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DOC)

合集下载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通知-粤水资源[2011]24号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通知-粤水资源[2011]24号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通知(粤水资源〔2011〕24号)各地级以上市水务局、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有关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和省取水户: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省委9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水资源论证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退水的各项要求,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通知》(办资源〔2011〕329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我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以下简称“后评估”)。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后评估工作范围和组织方式自2002年5月1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原国家发展计划委第15号令)正式实施以来,对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已通过审批或目前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建设项目开展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报告书审批管理权限自行组织。

二、后评估主要内容(一)评估建设项目业主对报告书和审批文件的落实情况及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影响。

(二)分析报告书提出的取用水量、取退水影响分析是否合理,取退水方案是否可行,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是否有效,进而对报告书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评估。

后评估要重点分析建设项目实际运行情况与报告书提出的取水水源、取用水量、退水量、退水水质及取、退水口的设置等是否相符;实际用水节水情况与报告书提出的用水定额、重复利用率等用水指标是否相符;实际运行中与报告书提出的削减取退水影响、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及补偿措施是否相符、是否落实了有关措施;差异较大或未予落实的,应当分析说明原因。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市武隆县羊岩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武隆县三源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六年五月《市武隆县羊岩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工作人员审查:编写:工作人员:单位名称:武隆县三源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单位地址:市武隆县鸭江镇联系:邮政编码:408534目录1 总论 (1)1.1建设项目概况 (1)1.1.1基本情况 (1)1.1.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1)1.1.3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2)1.1.4取用水方案 (3)1.1.5退水方案 (4)1.2项目来源 (4)1.3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5)1.4编制依据 (5)1.4.1法律法规 (5)1.4.2标准规 (6)1.4.3参考资料 (7)1.5工作等级 (7)1.6分析围与论证围 (7)1.7水平年 (8)2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9)2.1基本情况 (9)2.1.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9)2.1.2水文气象 (9)2.1.3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9)2.2水资源状况及起开发利用分析 (10)2.2.1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 (10)2.2.2水功能区水质及变化情况 (10)2.2.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1)2.3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4)3.1取水合理性分析 (14)3.1.1产业政策相符性 (14)3.1.2水资源条件、规划的相符性 (14)3.1.3水源配置的合理性 (15)3.1.4工艺技术的合理性 (15)3.2用水合理性分析 (16)3.2.1建设项目用水环节分析 (16)3.2.2设计参数的合理性识别 (16)3.2.3污废水处理及回收 (17)3.2.4用水水平指标计算与比较 (17)3.2.5节水潜力分析 (17)3.2.6合理取用水量的核定 (17)3.3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18)3.4合理取用水量 (18)4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20)4.1依据的资料 (20)4.2可供水量计算 (20)4.2.1来水量分析 (20)4.2.2用水量分析 (21)4.2.3可供水量计算 (21)4.3水资源质量评价 (21)4.4取水口合理性分析 (21)4.5取水可靠性分析 (22)5 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 (23)5.1工程调度运用方式 (23)5.2最小下泄流量及其合理性分析 (23)5.3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23)5.4对第三者的影响 (25)6 建设项目退水影响分析 (26)6.1退水系统及组成 (26)6.2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方式 (26)6.3退水处理方案 (26)6.4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26)6.5退水口(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27)7 水资源保护措施 (28)7.1工程措施 (28)7.1.1水资源量保护措施 (28)7.1.2水环境(水质)保护措施 (28)7.1.3施工污染防治 (28)7.1.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0)7.2非工程措施 (31)7.2.1流域管理 (31)7.2.2法律法规措施 (31)8 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方案建议 (32)8.1补偿原则 (32)8.2补偿方案(措施)建议 (32)9 结论与建议 (33)9.1结论 (33)9.1.1取用水的合理性 (33)9.1.2取水水源可靠性 (33)9.1.3取退水影响与补偿措施建议 (34)9.1.4水资源保护措施 (34)9.1.5取水和退水方案 (34)9.1.6取水的可行性 (35)9.2建议 (35)附件1、《关于武隆县羊岩电站增效扩容技改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武隆水务发[2011]504号);2、《关于武隆县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法人的通知》(武隆水务发[2012]95号);3、《武隆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武隆县三源水电开发(羊岩电站)增效扩容技改项目核准的批复》(武隆经信发[2013]8号);4、区域地表水系图;5、项目地理位置图;6、水功能区划图;7、羊岩电站总平面布置图;8、径流频率曲线图;9、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综合说明表。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
(2)气候特点
珠海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南海之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对本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多年平均气温为22.4℃,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4.6℃,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5℃,极端低气温1.5℃,极端高气温38.5℃;年日照时数1605~2545小时,全年无霜日358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参与人员:
中山大学陈晓宏、江涛、刘祖发、涂新军、刘丙军
黎坤、陶贞、黄凡、吕幼治、陈俊合
于海霞、叶锦昭、石教智、刘德地、刘青娥
王兆礼、李艳、张灵பைடு நூலகம்谢东瑜、林文杰
李晓华、张贞遴、孙夏平、刘霞、肖华斌
任秀文
珠海市水务局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郭家圣、张 渊
程 远、杨旻
总报告汇总:林凯荣
总报告审阅:陈晓宏
目 录
附图1珠海市水系及水资源分区图
附图2珠海市多年平均年降水深等值线图
附图3珠海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
附图4珠海市河流现状水质分布图
附图5珠海市水功能区划图
附图6珠海市污水处理厂规划分布图
附图7珠海市主要水库分布图(现状、规划)
附图8珠海市主要泵站水厂分布图(现状、规划)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用水结构、规模和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供用水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如我市及澳门的城市原水供水量和净化水供水量2000年分别比1995年递增了18%,其中对澳门特区的供水量2000年比1995年递增了10%。由于城市供水设施建设缺乏全面考虑和统一、科学规划,造成有些供水设施如南岗泵站、西区水厂、唐家水厂等建设超前,其实际供水量远未达到设计规模;而有些供水设施如南区水厂建设又显得严重滞后,从而造成香洲、吉大、南屏、湾仔、拱北等区的用水十分紧张,香洲水厂和拱北水厂超负荷运行。另外,我市主要取水口大都分布在磨刀门、鸡啼门和虎跳门等水道沿线,枯季受咸潮的影响比较大,加上城市的供水调蓄能力又十分有限,从而使得我市及澳门的安全供水能力十分脆弱,枯季的供水安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市积极融入“港深-广佛-珠澳”和泛珠江三角洲的整体区域架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市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经济特区的水安全保障基础。因此,我市迫切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新时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及管理等问题,有重点、分层次地制定事关全市可持续发展大局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推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调配、强化保护和科学管理,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以科学地指导全市水资源安全供给体系的建设。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障澳门、珠海咸期供水总预案的通知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障澳门、珠海咸期供水总预案的通知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障澳门、珠海咸期供水总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1.22•【字号】珠府[2009]10号•【施行日期】2009.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障澳门、珠海咸期供水总预案的通知(珠府〔2009〕10号)各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保障澳门、珠海咸期供水总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珠海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一月二十二日保障澳门、珠海咸期供水总预案总则一、编制目的珠海地理位置特殊,濒临南海,属于珠江出海口最下端城市,城市取水主要来源于珠江口,并承担对澳门供水任务。

在气候方面,珠海属于典型亚热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2088毫米,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每年4~10月。

由于每到当年10月到次年4月珠江流域、本地降雨减少,以及珠江流域中上游大型水电设施的蓄水,影响珠江流域水资源下泄量减少,发生咸潮上溯,致使我市供水原水咸度严重超标,对珠澳两地供水造成严重威胁。

为确保珠澳两地咸期供水安全,有效利用珠江流域枯水期水资源调度和大潮涨退潮落差进行蓄淡抢水,分清相关单位工作责任,建立科学、联动、高效的工作机制,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全力抢淡、节约用水,确保供水咸度不超过国家标准。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珠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珠海本地抢淡蓄水及相关应急处置活动。

四、组织保障成立“珠海市保障珠澳供水指挥部”(下称指挥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霍荣荫同志任总指挥,市政府副秘书长谢汝党、市水务局局长郭仲秋、市供水总公司总经理李东义同志任副总指挥。

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海洋渔业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城管执法局、珠海海事局、珠海航道局、珠海供电局、市供水总公司和各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为成员单位,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15—2020年)文本珠海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八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区划目的 (1)第二条区划依据 (1)第三条区划目标 (3)第四条区划原则 (5)第五条区划范围 (5)第六条分类体系 (6)第七条区划成果 (8)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8)第八条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 (8)第九条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 (9)第十条开发利用现状 (10)第十一条面临的形势 (11)第三章海洋基本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 (13)第十二条总体布局 (13)第十三条海洋基本功能分区概述 (15)第十四条农渔业区 (16)第十五条港口航运区 (16)第十六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17)第十七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18)第十八条海洋保护区 (19)第十九条特殊利用区 (19)第二十条保留区 (20)第四章实施保障措施 (20)第二十一条区划实施管理 (20)第二十二条海域使用管理 (22)第二十三条海洋环境保护 (23)第二十四条基础能力建设 (23)第二十五条监督检查与执法 (23)第二十六条法制建设与宣传 (24)第五章附则 (24)第二十七条区划效力 (24)第二十八条区划附件 (2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划目的海洋功能区划是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是海域资源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以及编制各类涉海规划的法定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在综合考虑珠海市海域自然属性、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按照《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制定本区划。

以协调和规范珠海海域开发活动,加强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海域开发、保护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区划依据(一)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1 —8.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9. 《围填海管控办法》;10.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11. 《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12. 《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文本(20090503)

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文本(20090503)

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2008~2020)文本与图集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环保局二OO九年五月委托单位: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环境保护局编制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主持: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总工副教授)报告编制:李耀初(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王颖(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周劲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讲师)何智远(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周雪玲(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南燕(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马涛(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技术顾问:李适宇(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领导小组组长:毛东信副组长:熊豪品潘明成员:陈金华贾建红吴纯德吴锡汉梁玉昭王淳麦驱海曲波陈长才卢晓波陈永章邵英贤廖中和王泽俊詹林刘荣茂叶建勋刘重阳《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参加工作人员珠海市环境保护局梁玉昭张勇黄汉鹏苏锦顺侯小凤李慧毕冬静湛福祥关群顺洪国荣钟浩文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修编背景 (1)二主要修编依据 (1)三区划范围 (4)四调整原则 (4)第二章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5)一地理概况 (5)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5)三经济发展现状与目标 (6)第三章海域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7)一海域水质现状评价 (7)二入海河口水质现状评价 (7)三海域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 (8)第四章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10)一现有海洋功能区划概况 (10)二现有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概况 (10)三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 (12)第五章管理措施与对策建议 (17)一管理措施 (17)二对策建议 (18)附件..................................................................................................................... - 19 -一附表............................................................................................................. - 20 - 二附图............................................................................................................. - 20 -第一章总则一修编背景《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已于1999年7月27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颁布实施,该功能区划将珠海市近岸海域划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共18个功能区(见附表1:原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附图1: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现状图)。

水资源论证报告(汇集)

水资源论证报告(汇集)

水资源论证报告(汇集)“水资源论证报告”是我兢兢业业创作的,我深信它会令您满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将它分享给您的朋友们,让更多人了解它。

通常情况下,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纠正经验中的错误。

每当我们完成一项任务时,常常需要编写报告,报告则是我们学习(或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一、论题选定的背景和意义水是人类的重要生存资源之一,没有水,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将无法存活。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使得水资源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

尤其是我国的水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不仅存在地区性的水资源短缺,更面临地区性水资源污染、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因此,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已成为全球和我国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论证水资源状况1.我国水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我国地域广大,但其水资源总量却不多,仅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大多数地区水资源缺乏原始条件,如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地区、洱海地区等,每年的水资源总量仅相当于全国用水量的3-6%。

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充足,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0%以上。

2.我国水资源的水质逐年恶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水质干净的水源已经不足1/3,水质差、不适用于人类饮用的水源占全国的20%以上,且我国河流、湖泊、水库中大量外来物质的排放已经影响到了原有的自然水环境。

3.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尽管我国是人口大国,但其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极低,目前只有22%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而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城市地区,高消耗、浪费现象严重,一些行业和部门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建议与措施1.加强水资源的保护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特殊情况和问题,我们建议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尽量减轻人类对水资源的压力,降低水资源的污染和损失。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我们特编制本报告,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2. 项目地点:[项目所在区域]3. 项目内容:[项目具体内容]4. 项目规模:[项目规模]5.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金额]6. 项目工期:[项目预计工期]三、水资源现状分析1. 水资源总量:根据我国水资源普查数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为[具体数值],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具体数值],地下水资源量为[具体数值]。

2. 水资源分布:[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具体表现],如[具体例子]。

3. 水资源质量:[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水质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为[具体污染源],如[具体例子]。

四、水资源利用分析1. 农业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农业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2. 工业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工业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3. 生活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活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4. 生态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五、水资源保护措施1. 节约用水:推广节水型设备,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成本。

2. 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保护水资源。

3. 水污染治理:加强水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环境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报批稿)珠海市水务局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2008年6月项目名称: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委托单位:珠海市水务局承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领导小组成员:组长:余荣霭(市政府)副组长:梁社新(市水务局)、武林(市发展计划局)成员:钟惠明(市水务局)、何洪广(市发展计划局)郑卫东(市经贸局)、张瑞雄(市国土资源局)熊豪品(市环保局)、黄东(农业局)、李叶新(市气象局)技术小组成员:钟惠明、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张渊、程远项目总负责:陈晓宏教授(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中心)主任,博导)专题负责:刘青娥博士(专题一),吕幼治副教授、林文杰硕士(专题二),张灵博士(专题三),李艳博士(专题四),江涛博士、黎坤讲师、黄凡工程师(专题五),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六)、刘丙军讲师、刘德地博士(专题七),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八),刘祖发副教授(专题九)、陶贞副教授(专题十)参与人员:中山大学陈晓宏、江涛、刘祖发、涂新军、刘丙军黎坤、陶贞、黄凡、吕幼治、陈俊合于海霞、叶锦昭、石教智、刘德地、刘青娥王兆礼、李艳、张灵、谢东瑜、林文杰李晓华、张贞遴、孙夏平、刘霞、肖华斌任秀文珠海市水务局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郭家圣、张渊程远、杨旻总报告汇总:林凯荣总报告审阅:陈晓宏目录前言 (1)1 总纲 (1)1.1珠海市自然社会基本认识 (1)1.1.1 自然地理 (1)1.1.2 河流水系 (2)1.1.3 社会经济概况 (4)1.2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1.2.1 指导思想 (8)1.2.2 规划原则 (9)1.3规划单元与水平年 (9)1.3.1 水资源5级分区 (9)1.3.2 规划基准年和水平年 (10)1.4目标与任务 (10)1.4.1 总体目标 (10)1.4.2 主要任务 (10)1.5规划专题 (11)1.6规划依据及参考材料 (11)1.6.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1)1.6.2 广东省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2)1.6.3 珠海市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12)2 水资源调查评价 (14)2.1水资源调查评价概述 (14)2.2降水 (14)2.2.1 降水空间特性 (15)2.2.2 降水时间分布特性 (15)2.3蒸发 (16)2.4地表水资源量 (17)2.5地下水资源量 (18)2.6地表水水质 (18)2.7水资源总量 (22)2.8水资源可利用量 (22)2.9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23)2.9.1 水资源数量演变趋势 (23)2.9.2 水资源质量演变趋势 (24)2.10水资源评价 (25)2.10.1 水资源量与全省、全国的比较 (25)2.10.2 珠海市水资源特征 (25)3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27)3.1供水情势分析 (27)3.1.1 供水基础设施 (27)3.1.2 供水能力 (27)3.1.3 供水量 (28)3.1.4 供水量变化趋势 (29)3.1.5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30)3.1.6 供水水源水质 (30)3.2用水情势分析 (31)3.2.1 现状用水量及用水结构 (31)3.2.2 用水量变化趋势 (32)3.2.3 用水消耗量 (33)3.2.4 用水效率 (34)3.2.5 城市供用水 (34)3.2.6 河道内用水 (34)3.3废污水排放量 (35)3.4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分析 (36)4 经济社会指标及水资源需求预测 (38)4.1基本要求 (38)4.2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38)4.2.1 人口与城镇化 (38)4.2.2 国民经济发展 (39)4.2.3 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分析 (40)4.3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41)4.3.1 生活需水 (41)4.3.2 农业需水 (43)4.3.3 工业需水 (45)4.3.4 建筑业及第三产业需水 (47)4.3.5 三次产业需水结构分析 (49)4.4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51)4.4.1 河道内需水分析 (51)4.4.2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 (52)4.5河道外总需水分析 (53)4.5.1 基本方案 (53)4.5.2 推荐方案 (54)4.6成果合理性分析 (55)4.6.1 单位用水指标分析 (55)4.6.2 用水效率分析 (56)5 节约用水规划 (58)5.1现状用水与节水水平分析 (58)5.1.1 农业用水现状分析 (58)5.1.2 工业用水现状分析 (58)5.1.3 生活用水现状分析 (59)5.2节水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60)5.2.1 指导思想 (60)5.2.2 规划原则 (61)5.3节水标准与节水潜力 (62)5.3.1 节水标准 (62)5.3.2 节水潜力 (64)5.4农业节水 (66)5.4.1 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66)5.4.2 节水方案 (66)5.4.3 节水措施 (67)5.5工业节水 (69)5.5.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69)5.5.2节水方案 (69)5.5.3节水措施 (70)5.6生活节水 (72)5.6.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72)5.6.2节水方案 (72)5.6.3节水措施 (72)5.7建筑业与第三产业节水 (74)5.7.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74)5.7.2节水方案 (74)5.7.3节水措施 (75)6 高质和谐的水环境保护体系 (77)6.1水功能区划与水质目标 (77)6.2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80)6.2.1 水域纳污能力 (80)6.2.2 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81)6.3污水处理与回用规划 (84)6.3.1 污水处理现状 (84)6.3.2 存在问题 (85)6.3.3 污水处理规划方案 (85)6.3.4 污水回用规划 (86)6.4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方案 (87)7 供水预测 (94)7.1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94)7.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94)7.1.2 水量形势分析 (95)7.1.3 水资源质量形势分析 (96)7.1.4 主要取水点咸度统计 (96)7.2供水工程规划 (98)7.3供水方案集拟定 (101)7.3.1 供水方案初拟 (101)7.3.2可供水量估算 (104)7.3.3供水方案综述 (106)8 水资源合理配置 (108)8.1目的、任务和原则 (108)8.1.1 基本概念 (108)8.1.2 目的 (108)8.1.3 任务 (109)8.1.4 基本原则 (110)8.2基本原理及方法 (110)8.2.1 水资源配置系统概化 (110)8.2.2 总体思路 (113)8.2.3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方法 (114)8.2.4 水资源供需计算原理及其方法 (114)8.2.5 配置方案集设置 (114)8.3珠海市水资源供需“一次平衡”分析 (117)8.3.1 分析原则 (117)8.3.2 基准年供需平衡分析 (118)8.3.3 各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一次平衡”分析 (121)8.4珠海市水资源合理配置 (124)8.4.1 水资源配置结果 (125)8.4.2 水资源配置方案比选与分析 (130)8.4.3 水资源配置推荐方案结果分析 (132)8.5特枯干旱年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预案 (135)9 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工程方案 (136)9.1总体布局 (136)9.1.1 水资源开发布局 (136)9.1.2 节水 (136)9.1.3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 (137)9.1.4 供水体系 (137)9.1.5 城市供水水源地布局 (137)9.2节水布局和工程方案 (139)9.2.1 2010水平年节水工程实施方案 (139)9.2.2 2020水平年节水工程实施方案 (140)9.2.3 2030水平年节水工程实施方案 (142)9.3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回用布局及其工程方案 (143)9.3.1 饮用水源地保护对策 (143)9.3.2 工业污染控制措施 (144)9.3.3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案 (145)9.3.4 跨界河流交界面的水质控制措施 (146)9.3.5 前山河水污染控制对策 (148)9.3.6 主要河涌的水环境改善对策 (149)9.3.7 生态修复措施 (150)9.3.8 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 (153)9.3.9 水质站网规划 (154)9.3.10 污水回用工程实施方案 (157)9.4供水布局和工程方案 (160)9.4.1 珠海市供水体系总体布局 (160)9.4.2 病险水库加固改造 (161)9.4.3 灌区工程续建配套 (162)9.4.4 在建及规划的蓄引提工程情况 (163)9.4.5 供水系统规划 (164)9.4.6 其他水源利用 (168)10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非工程措施保障措施 (170)10.1珠海市水权、水市场和水价体制 (170)10.1.1 建立珠海市合理的水权制度 (170)10.1.2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 (172)10.1.3 珠海市水市场的建立及其运作模式 (174)10.1.4 形成科学的水市场激励体系 (174)10.2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及其政策法规建设 (176)10.2.1 完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176)10.2.2 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 (177)10.2.3 强化水资源配额制管理 (180)10.2.4 水务工程管理 (181)10.2.5 水务资产管理 (183)10.2.6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后的效果估计 (184)10.2.7 城乡水务一体化信息化管理 (184)10.3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法规政策 (185)10.3.1 珠海市地方水政策法规的规范、协调、健全和完善 (185)10.3.2 执法队伍与执法体系的建设 (185)10.4珠海市水务科技发展与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186)10.4.1 珠海市水务科技发展规划 (186)10.4.2 珠海市水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188)11 实施效果评价 (191)11.1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191)11.2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 (191)11.2.1 评价技术路线 (191)11.2.2 评价指标体系 (191)11.3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93)11.3.1 供水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93)11.3.2 节约用水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94)11.3.3 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回用规划实施的效益评价 (197)11.3.4 水系统总体效益评价 (200)12 结论与建议 (204)12.1结论 (204)12.2建议 (207)附图1 珠海市水系及水资源分区图附图2 珠海市多年平均年降水深等值线图附图3 珠海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附图4 珠海市河流现状水质分布图附图5 珠海市水功能区划图附图6 珠海市污水处理厂规划分布图附图7 珠海市主要水库分布图(现状、规划)附图8 珠海市主要泵站水厂分布图(现状、规划)前言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用水结构、规模和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供用水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