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利用有关情况的报告

合集下载

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在当今社会,工业企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原材料、能源和水资源等。

如果这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因此,资源综合利用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原材料的综合利用情况。

许多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废渣、废料、废气等。

过去,这些废弃物往往被当作垃圾处理,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例如,在钢铁企业中,废渣可以经过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建筑材料等;在纺织企业中,废料可以被重新加工成再生纤维,用于制造新的纺织品。

通过对原材料的综合利用,企业不仅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能源的综合利用也是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方面。

在工业生产中,能源消耗巨大,传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等不仅资源有限,而且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因此,企业纷纷寻求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替代能源的开发。

一方面,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例如,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对余热、余压进行回收利用,将原本浪费的能源转化为有用的电能或热能。

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一些企业在厂房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为企业提供部分电力;还有些企业利用风能进行发电,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样不容忽视。

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如果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现在,许多企业都建立了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回用。

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洗涤等环节,从而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

资源利用总结汇报

资源利用总结汇报

资源利用总结汇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
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对公司内部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能源、水资源、原材料等方面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浪费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一
些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我们在生产流程中引入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以减少
资源的浪费。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设备利用率,我们成功地降
低了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他们对资源利
用的重视程度。

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和宣传活动,我们成功地
提高了员工的资源利用意识,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注重节约资源。

最后,我们还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合作,共同
寻求资源利用的改进方案。

通过与他们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地找到
了一些新的合作模式,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

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们团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我们成功地降低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结报告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结报告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结报告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开发利用对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

每种资源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属性。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移动性和有限性。

水资源是生命之源,其分布不均,且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

森林资源不仅提供木材等物质产品,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

海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一)土地资源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工厂、住宅和基础设施。

这导致了耕地面积的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现象较为突出。

同时,土地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二)水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提高了水资源的调配能力。

然而,水资源短缺仍然是许多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

水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和可利用性。

(三)矿产资源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但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相对不足。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技术有待提高,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四)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等问题,导致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功能下降。

(五)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重视,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问题,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

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回收率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

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

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不断恶化,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已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

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全国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

一、加强矿产资源的监管和管理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监管和管理。

制定了《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层次,实行了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

同时,加强了采矿许可制度的管理,严格控制了矿产资源的开采量和开采范围,避免了过度开采和浪费。

二、推动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开展了各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了废弃矿山的修复和利用,提高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例如,我国在铝土矿石的综合利用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开发了铝土矿石的多元化利用技术,推广了铝土矿石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铝土矿石的综合利用效益。

三、推进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

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例如,我国在钢铁、铝、铜等行业开展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大量减少了废旧金属的排放,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四、加强矿产资源节约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矿产资源节约的宣传和教育是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

我国通过各种媒体和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认识,引导人们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全国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我国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要继续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推动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加强矿产资源节约的宣传和教育,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结报告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结报告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结报告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土地、矿产、森林、水、海洋等多个领域。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于保障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稳定以及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总结报告。

一、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且存在着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面积减少等问题。

在开发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用于建设住宅、工业和商业设施。

同时,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盲目进行土地开发,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利用方面,农业用地的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粗放式耕作方式,土地产出效率较低。

此外,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也参差不齐,一些工业园区存在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的现象。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严格控制耕地的非农占用,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二、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但部分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相对不足,对外依存度较高。

在开发方面,一些矿山企业存在着开采技术落后、资源回收率低的问题,导致矿产资源的浪费。

同时,非法采矿和乱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破坏了矿产资源,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利用方面,我国矿产资源的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矿产以初级产品形式出口,附加值较低。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利用机制,一些共伴生矿产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为了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采矿和选矿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回收率。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

同时,鼓励企业开展矿产资源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提供生态服务等重要功能。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仍面临着森林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等问题。

资源综合调研报告

资源综合调研报告

资源综合调研报告根据综合调研结果及数据分析,以下是对资源综合利用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在尽量少消耗新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它是一种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了解不同领域的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资源综合利用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调研1. 农业领域调研结果显示,在农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的利用。

广泛应用的技术包括生物质发电、秸秆还田、生物质燃料等。

装备水平和技术手段的不足以及市场推广的问题是当前农业资源综合利用面临的主要挑战。

2. 工业领域调研结果显示,在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排放。

调研发现,许多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方法,实现废物减少、废物利用和能源循环利用。

然而,有些企业存在技术难题和经济问题,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推广。

3. 城市领域调研结果显示,在城市领域,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包括废物分类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处理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当前的挑战包括城市废物管理和资源回收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公众对资源综合利用的认知和参与度不高。

三、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1.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将在资源综合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新的废物处理技术和高效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将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

2. 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至关重要。

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有助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向更广泛领域的推广。

3. 环境保护需求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求不断增加,资源综合利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环境保护压力逐渐加大的情况下,资源综合利用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四、结论和建议从农业、工业和城市领域的调研结果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 资源综合利用在不同领域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仍面临挑战和障碍。

资源合理利用总结汇报

资源合理利用总结汇报

资源合理利用总结汇报
资源合理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过去的一段
时间里,我们公司在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此,我将对我们公司的资源合理利用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公司在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更
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员工的能源管理意识,提高了能源利用的效率。

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在原材料利用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们通过优化采购渠道,
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废料的回收利用,将废料转化为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员工的资源利用意识还有待提高,
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资源利用的重视程度。

其次,一些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优化原材料采购渠道,降低原材料的浪费,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资源合理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们公司将继续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工作,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原材料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资源合理利用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安全监管情况汇报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安全监管情况汇报

关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迅速行动,周密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立足监管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有效保证了行业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我市有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企业*家,为***公司。

按照**文件要求,第一时间督促企业完善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考核标准,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按照规定频次按时开展责任制考核,全面构建起了从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的岗位责任体系,进一步夯实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狠抓安全生产基础要求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企业认真组织开展“开工第一课”,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晨会”制度,常态化开展全员安全培训,行业企业已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今年来,行业企业共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次,组织开展全员安全警示教育*次,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按时参加了市安委会组织的“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并考核合格。

要求企业按照应急预案规定频次及时开展应急演练,今年行业企业共开展消防应急演练等专项应急演练及现场处置方案*次,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职工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能力。

三、强化问题隐患排查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对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企业开展季督导集中检查。

聘请高水平安全生产专家,进行起底式安全检查,把隐患排查整治挺在事故前面,将隐患消除在了萌芽状态,共排查出问题隐患**项,已督促企业闭环整改完成。

同时按照省安委会**文件要求,督促企业聘请专家对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诊断,目前,该企业已完成专家诊断**次,有力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行业监管,持续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切实把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整治放在突出位置,将工作再细化、再落实,努力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综合利用有关情况的报告
我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十多年来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也随之趋增,因此我市更注重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水平,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力度,扩大资源综合利用品种范围及数量,进一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日常监督和基础管理,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
1、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逐年增加
2008年:全市共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59家,其中新认定企业16家,重新认定企业20家,年检企业27家(因企业多个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时间不同,分类统计企业有重复),企业数比上年增加2家。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108个,比上年增加17个,其中新认定产品32个,重新认定产品35个,年检产品41个。

2009年:2009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67家,其中有新认定产品企业21家,重新认定产品企业23家,年检产品企业24家(1家企业兼有重新认定和年检产品);资
源综合利用产品127个,其中新认定产品36个,重新认定产品38个,年检产品53个。

2010年:我市有33个企业共64个产品上报省经信委审核,第一批有13家企业的产品现已获得认定,第二批产品目前已公示。

2、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2008年:水泥产量1401万吨,同比增长35.31%;粉煤灰(非粘土砖)27070万块,同比减少8.12%;混凝土砌块39.38万立方米,同比减少3.57%;新型墙板14.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2.11%;矿渣棉 2.1吨;同比增长 4.7%;砂浆31107吨,同比增长25.2%;纸面石膏板18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2.23%;中密度纤维板7.3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0.55%;聚脂捆扎带2053吨,同比增长12.74%;PE热收缩膜101.45吨,同比增长12.74%,化工医药类产品产量也比去年有所增长。

2009年:水泥产量1756万吨,同比增长15.91%;混凝土砖17340万块,同比增长12.14%;混凝土砌块57.9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4.81%;砂浆 6.25万吨,同比增长176.66%;新型墙板45.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2.63%;纸面石膏板19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3.03%;中密度纤维板7.1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65%;矿(岩)棉2.4万吨,同比增长 5.94%;耐火材料 3.92万吨,同比下降8.43%;生物
柴油1866吨,同比下降15.37%;钴制品204吨,同比下降13.33%;翻新轮胎44558只。

3、利用废弃资源品种和数量俱增
2008年: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炉底渣、冶金废渣、化工废渣、电石渣、脱硫石膏等主要为建材行业所用的大类废弃物数量达564万吨,同比增长12.94%。

此外,利用废塑料2455吨,同比增长28.73%;次小薪材12.92万吨,同比增长 4.55%。

2009年:利用煤矸石181万吨,铁矿碎屑1126吨,废石64.46万吨,冶炼废渣 6.35万吨,铁合金废渣15万吨,转炉渣237万吨,电炉渣 2.41万吨,脱硫石膏26.77万吨,磷石膏116吨,硫酸渣30.93万吨,柠檬酸渣 3.85万吨,粉煤灰(渣)269万吨,生活垃圾焚烧余渣 1.84万吨,建筑垃圾 2.47万吨,河道淤泥10.14万吨,污水处理后污泥6.73万吨,枝丫材12.4万吨,废旧电池25.43吨,废轮胎44558条,废弃油脂2521吨,烟气中二氧化硫脱除量 3.24万吨。

4、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效益曲折波动
2008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93313万元,同比增长51.97%;销售收入404659万元,同比增长54.85%;实现利润10564万元,同比增长 2.32%;应交增值税24892万元,同比增长50.16%,减免增值税19641
万元,同比增长33.79%。

从12家享受所得税优惠企业情况看,当年完成产值10亿元,应交所得税2232万元,同比下降50.31%,减免所得税164万元,同比下降96.15%。

2009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完成产值458657万元,同比增长 6.23%;销售收入475602万元,同比增长13.65%;利润-10767万元,上年盈利754万元;应交增值税32891万元,同比增长20.37%,减免增值税29764万元,同比增长56.34%。

与上年相比,虽仍有12家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但享受企业有所调整,当年完成产值 3.98亿元,减免所得税16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原因分析:由于2008年三季度金融危机暴发,从全年来看,对工业产品生产量影响较小,但产品价格急剧回落,企业盈利减少,导致应交所得税缩小;另一个因素是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调整后,对享受所得税要求明显提高,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难度明显加大,部分企业放弃此项优惠政策,因此从2008年起我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减免所得税大幅减少。

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回顾
1、强化制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并及时准确落实国家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新政策(财税[2008]156号、117号文件),我委联合市财税部门、各辖市(区)经贸部门和综合利用
检测单位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的通知》(常经贸资源[2009]98号),作为国家和省有关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规范性文件在我市贯彻的补充和细化要求,为我市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准确落实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发挥保障作用。

2、严格程序保证认定质量。

严格按照《江苏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细则》各项规定,在认定程序各个环节上规范操作。

一是规范流程。

市经信(贸)委下发当年度有关认定工作的通知,辖市、区经信(贸)部门组织企业提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申请,并与同级财税部门沟通。

二是强化废物利用率检测。

指定常州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和武进区节能监测站作为资质单位,对建材企业的产品掺和废渣量进行抽样检测,对非建材企业产品掺和废渣量提出符合资源综合利用条件的证明。

三是严格认定初审。

市经信(贸)委会同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及行业专家组成初审组,对全市申请认定的企业进行台帐、原始记录进行审核,并赴现场检查,最终形成初审意见,上报省省经信(贸)委。

四是坚持原则不放松。

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认定过程中我市严把准入关,对不具备认定条件的企业取消认定资格,2008年有1家企业,虽然其产品和利用废弃物符合国家目录,掺废比例也达到标准,但因企业管理松懈,市级初审未予通过。

2009
年和2010年,各有5家企业(已进入初审程序)未能通过初审。

3、强化年检严防违规行为。

除严格新产品认定外,年检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我市年检工作在下半年进行,参照了认定工作的做法,市和辖市、区二级相关部门对各认定产品进行年度检查、审核,并提出年检意见,加强了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在认定有效期内的监督管理,对未申请年检的企业逐个了解情况,摸清具体原因。

2008年以来我市年检的企业未发现重大违反资源综合利用有关规定的现象发生。

4、强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过程中,我市为企业做好服务,深入企业调研,答复企业咨询,帮助企业完善申报资料。

对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无法落实的企业,经信委会同税务部门赴企业解答有关问题,并根据现行法规和政策为企业提供参考建议,促进企业扩大综合利用废弃物品种,提升利用数量,增强“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的服务意识。

5、强化跟踪实现长效管理。

我市认真抓好资源综合利用统计报告工作。

每年初,市和辖市、区经贸部门督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年报工作,每季度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上报资源综合利用季报,其中,水泥生产企业还需按月上报综合利用产品月报表。

三、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综合利用废物定义欠准,落实政策操作难度较大。

财税[2008]156号和117号文件公布后,原2003版本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失效,新目录和原目录相比,部分废渣定义不够精确,未明确具体操作细则。

以“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石”为例,企业提出认定申请,实际审核中难以界定。

我市对此项工作十分慎重,市有关部门和行业专家多次研究和探讨,确定审核原则:一是必须直接从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企业购进废弃物,并提供供货单位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二是现场堆放物是否属废品必须通过原地矿部系统的资质机构检测,其依据是原地矿部门制定的有关国家标准,其样品必须由市资源综合利用检测单位在现场堆放处随机抽取。

尽管今年省审核时明确了石灰石矿开采物不考虑作为废石的规定,但我市对废石的审核是严肃和慎重的。

另外,117号文件中“工业废渣”名称也未准确定义,给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2、所得税优惠政策要求较高,享受企业大幅减少。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出台后,我市落实这一政策的企业数量大幅减少。

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等化工医药企业原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因符合调整后的新目录而中止。

2008年我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减免所得税164万元,2009年减
免所得税160万元。

究其原因:一是现行政策规定符合资源综合利用条件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按90%核计销售收入总额,影响企业开展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二是掺废比例设定标准值较高,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