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前景
蛹虫草人工培养研究进展

蛹虫草人工培养研究进展蛹虫草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衰老等作用。
然而,野生蛹虫草资源日益减少和受到严重破坏,因此人工培养已经成为蛹虫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就蛹虫草人工培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蛹虫草的生物学特性蛹虫草属于真菌门冬虫夏草科虫草属,是一种寄生在蝗虫等昆虫体内的真菌。
蛹虫草的生长需要特定的宿主和环境条件,主要分为繁殖盘和子囊盘两个阶段。
繁殖盘是由多个椭圆形胞孢体组成的,是蛹虫草营养生长和繁殖的部位;子囊盘则是由许多子囊体组成的,是产生孢子的部位。
在野生环境下,蛹虫草的生长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如宿主数量、环境温度、湿度等。
蛹虫草的人工培养主要分为宿主培养和孢子培养两种方式。
(1)宿主培养宿主是蛹虫草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蛹虫草实验室培养通常选择蝗虫或蟋蟀为宿主。
宿主培养主要分为野外宿主捕捉和人工宿主培养两种方法。
野外宿主捕捉需要选择适宜的野外环境和宿主,比较繁琐,容易受到环境和季节的限制;人工宿主培养则是在实验室中通过人工饲养宿主来提供蛹虫草生长的环境,可以控制环境条件并大量生产蛹虫草。
(2)孢子培养孢子培养是指在实验室中通过标准化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来培养蛹虫草。
孢子培养包括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子囊体形成等过程。
不同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会对蛹虫草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可以促进蛹虫草的生长和形态发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提高蛹虫草的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蛹虫草人工培养的研究逐渐深入,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目前,蛹虫草宿主培养主要采用人工饲养宿主的方法。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优化饲养条件和培养方法,成功培养出一些适合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宿主。
例如,研究者发现在饲养蝗虫和蟋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宿主的健康情况和环境条件,如室内温度、湿度、光照以及饲料等,能有效提高蛹虫草的生长和产量。
蛹虫草虫草素研究进展

蛹虫草虫草素研究进展蛹虫草又称虫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虫草素作为蛹虫草中的一种有效成分,近年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虫草素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在医学和保健品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蛹虫草虫草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其药理活性及应用前景,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一、蛹虫草虫草素的提取与分离蛹虫草虫草素主要存在于蛹虫草的子实体内,其提取与分离是相关研究的首要步骤。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超声波提取、酶解法等。
酶解法相对高效,可以有效提高虫草素的提取率。
在分离方面,常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虫草素,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蛹虫草虫草素的药理活性研究1. 抗菌活性虫草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研究表明,虫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细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为虫草素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抗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抗炎活性虫草素对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减轻组织炎症反应,缓解炎症所致的痛苦和不适。
研究发现,虫草素可以调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3. 抗肿瘤活性虫草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研究表明,虫草素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对多种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4. 抗氧化活性虫草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研究表明,虫草素可以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氧化损伤的发生,对预防氧化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24年蛹虫草粉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蛹虫草粉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蛹虫草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被认为具有多种益处。
其市场前景广阔,因此进行2024年蛹虫草粉市场环境分析对于了解市场趋势、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消费者需求分析、政策法规分析和市场趋势分析。
2. 竞争对手分析蛹虫草粉市场存在多家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企业。
国内竞争对手包括蛹虫草粉生产商、中药材供应商等。
国外竞争对手则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和日本等。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蛹虫草粉企业需要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3. 消费者需求分析消费者需求对于2024年蛹虫草粉市场环境分析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消费者对蛹虫草粉的需求特点和偏好,企业可以调整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和销售策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在购买蛹虫草粉时通常关注产品的质量、价格、产地和品牌知名度等因素。
此外,消费者对于蛹虫草粉的功效和安全性也非常关注。
因此,企业应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并加强宣传,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4. 政策法规分析政策法规对蛹虫草粉市场的发展和经营具有一定的影响。
政府对蛹虫草粉的生产和销售通常会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并按照要求进行经营和生产活动。
此外,政府还可能出台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蛹虫草粉产业的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深入了解政策法规,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和政策支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5. 市场趋势分析市场趋势分析对于制定合理的市场战略非常重要。
当前,蛹虫草粉市场存在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草药的认可度增加,为蛹虫草粉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其次,电商渠道的发展为蛹虫草粉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2023年蛹虫草粉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蛹虫草粉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蛹虫草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草药的认可度增加,蛹虫草粉行业逐渐兴起。
本文就对蛹虫草粉行业的市场进行调研分析。
一、蛹虫草粉行业的市场现状1. 产地分布蛹虫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中南和东南部分地区,如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其中以云南省的玉溪市最为出名,因此在实际生产和市场销售中,以“玉溪蛹虫草”最受欢迎。
2. 生产情况蛹虫草的生长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气温、湿度等等,因此其种植方式比较复杂,而且生长周期较长。
目前,蛹虫草粉的生产主要以玉溪市为主,其次是云南省的保山市、文山州等地区。
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草药的认可度增加,蛹虫草粉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尤其在一些中老年人和白领群体中,蛹虫草粉已经成为了很受欢迎的保健食品。
二、蛹虫草粉市场前景分析1. 健康意识逐渐增强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很多人开始注重饮食和保健。
同时,随着中草药的认可度和添加到保健品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蛹虫草粉的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2. 消费市场日益成熟日益成熟的消费市场是蛹虫草粉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消费者对蛹虫草粉的接受度增强,市场需求会不断增加,行业市场规模也会逐渐扩大。
3. 行业进一步规范和标准化在行业进一步规范和标准化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地购买蛹虫草粉产品,也可以更好地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蛹虫草粉行业发展建议1. 改善产业环境针对蛹虫草粉产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提高行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2. 推广市场认知加强蛹虫草粉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消费者认知度和接受度,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3. 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监管体系,落实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市场监管制度,打击不良商家和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蛹虫草研究进展

重要发现
重要发现
在蛹虫草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蛹虫草的 分类和鉴定方法尚不统一,给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其次,蛹虫草的生长 环境需求和营养需求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实现人工培育的优化和提高其产量。此 外,虽然蛹虫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实际应用
3、化妆品领域
3、深入探讨蛹虫草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3、化妆品领域
4、系统评价蛹虫草在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相关产品的研发 和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3、化妆品领域
5、蛹虫草的安全性研究,为其在各类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对 于蛹虫草的应用也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来支持。未来可以通过进行大规模的临床 试验等方式来进一步证实蛹虫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蛹虫草是一种寄生或腐生的真菌,生长环境比较复杂。它们通常生长在富含 有机质的土壤中,如草地、树林和腐木等。此外,蛹虫草还能在果园、菜地等人 工环境中生长。研究发现,蛹虫草的生长需要特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如适宜的 湿度、温度和土壤肥力等。
3、蛹虫草的营养需求
3、蛹虫草的营养需求
蛹虫草是一种需要特定营养条件才能生长良好的真菌。研究表明,蛹虫草需 要充足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果糖、蛋白胨和铵盐等。 此外,蛹虫草还需要适量的维生素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蛹虫草研究进展
01 引言
03 重要发现
目录
02 文献综述 04 实际应用
引言
引言
蛹虫草,又称为虫草菌,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真菌,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 的保健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蛹虫草的度不断提高,对其分类地位、生长环 境、营养需求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次演示将从生物分类学角度对蛹虫草 进行概述,并综述其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蛹虫草人工培养研究进展

蛹虫草人工培养研究进展蛹虫草是中药材中的一种珍品,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解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野生蛹虫草资源日益稀缺,种植成本高昂,因此人工培养蛹虫草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蛹虫草人工培养的研究进展。
一、基础培养技术人工培养蛹虫草的基础是菌种培养、种子培养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蛹虫草是由蛹草菌侵染蝴蝶的幼虫形成的,因此,先要培养蛹草菌。
蛹草菌的培养需要用到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种子培养是人工培养蛹虫草的关键,种子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了蛹虫草的产量和质量。
种子培养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营养和光照等。
优化培养条件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
二、种植技术人工培养蛹虫草的种植技术包括箱式种植和袋式种植。
箱式种植是将种子埋在培养土中,放在箱子里培养,袋式种植是将种子放在壳膜袋中,加入培养基,随后培育。
袋式种植的优点是方便管理、容易掌握和适应性强。
种植前要对土壤酸碱度、水分和肥料进行合理调节,保证蛹草的正常生长。
三、发酵技术发酵技术是人工培养蛹虫草的核心技术。
主要分为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
液体发酵是将种子放入发酵罐中,加入培养基,利用培养基中各种成分为蛹草提供营养,控制发酵温度、湿度、通气等条件,使生长的蛹草在罐中快速繁殖。
固体发酵是将种子放在发酵袋中,加入培养基,将发酵袋密封好,然后放置在适当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发酵。
固体发酵适用于少量生产,表面不容易产生异味。
四、气候控制技术气候控制技术是一种可调节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技术,是保证人工培养蛹虫草成功的重要保障。
温度是影响人工培养蛹虫草的关键环境因素,通常在20~25度的范围内控制。
湿度是影响蛹虫草发芽、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人工培养蛹虫草的湿度也需要进行精细控制。
光照可以影响蛹草菌、一培种和蛹虫草等的生长和发育,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对光照时间和强度进行调节。
总之,蛹虫草人工培养技术的研究是医药领域的重要课题,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突破和创新。
蛹虫草人工培养研究进展

蛹虫草人工培养研究进展蛹虫草,又称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药材,被誉为“天然的珍珠”。
蛹虫草在民间被广泛使用,并以其名称著称。
近年来,由于采摘难度大、资源稀缺、价格昂贵等原因,人工培养蛹虫草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蛹虫草人工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一、蛹虫草人工培养技术综述蛹虫草人工培养技术是通过对红虫的寄生和蛹化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人工合成蛹虫草。
蛹虫草人工培养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基的制备、红虫的寄生、蛹化以及干燥等步骤。
1. 培养基的制备:蛹虫草人工培养时所使用的培养基一般以黄豆制成,同时需要添加一些营养物质,如甘露醇等。
2. 红虫的寄生:红虫寄生是人工培养蛹虫草的第一步,需要选用成熟健康的红虫粘在培养基上,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同时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3. 蛹化:在寄生适宜的时间,红虫会逐渐蜕皮,然后形成蛹。
人工培养蛹虫草的关键是掌握好蛹化过程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
4. 干燥:蛹虫草人工培养完成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蛹虫草的质量和保存期。
1. 稳定产量:野生蛹虫草的产量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而人工培养蛹虫草可以保证稳定的产量和供应。
2. 控制质量:由于采摘野生蛹虫草往往受到当地风俗习惯、采摘方式、时间及保存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其品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而人工培养的蛹虫草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栽培和管理,从而控制产品的品质。
3. 保护自然资源:采摘野生蛹虫草会影响自然资源的平衡和调节,而人工培养蛹虫草可以从根源上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三、发展趋势蛹虫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市场价值,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
因此,蛹虫草人工培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 优化培养技术:人工培养蛹虫草的工艺流程和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2. 研究蛹虫草生理生化机制:为更好地控制红虫的寄生、蛹化和形成蛹虫草等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3. 强化品质管控:建立健全的蛹虫草品质检测体系,制定行业标准,并加强技术培训,将茁壮成长的蛹虫草推向市场。
蛹虫草虫草素研究进展

蛹虫草虫草素研究进展一、蛹虫草素的提取方法蛹虫草素是从蛹虫草中提取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
在过去的研究中,蛹虫草素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水煎提取和现代的超声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
传统的水煎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但提取效率低,且对活性成分的破坏较大;而现代的超声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方法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并减少对活性成分的破坏,因此在蛹虫草素的提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蛹虫草素的化学成分蛹虫草素是一类天然的活性化合物,其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多糖类、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甾醇类、萜类等。
多糖类、蛋白质和甾醇类是蛹虫草素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蛹虫草素中的多糖类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增强抗病能力;蛋白质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细胞再生的作用;甾醇类对肝脏、肾脏等器官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
三、蛹虫草素的药理作用蛹虫草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保健品领域。
蛹虫草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防止炎症反应的发生。
蛹虫草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于调节免疫功能失调的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蛹虫草素还具有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肝肾等多种生物活性,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蛹虫草素的研究进展和展望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者对蛹虫草素的重视,蛹虫草素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蛹虫草素的提取方法方面,传统的水煎提取方法已不再能满足对蛹虫草素提取效率和质量的要求,现代的超声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方法在提取效率和质量上具有明显优势,成为蛹虫草素提取的主要方法。
在蛹虫草素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研究者对蛹虫草素的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多种药理作用,为蛹虫草素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学报 2011.18(2):70~74收稿日期:2010 12 17原稿;2011 05 20修改稿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SCX 2 Y W G 074 0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8B020400012,2009B020201012)的部分研究内容作者简介:曾宏彬(1981-),女,200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真菌资源开发研究。
E mail :zhb_1328@y aho 文章编号:1005 9873(2011)02 0070 05蛹虫草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前景曾宏彬,宋 斌,李泰辉(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摘 要:概述了蛹虫草的形态与分布、生物学特性、药理学、菌种选育、子实体栽培技术、液体发酵培养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和展望了蛹虫草产业化发展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蛹虫草;生物学特性;药理学;产业化虫草作为传统珍贵中药材,我国对其早就有所认识,李时珍早在1518年就在 本草纲目 中指出,蝉花能主治 小儿天吊惊痫,夜啼,心悸 ;敬一兵等[1]的考证认为当时所提及的 蝉花 可能就包括了蛹虫草(Cor dycep s militar is )。
目前蛹虫草已实现大规模人工栽培,使其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在近几十年取得了很大进展,已逐渐成为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亟需保护的野生冬虫夏草的替代品;又因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蛹虫草及其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特别是受到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消费者的喜爱。
笔者综述了近年来蛹虫草在分类学、药理学、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产业化现状,以期为蛹虫草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1 形态与分布蛹虫草是指寄生于鳞翅目昆虫蛹体后能形成虫菌复合体的真菌,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界(Fung i)、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 cetes)、肉座菌亚纲(H ypocreo m yce tidae)、肉座菌目(H y pocreales)、虫草科(Cordy cipitaceae)、虫草属(Cor dy cep s )[2]。
蛹虫草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子座单个或数个从寄主头部或节部生出,颜色以橙黄色为主,一般不分枝,高3~5cm,子座头部呈棒状,表面粗糙,长1~2cm,粗3~5m m;子囊壳下部埋生于子座头部的外层,外露,近圆锥形;子囊线形、细长,大小为(400~300) m (4~5) m,内含8枚线形孢子,粗约1 m,孢子细长,几乎充满子囊,成熟时产生横隔,并断成2~3 m 的小段;子座柄部近圆柱形,内实心,长 2.5~4cm,粗2~4mm [3]。
蛹虫草主要生长在海拔2500m 以下,有阳光散射的山间缓坡向阳地带,子实体常发生于每年的夏末秋初。
目前已经报道的蛹虫草寄主已超过3目11科19种,广泛分布于寒、温气候带及热带、亚热带地区。
2 生物学特性2.1营养需求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人工栽培蛹虫草以小米和高粱米的混合物培养最佳,菌丝体生长适宜碳源是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适宜氮源是蛋白胨,适宜碳氮比为40 1,最适pH 为6.5,KH 2PO 4,VB 1、Mg 2+、Ca 2+对子实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钟冬晖等[4]发现在以大米为主的培养料中添加4.5%麦麸和2.3%玉米,菌丝发菌速度较快,此时培养料中菌丝较厚、洁白、致密,且正常子实体原基萌发早、萌发率高。
2.2环境因子环境因子对蛹虫草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氧气等。
王菊凤等[5]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蛹虫草的光温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蛹虫草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17~25 ;张绪璋[6]研究发第2期曾宏彬,等:蛹虫草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前景现C 48菌株的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含水量为60%~70%,空气相对湿度为55%~60%,子实体分化和发育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可见蛹虫草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环境的要求有较大差异。
蛹虫草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在子实体分化和发育阶段要求散射光照,光照强度500~4500lx下均能正常分化为子实体,50~ 100lx弱光对原基分化、子实体诱导有促进作用,光强1000lx下子实体生长好、产量高,橙黄光可提高子实体的质量和产量,而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都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7,8]。
3 药理学蛹虫草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多糖、甘露醇、虫草素、甾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肝炎、高血压、心脏病、肾炎、肾衰、癌症及消除疲劳、紧张等有显著的冶疗和预防作用。
3.1抗肿瘤蛹虫草对人黑色素瘤B16细胞、人白血病H L 60细胞、人体红血病K562细胞、喉癌细胞[9]、人胃癌BGC 823细胞[10]和白血病细胞U937[11]等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蛹虫草抑制肿瘤的机制已取得初步研究结果,有研究表明蛹虫草可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血管的形成[12];也可通过下调NK k BP65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10];也可能通过下调荷瘤小鼠体内CD4+ CD25+T细胞,抑制TGF 分泌,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从而抑制Lew is肺癌移植肿瘤的生长与转移[13]。
3.2抗菌活性目前已发现蛹虫草活性成分中起抗菌作用的主要是虫草素,其对念珠菌(Candid a albi cans)表现出良好的拮抗作用[14],对类腐败梭菌(Clostr idium p arap utr if icum)和产气荚膜梭菌(C.p er f r ingens)有强烈的抑制作用[15]。
陈宏伟等[16]研究发现70%的醇沉胞外多糖抗菌性最好。
3.3对肝肾及呼吸系统的保护作用蛹虫草菌丝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提高肌酐清除率,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纠正负氮平衡等)。
蛹虫草菌粉可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蛹虫草提取物可缓解内毒素或类似物质造成的肺部炎症,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施明珠等[17]研究发现蛹虫草菌丝体醇提物可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肝组织ATP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 DA)的含量,减轻氢化可的松引起的肝组织病理损伤,说明蛹虫草菌丝体醇提物对氢化可的松致小鼠肝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3.4抗氧化蛹虫草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同剂量的甘露醇强,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则不如同剂量的抗坏血酸[18],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9]。
蛹虫草能提高老龄老鼠体内SOD和GSH Px的活性并降低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延缓器官及机体的衰老[20]。
3.5调节免疫系统蛹虫草主要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等水平上发挥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张安宁等[21]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蛹虫草菌丝体可以显著提高大鼠的胸腺指数、脾定量溶血分光光度以及血清溶血素、Ig G、Ig M和细胞因子白介素 2(IL 2)、白介素 4(IL 4)、肿瘤坏死因子(T NF )的含量,说明日粮中添加蛹虫草菌丝体能够提高大鼠的免疫功能特别是体液免疫水平。
3.6调节内分泌与抗疲劳蛹虫草还具有其它作用,如雄激素样作用[22],提高胰岛素分泌作用[23],对血乳酸的消除作用及延缓疲劳的发生[24]。
4 产业化技术4.1菌种选育菌种选育是筛选高产且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质蛹虫草生产菌株的关键。
周礼红等[25]通过对蛹虫草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到1株优良的菌株CM M 81,虫草菌素含量是出发菌株的2倍(0.437%),经过连续15代传代培养,虫草菌素和腺苷的含量保持稳定。
周礼红等[26]还考察了各种细胞壁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蛹虫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裂解酶为1%纤维素水解酶,酶解条件为30 作用2h,最适渗透压稳定剂是0.8mol/L Mg SO4;再生培养基为含0.6m ol/L蔗糖的PDA培养基。
这些研究结果将为通过原生质体技术进行71食 用 菌 学 报第18卷蛹虫草菌株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
4.2子实体栽培我国蛹虫草已实现了人工栽培与产业化,其栽培技术朝着优质、高产、规模化、节能化的方向发展。
李森柱等[27]通过加富PDA培养基比较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的5个蛹虫草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形态,筛选出了子座健壮、产量高、生产周期短、适合在南方地区春夏季节栽培的菌株CS 7。
肖亦农等[28]比较了大米、小米和大米混合培养基对蛹虫草子实体中甘露醇、虫草多糖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付鸣佳等[29]发现蛹虫草在培养时受蓝光诱导,菌丝体中有较大量的类胡萝卜素积累。
钱进[30]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丝体、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时,能明显提高子实体中硒的含量,但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有一定的延迟与抑制作用。
4.3液体发酵培养蛹虫草液体深层培养法获得的菌丝体的化学组成与子实体接近,且可从发酵液中得到人们需要的物质,大大缩短生产周期,因此研究人员对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菌丝发酵的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蚕蛹粉,最佳碳源为玉米粉,Mg SO4为最优无机盐。
施明珠等[31]研究了保幼激素 对蛹虫草液体发酵生长代谢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培养的早期阶段(1d)其对菌丝体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最终产量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胞外多糖产量在培养3d后即达到对照组第7d的水平;胞内多糖含量在培养1d后迅速增加,达到同期对照组的140%;保幼激素 在12mg/L添加水平下使得虫草素产量增加了31.2%。
5 产品研发蛹虫草子实体干品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产品形式。
由于子实体价格昂贵,以它为原料研发的产品价格高,大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
目前从虫草及相关真菌分离的天然化合物90%来源于虫草无性型及相关真菌,因此,研究者利用发酵菌丝体开发出了不少新型的蛹虫草产品,如林少娟[32]以蛹虫草发酵菌丝为原料,以普通食用的卡拉胶为载体,所制得的蛹虫草膏产品不仅色、香、味、形俱佳,而且营养丰富,绿色保健,广泛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鲁璐等[33]以发酵液和菌丝体为原料,添加辅料调味,开发出了虫草饮料、虫草酱,并提出了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不但蛹虫草子实体和菌丝体是极有价值的产品,蛹虫草栽培后的培养基废料也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开发利用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
例如,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利用蛹虫草栽培废料米饭培养基通过发酵技术研制出的蛹虫草营养保健醋[34]、蛹虫草保健酒;车振明[35]把栽培过蛹虫草的培养基作为辅料(用量为5%~ 10%)酿造功能型酱油,理化、感官指标均比对照组好;韦会平等[36]研究出从蛹虫草栽培废料中高效提取纯化虫草素的新方法,提取的虫草素产品纯度达98%以上,产率达6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