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看待体检人群中肿瘤标志物升高讲解学习
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解读

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解读CA199究竟是什么?CA199是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期分布于胎儿的胰腺、肝胆和肠等组织;在成人的胰、胆等部位也有少量存在。
CA199的参考值是≤ 37U/ml。
当患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癌时,血中CA199的水平可明显升高。
它属肿瘤相关抗原,其在进展期和转移性消化道肿瘤患者阳性率较高,已被临床用作消化道肿瘤外科治疗效果评价参数以及术后转移与复发等的重要随访指标,患者血清CA199水平的变化与消化道肿瘤状态变化相平行。
为何正常人也可检测到 CA199?CA199 并非肿瘤特异性抗原,因为它在具有分泌作用的正常腺上皮细胞中广泛存在,几乎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上皮中都发现存在 CA199 的表达。
因此,绝大部分正常人在血清中可以检测到 CA199。
也有极少部分正常人(6%~10%)在血清中几乎检测不到CA199 的存在。
由于它在机体多个正常组织中都存在,CA199成为一种相当尴尬的肿瘤标志物:它升高时,尽管可能是恶性,但也很可能是良性,即诊断的特异性不足。
2010 年,韩国成均馆大学医院发表了一篇报告。
他们用3年的时间,招募了 62976 名健康人进行前瞻性观察,发现501例(0.8%)出现无症状的CA199升高。
对这 501 例人群进行长达一年的随访监测发现,仅有10例(2.8%)被诊断出恶性肿瘤,97 例(27.5%)罹患良性疾病。
其余的246例(69.7%)则无法查出任何器质性的疾病。
如果您的CA19-9超过了37U/ml,建议您千万不要慌张,立刻去医院做超声检查,同时在医院做CEA以及AFP检查,进一步增加确诊率。
CA199偏高多少,可能是癌症?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分泌的蛋白类物质,正常情况下不会升高。
但一些慢性疾病或炎症,或慢性肾病患者,部分肿瘤标志物也会不同程度升高,如CA199就有这种可能。
有部分人体检时会发现CA199轻度升高,但B超胰腺检查无异常,往往因为局部炎症或实验室误差所致,后期复查可逐渐正常。
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完整版)

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完整版)肿瘤标志物是在血液、体液或身体组织中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可直接由肿瘤或非肿瘤细胞产生,作为对肿瘤存在的反应,可因一种或多种癌症的存在而升高。
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肿瘤标志物,每种都表明一种特定的疾病过程,在肿瘤学中用于帮助检测癌症的存在。
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提示癌症存在的可能,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
尽管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癌症的辅助诊断、分期和治疗,但它们通常不作为确诊疾病的诊断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我们需要关注其所关联的疾病,再观察其升高的幅度,是轻微升高还是大幅度升高,下面针对具体标志物进行解读:AFP(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胎儿血清中的主要糖蛋白,但其血清水平在出生后下降到无法检测的水平。
血清AFP是当前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常用且重要的指标。
但其升高并不意味着明确的肝癌诊断。
当血清AFP≥400 μg/L,在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后,高度提示肝癌;而血清AFP轻度升高者,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或进行动态观察,并与肝功能变化对比分析,有助于诊断。
CEA(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细胞表面锚定的癌胚细胞质糖蛋白,为广谱肿瘤标志物。
血清CEA水平升高可见于多种肿瘤,包括胃肠道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子宫癌等。
一般在胃肠道癌症、乳腺癌、肺癌中的阳性率较高。
尽管CEA 在肿瘤诊断中缺乏特异度,但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不良的预后的监测标志物。
CA125CA125是最为常用的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尤其是浆液性卵巢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CA125 的阳性率与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晚期浆液性癌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及非浆液性癌患者(早期卵巢癌的阳性率约43.50%~65.70%,晚期卵巢癌的阳性率约84.10%~92.40%)。
外科手术或化疗后,87%~94%的卵巢癌病例中血CA125 浓度与疾病进程相关性较好,可提示肿瘤的进展或消退。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培训课件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11
测定方法和试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肿瘤标志物测定方法很多,有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测 定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等,每种测定方法有自己的精密 度和重复性. ▪手工操作的方法重复性较差,误差比较大,操作时要特别认 真.
▪有研究报道,使用12种不同的CEA试剂盒检测某一混合血清 中CEA的浓度,结果其差异超过100%。导致分析间误差的主要 原因是没有测定的标准化,包括缺乏统一的抗原、抗原成分、 校正品和参考方法等。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27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发 现基因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以及具有一定生物学功 能的基因产物的非正常表达均与肿瘤的发生、发 展密切相关,所以测定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 物也属TM之列。由于这些物质存在于细胞膜上或 细胞内如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白血病表型、 分子基因等,故把这类物质称为细胞TM
就已升高 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1%的健康妇女、3%的患良性卵巢疾病妇女
及其他非肿瘤患者也可见到升高。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19
乳腺癌相关抗原(CA15-3)参考值:<25U/ml
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 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
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 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 性病变。
侵犯和转移,预后较差 术后若癌症有转移或复发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周~13个月,CEA
就有可能开始升高,CEA浓度变化随病情进展而升高 CEA具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并不适合用于肿瘤的普查 伴CEA升高的良性疾病:吸烟者、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结肠息肉
科普肿瘤标志物

科普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肿瘤,两者之间绝不是划等号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会看到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
有人非常紧张,以为标志物指标升高就代表得了肿瘤;而有人则轻描淡写。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肿瘤标志物呢?肿瘤标志物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或升高、能够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监测复法以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53、CA199、CA211、CA242、CA724、CA50)、神经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
二、临床意义1.甲胎蛋白(AFP):健康成人参考范围为0-20 ng/ml。
当血清中甲胎蛋白数值≥400ng/ml超过1个月,或者≥200ng/mlL持续2个月,排除掉其他原因后,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提示为肝细胞癌。
在临床当中,有20%的晚期肝癌患者,直至病故前,甲胎蛋白的含量仍然不超过20ng/ml。
其余疾病包括慢性或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睾丸或卵巢胚胎源性肿瘤、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都可以出现AFP 的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妇女妊娠6周后,AFP开始升高,12周达到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2.癌胚抗原(CEA):结直肠癌首选肿瘤标志物。
成人血清中一般低于5ng/ml,吸烟的人可能会有所升高,一般不超过10μg/L。
良性疾病中也会升高:比如胆汁淤积、结肠息肉、酒精性肝硬化、慢性肝炎、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肺气肿等,但是,通常它升高的幅度不是很大,一般不超过10ng/ml。
教你如何看懂肿瘤标志物检查

教你如何看懂肿瘤标志物检查随着肿瘤疾病发病率升高,肿瘤四项检查也成了体检常规项目,碰到个别肿瘤指标志物有所升高而体检报告却未加以解释,有的人总感觉不踏实,我邻居老岳便是其中一位,特像我咨询其中意义,下面我就讲下什么是肿瘤相关检查及其指标意义,部分数据来源于专业资料。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就像人类生产生活会留下各种资料或垃圾,从产生的这些资料或垃圾判断是否有人类活动,是哪一类人?),这些物质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达到一定的浓度水平时能提示可能有某些肿瘤的存在。
检查肿瘤标记物意义早诊断、早治疗:有些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早于临床症状的出现,因此肿瘤标记物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迹象,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疗效。
出现肿瘤症状或可疑肿物后的鉴别诊断。
肿瘤生物特点和疾病阶段的判断。
肿瘤治疗后的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
提示肿瘤的复发、转移。
肿瘤指标的解读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可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
所以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检查、影像内镜检查或进行手术探查等综合判断,而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肿瘤标记物检查阴性提示:患相关恶性肿瘤的概率相对较低,如有家族史、其它癌前病变或有症状,需定期复查,结合其他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指标升高:首先排除假阳性(可抽血复查)和良性疾病如炎症性疾病或生理变化引起指标升高:如肝脏良性疾病可引起AFP、CA19-9、CEA会升高;肾功能衰竭可引起β2-微球蛋白及CA15-3、CA19-9、CEA和PSA会升高;风湿病可引起CA19-9浓度可增高;妊娠时AFP、CA125、HCG可升高;多次直肠指检后PSA值可升高;某些药物会引起部分指标升高。
在排除各项干扰后判读指标:•指标轻度升高,难于下结论,如复查进行性升高,患恶性肿瘤的概率比较高;•指标中重度升高或多项指标持续升高,提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高,须尽快做医学影像学和细胞病理学等检查。
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如何正确理解检测结果

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如何正确理解检测结果肿瘤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是指体内某个部位的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形成一个肿块。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恶性肿瘤就比较危险了,它会不断生长扩散,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出现的一种或多种与肿瘤相关的生物分子,它们可以在患者体液或组织中检测到。
肿瘤标志物检测已成为肿瘤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辅助手段。
然而,由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疾病、药物、生活习惯等,正确理解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和种类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产生的一种或多种特异性生物分子,它们可以在患者体内的血液、尿液、组织和体液中被检测到。
目前已知的肿瘤标志物有上百种,其中许多种类的肿瘤标志物仅出现在某种类型的癌症中,而另外一些则与多种癌症相关。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方法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项常见的辅助诊断方法,通过检测人体液体或组织中的特定分子物质,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检测已经成为肿瘤诊断、治疗及随访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标志物检测结果并不一定是肿瘤的最终诊断结果,也不能代替其他影像学检查等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常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放射免疫测定等多种技术进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它可以实现高通量、自动化、高灵敏度的检测。
具体来说,肿瘤标志物检测需要从血液、尿液、腹水、胸水等生物样本中提取出特定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等,并对其进行特异性检测。
其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5-3、CA19-9等,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可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实现。
怎么理解肿瘤指标偏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怎么理解肿瘤指标偏高导语:现在很多人去医院体检时,都发现自己的肿瘤指标偏高。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肿瘤指标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肿瘤指标就是一个身体内的脂肪含量,其现在很多人去医院体检时,都发现自己的肿瘤指标偏高。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肿瘤指标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肿瘤指标就是一个身体内的脂肪含量,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肿瘤指标代表着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肿瘤指标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
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般低于350-400ng/ml。
2.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
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
(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
肿(31-46%)。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详细解读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用于评估肿瘤的存在、发展和治疗反应。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通常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以下是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一般解读:
1. 正常范围:每个肿瘤标志物都有一个正常的参考范围,超出该范围的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异常。
然而,正常范围是根据大多数人的结果来确定的,也存在个体差异。
2. 升高的含义:肿瘤标志物上升可能与肿瘤存在有关,但不能单凭标志物检测结果诊断肿瘤。
因为一些非肿瘤因素也可能导致标志物升高,如炎症、感染、损伤等。
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来做出综合判断。
3. 监测治疗反应: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用于监测治疗的有效性。
如果标志物水平在治疗后下降或保持稳定,可能表示治疗有效。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炎症或药物的影响,需要谨慎解读。
4. 综合分析: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解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其他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
只有在整体上评估时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重要的是要注意,肿瘤标志物检测不能作为肿瘤的唯一诊断依据,它们通常需要与其他方法(如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准确的结果和诊断。
因此,如果您接受了肿瘤标志物检测并获得了结果,请及时与您的医生或专业医疗团队沟通,以获取专业的解读和建议。
他们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结果,为您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进一步的检查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正确看待体检人群中肿瘤标志物升高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及其意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到血液或其他区域的体液,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人体细胞产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意义在于:辅助诊断;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观察疗效;判断愈后;肿瘤的鉴别诊断等。
怎样正确看待体检人群中肿瘤标志物升高。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能断定就一定是肿瘤,许多因素都可能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包括一些良性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胆石症、糖尿病以及有些药物等,甚至抽血、标本保存不当等因素也可能引起一些肿瘤标志物升高。
生物学因素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PSA升高;老年人CA199、CA153、CEA等可升高。
部分妇女在月经期CA125和CA199可升高。
在妊娠期甲胎蛋白(AFP)和CA125等明显升高。
某些长期抽烟者中可见CEA升高。
因此,患有其他疾病甚至正常人也都可能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情况,也许过一段时间再复查又正常了。
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过于紧张,要到专科医院或找专科医生进行咨询,排除一些影响检测结果因素后,决定是否隔2~4周再检测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的检查,找出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原因。
体检时受检者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有肿瘤,其意义在于提示。
肿瘤标志物检测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还需依靠现代医学影像(内窥镜)学、细胞病理学和检验医学及临床医师等的互相配合。
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不是太多),发生肿瘤的可能性比较低,可考虑进一步检查,或动态观察。
中重度升高或多项指标持续升高,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尽快做医学影像学和细胞病理学的检查。
同样,肿瘤标志物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相关肿瘤。
例如在肝癌病人中,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阳性率仅达79%~90%,也就是说还有10%~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是正常或只有轻度升高。
受检者也要注意。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测定分析8 330例恶性肿瘤患者、9 657例良l生疾病患者和23 531名健康体检者血清结果:C12对健康人群肿瘤的检出率为7.3%,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达85.6%。
正确看待AFP升高:甲胎蛋白(AFP)是人体胎儿期血液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它在胎儿的肝细胞内合成,而到了成人期,肝细胞就会失去这种合成能力。
因此AFP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微,但在肝细胞功能发生异常,特别在患有原发性肝细胞癌时,血清中又可出现AFP升高,所以临床上常常借助AFP的检查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辅助诊断。
●需要警惕:肝癌病人血中的AFP比正常人明显升高10倍至数万倍,所以如果你的AFP检查结果大于400ng/ml的话确实要引起警惕。
AFP升高无需恐慌:AFP升高也并非肝癌的专利。
因为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或者肝硬化患者的AFP都会增高,不过这类升高一般不超过300ng/ml。
普通肝炎AFP增高的时期不长,随着转氨酶恢复正常,AFP也会逐渐减少到正常水平。
除了肝炎,先天性总胆管闭锁,开放性骨脊裂的胎儿,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其AFP指标也会有所增高。
值得一提的是,AFP增高有时还可能意味着喜事:因为怀孕也会使AFP指标升高,正常孕妇在妊娠3~5个月时AFP会达最高峰(一般不超过200ng/ml),以后逐步下降,到胎儿出生后恢复正常。
正确看待CEA升高:癌胚抗原(CEA)是首先在结肠癌病人的血清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在胎儿3~6个月的血清中也可以检测到,所以称作癌胚抗原。
●需要警惕:研究显示,原发性结肠癌患者出现CEA增高的比例达45%~80%。
除原发性结肠癌以外,胰腺癌、胆管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统肿瘤的阳性率也很高,一般在50%~70%。
因此,如果你在体检中发现CEA增高,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去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CEA升高无需恐慌:除了上述癌症,其实部分患有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变病人的CEA也会升高。
不过,这类“升高”远远低于恶性肿瘤,一般小于20ng/ml。
此外,吸烟者人群CEA普遍高于非吸烟人群,约在5.5ng/ml左右。
正确看待CA125升高:糖链抗原125(CA125)对于女性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国际公认的卵巢癌主要相关抗原,在卵巢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测、判断愈后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卵巢肿瘤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指标,同时也是非卵巢癌中的重要参考指标。
●需要警惕:研究证实,卵巢癌病人的血清CA125水平会明显升高,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结肠直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
CA125升高无需恐慌: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较低。
此外在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CA125也有升高的可能。
正确看待CA153升高:糖链抗原153(CA153)来源于人体乳腺组织,所以主要用于乳腺癌的监测和筛选,以及用于评价患者预后情况。
●需要警惕:CA153在乳腺癌患者中30%-50%增高,有转移灶增高可达80%。
CA153是检测病人术后复发情况,特别是癌转移者的术后监测的重要指标,血清CA153水平增高,提示乳腺癌的局部或全身复发,且增高早于核素检查和临床其它检测方法。
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它恶性肿瘤,如肺癌、卵巢癌、结肠癌、肝癌等,也可出现血清CA153水平升高。
CA153升高无需恐慌:非恶性肿瘤,如良性乳腺疾病、卵巢疾病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CA153增高。
正确看待CA199升高:糖链抗原CA199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
血清中他以唾液蛋白的形式存在,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和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
也是存在于血液循环中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之一。
●需要警惕:大部分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增高。
如果以正常参考范围上线(37U/ml)为诊断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90%以上。
肿瘤复发时CA199可再度升高,并发生于影像学诊断之前。
CA199对于胃癌阳性率为25%-60%,且与肿瘤分歧有关。
对于胃癌患者,同时检测CEA可提高敏感性。
直肠、结肠癌患者,阳性率为18%-58%,同时测定CEA可提高敏感度,有效治疗后,CA199下降速度较CEA快。
CA199升高无需恐慌:低浓度增高,一过性增高可见于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正确看待PSA升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存在于前列腺内质网和前列腺上皮细胞及分泌物中,正常前列腺及病变前列腺组织内均含有PSA,因其可被α1-抗糜蛋白酶的α-2巨球蛋白结合而失活,通常血液中不含有或只有极微量PSA。
只有前列腺管上皮细胞遇到挤压或破坏时,PSA才会增高。
因此挤压或破坏前列腺细胞的疾患均可造成PSA升高,包括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等。
另外个别肝癌、肺癌病人,甚至直肠指诊检查也能引起PSA升高。
●需要警惕:绝大多数前列腺患者血清PSA水平增高,是目前前列腺癌中最敏感的肿瘤标志物,且病变越进展PSA值越高。
前列腺癌为转移的患者PSA阳性率为51.6%,准以患者阳性率为93.1%-100%,总体阳性率为76%。
PSA在前列腺不同阶段的阳性率不同,A期约52%,B期67.1%-80%,C、D期为92.5%-100%。
同时,PSA血清中的水平与前列腺癌瘤体积成一定正比关系。
PSA升高无需恐慌:前列腺良性增生(BHP)时阳性率可达30%-45%,约20%的急性前列腺炎和3%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也有PSA升高。
不同实验室间肿瘤标志物检测数值是否有可比性?不同医院检验科肿瘤标志物检测所使用的仪器、试剂原理各不相同,各实验室各项目引用和自行调查统计的参考值不一定一样,因此,不能随意比较它们测量值的高低,而得出疾病轻重的结论。
只有同一厂家型号仪器及配套合格试剂在规范化的检测条件下得到的结果才有可比性。
六项肿瘤标志物检测采血要求1. 空腹,静脉血2ml,无需加抗凝剂。
2. 离心2000rpm×5min,吸出血清转移至另一干净的EP管内,待测。
3. 溶血、黄疸血的样品会影响结果,不宜检测。
脂血的样品可以离心10000rpm×5min,去除上层油脂后,取下层血清检测。
4. 如当天不能检测,请将样品放置2-8℃保存,如一周内不能检测,可将样品放置在-20℃保存。
冻融之后,应立即检测,不宜反复冻融。
避免微生物污染。
肿瘤标志物检测受哪些因素影响?肿瘤标志物除了与肿瘤有关外,还受很多因素影响:1.一些良性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糖尿病及服用过某些药物等。
2.生理变化及一些不良习惯,如怀孕、吸烟、酗酒等。
3.抽血过程中污染、抽血引起红细胞破裂、标本保存不当、试剂差异及检测欠规范等也会干扰检查结果。
甚至与宠物接触太亲密等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
嗜异性抗体会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造成假阳性。
动物的分泌物中,皮毛上含有异种蛋白,部分特殊体质的人长期与动物密切接触,这种异种蛋白就会通过人的口腔、呼吸道、消化系统以及身上的伤口进入体内,从而使人体产生人抗动物抗体,医学上称为嗜异性抗体。
而我们目前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的试剂,都是从动物身上提取的动物抗人抗体,当这种试剂同人体产生的嗜异性抗体结合后,就会产生非特异性反应,使某些肿瘤标志物升高,医学上称为假阳性。
目前肿瘤靶向治疗中使用的药物西妥昔单抗(爱必妥)就是一种人鼠嵌合性抗体,也会使人体产生嗜异性抗体,出现肿瘤标志物轻微升高。
还有一些经常使用的药物如狂犬疫苗、胸腺肽等,有不少也是从动物细胞中提取的,使用后也会使人体产生非特异性反应从而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
如何合理应用肿瘤标志物由于各种免疫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检肿瘤指标越来越多,对肿瘤的早期诊断、观察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具有极大意义,但至今仍没有一种标记物是对肿瘤完全特异的。
其原因是一些良性病变也能出现程度不同的阳性反应,即便是肿瘤本身也常可由于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而呈一过性或阶段性阴性反应。
故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动态观察和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并紧密结合临床表现,特别是影像特点综合判断,是提高肿瘤诊断阳性率最富有成效的方法与措施。
一、影响肿瘤标志物测定的因素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有理想的具有100%灵敏度和100%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因为肿瘤标志物不仅在发生癌变时产生,在正常的和良性疾病情况下也有不同程度表达,肿瘤标志物的产生还受到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影响。
因此,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要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
1、引起假阳性的因素:(1)良性疾病:炎症性疾病一些肿瘤标志物表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