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5. 原因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的根本原 因。
6. 对策制定
根据原因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对 策。
品管圈活动流程
7. 对策实施
按照对策计划,实施改善工作 。
8. 效果确认
实施后,对比改善前后的数据 ,确认效果。
9. 标准化
将有效的对策纳入工作标准, 持续改进。
10. 总结与改进
总结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经验教 训,持续改进后续的品管圈活
第6个月
总结经验,完善操作流程和培训计划,持续改进。
目标可行性分析
现有床头抬高操作流程存在一 定的问题,如操作不规范、缺 乏有效监测等,这为改进提供 了空间。
医护人员对提高机械通气病人 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意愿强烈, 积极性高,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
采购监测设备、制定培训计划 等措施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 不会对医院造成过大的负担。
03
问题陈述
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低的问题
床头抬高角度不准确 护士操作不规范
缺乏有效监督和培训
问题对病人和医院的影响
01
02
03
病人并发症增加
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等
医疗资源浪费
频繁调整床头角度导致人 力和物力浪费
医院声誉受损
因并发症增加导致患者满 意度下降
问题分析
培训不足
护士对床头抬高的重要性 认识不足,缺乏操作技能
背景
VAP是机械通气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与床头抬高角度不当有关。目前ICU中 床头抬高的准确率有待提高,因此开 展品管圈活动,以期解决这一问题。
汇报范围
本品管圈活动自 XXXX年XX月启动, 至XXXX年XX月结束 。
汇报内容涉及品管圈 活动的过程、方法、 成果及总结。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4-07-10T16:28:40.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柯晓晖[导读] 床头抬高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P)的简单、有效措施,属低风险、低费用的V AP预防手段。

柯晓晖(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361011)【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床头抬高依从性的作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出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活动课题,自制调查表对ICU床头抬高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圈员共同制定操作流程、组织培训、严密质控等有效措施促进床头抬高。

结果 ICU护士床头抬高合格率(角度≥30度,体位未下滑)由30%提高至80.6%。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在短期内有效的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和合格率。

【关键词】品管圈抬高床头依从性【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279-02 床头抬高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简单、有效措施,属低风险、低费用的VAP预防手段。

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协会(ASPEN)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荐:建议在没有医学禁忌的情况下,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VAP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1]。

著名的?Vincent JL在2005年提出了预防VAP的“紧紧拥抱”(FAST HUG)策略也明确指出床头抬高的重要性。

但在国内床头抬高角度<30度是一种常见现象[2]。

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我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管理,对床头抬高进行为期3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与2014年3月分别两次,对入住我科有人工气道及肠内营养患者进行不同时间段床头抬高情况的调查。

分为干预前组(2014年1月)和干预后组(2014年3月)分别调查我科60名护士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对床头抬高的执行依从性。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的效果观察作者:何永红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的影响。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为活动主题,拟定计划,对ICU床头抬高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原因分析,规范床头抬高标准,圈员共同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抬高床头的执行率。

结果:经过品管圈小组4个月的实践,护士对床头抬高相关知识的掌握、床头抬高执行率及正确性有明显提高。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抬高床头的执行率,并且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及主动性。

【关键词】抬高床头;品管圈;重症监护室(ICU)【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43-02抬高床头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而VAP是医院肺炎的特殊类型,也是ICU感染最常见类型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但在ICU中床头抬高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13年6月至2013年10对入住ICU患者进行不同时间段床头抬高监测,并排除需要绝对平卧位、低血压、生命体征不稳定等医学禁忌症患者。

1.2方法1.2.1 成立QCC小组:QCC小组成员共7人,1人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圈员有主管护师黄洁群,护师谢云、林敏、覃靖彬,护士有徐洁、易艳,其中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4人,平均年龄31.2岁。

确定主题为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的执行率,选题的理由是就病人而言,降低感染的风险,缩短住院天数,减少经济的支出;对护理而言,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对护士而言,体现护士价值,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医院来说,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社会声誉及知名度。

还有就是抬高床头是最简便、廉价而有效的防止VAP的非药物性方法[1]。

1.2.2 调查方法:检查表和床头抬高标准的制定,制定床头抬高角度≥30度,未下滑。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应用体会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应用体会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促使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提高方面的作用。

方法:我院于2015年12月开展第二期品管圈活动,活动前和活动后ICU分别收治63例和66例住院患者,观察活动的实施效果。

结果:活动后护士的抬高床头依从性为76.3%,高于活动前(2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前的63例患者中共16例发生,活动后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7.6%,低于活动前(25.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促进护士床头抬高的依从性提高,避免或减少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的误吸与反流现象,可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团结协作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261-02临床上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一种有效手段就是床头抬高,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费用低、风险低等优势。

目前临床上通常要求护士抬高患者的床头约40°,降低吸入性肺炎与VAP的发生率[1]。

大部分国际医院都认识到了床头抬高的重要性,然而国内的许多医院却习惯仅抬高30°以内。

我院开展了品管圈活动,以期促使提高护士床头抬高的依从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于2015年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活动前(2015年11月1日~2015年11月30日)ICU共收治63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30例;年龄25~75岁,平均(47.3±5.2)岁。

活动后(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31日)ICU 共收治66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26~76岁,平均(47.6±5.4)岁。

本次研究排除骨科术、腰麻术后体位要求特殊者,有医学禁忌证者,脊椎骨折与低血压者,在ICU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在48h以下者。

ICU救生圈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护理课件

ICU救生圈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护理课件
床头抬高可以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的 生存率。
02 ICU救生圈的应用
救生圈的设计与功能
救生圈设计
采用柔软、耐用的材料制成,设 计为可调节的环形结构,方便固 定在床栏上。
主要功能
确保机械通气病人的床头抬高角 度准确,防止因角度不正确导致 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培训与教育
03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ICU救生圈的认识和
使用技能,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理论测试、操作考核和临床观 察等方式,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 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建立床头抬高准确率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监测方法
建立床头抬高准确率的监测机制 ,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 式,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
和评估。
评估标准
制定床头抬高准确率的评估标准 ,明确达标的要求和未达标的原
救生圈的使用方法
步骤一
检查救生圈是否完好无 损,确认其可正常使用

步骤二
将救生圈放置在床栏上 ,调整合适的高度。
步骤三
将机械通气病人的床头 抬高至所需角度,确保
与救生圈紧密贴合。
步骤四
定期检查床头抬高角度 是否正确,如有需要可
随时调整。
救生圈的适用范围
适用人群
适用于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ICU病人 。
案例二
某三甲医院在ICU引入救生圈系统后,医护人员操作简便,床 头抬高准确率得到有效保障,病人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经验教训总结
经验一
在实施救生圈系统过程中,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 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执行效率。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07
总结与未来计划
本期活动总结
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品管圈活动,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 高准确率从原来的60%提高到了85%, 目标达成率为110%。
改善重点
针对改善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我们重点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 和床头抬高角度的监测方法。
改进措施
实施了医护人员培训、制定操作规范、 改进床头抬高角度监测工具等措施,有 效提高了床头抬高准确率。
设备因素
抬高装置不统一
医院使用的床头抬高装置 不统一,导致操作难度和 误差增大。
设备故障率高
部分床头抬高装置故障率 高,影响正常使用。
设备调节不便
部分床头抬高装置调节不 够便捷,增加了操作的复 杂度。
04
对策制定与实施
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
加强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病人床 头抬高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抬高 床头的操作技能,确保准确执行
目标可行性分析
现状分析
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机械通气病 人床头抬高准确率仅为70%,存在
较大的提升空间。
优势与机会
品管圈成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 专业知识,同时医院管理层对品管 圈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目标的
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困难与挑战
部分医护人员对床头抬高重要性的 认识不足,操作时可能存在疏忽。 此外,床头抬高角度的测量和记录 也存在一定难度。
院整体护理质量。
04
探索新技术
研究并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如 智能化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
床头抬高准确率。
THANKS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 床头抬高准确率
目录
• 引言 • 目标设定 • 原因分析 • 对策制定与实施 • 效果确认 • 标准化 • 总结与未来计划

品管圈活动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2014.12临床经验119ICU 多数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 AP ) 是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也是ICU 感染最常见类型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我科自2013年7月成立了QCC 小组,运用QC 十大步骤,掌握QC 七大手法的使用技巧[1],通过PDCA 循环原则,进行为期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品管圈小组成员由科内10名护理人员自发组成,经民主选举圈长1名,辅导员1名,其中护士6名,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副主任护士1名。

平均年龄28.3岁;平均年限5.7年。

品管圈活动前后收集病例分别为2013年7月和2014年1月,两次收集的时间均为30天,例次相同,均是769例次。

确定圈徽,圈名为“天使之光”。

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品管主题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合格率”。

2 方法(1)调查工具。

采用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AACN )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该量表使用步骤如下:①确认目前是否存在床头抬高禁忌症;②测量床头抬高角度;③记录数值。

(2)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为ICU 无床头抬高禁忌症的机械通气患者,均行有创机械通气2d 以上, 每天按照新的查检表要求记品管圈活动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黄利红 詹海棠 陆永珍宁夏医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ICU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4【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合格率,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合格率,通过PDCA 循环工具,对ICU 患者床头抬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规范床头抬高标准,制定有效措施促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

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VAP 的发生例数有明显下降。

增强了科室成员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0p 、 ) 、 p ≯ ≯
医师的多部门合作 的手术核对制度 , 明确每个 医护人员 的责任 , 避免手术核对过程 中的差错发生 J 。
强了医护之间 良好 的协作沟通 , 并借助客观可查 的记 录方式 , 在
预防手术错误 中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3 . 4 建立专门的监管执行 机制来 保证手术 患者核 对制度 的严 格执行 制度的落实情况还需 要相关 监管机 制定期检 查 , 张莉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2 1 4
; ) 、 £ 、 、 0 、 窖 : ; 、 0 j tp
合群体智 慧 , 持续从 事各种 问题的改善 , 使每位 成员有参 与感 、 满足感 、 成就感 , 从而认识到工作 的意义和 目的… 。I C U患者机 械通 气较 普遍 , 呼吸机 相关 性肺 炎 ( Ve n t i l a t o r A s s o c i a t e d P n e u - l n 0 n i a , V A P ) 是常见 的并发 症。美 国疾 病控制 中心 ( C D C ) 推荐 , 在无 医学禁忌 的情况下 , 患者床头抬高 3 0。 一4 5。 可减少 V A P
T O DAY NUR S E, J a n u a r y, 2 0 1 5, No . 1
品管 圈活 动对 提 高护 士床 头抬 高依 从 性 的效 果 分析

摘要 目的 进 。结果


成立品管 圈小组 , 确 定提 高床 头抬 高依从性 为活动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 高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 中的应 用效果。方法
3 2 预防手术差错是手术室风险管理的重点 手术错误是手术
室特有 的严重差错事故 , 导致 错误 手术 的危险 因素有很多 : 手术 人员未认真核对患者 和病历 ; 医护人员在身 心疲 惫 的情况 下 , 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4-28T10:40:53.0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下第2期作者:陈艳红田春雪徐娜李莉[导读]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中的作用。

方法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确定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陈艳红田春雪徐娜李莉黑龙江省双鸭山双矿医院ICU 155100【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中的作用。

方法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确定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根据自行设计《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观察表》、《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调查表》,比较QCC活动前后床头抬高现状及护士对其认知程度,确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形成规范并全面推广。

结果经过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护士对床头抬高的认知和依从性都有所提高。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大幅度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的认知和依从性,提高了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并且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品管圈;ICU;床头抬高率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activities in improving the bed lift rat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Methods The theme of QCC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to improve the rate of bedside elevation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According to the self-designed "ICU Nurses'Compliance Observation Table for Head Elevation" and "Questionnaire for Head Elevation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the status quo of bedside elevation before and after QCC activity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nurses' cognitive level,the goal was determined,the reasons were analyzed,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formulated,the norms were formed and popularized comprehensively.Results After six month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nurses'awareness and compliance of bed elevation were improved.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can greatly improve ICU nurses'awareness and compliance of bedside elevation,improve the rate of bedside elevation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and find a better method for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ICU;bedside elevation rate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指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连的人员,为了要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选定质量改善的主题,以PDCA管理循环为基础,在圈员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利用头脑风暴,发挥团队合作,并运用各种数据统计及品管工具,对自已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

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协会(ASPEN)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荐[1],在无医学禁忌的情况下,患者床头抬高30°~45°,可减少VAP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但是实际临床工作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临床依从性较低。

本科室于2018年3月~9月运用品管圈活动方法研究如何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

对ICU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9月,分别调查我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188例,分为实施前(2018年3月~5月)和实施后(2018年6月~9月),排除如低血压、生命体征不稳定、操作不允许、低心排量、医嘱禁忌、俯卧体位者。

以及分别调查科内23名护士,排除不愿意参加该项调查的护士,对品管圈活动没有兴趣,搜集资料这段时间会因各种原因离开ICU工作岗位的护士,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对重症患者床头抬高执行依从情况的研究。

1.2 方法1.2.1首先建立品管圈,此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

圈员共10人,护士长担任辅导员,一名资深主管护师担任圈长。

1.2.2 设计问卷,现状调查:自行设计《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观察表》、《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调查表》。

问卷设计根据美国危重症理学会(AACN)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2] 及预防VAP的相关知识设计调查问卷。

经过护理学,统计学专家审阅修改后确定具体内容,并于正式调查前进行小范围预调查,并再次修改,最终确定调查项。

2018年4月~9月,分4个时间段(09:00,15:00,21:00,03:00)对ICU护士床头抬高角度的观察,认真填写观察表。

统一选用自制的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

1.2.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实施QCC活动前后《ICU护士床头抬高认知调查表》得分情况不及格率从20%降至2%,优良得分情况从35%上升至75%。

2.2 实施QCC活动前后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情况从80.03%上升至93.21%。

3 讨论3.1原因解析3.1.1患者自身昏迷患者自身无法提出床头抬高需求,对护士缺乏工作监督;清醒患者有较强烈的主观意识,自行或让护理员降低床头,保证卧床舒适。

因疾病带来的不适增加患者改变体位的需求,部分清醒患者持续床头抬高30°~45°影响睡眠;不少患者存在意识不清、躁动等情况,体位也难以保持。

3.1.2 护士方面低年资的护士存在着护理职业风险,她们由于临床经验不丰富,业务技术不熟悉,对事情发展的预见性差,风险意识缺乏。

ICU护理人力配置不足,护士结构层次欠佳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患者不能较长时间保持该体位,护士需要频繁纠正患者的体位,增加工作量。

3.1.3测量工具缺乏:对抬高角度的判断,护士主要采用目测法。

因此,测量床头抬高角度要统一标准。

3.1.4管理方面对床头抬高角度的认识、判断方法及适应证的掌握,是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床头抬高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加强培训及制度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对床头抬高等VAP预防措施临床实施指南的依从性[3]。

3.2 对策及实施3.2.1加强护士对床头抬高重要性的教育,定期业务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制作小卡片、提示语等放置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周围,时刻提醒当班护士。

3.2.2 妥善安置卧位(无禁忌症可抬高)、翻身时尽量往上抬,达到有效床头抬高的卧位。

并且及时更换患者的卧位,加强翻身、合适翻身角度,增进患者的舒适程度。

3.2.3增强护患沟通,向患者解释床头抬高的重要性,提高患者配合程度。

患者骶尾部及骨隆突处皮肤首先选择减压贴(泡沫敷料贴)保护。

3.3品管圈活动的益处此次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在100%,得到了明显的有形及无形的效果。

制定了机械通气床头抬高流程和预防VAP床头抬高评估制度,并已经在科内广泛推广。

品管圈活动可提供基层员工由下往上的管理,较容易获得护理人员的认同和配合,有效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才能,实现全员参与及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提高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品管圈活动适合在ICU护理人员中推行,符合科学的管理理论,作为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护理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和依从性。

参考文献:[1]陈芳,武海珍,黄丽敏,等.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实施的执行[J].中华护理杂志,2009,1(44):55-57.[2]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Hospital acquired,Ventilator associated,and Health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J].Am J Respir Crit CareMed,2005,17(4):388-416.[3]Bird D,Zambuto A,O'Donnell C,et al.Adherence to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bundle and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the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Arch Surg,2010,145(5):465-4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