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想象
浅析《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艺术想象

浅析《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艺术想象王滋颖(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陕西咸阳710061)[摘要]《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运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神思”活动,既指出艺术想象的“虚静”状态,又指出艺术想象的具体方法———包括“神与物游”“窥意象以运斤”与“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这三个方面相互统一,共同阐释了构思过程。
刘勰强调应合理地掌控思维,在艺术想象时主观与客观相互协调,从而实现创作者思维能力的开阔与提升。
[关键词]神思;虚静;神与物游;意象;积学;酌理[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20)02-0022-03[收稿日期]2019-11-02《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严密,论述周详的文学理论专著。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了不同文体的特点、写作的方法以及作家应坚持的原则等。
《文心雕龙·神思》主要论述人们创作时的思维活动,要求有广阔的视角,打破时空的限制,充分驰骋艺术想象,来描写刻画生动形象,以及艺术构思过程的艰难和文辞的运用。
一、“神思”的内涵“神思”即为作者在文学创作时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的思维状态。
“‘神思’这个范畴,是由魏晋南北朝时期卓越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正面提出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指出‘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1]493文中这句话出自于《庄子·让王篇》“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2]309原意为即使身处在江海之远,但心思却在朝堂之中,依公子牟所说,即使在民间,内心实则贪图朝廷的爵位俸禄。
刘勰所指是神思的抽象涵义,即为身在此而意在彼,一种思维超越时空距离的状态。
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指出“《易下系辞》‘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韩康伯注曰‘精义,物理之微者也。
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故能乘天下之微,会而通其用也。
在艺术创作的世界里,我们常常需要放飞想象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艺术反映的活动,其艺术创作必须首先进行艺术构思,构思出的艺术品乃是作者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件艺术品正是艺术创作者对当时的境况、情绪、心灵、情感、记忆以及想象等诸多方面的反映,而在进行艺术构思中,想象和情感是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品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书法艺术的创作中,情感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一个书法创作者来说,他能够用线条的不断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感作为创作活动中的重要心理因素渗透到整个艺术构思的活动中,作者对客观现实在某一阶段也持着特定的情感态度,书法是线条艺术、造型艺术,更应该是情感艺术,作为书者,什么样的笔墨、什么样的人品、什么样的素养以及什么样的情感就构成了什么样艺术风格的作品。
于是,作品就有了清雅、冷艳、雄伟、奔放等众多不同的风格。
一幅书法艺术作品就是书者的心理情感活动的表现。
由此,情感的变化亦即跃然纸上。
情感在书法艺术中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凡是带有明显的横向线,通常表示安闲、和平与宁静;斜线在一幅作品中通常包含着运动;锯齿状通常包含着痛苦与紧张;圆线或狐线则较圆满而完美”(美—库克《大师绘画技法浅析》)。
而吕凤子先生对此也作了精辟的论述:“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涩、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作顿挫,转折也是不露圭角;凡属不愉快的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也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就显示焦灼和忧郁感,有时纵笔如风趋电疾,如兔起鹘落,纵横挥斫,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某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
”由此可见,线条的变化就是情感变化的表现。
一幅好的书法艺术作品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而书法美的本质正是书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产物,是表现审美情感的艺术形式,也是以笔墨点画形成造型手段,通过创造性的审美形象来表现书法家的精神、气质,熔铸和渗透着书家的思想感情、学识修养等。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王羲之被世人称为“书圣”,所书的《兰亭》的文意和书法正是他当时无志仕途,乐在山水,集聚群贤,饮酒赋诗,雅兴至极,挥毫即就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感,他才能写得如此自然,毫无雕饰,遒劲飘逸、妙趣天成。
美术想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美术想象知识点归纳总结美术想象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想象力的培养、创作的灵感来源、构图的想象、色彩的想象、主题的想象。
首先,想象力的培养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想象力是美术创造的灵魂。
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很难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作品。
想象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艺术家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想象力。
其次,创作的灵感来源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艺术家可以从生活、自然、文学、历史、艺术史等方面获取灵感,这些灵感可以激发艺术家的想象力,促使他们创作出作品。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并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内容。
第三,构图的想象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构图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结构性因素,艺术家可以通过对构图的想象和构思,来塑造作品的形式和结构。
构图的想象需要艺术家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结构感,能够灵活运用构图法则和手法,来构思出符合作品主题和意境的构图形式。
第四,色彩的想象是美术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色彩是艺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它可以给作品赋予情感和意义。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想象和运用,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表现效果。
色彩的想象需要艺术家具有丰富的色彩感和色彩理论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搭配和运用技巧,来表现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最后,主题的想象是美术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主题是艺术作品中的核心内容,它关乎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主题的想象和挖掘,来塑造作品的主题和表现内容。
主题的想象需要艺术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能够建构出符合作品意境和情感的主题表现。
总之,美术想象是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包含了对想象力、灵感来源、构图、色彩和主题等方面的想象和创造。
想象力的培养、创作的灵感来源、构图的想象、色彩的想象、主题的想象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知识点,艺术家可以通过这些知识点来提升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创作出更加富有创意和个性的作品。
浅析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

浅析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摘要:艺术创作活动是一种先进而复杂的精神活动和人类独有的实践活动。
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的活动就是艺术创作。
关键词:艺术欣赏;艺术创作;艺术体验一、艺术欣赏(一)含义艺术欣赏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官接触所产生的审美快感。
它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即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娱乐等全面的心理活动。
(二)艺术欣赏与艺术鉴赏艺术鉴赏通常又被称作艺术欣赏,二者好像是可以通用的同义词,其实不然。
下面是《辞海》对“欣赏”与“鉴赏”的解释:欣赏;欣赏;玩耍。
欣赏:人们通过特定的媒介和艺术形式,逐渐进入到具体的情感、经历、欣赏和鉴定作品的精神活动中。
在中文里,艺术作品的“欣赏”与“鉴赏”是有文意区别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用“欣赏”一词来描述一些情感意识活动,欣赏可以表示喜欢或者认为好,如欣赏一件雕塑作品、欣赏一部优秀的戏剧等。
通过欣赏体验,内心会获得如愉悦、悲伤、宏伟、甜蜜甚至还可能是一些不可言说的感动。
艺术鉴赏较之艺术欣赏,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层次更高。
艺术欣赏是一种艺术活动一种认识活动,人人都可以参与,无论年龄、无论文化背景。
有一种说法,即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完成的,某个角度来说确实如此,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必然离不开艺术欣赏活动。
二、艺术创作(一)创作含义创作即创造,创造出这个世界所没有的、不存在的。
(二)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创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艺术活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艺术种类、不同的创作方法来讲,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千差万别的。
但还是有一点规律可循的,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或三个阶段,即: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艺术传达活动。
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其实三者是分不开的。
在艺术交流的过程中,对原有的意境进行不断的补充和修改,在意境的过程中,考虑了艺术交流和艺术表现的問题。
李贺《李凭箜篌引》的艺术想象魅力

李贺《李凭箜篌引》的艺术想象魅力作者:丁国锋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1年第10期韩娥鬻歌假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嵇康善琴,一曲《广陵散》动人心魄,闻者悲泣。
许和子慧美善歌,喉转一声,响传九陌。
盛唐音樂家云集,李凭以善弹箜篌闻名。
他的箜篌演奏尤具盛名,无人能敌。
在李贺的诗中,李凭的箜篌音响清脆如同美玉击碎,动听如凤凰鸣叫;能令白云团团聚起,能让娥皇女英落泪,让九天素女满腔忧愁;能令吴刚彻夜不眠,能令玉兔驻足聆听,甚至感动天帝。
一、李贺生平及诗歌整体特色李贺,字长吉,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三乡公社境内)人。
他的家族虽属皇室后裔,但支远流疏,家境清寒。
二十岁时,李贺参加河南府试,成绩优异。
但是因为其父名曰晋肃,“晋”与“进”同音,在举进士时,被人责为犯父名讳,于是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此后,他虽然在京城做了太常寺掌管祭礼仪的小官奉礼郎,然而终因官卑职低,三年后就托病辞官,返回故乡。
李贺的诗歌之路可以说是苦吟疾书,呕心沥血。
尽管他一生短暂,但却为后世留下了二百三十多首诗歌。
他的诗在艺术上独树一帜,继承了《楚辞》浪漫主义的精髓,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意象新颖、语言瑰丽。
陆放翁评之:“贺诗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新唐书》中说,李贺的语言,总是响落天外,高深莫测,“当时无能效者”。
明朝王世贞说,李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足以力证李贺的诗歌奇特,奇特到旁人无法模仿的地步。
在诗歌高度繁荣的唐朝黄金时代,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王维被称为“诗佛”,李贺则被称为“诗鬼”。
[1]李贺的“诗鬼”之称可能源自于他的诗歌题材意象不离鬼神;他的诗歌结构,奔腾跳跃、不合常规;他的诗歌语言,生硬险怪,“鬼斧神工”。
李贺的诗,如日光下的琉璃瓦,远远望去已使人眼花缭乱,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时间细细玩味,又能感受到与同时代其他诗人截然不同的新奇。
浅析“云想”与“叶想”的艺术想象

浅析“云想”与“叶想”的艺术想象作者:梁羽李帅帅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1期摘要:李白《清平调词》首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但在北宋书法家蔡襄的作品中,出现了“云想”作“叶想”的版本,也由此引发了“云”/“叶”之辩。
清人王琦认为是蔡氏落笔之误,力主“云想”为正;钱志熙等学者则从“叶想”非误出发进行考证求实,为研究者提供了别开生面的思考角度。
本论文持“云想”为正的主要观点,通过“云想”与“叶想”的多方比较,来浅析这组《清平调词》所蕴含的夸张浪漫的艺术想象。
关键词:《清平调词》;“云想”;“叶想”据唐《松窗杂录》记载,唐玄宗天宝二年的春日,唐玄宗带杨贵妃在沉香亭觀赏牡丹,玄宗皇帝命李龟年唱词一曲,但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
”遂命李龟年持金花笺,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相传此时的李白还宿醉未醒,见召时还在醉意之中,李白得知皇帝命其根据此情此景赋新词一首,遂要来一壶酒,在仰天喝酒之际便已想好内容,即在金花笺上作出旷世名作《清平调》,词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①见到云的遐美伟丽,想到妃子衣裳的华艳飘飘,看到这簇簇牡丹想到贵妃娇艳照人的容貌,贵妃不是群玉山头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她就是沐浴着雨露散发着凝香的牡丹,楚王为神女而断肠,而眼前的贵妃比梦中的神女更让人断肠,汉宫佳丽谁能和贵妃媲美,就算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也要靠精心化妆,而贵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
争艳的牡丹映衬着雍容华贵的杨贵妃,名花伴美人,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春风消释了君王的无限怅恨,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在沉香亭共赏这无穷的美。
这三首诗浓艳流葩,构造严紧有致,层层而上,一咏三叹,从咏人、咏花、合咏三个角度吟咏贵妃之美,构思精妙,词彩登峰造极,使读者如觉春风满纸,十里牡丹之凝香,美人如飘渺仙子,恩爱和谐之景跃入眼前。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线条美

社 会 视 野文|弋大勇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线条美摘要:敦煌飞天艺术形象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可以说她是一种非常大胆的艺术想象,充满了人间浪漫、天真、善良梦幻的情感,表达出了当时人们的希望和理想,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和理想主义色彩。
从整体上来看,线条流畅、宛转悠扬、虚实对比;具有“密不透风、疏可以跑马”的中国画风;尤其是飞天动态的把握更是妙不可言,可以感觉到飞天正在边弹琵琶边跳舞,通过卷动的线条烘托出飞天舞动的幅度很大、舞动的节奏很强、舞动的状态很投入、舞动的空间比较大、舞动的场面愉悦、舞动的氛围很放松等等,这些都是用线条烘托出来的感觉和氛围,这些线条具有“吴带当风”感觉。
关键词:飞天艺术形;线条美;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吴带当风敦煌飞天艺术形象可以说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也可以说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蕴藏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众所周知,受丝绸之路之影响,中国的敦煌曾经有很长段时间成了多种文化的荟萃之地、多种文化碰撞之地、多种文化融合之地以及多种文化创新之地。
成了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伊斯兰文明以及我们的中国四等大文明体系的汇流之地,飞天艺术形象正是这时的敦煌得到了生根发芽以及逐渐地演进,从而发展出了独具风格的敦煌飞天形象。
敦煌飞天艺术形象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可以说她是一种非常大胆的艺术想象,充满了人间浪漫、天真、善良梦幻的情感,表达出了当时人们的希望和理想,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和理想主义色彩,完全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中人们的淳朴和善良。
通过这些飞天形象所折射出的艺术内涵和“风姿神韵”,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折射出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蕴的最高追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价值的再现,是中国艺术的一个元素、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也可以说是中国美学精神的诠释,尤其是在审美价值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至今还焕发出感召力和生命力。
浅析想象在小说写作中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析想象在小说写作中的作用及运用原则想象是从已有的事物的表象开始,对经验记忆进行重新加工改造和整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它是一种有目的、主动的、创造性的艺术思维活动。
它主要用形象来思维,是艺术的思维。
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的小说写作,更离不开想象。
想象是旧材料的新综合,它的源头是大脑中储存的对外界事物的表象,因此,想象中的形象不管新奇到什么程度,归根到底还是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
如果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想象的产生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思维材料源自现实生活的表象;二是想象是情感的思维形式。
根据想象的方式和形成过程,可分为再造性想象根据词的表述或条件的描绘,如图样、图解、说明书等,在头脑中形成这一事物的形象。
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书中,专门通过一首小诗来教他们掌握大写数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看到这首小诗,你的头脑中是否立即出现一幅生动的画面?创造性想象写作者根据预定目的,不是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打破生活中命定的相随关系,把大脑内储存的表象加以分解、变异、综合,独立创造新形象的心里过程。
第三类是幻想,它们均为各类写作广泛运用。
而小说写作更是创造想象和幻想的天地,它们已经成为写作者自觉运用的一种形式,用来表达个人的愿望或反衬、反讽的手段。
一想象对于小说写作所起的作用想象对于小说写作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体现在以下方面:1 想象帮助主体整合对于客体的零散认识我们调查或通过他人叙述或搜集材料时,只能得到一些骨干材料,许多细节要靠作者的经验和感觉进行补充,才能形成丰满的艺术形象。
如典型的塑造,是把最有特征的抽取出来,再整合到一个新形象中。
恰如鲁迅所说: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而这恰恰就是创造性想象最突出的特征。
鲁迅对典型的塑造有一段具体描述: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究 中最 重 要 的课 题 。 艺 术 家创 作 的 过 程 , 某 种 意 义 上说 也 就 是 艺 术 从
想象的过程。没有发达 的想象力, 艺术家实际上就无法从事创作 活动, 充其量也只能进行一些蹩脚摹写 关于艺术想象, 尽管人们 已经做过许
多研 究 , 至今 仍 然是 一 个 比较 深 奥的 领 域 , 但 它的 奥 秘 远 远 来被 深 刻地
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类 , 自觉的再 造想象和创 造想象都是为 了达到一定的 目的而有意进行 的。其 中, 再造 想 象须根据语言描述或 图样示意等条件 , 脑 中再造 出相应的新 在 形象 ; 而创造 想象不必依赖这 些条件 , 直接根据 一定 的 目的或
任务来创造 新形象。 两类想象在运用 的独立性和 内容 的创造 性上是有 区别 的 , 但在 艺术创作和 艺术欣 赏 中, 两者都是重 要
是 别 的什 么东 西 。
更 多地 表现作者 的思想、 情 、 感 艺术趣 味、 创作特 色等 , 总之是
显著地 表现 了作者 的主观想 法和 艺术个 性。大家根据 常识 即 可判断 , 技术人员和工人根据科学 的设计 图来对新 的机器或建 筑物进行再 造想象 , 是不 能掺杂创造 想象和主观 成分 的, 否则 会 出大乱 子, 而艺术创作 的情况却不是 这样。例 如, 根据历 史 资料来创作诗 、 小说 、 戏剧和 电影 , 根据历史资料或语言艺术来 创 作和绘 画, 有把小说 改编为戏剧 、 还 电影 等, 从根本 上说 , 都 应属于再造 想象 , 它们又 并不 限于再造 想象 , 总是或 多或 但 而 少 地融合 了创造想象 。 以绘 画为例 , 古至今 , 从 不知有 多少入 画过“ 昭君 出塞” “ 、 竹林 七贤” “ 、 黛玉葬花 ” 等等, 除 了模 仿 , 但 从来 不会 有两幅是完全一样的。在这类创作 中, 作者所依据 的
三、 创造 想象 在艺 术创 作 中的重 要性
创造想 象是更独 立、 新颖 、 更 更有创造 性的一种 想象。艺 术家 的创造性想象使他有可 能在视 觉上再现过去 的情景 , 再现
格 尔所说 的 :最杰 出的 艺术本领 就是想象 。但是我们 同时要 “
注 意不要把想象和幻想混为一事 , 象是创造 的。 想 ”
个组成部分 , 时刻刻影响着他4 创作 的格调 与质量 。艺术 时 1 ]
再 造想 象是人 类在 许 多认 识 、 作 活动 中都要加 以运 用 创
创作 离不开 间接表象 , 自然也就意味着离不开再造想象。
的, 艺术创 作 中的再造 想象 与别 的再造想 象相比 , 主要有两个
揭示出来。文章对 艺术想象做初步研究, 以期对艺术想象所涉及的一系
爱以
要 : 象 是 艺 术创 作 构 思 中最 重 要 的心 理 活 动 , 是 艺 术 心理 想 也
着 两种作用 : 一是 它可 以作为 素材直接用 于创作 , 如根据桃 花
源 的 间接 表 象来 画 一 幅 画 ; 二是 它成 为创 作 者 知识 文 化 素养 的
列 问题 有 一个 基 本 的认 识 。 关 键 词: 象 想 再造 现 象 创造想象 表 象
特点: 第一, 艺术创作 中的再造想 象必然结合着不 同程度 的创
造 想象 的成分 , 在多数情况下 , 创造想象的成分还是相 当多的;
一
、
想 象概述
第 二, 因为有创造想 象的成分 , 以在 艺术创作 的再 造想象 正 所
二、 再造 想象 在艺 术创作 中的重要 性
再造想象在 艺术创作 中起着很重要 的作用 , 任何人 头脑 中
社 会生活 中的历史事件 以及未来 的有 时仅仅是推测、 幻想的情 景。个人对 创作过程 积极 而非 常有 目的的态度 是创作 的一个 组成部 分, 创造新东 西的独立 性在创造 过程 中同样具 有特 殊的
外婆” 的故事 而有 了狼 外婆 的表 象, 了《 看 桃花 源记》 而有 了世
外桃源 的表 象。这些都是借 助语言 、 字所提 供 的再造 条件 , 文 进行 了再造想象 , 间接地形成表象。 间接表象在 艺术创作 中起
的, 同时也往往是 互相融合在 一起 的 , 再造想象 能得到创造 想
再造 条件其 实也是差不 多的 , 如 画“ 例 黛玉葬花 ” 都是根据《 红 楼梦》 的描述 , 然而画 出来的却是千差万别 , 见其 中包含着相 可
当多的创造 想象和主观 因素。再看古今 中外 的优 秀历史剧和 历史小说 , 也总是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或 多或少地运用 了创造 想象 , 实现 了两种想象的巧妙融合 。
中又必然要调动作者脑 中所储存 的更为广 泛的知识和经验 , 并
想象在心理 学上的意义是 : 通过 自觉 的表 象运动 , 借助原 有的表 象和经验 以创造新形 象的心理活 动。在这里 需要着重 指 出两点: 首先 , 想象是 一种表象运 动, 种运动必然受到抽象 这 思维 的指导与 匹配 。其 次 , 想象 的结果是 事物 的新形 象 , 而不
象的有益补充, 创造想象也能恰 当利用一定的再造想象。
想象在人 类的创造 活动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康德 曾说过 : “ 象力是 一个创造 性 的认识功 能。 马克 思则把 想象力 称为 想 ” “ 十分强 烈地促 进人类发展 的伟大天赋 ” 。因为想象 的直接结 果是创 造新形象 , 以它在 艺术创作 中有着重大作用 , 所 正如黑
意 义, 这就是人们所说 的对某项活 动的创造 性态度 。若把整个 造 型活动 当作创 作来看 , 可以说 某某 艺术家在 作品创作 中具 就 有 某种程度 的创造性 态度 。如果某位 插 图画家对工作具有创 造 性态度 , 能积极地 、 心甘情愿 和完全 独立地 创作插 图, 即使他
所储存 的间接表象都是通过 再造想象 而形成 的, 例如 听 了“ 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