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之欧阳家百创编

合集下载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一、定义创伤性休克是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

因此创伤性休克较之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的病因、病理要更加复杂。

二、临床表现1、休克早期(估计失血量小于总血容量的20%)①神志紧张、烦躁、口渴、面色苍白、黏膜干燥、呼吸深而快、脉搏加快(90-110次∕分)。

②血压则可正常或稍低,收缩压≥80mmHg,脉压缩小<20mmHg。

③外周静脉充盈度降低、尿量轻度减少。

④体位改变时引起的心率增加以及舒张压的下及下降,有助于发现轻、中度血容量降低。

2、休克期①意识虽清,但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②呼吸浅快,脉搏细速(110-140次∕分)。

③血压下降,收缩压(60-80mmHg),脉压差更为缩小明显,少尿或无尿,尿量<20ml∕h。

④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⑤估计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20%-40%。

3、休克晚期①神志不清。

②全身皮肤、粘膜紫绀,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潮式呼吸脉搏细弱不清;血压下降明显<60mmHg或测不到;无尿。

③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有消化道出血,提示有DIC。

④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氧不能改善呼吸状况,提示有ARDS。

三、护理问题1、组织灌注量不足:与大量失血、失液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微循环障碍、肺泡与微血管间气体交换减少有关。

3、体温异常:与感染、组织灌注不足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抵抗力降低、侵入性治疗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和意外伤害的危险:与微循环障碍、烦躁不安、意识不清、疲乏无力等有关。

6、恐惧:与大出血危及生命有关。

四、观察要点1、神志、瞳孔、面色、末梢循环及颈静脉和周围经脉的充盈程度的变化,及早发现与判断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密切观察P、R、Spo2、BP、脉压差、CVP的变化并定时记录。

如出现脉搏细弱不清、脉率加速、呼吸>30次/分或8次/分以下,不规则,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小,则提示病情恶化;如脉搏逐渐增强、脉率转为正常,呼吸减慢、并逐渐规则,血压上升,脉压增大,则提示病情好转。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病因】
创伤性休克多由严重外伤引起,如大面积撕脱伤、严重烧伤、全身多发性骨折、挤压伤或大手术等。

【处理原则】
补充血容量及对症处理。

1.急救处理对危及生命的情况,如胸部损伤所致的连枷胸、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优先紧急处理。

骨折处妥善固定并制动,以免加重损伤。

2.补充血容量积极快速补液仍是创伤性休克的首要措施,补液量及种类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指标、创伤情况等综合考虑。

3.镇静镇痛创伤后剧烈的疼痛可加重应激反应,应酌情使用镇静镇痛药。

4.手术治疗一般在血压回升或稳定后进行。

5.预防感染应尽早使用抗生素。

【护理措施】
1.急救护理分清轻重缓急,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控制明显的外出血,妥善固定受伤肢体,采取体克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

需急诊手术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2.心理护理由于创伤性休克发生突然,病人及家属缺乏心理准备,大多处于极度恐慌、焦虑的状态,甚至可能出现情绪休克。

护士应理解并鼓励病人表达情绪,做好安慰及解释工作,使病人及家属情绪稳定,能配合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3.疼痛护理对疼痛剧烈者应及时予以镇痛。

存在呼吸障碍者禁用吗啡,以免呼吸抑制。

【病因】
创伤性休克多由严重外伤引起,如大面积撕脱伤、严重烧伤、全身多发性骨折、挤压伤或大手术等。

创伤护理常规之欧阳家百创编

创伤护理常规之欧阳家百创编

急性创伤的护理常规欧阳家百(2021.03.07)1 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昏迷患者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2 根据病情适当休息或绝对卧床休息,昏迷,狂躁者由专人护理,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3 饮食:根据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重症患者禁食或鼻饲或静脉补充液体。

4 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抢救,保护气道。

对于开放性伤口给予包扎止血,如有骨折应进行夹板固定。

充分暴露患者,检查有无其他出血及骨折。

5 严密观察创伤患者的病情变化:(1)正确判断伤情,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瞳孔和生命体征,重症患者专人护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气道通畅与充分给氧,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

(3)察患者出血及骨折部位,检查纱布敷料是否干燥,有无再次出血。

检查夹板固定部位皮肤温度,末梢血运是否正常。

(4)椎脊柱骨折患者,应注意保护患者气道,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做好轴线翻身工作,保护好患者受压部位皮肤。

6 对昏迷,惊厥及重症患者,加强口腔护理及会阴护理,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7 备好各种抢救设备及药品,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电除颤。

8 对于需要各种检查及手术患者及时开放绿色通道,协助做好检查及护送入手术室,并做好交接。

9根据患者伤情做好心理护理,对于因骨折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做好精神安慰,减少不良刺激劝导患者及家属树立抢救治疗信心。

健康指导1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解除顾虑,建立信心。

2 指导患者学会观察骨折固定部位皮温及血运。

3 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减轻便秘。

4 指导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防止褥疮发生。

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1 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昏迷患者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2 根据病情绝对卧床休息,昏迷,狂躁者由专人护理,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加床护栏,必要时时可用约束带进行约束,避免发生意外。

3 饮食:根据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重症患者禁食或鼻饲或静脉补充液体。

4 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抢救,保护气道。

对于开放性伤口给予包扎止血,充分暴露患者,检查有无其他出血及损伤。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观察神志、瞳孔、面色、末梢循环及颈静脉和周围静脉的充盈程
度的变化,及早发现与判断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密切观察P、R、SPO2、BP、脉压差、CVP的变化并定时记录。

3、记录尿量、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尿色和性状。

4、观察专科情况:肢体肿胀、血运、动脉搏动、感觉、活动度、伤
口出血。

5、注意有无颅脑、胸、腹等多发伤;有无并发症和基础疾病。

护理要点
1、立即取休克体位、保暖,骨折处制动和固定,心电监护监测生命
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4-6升/ 分,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2、建立静脉通路,选择血管宜在上肢,立即开放两条大口径静脉通
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抽血作交叉配血,在抗休克的同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3、留置导尿监测每小时尿量,如发现病人尿量减少,颜色呈浓茶色,
说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肾功能损害;如颜色为鲜红色,说明肾挫伤。

4、遵医嘱严格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药物滴速,避免血压骤降,
必要时加速输液或加压输血、血浆等,以补充循环血量,纠正灌注不足。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仔细观察病人皮肤色泽、弹性等,严
密监测体温,及时使用降温措施。

6、保持患者舒适体位,翻身,做好生活护理,使用床栏、约束带,
保持肢体功能位,并进行肢体按摩。

7、做好褥疮和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指导
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

2、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饮食,根据病情从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

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不适随诊。

【实用】-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常规

【实用】-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常规
1 临床表现:创伤性休克与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出血量密切相关,切勿忽略极有价值的创伤体征。

1.1有创伤史。

1.2 神志烦躁或模糊,口唇面色苍白或紫绀,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1.2 休克指数的计算: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mmHg),一般正常为0.5左右。

如指数=1,表示血容量丧失20%~30%;如果指数>1~2时,表示血容量丧失30%~50%。

2 急救护理
2.1 快速扩容,建立两条以上大口径静脉通路补充液体。

2.2 伤口包扎止血。

2.3 配血,备血,做好术前准备。

2.4 保暖。

2.5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口唇颜色、呼吸状态。

2.6 准确记录。

备齐抢救物品。

2.7 如为成批意外伤员应做到:接到通知及时上报;专人分诊,根据病情安排病人就诊。

3 观察要点
3.1 生命体征的监测(心率、血压)。

3.2 输液治疗、应用药物效果监测。

3.3 呼吸状态的观察。

3.4 伤口的观察。

4 流程。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病因】
创伤性休克多由严峻外伤引起,如大面积撕脱伤、严
峻烧伤、全身多发性骨折、挤压伤或大手术等。

【处理原则】
补充血容量及对症处理。

1.急救处理对危及生命的状况,如胸部损伤所致的连枷胸、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优先紧急处理。

骨折处妥当固定并制动,以免加重损伤。

2.补充血容量乐观快速补液仍是创伤性休克的首要措施,补液量及种类应依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血流淌力学指标、创伤状况等综合考虑。

3.冷静镇痛创伤后猛烈的痛苦可加重应激反应,应酌情使用冷静镇痛药。

4.手术治疗一般在血压回升或稳定后进行。

5.预防感染应尽早使用抗生素。

【护理措施】
1.急抢救理分清轻重缓急,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留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掌握明显的外出血,妥当固定受
伤肢体,实行体克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

需急诊手术者,乐
观做好术前预备。

2.心理护理由于创伤性休克发生突然,病人及家属缺
乏心理预备,大多处于极度恐慌、焦虑的状态,甚至可能消
失心情休克。

护士应理解并鼓舞病人表达心情,做好劝慰及解释工作,使病人及家属心情稳定,能协作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3.痛苦护理对痛苦猛烈者应准时予以镇痛。

存在呼吸障碍者禁用吗啡,以免呼吸抑制。

【病因】
创伤性休克多由严峻外伤引起,如大面积撕脱伤、严
峻烧伤、全身多发性骨折、挤压伤或大手术等。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

主讲人: 时光:介入人员:创伤性休克的护理一.界说创伤性休克是因为机体遭遇激烈的暴力打击主要脏器毁伤.大出血等使有用轮回血量锐减,微轮回灌注缺少;以及创伤后的激烈痛苦悲伤.恐怖等多种身分分解形成的机体代偿掉调的分解征.是以创伤性休克较之单纯的掉血性休克的病因.病理要加倍庞杂.二.临床表示1.休克早期(估量掉血量小于总血容量的20%)①神志主要.焦躁.口渴.面色惨白.黏膜湿润.呼吸深而快.脉搏加快(90-110次∕分).②血压则可正常或稍低,紧缩压≥80mmH g,脉紧缩小<20mmHg.③外周静脉充盈度降低.尿量轻度削减.④体位转变时引起的心率增长以及舒张压的下及降低,有助于发明轻.中度血容量降低.2.休克期①意识虽清,但神志淡漠.反响迟钝.②呼吸浅快,脉搏细速(110-140次∕分).③血压降低,紧缩压(60-80mmHg),脉压差更为缩小显著,少尿或无尿,尿量<20ml∕h.④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⑤估量掉血量为总血容量的20%-40%.3.休克晚期①神志不清.②全身皮肤.粘膜紫绀,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呼吸艰苦,甚至消失潮式呼吸脉搏细弱不清;血压降低显著<60mmHg或测不到;无尿.③皮肤.黏膜消失瘀斑或有消化道出血,提醒有DIC.④消失进行性呼吸艰苦.吸氧不克不及改良呼吸状况,提醒有ARDS.三.不雅察要点1.神志.瞳孔.面色.末梢轮回及颈静脉和四周经脉的充盈程度的变更,及早发明与断定症状,发明平常实时陈述大夫.2.亲密不雅察P.R.Spo2.BP.脉压差.CVP的变更并准时记载.如消失脉搏细弱不清.脉率加快.呼吸>30次/分或8次/分以下,不规矩,血压降低.脉压差减小,则提醒病情恶化;如脉搏逐渐加强.脉率转为正常,呼吸减慢.并逐渐规矩,血压上升,脉压增大,则提醒病情好转.3.记载尿量.24h出入量,不雅察尿色和性状.若病人尿量少于25ml /h,标明血容量缺少;尿量稳固在30ml/h以上,提醒休克好转.4.专科情形:肢体肿胀.血运.动脉搏动.感到.运动度.伤口出血.5.留意有无颅脑.胸.腹等多发伤.6.心理状况:休克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加之挽救进程中应用的监护仪器多,应留意评估患者的情感变更及心理推却才能,懂得其不良情感反响的原因.7.有无并发症产生和基本疾病.8.试验室指标和特别检讨:如血气剖析,血流淌力学检测:CVP.PCWP.9.补液进程中有无药物不良反响,大量输血不良反响.五.护理措施1.接到急诊入院通知后,立刻预备挽救所需物品,通知值班大夫.对病人的外部情形进行粗略的评估,取休克卧位.保暖.骨折处制动和固定,应居心电监护,对性命体征进行监护,保持呼吸道通行,并敏捷赐与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4-6升/分,须要时树立人工气道.2.树立静脉通路,选择血管宜在上肢,立刻凋谢两条大口径静脉通路,敏捷填补血容量,同时抽血作交叉配血,在抗休克的同时敏捷做好术前预备.3.留置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如发明病人尿量削减,色彩呈浓茶色,解释有用轮回血量缺少或肾功效伤害,赐与加快输液,甚者急查肾功效;如为鲜红色尿液,解释肾挫伤,应当实时陈述医师,赐与对症治疗.4.医嘱严厉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掌握药物滴速,防止血压骤变,并随时依据血压变更调节滴速;须要时加快输液或加压输血.血浆等,以填补轮回血量,改正灌注缺少.5.精确记载24小时出入水量,细心不雅察病人皮肤光彩.弹性等,周密监测体温,实时应用降温措施.6.创伤处理:运动性出血应尽快止血.一般对表浅伤口出血或四肢血管出血,可先采取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或用止血带办法临时止血,待休克初步改正后,再进行基本的止血措施;对四肢闭合性骨折用夹板或石膏临时固定;检讨有无血胸.气胸.连枷胸等,须要时作胸腔闭式引流和胸带加压包扎;检讨出血的隐藏起源,如血胸.腹内出血或骨盆骨折,当疑惑休克是因为内出血引起,就应在抗休克的同时进行紧迫手术.7.保持患者舒适体位,翻身,做好生涯护理,应用床栏.束缚带,保持肢体功效位,并进行肢体按摩,填补充足的水分.8.按时做好褥疮护理及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之欧阳索引创编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之欧阳索引创编

主讲人: 时间:欧阳家百(2021.03.07)参加人员:创伤性休克的护理一、定义创伤性休克是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

因此创伤性休克较之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的病因、病理要更加复杂。

二、临床表现1、休克早期(估计失血量小于总血容量的20%)①神志紧张、烦躁、口渴、面色苍白、黏膜干燥、呼吸深而快、脉搏加快(90-110次∕分)。

②血压则可正常或稍低,收缩压≥80mmHg,脉压缩小<20mmHg。

③外周静脉充盈度降低、尿量轻度减少。

④体位改变时引起的心率增加以及舒张压的下及下降,有助于发现轻、中度血容量降低。

2、休克期①意识虽清,但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②呼吸浅快,脉搏细速(110-140次∕分)。

③血压下降,收缩压(60-80mmHg),脉压差更为缩小明显,少尿或无尿,尿量<20ml∕h。

④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⑤估计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20%-40%。

3、休克晚期①神志不清。

②全身皮肤、粘膜紫绀,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潮式呼吸脉搏细弱不清;血压下降明显<60mmHg或测不到;无尿。

③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有消化道出血,提示有DIC。

④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氧不能改善呼吸状况,提示有ARDS。

三、观察要点1、神志、瞳孔、面色、末梢循环及颈静脉和周围经脉的充盈程度的变化,及早发现与判断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密切观察P、R、Spo2、BP、脉压差、CVP的变化并定时记录。

如出现脉搏细弱不清、脉率加速、呼吸>30次/分或8次/分以下,不规则,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小,则提示病情恶化;如脉搏逐渐增强、脉率转为正常,呼吸减慢、并逐渐规则,血压上升,脉压增大,则提示病情好转。

3、记录尿量、24h出入量,观察尿色和性状。

若病人尿量少于25ml /h,表明血容量不足;尿量稳定在30ml/h以上,提示休克好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 时间:
欧阳家百(2021.03.07)
参加人员: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
一、定义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

因此创伤性休克较之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的病因、病理要更加复杂。

二、临床表现
1、休克早期(估计失血量小于总血容量的20%)
①神志紧张、烦躁、口渴、面色苍白、黏膜干燥、呼吸深而快、脉搏加快(90-110次∕分)。

②血压则可正常或稍低,收缩压≥80mmHg,脉压缩小<20mmHg。

③外周静脉充盈度降低、尿量轻度减少。

④体位改变时引起的心率增加以及舒张压的下及下降,有助于发现轻、中度血容量降低。

2、休克期
①意识虽清,但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②呼吸浅快,脉搏细速(110-140次∕分)。

③血压下降,收缩压(60-80mmHg),脉压差更为缩小明显,少尿或无尿,尿量<20ml∕h。

④表浅静脉塌
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⑤估计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20%-40%。

3、休克晚期
①神志不清。

②全身皮肤、粘膜紫绀,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潮式呼吸脉搏细弱不清;血压下降明显<60mmHg或测不到;无尿。

③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有消化道出血,提示有DIC。

④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氧不能改善呼吸状况,提示有ARDS。

三、观察要点
1、神志、瞳孔、面色、末梢循环及颈静脉和周围经脉的充盈程度的变化,及早发现与判断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密切观察P、R、Spo2、BP、脉压差、CVP的变化并定时记录。

如出现脉搏细弱不清、脉率加速、呼吸>30次/分或8次/分以下,不规则,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小,则提示病情恶化;如脉搏逐渐增强、脉率转为正常,呼吸减慢、并逐渐规则,血压上升,脉压增大,则提示病情好转。

3、记录尿量、24h出入量,观察尿色和性状。

若病人尿量少于25ml/h,表明血容量不足;尿量稳定在30ml/h以上,提示休克好转。

4、专科情况:肢体肿胀、血运、动脉搏动、感觉、活动度、伤口出血。

5、注意有无颅脑、胸、腹等多发伤。

6、心理状态:休克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加之抢救过程中使用的监护仪器多,应注意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心理
承受能力,了解其不良情绪反应的原因。

7、有无并发症发生和基础疾病。

8、实验室指标和特殊检查:如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检测:CVP、PCWP。

9、补液过程中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大量输血不良反应。

五、护理措施
1、接到急诊入院通知后,立即准备抢救所需物品,通知值班医生。

对病人的外部情况进行粗略的评估,取休克卧位、保暖、骨折处制动和固定,使用心电监护,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迅速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4-6升/分,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2、建立静脉通路,选择血管宜在上肢,立即开放两条大口径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抽血作交叉配血,在抗休克的同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3、留置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如发现病人尿量减少,颜色呈浓茶色,说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肾功能损害,给予加速输液,甚者急查肾功能;如为鲜红色尿液,说明肾挫伤,应该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对症治疗。

4、医嘱严格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药物滴速,避免血压骤变,并随时根据血压变化调节滴速;必要时加速输液或加压输血、血浆等,以补充循环血量,纠正灌注不足。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仔细观察病人皮肤色泽、弹性等,严密监测体温,及时使用降温措施。

6、创伤处理:活动性出血应尽快止血。

一般对表浅伤口出血或四肢血管出血,可先采用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或用止血带方法暂时止血,待休克初步纠正后,再进行根本的止血措施;对四肢闭合性骨折用夹板或石膏临时固定;检查有无血胸、气胸、连枷胸等,必要时作胸腔闭式引流和胸带加压包扎;检查出血的隐蔽来源,如血胸、腹内出血或骨盆骨折,当怀疑休克是由于内出血引起,就应在抗休克的同时进行紧急手术。

7、保持患者舒适体位,翻身,做好生活护理,使用床栏、约束带,保持肢体功能位,并进行肢体按摩,补充充足的水分。

8、按时做好褥疮护理及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