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断裂强力试验-课件(PPT演示)

合集下载

拉伸断裂强力试验共25页

拉伸断裂强力试验共25页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纺织面料的性能检测-精品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纺织面料的性能检测-精品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一、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及测试
一、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及测试
设备:
§CRE等速伸长强力测试仪。
– 随应力变化时伸长率的记录 装置。
– 如使用数据采集电路和软件 获得力和伸长数值,数据采 集频率不小于8次/秒。
§试样的裁减工具。
一、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及测试
YG065电子式织物强力仪
一、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及测试
§ GB/T 条392样3.2法-1(99S8 trip Test)
• ISO 13934.1-1999 • ASTM D5035-2006 • JIS L1096-1999,Section 8.12.1 ,Method A • GB/T 3923.1 -1997
一、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及测试
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处理
二、织物的撕裂性能及测试 单舌法试样尺寸示意图
二、织物的撕裂性能及测试
单 舌 法 撕 破 试 样 的 夹 持 示 意 图
二、织物的撕裂性能及测试
单舌试样 尺寸200×50mm
二、织物的撕裂性能及测试
(三)梯形法trapezoid-shaped
适用针织物、机织弹性织物、非织造布。 原理:在梯形短边正中部位,先开剪一条一定长度的切口,然 后,将试样沿夹持线夹于强力试验机的上下夹钳口中。 标准:GB/T 3917.3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 力的测定
二、织物的撕裂性能及测试
试验结果的处理(摆锤法)
• 分别报告经向和纬向撕破强力平均值,保留1 位小数
• 发生横断的个数(平均值不计该结果) • 横断就是试样沿刀口另一方向撕裂的现象。

二、织物的撕裂性能及测试
(二)单舌法(裤形试样) single tear method

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

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

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实验25 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同的物理、机械、化学而逐渐遭到破坏。

在一般情况下,机械力的作用是主要的。

织物的耐久性通常就是在各种机械力作用下织物的坚牢度。

织物的耐久试验,包括拉伸断裂试验、顶破坏强力试验以及耐磨性试验等。

拉伸断裂强力试验一般适用于机械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制品。

对于容易产生变形的针织物、编织物以及非织造布的强申特性,一般采用顶破强度,(包括顶破申长)为宜。

织物的磨损是造成织物损坏的重要原因。

织物的耐磨性试验对评定织物的服用牢度具有重要意义。

织物强力与耐磨性测定包括实验25—实验28,共4个实验。

一、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的目的要求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在附有伸长装置的织物强力机上,同时测定织物的伸长率。

通过试验,掌握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试验方法,并了解影响试验结果的各种因素。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试验仪器为摆锤式织物强力试验机。

试样为织物一种。

并需准备直尺、挑针、张力重锤等用具。

三、基本知识拉伸断裂强力试验一般适用于机械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制品。

作拉伸断裂强力试验时,试条的尺寸及其夹持方法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

常用的试验条及其夹持方法有:(a)扯边条样法、(b)剪切条样法及(c)抓样法。

这三种试条形状如图25-1所示。

扯边纱条样法试验结果不匀率较小,用布节约。

抓样法试样准备较易,快速,试验状态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但所得强力伸长值略高。

剪切条样法一般用于不易抽边纱条样法。

如果试样是针织物,由于拉伸过程中线圈的转移,变形较大,往往导致非拉伸方向的显著收缩,使试样在钳口处所产生的剪切力特别集中,造成多数试条在钳口附近断裂,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采用梯形试条或环形试条。

如图25-2所示。

试条的工作长度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一般随着试样工作长度的增加,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

非织造布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

非织造布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

非织造布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一、目的要求按国际标准ISO 9073—3—1989《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三部分:拉伸强力及伸长测定》方法测定非织造布的拉伸断裂强力,同时测定织物的伸长率。

通过试验,掌握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试验方法。

二、实验仪器、用具及试样试验仪器为YG065型电子织物强力试验仪。

如图1所示。

试样为一种聚丙烯纺粘无纺布。

并需准备直尺、剪刀等用具。

二、实验仪器、用具及试样YG065型电子织物强力试验仪主要技术参数测力范围 500N (L )-5000N (H )测力精度 500N 量程﹤0.1% 5000N 量程﹤1%预加张力范围 100CN -500CN拉伸速度 12-400mm/min速度误差 ﹤2%断裂时间误差 ±0.01s隔距 25mm -200 mm 连续可调次数 脱机状态最大设定60次,联机状态999次脱机功能:定时拉伸;定速拉伸;定伸长拉伸;定负荷拉伸;撕破、剥离;顶破。

三、实验原理将一定尺寸的试样,按等速伸长方式沿试样长度方向拉伸至断裂,测其承受的最大力—断裂强力及产生对应的长度增量—断裂伸长。

必要时,还可画出织物的强力—伸长曲线,算出多种拉伸指标。

四、 试样的制备(剪切条样法)1、在离布边至少100mm 处按GB 3923附录B 规定的平行法裁取试样。

2、在样品的纵向(机器输出方向) 裁取3块以上试样,并使试样长度方向分别平行于纵向(机器输出方向) 。

3 、试样的宽度为50±,长度应满足名义夹持距离200mm 。

五、 试样的调湿与标准大气1、试样的预调湿按GB 6529第3章规定进行,调湿在规定标准大气中平衡24h 以上。

断裂伸长率 = %1000⨯∆L L 预张力夹持试样时:2、试验在GB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进行。

3、如果要求进行湿态试验,不须调湿,将试样在含有1%润湿剂的溶液中浸透。

六、实验步骤1、开机预热30min ,复位状态下选择定速拉伸功能。

拉伸实验PPT课件

拉伸实验PPT课件

11
实验步骤
1、试件准备 沿低碳钢试件的标距长度内 (L0=100mm或50mm)用划线器每隔10mm划一圆 周线,将标距10等分或5等分,用来为断口位置的补 偿作准备。 用游标卡尺在标距线附近及中间各取一截面,每个截
面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各测量一次直径取平均值d。 取这三截面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横截面A的依据。 2.安装试件 先将试件安装在上夹头上,调节下夹
两端直径大,以便安装,如下图所示。为了试验数据 具有可比性,国家对试件尺寸作了统一规定,即采用 标准试件。金属材料拉 伸试件的尺寸为:d=10mm,L=10d 。 其中L是标距长度,d为试件直径。
设备 电子万能试验机 游标卡尺
4
实验原理
拉伸实验时,利用试验机自动绘图装置可绘 出试件的拉伸曲线,即P-△L曲线,它能形象 地反映材料的变形特点以及各阶段受力和变形 的关系,由此来判断材料弹性与塑性性能及承 载能力。但是P-△L曲线的定量关系不仅取决 于材质,而且受试件几何尺寸的影响,为了消 除这个影响,把载荷除以试件原始横截面面积 A。;把变形△L除以原始标距长度L。,转换 后得到σ—ε曲线,用来表征材料的属性。
5
实验原理
6
实验原理
1、弹性阶段 实验初,随载荷缓慢增加,测力指 针匀速移动,试件变形很小,曲线呈现一段斜直线 ,这个阶段的变形与载荷成线性关系,在此范围内 卸载,曲线与原直线重合,试件没有残余变形,只 有弹性变形。
2、屈服阶段 继续增加载荷,当指针无规则上下 波动时,用初始瞬时效应之后的最小载荷,作为材 料的屈服载荷、此阶段曲线呈锯齿形,而变形速度 加快。这表明材料暂时丧失抵抗变形的能力,是材 料进入塑性的标志。如果试件表面光洁度较高,可 以清楚地看到表面有大约45°方向的滑移线。

织物断裂强力拉伸性能测试

织物断裂强力拉伸性能测试
注:要设定数据和显示数据相同无需重设;本次试验参数和上次相同,可直接按“实验”进入下一次。
4 夹持试样 按照按照标准要求分类施加预加张力或松弛状态夹持试样。 5 拉伸试样 按控制箱的“拉伸”或点击屏幕的“拉伸”图标,试样开始被夹持器拉伸,试样断 裂,动夹持器返回。 6 做完余样 重复 4~5 测试到设置的试验次数后,程序会弹出“试验完成”提示窗。之后你可
以在试验报表快捷栏(图 4)点击相应图标查阅或 打印报表,查看相应图形 了。 7 报表、图形式样 图 5 数据报表式样,图 6 单曲 线式样,图 7 全曲线式样, 图 8 散点图式样,图 9 样 条图式样。这些报表、图 形上部都有相应功能图 标 栏 ,可 以 :打 开 、保 存 、 搜 索 、翻 页 、放 大 、缩 小 、 退出等一系列的功能。
上下夹持器
由 灰 色 虚 标 变 成 为 可 用 的 黑 色 实 标 ,“ 拉 伸 ”、 “ 返 回 ” 功 能 与 控 制 箱 操 作 并 用 ,“ 脱 机 ” 是 退 出 与 电 脑 的 联 机 状 态 。在 点 联 机 键 之 前 请 先
电机 下锥销
电机驱动
控制箱 传感器线
急停开关
检 查 控 制 箱 的 显 示 是 否 在 复 位 状 态 ,如 果 不 在 复 位 状 态 ,请 按 总 清 ,再 按 复 位 键 ,然 后 点 联 机键,如果串口正常和波特率设置正确的话, 会出现联机成功的提示(见图 3),进入试验
织物断裂强力拉伸性能试验
1 试验概述 初次进入试验举例,这是最多的 试验项目之一,本例在 YG065HC 型电子织物强 力仪见图 1 做比较详细介绍。断裂强力测试分 条 样 法 和 抓 样 法 ,虽 则 其 夹 持 器 不 同 ,但 测 试 程序相同。请注意方法不同须更换夹持器。 2 联机进入试验 了解仪器知识,可以开始体 验 试 验 功 能 了 。双 击 开 机 界 面 中 的“ 断 裂 试 验 ”

《拉伸测E实验》课件

《拉伸测E实验》课件

改进方向
可以通过增加样品数量、改 进测试仪器、优化测试条件 和方法等,来提高实验的精 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拓展该 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经验总结
在进行实验设计和方法优化 时,应综合考虑实验资源、 方法效果、成本效益等因素, 并不断优化实验方案和参数。
实验进一步拓展的研究问题
1
拓展问题
本实验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展到材料性
3
问题解决
在实验中,应加强对测量标准的控制和 精度的保证,尽可能减少误差和偏差,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中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方 法
1 技术手段
本实验中使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拉伸试验仪、计算机、数据采集软件、图形展示和分析软 件等。
2 数据分析方法
本实验中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基本统计学方法、数据绘图和展示、回归分析和模型 拟合等。
《拉伸测E实验》PPT课 件
欢迎来到本次《拉伸测E实验》PPT课件。本次实验将向您展示如何使用拉伸 实验仪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变情况。
实验目的及背景介绍
1 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拉伸试样的应变和应力数据,获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比如弹性 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
2 背景
拉伸试验是材料科学中最基本的力学实验之一,它是评估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
2 意义
通过分析拉伸试验的数据和结果,可以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用潜力,指导材料的制 备、应用和设计。
3 小技巧
在进行应用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特性和应用环境,从而选取合适的 材料和加工工艺。
实验的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局限性
本实验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包括样品数量、测试条件的 限制、测试数据的变异性等。
解决方法

纺织材料学课件第十章 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质

纺织材料学课件第十章 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质
滑脱。当纤维的长度小于2 Lc时,纱线拉伸断裂时 纤维必定滑脱。
30
②断口形式 齐口式
纤维以断裂为主,如捻度很高的短纤纱。 毛笔头式
纤维以滑脱为主,如捻度很低的短纤纱和 无捻长丝纱。
31
(2)混纺短纤纱
拉伸过程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① 当两种纤维断裂伸长率接近时,随强度大 的纤维含量↑,混纺纱的强度↑。图a。
A
屈服点Y的求法: 纺织材料屈服点不明显,而是一区域,常用
作图法求屈服点。 角平分线法,图(a); //X轴法,图(a) ; //OA法,切点为Y点,图(b) 。
15
(3) 断裂功和断裂比功 a.断裂功 拉伸纤维或纱线至断裂时外力所作的功,是材
料抵抗外力破坏所具有的能量,单位cN·mm。 意义:断裂功是强力和伸长的综合指标,它可
41
拉伸
继续 拉伸
(a) 原样
(b) 拉伸束腰
(c) 断裂
拉伸中的束腰现象与断裂
纱线的强力利用系数K:
K Pw
Py
Pw-织物断裂强力N( ); Py-受拉系统纱线断裂 力强 (N)
一般大于1,也有时小于1。 42
3.影响织物拉伸强度的因素
(1)织物密度与织物组织 ①密度
经密增加,经纬向强力都增加(交织阻力 大);纬密增加,纬向强力增加,经向强力减 小(经纱开口次数增加,拉伸、摩擦增加) ②织物组织
第十章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质2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纺织材料的拉伸性质第二节表面摩擦性质第三节拉伸疲劳第一节纺织材料的拉伸性质第二节表面摩擦性质第三节拉伸疲劳3第一节纺织材料的拉伸性质一拉伸性能的基本指标p51一拉伸断裂强力ppbb?定义
纺织材料学课件第十章 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质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纺织材料的拉伸性质 第二节 表面摩擦性质 第三节 拉伸疲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