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章节复习 苏科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章节复习 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章节复习 苏科版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一、生物与非生物: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非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的生存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⑴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主要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⑵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影响有竞争、互利共生、捕食、寄生等。

2、生物能够影响环境3、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三、科学探究㈠xx1、显微镜的作用:观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

2、显微镜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镜筒、镜臂、镜柱、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载物台(上有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转换器、目镜、物镜、反光镜。

(见课本17页)3、显微镜的使用:⑴__________:取镜时,用_______住镜臂,_______托住_____,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___________的位置(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⑵______:转动_______,使_______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距载物台1厘米左右),把一个__________对准通光孔,___眼注视目镜内,___眼睁开。

转动_______,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目镜内,直到目镜内出现___________的视野,则表示对好光了。

⑶______:a.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_______上,用______固定玻片标本,标本要正对________的_______;b.从_____看着_____,转动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c._眼睁开_眼向目镜内,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________________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___________,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⑷______:取下_______,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苏教版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复习ppt课件

苏教版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复习ppt课件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复习课件
1
知识网络
周围的生 物世界
我们周围 的生物
➢认识周围的生物 ➢生物的生命现象
生物与环 境的关系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我们身边 的生物学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
考点聚焦
考点1 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有一定的__结__构____。除_ 病毒 外 ,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____是生物体 结 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有能够由___小_____长___ 大 的生 命 现象。 3.生物体有新___陈代谢作用;能不断从外界获 得 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 4.生物体能产生 后代___,并有_ 遗传
_空___气___、___温__度___、_土___壤____等。
(3)生物因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6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__依赖__,相互
影响____。生物的生存依___赖_____一定的环
境,因此生物的_形__态 、 结构___和 生__理功能__等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对环境也
是有__影__响____的。
[点拨] 所有生物的生活都受到各种生物因
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注意]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既有不同
种的其他生物,又包括同种的其他个体的
生物,如同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存在着竞争
关系。
7
考点3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如:食物、石油等。 解决社会生态等危机离不开生物学。如人口问题、资 源危机、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等。 [注意] 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影响:如袁隆平的杂交 水稻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食物。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生物与环境复习第一节生物生存的环境1、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2、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和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构成的环境:由阳光、空气、水、土壤、温生物赖于生存的环境度等构成。

生物因素构成的环境:由食物、病菌、害虫、天敌等构成。

3、生物的生存环境可归类为水中、陆地和空中等。

第二节环境影响生存的生存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存的其它生物。

2、设计探究实验时必须控制实验变量(探究实验中只允许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和设置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同种生物或其它种类生物,这种影响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互利共生:如珊瑚虫与海藻;蚂蚁与蚜虫寄生:如蛔虫与人种间关系竞争:如兔子与羊捕食:如狼与山羊种内互助:如图1-3右下图种内关系种内斗争:如水稻种植过密反而减产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对环境有影响2、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第四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才能生存下来(适应的普遍性)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①以保护色适应环境②以拟态方式适应环境③以警戒色适应环境④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与行为3、适应的相对性: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原因:环境条件的改变。

第五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认识实验常用工具,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科学探究过程基本要求提出问题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并表达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并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期末复习提纲 (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期末复习提纲 (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一、概述生物、生物学的概念。

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大多都由细胞构成。

2、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3、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4、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5、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6、生物能呼吸和排泄废物等。

7、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二、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仿生学蜻蜓——直升机鸟巢——国家体育馆海豚——潜水艇2.生物学发展前景:取得的重大成就(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杂交水稻、试管婴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三、举例说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

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

四、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及练习使用显微镜(B)口诀:一升二转三对光,四放五夹侧看降,转动准焦调清晰,升取转降垂反光。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左手……,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②对光:左眼观察,右眼要睁开。

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视野③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④收镜:一竖、一降、两旁、两后。

(书P11)相关例题:1.一台显微镜的两个目镜分别为5倍与10倍,物镜分别为10倍和45倍,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为(B)A.15倍和55倍B.50倍和450倍C.5倍和45倍D.100倍和225倍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象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A.左下方B.右上方C.左上方D.右下方3.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D) A.p B. q C. b D. d4.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 (A)A.5X、10X B.10X、40X C.15X、10X D.20X、35X5.在载玻片上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C)A. B. C . D.6.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装片,转动目镜,污点均还在那里,则污点在(A)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载物台上7.请填写显微镜有关结构的名称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较大的_光圈_和_凹面反光镜。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复习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复习

大 , 16、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 看到的细胞数目越 少 ,镜筒内的光线越 暗 。 作出假设 、 1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和表达交流 。 18、实验要满足 单一变量 原则。
19、实验数据取 平均 值,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0. 袁隆平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生物是指
有生命的
物体。 和 微生物 。
2、生物包括 动物 、 植物
3、生物的生命现象,生物大都是由 细胞 构成 的,需要摄入 营养物质 ,进行 呼吸与排泄 ,具 有 生长发育 、 繁殖 与遗传变异现象,能适应一 定的 环境 ,也能影响环境等。
4、生物学是研究 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的科学。
5、
观察

实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6、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可 以用 放大镜 或 显微镜 。
7、试验的一般规程: (1)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和用具 。 (3) 实验步骤 。 (4) 实验现象 。 (5) 实验结论 。
8、目镜为5×,物镜为20×,则显微镜放 大 100倍 。
9、光圈越

,光线越


10、对于反光镜,光线弱时用 凹面镜 。
11、显微镜的光线到达眼睛的路线是
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12、大幅度升降镜筒时,转动 粗准焦螺旋 。 13、观察时要从 侧面 看着 物镜 ,转动粗准焦 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前端接近 切片为止。 倒 1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 像。物像 和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相反 (一致、相反)。 15、玻片标本分为 装片、切片 和 涂片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与环境复习提纲 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与环境复习提纲 苏科版

生物与环境复习提纲1鱼类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了水就会窒息死亡.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的生存可以改变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D生物能影响一定的环境2·P4表格。

生物生存的环境3一种生物除了它本身以外,周围其他的一切就构成了影响它的环境因素。

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种内关系:同一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内互助(两只蚂蚁共同搬运食物)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寄生(菟丝子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捕食、竞争(狮子与老虎争夺食物)。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所描述的能影响鸭子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光B温度 C 水D空气5高山地区植被随高度的改变而改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温度B 水分C 阳光D 海拔高度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中,影响豆苗生长的生物因素是豆苗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7测量空气湿度(空气的潮湿程度)时有干湿表。

8“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得人类已经能适应在地球的许多地方生活。

但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造成诸如温室效应、粮食不足等问题。

这说明()A生物的生存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B生物的生存都能影响一定的环境C 生物的生存都在破坏一定的环境D 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一定的环境。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

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保护色):北极熊的皮毛是白色的;沙漠里蜥蜴体色与沙颜色相同。

体色体形都与环境相似(拟态):竹节虫外形与竹枝相似;树叶鱼形似一片漂浮的枯叶有警示作用的艳丽色彩(警戒色):瓢虫有漂亮的红底黑斑;许多毒蛇具有鲜艳的环纹与环境相适应的行为生理特征:北极熊具有厚厚的脂肪层;仙人掌的叶变成刺10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若用10X的目镜和50X的物镜,则观察到的物体放大了倍。

F 在视野中的物象应是。

B 。

上。

在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在移动了装片或转动了物镜还不能消除,说明污点在上。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章《生物与环境》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章《生物与环境》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1、在自然界中,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2、自然环境是指水、光、空气、温度、湿度、土壤、岩石等。

3、自然界的生物形形色色。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不管是幽深的海洋、浩瀚的沙漠、辽阔的天空,还是冰冻的极地、烈日炎炎的赤道,甚至在土壤中,都存在着千姿百态的生命。

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1、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有:①、种间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互利共生。

②、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种内斗争(蜜蜂)。

2、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

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它们都影响生物的生长、生存和分布。

如:极地狐和大耳狐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2、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

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空气湿度在45%--55%X围内,病毒死亡较快。

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多种能力。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淘汰。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如:保护色:动物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

例如,变色龙,沙漠蜥蜴等。

拟态: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例如,竹节虫,警戒色:如毒蛇,瓢虫的鲜艳斑纹。

第5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

2、实验常用的器材,(见课本第16页)3、显微镜的结构,(见课本第17页),4、显微镜的使用:(见课本18页),①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较大的______和____面反光镜。

②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___。

(整理)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整理)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1、生物的基本特征:a、生物大多由细胞有序构成;b、生物都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c、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等,其中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3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光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2)、3)4)、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

例如。

目镜为5x,物镜为10x,放大倍数是50倍。

4、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变量是水温科学探究实验有三个原则:对照、平行重复、单一变量。

①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是对照。

通常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②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变量都应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③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至少3次),对这几次的结果要取平均值,目的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5、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6、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

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7、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

异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也是如此;(种间关系:竞争、互助、捕食、寄生等。

)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

8、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通气和增加土壤肥力,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一、生物与非生物: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非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的生存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⑴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主要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⑵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影响有竞争、互利共生、捕食、寄生等。

2、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3、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三、科学探究
㈠显微镜
1、显微镜的作用:观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

2、显微镜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镜筒、镜臂、镜柱、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载物台(上有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转换器、目镜、物镜、反光镜。

(见课本17页)
3、显微镜的使用:
⑴__________:取镜时,用_______住镜臂,_______托住_____,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
___________的位置(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⑵______:转动_______,使_______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距载物台1厘米左右),把一个__________对准通光孔,___眼注视目镜内,___眼睁开。

转动_______,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目镜内,直到目镜内出现___________的视野,则表示对好光了。

⑶______:a.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_______上,用______固定玻片标本,标本要正对
________的_______;b.从_____看着_____,转动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c. _眼睁开_眼向目镜内,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
________________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___________,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⑷______:取下_______,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要用_______。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______,并将镜筒__________________,反光镜移动到______方向。

最后按取镜时的拿法,将显微镜放回镜箱,送回原处。

﹡注意: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低,观察范围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明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观察范围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⑶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______,以免镜头压迫玻片。

(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_______,即旋转了180度,如,字母b在视野中看到的应是____。

⑸将偏离视野中央的物像移到中央:物像在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6)调节光线:光线暗时,可用凹面镜或_________;光线强时,用_________或小光圈。

(7)视野中污点存在的位置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标本。

判断方法:“动”。

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观察、发现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表达交流等方面。

﹡注意:⑴要设置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实验组为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

⑵要控制实验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_______。

一组实验只有_____变量,变量为要研究的问题。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
了这种条件不同而其他条件都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