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标准

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标准
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标准

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标准一般规定

1.0.1 收运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减排等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收运体系的建设是城市或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工程建设必须首先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和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收运体系项目是保护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之一,如果建设不当,容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对城市居住环境的污染,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我国现已发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条例、规定和标准,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本标准第6章对环境保护作了规定。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正逐年减少,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用地应遵循节约用地的原则。

国家已颁布有关土地的法令和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转

运站的选址和规模对垃圾转运站工作效率影响较大,合理设定转运站位置和规模是发展转运站建设的基本方针。本标准第7章对转运站建设用地作出规定。

相对于收集环节而言,转运环节的设施、设备构成更复杂,投入更大,因而将其作为本标准编写的主线。自5.2及其后的各章节均按转运环节及其转运站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编撰。

收集环节及其收集站与其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可参照执行。

1.0.2 收运体系的建设应在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和市域环境卫生专业(专项)规划的指导下,与市域垃圾处理系统相匹配,统筹规划,分期实施,远近结合,近期为主。新建项目应与后续转运及处理系统相协调,改(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收运设施的建设数量、规模、布局和选址应进行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比选。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工程建设的原则。

就重庆市城乡建设综合体系而言,收运体系是防治生活

垃圾污染、改善环境的辅助工程,是保障居民身体健康,维护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故强调工程建设须符合城乡总体规划,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

收运体系的建设应在市域环境卫生专业(专项)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所谓统筹规划,是指既要考虑镇、村局部需求,又要兼顾全局平衡;既要满足近期的实际需求,又要考虑远期发展前景。从时序上考虑,应以近期(5年规划)为主,近远期相结合,并为中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鉴于转运站的社会与环境影响大而直接,故其工程建设应做多方案比较,不但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还要进行社会与环境影响评价,尤其是中型及以上转运站项目,应根据筹资能力,从发挥效益出发,控制初期工程规模和投资。新建项目应与现有的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相协调,改(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1.0.3 收运体系的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配套工程项目,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降

低运营成本。有条件的地区宜建立垃圾收运信息化管理系统。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收运体系建设内容确定的原则,并非所有配套工程项目都要建设,要视生产需要和工艺要求,在充分利用建设地区依托条件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配套项目的内容,不搞大而全或小而全。

1.0.4 收运体系的建设应落实工程建设资金、土地、道路、交通、供电、给排水和通信等建设条件。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工程建设必须落实工程建设资金及土地、供电、给排水、交通和通信等设施的条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投产。

1.0.5 主城区生活垃圾应推行分类投放、收集,后续运输、处理方式应与分类收集相匹配,不宜混装混运、混合处理,各区(县)、镇(乡)、村应逐步推行。

【条文说明】:推行分类收集,统筹垃圾运输和处理,有利于降低收运成本和提高收运效率。按照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公布的《重庆市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

(2014~2020年),主城区生活垃圾应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实行4类分类,同时实施了分类收集的垃圾不宜混装混运和混合处理,以便达到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目的。各区(县)、镇(乡)、村受经济条件限制,应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收集。

1.0.6 医疗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及其他类别危险废物等均需根据相关规定单独收集、运输及处理处置,严禁混入生活垃圾。

【条文说明】:医疗垃圾应交由环卫部门(机构)或具有专业资质的企业单独收集,密闭运输,送至市属医疗垃圾焚烧处理中心集中处置。建筑垃圾由城镇建设部门归口管理,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运至建筑垃圾处理场专门处理。工业垃圾应按“谁排放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在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下由排放单位处理或排放。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其他类别的危险废物必须在环保部门的监督下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由排放企业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安全处置。

城乡一体化导向的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研究

城乡一体化导向的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研究 摘要目前,生活垃圾对我国城乡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造成的严重危害,制约了城乡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面对“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严峻形势,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导向的实质及统筹治理的特点。从统筹治理主体的缺位、立法过于倾向于城市、环卫基础设施缺乏城乡一体化规划、缺乏统筹治理协调机制、公众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不一致五个方面指出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 的困境,并提出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的有效策略:明确统筹治理主体,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统一监管;完善生活垃圾治理相关法律制度,使立法倾向趋于平衡;保障资金投入,实现城乡环卫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布局;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长效机制;加强环境教育,促进城乡居民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统一,以法律制度保障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社区组织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4-0171-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4.022 生活垃圾治理是关乎我国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是公

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生活垃圾污染对城乡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造成的严重危害,阻碍了城乡的可持续发展,是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面对城乡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充分表明城乡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城乡一体化和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这些研究都没有涉及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城市群的不断涌现,现有的研究成果与对策已不能胜任生活垃圾治理的重任,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城乡一体化与生活垃圾治理的关系,为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提供有效途径。 1可持续发展: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的理论基础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及周边乡村的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大幅增长。据2013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1.7亿t,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4.8%,生活垃圾治理法律实效偏低,根本原因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立法倾向不平衡,城乡居民承担破坏环境的责任与环境保护义务不对等。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突出,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并将成为21世纪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城镇居民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我国各地的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为何与日俱增 1、产生量及增长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简称城市垃圾)的产生量逐年上升。在1995年以前,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较快,平均年增长率在12%左右。在1995年以后,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减慢,平均年增长率在48%左右,但2001年以后生活垃圾增长速度又明显加快。 这主要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燃气普及率和集中供热普及率逐步提高,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会逐年增加。 2、垃圾成分的变化及趋势预测。生活垃圾的成分和特性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以及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在产生量增加的同时,其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特点是:城市垃圾的有机物含量比农村低,城市垃圾的无机物含量比农村高;垃圾有机物可燃物成分城市也比农村低;经济发达的地区的生活垃圾的有机物含量明显地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灰土等无机物远远低于不发达城市。 二、对城镇居民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1、垃圾处理处置。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还是填埋,占总处理量的92.86%,焚烧处理仅占7.14%。近些年来,全国城市垃圾清运能力和处理能力不断增长,生活垃圾清运量和处理率不断提高。 (1)各城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垃圾清扫、收集、运输体系。一般而言,中国各城市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均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垃圾清扫、收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制度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制度 1.生活垃圾收集点设置与生活垃圾收运作业应符合《生 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CJJ205 的规定。 2.生活垃圾收集容器逐步按分类收集方式设置。新建居 民小区应按分类收集方式设置分类收集点和分类收集容器、 设施。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应与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分别收 集。 3.生活垃圾实行定时定点收集,日产日清。每个垃圾收 集点的垃圾每天至少收集两次,垃圾应不满溢、无积压、无 曝露、不遗漏、不得随意堆放在路边。生活垃圾收集时间宜 为每天早晨4:00-7:00 、白天 9:00-16:00 、晚上 19:00-22:00 。 4.打烊垃圾宜在每天4:00-7:00 时段进行专门收集,并 应采取定时定点、按片巡回、上门收集的方式,收集至转运 站点暂存。对临街门店关门时间不统的道路,应增加收集次数或就近设置垃圾贮存点。打烊垃圾应及时收集,做到垃 圾不落地、无暴露和堆存、临街垃圾容器无漫溢。 5.距离生活垃圾处理场( 厂) 运输距离小于10km 的地区可采用 -次收运模式。距离生活垃圾处理场(厂 )运输距离大于10km 的地区可采用二次转运模式。

6.垃圾收集转运站应按《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规程》 C1J179 、《生活垃圾收集站建设标准》建标154. 《生活垃 圾转站技术规范》CJ47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 准》建标 117.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II109 的要求建设、运行、维护与管理。 7.有害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专用运输车辆进行运输。 8 . 收集转运站点正式开始工作前,操作人员应对转运设 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无故障,再开启设备进行垃圾转 运,并开启监控设备对转运站点车辆、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 控,保证站点运转有序。 9.生活垃圾的运输主体应当遵守下: (1)定期清运生活垃圾; (2)对已经分类的生活垃圾分装运输,不得混装混运; (3)采取密闭等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丢弃、扬撒、遗漏垃圾以及滴漏污水; (4)及时清理作业场地,保持生活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房 (点 ) 和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5)充分发挥运输车辆料斗、压缩腔的容积效率,尽量降低车辆带功压缩等 作业频率、避免空转; (6)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国内垃圾收运体系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国内垃圾收运体系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各城市收运体系建设模式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一:生活垃圾直接收运模式 该种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收集车辆将分散于各收集点,垃圾箱垃圾桶果皮箱等,的垃圾直接装车运往生活垃圾最终处理、处臵设施。收集车辆主要分为在压缩收集车和非压缩收集车两种。该种模式在小型城市或运距较近的城市较为常见。模式一的流程图见图一。 模式二:生活垃圾一次装运模式 该种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收集车辆将分散于各收集点,垃圾箱垃圾桶果皮箱等,的垃圾直接装车运往生活垃圾最终处理、处臵设施。收集站主要分为在压缩收集站和非压缩收集站两种。该种模式在中型城市或部分大型城市的局部地区较为常见。模式二的流程图见图2. 模式三:生活垃圾二次转运模式 该种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收集车辆将分散于各收集点,垃圾箱、垃圾桶、果皮箱等,的垃圾直接装车运往垃圾收集站~收集后运至大型生活垃圾装运站进行压缩

处理~由转运车至生活垃圾最终处理、处臵设施。该种模式在运距较远的大中型城 市中较为常见。模式三的流程图见图3. 模式四:生活垃圾复合转运模式 该种模式指的是在同一城市里上述三种模式中有两种或以上的转运模式。该种 模式在大中型城市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客观的说以上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适用于不同的区域~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收运体系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垃圾收集站点、转运站点布局不尽合理~垃圾流向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 2.运输车辆亏载现象严重~运输成本较大~作业及运输效率低, 3.小区的生活 垃圾运到收集站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采用人力三轮倒运~垃圾暴露~遗撒现象严重 ~垃圾从小区到收集站的运输过程污染现象严重, 4.部分收集站点站内环境较差~存在臭味外溢~污水洒漏等二次污染现象, 5.设施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 6.系统存在管理缺位~不到位的情况~缺乏数字化监管措施。 7.从长远来看 ~绝大多数收运系统为实现分类功能~小能与前端垃圾分类~后端分类处理设施实 现对接。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活垃圾生产量越来越多~生活垃圾最终处理、 处理设施选址越来越困难~且距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远。导致原有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不能满足垃圾量激增及运输距离增加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转运能力不足、运输成 本过高,~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提升~改造成为越来越多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生活垃圾收运方式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 随着国民经济得持续高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得快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得产出量也在以惊人得速 度增长。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原有设备较低得处理能力与日趋增大得城市人口之间得矛盾,落后得垃圾收运设备作业效果与城市环境越来越高得要求之间得矛盾,以及原有设备得处理方式与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得处理理念之间得矛盾日益明显。 因此,对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得完善与优化,使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高效运行有着重大意义。 相关政策与标准摘要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对转运站得设置要求: (1)垃圾收集点得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m。在规划建造新住宅区时,未设垃圾收集站得多层住宅每4幢应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并建造垃圾容器间,安置活动垃圾箱(桶);容器间内应设给排水与通风设施。 (2)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得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废物箱。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抗老化、防腐、阻燃。废物箱得设置间隔宜符合下列规定: 商业、金融业街道:50~100m; 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得快速路:100~200m; 支路、有人行道得快速路:200~400m 。 (3)收集站得服务半径不宜超过0、8km。收集站得规模应根据服务区域内规划人口数量产生得垃圾最大月平均日产生量确定,宜达到4t/d以上。收集站得设备配置应根据其规模、垃圾车箱容积及日运输车次来确定。建筑面积不应小于80m2。收集站内应配置给排水设施。 (4)垃圾转运量小于150t/d为小型转运站;转运量为150~450t/d为中型转运站;转运量大于450t/d为大型转运站。垃圾转运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Q ---转运站规模(t/d); δ---垃圾产量变化系数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若资料时,一般可取1、13~1、40; n ---服务区域内人口数; q ---人均垃圾产量(kg/人?d),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若无资料时,可采用(0、8~1、8kg/人?d)。 (5)转运站得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小型转运站每2~3km2设置一座,用地面积不宜小于800m2。②垃圾运输距离超过20km 时,应设置大、中型转运站。 1、2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要求: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时,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宜为0、4~1km;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方式时,其服务半径宜为2~4km;采用大、中型机动车收运得,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服务范围。 不同得垃圾收运模式 垃圾收运系统一般由收集、运输与中转3个环节构成,可表示成: 由于运距得不同,垃圾收运系统可分为有中转收运模式(1次或多次中转)与无中转收运转模式,同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文章来山课件w w 5k J.cO m文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会议精神和X办字(2015)XX号文件精神,切实改善全镇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今年全面铺开、三年提前验收、五年完善巩固”的总体要求,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明确治理任务,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治理操作,保障治理费用,严格督查奖惩,加强领导指导,全镇启动,全民动员,攻坚克难,埋头苦干,使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并形成长效机制,使广大农村成为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农民幸福家园。 二、推进目标 一是2015年,全镇全面铺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所有村庄开展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卫生死角;普及卫生公约,在所有村庄张贴并组织宣传和实施,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自己动手、清洁家园;明确农户是农村生活垃圾

源头分类治理责任主体,保洁员是村庄保洁主体,村组理事会是监管实施主体。到2015年末,村庄层面生活垃圾治理必须的设施,实现全覆盖;镇级层面治理设施、环卫队伍及治理运行机制,实现70%覆盖;公路、河流、景区、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实现“零垃圾”全覆盖。二是要建设镇、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构建农村环卫队伍。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成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治理。四是到2017年底,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人管事”、“有办法干好事”,全镇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通过县级检查验收,并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五是到2019年底,全镇所有村庄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常态,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较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为干部群众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三、实施步骤 (一)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为宣传发动、全面铺开阶段 1.2015年2月至5月:制定方案,宣传发动。重点围绕“四个一”,广泛发动群众,营造人人关心环境建设、人人参与垃圾治理的良好氛围。通过全方位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发放一封倡议书。印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共建美好幸福家园》、《垃圾分类处理》等各类倡议书发放到每家每户,倡导广大群众争做环境整治的宣传者、推动者、引导者和监督者。设置一个宣传栏。各村在人口密集地方要设

江门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2020草案公示简介

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6-2020)草案公示简介 一、总则 1.1规划背景 为落实省人大会议精神,按照《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2号)、《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十三五”规划》等要求,江门市需进行三区四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规划,以指导江门市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高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结合江门实际情况,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6-2020)》。 1.2规划范围及规划时间 规划范围为江门市域范围,即“三区四市”的行政区划范围,包括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及恩平市,市域面积9541平方公里。 规划时间为2016年-2020年,近期为2016年-2017年,远期为2018年-2020年。 二、现状概况 2.1现状 2.1.1城乡生活收运方式及设施 江门市的生活垃圾仍然普遍采用混合收集的模式,市区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的成效不显著。目前主要有垃圾池/垃圾桶收集系统、垃圾屋收集系统、保洁员上门收集系统等。 全市73个镇(街)的转运站已经全部建成,全部通过项目验收。目前投入使用150座,约占已建成数量的90%,未投入使用的16座,约占已建成数量的10%。 表1 现状垃圾转运站建设情况一览表: 2.1.2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设施 目前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卫生填埋为主,主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包括:江门市旗杆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台山市台城下豆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开平市梁金山生活垃圾填埋场、鹤山市马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恩平市樟木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部分地区由于远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或为岛屿(如川岛),处理方式上就近对生活垃圾进行简易处理。江门市共有14座生活垃圾简易处理场,其中市区2座,均位于崖门镇,台山市6座,开平市6座。 2.1.3其它垃圾收运处理现状 江门市现状已建成的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主要有台山市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已消纳7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其他市、区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理方式以建筑场内自行消化为主,少量建筑垃圾混于生活垃圾内,运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江门市目前餐厨垃圾没有纳入统一的收集处理管理,现多被用于农村饲养牲畜,存在被不法商贩利用的隐患。 2.2存在问题 1)收集方式不科学,混合收集垃圾,资源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处置难度大,包括存在村镇无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等问题。 2)转运体系不完善:部分镇街垃圾转运站运营不规范、部分环卫设施防护间距不足造成环境影响。 3)终端无害化处理系统未能全覆盖。 4)环卫管理体制仍不够完善。 三、规划简介 3.1规划目标 表2 规划目标一览表: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设总体要求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设总体要求 1.1总体要求 1.1.1县(市)需制定全县(市)域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或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包括村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运输路线、转运站、处理设施等建设计划和投资测算,统筹全县(市)域城乡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实现高效治理目标。 1.1.2对农户、乡镇公共场所等的生活垃圾收运全过程要求尽量提高保洁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并结合当地实际,合理配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运。 1.1.3乡村需选定适当位置,建设生活垃圾收集点。 1.1.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的建设要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 1.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建设基本要求 (1)甲级标准的村镇按分四类进行建设,分为可回收垃 圾、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 (2)乙、丙级标准的村镇,具有分类条件的,可按分三类 进行建设。分为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三 类。村内设置有害垃圾收集间,有害垃圾由村民自行 投放。分类条件更为成熟时,可参照甲级村镇按分四 类进行建设。 (3)乙、丙级标准的村镇,不具备分类条件的,可暂不进

行分类。 1.3收运体系 全省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1.3.1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体系 暂不实行分类收运的村镇,混合垃圾由村民自行投放或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到村收集点,由镇负责将各村收集点的垃圾统一转运至镇转运站,由县(市)或镇再负责转运至县(市)或镇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实行分类收集的村镇,可回收垃圾由村自行回收或联系资源回收机构定期回收,有害垃圾自行投放至村有害垃圾收集间,由村统一交有资质的企业处理,村不负责收运;可堆肥垃圾和其它垃圾由村统一收运,集中堆肥处理或集中至村收集点,再由镇收运至镇转运站或无害化处理场。

生活垃圾收运方式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产出量也在以惊人的速 度增长。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原有设备较低的处理能力与日趋增大的城市人口之间的矛盾,落后的垃圾 收运设备作业效果与城市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原有设备的处理方式与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理念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因此,对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完善和优化,使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高效运行有着重大意义。 相关政策与标准摘要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对转运站的设置要求:(1)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 超过70m。在规划建造新住宅区时,未设垃圾收集站的多层住宅每4幢应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并建造垃 圾容器间,安置活动垃圾箱(桶);容器间内应设给排水和通风设施。(2)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各类交通 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废物箱。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抗老化、防腐、阻燃。废物箱的设置间隔宜符合下列规定:商业、金融业街道:50~100m;主 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100~200m;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200~400m。(3)收集站的 服务半径不宜超过0.8km。收集站的规模应根据服务区域内规划人口数量产生的垃圾最大月平均日产生量 确定,宜达到4t/d以上。收集站的设备配置应根据其规模、垃圾车箱容积及日运输车次来确定。建筑面积不应小于80m2。收集站内应配置给排水设施。(4)垃圾转运量小于150t/d为小型转运站;转运量为150~450t/d为中型转运站;转运量大于450t/d为大型转运站。垃圾转运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Q ---转运站规模(t/d);δ---垃圾产量变化系数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若资料时,一般可取1.13~1.40;n---服务区域内人口数;q---人均垃圾产量(kg/人?d),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若无资料时,可采用(0.8~1.8kg/人?d)。(5)转运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小型转运站每2~3km2设置一座,用地 面积不宜小于800m2。②垃圾运输距离超过20km时,应设置大、中型转运站。1.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 规划规范》(GB50337-2003)要求: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时,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宜为0.4~1km;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方式时,其服务半径宜为2~4km;采用大、中型机动车收运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服务范围。 不同的垃圾收运模式 垃圾收运系统一般由收集、运输和中转3个环节构成,可表示成: 由于运距的不同,垃圾收运系统可分为有中转收运模式(1次或多次中转)和无中转收运转模式,同时结合运距和垃圾量的大小,在中转环节会利用中转站或压缩车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提高中长途运输的经济性。 中转收运模式

关于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宿豫区城管分局对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进行检查、调研,结合目前相关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区城乡垃圾收运情况 (一)城乡人口、日产垃圾、日处理情况 1.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目前,我区城区城市常驻居民人口20万左右,日产生活垃圾约79吨。城区建有垃圾中转站3座,转运车辆10辆。 另外,我区有高新区、化工园区两个工业园区,日常垃圾约25吨。 城区生活垃圾全部运往光大环保进行无害化处理。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目前,全区农村共有11个乡镇(含顺河街道),行政村124个,自然村1407个,常驻人口约38万人,日产生生活垃圾200吨以上。“十二五”期间,我 正常 2 仰化镇仰化城西路西侧垂直正常正常 3 顺河街道蔡老庄村垂直正常正常 4 新庄镇镇区西南一分干东侧垂直正常正常 5 来龙镇镇东300米垂直损坏正常 6 保安乡保安乡小康路西侧垂直正常正常 7 大兴镇大兴五组垂直损坏暂未使用 8 陆集镇敬老院东边垂直未正常使用车辆外借 9 关庙镇关庙社区程庄组工业路南压缩箱体正常正常 10 曹集乡快乐居委会罗墩组二干渠南侧垂直正常正常 11 丁嘴镇镇区三分支北部垂直正常正常 由于我区各乡镇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财力有限,造成部分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无专项资金保障,生活垃圾转运常出现运运停停状态;乡镇垃圾中转站清运不及时情况还很常见,中转站场地存在生活垃圾堆积情况比较突出;维护保养不到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使用等原因,造成中转站设备经常损坏,设备总体运行情况不容乐观。 城乡所有生活垃圾经过垃圾中转站压缩后转运光大环保或小岭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三)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及试点情况 1.城区:在主次干道、北街小巷分别设置了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和果壳箱,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三类:可回收、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2.农村: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所有乡镇在主要街道设置分类式垃圾桶,在顺河街道林苗圃、陆集镇陆集村推行村居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拟在新庄镇全镇开展生活垃圾收集试点工作,在全区所有主要道路沿线拆除露天垃圾池,新建分类式垃圾房。 二、存在主要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流程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 流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生活垃圾处理作业流程 1、居民生活垃圾; 2、商业垃圾; 3、集市贸易市场垃圾; 4、市区道路、巷道垃圾; 5、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 (二)生活垃圾的收运 垃圾转运站均为普通式密闭垃圾转运站,由可封闭建筑物、转运箱、吊装系统组成。各居民小区、垃圾收集点的垃圾用收集小车运到垃圾转运站内并倒入放置在地坑的垃圾箱中,松散的垃圾装满后盖好箱盖,操纵垂直式垃圾压缩机进行压实,一般经过四次压缩循环后即可压好一块垃圾。当一块垃圾压好后,操纵推铲机械将压好的垃圾推进垃圾箱的储存仓。 重复垃圾倾倒、压缩循环,压好第二块垃圾,然后提升垃圾箱到一定的高度,将垃圾转运车驶入站内并使车厢与垃圾箱对接,操纵推铲机械把垃圾箱内的两块垃圾同时卸入车厢,垃圾转运车驶出垃圾转运站,将垃圾运进填埋场,空垃圾箱重新放回地坑内进行下一次作业。 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内容及主要工艺流程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垃圾卫生填埋、垃圾焚烧、垃圾堆肥等垃圾综合处理法。

本工程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工艺。卫生填埋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最主要的方式,由于填埋处理垃圾量大,单位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低,比较适应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它具有以下优点: 1、垃圾处理量大,运行费用低; 2、工艺相对较简单; 3、是其它处理方法的残渣的最终消纳场; 4、大型填埋场产生的沼气有一定利用价值。 (一)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内容 卫生填埋场建设主要包括:场区道路、场区平整、水土保持、防渗工程、坝体工程、雨水导排防洪、渗滤液收集、渗滤液处理和排放、填埋气体导出和收集处理、计量设施、绿化隔离带,封场工程、监测站、填埋机械设备购置等。 (二)主要工艺流程 进场垃圾 计量称重终场利用 雨水渗滤水沼气 分流收集排管导排 处理 排放(回灌) (三)工艺流程说明 1、计量称重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 项目建设标准 新建标000-2015 (征求意见稿) 2015 乌鲁木齐 1 / 1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自治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合理确定自治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项目的统一标准,是确定和审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项目的依据之一,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基本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 第四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项目建设应按规划先行、城乡统筹的原则,做到因地制宜,建管并重,政府引导,公众参与,部门联动,协调推进。同时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劳动保护、水土保持和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第五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工艺技术选择应以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为基础,并应考虑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按服务范围和人口规模合理确定,做到安全卫生、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六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应坚持“分类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可采用“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或“适当集中、区域共享”的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理的模式。 第七条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项目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 15

村镇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计划(精简版)

村镇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计划 村镇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强农村垃圾污染治理,完善垃圾处理体系,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 二、目标任务 ㈠总体目标 按照省关于推进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的工 作部署要求,通过三年时间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宣传健康环境理念,着力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大力加强城乡特别是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机制,重点落实好“人”“物”“钱”“管”问题,推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达到“四有”目标,即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备的处理设施、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责任监管机制。 ㈡年度目标 20XX年,重点落实资金投入保障,健全镇村垃圾收运体系;进一步明确全市18个乡镇和罗江街道垃圾处理运作模式,并按照编制报审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设施布局配套;强化村镇环卫队伍建设,创新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运行模式。至年底全市乡镇镇区、城乡结合部、公路和江溪流域沿线以及风景名胜区内的278个建制村庄(详见附件)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树立卫生示范典型,城乡卫生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 20XX年,全市所有乡镇区和建制村的环卫设施、人员按要求全面落实配备到位,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建立农村卫生监管自治机制,全市8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民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农村卫生环境上一个新台阶。 20XX年,全面做好全市所有乡镇区、村庄环卫设施设备的维护更新和补缺补漏,全市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争取推

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与治理策略

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与治理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人口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在以每年3%-10%的速度增长。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处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加强对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及其治理策略的研究非常有必要。鉴于此,本文拟从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必要性、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以及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策略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关键词】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治理策略 城乡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问题是伴随着我国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出现的,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给我国城乡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目前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城乡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理体系以及其治理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 1.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必要性 据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乡生活垃圾产量已经占到全球垃圾总产量的29%,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垃圾生产国之一。从纵向来看,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均日产垃圾量已经由1980年的0.5Kg增加到了现在的0.98Kg,涨幅接近一倍。因此,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2.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策略 据统计,2010年我国设市城市657座。就城市垃圾的处理技术而言,目前我国城市有628座垃圾处理设施,其中卫生填埋场498座,焚烧厂104座,堆肥厂11座,生活垃圾处理率约为78%。详见表1。 同时,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所有县具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因此,对于城乡生活垃圾,应尽量通过以城带乡等多种渠道强化收运,相关处理纳入县级或市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统筹考虑,交通不便的地区则考虑就地处理。 3.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3.1生活垃圾收集方式 目前,国内生活垃圾普遍使用以下收集方式: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94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标准版本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改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中的单位和居民在日常生活及为生活服务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建筑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垃圾。 第三条国家鼓励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逐步实行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搞好综合利用。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

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生活垃圾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根据本地区发展规划,会同规划、计划、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执行。 第七条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经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从事经营。

第八条城市应当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设置垃圾箱(桶)、转运站等设施。单位内部上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由各单位负责。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 第九条城市居民必须按当地规定的地点、时间和其他要求,将生活垃圾倒入垃圾容器或者指定的生活垃圾场所。 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收集的地区,应当按当地规定的分类要求,将生活垃圾装入相应的垃圾袋内投入垃圾容器或者指定的生活垃圾场所。 废旧家具等大件废弃物应当按规定时间投放在指定的收集场所,不得随意投放。 城市中的所有单位和居民都应当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当地有关规定,不得乱倒、乱丢垃圾。 第十条单位处理产生的生活垃圾,必须向城市

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6-2020)草案公示简介

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6-2020)草案公示简介 一、总则 1.1规划背景 为落实省人大会议精神,按照《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2号)、《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十三五”规划》等要求,江门市需进行三区四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规划,以指导江门市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高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结合江门实际情况,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6-2020)》。 1.2规划范围及规划时间 规划范围为江门市域范围,即“三区四市”的行政区划范围,包括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及恩平市,市域面积9541平方公里。 规划时间为2016年-2020年,近期为2016年-2017年,远期为2018年-2020年。 二、现状概况 2.1现状 2.1.1城乡生活收运方式及设施 江门市的生活垃圾仍然普遍采用混合收集的模式,市区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的成效不显著。目前主要有垃圾池/垃圾桶收集系统、垃圾屋收集系统、保洁员上门收集系统等。 全市73个镇(街)的转运站已经全部建成,全部通过项目验收。目前投入使用150座,约占已建成数量的90%,未投入使用的16座,约占已建成数量的10%。 表1 现状垃圾转运站建设情况一览表: 2.1.2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设施 目前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卫生填埋为主,主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包括:江门市旗杆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台山市台城下豆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开平市梁金山生活垃圾填埋场、鹤山市马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恩平市樟木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部分地区由于远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或为岛屿(如川岛),处理方式上就近对生活垃圾进行简易处理。江门市共有14座生活垃圾简易处理场,其中市区2座,均位于崖门镇,台山市6座,开平市6座。 2.1.3其它垃圾收运处理现状 江门市现状已建成的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主要有台山市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已消纳7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其他市、区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理方式以建筑场内自行消化为主,少量建筑垃圾混于生活垃圾内,运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江门市目前餐厨垃圾没有纳入统一的收集处理管理,现多被用于农村饲养牲畜,存在被不法商贩利用的隐患。 2.2存在问题 1)收集方式不科学,混合收集垃圾,资源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处置难度大,包括存在村镇无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等问题。 2)转运体系不完善:部分镇街垃圾转运站运营不规范、部分环卫设施防护间距不足造成环境影响。 3)终端无害化处理系统未能全覆盖。 4)环卫管理体制仍不够完善。 三、规划简介 3.1规划目标 表2 规划目标一览表:

生活垃圾收运方式

.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产出量也在以惊人的速 度增长。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原有设备较低的处理能力与日趋增大的城市人口之间的矛盾,落后的垃圾 收运设备作业效果与城市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原有设备的处理方式与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理念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因此,对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完善和优化,使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高效运行有着重大意义。 相关政策与标准摘要)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1)对转运站的设置要求:(《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幢应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并建造垃4超过70m。在规划建造新住宅区时,未设垃圾收集站的多层住宅每)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各类交通2 (圾容器间,安置活动垃圾箱(桶);容器间内应设给排水和通风设施。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废物箱。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主 100m;能防雨、抗老化、防腐、阻燃。废物箱的设置间隔宜符合下列规定:商业、金融业街道:50~)收集站的(3 200~400m 。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100~200m;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收集站的规模应根据服务区域内规划人口数量产生的垃圾最大月平均日产生量服务半径不宜超过0.8km以上。收集站的设备配置应根据其规模、垃圾车箱容积及日运输车次来确定。建筑面/d确定,宜达到4t为小型转运站;转运量为/d4)垃圾转运量小于150t(积不应小于80m2。收集站内应配置给排水设施。 Q 式中为大型转运站。垃圾转运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d/d为中型转运站;转运量大于450t/~150450t ;1.13~1.40); δ---垃圾产量变化系数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若资料时,一般可取t/d---转运站规模(),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若无资料时,可采用dkg/人?n ---服务区域内人口数; q ---人均垃圾产量(设置一座,用地~3km2)转运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小型转运站每2d(0.8~1.8kg/人?)。(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 1.2 ②垃圾运输距离超过 20km 时,应设置大、中型转运站。面积不宜小于800m2。;1km0.4~2003规划规范》(GB50337-)要求: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时,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宜为;采用大、中型机动车收运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4km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 方式时,其服务半径宜为其服务范围。不同的垃圾收运模式个环节构成,可表示成:垃圾收运系统一般由收集、运输和中转3 次或多次中转)和无中转收运转模式,1由于运距的不同,垃圾收运系统可分为有中转收运模式( 同时结合运距和垃圾量的大小,在中转环节会利用中转站或压缩车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提高中长途运输的经济性。中转收运模式常用收集设备:三轮收集车、电动收集车、小型垃圾收集车、小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和桶装运输车等。常用转运设备:地坑式收集站和摆臂式垃圾车组合、吊装站和自卸式垃圾车组合、垂直转运站和密封自卸. . 式垃圾车组合、水平转运站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组合、移动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组合,以及大型转运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组合等。作业特点:①以高密度、大吨位的方式运输,经济性较好;②减少对众多居民收集点周围环境的影响(噪声、粉尘、滴液等)。③一些对噪声等污染控制要求适用情形:①距离垃圾处理厂较远;②人口密度高、 区内道路窄小的城区;较高的城区。收集环节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发言稿

宿城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迎检和生活垃圾分 类推进会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文件内容以及工作安排,区政府办机关事务处主要牵头全区党政机关单位和学校率先开展垃圾强制分类。现就加快工作推进发言如下: 一、强化组织推进 从现在开始,区政府办机关事务处将把党政机关单位和学校垃圾分类和治理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主任负责,把当前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制订周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围绕确定目标和任务,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确保8月底,全区机关单位垃圾分类设施全部设置到位,年内完成省、市下达的垃圾分类单位35个,新增公共区域分类投放设施40个,并配合机关事务管理局完成39个市直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 二、加强氛围营造 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将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配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及时对接宣传部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要开设

专栏,既要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知识普及,也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宣传典型,鞭策后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制作图文形式的垃圾分类名录发放给责任单位,并在学校和机关干群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广大干部职工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要求,入脑入心。二是通过政府采购服务方式,委托物业公司进驻机关单位(例如市民服务中心、政府办公大楼等),开展垃圾分类收集,通过垃圾积分兑换奖励等手段引导源头分类,提高分类质量。三是组织邀请市民观摩活动,组织邀请市民代表参观垃圾分类示范点、垃圾处理设施,从市民的角度对垃圾分类投放、积分兑换、激励活动等提出意见建议。四是推广应用垃圾分类电子积分管理平台,实现积分采集、查询、兑换的自动化,并对回收垃圾种类、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做到智慧化、精细化管理。五是通过建立微信群、手机短信等方式,传送垃圾分类目的意义,引导市民广大市民自觉参加垃圾分类,培育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 三、跟踪督导考核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重在设施配套管理,贵在持之以恒。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将严格对照垃圾分类标准和要求,指导各责任单位结合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产生情况,合理规范设置垃圾分类投放容器。督导责任单位要把垃圾分类作为内部管理的一项内容,将其纳入单位物业管理工作内容和考核指标,着重做好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环节日常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