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肿瘤[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病理学 肿瘤PPT课件

病理学 肿瘤PPT课件
22
可编辑
二、肿 瘤 的 扩 散
恶性肿瘤不仅在原发部位生长、累及邻近器官 和组织,而且还可通过多种途径扩散到其他部位。
(一)、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
具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细胞,沿组织间隙、 淋巴管、血管等浸润性生长并破坏组织的现象称直 接蔓延。
局部浸润的机制
23
可编辑
(二) 转 移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等 通过多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 成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称转移。
8
可编辑
第三节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分化(differentiation)
肿瘤在形态和功能上表现出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 之处,称分化。
分化程度(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指分化相似的程度。
9
可编辑
异型性(atypia)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或组织结构上,与其发源 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
Pathology
肿瘤
(neoplasm)
1
可编辑
第五章 肿 瘤
目的要求:
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生长的区别。肿瘤 的一般形态结构。肿瘤的异型性,生长与扩散。良恶性肿瘤 的区别。肿瘤的命名原则及分类。癌与肉瘤的区别。常见的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概念。
重、难点:
肿瘤的概念、一般形态和结构,肿瘤的异型性及生长与 扩散,良恶性肿瘤、上皮与间叶性肿瘤的区别。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20
可编辑


演进 (progression)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

病理学肿瘤课件[可修改版ppt]

病理学肿瘤课件[可修改版ppt]
病理学肿瘤课件
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
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恶性 肿瘤,城市居民死因第一位,死亡率139/10万; 农村地区第三位,死亡率106/10万。
按死亡率排列我国危害最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 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大肠癌、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等。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细胞核
核仁 核分裂象
瘤细胞核的多型性
核浆比比正常增大,核的大小、 形状、染色不一,巨核、双核、多核 与奇异形核,染色质颗粒粗,分布不 均,常堆积核膜下,核仁大、数量多, 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 裂像。
间变性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很差,异型性 显著。
间变性肿瘤多为高度恶性的肿瘤。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细胞周期调控中pRb的关键作用
生长抑制因子 (TGF-β、p53等)
生长因子 (EGF、PDGF等)
CDK抑制物 如p16(INK周4周a期)期蛋蛋白白D/EC/DCKD4K,2低6磷酸化pRb 高磷酸化pRb
E2F位S点期基因 E2F位点S期基因
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1、癌基因
癌基因的激活方式有几种 (附图) ⑴点突变 ras ⑵基因扩增 N-myc ⑶染色体异位
Ⅰ级 Ⅱ级 Ⅲ级
原位癌如突破基膜发生浅的浸润 上皮层下不超过3~5mm)又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一、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 1、细胞生长与增殖的信号传导过程
统在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调节过
Raf-1 GTP水解 使Ras灭活
突变体Ras
灭活激受阻活MAP激酶通路
2、细胞周期的调控
细胞周期的进行依靠周期素和周 期素依赖性激酶复合物的推动。周期 素的量呈周期依赖性升降,在细胞周 期的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类型的周期素。

病理学-肿瘤 ppt课件

病理学-肿瘤  ppt课件

粘液癌
58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肿瘤命名原则 肿瘤分类 WHO疾病编码 借助免役标记及细胞遗传学分类
PPT课件
59

WHO国际疾病分类对疾病进行编码:
用四位数字组成的主码代表一个特定的肿瘤
用一斜线和一个附加的数码代表肿瘤生物学行为, 置于疾病主码 之后: 如:肝细胞癌完整编码:8710/3。
/0,代表良性
第五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特点
二、肿瘤的生长方式 三、肿瘤的扩散 四、与肿瘤生长扩散有关的因素 五、肿瘤局部浸润与转移的机制
PPT课件
68
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PPT课件
69
(一)膨胀性生长
1、位于组织内部的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2、特点:结节状、分叶状,囊状,体积增大 似吹气球。有完整包膜,活动好, 手术易切除。 3、挤压周围组织,不侵犯和破坏周围组织
PPT课件
6
Ag
前T 细 胞 干细胞
T1 细胞
T 免疫母 细 胞
T2 细胞 淋巴浆细胞样细胞
B 免疫母 细胞
浆细胞
前B 细 胞
B1 细胞 B 2 细胞
中心母细 胞
PPT课件
中心细胞
7
肿瘤性增生 非肿瘤性增生
增生 单克隆的 多克隆
病因去除 持续生长 停止生长 协调性 失去机体控制 受机体控制
与机体生长不协调 与机体生长协调 分化程度 失去分化成熟能力 能分化成熟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PPT课件
40
指肿瘤细胞失去正常的排列规律和极性,
与间质的排列紊乱。
PPT课件
41
非肿瘤性增生
肿瘤性增生 (异型性)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1、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与正常细胞相似或更长。 2、生长分数:指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复制阶段的细胞比
例。 (S+G2)
3、瘤细胞的生长与死亡:与细胞的进行性生长及生长
速度有关。
治疗:化疗敏感与否与生长分数有关。
40
(三)肿瘤血管形成:
1.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esis factor ,由肿瘤C及炎C产生)
44
45
2、肿瘤局部浸润和蔓延的机制:
浸润性强的瘤细胞亚克隆的出现、肿瘤血管 形成、瘤细胞间粘附力↓、瘤细胞与基质的 附着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癌细胞的主 动游出、趋化→浸润。
46
47
48
为主动过程,癌的步骤大致为:
①肿瘤细胞彼此之间的粘附力减少(detachment):
CAMs (如 E-cadherin) 。
常见部位:宫颈、食官、皮肤,小叶等。
79
80
81
82
第十节
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83
一、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
1、细胞生长与增殖的信号传导过程: 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蛋白
→转录因子 如ras蛋白通路
84
85
86
2、细胞周期的调控:
• cyclin—cyclin dependent kinase 复合物 • CDKI • p53
66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重
挤压、阻塞、溃疡、出血、穿孔、发热、疼痛、恶病质等。 恶病质(cachexia):指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67
异位内分泌肿瘤:指能产生和分泌激素或 激素类物质的非内分泌腺肿瘤。
如ACTH、PTH、胰岛素、ADH、HCG、TSH、GH、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和阻塞
肿瘤可以压迫和阻塞周围的器官 和组织,导致相应的症状,如疼
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免疫抑制
肿瘤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使机体对 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加 速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内分泌紊乱
某些肿瘤可以分泌激素或类激素物 质,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相应的 症状,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通过激发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 预防或治疗肿瘤。
细胞免疫疗法
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 如CAR-T细胞疗法和TCR-T细胞疗法。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 术,对肿瘤细胞进行精确的基因
改造。
抑癌基因治疗
将抑癌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抑制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病理学分类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 肿瘤的治疗与预后 • 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 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有助于 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和 生存率。
高危人群筛查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 筛查,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
疫苗接种
接种一些预防性疫苗,如HPV 疫苗、肝炎疫苗等,可降低某
些肿瘤的发生风险。
05
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疫苗
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如CTLA-4和 PD-1,来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 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继 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 的肿瘤,这一过程称为转移
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
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最常见的器官是肺,肝 转移部位与血流方向有关 转移瘤的特点:边界清楚,多个散
在,多接近器官表面
种植性转移(播种)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肿瘤
Tumor, Neoplasm
概述
肿瘤的概念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 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 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 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性增殖
非肿瘤性增殖
单克隆性增生
多克隆性增生
异常的形态代谢功能 失去分化成熟能力
正常的形态代谢功能 能分化成熟
生长旺盛,失去控制,自 受控制,有限度 主性,致瘤因素去除仍持 原因消除不再生长 续生长 与机体不协调,有害 细胞更新、防御、修复反应,
有利
肿瘤的形态
大体形态(肉眼) 组织形态(镜下)
大体形态
数目
通常一个 多发性
肿瘤的大体形态
大小
大小不一
( 性质、生长时间、发生部位有关)
肿瘤的大体形态
形状
肿瘤的形状多样 与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长方式、良
恶性有关
肿瘤的大体形态
颜色
与组织来源相关
血管瘤:红色、暗红色 脂肪瘤:黄色 纤维瘤:白色 软骨瘤:浅蓝色 嗜铬细胞瘤:棕色
膜下,核膜增厚 核仁肥大,数目增多 核分裂象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肿瘤的命名原则
良性肿瘤 起源组织 +

部位
组织来源
直肠 腺上皮
直肠腺瘤

肿瘤【病理学】 ppt课件

肿瘤【病理学】  ppt课件

第3节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 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 常组织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称 为肿瘤的分化。
• 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其起 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的程度上的差 异,这种差异称之为异型性。
腺上皮癌形态与分化程度
高分化 中分化 低分化 未分化
• 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
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 (包括细胞的极性、排列的结构及 其与间质的关系等方面)与来源的 正常组织的差异.
形态:浆膜增厚,表面癌结,血性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癌
细胞。
种植性转移
胃癌种植于卵巢形成krukenberg瘤
第6节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分级: •
是按肿瘤的形态表现(瘤细胞分化程度、异型性、核
分裂数目)来表明肿瘤的恶性程度,分Ⅰ、Ⅱ、Ⅲ级(或高分化、 中分化、低分化及未分化)。
良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
鳞状上皮
插鳞状上皮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
肿瘤结构异型性
实质
间质
结肠腺瘤 插图腺瘤
腺癌 肿瘤结构异型性
肿瘤细胞异型性
细胞大;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有瘤巨 细胞;核大,核浆比例近1:1; 核大小 、形态不一致,深染多核,核染色质粗 糙,常堆积在核膜下;核仁肥大;有病 理性核分裂。
• 肿瘤的分类通常是以它的组织发生为依据。每一类又按其分化成 熟程度及对机体的影响的不同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两大类。
第5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expansile growth) 外生性生长 (exsophytic growth) 浸润性生长 (invasive growth)
形成边界清楚、散在、多发的球形结节,多接近脏器表面。如中央 发生坏死,形成“癌脐”。

《病理学肿瘤总论》课件

《病理学肿瘤总论》课件
筛查
针对某些高发肿瘤,如乳腺癌、结直 肠癌等,定期进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 肿瘤,提高治愈率。筛查的方法包括 乳腺钼靶、结肠镜等。
05
肿瘤的预后与转归
肿瘤的预后因素
01
02
03
04
肿瘤的恶性程度
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 度恶性的肿瘤预后不同, 恶性程度越高,预后通常 越差。
肿瘤的分期
早期、中期、晚期的肿瘤 分期不同,分期越早,预 后越好。
患者的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 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肿瘤 的预后。
治疗方法的选择
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方法的疗效和副作用不同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 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肿瘤的转归类型
完全治愈
肿瘤被完全切除或经过治疗后消失,不再复发。
长期生存
肿瘤得到控制,患者能够长期生存,但可能需要持续治疗和监测。
《病理学肿瘤总论》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 肿瘤的治疗与预防 • 肿瘤的预后与转归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 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肿瘤的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部分肿瘤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结肠息肉 病、乳腺癌等。
致癌因素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如紫外线、 辐射、化学致癌物等。
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异常,易发生肿瘤。
肿瘤的病理学特征
细胞形态异常
肿瘤细胞形态、大小、染色深 浅不一,核分裂像增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 胞质内可观察到各种提示肿瘤来源或分化方向 的细胞器。
如: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颗粒 鳞癌—张力原纤维和桥粒
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速度 取决于分化程度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慢,呈
突然加快
间歇性生长 考虑恶变
快,呈持续性生长
血供相对不足, 易坏死、出血
第五章 肿 瘤
第五章 肿 瘤
3. 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
v 指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极向、器官样结构及与间 质的关系)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
• 良性肿瘤: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是良性肿瘤的 重要诊断依据。
• 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更明星,瘤细胞排列更紊 乱、无正常的层次、层序和极向。
第五章 肿 瘤
第五章 肿 瘤
新生物。 • 这种新生物形成的过程称为肿瘤形成。 • 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故名肿瘤。 • 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 2. 瘤性增生与反应性增生(炎性、再生性和修复性增生)
有本质性不同。
第五章 肿 瘤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增生
肿瘤性增生 单克隆性
非肿瘤性增生 多克隆性
分化程度
失去分化成熟能力 分化成熟
第五章 肿 瘤
•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目前 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 肿瘤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增加趋势。 • 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胃、肝、肺、食管和大
肠癌,白血病,淋巴瘤,子宫颈、鼻烟和乳腺癌 共十大肿瘤。
第五章 肿 瘤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一、概念 1. 机体在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的
• 是恶性肿瘤特有的生物学行为,具有直接蔓延和转 移两种方式,其中转移又经过淋巴道、血道和种植 三种途径。
1.直接蔓延: 指瘤细胞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血管、淋
巴管或神经束衣浸润,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或器官 并继续生长转移
Ø 概念:转移是指恶性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 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它部位并继续生长,形成与原 发瘤同类型肿瘤的过程。
Ø 常见的转移途径有: (1)淋巴道转移: 是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
转移过程:局部 远隔 胸导管 血流。 转移瘤的特点: 肿大、灰白、质硬,晚期融合
淋巴道转移
是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常见
第五章 肿 瘤
(2)血道转移: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转移过程:从细静脉或毛细血管或胸导管入血,顺血流 运行,并穿过血管壁在其它部位继续生长形成转移 瘤。
病理学肿瘤
第五章 肿瘤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第二节 肿瘤的特征 第三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五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第六节 癌前病变、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 第七节 常见肿瘤举例 第八节 肿瘤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教学要求:
掌握: 1. 肿瘤的生长特点 2. 肿瘤的扩散特点 熟悉: 1. 肿瘤的概念与特征 2. 肿瘤的异型性与复发 了解: 肿瘤性增生及代谢特点
➢ 核大小形态不一,一般较大; ➢ 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多核和畸异核; ➢ 核膜厚,染色质分布不均; ➢ 核仁大、多; ➢ 核分裂像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对恶性肿瘤有诊断意
义)
第五章 肿 瘤
(3)瘤细胞浆的改变:核蛋白体增多胞浆嗜碱(稍蓝 染);可出现分泌物或代谢物的储留(有助判断肿瘤 来源)。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家族性结肠息肉状腺瘤
3.肿瘤的颜色
一般为灰白或灰红色,但与组织来源有关
4.肿瘤的硬度
起源组织、实质与间质的比例、有无变性坏死
骨瘤硬 脂肪软
实质多软
伴出血坏死软
5.肿瘤的包膜
•良性肿瘤一般具备有完好的包膜 •恶性肿瘤一般是浸润生长,无包膜
二、肿瘤的组织结构
(一)肿瘤的实质 (二)肿瘤的间质
与机体协调性
相对自主性
具有自限性
病因去除
持续生长
停止生长
形态结构、功能 异常
正常
对机体影响
有害
有利
第五章 肿 瘤
二、肿瘤的一般形态
(一)肉眼形态: 1. 形态 2. 数目、大小 3. 颜色 4. 硬度 5. 包膜
1.肿瘤的形状
乳头状 结节状
囊状
多房性囊状
乳头状
分叶状
2.肿瘤的数目和大小
肿瘤的数目
常见的转移部位: 肺(最常见)、肝、骨。也可转移到 脑(可伴肺转移或不伴肺转移)和脊髓、甚至全身 各部位。
与部位有关,良、恶性肿瘤皆可呈外生性生长 但恶性肿瘤会外生加浸润,恶性可形成溃疡。
(3)浸润性生长: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瘤细胞侵入周围组织间隙、血管或神经束衣, 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瘤性肿块无包膜、界不清、 固定、难于切净,因而手术后容易复发。
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第五章 肿 瘤
(二)肿瘤的扩散
(一)肿瘤的实质 具有特异性
1.定义: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2.特点:决定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以及每种肿瘤的特殊性 3.数量:一种肿瘤通常只有一种实质,少数肿瘤含
两种或多种实质。 纤维腺瘤、畸胎瘤
(二)肿瘤的间质 没有特异性 1.组成:结缔组织和血管,肌成纤维细胞,伴淋巴管。
2.功能:支持、营养实质。 血管丰富生长快
3.淋巴细胞: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多则预后较好
4.肌成纤维细胞:抑制瘤细胞游走、扩散。
第五章 肿 瘤
三、 肿瘤的异型性
1. 概念
Y 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 与其起源组织在细胞 形态和组织结构方面 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第五章 肿 瘤
• 异型性可反映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分化程度) 良性肿瘤异型性小,恶性肿瘤异型性大
(二)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多为发生在深部组织良性肿瘤的 生长方式,形成的肿瘤一般有完整包膜、界清、 活动、易摘除。
大多数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第五章 肿 瘤
(2)外生性生长:生长在体表、体腔或管道器官 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不同肉眼形态 的肿物。 良性肿瘤----仅向表面生长 恶性肿瘤----表面生长同时兼有向深部组织 浸润生长
• 异型性是诊断肿瘤、区别良恶性肿瘤的主要组 织学依据。
第五章 肿 瘤
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 良性肿瘤细胞与其起源的细胞形态十分相似,异型性 小。恶性肿瘤瘤细胞异型性显著,有以下特点:
(1)瘤细胞的多形性:大小形态不一,一般较大,可出 现瘤巨细胞。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对诊断恶性肿瘤至关重要, 要观察以下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