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安防线缆基本知识

安防线缆基本知识

安防线缆基本知识-RVV/AVVR/RVVP/SYV/SWYV区别
安防线缆基本知识-RVV/AVVR/RVVP/SYV/SWYV区别RVV 与KVV RVVP 与KVVP
区别:RVV 和RVVP 里面采用的线为多股细铜丝组成的软线,即RV线组成。

KVV 和KVVP 里面采用的线为单股粗铜丝组成的硬线,即BV线组成。

AVVR 与RVVP
区别:东西一样,只是内部截面小于0.75平方毫米的名称为AVVR,
大于等于0.75平方毫米的名称为RVVP.
SYV 与SYWV
区别:SYV是视频传输线, 用聚乙烯绝缘。

SYWV是射频传输线,物理发泡绝缘。

用于有线电视。

RVS 与RVV 2芯
区别:RVS为双芯RV线绞合而成,没有外护套,用于广播连接。

RVV 2芯线直放成缆,有外护套,用于电源,控制信号等方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信号传输线的特性与匹配原则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信号传输线的特性与匹配原则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信号传输线的特性与匹配原则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信号传输中,信号线的特性和匹配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中信号传输线的特性,并探讨匹配原则。

一、信号传输线的特性在模拟电子技术中,信号传输线是指用来传输信号的导线、电缆或PCB线路等。

了解信号传输线的特性对于正确设计和运用模拟电子技术至关重要。

1. 传输线的阻抗传输线的阻抗是指单位长度传输线上的阻抗大小。

阻抗的匹配对信号的传输有重要影响。

如果传输线的阻抗与系统中其他部分的阻抗不匹配,反射和干扰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因此,在设计中应努力实现阻抗的匹配。

2. 传输线的波速传输线的波速是指信号在传输线中传播的速度。

波速直接影响信号的传输时间和相位,必须准确控制。

不同介质的传输线会有不同的波速,因此在选择传输线材料时需谨慎考虑。

3. 传输线的损耗传输线的损耗是指信号在传输线中途遇到的能量损失。

损耗会导致信号衰减和失真,因此需要选择低损耗的传输线材料和合适的线径。

4. 传输线的传输带宽传输带宽是指传输线上能够支持的最高频率范围。

传输线的传输带宽决定了信号传输的上限频率,过低的传输带宽会导致信号失真。

二、信号传输线的匹配原则为了保证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信号传输线需要与其他电路元件进行匹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号传输线匹配原则:1. 阻抗匹配信号传输线与电路中其他元件的阻抗应该匹配。

如果阻抗不匹配,会产生反射和干扰,从而降低信号质量。

根据传输线的特性和电路的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传输线阻抗值。

2. 波速匹配传输线和电路中其他元件的波速应该匹配。

波速不匹配会引起信号的传输延迟和相位失真。

合理选择传输线材料和电路元件材料,以确保波速的匹配。

3. 脉冲宽度匹配在高速信号传输中,脉冲宽度匹配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传输线的特性使得脉冲宽度变窄,会导致信号失真,因此需要确保传输线能够传输所需的脉冲宽度。

射频及传输线基础知识

射频及传输线基础知识

传输线的基本知识传输射频信号的线缆泛称传输线,常用的有两种:双线与同轴线。

频率更高则会用到微带线与波导,虽然结构不同,用途各异,但其基本传输特性都由传输线公式所表征。

不妨先让我们作一个实验,在一台PNA3620上测一段同轴线的输入阻抗。

我们会发现在某个频率上同轴线末端开路时其输入阻抗却呈现短路,而末端短路时入端反而呈现开路。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到几个结论或想法:首先,这个现象按低频常规电路经验看是想不通的,因此一段线或一个网络必须在使用频率上用射频仪器进行测试才能反映其真实情况。

其二,出现这种现象时同轴线的长度为测试频率下的λ/ 4或其奇数倍;因此传输线的特性通常是与长度的波长数有关,让我们习惯用波长数来描述传输线长度,而不是绝对长度,这样作就更通用更广泛一些。

最后,这种现象必须通过传输线公式来计算(或阻抗圆图来查出),熟悉传输线公式或圆图是射频、天馈线工作者的基本功。

传输线公式是由著名的电报方程导出的,在这里不作推导而直接引用其公式。

对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只需会利用公式或圆图即可。

这里主要讲无耗传输线,有耗的用得较少,就不多提了。

射频器件(包括天线)的性能是与传输线(也称馈线)有关的,射频器件的匹配过程是在传输线上完成的,可以说射频器件是离不开传输线的。

先熟悉传输线是合理的,而电路的东西是比较具体的。

即使是天线,作者也尽量将其看成是个射频器件来处理,这种作法符合一般基层工作者的实际水平。

1.1 传输线基本公式1.电报方程对于一段均匀传输线,在有关书上可查到,等效电路如图1-1所示。

根据线的微分参数可列出经典的电报方程,解出的结果为:V 1= 21(V 2+I 2Z 0)e гx + 21 (V 2-I 2Z 0)e -гx (1-1) I 1=021Z (V 2+I 2Z 0)e гx - 021Z (V 2-I 2Z 0)e -гx (1-2) · x 为距离或长度,由负载端起算,即负载端的x 为0·г= α+j β, г为传播系数,α为衰减系数, β为相移系数。

传输线原理

传输线原理

传输线原理
传输线原理指的是在电信领域中,用来传输高频电信号的电缆或导线。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导线或电缆中的传播特性来传输信号。

在传输线中,主要有两种模式的信号传播:差模模式和共模模式。

差模模式是指信号在两个导线之间以相反的极性传播,而共模模式是指信号以相同的极性在两个导线上共同传播。

传输线的传输特性主要包括电阻、电感、电容和导纳等参数。

电阻表示传输线中电流受到阻碍的程度,电感表示在传输信号时线路对磁场的反应,电容表示在线路上存储电荷的能力,导纳则表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在传输线中,信号的传输速度和衰减程度取决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如果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特性阻抗相等,就可以实现信号的完美传输。

否则,会出现信号的反射和衰减现象。

为了保持信号的完整性,传输线中常采用匹配网络来匹配源和负载的阻抗。

匹配网络可以使信号在传输线中保持一致的特性阻抗,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号的反射和衰减。

此外,传输线还会受到信号的串扰影响。

串扰是指传输线上的两个信号相互干扰,使得接收信号的质量下降。

为了减少串扰效应,可以采用屏蔽措施或增加信号之间的间隔。

总之,传输线原理是通过合理设计电路和选用合适的传输线,
使得高频信号能够在电路中稳定传输,减少信号衰减和串扰,确保信号的质量和完整性。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

安防线缆的选用-监控系统
➢ 一般采用专用的SYV75欧姆系列同轴电缆 ➢ 常用型号为SYV75-5(它对视频信号的无中继传
输距离一般为300-500m) ➢ 距离较远时,需采用SYV75-7、SYV75-9同轴电
缆(在实际工程中,粗缆的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 1km以上)
安防线缆的选用-监控系统
➢ 通信线缆一般用在配置有电动云台、电动镜头的摄像装置 ,在使用时需在现场安装遥控解码器
楼宇对讲系统案例解析
安防线缆的区别
SYV 与 SYWV 区别: SYV是视频传输线, 用聚乙烯绝缘。 SYWV是射频传输线,物理发泡绝缘。用于有线电视。
RVS 与RVV 2芯 区别: RVS为双芯RV线绞合而成,没有外护套,用于广播 连接。 RVV 2芯线直放成缆,有外护套,用于电源,控制信号等 方面。
安防线缆的选用-监控系统
➢ 控制电缆通常指的是用于控制云台及电动可变镜头的 多芯电缆
➢ 控制电缆一端连接于控制器或解码器的云台、电动镜 头控制接线端,另一端则直接接到云台、电动镜头的 相应端子上
➢ 控制电缆提供的是直流或交流电压,而且一般距离很 短(有时还不到1m),基本上不存在干扰问题,因此 不需要使用屏蔽线
安防线缆的选用-监控系统
➢ 常用的控制电缆大多采用6芯或10芯电缆,如RVV6-0.2 、RVV10-0.12
➢ 其中6芯电缆分别接于云台的上、下、左、右、自动、 公共6个接线端,10芯电缆除了接云台的6个接线端外 还包括电动镜头的变倍、聚焦、光圈、公共4个端子
➢ 在监控系统中,从解码器到云台及镜头之间的控制电 缆由于距离比较短一般不作特别要求;而由中控室的 控制器到云台及电动镜头的距离少则几十米,多则几 百米,对控制电缆就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即线径要粗

传输线理论基础知识..

传输线理论基础知识..
由上面式子可知,传输线上任意位置的复数电压和电流均有两部 分组成,即有
根据复数值与瞬时值的关系并假设A1、A2为实数,则沿线电压的瞬时 值为
现在研究行波状态下电压和电流的沿线变化情况。为讨论方便,距离 变量仍然从始端算起,由于U2 − Z0 I0 =0,A2=0,U r(z) =0。考虑到γ =α + jβ ,因此公式(2-14)和(2-15)简化为:
( 2)工作频带要宽,以增加传输信息容量和保证信号的无 畸变传输; (3)在大功率系统中,要求传输功率容量要大; (4)尺寸要小,重量要轻,以及能便于生产和安装。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需采用不同型式 的传输线。在低频时,普通的双根导线就可以完成传输作用,但是, 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 , 由于导线的趋肤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增大使 它的正常工作被破坏 .因此,在高频和微波波段必须采用与低频时 完全不同的传输线形式)
解得:
将上式代入式(2-6)第一式和式(2-7),注意到l − z = z′ ,并整理求得
2.2.2 已知均匀传输线始端电压U1和始端电流I1
将z=0、U(0)=U1 、I(0)=I1代入式(2-6)第一式和式(2-7)便可 求得
将上式代入式(2-6)和式(2-7),即可得
2.3 均匀传输线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叠加
几种典型传输线的分布参数计算公式列于表1-1中。 表中μ0、ε分别为对称线周围介质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
有了分布参数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均匀传输线分割成许 多微分段dz(dz<<λ),这样每个微分段可看作集中参数电 路。其集中参数分别为R1dz、G1dz、L1dz及C1dz,其等效电 路为一个Γ型网络如图1-1(a)所示。整个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是无限多的Γ型网络的级联,如图1-1(b)所示。

集电线路基础知识

集电线路基础知识

集电线路基础知识目录一、集电线路概述 (2)1. 集电线路定义与功能 (3)2. 集电线路的分类 (4)3. 集电线路的发展趋势 (6)二、集电线路的组成及结构 (7)1. 导线的类型与选择 (8)1.1 架空导线 (9)1.2 电缆导线 (10)2. 线路杆塔 (11)2.1 杆塔类型 (13)2.2 杆塔基础 (14)3. 绝缘子与金具 (15)3.1 绝缘子的作用与类型 (16)3.2 金具的组成与选择 (17)三、集电线路的电气参数与设计 (18)1. 电气参数的概述 (20)2. 电阻、电抗的计算与考虑因素 (21)2.1 集电线路的电阻计算 (23)2.2 集电线路的电抗计算 (24)2.3 影响因素分析 (25)3. 线路设计与布局原则 (26)3.1 设计流程 (27)3.2 布局原则与注意事项 (28)四、集电线路的运维与管理 (29)1. 线路运行监控与故障诊断 (30)1.1 运行监控手段 (32)1.2 故障诊断方法 (33)2. 线路维护与检修规程 (34)2.1 日常维护措施 (35)2.2 定期检修流程与标准 (36)五、集电线路的施工技术与工艺要求 (37)一、集电线路概述集电线路是一种用于输送电能的输电线路,主要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高压交流电能转换为低压交流电能,以满足城市和工业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集电线路通常由导线、绝缘子、杆塔等组成,具有传输功率大、损耗小、运行维护简便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集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架空线路:指沿地面架设的导线,包括直线段、耐张段、转移段等。

架空线路具有输送距离长、投资少、施工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易受外力破坏等缺点。

电缆线路:指通过地下隧道或地面敷设的电缆进行输电。

电缆线路具有输送距离远、安全可靠、无电磁干扰等优点,但也存在投资大、施工难度高、维护困难等缺点。

高频线传输性能基础知识

高频线传输性能基础知识

高频线传输性能基础知识目录1. 高频线传输概述 (2)1.1 高频线定义及应用 (3)1.2 高频线类型 (3)1.2.1 同轴电缆 (5)1.2.2 微带线 (6)1.3 高频线参数 (7)2. 高频线特性阻抗 (9)2.1 阻抗概念 (10)2.2 阻抗与频率的关系 (11)2.3 阻抗匹配的重要性 (12)2.4 阻抗转换器 (13)3. 高频线损耗 (14)3.1 损耗来源 (15)3.1.1 阻抗不匹配 (17)3.1.2 导体电阻 (18)3.1.3 ید电损耗 (19)3.2 损耗计算 (19)3.3 损耗与频率的关系 (20)3.4 降低损耗的方法 (22)4. 高频线传输特性 (23)5. 高频线应用案例 (24)5.1 射频 (RF) 系统 (25)5.2 产测线 (26)5.3 通信系统 (28)5.4 数据传输系统 (29)1. 高频线传输概述高频线传输(HighFrequency Wire Transmission, HFWT)是一种利用导线传输高频信号的通信方法。

与传统的低频传输相比,高频线传输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传输大量信息,适合于高速数据传输、无线电通信以及雷达系统等领域。

本章节将概述高频线传输的基础知识、原理及其应用。

频率:在物理学中,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形发生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高频信号意味着信号具有较高的频率分量。

波速: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称为波速,其值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例如光在真空中的波速接近光速c(300,000公里秒)。

带宽:带宽指的是信号频率范围的总和,通常以赫兹为单位表示。

频率从低到高,体现为一个特定的频段范围。

反射和折射:当高频信号波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可能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高频线传输的基本原理基于电磁场理论,当在导线上施加一个高频变化的电压时,会在导线上产生交变的电场,进而引发磁场的变化,从而在导线周围空间形成交变的电磁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
传输线及馈线介绍
传输线及馈线技术指标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2
传输线及馈线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3
传输线及馈线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4
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传输线有波导和微带等)。

平行线传输线通常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

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

这种低频信号线路。

传输线的种类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5
无限长传输线上各点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特性阻抗,用符号Z。

表示。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6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

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10×log(P。

/P )(分贝)。

馈线衰减常数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7
置。

匹配的概念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8
50 ohms
匹配和失配例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9当馈线和天线匹配时,高频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馈线上只有入射波,没有反射波。

馈线上反射损耗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10
9.5 W
50 ohms
朝前: 10W
返回: 0.5W
这里的反射损耗为10log(10/0.5) = 13dB 反射损耗示例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1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馈线上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

两者叠加,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振幅相加最大,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振幅相减为最小,形成波节。

其它各点的振幅则介于波幅与波节之间。

这种合成波称为驻波。

反射波和入射波幅度之1,匹配也就越好。

馈线的电压驻波比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12
驻波比、反射损耗和反射系数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3
在中间加装“平衡-不平衡”的转换装置,一般称为平衡变换
器。

平衡装置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14
二分之一波长平衡变换器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5利用四分之一波长短路传输线终端为高频开路的性质实现天线平衡输入端口与同轴馈线不平衡输出端口之间的平衡四分之一波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