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营养治疗项目介绍 PPT
合集下载
病例分享-营养支持治疗幻灯片PPT

反响。降低炎症反响程度,维持或重建内 环境的稳定,防止器官功能异常、多脏器 功能障碍综合症
PN的缺点
➢ 有创性给药途径 ➢ 营养成分不够完全 ➢ 没有经过胃肠道
➢ 长期给药副作用较多 ➢ 副作用风险较高 ➢ 价格较高
长期PN & 肠粘膜屏障
PN期间的禁食造成 肠粘膜萎缩,可以 导致细菌移位,进 而有可能引起肠源 性感染,有可能导 致败血症,多脏器 功能衰竭*
• 绒毛数量减少 高度降低
• 绒毛顶端破损
细菌移位
Alverdy JC, et al. Surgery . 1988; 104: 185-190
肠内营养的优点
营养胃肠道,保护肠粘膜
➢ 更符合人体的生理 刺激胃肠道功能更快恢复
➢
➢ 更少的临床并发症 防止代谢紊乱
防止肝脏损害 防止了导管相关的感染
➢
➢ 更经济的医疗花费
化验检查
血常规〔示:WBC 15.9×109,NEUT95.6%, HGB119g/L,PLT201×109。
便常规〔8-10〕示:黑软便,潜血+++ 尿常规未见异常。 肝功能:白蛋白26g/L,余未见异常 肾功能未见异修补术后;结肠浆膜层修 补术后;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腹膜后血 肿;右侧第6、8、9肋骨骨折;肺挫伤?右 肾挫伤?头外伤:左额骨骨折;左额头皮裂 伤缝合术后;前腹壁皮肤撕裂伤缝合术后;
发症,肠内营养无论是在支持效果、花费、 平安性还是可行性上都要明显优于肠外营 养
肠内营养的禁忌
当重症病人出现肠梗阻、肠道缺血时,肠内营养 往往造成肠管过度扩张,肠道血运恶化,甚至肠 坏死、肠穿孔
严重腹胀或腹腔间室综合症时,肠内营养增加腹 腔内压力,高腹压将增加返流及吸入性肺炎的发 生率,并使呼吸循环等功能进一步恶化
PN的缺点
➢ 有创性给药途径 ➢ 营养成分不够完全 ➢ 没有经过胃肠道
➢ 长期给药副作用较多 ➢ 副作用风险较高 ➢ 价格较高
长期PN & 肠粘膜屏障
PN期间的禁食造成 肠粘膜萎缩,可以 导致细菌移位,进 而有可能引起肠源 性感染,有可能导 致败血症,多脏器 功能衰竭*
• 绒毛数量减少 高度降低
• 绒毛顶端破损
细菌移位
Alverdy JC, et al. Surgery . 1988; 104: 185-190
肠内营养的优点
营养胃肠道,保护肠粘膜
➢ 更符合人体的生理 刺激胃肠道功能更快恢复
➢
➢ 更少的临床并发症 防止代谢紊乱
防止肝脏损害 防止了导管相关的感染
➢
➢ 更经济的医疗花费
化验检查
血常规〔示:WBC 15.9×109,NEUT95.6%, HGB119g/L,PLT201×109。
便常规〔8-10〕示:黑软便,潜血+++ 尿常规未见异常。 肝功能:白蛋白26g/L,余未见异常 肾功能未见异修补术后;结肠浆膜层修 补术后;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腹膜后血 肿;右侧第6、8、9肋骨骨折;肺挫伤?右 肾挫伤?头外伤:左额骨骨折;左额头皮裂 伤缝合术后;前腹壁皮肤撕裂伤缝合术后;
发症,肠内营养无论是在支持效果、花费、 平安性还是可行性上都要明显优于肠外营 养
肠内营养的禁忌
当重症病人出现肠梗阻、肠道缺血时,肠内营养 往往造成肠管过度扩张,肠道血运恶化,甚至肠 坏死、肠穿孔
严重腹胀或腹腔间室综合症时,肠内营养增加腹 腔内压力,高腹压将增加返流及吸入性肺炎的发 生率,并使呼吸循环等功能进一步恶化
【医学课件】外科营养

外科营养
2023-11-08
目录
• 外科营养概述 • 外科营养的评估与诊断 • 外科营养的干预措施 • 外科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 • 外科营养的未来发展趋势 • 典型案例分享
01
外科营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外科营养是指为满足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营养需求而进行的 专业化营养治疗。
分类
根据疾病类型和需求,外科营养可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
案例二:短肠综合征患者的长期肠外营养支持
详细描述
2. 定期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营 养评估,调整肠外营养液的成分 和输注量,以优化患者的营养状 态。
总结词: 短肠综合征患者由于肠道 过短或功能受损,导致营养吸收 障碍。长期肠外营养支持是这类 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1. 肠外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输注 方式提供患者所需的所有营养素 ,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 生素和矿物质等。
肠内营养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但 仍需补充营养的患者。
方法
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可以通过口服补充营养液、奶粉 、食物等,或通过鼻胃管、鼻肠管、胃造 口、肠造口等管饲方式进行。
在实施肠内营养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胃肠 道耐受性、营养液的配制、管饲的护理等 问题。
肠外营养
适应症
肠外营养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衰竭或无法耐 受肠内营养的患者。
外科营养的特殊问题及处理
营养不足和过度
外科病人常常存在营养不足和过 度的问题。营养不足时需要增加 营养物质的摄入量,而营养过度
则需要减少摄入量。
胃肠道功能不全
对于胃肠道功能不全的病人,需 要采用其他方法来提供营养,如 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进行肠内营 养,或者通过静脉进行肠外营养
。
代谢性骨病
2023-11-08
目录
• 外科营养概述 • 外科营养的评估与诊断 • 外科营养的干预措施 • 外科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 • 外科营养的未来发展趋势 • 典型案例分享
01
外科营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外科营养是指为满足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营养需求而进行的 专业化营养治疗。
分类
根据疾病类型和需求,外科营养可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
案例二:短肠综合征患者的长期肠外营养支持
详细描述
2. 定期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营 养评估,调整肠外营养液的成分 和输注量,以优化患者的营养状 态。
总结词: 短肠综合征患者由于肠道 过短或功能受损,导致营养吸收 障碍。长期肠外营养支持是这类 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1. 肠外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输注 方式提供患者所需的所有营养素 ,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 生素和矿物质等。
肠内营养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但 仍需补充营养的患者。
方法
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可以通过口服补充营养液、奶粉 、食物等,或通过鼻胃管、鼻肠管、胃造 口、肠造口等管饲方式进行。
在实施肠内营养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胃肠 道耐受性、营养液的配制、管饲的护理等 问题。
肠外营养
适应症
肠外营养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衰竭或无法耐 受肠内营养的患者。
外科营养的特殊问题及处理
营养不足和过度
外科病人常常存在营养不足和过 度的问题。营养不足时需要增加 营养物质的摄入量,而营养过度
则需要减少摄入量。
胃肠道功能不全
对于胃肠道功能不全的病人,需 要采用其他方法来提供营养,如 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进行肠内营 养,或者通过静脉进行肠外营养
。
代谢性骨病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要点二
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规范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 和营养支持实施及监测,可以及时发 现并解决患者存在的营养问题,提高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要点三
促进学科发展
本次指南更新反映了肠外肠内营养领 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对推动相 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医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和临床技能水平。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 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3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 特殊人群肠外肠内营养治疗 • 指南实施与质量控制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肠外肠内营养发展现状
肠外肠内营养应用广泛
随着医学的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 用。
02 03
更新内容概述
本次指南更新主要涉及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营养支 持途径选择、营养支持实施及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 重点强调了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的重要性,以及肠内 营养的优先地位。
更新内容亮点
本次指南更新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明确了营养 风险筛查的时机和工具,细化了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提供了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详细建议等。这些亮点使得指 南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营养风险筛查
对所有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时发现 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
不良事件监测
建立不良事件监测机制,对肠外肠内营养 相关的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采
取改进措施。
营养效果评估
肠内与肠外营养-ppt课件

.
指南主旨内容
指南的局限性
指南并非绝对的要求。应用指南不能确保患者预后改善 ,在任何情况下,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的判断均优先于指南中的推荐意见 .
参考文献
时至2008年5月的307篇文献及19个表格
目标患者人群
成年内科和外科危重病患者 , 预期ICU住院日>2或3天 ,不适用于在ICU临时监护或有轻微创伤性应激反应的患者 .
氨基酸 1.2-1.5 g/kg/d
电 解 质
钠 80-100 mmol
钾 60-150 mmol
镁 8-12 mmol
钙 5-10 mmol
氯 80-100 mmol
磷 10-30 mmol
Energy value roughly 4 kcal/g
脂 肪 乳 剂 Lipids
提供能量(9kcal/g)和必需脂肪酸: - 减轻高血糖和利尿 - 减轻脂肪肝、保护肝功能 - 减轻呼吸负荷 RQ - for long chain fatty acids (LCTs) = 0.7 提供能量比例: 30-50% of infused calories 输入速率慢:LCT < 0.1 g/kg/h MCT/LCT < 0.15 g/kg/h
肠内营养制剂
* 蛋白质分类:整蛋白型(适合有消化功能者)、肽类、氨基酸。 * 糖类的组成:单糖、双糖、多糖(糊精和淀粉,适合DM者)。 * 脂肪的组成:LCT、MCT、单酰甘油或二酰甘油,来源于玉米油、大豆油、葵花子油、椰子油等。 * 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部分高于RDA标准。
肠内营养制剂与自配营养剂比较:
北京同仁医院 许媛等
完全肠内营养
None
EN+PN
指南主旨内容
指南的局限性
指南并非绝对的要求。应用指南不能确保患者预后改善 ,在任何情况下,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的判断均优先于指南中的推荐意见 .
参考文献
时至2008年5月的307篇文献及19个表格
目标患者人群
成年内科和外科危重病患者 , 预期ICU住院日>2或3天 ,不适用于在ICU临时监护或有轻微创伤性应激反应的患者 .
氨基酸 1.2-1.5 g/kg/d
电 解 质
钠 80-100 mmol
钾 60-150 mmol
镁 8-12 mmol
钙 5-10 mmol
氯 80-100 mmol
磷 10-30 mmol
Energy value roughly 4 kcal/g
脂 肪 乳 剂 Lipids
提供能量(9kcal/g)和必需脂肪酸: - 减轻高血糖和利尿 - 减轻脂肪肝、保护肝功能 - 减轻呼吸负荷 RQ - for long chain fatty acids (LCTs) = 0.7 提供能量比例: 30-50% of infused calories 输入速率慢:LCT < 0.1 g/kg/h MCT/LCT < 0.15 g/kg/h
肠内营养制剂
* 蛋白质分类:整蛋白型(适合有消化功能者)、肽类、氨基酸。 * 糖类的组成:单糖、双糖、多糖(糊精和淀粉,适合DM者)。 * 脂肪的组成:LCT、MCT、单酰甘油或二酰甘油,来源于玉米油、大豆油、葵花子油、椰子油等。 * 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部分高于RDA标准。
肠内营养制剂与自配营养剂比较:
北京同仁医院 许媛等
完全肠内营养
None
EN+PN
肠外营养医学PPT

经周围静脉导管输注
总结词
经周围静脉导管输注是一种通过周围静 脉留置导管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输注方 式。
VS
详细描述
经周围静脉导管输注通过在周围静脉留置 导管,将营养液输送到全身,适用于需要 较长时间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这种方式 避免了中心静脉穿刺的风险,操作相对简 便。
04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与防治
02 肠外营养的成分与配制
肠外营养的成分
01
02
03
04
碳水化合物
提供能量,维持血糖稳定。
脂肪
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 吸收。
蛋白质
提供氨基酸,促进组织修复和 生长发育。
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参与代谢 活动。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和营养成分
选择合适的营养液配方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计算每日所 需热量和各种营养成分的量。
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为临床医 生提供肠外营养方案制定和调整的依据。
肠外营养在特殊疾病中的应用
1 2 3
短肠综合征
对于因肠道功能受损而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如 短肠综合征患者,肠外营养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肠道感染
在肠道感染等急性肠道疾病期间,肠外营养可以 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同时避免食物对肠道的刺 激,促进疾病的恢复。
肠外营养液中钙离子浓度过高,导致 血钙升高。
低血糖症
肠外营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低,导 致血糖降低。
感染并发症
导管相关感染
由于导管插入时消毒不严格或日 常维护不当,导致细菌通过导管
进入血液引起感染。
肺部感染
由于长期卧床或呼吸道黏膜功能下 降,导致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
2024版肠内营养pptPPT课件

定义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通过胃肠道途径提供营 养物质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
分类
根据营养物质的给予途径,肠内营 养可分为口服和管饲两大类。其中, 管饲又可分为鼻胃/肠管、胃造瘘 和胃空肠造瘘等途径。
4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但存在营养不良 或不能进食的患者,如手术后、创伤、 感染等患者。
14
口服补充途径
01
02
03
04
适应症
适用于能够经口进食但 摄入量不足的患者。
禁忌症
严重胃肠道疾病、吞咽 困难等。
操作步骤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 的肠内营养制剂,经口 服用。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制剂类型和 剂量;注意观察患者反 应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4/1/26
15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智能化肠内营养管理系统的建立: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能化 的肠内营养管理系统,实现肠内营养制剂的自动配置、患者营养状况的实时监 测和并发症的预警等功能,提高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安全性。
• 拓展肠内营养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探索肠内营养在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 等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制定针对性的肠内营养方案,改善这些人群的营养状况 和生活质量。
肠内营养ppt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肠内营养制剂类型及特点 • 肠内营养实施方法与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策略 • 总结与展望
2024/1/26
2
01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重要 性
2024/1/26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ppt课件

对肠内营养耐受不良(胃潴留>200ml、呕吐) 的病人,可促胃肠动力药物
肠内营养开始营养液浓度应由稀到浓
使用动力泵控制速度,输注速度逐渐递增
在喂养管末端夹加温器,有助于病人肠内营养的 耐受
医学资料
50
Contents
1. 危重症与营养支持 2. 营养风险筛查 3. 营养支持的途径 4. 肠内营养的管理及安全性评估
♦ 5. 制剂的选择
6. 肠内营养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医学资料
51
第五部分 制剂的选择
医学资料
52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预消化
1预消化配方(短肽+氨基酸):适用于胃肠道 有部分消化功能者,也可用于肠内营养开始的 过渡,胰腺炎,肠瘘,短肠综合征等。
2、整蛋白配方. :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功能 整蛋白 正常者;匀浆膳: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匀浆膳 要求较高,基本上接近于正常功能
25
• 肠道——正常的生理性途径 • 肠外——人为的治疗性途径
(非生理性)
医学资料
26
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 肠内首选 •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并存 • 肠外→肠外+肠内→肠内→口服
医学资料
27
肠外营养的优点
• 从肠外供给机体需要的能量与 营养素 解决了胃肠功能障碍 时营养供给的问题
医学资料
28
肠外营养 应用指征
• 8、糖尿病患者不适用高糖要素膳。
• 9、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的儿童,肝肾衰 竭的患者,不宜采用基本治疗要素膳,而 应结合病情采用特殊治疗要素膳。
医学资料
38
肠粘膜屏障障碍
肠道内毒素、 细菌易位
肠粘膜屏障障 碍
MODS
淋巴门静脉系统
肠内营养开始营养液浓度应由稀到浓
使用动力泵控制速度,输注速度逐渐递增
在喂养管末端夹加温器,有助于病人肠内营养的 耐受
医学资料
50
Contents
1. 危重症与营养支持 2. 营养风险筛查 3. 营养支持的途径 4. 肠内营养的管理及安全性评估
♦ 5. 制剂的选择
6. 肠内营养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医学资料
51
第五部分 制剂的选择
医学资料
52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预消化
1预消化配方(短肽+氨基酸):适用于胃肠道 有部分消化功能者,也可用于肠内营养开始的 过渡,胰腺炎,肠瘘,短肠综合征等。
2、整蛋白配方. :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功能 整蛋白 正常者;匀浆膳: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匀浆膳 要求较高,基本上接近于正常功能
25
• 肠道——正常的生理性途径 • 肠外——人为的治疗性途径
(非生理性)
医学资料
26
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 肠内首选 •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并存 • 肠外→肠外+肠内→肠内→口服
医学资料
27
肠外营养的优点
• 从肠外供给机体需要的能量与 营养素 解决了胃肠功能障碍 时营养供给的问题
医学资料
28
肠外营养 应用指征
• 8、糖尿病患者不适用高糖要素膳。
• 9、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的儿童,肝肾衰 竭的患者,不宜采用基本治疗要素膳,而 应结合病情采用特殊治疗要素膳。
医学资料
38
肠粘膜屏障障碍
肠道内毒素、 细菌易位
肠粘膜屏障障 碍
MODS
淋巴门静脉系统
肿瘤病人的营养治疗ppt课件

江志伟等,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9(5):357-358
如何对肿瘤病人实施营 养治疗
肿瘤病人需要的营养 物质
水 碳水化合物 氨基酸 ( Vamin, Novamin & Dipeptiven ) 脂肪 ( Intralipid & Lipovenos & Steuctolipid &
Omegaven) 维生素 ( Soluvit & Vitalipid ) 电解质 ( Glycophose ) 微量元素 ( Addamel )
约有33%~75%的恶性肿瘤患者有厌食表现,进展期患者中高达80%
肿瘤患者在确诊之 约有30%~85% 的肿瘤患者发生癌性恶病质,最易发生恶病质的是胃癌、胰腺癌和食 管癌患者,约80% ;大肠癌患者中约为60%
前已经出现体重下 1. 黎介寿.肿瘤营养学的兴起及临床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1):1-21 降。 2. F. Bozzetti, et al. Clinical Nutrition. 2009. 1–10
• 施行放疗、化疗,胃肠反应严重者; • 晚期恶性肿瘤。
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
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目 标
• 非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
–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 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 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非治愈性的,预计生存
[ 10] Andrey HJN, Norman AR, Oates J, et al. Why do patients withweight loss have a worse outcome when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for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ies [ J ] Eur J Cancer, 1998, 34(4) 5032509. [ 11 ] McMahon K, Decker G, Ottery FD. Integrating, p roactive nutritional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 ractices to p revent comp lications and cost[ J ]. Semin Oncol, 1998, 25: 20227. [ 12 ] Ravasco P,Monteiro2Grillo I,Vidal PM, et al. Cancer: disease and nutrition are key determinants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J ]. Support Care Cancer, 2004, 12: 24622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营养评估工具——人体成分分析
功能:1、人体成分分析了解身体营养状况 2、作为身体健康状态数据对比
医学营养示范餐厅
功能一:健康管理氛围渲染和观念改变
根健一品据对康尝身一管科高教理学体学从合重如个理和何性搭既健化配往康营的疾搭养医病配早学个饮餐营性食开养化早始搭餐配饮食
功能二:功能营养配餐品尝及讲解 功能三:膳食量化管理餐具教学体验
师级老干部咨询医学营养门诊
与内分泌科联合开展糖尿病医学营 养治疗
缩短住院日 配合最佳用药量 提升住院患者患 者满意度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患者讲座
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饮 食及生活方式,辅助临 床更好的提升整体治疗 效果。
引入膳食量化管理餐具落实到患者 病房教育---专业工具
让食物交换份的教学变得 更加通俗易懂。
4
糖尿病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北京协和医院:向红丁
5
糖尿病社区化——一体化管理——上海人民医院:贾伟平
Bye Bye
二、医院合作模式介绍
—沈阳军区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管理 临床营养科 临床科室病房
院领导高度评价和认可
2020/4/12
医学营养治疗工作的落实
一、流程建设:工作流程设计严格参照指南标准
我们结合了国际先 进的医学营养诊疗 流程,其中包括医 学营养评估、医学 营养诊断、医学营 养治疗、及医学营 养跟踪再监测,更 好的规范了医学营 养治疗的临床路径。
发展。
帮助患者逐渐改善 不良饮食及生活习 惯,提高患者自我 管理能力,及生活
质量
打造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营养管理
院前:改变环境,给予教育,提高患者 依从度 院中:优化配餐体系,及患者满意度, 与医生共同制定营养改善计划,提升患 者整体治疗感受,缩短住院日。 院后;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 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 后医疗、护理 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营养治疗的同时提供患者个性化生活方式治疗建 议,应用TLC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
开展患者出院跟踪随访及再评价
定期临床指标评价
身体功能症状再评价
生活方式改善再评价
提高复诊率。延缓 并发症的发生与发 展。对治疗效果进 行及时的跟踪随访
提升患者整体感受 ,对轻微及早期发 现的症状通过正确 的指导及建议避免 向疾病状态进一步
为妇产科提供高端产后 月子餐 方便孕产妇产后健康恢复
专业的配餐与分 餐工作
信息一体化建设
四、未来工作打算 —合作模式简单化
以学术课题形式进行合作和推广
1 中国超重及肥胖成人健康减重多中心研究——301解放军 :曾强
2 非传染性肝病早期风险筛查及干预—202医院:张丹
3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与干预——北京医院 医疗部:朱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营养讲堂
1、寓教于乐的健康课程帮助体检客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体验式的课堂使客户充分学习健康知识并有效转化为执行力
2020/4/12
成效分享:二0二健康管理中心
完成了体检中心向健康管理中心的转变 成为首家健康管理旗舰单位
被中国健康促进基 金会和中华医学会 健康管理分会授予
“全国健康 管理示范基 地旗舰单位
成效分享
成效分享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体检人数 复检人数 新增人数
自2013年12月份合作于202体检中心,体检人数、复检人数 和新增体检人数逐渐增加,主要依靠全新的健康管理模式和 健康管理项目对体检客户产生的效果和粘度效应,增值经济 效益近30万元。
• 该课题体检中心营养 管理特色,在原基础上, 增设了功能营养餐包组、 餐具示范组及脂肪肝定 量检测组。课题周期一 年。争取能申报省级课题
301解放军中国超重及肥胖成人健康 减重多中心研究研究目的
高蛋白低GI膳食模式降低及维持体重的效果 高蛋白低GI主食替代模式降低及维持体重的效果 物联网技术对降低及维持体重的影响 减肥支持环境对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的影响 中国人群体重管理阶段的行为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完善营养评估与诊断等工作
通过科学的工作流程, 我们更好的完善了饮食 及生活方式的评估,使 营养治疗更好的落实到 了患者的一日三餐中。
东北首家引进inbody770,并进行专业临床应用,更好的辅助临床医 生对患者的营养问题进行鉴别诊断
软件出具专业膳食诊断报告
1、提升工具效率 2、帮助患者更好 的分析膳食结构。
”
成效分享:
中国超重及肥胖成人健康减重多中心研究
• 课题自今年3月开始实施至今,已招募受试者576人,通过健 康教育及干预管理,初步统计显示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48%。慢病风险知晓率提高72%。其中膳食组通过饮食及运 动干预,BMI、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异常指标改善明显、 基本达标,干预效果显著。
医学营养治疗项目
麦恩特医学营养防治中心
一、医院合作模式介绍 —二0二健康管理中心
一、慢病医学营养干预示范基地 二、医学营养评估工具——人体成分分析仪 三、医学营养示范餐厅 四、医学营养讲堂 五、成效分享
慢病医学营养干预示范基地
功能一:慢病医学营养评估、咨询 功能二:人体成分分析讲解 功能三:体检化验指标分析 功能四:医学营养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