备了SiO2气凝胶粉体。

研究了老化工艺条件、置换溶剂种类以及表面改性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 常压干燥法1.1常压干燥机理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的湿凝胶是由三维多孔的纳米SiO2骨架和充填于其中的溶剂组成的半固态物质,在湿凝胶的干燥过程中,由于微小孔隙中弯液面会产生一定的毛细管压力作用,使得当液体从孔隙蒸发时凝胶骨架会发生收缩;当应力超过网络的强度时,凝胶就会碎裂。

因此,在干燥过程中,只有当湿凝胶孔隙液体蒸发时凝胶结构不发生塌陷,且凝胶体不发生收缩或收缩不明显时,才能够获得多孔、低密度的气凝胶结构。

根据超临界干燥原理,在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下,气液界面消失,表面张力为零,因而可以避免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和破裂,保持结构的原有状态。

但要在常压下对湿凝胶进行干燥、制备气凝胶,就必须考虑如何减少毛细管收缩力,以防止毛细管收缩力对凝胶骨架的破坏。

常压条件下干燥,由表面张力产生的毛细管内外压差可由杨-拉普拉斯公式表示:rΔP θγcos 2LV = (1)其中△P 为毛细管内外压差,θ为接触角,γLV 为气液界面表面张力,r 为毛细管半径.根据公式(1),可以看出,要降低△P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努力:(1)增大毛细管半径r ;(2)减小气液界面表面张力γLV ;(3)增大接触角θ。

1.2常压干燥法措施要实现常压干燥法制备气凝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 增强凝胶网络骨架的强度,以抵抗干燥时的毛细管力,防止骨架破坏;② 增大骨架孔径,但孔径不能太大,否则将影响制备材料的比表面积,进而影响材料的其他相关性能;③ 改善凝胶中孔洞的均匀性,以防止收缩应力不同和不均匀所造成的网络骨架破坏;④ 减小溶剂的表面张力,以降低毛细管力,防止收缩破坏;⑤ 通过骨架表面改性,增大溶剂与骨架的接触角,减小毛细管力。

只要凝胶的网络结构比较完整,且有足够的强度和弹性,足以抵御在干燥过程中毛细管内外压力差对凝胶的破坏作用,就有可能实现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

而且溶胶-凝胶过程形成的三维纳米多孔结构往往不是十分均匀的,根据公式(1),细孔道压差将大于粗孔道压差,因此在同一块气凝胶里形成不均衡压力,导致在干燥过程中骨架的收缩开裂。

湿凝胶的老化可以使凝胶网络骨架变得坚硬和牢固,增强承受毛细管压力,而且可以改善凝胶孔径的均匀性,使毛细管半径增大。

根据公式(1)可知,凝胶干燥过程中毛细管附加压力与毛细管中溶剂的表面张力直接相关。

一般,经水解-缩聚形成的醇凝胶体的固态骨架周围充满着化学反应后剩余的液态试剂,液态溶剂主要是水和醇。

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很大,因此在干燥过程中毛细管的附加压力很大,这是造成气凝胶制备过程中开裂破碎的直接原因。

如果通过溶剂置换,用表面张力小的溶剂将水和醇置换出来,这些表面张力小的溶剂蒸发干燥时,附加压力将大大减小,对实现非超临界干燥制备气凝胶很有利。

对醇凝胶的表面进行修饰改性,调节和控制凝胶表面羟基的数量,使凝胶骨架表面具有一定的疏水性,从而使骨架和溶剂之间的接触角θ 增大,这样就能大大减小毛细管附加压力,有利于实现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

改善凝胶表面使接触角增大的常用方法有2种:一种是选用RSi(OMe)3类化合物作为硅源物质,通过对RSi(OMe)3化合物中R 基团的选择和RSi(OMe)3/Si (OMe)4比例的调节,达到在水解和缩聚后获得一定憎水性表面的凝胶骨架的目的。

具体的水解反应可表达为:()()MeOH 3OH RS i O H 3OMe RS i 323+=+ (2)另一种是在醇凝胶形成后,以硅烷化剂对凝胶进行表面修饰,使硅烷化剂和凝胶发生表面羟基反应:()()HCl CH S i O S i Cl CH S i OH S i 3333+--=+- (3)使凝胶表面嫁接上憎水基团,使凝胶带有疏水性。

由上面可知,常压干燥法制备气凝胶时,采取对湿凝胶老化、溶剂置换和表面改性措施,可以减小在湿凝胶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毛细管附加压力△P,进而减少干燥过程中由于△P 引起的骨架收缩破裂。

2 实验2.1凝胶的制备以水玻璃、甲酰胺、乙二醇为原料,按摩尔比为1:2:1混合,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以冰醋酸为催化剂调节溶液的pH值至12~13,室温下静置使之成为凝胶。

将凝胶在室温下放置老化数天,用自来水洗涤数次以除去Na+,再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然后加入无水乙醇浸泡3 d进行溶剂置换,每24h置换一次。

2.2凝胶的表面改性以三甲基氯硅烷(TMCS)为表面改性剂,将TMCS/正己烷混合液(体积比1:9)溶液倒入盛有经乙醇溶剂置换后的湿凝胶的容器中,室温下反应2 d后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

2.3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将表面改性后的湿凝胶于室温放置干燥12 h,再放入80℃烘箱中干燥12 h,制得SiO2气凝胶。

2.4气凝胶的性能测试表征SiO2气凝胶的密度用堆积密度表征,其测量是将制得的气凝胶粉体过140目筛,装入5 mL量筒振实550次,然后读出粉体体积,再称出粉体质量(精确到0.001g)。

质量与体积的比就是堆积密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气凝胶的孔隙率用下式估算:Porosity(%)=100(1-ρ/ρs)其中,ρ和ρs分别为气凝胶和致密SiO2的密度(ρs=2.32g/cm3)。

用热重-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NETZSCHSTA 409C)测试SiO2气凝胶的TG-DSC曲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NEXUS FT-IR670)测试气凝胶的红外吸收性质;以N2为载气的BET 法测定气凝胶的比表面积(Micromeritics,Modle ASAP2010)。

3 结果与讨论2.1老化时间和种类对SiO2气凝胶性能的影响选取老化时间不同的5个试样,并依次编号,试样分别为不老化,老化1至4天,其它工艺相同,研究不同的老化时间对气凝胶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D e n s i t y (g /c m 3)days of agingP o r o s i t y (%)图1老化时间对气凝胶密度和孔隙率的影响(a)老化0天 (b)老化1天(c)老化2天 (d)老化3天(e)老化4天图2老化时间不同时气凝胶微观结构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气凝胶粉体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密度呈现变大的趋势,孔隙率则相应减小,气凝胶的颗粒逐渐长大,其骨架变粗,孔隙变少。

所以其密度呈现一个变大的趋势。

老化对制取气凝胶是不可缺少的阶段,特别是对于在常压干燥下制取SiO 2气凝胶来说,尤其显得重要,通过老化手段,可望改善凝胶网络骨架强度,增加对干燥收缩的抵抗能力,保持材料多孔网络结构的完整性。

另一方面,老化过程中可发生溶解-沉淀的物理化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凝胶孔隙结构均匀化,防止由于气孔大小不同而引起的毛细管力不同,从而可避免凝胶在干燥过程中由于应力不均匀而引起的收缩和破碎。

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材料二次颗粒逐渐长大,2天以后变化不明显。

这与图1中,老化2天以后材料密度和气孔率变化不明显是一致的。

究其原因,可以认为在老化过程中,颗粒表面的羟基相互之间又发生了缩合,是的颗粒之间相互“粘连”而变大。

这虽然增强了网络结构的骨架强度,但是材料的密度增加了,气孔率随之下降。

上述老化时间实验是将成胶后的湿凝胶静置于塑料烧杯中,由于湿凝胶会析出水,所以在本文中的老化是指在其析出的水中老化,称“自析水老化”,不同于“乙醇老化”。

“乙醇老化”是指将成胶后的湿凝胶置于乙醇中老化。

当置于乙醇中老化时,湿凝胶表面存在大量的≡Si -OH 基团,和乙醇发生反应:OH H CH CH O S i CH CH HO OH S i 3232-+--→≡-+-≡ (4) 氧乙基将吸附在湿凝胶的表面,使得湿凝胶表面带有疏水特征,与溶剂的接触角变大,使干燥时由表面张力引起的收缩变小。

为了研究上述中“乙醇老化”和“自析水老化”的区别,将成胶后的湿凝胶分别置于乙醇和水中进行老化三天,研究不同的老化剂类型对气凝胶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a ) (b )图3水(a )和乙醇(b )老化气凝胶微观结构表1和图3是不同老化类型制备的气凝胶粉体的密度和微观结构的对比,可以看出乙醇老化气凝胶的密度比自析水老化气凝胶的密度略大,二次颗粒也比水老化的气凝胶要粗大一点。

这可能与乙醇对水的锁闭效应有关。

由于乙醇分子具有极性,在其周围可以形成水化膜,从而造成体系中随乙醇加入量的增加,自由水降低,这就促使了湿凝胶表面羟基的缩合,从而引起粒子长大,气凝胶的孔隙率降低,密度降低。

因而如何实现乙醇的氧乙基对气凝胶表面羟基的取代、同时避免颗粒表面羟基之间的缩合,是实现气凝胶优质老化过程的关键。

2.2置换溶剂种类对SiO2气凝胶性能的影响为研究不同的干燥溶剂对气凝胶性能和结构的影响,选取五种具有不同表面张力的溶剂对湿凝胶进行溶剂置换,然后进行常压干燥。

这五种溶剂分别是水、丙酮、乙醇、异丙醇和正己烷。

由式(1)可知减小凝胶孔隙中液体的表面张力γLV可以降低凝胶骨架干燥过程中所受的压应力ΔP,从而减少SiO2水凝胶干燥过程中的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