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精对苯二甲酸装置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精对苯二甲酸装置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一)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分析PTA装置是一套典型的高温、中压、强腐蚀性,部分单元临氢操作的危险性极高的化工生产装置,为甲类火灾危险性装置。
其工艺特点是:工艺过程复杂、临氢、操作条件苛刻。
生产中使用15种以上的原辅化工材料及产成品大部分介质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强腐蚀介质。
从装置的TA单元,PTA单元以及中间罐区等辅助单元看,在连续化生产过程中各危险区域的危险部位都存着火灾、爆炸,不同程度的毒性危害和强腐蚀危险。
根据同类型装置事故统计数据表明,其主要事故形态是物料的泄漏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混合物,造成火灾爆炸的恶性事件。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际及经验,在生产过程PTA装置易发生影响开工率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下述几方面。
1.生产物料的危险性由于TA单元在生产过程所需的主要物料PX、IdAC、NBA等均为易燃易爆物质。
对二甲苯的火灾危险存在于原料配制、氧化反应工序中。
醋酸的火灾危险性存在于原料配制、氧化反应、结晶、过滤、干燥、浴剂和催化剂回收等各个过程,贯穿于TA单元的整个工艺过程。
而醋酸丁酯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存在于溶剂回收的共沸蒸馏工艺过程。
以上的三种物质其操作温度均高于其闪点,如,对二甲苯为25℃,醋酸为39℃,醋酸丁酯为22℃,在操作、储存、输送过程中,当管道、机泵以及所经过的工艺设备一旦发生泄漏,易燃物料遇到火源或高温物体时,非常容易起火,如未及时控制即可酿成火灾事故。
其次在TA单元的整个工艺过程,都存在着醋酸和溴化氢中溴离子的腐蚀问题,特别是高温醋酸泄漏对设备和环境的腐蚀更为加剧。
由于腐蚀使机械设备、容器、管道材料强度大为降低,长期腐蚀会造成管道、设备、阀门、机封的破坏,引起了泄漏着火事故的发生。
如出现高温醋酸或碱NaOH液泄漏中喷射,极易造成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呼吸系统和皮肤的严重灼伤,尤其是大面积的酸、碱灼伤,让人惨不忍睹。
另外,PTA单元的氢气如发生泄漏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不管是静电打火,还是遇到金属撞击都可引发一场恶性事故的发生。
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简介精对苯二甲酸(PTA)是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原料,主要用于制造聚酯纤维(PET)和聚酯树脂。
而精对苯二甲酸装置就是生产PTA的设备,通常由反应器、分离塔、加氢装置、空气预热器、冷却器和闪蒸塔等部分组成。
PTA装置的主要流程为:将对二甲苯(PX)加入反应器中,在加热后与空气一同进入反应器,经反应生成PTA。
产生的PTA随后会被送入分离塔,利用不同组分在不同温度下的挥发度差异分离。
最终得到高纯度的PTA产品。
反应器反应器是PTA装置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将PX和空气充分混合并反应成PTA。
反应器通常为立式圆柱体容器,内部有多个搅拌器,可帮助提高反应速率和混合效果。
反应器还需配备多个加热器、冷却器和温度控制器,保证反应器内温度在合适范围内。
分离塔PTA装置生产的PTA产品经过反应后含有多个组分,其中杂质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甚至会导致产品无法回收利用。
分离塔主要用于分离产品中的不同组分,使得纯度达到要求。
分离塔通常为竖直筒状的设备,内部有多个塞板或填料层,可帮助提高物料分离效果。
加氢装置加氢装置主要用于消除反应器与分离塔之间的氧气,因为氧气可能影响PTA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在空气和PX进入反应器后,氧气通常需要先被消耗掉,然后才能让PX和空气开始反应。
加氢装置一般为一个小型反应器,主要由加氢催化剂、加氢管和控制器构成。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主要用于加热空气,使其温度接近反应器内的温度,更易于产生反应。
空气预热器一般为管壳式器件,主要由内部的高效换热管和外部的壳体组成。
冷却器冷却器主要用于冷却反应器内的产物和废气,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冷却器通常为管壳式或板式装置,通过内部的冷却管和外部的冷却介质,将反应产物冷却至足够低的温度。
闪蒸塔闪蒸塔通常作为分离塔的补充设备,用于将分离塔顶部的溶剂蒸汽和分离塔底部溶剂相对应的液体分离。
闪蒸塔主要由塔身、塞板和物料进出口组成。
以上是PTA装置中的主要部分及其功能介绍。
精对苯二甲酸装置说明、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新版)

精对苯二甲酸装置说明、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精对苯二甲酸装置说明、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新版)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类型1.装置发展精对苯二甲酸(PTA)是关系到国民生计的衣用涤纶化纤聚酯产品的原料。
目前在我国涤纶化纤因其品质优良,是化学纤维中的首选品种,它已占整个化纤产品的76%以上。
近年来,在化学纤维中聚酯工业发展的速度最快,世界聚酯产量年增长率约为8%左右。
随着聚酯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聚酯用途不断扩大,已延伸到聚酯薄膜、聚酯瓶、工业用聚酯以及其他新聚酯产品等领域中,其中又以工业用聚酯发展更快。
根据国内市场分析,1999年,我国聚酯生产能力达398×104t/a,PTA的需求量为344×104t/a,而产量则为169.1×104t/a,缺口达172.9×104t/a。
2001年PTA进口量达到311.7×104t。
2001年国内聚酯年生产能力已经发展到700-800X104t/a,当年产量已达611×104t,需PTA约531.6×104t,但国内PTA生产能力(包括DMT应算到PTA的产能)到2001年约为242.5×1094t/a,当年实际产量约为219.9×104t,PTA缺口达300X104t以上。
通过对国内PTA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到2005年底我国PTA市场需求将达到597~699×104 t/a。
最新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范本-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安全生产要点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安全生产要点
1工艺简述
该装置以对二甲苯为原料,采用合并法生产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简要工艺流程是:将对二甲苯(PX)和对甲基苯甲酸甲酯(PT)同时加入氧化塔中,在醋酸钴、醋酸锰催化剂的作用下,通入空气进行氧化反应。
有四个氧化塔,一、二、三、四塔的氧化反应温度依次是145℃、150℃、155℃、160℃,反应压力均为0.6MPa。
氧化反应生成的氧化物送入酯化塔,与热甲醇蒸汽进行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生成的粗酯经粗酯蒸馏、预蒸馏塔、PT酯塔得到粗DMT和PT 酯。
粗DMT经两次结晶、精馏得到精DMT。
该装置的物料对二甲苯、甲醇易燃、易爆,有毒;催化剂醋酸钴、醋酸锰有轻毒;DMT粉尘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重点部位
2.1氧化塔对二甲苯在四个氧化塔中直接通空气进行氧化反应。
氧化塔上部的反应尾气中夹带有对二甲苯,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此氧化反应具有很大危险性。
为保证生产安全,反应尾气中的氧含量必须控制在6%(体积)以下。
此氧含量由尾气在线磁氧分析仪,进。
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

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摘要精对苯二甲酸(PTA)英文名称:Pure terephthalic acid(PTA)分子式C6H4(COOH)2 。
是以对二甲苯为原料,液相氧化生成粗对苯二甲酸,再经加氢精制,结晶,分离,干燥,得到精对苯二甲酸。
精对苯二甲酸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约在 300℃升华,自燃点680℃。
能溶于热乙醇,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冰醋酸和氯仿。
低毒,易燃。
其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0.05g/L~12.5g/ L。
精对苯二甲酸是生产聚酯切片、长短涤纶纤维等化纤产品和其它重要化工产品的原料。
精对苯二甲酸(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聚酯纤维(涤纶)、聚酯薄膜和聚酯瓶,广泛用于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关键词:氧化反应结晶高压吸收常压吸收分离干燥溶剂及催化剂回收残渣蒸发溶剂脱水萃取常压汽提系统加氢反应过滤目录摘要 (I)前言···········································································································································- 1 -第一章精对苯二甲酸的工业概貌·······················································································- 1 -1.1 世界精对苯二甲酸工业概貌···············································································- 1 -1.2 我国精对苯二甲酸工业概貌···············································································- 2 -第二章精对苯二甲酸的上下游产业链·········································································- 3 -2.1 精对苯二甲酸的上游产业···················································································- 3 -2.2 精对苯二甲酸的下游产业···················································································- 3 -第三章精对苯二甲酸的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4 -3.1 精对苯二甲酸的性质·····························································································- 4 -3.1 精对苯二甲酸的主要用途···················································································- 4 -第四章精对苯二甲酸的主要原料··················································································- 4 -第五章产品方案及规格·····································································································- 4 -5.1 产品方案·····················································································································- 4 -5.2 主要产品规格···········································································································- 5 -第六章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工艺技术·········································································- 5 -6.1 国外工艺技术现状··································································································- 5 -6.2 国内的工艺技术选择·····························································································- 6 -第七章精对苯二甲酸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 7 -7.1 反应历程简介···········································································································- 7 -7.1.1 对二甲苯氧化······························································································- 7 -7.1.2对苯二甲酸精制··························································································- 7 -7.2 工艺流程简述···········································································································- 7 -7.2.1 空气压缩机···································································································- 8 -7.2.2 100 单元---母液储存罐·········································································- 8 -7.2.3 200 单元--氧化反应、结晶、高压吸收及常压吸收。
精对苯二甲酸产能

精对苯二甲酸产能
目录
1.精对苯二甲酸的概述
2.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方法
3.精对苯二甲酸的产品性能
4.精对苯二甲酸的市场动态
5.精对苯二甲酸对人体的影响
正文
精对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简称 PT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分子式为 C6H4(COOH)2,常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高分子材料。
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方法主要以对二甲苯为原料,通过液相氧化生成粗对苯二甲酸,再经加氢精制、结晶、分离、干燥等步骤,得到精对苯二甲酸。
精对苯二甲酸作为一种低毒、可燃的物质,若与空气混合,在一定限度内遇火即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其自燃点为 680,燃点为 384~421,升华热为 98.4kj/mol,燃烧热为 3225.9kj/mol,密度为 1.652g/cm3。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精对苯二甲酸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据统计,2019 年我国精对苯二甲酸产能已达到约 400 万吨,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然而,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和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研究发现,精对苯二甲酸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作用,长期接触或摄入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第1页共1页。
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Those who look glamorous, only they know how much training they have gone through behind their backs.模板参考(页眉可删)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类型1.装置发展精对苯二甲酸(PYA)是关系到国民生计的衣用涤纶化纤聚酯产品的原料。
目前在我国涤纶化纤因其品质优良,是化学纤维中的首选品种,它已占整个化纤产品的76%以上。
近年来,在化学纤维中聚酯工业发展的速度最快,世界聚酯产量年增长率约为8%左右。
随着聚酯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聚酯用途不断扩大,已延伸到聚酯薄膜、聚酯瓶、工业用聚酯以及其他新聚酯产品等领域中,其中又以工业用聚酯发展更快。
根据国内市场分析,1999年,我国聚酯生产能力达398X104t /a,PTA的需求量为344X104t/a,而产量则为169.1?X104t/a,缺口达172.9X104t/a。
2001年PYA进口量达到311.7X104t o 2001年国内聚酯年生产能力已经发展到700-800X104t/a,当年产量已达611X104t,需PYA约531.6X104t,但国内PYA生产能力(包括DMT应算到PYA的产能)到2001年约为242.5X104t/a,当年实际产量约为219.9X104t,PYA缺口达300X104t以上。
通过对国内PYA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到2005年底我国PYA市场需求将达到597—699X104t/a。
2。
生产工艺路线精对苯二甲酸(PYA)是生产聚酯(PET)的重要化工原料,当前主要的工艺路线有二条。
一种是二甲苯(PX)合并氧化合并酯化生产工艺(也叫DMT法)。
另一种是对二甲苯(PX)直接氧化法(即DM 法)生产工艺,它是以美国BP—Amoco公司、美国DuPont—ICI 公司和日本三井油化公司为代表的中温氧化,加氢精制生产PTA 的工艺技术。
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物耗、能耗分析及节能减排措施

逸盛大化公司 重庆蓬威石化公司 福建佳龙石化公司 江阴汉邦石化公司 江苏海伦化学公司 合计
120.0 120.0日立 60.0 90.0中纺院 60.O 60.0英威达 60。O 60.0英威达 120.0 120.0中纺院 1477.6 1673.0
2005 2003 2008 2005 2006 2007 2005 2006 2006 2007 2007 2009 2009 2010 2010 201l
表2 PTA装置PX单耗构成
注:表中数据为理论计算值.目前国内外技术Px单耗 水平654—660 kg/t。
表3 PTA装置[,iAc单耗构成
项目 (器)
备注
氧化反应(燃烧) 副反应生成MA 生产中损失
总计
16~18取决氧化条件。特别是反应温度 16.18取决氧化条件.特别是反应温度
6.9残渣、尾气、废气等.与操作管 理、设备状况及溶剂回收工 艺等有关。
2.3三废排放 2.3.1废气
废气主要来自氧化反应尾气及各淋洗塔排气。
万方数据
化学工业
·30·
CH_EMICAL帅USTRY
2010年第28卷
氧化反应尾气中含HAc、MA、MeBr、CO:及CO 等。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可采用HPCCU、 LPCCU或RTO等净化设施有效消除有害物质。 2000年以后新建的PTA装置一般均设有尾气净化 装置.之前所建装置大部分无此设施。对环境污 染较大。 2.3.2废水
installations
万方数据
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物耗、能耗分析及节能减排措施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汪英枝, 姚瑞奎, WANG Ying-zhi, YAO Rui-kui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北京,1000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LX-FS-A71628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类型1.装置发展精对苯二甲酸(PYA)是关系到国民生计的衣用涤纶化纤聚酯产品的原料。
目前在我国涤纶化纤因其品质优良,是化学纤维中的首选品种,它已占整个化纤产品的76%以上。
近年来,在化学纤维中聚酯工业发展的速度最快,世界聚酯产量年增长率约为8%左右。
随着聚酯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聚酯用途不断扩大,已延伸到聚酯薄膜、聚酯瓶、工业用聚酯以及其他新聚酯产品等领域中,其中又以工业用聚酯发展更快。
根据国内市场分析,1999年,我国聚酯生产能力达398X10₄t/a,PTA的需求量为344X10₄t/a,而产量则为169.1•X10₄t/a,缺口达172.9X10₄t/a。
20xx年PYA进口量达到311.7X10₄to 20xx年国内聚酯年生产能力已经发展到700-800X10₄t/a,当年产量已达611X10₄t,需PYA约531.6X10₄t,但国内PYA生产能力(包括DMT应算到PYA的产能)到20xx年约为242.5X10₄t/a,当年实际产量约为219.9X10₄t,PYA缺口达300X10₄t以上。
通过对国内PYA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到20xx年底我国PYA市场需求将达到597—699X10₄t/a。
2。
生产工艺路线精对苯二甲酸(PYA)是生产聚酯(PET)的重要化工原料,当前主要的工艺路线有二条。
一种是二甲苯(PX)合并氧化合并酯化生产工艺(也叫DMT法)。
另一种是对二甲苯(PX)直接氧化法(即DM法)生产工艺,它是以美国BP—Amoco公司、美国DuPont—ICI公司和日本三井油化公司为代表的中温氧化,加氢精制生产PTA的工艺技术。
我国较为先进的已建成投产的PYA装置(如扬子石化)多采用Amoco公司(现为英国BP公司)工艺技术。
并对经过对BP、DuPont、三井油化三家公司技术方案从技术路线、产品质量、原材料单耗、催化剂回收、公用工程单耗以及最为关键单台氧化反应器设计生产能力和设备投资状况进行反复的技术优化,同时结合70年代我国引进PTA装置30年来的发展经验,在引进、消化、吸收上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扬子石化)基础上,成功地对老装置进行大胆的革新、改造,使装置生产能力由原来的45X10₄t/a增加到60X10₄t/a(目前可达70X10₄t/a产量)。
能耗由原来的469kg标油降低到339kg标油,最低可达290—300kg标油。
通过革新创造已形成了许多自己独有的PYA生产技术,目前已有4项技术成果获得专利授予权,5项技术成果正在申请专利,形成14项之多的专有技术。
这里重点以对二甲苯(PX)直接氧化法(即DM法)生产工艺做进一步详细论述。
(二)反应原理及特点1.反应原理采用直接氧化法生产PYA的工艺原理是在氧化单元中以对二甲苯(PX)为原料、醋酸为溶剂、以醋酸钴、醋酸锰为催化剂、溴化氢为促进剂,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如DuPont为201吧、1.5MPa)在反应器内与氧反应生成粗对苯二甲酸(PYA),反应过程为剧烈的放热反应。
精制单元采用加氢还原法除去反应副产物。
加氢反应在正常操作温度288℃,操作压力8.2—8.8MPa(表)条件下,在碳钯催化剂的作用下,将TA中的对羧基苯甲醛(4—CBA)等杂质还原成易溶于水的PT酸(POL)。
最终产品为精对苯二甲酸(PTA)。
2.反应的特点通过对BP、DuPont、三井油化三家工艺技术比较,其中精制技术比较接近,装置采用国产化精制技术与三家公司的精制技术基本相同。
而将引进的国外氧化技术BP与DuPom比较接近,差别只在氧化反应的操作条件,并与三井油化氧化工艺是稍低的反应操作温度和操作压力,不设结晶器等有较大的差异。
工艺技术、设备基本上是以DuPont公司的技术路线为主,其主要的技术特点是:(1)单台氧化反应器节约投资,能耗降低,占地面积小。
(2)溶剂回收采用共沸精馏,在回收醋酸的精馏塔中加入共沸剂醋酸正丁酯,它和水形成共沸物从塔顶流出,采用此法可以降低回流比,减少塔板数和直径,大大降低了能耗和设备投资。
(3)设置催化剂回收系统,可回收催化剂水溶液中部分钴、锰,经浓缩后返回氧化反应器,回收后的残渣再运出工厂处理。
(4)加氢精制部分不设热媒加热炉,用结晶器和外供高压蒸汽加热进料预热器。
(5)工艺流程简单,反应快,设备效率高。
(6)产品收率高。
(7)产品纯度高,且消耗较低。
(8)由于反应溶剂为醋酸,且以溴为助催化剂,因此物料的腐蚀性强,使得设备与管材的选材材质高。
(三)装置单元组成与工艺流程1.装置单元的组成PTA装置主要由氧化单元、精制单元、包装、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等四部分组成。
(1)氧化单元:主要包括空气压缩、进料准备、氧化反应、结晶、过滤分离、干燥、溶剂回收等。
(2)精制单元:主要包括浆料制备、加氢反应、PTA结晶、分离过滤、干燥和产品输送等。
(3)辅助设施:主要包括控制室、变配电所、MCC、化验室、原料及化工原料中间罐区、成品包装。
(4)公用工程:主要为供电、供气、供风、供水等,如高低压蒸汽系统、循环水、冷凝水、脱盐水、工艺排水、污水预处理以及氢气站、氮气、仪表风、杂用风等。
2.工艺流程简述PTA装置氧化单元中,以对二甲苯(PX)为原料、醋酸为溶剂、以醋酸钴、醋酸锰为催化剂、溴化氢为促进剂,在201℃、1.56—1.8MPa操作条件下与氧发生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整个反应为激烈的放热反应。
反应尾气经三级冷凝冷却进行能量回收,凝液返回氧化反应器,不凝气体一部分进人尾气膨胀机进一步回收能量,另一部分用于气流输送物料。
从氧化反应器出来的产物经结晶、过滤分离、干燥后得到粗对苯二甲酸(TA)粉末。
粗对苯二甲酸中含有氧化反应副产物对甲基苯甲酸(TOL)和对羧基苯甲醛(4—CBA)等杂质。
过滤分离过程中大部母液返回氧化反应器的进料配制系统,另一部分母液进人催化剂回收单元,经过絮凝、分离出的催化剂送回反应进料配制,分离后的母液经溶剂气提、残渣蒸发器后,浓缩后得到的残渣可送出厂外处理。
第三冷凝气器中的不凝气进入尾气冷却器,从尾气冷却器以及第一结晶器冷凝器等处出来的尾气都进入溶剂回收单元,通过共沸精馏回收醋酸溶剂。
精制单元采用加氢还原法除去反应副产物。
粗对苯二甲酸粉末(TA)与脱离子水配制成浆料经过预热器和加热器后,进入加氢反应器,在288℃、8.2—8.8MPa操作条件下,在碳钯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进行加氢反应,将4—CBA还原成易溶于水的TOL。
反应产物经过结晶、离心分离、过滤等工艺过程除去杂质。
滤饼经过干燥后可得到精对苯二甲酸(PTA)粉末。
PTA产品经分析合格后进人日料仓,再经气流输送往料仓或小包装。
离心分离后的母液进入过滤器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经再打浆经泵送往氧化单元再利用,液体则进入污水处理装置。
3.工艺流程简图(1)氧化单元流程框图氧化单元流程框图如图3—2所示。
(2)精制单元流程框图精制单元流程框图如图3—3所示。
(四)主要操作条件及工艺技术特点重.主要操作条件因工艺操作条件不尽相同,表3—20列出了PTA装置的主要工艺操作条件2.工艺技术特点PTA装置的工艺特点是工艺流程长、高温、中压、临氢,物料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强腐蚀性介质,如醋酸(HAC)、氢氧化钠(NaOH)、氢溴酸(HBr)等使用于生产全过程。
从安全上讲,该装置为甲类火灾危险类别。
对其工艺过程、设备选择要求极高。
电气配置必须隔爆、增安型。
该装置的设备特点是:数量多、结构形式复杂、类型多样,材质等级要求高。
其次,由于设备长期处于高温、中压、剧烈的氧化反应、或处于临氢反应条件下,存在着火灾爆炸的危险。
同时,一些强腐蚀性介质在高温、中压条件下,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相当严重。
因此,装置在设计选材上非常严格,绝大部分设备和工艺管线选用了316L以上级别的超低碳不锈耐酸钢。
关键设备内衬(如氧化反应器等)以及关键部位的管道和阀门则选用了钛材。
可以看出,该装置工艺上的最大问题是防超温超压操作和泄漏。
设备上的最大问题是防腐、防超温超压操作和转动设备的机械故障。
PTA的生产工艺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加工工艺条件苛刻、复杂,该装置被世界公认为化工领域最复杂的装置之一。
其主要技术特点有:(1)原料配制:设有原料混合罐,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分别加人,使反应进料更均匀,产品质量更稳定;(2)氧化反应:反应条件缓和,温度201℃,压力1.56MPa;(3)氧化结晶:设三级结晶,第一结晶器进行二次氧化;(4)TA过滤:设一级转鼓真空过滤,处理量大,操作灵活;(5)醋酸溶剂回收:采用汽提塔加立式薄膜蒸发器回收醋酸溶剂;(6)溶剂脱水:单塔常规精馏;(7)氧化残渣处理:氧化残渣排人污水处理,不设催化剂回收设施;(8)加氢反应:进料浓度31%(质量),反应温度288℃,反应压力8.6MPa;(9)PTA结晶:设五台结晶器,对能量进行充分的回收;(10)分离过滤:设一级压力离心分离,一级转鼓真空过滤;(11)能量综合利用:氧化部分反应尾气的热量用于发生0.21MPa蒸汽及预热锅炉给水。
其中:0.43MPa蒸汽装置内平衡使用,0.21MPa蒸汽进入凝汽透平发电。
精制部分的五级结晶器闪蒸汽直接用于预热加氢进料,预热终温为247℃。
(五)催化剂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对PTA产品的质量和产率都有影响,加入催化剂是为了提高目的反应的速度,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氧化反应充分进行,达到理想的分子量分布。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为醋酸钴、醋酸锰、四溴乙烷、钯催化剂见表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