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第三版(张三慧)课件第22章光的干涉详解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第22章 光的干涉

570
绿 577~492 5.4 1014 ~ 6.11014
540
青 492~470 6.11014 ~ 6.4 1014
480
兰 470~455 6.4 1014 ~ 6.6 1014
460
紫 455~400 6.6 1014 ~ 7.5 1014
430
12
§22.1 杨氏双缝干涉
13
1. 原理图
4
..
非相干(不同原子发的光)
非相干(同一原子先后发的光)
普通光源的发光特点: (1) 一个原子每一次发光只能发出一个波列, (2) 原子的发光是断续的, (3) 各原子的各次发光是完全相互独立的。
两个普通光源或同一普通光源的不同部分所发出的光是
不相干的。 分振幅法(薄膜干涉…)
3. 相干光的获得方法:
第22章 光的干涉
§22.1 杨氏双缝干涉 §22.2 相干光 §22.5 光程 §22.6 薄膜干涉(一) —— 等厚干涉 §22.7 薄膜干涉(二) —— 等倾干涉
§22.8 迈克尔逊干涉仪 本章要点:理解掌握光的干涉条件、干涉实例
的分析及方法
1
§22.2 相干光
1.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的叠加
(2)cos -1,即=(2k+1) (k 0, 1, 2L )
I0 I1 I2 -2 I1I2 干涉减弱(干涉相消,暗纹)
(3)cos 1, 干涉条纹介于明暗之间。
学会用光程差分析问题: 2
k k 0,1,L 相长干涉
(2k +1)2
k 0,1,L or (2k-1)2
2 '
r
以 表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n( n =c/v)表示介质
大学物理第22章光的干涉汇总PPT92页

大学物理第22章光的干涉汇总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பைடு நூலகம்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92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பைடு நூலகம்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92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大学物理光学--光的干涉 ppt课件

光波是电磁波, 包含 E和 H , 对人眼或感光物质 起作用的是 E, 称 E矢量为光矢量。 相对光强 I E 2 E是电场强度振幅
2、光源 光 是原子或分子的运动
状态变化时辐射出来 的 大量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自发地 - 1.5 e V - 3.4 e V
跃迁到低激发态或基态时就辐 射电磁波(光波)。
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ppt课件 3
§10.1 光的相干性
1、光的电磁理论要点
光速
光波是电磁波,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1
0 0
, 介质中 v
c
r r
而
c n r r v
1 nm =10-9 m
4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400 nm — 760 nm
ppt课件
光强 I ——电磁波的能流密度
波 动 光 学
第10章
光的干涉
ppt课件 1
光是人类以及各种生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光的本性是什么?
两种不同的学说 ① 牛顿的“微粒说” 光是由“光微粒”组成 的。 特征:光的直线传播 、反射、折射等 ② 惠更斯的“波动说” 光是机械振动在一种所谓“以太”的 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
特征: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
r2
D
P x
o
x r2 r1 d sin d tan d D
k x d 当 D ( 2k 1)
干涉加强, x 处为明纹 k=0,1,2,…
2
干涉相消, x 处为暗纹 k=1,2,3,…
11
式中 k 为条纹级次 ppt课件
明纹中心的位置
nr
2
r
光的干涉ppt

光的干涉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光的干涉现象 •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 • 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结论和展望
01
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定义
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源产生的光波在空间叠加时,形 成某些特定区域振动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干涉现象通常表现为明暗相间的条纹或色彩,称为干涉条纹 或干涉色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干涉 基本概念、干涉原理、干涉仪器的使用以及干 涉现象在光学检测中的应用。
光的干涉在光学检测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如光学表面检测、光学元件装配、光学薄 膜检测等领域。
展望未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的干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领域将不断扩大。
在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加先进的光学干涉仪器 和技术,如更高精度的干涉仪、更智能化的数据处
3
分析实验参数对干涉条纹特征的影响,如条纹 间距、亮度等。
02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
双缝干涉
实验装置
双缝干涉实验中需要使用光源、双缝装置 和屏幕,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双缝后形成两 束相干光,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
VS
干涉图样
双缝干涉的条纹呈现为明暗交替的平行条 纹,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Delta x = \frac{L}{d}\lambda$,其中 $L$ 为屏幕 到双缝的距离,$d$ 为双缝之间的距离, $\lambda$ 为光的波长。
离、微小角度等。
02
光学表面检测
干涉条纹可以用来检测光学表面的平整度和粗糙度,如检测光学镜片
的表面质量。
03
光学信息处理
干涉条纹可以用来进行光学信息处理,如全息技术、光学图像处理等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光的干涉现象 •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 • 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结论和展望
01
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定义
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源产生的光波在空间叠加时,形 成某些特定区域振动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干涉现象通常表现为明暗相间的条纹或色彩,称为干涉条纹 或干涉色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干涉 基本概念、干涉原理、干涉仪器的使用以及干 涉现象在光学检测中的应用。
光的干涉在光学检测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如光学表面检测、光学元件装配、光学薄 膜检测等领域。
展望未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的干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领域将不断扩大。
在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加先进的光学干涉仪器 和技术,如更高精度的干涉仪、更智能化的数据处
3
分析实验参数对干涉条纹特征的影响,如条纹 间距、亮度等。
02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
双缝干涉
实验装置
双缝干涉实验中需要使用光源、双缝装置 和屏幕,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双缝后形成两 束相干光,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
VS
干涉图样
双缝干涉的条纹呈现为明暗交替的平行条 纹,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Delta x = \frac{L}{d}\lambda$,其中 $L$ 为屏幕 到双缝的距离,$d$ 为双缝之间的距离, $\lambda$ 为光的波长。
离、微小角度等。
02
光学表面检测
干涉条纹可以用来检测光学表面的平整度和粗糙度,如检测光学镜片
的表面质量。
03
光学信息处理
干涉条纹可以用来进行光学信息处理,如全息技术、光学图像处理等
光的干涉 课件

图 4-4-5
b.被测平面凹陷或凸起的判断方法 由于同一空气层厚度的地方路程差相同,故出现在同一条纹上,若条纹发 生了弯曲,我们只要抓住弯曲处的空气层厚度4-6,条纹向左弯曲,说明弯曲处的空气层厚度与右 侧的相同,即该处有凹陷.
图 4-4-6
4.屏上某处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在同一点引起的振动的叠加,如明条纹处某点同时参与 的两个振动步调总是一致,即振动方向总是相同,总是同时过最高点、最低点、 平衡位置;暗条纹处振动步调总相反,具体产生亮、暗条纹的条件为: (1)明条纹的条件: 屏上某点 P 到两缝 S1和 S2的路程差正好是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偶数倍. 即|PS1-PS2|=kλ=2k·2λ(k=0..,1,2,3…)
四、薄膜干涉 1.形成原因 如图 4-4-4 所示,照射到液膜上的光线从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回来,形 成两列光波.由于这两列光波是由同一入射光波产生的,因此频率相同、相差 恒定,满足干涉条件.
图 4-4-4
【特别提醒】 因为薄膜干涉中的条纹是从薄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的光 在光源这一侧发生干涉形成的,所以应在与光源同一侧才能观看到干涉条纹.
L Δx=__d_λ___
3.薄膜干涉 (1)形成原因:从薄膜的_前__、_后___表面反射出两列相干光波发生干涉. (2)应用: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度,增透膜.
一、对双缝干涉实验及现象的理解,实验操作时常在双缝前加一条单缝 1.双缝干涉的示意图(如图 4-4-3)
图 4-4-3
2.单缝屏的作用 获得一个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 3.双缝屏的作用 平行光照射到单缝 S 上后,又照到双缝 S1、S2 上,这样一束光被分成两束 频率相同和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三、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中央出现白色条纹,两侧出现彩色条纹的 形成原因
大学普通物理课件 第22章-光的干涉

( r2 r1 ) ( n 1)t 0 r2 r1 7
§22-6 薄膜干涉(一) 等厚条纹
Film Interference (1) Equal Thickness Fringes
1. 薄膜干涉的光程差
设薄膜上某点的膜厚为e,波长 为 的单色光以一定的倾角入射膜 的上表面,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
r2 r1 n 1 d
S2
说明: 研究光干涉问题,归结为分析两束光在相遇点的光 2 程差。 相差
如果
k ,
2
对应相位差为
2k
相长(明)
如果 2k 1
, 对应相位差为
2k 1 相消(暗)
透镜成像不带来附加的光程差——透镜的等光程性。 A A F
棱
劈尖角
同一条等厚线上, 就形成同一级次的一条干涉条纹。称 为等厚条纹.
劈尖干涉条纹的特征:(空气中的劈尖) 1. 平行于棱的、明暗相间的直条纹。 属于等厚条纹。
2. 在棱边处, e=0, 两反射光 光程差为 / 2 , 形成o级暗 条纹,越向外级次越高.
3. 相邻明纹或暗纹是等间距的.
棱
劈尖角
相干光的获得
只有光源上同一原子同一次发出的波列才可能相干。 必须将同一原子同一次发出的光分成两部分。
相干 相干
分波面法
分振幅法
分波面法:使得同一波阵面上的两波列相遇。 分振幅法:把同一波列分成几部分,再使得其中两部分相遇。
分波面法实例: 杨氏双缝实验等
查看
S
S1
r1 r2
反射的波阵面可认为是虚 光源S1发出的。类似于杨氏, S 和S1构成两个反相的相干光源, 因为半波损失。 屏与面镜接触,接触处为暗 条纹。
光的干涉-PPT

光的干涉
薄膜干涉
让一束光经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后,形成的两束 反射光产生的干涉现象叫薄膜干涉.
点 击 画 面 观 看 动 画
光的干涉
薄膜干涉
1、在薄膜干涉中,前、后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由膜 的厚度决定,所以薄膜干涉中同一明条纹(暗条纹)应 出现在膜的厚度相等的地方.由于光波波长极短,所以 微薄膜干涉时,介质膜应足够薄,才能观察到干涉条 纹.2、用手紧压两块玻璃板看到彩色条纹,阳光下的肥 皂泡和水面飘浮油膜出现彩色等都是薄膜干涉.
第1节 光的干涉
光到底是什么?……………
17世纪明确形成 了两大对立学说
由于波动说没有 数学基础以及牛 顿的威望使得微 粒说一直占上风
牛顿
19世纪初证明了 波动说的正确性
惠更斯
微粒说
19世纪末光电效应现象使得 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 光子说:光具有粒子性
波动说
这里的光子完全不同于牛顿所说的“微粒”
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 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 在实验室里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
双缝干涉
激
双
光
缝
束
屏上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屏
光的干涉
S1 S2 d
双缝干涉
P2
P1
P
P
P1 P2
S1、S2
相干波源
P1S2-P1S1= d
光程差
P2S2-P2S1> d 距离屏幕的中心越远路程差越大
光的干涉
双缝干涉
1、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 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 上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
光的干涉(教学课件)(完整版)

双缝干涉亮(暗)纹间距的公式
l
d
X x
d
L
P1
S1
d
S2
l
1.相邻明(暗)纹间的距离大小的影响因素:
(1)波长λ: 波长越大,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
(2)双缝之间的距离d: d越小,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
(3)双缝与屏间的距离 l : L越大,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
x
P
学习任务二、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后表面
学习任务三:薄 膜 干 涉
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形成亮条纹。
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形成暗条纹。
白光照射时是彩色条纹
学习任务三:薄 膜 干 涉
薄膜干涉的应用(一)——检查表面的平整程度
如果被检表面是平的,产生的干涉条纹就是平行的,如图(b)
所示;如果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c)所示,则表示被检测表面微
恰好是10号亮条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r1,S2P1的长度为r2,则r2-r1等于 (
)
A.9.5λ B.10λ
C.10.5λ
D.20λ
答案:B
解析:由题设可知,P1点处是第10号亮条纹的位置,表明缝S1、S2到P1处的距离差r2-r1
为波长的整数倍,且刚好是10个波长,所以选项B正确。
考点三:薄膜干涉
亮(暗)纹间距的公式推导
如图所示,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双缝S1、S2的连线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为P 。
对屏上与P距离为x的一点 P1,两缝与P1的距离P1 S1=r1, P1 S2=r2。
在线段P1 S2上作P1 M= P1 S1,则S2M=r2-r1,
因d≪l,三角形S1S2M可看做直角三角形。
)
l
d
X x
d
L
P1
S1
d
S2
l
1.相邻明(暗)纹间的距离大小的影响因素:
(1)波长λ: 波长越大,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
(2)双缝之间的距离d: d越小,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
(3)双缝与屏间的距离 l : L越大,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
x
P
学习任务二、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后表面
学习任务三:薄 膜 干 涉
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形成亮条纹。
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形成暗条纹。
白光照射时是彩色条纹
学习任务三:薄 膜 干 涉
薄膜干涉的应用(一)——检查表面的平整程度
如果被检表面是平的,产生的干涉条纹就是平行的,如图(b)
所示;如果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c)所示,则表示被检测表面微
恰好是10号亮条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r1,S2P1的长度为r2,则r2-r1等于 (
)
A.9.5λ B.10λ
C.10.5λ
D.20λ
答案:B
解析:由题设可知,P1点处是第10号亮条纹的位置,表明缝S1、S2到P1处的距离差r2-r1
为波长的整数倍,且刚好是10个波长,所以选项B正确。
考点三:薄膜干涉
亮(暗)纹间距的公式推导
如图所示,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双缝S1、S2的连线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为P 。
对屏上与P距离为x的一点 P1,两缝与P1的距离P1 S1=r1, P1 S2=r2。
在线段P1 S2上作P1 M= P1 S1,则S2M=r2-r1,
因d≪l,三角形S1S2M可看做直角三角形。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而 kr k 1 v
k v 390 1.08
r v 750 390
9
由于k只能取整数,故有从紫到红的排列清 晰的可见光谱只有正负一级,如下图所示
10
22.2 相干光
一、相干光源 一般光源的发光机制:被激发到较高能级 的原子跃迁到低能级时,辐射出能量。
⑴不同原子发出的光,一般不是相干光。
薄膜干涉(二)等倾条纹
迈克耳孙干涉仪
3
22.1 杨氏双缝干涉
一、双缝干涉
Thomas Young (1773-1829), 1801年做成实
验,确认了光的波动性。 X
r1
px
d
r2
O
D
几何: D>>d ( D/d~104 )
屏幕
很小 (~10-3 rad)
4
波程差:
r2
r1
d
sin
d
tg
d
x D
此绿光波长=546.1nm,谱线宽度
Δ=0.044nm , 试 求 能 观 察 到 干 涉
条纹的级次和最大允许的光程差。
解:k / 546.1/ 0.044 1.241104
max
2
546.12 0.044
6.8 103 (m)
6.8(mm)
对普通单色光源,就光的非单色性,实验
中总能观察到很多的干涉条纹。
测星干涉仪:
迈克耳孙巧妙地用四块反射 镜增大了双缝的缝间距。
屏上条纹消失时,M1M2 间的距离就是d0。猎户座
星 nm(橙色),
c1
S c2
b1 S1
a1·P a2
b2
S2
不能干涉
只有同一波列分成的两部分,经过不同的
4.相干时间 光通过相干长度所需时间叫相干时间。
max
c
时间相干性的好坏,就是用一个波列延续
的时间 或波列长度L来衡量的。
18
例22-2 在一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用低压 汞灯并使用它发出的绿光作实验,
1 2
1 2
E1 E2
2 1 const.
11
⑵同一原子发出的一束光,分成两束后成 为相干光。
分波面法
p S*
类双缝实验 劳埃德(Lloyd)镜
分振幅法
S*
·p
薄膜
(半波损失!)
菲涅耳(Fresnel)双镜
菲涅耳双棱镜
12
劳埃德镜实验:
x
E’
E
暗
纹
S1
M S2
N’
0
一个点光源和一个平面镜获得两相干光源, 干涉光路与杨氏双缝类似. 此实验可观察光的半波损失 屏与镜 的接触点为暗纹.
6
强度: I I1 I2 2 I1I2 cos(2 1)
特殊情形: I1 I2 I0
记 2 1
则有
I
I
2I0
(1
cos
)
光强曲线
4I0
-4 -2 0
-2 -1 0
-2x/2d
x1
- /d
0 0
2 4
12k
x1 x2 x
/d 2 /d sin
明纹强度 = 4I0 暗纹强度 = 0
7
1960年:红宝石激光器(Maiman) ——现代光学
波动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偏振
光
广义:电磁波 狭义: 可见光,电磁波中的狭窄波段
2
第22章 光的干涉
Interference of Light
内容: 杨氏双缝干涉
相干光
光的非单色性对干涉条纹的影响
光源大小对干涉条纹的影响
光程
薄膜干涉(一)等厚条纹
D
x
· +1L
△x / 2
0
x D
d
一级明纹: (r2 r2) (r1 r1)
D >> d :
d sin d x 2
D2
R >>b0 、d : d sin d b0 2
R
b0d R
此时L端 的一级明 纹中心在 x x 处
2
21
当光源宽度 b b0时才能观察到干涉条纹。
第四篇 光学
光学简史 (Optics)
17世纪:粒子说(Newton) 波动说(Huygens)
19世纪:双缝实验(Thomas Young) 电磁理论(Maxwell) ——光的波动性
20世纪初:光电效应 (Photoelectric Effect) 康普顿效应(Compton) ——光的波粒二象性1
I I0
I0
2
0
0
Δ
2
0
Δ
15 2
I
合成光强
+ (/2) 0 0 11 2 2 3 3 4 45 5 6 - (/2)
x
条纹消失时, 最大光程差
max
(
2
)k
(
2
)k
1
k
16
3.相干长度
两列波发生干涉的最大波程差叫相干长度。
c1 S
c2
max
k
2
S1 b1 S2 b2
aa·12P
能干涉
19
* 22.4 光源的大小对干涉条纹的影响
当光源宽度b增大到某个宽度b0时,干涉条 纹刚好消失。
b0称为光源的极限宽度
L• b0 /2M•
N• 光源宽
度为 b0
R
S1 d /2
S2 D
I
+1L 非
0N 相
0M 干
0L 1N
叠 加
20
b0的计算:
单色光源
L• r1
b0 / 2
M r2
R
d
r1 r2
相位差: 2 π
明纹 2k π,k 0,1,2,
k,
x
k
D d
暗纹 (2k 1) π,k 0,1,2,
(2k 1) ,x (2k 1) D
2
2d
5
条纹间距
x D
d
二、双缝干涉条纹强度
屏上任一点处: E1 E10 cos1 E2 E20 cos2
合场强:E E1 E2 E0 cos 合振幅:E02 E120 E220 2E10E20 cos(2 1)
空间相干性: 相干间隔
d0
R b
若 b 和 R一定,则要得到干涉条纹,必须
d
d0
R b
相干间隔d0 是光场中正对光源的平面上能 够产生干涉的两个次波源间的最大距离。
相干孔径:
0
d0 R
b
0 越大空间相干性越好。
22
利用空间相干性可以测遥远星体的角直径
M1 反射镜
M3
S1
d M4
F
S2
屏 M2
迈克耳孙测星干涉仪
13
菲涅耳双镜实验:
用一个点光源和两个互不平行的平面镜, 获得相干光源; 干涉光路与杨氏双缝类似
S x
M1
r1
S1
r2 0
S2
M2
14
* 22.3 光的非单色性对干涉条纹的影响
1.理想的单色光
2.实际光束:波列 准单色光
准单色光:在某个中 心波长(频率)附近有 一定波长(频率)范围 的光。
: 谱线宽度
三、双缝干涉条纹的特点 分布特点:①同一级条纹在零级明纹两侧对
称分布。
②条纹间距相等: x D
d
红光入射的杨氏双缝干涉照片
8
例22-1 用白光作光源观察双缝干涉。设缝 间距为d,试求能观察到的清晰可见
光谱的级次。
解:白光波长(390~750nm),明纹条件有
d sin k 某级次的红光r和高一级次的紫光v重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