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载体构建分析
TIMP-3N端结构域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的开题报告

TIMP-3N端结构域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 在细胞外基质的代谢中起到关键调节作用。
TIMP-3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蛋白酶的活性, 可以防止血管增生、细胞迁移和肿瘤形成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 TIMP-3的研究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有效地研究TIMP-3的功能和机制, 研究人员通常会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TIMP-3基因的合成载体, 并进行表达和纯化。
近年来, 利用腺病毒作为载体的基因转染技术已经成为常用的基因转移方法, 因为腺病毒具有高效的基因转染能力、针对性强以及易于操作等优点。
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TIMP-3N端结构域重组腺病毒载体, 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 为后续TIMP-3的功能研究提供支持。
3.研究内容和方法3.1 构建TIMP-3N端结构域重组腺病毒载体根据TIMP-3的序列, 合成TIMP-3N端结构域的cDNA, 并将其克隆到经过修饰的腺病毒载体中。
然后, 将构建好的载体转染到HEK 293FT细胞中, 并筛选出稳定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3.2 鉴定TIMP-3N端结构域重组腺病毒载体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IMP-3N端结构域的表达情况, 并使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TIMP-3N端结构域的蛋白表达水平和纯度。
同时, 通过对重组腺病毒载体传染其他细胞系, 检测其基因转染效率和稳定性。
4.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构建出一种TIMP-3N端结构域重组腺病毒载体, 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 验证其表达能力、纯度以及基因转染效率和稳定性等参数。
这将为后续TIMP-3的功能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支持,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应用

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应用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开始趋向于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等方向。
这些技术的实现需要一种特殊的工具——腺病毒载体。
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种不包含RNA病毒的DNA病毒,其表面包裹着许多蛋白质,使其具有较好的基因导入能力。
这使得腺病毒成为一种常用的基因载体,被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学、基因治疗等领域。
腺病毒的构成腺病毒包含一个大小为36 kb的线性双链DNA,这条DNA上编码了丰富的基因信息,其中大约包含40个基因左右。
腺病毒分为革兰氏正染色体和非冠状病毒两种类型,目前在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非冠状病毒型腺病毒。
腺病毒载体构建的两种方法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构建腺病毒载体的方法,分别是端到端的法和质粒基因重组的法。
端到端的法端到端的法在构建腺病毒载体时需要把目标基因全长克隆进腺病毒的基因组中。
这种方法在基因克隆、重组和转染等方面比较复杂,对实验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
同时,这种方法的构建产物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受到细胞内DNA修饰和限制性酶的影响。
质粒基因重组的法对比之下,质粒基因重组的法相对来说较为容易,需要构建的重组质粒包括表示目标基因的转录单元以及与腺病毒DNA重组所需的旁路序列等。
通过将质粒DNA转染至腺病毒蛋白质、酶和基因表达产物等组分共同构成的细胞核中,将质粒DNA与腺病毒DNA进行重组,从而构建出目标腺病毒载体。
质粒基因重组法不仅可以有效克服端到端法受到限制性酶和DNA修饰的影响,而且富于设计灵活度,从而满足更多的实验需求。
腺病毒载体的应用腺病毒载体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细胞体内的基因传递、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方面。
通过腺病毒载体可进行基因敲除、基因转录和基因转译等一系列基因编辑操作。
基因敲除基因敲除是研究腺病毒载体理解生命过程和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可以对特定基因进行敲除,从而寻找与该基因相关联的复杂的生物学催化剂。
目前腺病毒载体敲除方法尤其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生命科学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腺病毒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腺病毒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腺病毒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病毒,其细胞寄主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各种生物。
腺病毒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深入了解腺病毒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病毒学、基因工程和疾病治疗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前提。
一、腺病毒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1. 外壳层腺病毒体的外壳层主要由两种蛋白质组成:纤维蛋白和六角蛋白。
纤维蛋白是一种长而纤细的蛋白物,具有良好的粘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地与宿主细胞结合。
六角蛋白则是形成整个外壳层的基础构件,它们排列成六边形网络,使其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2. 蛋白质盖层和核酸外壳蛋白质盖层和核酸外壳位于外壳层的内部,是构成腺病毒体的另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蛋白质盖层是由三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别组成,其含量分别为30%、7%和2%。
这些蛋白质主要负责调节腺病毒的复制和感染能力。
核酸外壳则是由蛋白质盖层包围的一个空间,其中嵌入了腺病毒的基因组。
二、腺病毒体的功能及研究意义1. 作为病毒的载体腺病毒体是一种病毒载体,可以在转导的过程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从而达到进行基因治疗的目的。
因为腺病毒具有易于操控、稳定性高、容纳大量基因等优点,所以在医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2. 感染宿主细胞腺病毒可以通过接触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从而逐步感染宿主细胞。
为了实现优良的感染效果,腺病毒会根据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选择适当的结构。
3. 克隆表达载体腺病毒在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
一方面用于研究蛋白质的表达、分泌与功能;另一方面,腺病毒也常用于拷贝特定目标序列(如DNA或RNA),并将这些序列导入到人工选定的宿主细胞中进行表达。
因此,腺病毒被称为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工程研究中一种最为常见的表达载体。
总之,腺病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是理解这种病毒如何感染和繁殖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探索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契机。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一代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和生物化学工具的引入,对于腺病毒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化,必将为基因治疗、疾病预防和治疗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
TCRVβ7.1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最新文档

TCRVβ7.1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能够特异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的T 细胞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 ,TCR),在肿瘤抗原的识别及杀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2],将肿瘤抗原特异性识别的TCR基因转染T细胞用于杀伤肿瘤细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之一[3]。
在以往实验中发现转染TCRVβ7.1基因的T细胞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4]杀伤活性明显提高,由于脂质体的转染率较低和毒性较大,现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TCRVβ7.1,以提高转染率和降低毒性。
1材料与方法1.1质粒、菌株和细胞AdMaxTM 腺病毒包装系统(腺病毒骨架质粒、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HEK293细胞)购自加拿大Microbix公司;PBMC从人血分离;质粒pcDNA3.1- TCRVβ7.1、Hela(宫颈癌细胞)及大肠杆菌E.coli DH5α由本室保存。
1.2试剂限制性内切酶、T4DNA连接酶、反转录试剂盒及DNA Mark购自Takara公司。
Lipofectamine2000和Trizol购自Invetrogen公司。
质粒提取及胶回收试剂盒均购自Omega公司。
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天津市灏洋生物制品科技XX公司。
1.3穿梭质粒pDC315 - Vβ7.1的构建穿梭质粒pDC315 - Vβ7.1构建过程如(图1)。
设计一对带有EcoRⅠ和XhoⅠ的TCRVβ7.1引物,PCR产物双酶切后连接到穿梭质粒pDC315中,得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 - Vβ7.1。
图1 穿梭质粒pDC315Vβ7.1的构建1.4重组腺病毒Ad.TCRVβ7.1的包装接种4×105个低代的HEK293细胞于六孔板中,约24h后细胞密度达到60%~80%时,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穿梭质粒和骨架质粒共转染293细胞。
待细胞长满培养板时,将其消化转移至10cm细胞培养皿中继续培养。
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基因治疗的研究

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基因治疗的研究在现代医学中,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已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腺病毒载体的构建是基因治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本文将围绕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展开论述。
一、腺病毒及其载体的特点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类非常常见的病毒,其特点是具有两种形态:圆形和20面体。
腺病毒可以感染人类、猴子、猪、牛和小鼠等动物,可能引起感染后的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然而,腺病毒毒株相对较多,结构和生命周期也非常适合于基因搭载和转导。
因此,腺病毒载体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基因治疗载体。
腺病毒载体的特点是将外源基因插入到其某些基因区域内,通过腺病毒本身的生命周期,将基因表达的信使RNA传递到细胞内,实现基因治疗。
二、腺病毒载体的构建针对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选择腺病毒毒株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腺病毒毒株被发现和鉴定。
选择恰当的腺病毒毒株,可以针对不同治疗疾病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载体来完成基因治疗。
2.构建质粒在选择了合适的腺病毒毒株后,需要构建质粒,以便将外源基因并入腺病毒的基因组。
质粒中除了外源基因外,还包括其他辅助基因,比如腺病毒毒衣壳外衣和细胞克隆等。
而且,对于外源基因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其表达效率和拓扑结构等方面。
3.转染细胞和腺病毒表达质粒构建完成后,通过转染细胞并带入质粒中的外源基因,使细胞“表达”出腺病毒。
随着腺病毒的制备,将腺病毒载体大量表达出来。
三、基因治疗的研究基因治疗是一种针对遗传病和非遗传病的新型治疗方法,它通过人工调控异常基因的表达,达到基因治疗的效果。
具体来说,是针对某些致病基因的缺失或突变,通过腺病毒载体的插入溶液,传递外源基因到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代替致病基因,达到基因治疗的效果。
研究表明,基因治疗可以在癌症、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展望尽管基因治疗在现在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未来,随着载体、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并会为治疗一些顽疾带来新的突破。
MAGE-A3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的开题报告

CRT/MAGE-A3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癌症是世界公认的重大疾病之一,在其中恶性黑色素瘤的死亡率也非常高。
通过疫苗调节免疫系统来预防或治疗癌症的方法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恶性黑色素瘤。
而MAGE-A3和CRT是在恶性黑色素瘤中表达的抗原,且它们的表达在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有明显的差异。
因而它们被认为是恶性黑色素瘤的潜在免疫治疗靶点。
二、研究内容和方案
本研究通过将MAGE-A3和CRT基因插入到腺病毒载体中,构建CRT/MAGE-A3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细胞水平表达融合蛋白。
具体步骤如下:
1. 通过RT-PCR方法从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提取MAGE-A3和CRT 基因。
2. 将MAGE-A3和CRT基因克隆到腺病毒载体中,形成CRT/MAGE-A3重组载体。
3. 利用PCR进行扩增,通过酶切和测序进行CRT/MAGE-A3重组载体的鉴定。
4. 将CRT/MAGE-A3重组载体转染到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中,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融合蛋白CRT/MAGE-A3的表达和纯度。
三、研究预期结果
1. 成功构建CRT/MAGE-A3重组腺病毒载体。
2. 观察到CRT/MAGE-A3的表达并在细胞中得到验证。
3. 为下一步开展体内实验打下坚实基础,为疫苗调节免疫系统来预防或治疗癌症奠定理论基础。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望为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也有望开展潜在的抗癌疫苗研究。
同时还有望在癌症免疫治疗的新技术方面提供一定的探索,为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医学〗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BTEB2简介
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转录因子 功能:促进VSMC增殖和表型转化
外源性基因的制备
VSMC中提取总RNA RT-PCR得到BTEB2 cDNA 体会:从目的基因丰度高的组织或细胞
中提取。
重组穿梭质粒的构建--将 PCR产物克隆到穿梭质粒
用BamH I 和 EcoR I 双酶切穿梭质粒 pDC315及BTEB2 cDNA
用T4连接酶将BTEB2 cDNA反向连接到 穿梭质粒 定向克隆
体会:设计引物时引入需要的酶切位点 可使基因定向克隆的程序简化
重组穿梭质粒的鉴定
酶切鉴定:用BamH I 和 EcoR I 双酶切 重组穿梭质粒pDC315ASBTET2,电泳
目的片段测序
重组腺病毒的制备
脂质体介导重组穿梭质粒和腺病毒基因组质粒 共转染293细胞
腺病毒载体的包装细胞
HEK293细胞的培养 高糖型DMEM 10%FBS(构建),10%NBS(扩增)
HEK293细胞的传代次数与腺病毒载体构 建和扩增 构建:<20代--构建成功的关键 扩增:无特殊要求
重组原理
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
以反义BTEB2腺病毒表达载体为例 介绍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过程
重组腺病毒的鉴定
病变293细胞于液氮、37°C反复冻融, 离心
取上清提取重组病毒DNA 用目的片段引物和病毒基因组特征片段
引物作PCR
病毒滴度测定
24孔培养板每孔接种1×105个293细胞 培养24小时后,取病毒转染液0.2ml加
PBS至总量2ml,混匀后作10倍比稀释至 第8管,每孔加入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液 0.2ml。 37°C 5%CO2培养1小时后,每孔补加 1.5ml培养液,继续培养36-48小时
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介绍

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介绍腺病毒载体是一种常用的基因传递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研究领域。
为了应对不同研究需求和提高载体表达效率,许多研究人员和企业建立了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以帮助加速基因传递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是一种综合的研究和生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载体构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感兴趣的基因序列插入腺病毒基因组的合适位点。
在载体构建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载体类型、启动子、响应元件等,以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时机。
2. 载体包装:通过与辅助质粒(helper plasmid)共转染细胞,使细胞内形成完整的腺病毒基因组,并通过细胞内重组事件来复制和包装腺病毒颗粒。
载体包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参考文献中的方法和优化步骤,以获得高效的包装效率。
3. 病毒扩增:将包装好的腺病毒载体接种到适宜的宿主细胞中,通过培养和扩增过程,使腺病毒繁殖并增加至足够的浓度。
扩增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细胞的生长状态、感染剂量和细胞培养条件,以获得高产量和活性的腺病毒。
4. 病毒纯化:通过离心、超滤和柱层析等技术手段,从扩增培养物中纯化腺病毒颗粒。
纯化过程中,可以采用单步或多步骤的方法来去除杂质、浓缩和提纯腺病毒。
5. 固定化:对腺病毒进行固定化处理,可用于获得更稳定、可储存和长期使用的腺病毒制剂。
常用的固定化方法包括酶解固定化、化学固定化、冻干固定化等。
6. 质量检测:对纯化的腺病毒产品进行质量鉴定,包括病毒滴度测定、细胞感染测定、基因表达水平测定等。
同时,还可以进行病毒颗粒观察、基因序列测定、重组蛋白表达等验证实验。
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研究的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系统、规范和高效的工艺流程,可以大幅度减少研究人员在载体构建、病毒包装和纯化等环节上的工作量,同时提高腺病毒的产量和纯度。
这为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以及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腺病毒载体工艺平台是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体。产生的免疫反应较弱,其安全性和载体容 量有所改进,但病毒包装难度和出毒滴度下降厉 害,应用局限。
第三代腺病毒载体:缺失了全部的(无病毒载体等)或大部分腺病毒
基因,仅保留ITR和包装信号序列。这一载体系 统需要一个腺病毒突变体作为辅助病毒。
腺病毒载体大多以5型(Ad5)、2型(Ad2)为基础
重组系统由2种质粒 构成:一、包含全 部(或右侧大部分) 腺病毒基因组DNA 的大质粒,即骨架 质粒
二、小的穿梭质粒,其带有 目的基因的表达盒以及表达 盒两侧的与大质粒上的目的 基因拟插入部位同源序列 (左右臂)
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
稳定 性高
安全性好 无需整合进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 基因组外游离状态下表达,整合突变致癌可能性小。
病毒基因组组成 载体容量 基因整合功能
表达丰度 表达时间 感染细胞类型 滴度U/ml 四环素诱导系统 毒性作用
腺病毒表达系统 慢病毒表达系统
逆转录病毒
双链DNA <8kb
单链RNA <8kb
单链DNA <6kb
E2蛋白涉及AdDNA复制 E3蛋白对抗宿主的抗病毒防御系统 E4蛋白调节有效的晚期基因转录
腺病毒分类
第一代腺病毒载体:一般将E1或E3基因缺失的腺病毒载体成为一代
载体。此类型载体在未纯化时可引发机体产生较 强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纯化后可安全使用, 体内表达周期可达4周。(科研、临床应用最广 泛 ,一般常用Ad5型腺病毒)
无,病毒基因组游 离于宿主基因组之 外,瞬时表达外源 基因
有,病毒基因组整 有 合到宿主基因组, 长时间、稳定表达 外源基因
高水平表达
中
中
快(1-2天)
慢(2-4天)
快(1-2天)
分裂和不分裂细胞 1012
分裂和不分裂细胞,分裂cell,但在干 适用于难转染细胞 细胞中表达效率低
109
109
不可以
TET-ON,TET-OFF
腺病毒粒子相对稳定,插入外源基因的病毒基因组在 连续传代中保持不变,易于用重组DNA技术操作。
宿主范 可转入分裂后的非分裂细胞中发挥作用,可以感染处
围广
于分裂状态的细胞。
感染 性
强
可经不同途径进入不同组织(可以在肠道内繁殖,也可 以 在呼吸道内繁殖。
包装容量 改建腺病毒基因部分缺失载体的克隆容量可达10kb, 大 腺病毒基因完全缺失载体克隆容量可达37kb。
腺病毒
• 腺病毒 Adenovirus 最初由人类腺样增殖体组织培养中分 离得到的,此病毒名称也由此而来。质粒是直径约70毫微 米的正二十面体,各顶点具有突起。结构亚基总数为252 个。核酸是双链DNA,分子量20—25×106。无包膜。在被感 染的细胞核中增殖,病毒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再输送到 细胞核。
• 腺病毒可见于人、鸡、牛、狗、鼠、猪和猴中,并各自具 有严格的寄主特异性,不感染他种动物。对人类可引起感 冒症状、呼吸系统不适等。
腺病毒 是一种大分子线性双链无包膜DNA病毒。它 通过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然后腺病 毒基因组转移至细胞核内,保持在染色体外,不整 合进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
腺病毒的基因及其功能
ITR Ψ E1a/E1b E2 E3 E4 ITR
腺病毒基因组编码数十个腺病毒的结构和功能蛋白,分为早期表达和晚 期表达。
早期表达的蛋白是功能蛋白,晚期表达的有功能蛋白也有结构蛋白,并 且早期的功能蛋白能够调控晚期蛋白的表达。
早期表达的E1区蛋白(甚至包括E2区蛋白)是腺病毒基因组复制、病毒 包装和其他蛋白表达翻译所必须的,但其对细胞毒性也是很强的。
可以
基因过表达 常见应用
包装容量大,可以 满足较大基因的包 装,是过表达基因 的优选工具
1、体外基因转导 2、基因治疗
包装容量有限,过 表达的基因过大时 病毒滴度受到影响
同上
包装容量有限,过 表达的基因过大时 病毒滴度受到影响
体外基因转导,突 变筛选,功能基因 库构建
不可以
细胞毒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遗传毒性
遗传毒性
免疫原性 动物模型
安全系数 能否用于miRNA RNAi
腺病毒表达系统 慢病毒表达系统 逆转录病毒
高免疫原性
低免疫原性
低
不能得到转基因动 可产生转基因动物 可以,但很难 物
高
高
中
可以
可以
不可以
病毒进入细胞往往 引起细胞内干扰素 反应,不适合做 RNAi实验
适合,是优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