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形象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教师形象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教师形象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教师形象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教师是中学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们的形象对于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师的职业形象、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实践等方面来探讨教师形象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教师作为一名职业人士,在中学生活中具有很高的形象代表性。

一个教师的职业形象主要包括个人形象和专业形象两个方面。

个人形象指的是教师的仪表、言行、个性等方面,而专业形象则是指教师的学历、工作经验、教学能力等方面。

教师的职业形象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示范作用。

如果一位教师的职业形象令人肃然起敬,那么学生们就会对他们产生敬重和信任,从而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教育理念是中学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教师形象建设的重要方面。

教育理念包括学生价值观、教学管理、教育方式等方面,代表着教师对待教育任务的态度和方法。

一个好的教育理念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

教育实践融合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教师形象的具体体现。

教育实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一个教师如果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教育实践,能够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能够在学生出现困难时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鼓励,那么学生们就会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更加认同教师的观点。

综上所述,教师形象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建设教师形象时,我们应该重视教师的职业形象、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等方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造教师的品牌形象。

同时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的重要性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的重要性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的重要性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是学生的引路人。

他们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具有重要性。

首先,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导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深深地影响学生。

如果教师言传身教,言行一致,积极向上,那么学生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相反,如果教师形象不佳,言行不一,甚至有不良行为,那么学生可能会受到误导,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因此,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增强学生对教育的信任和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

他们相信教师是有能力、有经验的,能够帮助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

如果教师形象良好,具备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得当,那么学生会对教育产生信任,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相反,如果教师形象不佳,教学水平不高,甚至态度不端正,学生可能会对教育失去信心,产生学习上的抵触情绪。

因此,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增强学生对教育的信任和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再次,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提升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他们的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如果教师形象良好,教学质量高,那么教育将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会提升。

相反,如果教师形象不佳,教学质量差,那么教育将受到质疑和批评,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会下降。

因此,良好的教师形象对于提升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增强教师的自信和职业荣誉感。

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如果教师形象良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教师会更加自信,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大的热情和动力。

相反,如果教师形象不佳,受到质疑和批评,教师可能会产生自卑情绪,对自己的工作丧失信心。

因此,良好的教师形象对于增强教师的自信和职业荣誉感至关重要。

教师道德品行对青少年的潜移默化影响

教师道德品行对青少年的潜移默化影响

教师道德品行对青少年的潜移默化影响教师的道德品行与行为举止对青少年的潜移默化影响深远。

作为青少年的引路人和榜样,教师在言传身教中所展现的道德标准将直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从教师模范行为、品德培养以及教育实践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师道德品行对青少年的潜移默化影响。

一、教师模范行为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言传身教中影响着学生。

首先,教师的诚信行为对青少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一个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教师会使学生明白坚持诚实的重要性,并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信任。

其次,教师的正直行为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个坚守原则、廉洁自律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最后,教师的尊重和爱护对待学生的态度也与其道德品质密切相关。

一个温和、关爱、耐心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念。

二、品德培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时,需注重思想教育和实践指导的有机结合。

首先,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以自身行为树立学生的榜样。

他们要时刻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形象,以此影响和启迪学生。

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来加强道德教育。

他们应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意识,通过讲解案例、讨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和处理道德问题。

最后,教师还要结合校园实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

比如组织志愿者活动、邀请行业人士进行讲座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道德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增强道德意识。

三、教育实践教师的教育实践是教师道德品行对青少年的潜移默化影响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贯彻道德要求,使其道德标准真正转化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秉持公平正义原则,对待每个学生公正无私,不偏袒个人。

公平的待人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正判断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其次,教师要注重师生沟通与倾听。

教师形象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教师形象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教师形象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作者:冯娅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24期摘要:现代化浪潮迅猛袭来的今天,教师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

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定是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养人才,其外在形象与内在素养共同构筑成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端庄的外在形象仪容、表情、举止、着装、谈吐给学生以精神感染,而高雅的内在知识修养、人格魅力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审美愉悦的同时,给学生个体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深远持久的影响。

关键词:仪表;德性;形象;育人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18-02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承文明、培育人才的重任。

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定是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养人才。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教师就是一室好学生”。

教师的言行举止、专业素养、综合知识、人格魅力等方方面面都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教师形象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教师的外观形象和内在素质的印象、看法、认识的综合体现。

”[1]教师形象是对一个人内在知识涵养的外在呈现,良好的教师个人形象既是对个人涵养素质的体现,又会给学生个体的成长带来深远持久的效益。

一、教师端庄的外在形象给学生以精神感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学生的表率。

在人际交往中,“教师仪态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中最直接的表现”[2]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包括仪容、表情、举止、着装、谈吐。

(一)教师良好的外在形象1.仪容着装。

仪容,即一个人的外观与外貌。

一个人的仪容是对外交往的窗口,包括仪容本身,即人的面容、仪容的修饰、仪容下的气质。

教师首先应按照自己本行业的要求,对自己的仪容进行必要的修饰,虽然外貌无法做大的改变,但良好整洁的发型可使人仪表端庄,给人精神气儿。

作为女性教师,得体的妆容不仅能使自己更加光彩照人,让学生更加喜欢,还可以增加自信,身心愉快。

教师的精神风貌与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精神风貌与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精神风貌与学生的成长教师是社会的栋梁,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

而教师的精神风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精神风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并探索如何培养教师的精神风貌。

一、教师的精神风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1.榜样效应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他们的言行举止、学识水平、道德品质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教师的精神风貌良好,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教师若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影响学生,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2.教育方法教师的精神风貌也直接影响到其教育方法。

一个有责任心、富有爱心的教师,他们会更加关心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他们还能用自己的真诚和耐心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心理疏导教师作为学生的亲近者和引路人,其精神风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关怀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的鼓励和理解,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面对挫折和考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如何培养教师的精神风貌1.职业培训为了培养教师的精神风貌,学校应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通过定期的研讨会、培训课程等方式,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举办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增强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影响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3.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的教育环境对教师的精神风貌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给予教师充分的工作空间和发展机会。

同时,要关注教师的生活品质,提供良好的工作待遇和福利,让教师能够专注于学生的成长而不为外界干扰所困扰。

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共同成长教师的精神风貌与学生的成长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互动。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塑造的影响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塑造的影响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塑造的影响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除了教育知识和技能外,教师的态度、品德、言谈举止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成为学生一生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首先,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在学生的情感方面。

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状况,积极向上的教师能够让学生感到温暖、亲切和受到关爱,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相反,消极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沉闷、孤独和冷漠的印象,影响学生的情感发展,可能会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还体现在学生的认知方面。

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教育模式、愉快的讲述方式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相反,苛刻的教师会给学生造成过度的压力和焦虑,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最后,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还体现在学生的行为方面。

教师的言行举止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也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价值观念。

积极的教师能够传递正能量,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弘扬正义,自觉遵守规则,使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心态。

而懒惰消极的教师则可能会给学生传递消极的思想,心态不稳,行为不端,导致学生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就此而言,教师的言行举止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关怀和爱的体现。

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品质,让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到社会中的美好、正义和公平,逐渐成长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思辨能力的人。

教师人格魅力对初中学生的影响

教师人格魅力对初中学生的影响

教师人格魅力对初中学生的影响教师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塑造者。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性格易受外界影响,这时候正是教师人格魅力发挥作用的时候。

本文将探讨教师人格魅力对初中学生的影响,并从师德师风、情感教育、激励激情、示范作用和关系协调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师德师风的示范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其言行举止、品德修养、为人处事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的师德师风是他们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一个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教师最好的教育工具。

教师如果能以身作则,做到廉洁自律、真诚善良、正直坦荡,必将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学生看到教师品行端正、言行一致的时候,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示范,自然而然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情感教育的温暖激励教师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其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上。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而教师正是他们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依靠。

教师如果能够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鼓励、关爱和引导,那么必将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能够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内在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教师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他们对学生的激励激情上。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内心充满了燃烧的激情,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而教师应当从中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如果能够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讲解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必将在学生心中激起澎湃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而这种激情和感激也将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促使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示范作用的引领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他们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上。

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做到,更要率先做到。

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试述教师人格魅力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

试述教师人格魅力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

试述教师人格魅力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摘要:摘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白寸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所以,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为国家培养四有人才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初中生影响前言纵观整个二十一世纪的人类世界,人类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

信息科技的发展、民主制度的确立、多级政治格局的形成等等,令上个世纪显得精彩纷呈。

经过百年的奋斗,我国已开创了新的纪元。

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是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新的自由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正在建立和发展中,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里,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成长越来越受关注,而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新一代“四有”青年的历史使命。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专门职业,他的工作对象是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及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书育人的教师群体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一个社会理念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思想的引导及文化知识的灌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定向作用。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只有最具人格美的教师才最受学生的欢迎。

教师人格魅力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形象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教师教育论文教师形象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冯娅楠(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现代化浪潮迅猛袭来的今天,教师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

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定是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养人才,其外在形象与内在素养共同构筑成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端庄的外在形象仪容、表情、举止、着装、谈吐给学生以精神感染,而高雅的内在知识修养、人格魅力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审美愉悦的同时,给学生个体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深远持久的影响。

关键词:仪表;德性;形象;育人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18-02作者简介:冯娅楠(1992-),女(汉族),陕西榆林人,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承文明、培育人才的重任。

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定是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养人才。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教师就是一室好学生”。

教师的言行举止、专业素养、综合知识、人格魅力等方方面面都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教师形象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教师的外观形象和内在素质的印象、看法、认识的综合体现。

”[1]教师形象是对一个人内在知识涵养的外在呈现,良好的教师个人形象既是对个人涵养素质的体现,又会给学生个体的成长带来深远持久的效益。

一、教师端庄的外在形象给学生以精神感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学生的表率。

在人际交往中,“教师仪态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中最直接的表现”[2]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包括仪容、表情、举止、着装、谈吐。

(一)教师良好的外在形象1.仪容着装。

仪容,即一个人的外观与外貌。

一个人的仪容是对外交往的窗口,包括仪容本身,即人的面容、仪容的修饰、仪容下的气质。

教师首先应按照自己本行业的要求,对自己的仪容进行必要的修饰,虽然外貌无法做大的改变,但良好整洁的发型可使人仪表端庄,给人精神气儿。

作为女性教师,得体的妆容不仅能使自己更加光彩照人,让学生更加喜欢,还可以增加自信,身心愉快。

就服装而言,教师的服饰应简洁庄重,明快得体,要兼顾审美性和育人性,应时应季,注重服饰饰品、色彩的搭配,既要体现出“职业美”,也要体现出“现代美”。

2.表情。

“表情是一个人的晴雨伞,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晴雨伞,是课堂中最直观,最富有生机、活力,最有魅力的教具,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

[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能流露出一个人内在的情感与思想,因而“教师掌握好自己的目光礼仪,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获得学生的好感、强化教育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教师给学生投送一个充满关怀的眼神,便会给孩子无穷的动力,目光的转变也可适时的掌控课堂氛围。

微笑,作为一种积极的肢体语言,让教育充满魅力,它传达出了师生间的友善和谐、爱与宽容,教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如沐春风。

3.举止。

一个人的气质、涵养学识、品质、性格、教养等往往能从他的行为举止中体现出来。

加里宁普说:“教师仿佛每天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窥测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他。

”作为学生瞩目的教师,坐姿、走路的步态、手势动作都会被成倍的放大映入学生的眼帘,教师端庄、稳重的坐姿,挺拔笔直、舒展大方的站姿都能给学生以自然大方的美感。

在讲课时,手势是必要的辅助性语言,适度的手势可强化教学内容,故而教师的手势应简洁适度、自然亲切、简洁准确,做到得体、自然、恰如其分。

4.谈吐。

教师是教育行业的领头人,语言规范、谈吐文雅、声音优美动听都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什么东西也不能取代的感化学生心灵的一种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更应当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应讲普通话,语速适中,咬字清晰,声音洪亮,只有讲得清楚明白了,学生才能从心里接收、消化知识。

同时,切忌讲粗话、脏话,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教师良好的外在形象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吸引力,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形成良好的互动,给学生以精神感染。

1.学习上。

为人师表,教师从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起,便是一道风景,成为学生注目的中心,并会以审美的眼光加以评判,教师整洁得体的服饰衣着,端庄优雅的举手投足,亲切热情的语言,会无形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言一行所散发出的魅力都对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愉悦感,形成良好的首因效应。

进而,当学生从内心对教师有了欣赏之情,可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投注在教师及其传递的信息上,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2.育人上。

“教师形象的美都会给学生以美的启迪,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让学生树立真即美、善即美、劳动即美、探索即美的观念。

”[5]同时,提升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学生的审美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良好的外在形象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又因学生具有向师性,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有了美的意识,开始关注到自己的形象,形成良好的意识、行为、习惯,进一步增长了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自信心。

二、教师高雅的内在修养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

俗话说得好,“只有在深水里才能摸到好鱼”。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有着培养人的神圣使命,必须要有高深的专业理论素养、教育学条件知识和综合性常识知识为融合的内在知识修养以及高雅的人格魅力。

(一)教师良好的内在修养1.知识修养。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其自身应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长流水”,有涓涓不断的溪流、广阔的知识视野、渊博深厚的知识底蕴。

当代教师,首先应精通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做到精、透、深的理解,掌握学科最新动态,对教学和科研有所建树。

其次要通晓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论、教师职业技能等条件性知识,如今再也不是一个“授之以鱼”的时代了,庞杂的信息科学技术让学生的发展只受好奇心的限制,一切想要了解的知识都可在互联网上寻得,面对现代技术的挑战,教师应兼顾学科特性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更新自己的教授方式,提升技能与教学效果。

2.人格魅力。

《周礼·地方司传序》中说:“师者,教人以德者之称也”。

而师德又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6]礼教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本身应具备较高的德性与修养,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学相长,在育人的过程中“化性起伪”、“积善成德”、“继善成性”,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以关爱学生为灵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同事团结合作,真正的将师之道内化为自己最终的行为准则,担负起教师应有的职责。

另外,教师应有良好的性格、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宽容的胸怀、足够的耐心、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开朗、热情又不失理性与智慧的制约、感染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以人格引领人格,以智慧点燃智慧”。

(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教师内在的德性与涵养在人际交往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因崇拜教师的渊博学识而产生向师性,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

另外,教师积极向上的性格,也会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给以人格感召力,产生深远影响。

1.学习上。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外在的淡雅的气质根源于其内在的德性修养,历久弥新,在日常交际中给学生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陶冶。

教师身上的专业素养、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欣之、往之,也开始注重自己内在修养的提升,增长他们学习的动力。

2.育人上。

檀传宝在《德育美学观》一书中提到“充分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充分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和改善道德教育的效能。

”[7]教师美好的形象、高雅的道德情操,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榜样作用,形成一种人格感召力,时刻激励着学生的发展,是一杆德育的旗帜,让学生在无形中参照教师的品德而发展。

教师有着比海洋更宽广的胸怀,何须担忧学生的品行浅薄。

教育实践是“由在特定环境中如何实现教育的重要目的的信念指导的行动”。

[8]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然离不开内在的德性修养的熏陶和深厚的理论知识的储备,对教师职业的深入了解与热爱,以坚定的信念引导,共筑良好的形象,才能在人类的这项崇高的事业———教育教学实践领域中自由驰骋。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教师的教育力量所在,这种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都将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1]刘仲驰.浅谈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J].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2009,(5 ).[2]李兴国,田亚丽.教师礼仪[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宋运来.影响教师的100个好习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20.[4]李黎,吕鸿.师德与教师礼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80.[5] 常文芳. 教师———美的使者[J]. 师范教育,2002,(Z1):82-83.[6]陶志琼.教师的境界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7.[7]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51-153.[8]J.C.Walker,An Assay Review of Vivine,Problem basedMethodology:Research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e,EducationalPhilosophy and Theory,1996,2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