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

(要求记诵和翻译)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出自《论语?为政》。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论语?为政》。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自《论语?里仁》。

1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1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

1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

1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论语?泰伯》。

1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出自《论语?子罕》。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2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2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论语?子罕》。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2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出自《论语?宪问》。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卫灵公》。3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3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3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35.子曰:“有教无类。” 出自《论语?卫灵公》。[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区别。36.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3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1.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2.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

4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是为父母的长寿而欢喜高兴,一是为父母衰老(临近死亡)而恐惧忧愁

46.食不语,寝不言

4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4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49.不怨天,不尤人。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50..不迁怒,不贰过。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51.小不忍,则乱大谋。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5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53.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篇一十章)]

译: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的心情如何,安或不安。如此观察,那人再向何处去藏匿呀?!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