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合集下载

成功企业家创业的故事

成功企业家创业的故事

成功企业家创业的故事成功企业家创业的故事(一)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

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

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

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

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18.740.32%]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

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

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

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

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

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

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

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

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

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

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

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

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当然,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

但是我以为,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依然是成功的。

成功企业家的创业励志故事

成功企业家的创业励志故事

成功企业家的创业励志故事前言创业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许多人都有创业的梦想,但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成功。

他们不仅仅拥有创新的想法和良好的商业模式,更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态度。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成功企业家的创业励志故事,希望能够给正在创业路上的你们一些启示。

许家印:从贫困山区到世界豪门许家印是著名的中国企业家,现任恒大集团主席。

他的创业之路极为艰辛。

许家印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山区家庭,没有什么背景和资源。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凭借刻苦努力的精神从一名普通的铸造工人一步步发展成为中国富豪、恒大集团的掌舵人。

他的成功之路不仅是靠着自身的努力和智慧,还有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马云:从英语老师到全球商业巨头马云是淘宝的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的掌舵人。

他的创业之路也是艰辛而充满挑战的。

马云曾是一名英语教师,但他梦想着改变自己和中国的命运。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坚持,他最终创立了阿里巴巴,成为全球商业巨头之一。

马云的成功不仅是他对商业的敏锐洞察力,更是他对未来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马化腾:从职业程序员到中国科技巨头马化腾是中国最著名的科技企业家之一,现任腾讯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

他在创业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马化腾的成功离不开他对技术的前瞻性洞察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他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总结以上这些成功企业家的创业励志故事充分体现了他们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只要你有良好的创意和良好的商业模式,也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你就有机会在商业世界中获得成功。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正在创业路上的你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动力,让你们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0个名人励志故事

10个名人励志故事

10个名人励志故事励志故事一:杰夫·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的奋斗与成功杰夫·贝索斯是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和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

他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无数人。

贝索斯在年轻时并没有立即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

他首先从事了金融行业,但他对互联网的迅猛增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4年,贝索斯看到互联网的未来,他辞去了金融工作,投身于创建一个可以销售各种商品的在线平台的梦想。

在亚马逊创办初期,贝索斯面临着各种挫折和困难。

然而,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并相信自己的创业理念。

他热衷于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并且不断创新和拓展亚马逊的业务范围。

如今,亚马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贝索斯也以其韧劲与创新精神被誉为商业界的传奇人物。

励志故事二:奥普拉·温弗瑞——成功女性的光辉篇章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传媒产业的重要人物,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然而,她的成功并非来自天生的特权,而是通过无尽努力和毅力取得的。

奥普拉曾经经历了艰苦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她在阿拉巴马州的一个贫困家庭长大,家境非常困难。

然而,奥普拉并没有因此气馁。

她在学校表现出色,并以勤奋和努力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使她得以接受优质教育。

奥普拉在电视行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主持的《奥普拉秀》成为了一档广受欢迎的脱口秀节目,而她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电视名人。

奥普拉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对自己的信心,超越了自己的困境,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和崇敬的成功女性。

励志故事三:比尔·盖茨——微软之父的创业传奇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然而,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并不平坦。

比尔·盖茨在年轻时对计算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在初创阶段遭遇了许多困难。

起初,他将自己的软件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授权给IBM公司,并希望从中获得成功。

然而,他的软件并没有立刻热销,盖茨和他的团队面临了长达一年的不景气。

创业经验:五位成功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创业经验:五位成功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创业经验:五位成功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引言在现代社会,创业已成为许多人追求成功和实现梦想的途径。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易事,其中充满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介绍五位成功企业家的创业故事,通过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启示和指导。

1. 乔布斯:苹果公司的奇迹史蒂夫·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共同创始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下,苹果从一个小小的计算机厂商发展成全球科技巨头。

他以其独特的视觉艺术风格和对产品设计的极致追求而闻名,这使得苹果能够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乔布斯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面临了许多困难和失败,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不断推动着苹果走向成功。

2. 贝佐斯:亚马逊电子商务帝国杰夫·贝佐斯是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的创业故事堪称传奇。

贝佐斯在1994年创建亚马逊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他始终坚持“为了客户”的理念,并借助先进技术和卓越的战略眼光将亚马逊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贝佐斯以其非凡的决策能力、创新思维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成为一名杰出的企业家。

3. 马云:阿里巴巴的中国传奇马云是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和前董事局主席。

他以其担任教师时开始创业经历而闻名,这个经历可以说是充满了失败和挫折。

然而,马云对于成功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他看准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并通过引入多元化业务模式打造出强大的阿里巴巴帝国。

马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来自一个相对较小市场的企业,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

4. 马斯克:创新力与激进决策的领导者埃隆·马斯克是特斯拉汽车、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太阳能城等多个高科技企业的创始人。

他以其对可持续能源和太空探索的独特愿景而闻名,马斯克始终秉持着“做无法实现的事情”的信念,并将自己推向了严峻的挑战。

马斯克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批评,但他凭借其坚定的决心、卓越的执行力和强大的抗压能力取得了巨大成功。

5. 尼尔森:市场调查业务的开拓者阿瑟·尼尔森是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公司(Nielsen)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市场调查行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名人创业故事案例名人创业故事精选3篇

名人创业故事案例名人创业故事精选3篇

名人创业故事案例名人创业故事精选第一篇:王健林——中国首富的传奇创业故事王健林,是中国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也是中国商业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的创业故事被人们讴歌为中国商业界的传奇。

王健林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曾在部队服役,然后考取了部委的机关工作,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对这种工作并不感兴趣。

于是,他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投身于创业的道路上。

200万创业,生死一瞬在1988年,王健林投资 200 万元创建了万达集团,开始经营房地产业务。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商业环境不太稳定,这样的投资对于一个毫无商业经验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在创建之初,万达并不是一个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商,而是一个小规模的销售公司。

由于经验不足,公司首批的房地产交易业务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王健林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有误,于是决定改变经营策略。

他没有再去依靠大型房地产公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这样,他便可以大力推销自己的产品。

经过几年的刻苦奋斗,王健林终于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足够的认可,万达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公司的业绩也开始取得了成果。

磨难不断,转型与增长1998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低谷期,这对万达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此时期,王健林毅然决定在万达集团的基础上推进全面转型,将公司从一个房地产开发商转变为综合性企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万达逐渐涉足了影视、体育、旅游等行业,并不断扩大了其业务规模。

在过去的20年里,万达集团的业务已经超越了房地产业。

它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运营商,也是全球第三大电影公司。

对于王健林而言,磨难并没有结束。

2017年,万达宣布退出传媒和文化业务,并重点发展线上商业。

然而,这一举措却在市场上引起了质疑,其股价也一度过山车式地波动。

如今,王健林依然朝着扩张的目标前进。

2018年,万达集团宣布将与IBM合作推出区块链系统,以推动其供应链管理,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提高运营效率。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_成功企业家创业的故事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_成功企业家创业的故事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_成功企业家创业的故事一起来看一看成功人士是怎样创业的吧!看一下成功人士的创业的背后上演着怎样的故事?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欢迎阅读!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篇1:迈克尔·戴尔当全球其他的电脑制造厂商正在经历着销售低迷的痛苦时,戴尔电脑继续着繁荣。

当它遍及世界的出货量在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18%时,其他厂商的出货量则下降了4%。

37岁的迈克尔·戴尔至今已经在其创立的戴尔计算机公司里担任了将近20年的首席执行官。

戴尔计算机在1984年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1000美元,而到了2001年,它的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3.6万名员工。

2002年《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戴尔公司排名第131位。

戴尔公司为何能够保持如此快速的发展?直接面向顾客销售的“直接模式”和对顾客进行分类的“市场细分”方式是其两大法宝。

但实际上,这都取自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少年时的偶发灵感。

当迈克尔·戴尔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在饭桌上谈论的都是通货膨胀、石油危机一类的话题,这使他从小就对生意场发生了兴趣。

在他12岁那年,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险——为了省钱,他不想再从拍卖会上买邮票,而是通过说服邻居把邮票委托给他,然后在专业刊物上刊登卖邮票的广告。

出乎意料地,他赚到了2000美元。

这让迈克尔戴尔第一次感受到“直接接触”的力量及收获,即没有中间人的好处。

同时他体会到,如果有好的点子,绝对值得采取一些行动。

在尝到少年时直接销售的甜头后,迈克尔戴尔在稍大后的创业尝试中,把这一“直接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初中时,迈克尔·戴尔拥有了一台苹果电脑,并迅速将兴趣转移向电脑背后的商机。

不久,他注意到了商业用途更多的IBM个人电脑。

他热切地学习一切有关电脑的知识,利用卖报纸所赚到的钱来购买电脑零部件,将电脑改装后卖掉,获取利益,接着再改装另一台。

名人的成功创业故事精选

名人的成功创业故事精选

名人的成功创业故事精选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

名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名人的成功创业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名人的成功创业故事精选篇一:陈士骏——YouTube创始人之一陈士骏是华裔美籍企业家,为网络影音分享网站YouTube的创办人之一。

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电脑科学系就读,大四时离毕业还有一学期时辍学加入PayPal,后与同事创办了YouTube。

2006 年 10 月,YouTube 被 Google 以 16 亿美元收购。

YouTube 创立仅20 个月便成短片搜寻界龙头,缔造另一个硅谷奇迹,创办人之一陈士骏由负债累累的年轻人变“钱途”无限企业家,同样充满传奇性。

名人的成功创业故事精选篇二: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于2004年在哈佛大学创立Facebook,现已发展成有8亿用户的社交网站。

2012年5月,Facebook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

这也让扎克伯克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80后亿万富翁,身价高达191亿美元,也是历来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

扎克伯格改变了人们交往的方式,并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打破了社交的种种障碍。

扎克伯克被《纽约时报》评为2010年度人物。

名人的成功创业故事精选篇三:戴维·卡普——Tumblr创始人戴维·卡普中学就辍学了,他甚至没有高中文凭。

11 岁开始自学编程,15 岁辍学在家,开始在家编程并在家上学。

21 岁,他在母亲位于纽约的公寓卧室里创办了 Tumblr。

2013年当地时间5月19日,雅虎董事会批准以11亿美元现金的方式买下全球最大的轻博客网Tumblr,该网站的创始人、27岁的戴维·卡普由此成为最新一名不到30岁的亿万富翁,并且他还没有结婚。

名人的成功创业故事精选篇四:茅侃侃——MaJoy总裁茅侃侃,典型的80后,人称混世魔娃,1983年生,北京人,初中文凭,2004年正式创业,MaJoy总裁,2004年底,茅侃侃巧遇一国企老板,将MaJoy项目跟该总交流:把网络游戏搬到线下、模仿其后台数据运行,但用实景、由玩家实际扮演。

企业家成功创业的故事

企业家成功创业的故事

企业家成功创业的故事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在任何经济发展时期任何国家都最具活力与挑战性。

在这个创业社会里,有很多企业家创业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企业家成功创业的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企业家成功创业的故事一从当保安到85亿身价这位东莞土豪还搞定了林志玲东莞这个地方创造过无数奇迹,很多白手起家的人经过打拼成为巨富。

之前我写过东莞上市公司易事特老板何思模的创业故事,引起几十万人的关注。

今天介绍东莞另外一位富豪——郑耀南,20岁他只是沃尔玛的一名保安,如今41岁,在2015年胡润富豪榜上,他已经达到了85亿元身价。

他是如何实现逆袭的?1995年,郑耀南20岁,郑耀南从福建古田老家带了500块钱,跑到深圳。

中专毕业的他,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沃尔玛中国总部做保安,看门。

就算是看门,他也很用心,他会留心记住每一个进出的人的名字,见面时能直接叫出来。

由于他的认真,几个月后,他从大门保安调到卖场做保安。

这一调整,改变了郑耀南的人生路。

很多人问,为什么他做保安做到了富豪了呢。

在卖场做保安的时候,他并非只是看看小偷什么的,他利用上班时间,用心观察消费者买东西的习惯,观察销售员是怎样把东西推销出去的,研究超市是怎么管理商品的。

有一次,郑耀南知道一瓶小小的化妆品可以卖到300块的时候,他内心受到巨大的冲击,坚决改行做了销售,摸清门路的他,两年后辞职创业,凭借自己手头的2万多元,开了第一家化妆品店。

一年后就开到了8家,赚得第一桶金。

有一天,郑耀南看到一个卖内衣的小摊,一件10元的内衣,一小时营业额竟然卖了差不多1000元!他又坐不住了,觉得内衣市场有前景,创办了都市丽人风内衣公司,也就是现在满大街的都市丽人的前身。

2014年,他的公司都市丽人在香港上市,成为东莞凤岗镇第一家上市公司,2015年胡润富豪榜,郑耀南85亿身价上榜。

每年卖掉超过100亿的内衣。

甚至不惜巨资请到了林志玲做形象代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从保安到身家39亿,他一年卖出8000万件文胸在低迷的服装行业,有一家企业,2014年新增了1000余家店铺,拥有总共7000多家店铺、保持78天的库存周转天数、每天净赚116万元,现在市值已经100亿港元以上。

在网络上,林志玲为它代言的“爆乳”广告引爆话题,现在又新添了黄晓明代言男士内衣+跑男合作。

这就是都市丽人,它的创始人、董事长郑耀南20年前还是沃尔玛的保安。

但是,正如某媒体报道中所说:“郑耀南是如何从一个超市小保安起家只用了20年时间就做到一家上市公司老板的奋斗史,不是重点。

重点是,当国内服装行业一片哀鸿,实体门店已经被电子商务冲击的七零八落的时候,一个卖内衣的都市丽人竟然在全国330多个城市开设了7000多家门店,而且,这个开店的速度还在以每年1000家的速度增长。

”从保安到创业几个月后,郑耀南迅速得到赏识,职务也随之变化:由总部大门的保安升级到卖场的保安。

在郑耀南看来,这个转变是他人生的一个巨大转变。

“消费者进来后,为什么会买这些东西;这些销售人员怎么能用最简单的技巧,把货卖给消费者;又该怎么去管理这些商品……这些都让我很着迷。

”两年后,郑耀南选择遵从内心,用自己积攒下来的加上父亲资助的2万多元,开了第一家化妆品店。

在他的悉心打理下,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做到了拥有10家化妆品店。

转战内衣市场尽管化妆品生意做得挺红火,但郑耀南还是看到了市场的天花板。

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机会,一个卖文胸的小店生意火爆,这吸引了他的注意。

随后,郑耀南立刻着手考察内衣市场。

经过调研,他发现了一个市场空白点,当时女性内衣专卖店两极分化:要么是大商场的高端品牌,要么是小超市的中低端品牌,根本没有适合大众的专卖店,另外他还发现,女性顾客要将不同品类的贴身衣物买完,要逛很多店。

于是,一个想法在他脑海中诞生,即改变传统的内衣销售模式,将与贴身衣物有关的各种品类统统集成在一个门店中,这就是后来内衣行业有名的“贴身衣物一站式采购”模式。

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迅速受到市场青睐。

于是,郑耀南开始增加内衣品类,从家居服、保暖衣一直扩展到塑身衣等等。

后来,他彻底放弃代理其他品牌,完成了品牌化转型,从“生产+销售”转向了“品牌+销售”的业态。

逆势抄底的扩张策略郑耀南做事颇有李嘉诚的风范,他的扩张策略就是逆势抄底。

到2013年底,都市丽人终端销售额接近60亿,门店数量超过5800家。

其实,他最重要的扩张时机就是两次。

第一次是2003年非典期间。

那时铺位成本低,郑耀南借机从十几家门店扩张到50家。

第二次是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

郑耀南发现国内市场并没有真的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收购成本却低了很多。

那一年,他只用原来一半的价钱就买了厂房,还收购了几家企业。

独特的营销逻辑在做法上,首先,通过大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

都市丽人的一次供应链产量基本在100万件左右,而其他品牌的产品则是10万件左右。

这从成本上与其他品牌拉开了距离。

其次,保持低折扣率、不加价以保留用户。

据悉,都市丽人的产品加价率在2.5倍到3倍之间,且对于新款产品保持线上线下同价,折扣率最低为85%。

近年来,都市丽人没有加价的做法,保证了用户不会因为忽高忽低的价格而流失。

另外,根据产品生命周期调整折扣区间。

从管理概念来讲,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在衰退期开始折扣售卖。

若产品在进入期时已出现滞销状况就应该开始打折出售,以提升售罄率。

“产品是铁,现金是钢,库存不卖闹得慌”,在内衣行业尤为如此。

2015年,都市丽人一年卖出8000万件文胸,售罄率达著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库存周转为90天,靠着独有的供应链标准,进入电商一年多的时间就从排行榜20名开外迅速上升到第5位。

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庸庸碌碌一事无成,而郑耀南却从社会底层,变成了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屌丝逆袭。

我们看到的多是郑耀南人前风光的一面,但因为是白手起家,所以他的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坚持不懈。

光靠开化妆品店开不出一家大公司。

从看大门儿的保安到懂销售的个体小老板,再到做品牌的知名企业家,这一路走来远没有别人想象的顺利。

他也曾膨胀过,创业两年后被当时的合作人骗走了所有资金;他也曾失误过,由于盲目高估市场而高速扩张,差点给整个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但也正如郑耀南所说的那样,每一个过程都有很多的挑战,不去尝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

一个女人为何能带动近千户致富还意外收获爱情?2月19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走进何俊华的小尾寒羊养殖场,探访她背后的财富故事。

首次养羊:因被“诱骗”接触养羊“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2月19日中午,何俊华的养殖场中,广播里响着悦耳动听的音乐。

占地1000多平米的俊华养殖场,小尾寒羊按照大小圈养在不同的圈舍中,个头最大的接近一头牛,个头小的也比本地山羊大。

为何会要给羊播放音乐?“刚隔奶的小羊,由于想要吃奶,就会叫个不停,小羊一叫,大羊会跟着叫。

”何俊华说,播放音乐可以减少小尾寒羊的躁动,增加它们的进食量。

“这也是一次偶然中发现的。

”何俊华说,有一次她在圈舍中检查小羊长势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电话,当电话铃音响起时,原本躁动不安的小羊,突然安静了起来。

从那以后,养殖场就开始播放音乐。

“主要是一些轻音乐,不能放一些高亢激昂的,会引起羊群躁动。

”同时,羊子怕黑,养殖场还会通宵开着电灯。

说着说着,何俊华就像抱孩子一样,随手抱起一只小尾寒羊,给大家介绍起她养殖场的情况。

何俊华16岁那年,被同村村民“诱骗”至河北保定。

“拐骗我的那个人说,在外面打工每个月可挣到300元人民币,而当时在单位上班的工人每个月才赚45元。

”何俊华说,由于家里太穷,兄弟姊妹都要靠父母养活,为了给父母分担重担,在高额工资的诱惑下,她便跟随着老乡外出打工。

可到了保定后,老乡并没有带何俊华去上班。

在老乡的软硬兼施中,何俊华被迫与当地一村民结婚。

由于丈夫家养殖有不少品种的羊子,何俊华便开始了放羊生活,也是在这里,她第一次接触到小尾寒羊。

时间一晃几年过去,丈夫家人放松了对何俊华的看管。

在一次赶集的日子,何俊华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逃回了老家阆中。

初次创业:种植西瓜损失惨重回到老家的何俊华,一边种植庄稼,一边寻思着做点小生意。

“当时我没有技术,就跟着别人学习磨豆腐。

”何俊华说,学成归来后,她便在阆中做起豆腐生意,两年多的时间里,除去开支并没有多少盈余。

女儿一天天的长大,生活的压力压得何俊华踹不过气来,她寻思着换点事情做。

2003年,何俊华便在文成镇西山乡承包几十亩土地种植西瓜。

可命运又一次和她开了个玩笑,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她损失惨重,几近破产。

那年几十亩的瓜地眼看着就要丰收。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何俊华的西瓜地冲毁殆尽。

持续了将近一周的大雨,不仅把西瓜采购商的订单浇灭了,还让何俊华损失近十万元的全部家当。

现实的遭遇并没有压垮不服输的何俊华,何俊华背起行囊前往深圳打工。

2007年,深圳房价暴跌。

何俊华用仅有的5万元,在深圳龙岗首付了一套80多平米的住房。

2009年,深圳房价回升时,何俊华将住房出售,净赚80多万元。

何俊华用这笔钱,在深圳又购买了两套住房,又先后赚取了一些钱。

2010年,何俊华见房价行情不稳,便从深圳回到老家阆中文成镇。

再次创业:选择养殖小尾寒羊再次回到老家的何俊华,没有选择过安逸的日子。

何俊华思考着再次创业,到底做什么项目,让她十分纠结。

偶然一次看电视中,她发现小尾寒羊的价格高、市场前景好。

“第一次回阆中,就想过养羊,但那时老家土地都在种庄稼,没有养羊的青草、秸秆。

”何俊华说,曾经在保定曾接触过小尾寒羊,知道小尾寒羊生长周期短、产仔率高,经济效益好,也学习了一些养羊技术,便下定决心养殖小尾寒羊。

2011年8月,何俊华在自己家门口的土地上建起羊圈。

11月,她前往山东济宁嘉祥县购买种羊。

“当时,我们是在网上联系的,哪知见了面才发现他们是羊贩子。

”何俊华说,通过和周围人的攀谈,她才知道济宁梁山县养殖小尾寒羊更成规模,“羊贩子当时是寸步不离地跟着,意思是不卖种羊就不能走,在一次买衣服的时候,我趁着人多跑了,连包和行李都没有拿。

”意外收获:因为养羊收获爱情30只种羊,如何从梁山运回阆中的途中不受伤害,成了何俊华焦虑的问题。

陈风立对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情况,提前配制饲料和药物,并告诉何俊华如何辨别和处理这些情况。

1500公里将近30个小时的路程,何俊华和30只种羊寸步不离,陪护着种羊平安到家。

何俊华再次拨打了陈风立的电话。

没想到,过了几天,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何俊华的养殖场中,陈风立从梁山赶到了阆中。

在陈风立的精心照料中,生病的种羊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何俊华发现陈风立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两人的感情日渐升温。

四川首家:成功养殖小尾寒羊带动村民致富老家仪陇的小徐,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何俊华的养殖场,学习养殖小尾寒羊的技术。

可是家里人纷纷反对,无奈之下,小徐向何俊华求助。

“我当时请何嬢嬢帮忙出主意,何嬢嬢就让我带着家人到养殖场参观。

”小徐说,家人在参观过何俊华的养殖场时,何俊华给他们讲技术、算收入,最终家人同意了小徐养殖小尾寒羊,“养殖过程中,何嬢嬢和陈叔叔免费给我选场址、教技术,种羊生病后免费治疗。

”目前,小徐通过养殖小尾寒羊买了房,买了车。

今年快60岁的村民何永健,两年前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外出务工。

何俊华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聘请他到养殖场做些看管、喂食的工作。

“在养殖场工作,不仅可以在家种庄稼,还有每个月2000元的现金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何永健说。

目前,何俊华的小尾寒羊养殖场已辐射带动周边10个县区、110个乡镇,近千农户共同发“羊”财。

谋划未来:将小尾寒羊发展成地方特色品牌目前,何俊华的养殖场,养有200多只小尾寒羊。

“圈养的小尾寒羊,平常有1000多只。

”何俊华说,2015年受疫情影响,羊肉价格暴跌,“但小尾寒羊的市场价格在回升,跟本地山羊相比,小尾寒羊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小尾寒羊的销售主要是走两条线路。

”何俊华说,一是通过自己建立的网站销售,主要是售卖种羊。

“前来购买种羊的商贩,大多是省内养殖户。

2015年疫情出现前,也有重庆、湖北等外地养殖户前来购买。

”另一条线路,便是开店自销,何俊华在阆中城区开了一家以小尾寒羊为特色的羊肉汤锅店。

关于未来的发展中,何俊华表示她将继续免费教大家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帮助村民养殖小尾寒羊。

同时,在品牌创建上不懈努力,力争将阆中小尾寒羊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知名品牌。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著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相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