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小学生听话
该怎样让小学生安静下来

该怎样让小学生安静下来新老师最头疼的,怎么样才能让小学生安静下来?新老师特别是小学的老师,往往最头疼的不是教学问题,而是和学生打交道,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安静下来呢?情境描述一:很多时候,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闹声冲天的场面,包括我在内的年轻教师往往因急于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就会拼命地喊,一遍不行就喊两遍,一遍响过一遍,简直就是声嘶力竭——这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最常见的方法。
殊不知它却不是最有效的。
原本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但老师却也加入了“吵闹“的行列,用叫嚷的方法来制止吵闹,结果适得其反,甚至是事倍功半。
要知道,一个人的声音怎抵得过全班几十个孩子的声音呢?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招:行不通!那么,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的情形该如何是好呢?以退为进,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孩子越闹,老师则越安定;孩子越吵,老师则越安静。
不用嘴巴喊,就用眼睛看,用眼神去提醒那些爬上爬下,跑来跑去的孩子。
孩子是聪明的,他们会明白你的眼神所蕴藏的话语。
切忌不要以声压声,不要妄想仅凭你一人之力可以超过全班孩子的声音。
情境描述二:午睡前,要求孩子们解完小便后安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可总有一些孩子站得东倒西歪的,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提醒了他们好多次,可还是安静不下来,吵吵闹闹地来到午睡室门口,笑着哄他们:“谁最安静就请他先进去睡觉!”一点效果也没有,他们仍旧我行我素,你说你的,他们说他们的。
没办法,只能改用严厉的声音说道:“谁再讲话就不要进去了!”……还是老样子。
无计可施的我却还是固执地“守”在门口,决定要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后再进去。
这时,另一位老师一边学着小猫的动作,一边轻轻地说:“喵——喵——喵——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花猫轻轻地走进午睡室!”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鸦雀无声,都乖乖地学着小花猫的动作,轻手轻脚地走进去了。
反思与分析:小班的孩子对指令性的语言不是很敏感,甚至是不太理解。
但他们却很愿意模仿成人的动作,尤其喜欢各种小动物的样子。
处理学生不听话的几个方法

处理学生不听话的几个方法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在学生不听话的时候,我认为以下这几个比较温和的方法可以试一试,提供老师参考。
第一:向学生解释行为的规范有时候学生不听话,不和成人配合,是因为他不了解或忘记了行为的规则。
再一次的提醒学生,可以让学生体会和了解,但要注意表情和声调,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坚定、温和的声调来对学生说明或提出要求:[记得吗?在人多的地方讲话要小声点,才不会妨碍别人。
]第二:以周围的学生或成人作榜样年龄小的学生虽然知道指令和规则,却很难决定该怎样做。
当他不行动或不接受指令时,我们又以为学生不听话,因此,在让学生了解行动规则的同时,还要指点他怎么做。
例如,作业要怎么做,坐要怎么坐、话要怎么说等等。
第三:奖励和赞许良好的行为当学生不听话时,可以用赞许的话来转移他的行为:[我记得你是一个热心的小孩,记得吗?上次你帮老师做了……]在奖励和赞许学生时,最好让学生能具体了解自己的行为,不要只一味的称赞学生:[你好棒!][你好乖!]而是选用一些具有美德的语句,譬如[你很有礼貌][很热心]……,使学生的行为更具体性。
第四:对不好的行为进行严肃谈话当学生不听话时,成人用[责骂]或[处罚]来处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观的因素(气愤、激动、疲倦、厌烦的情绪),渗入行为的处理中,致使学生的身体感到痛苦不适(体罚),心理产生恐惧,意志遭到压制,因此很难接受成人长篇大论的说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为,更难说要纠正他的行为。
此时利用[严肃的谈话],会让学生心领神会。
例如,先暂时停止他的工作,请他到一个角落,好好的跟他谈,可能会比大声责骂和处罚,更能启发他的良知,思考秘书的不当行为。
第五:细心和耐性的纠正与教育我们常常发现学生不听话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成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犯下一些不同类型的错误,长期下来,造成了学生不良的行为。
例如,一些老师认为学生小,任性、胡闹、不听从吩咐是一种自然现象,长大就会变好或变听话,学生的行为是累积的,长期下来就更加的不听话,甚至出现叛逆的情形。
2019年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听话说话教案

2019年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听话说话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做个好学生;知道老师爱我们,我们要爱老师,培养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的习惯。
2、能安静地听老师讲课,听懂老师提出的问题。
3、学会说“老师早”“老师好”;学会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你是那个学校的学生”等问题,能作自我介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
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们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
你们高兴吗?(鼓励学生大胆站起来说。
)二、我是一年级小学生了。
1、现在老师教你们学会说一句话。
(跟着说)“我是一年级小学生。
”2、跟老师念儿歌。
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点头对我笑,背上我的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
这首儿歌可配上简单的动作,边念边做,作为课中操。
三、看见老师要问好。
1、指导看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师”翘舌音)(2)盼盼和丽丽是有礼貌的孩子。
他们早上来上学,见到老师怎么说呢?(示范:盼盼:“老师早!”丽丽:“老师早!”老师:“小朋友早!”)2、练习说话。
(1)你早上到学校,见到老师怎么说?自由练说。
指名说。
指名上台表演。
这句话要大面积训练,做到人人会说,用普通话说,声音响亮,口齿清楚(2)再听听盼盼和丽丽下午见到老师时怎么说。
(示范。
盼盼:“老师好!”丽丽:“老师好!”老师:“小朋友好!”)模仿盼盼和丽丽,学会说“老师好”。
3、小结:小朋友到学校里来学习,老师教我们学文化,学做人的到理。
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每天见了老师都要主动问好,早上说“老师早”,其他时间说“老师好”。
四、学会自我介绍。
1、盼盼和丽丽原来也不认识,现在同在一个班里学习。
他们要认识以下,听听他们说什么。
2、示范。
盼盼:你叫什么名字?丽丽:我叫丽丽,你叫什么名字?盼盼:我叫盼盼。
你是哪个学校的学生?丽丽:我是老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盼盼:我也是老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3、模仿盼盼和丽丽的样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纠正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七个方法

纠正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七个方法 好习惯令孩子终身受益。
好习惯令孩子终身受益。
在孩子小学阶段,在孩子小学阶段,在孩子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知识、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知识、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知识、成绩要有成绩要有多好,这一阶段,正是孩子们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一旦发现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倾向,应立即予以纠正。
在小学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好习惯能令孩子终身受益。
好习惯能令孩子终身受益。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不可一味责怪孩子,家长不可一味责怪孩子,家长不可一味责怪孩子,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很多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不当言行“造就”了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时候是家长的不当言行“造就”了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1.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2.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3.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效率低下;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效率低下;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效率低下;4.4.不善于利用工具书,马虎应付学习;不善于利用工具书,马虎应付学习;不善于利用工具书,马虎应付学习;5.5.爱面子,不懂也不问;爱面子,不懂也不问;爱面子,不懂也不问;6.6.做作业拖拉;做作业拖拉;做作业拖拉;7.7.快下课时听不进讲,早早收拾好书包,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快下课时听不进讲,早早收拾好书包,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快下课时听不进讲,早早收拾好书包,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8.8.学习之余不善反思;学习之余不善反思;学习之余不善反思;9.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 10.10.只关心分数,而不对作业、考卷进行分析检查;只关心分数,而不对作业、考卷进行分析检查;只关心分数,而不对作业、考卷进行分析检查; 11.11.学习时小动作多;学习时小动作多;学习时小动作多;12.12.边做作业,边看边做作业,边看边做作业,边看((听)电视电视((收音机收音机));13.13.书本胡乱丢,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书本胡乱丢,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书本胡乱丢,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14.14.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15.15.听不进对学习的批评;听不进对学习的批评;听不进对学习的批评;16.16.偏科;偏科;偏科;17.17.学习易受情绪影响;学习易受情绪影响;学习易受情绪影响;18.18.学习耐挫性差等。
小学生的五大“恶习”:如何有效戒除?

小学生的五大“恶习”:如何有效戒除?1.拖延症拖延症是小学生常见的恶习之一。
他们往往不愿意按时完成作业或任务,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匆忙完成。
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学习效果,还容易给自己带来压力。
因此,如何有效戒除拖延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制定并遵守时间管理计划。
小学生可以利用日历或时间表,在每天的安排中设定明确的任务和截止日期。
此外,为了增加动力,他们可以将奖励与完成任务的时间绑定,例如在完成作业后获得一段娱乐时间或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2.迟到早退迟到早退是许多小学生的恶习之一。
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缺乏纪律和自律意识,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所以,如何纠正迟到早退的行为十分关键。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是改善迟到早退的首要步骤。
为了确保按时到校,家长可以提前给孩子做好准备,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早晨的活动。
同时,家长应该树立起表率,遵守规定的时间表,并鼓励孩子做同样的事情。
3.不听话小学生常常表现出不听话的恶习,这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不听话可能是因为孩子对某个任务或规则不感兴趣,或者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如何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接着,家长可以试着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将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此外,家长还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赞扬,以鼓励他们听从规则和指令。
4.手机游戏成瘾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游戏成瘾逐渐成为小学生的一大问题。
长时间玩手机游戏不仅会导致学业下降,还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小学生对手机游戏的依赖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游戏时间限制来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此外,鼓励孩子进行其他更有益的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书籍等,以分散他们对手机游戏的注意力。
同时,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规定。
学生不听话如何管理

学生不听话如何管理青春期是令人烦恼的过渡年龄。
父母若指导不当,会严重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
其实,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并不像有些父母想的那样在强烈的逆反心理。
只要父母指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一危险年龄的。
学生不听话如何管理方法一:老师切勿动气如果学生不听话,在课堂大声说话、不按时交作业、不服从管理等等不听话的行为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记得第一次就是不要生气,作为一位老师,如果你跟学生动气和责骂,那么你就输了哦,任何情况下,你都要保持教者的风范。
方法二:老师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感受没有哪个方法可以让学生直接听话的了,在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感觉,老师可以稍微修饰下语言,如对于上课大声讲话的同学,你可以说:“我感动很高兴但又感觉失望,高兴的是我们班将来是高音歌唱家,失望的是现在这高音用错地方了!”。
方法三:让学生自行去实践对于不管教的学生,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让学生自行去实践,如让他当班干部,让他多方位感觉不听话的学生是多么不尊重自己的时候而感到伤心,那么他在你下次说教时会马上明白,但记得不要一下子全让调皮的学生当班干部哦。
方法四:多称赞学生有时候称赞往往会比批评来的效果好,当然不是要求你对于不听话的学生任何不好的行为都来一次称赞,只是要求作为老师你知道每一个人肯定会有优点,如他写的字漂亮、他的作文写得好、他爱看小说、他爱下棋等等,这些都令你有称赞他的理由。
学生不听话如何管理一、施之以爱,融化冰雪“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它可以融化冬天的寒冰、开启紧闭的心扉、耕耘荒芜的田野。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无论什么样的教育只有通过孩子们的理解、认同后方能起到作用。
再说那些不听话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低下,思想表现差的学生,他们形成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的。
存在的内因有:基础差,自控能力差,脾气性格暴躁等。
外因有:社会、家庭、学校、老师的教育方法等。
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作详细分析,按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方案,才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浅析小学班主任高效班级管理的策略

浅析小学班主任高效班级管理的策略摘要: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班主任既扮演着教师的角色,又在学校内承担着家长的职责,是跟小学生接触最多的人。
做好小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因此,班主任有责任探索高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自己的人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高效管理;策略前言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认知最少的一个阶段,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学习,这时就体现出了班主任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个班集体当中,只要有了一个好的管理模式,学生才能更好地在这个氛围当中学习,而且由于任课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重,管理班级的重担就落在班主任的肩上。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一)管理方式不民主很多班级管理制度都是强制性的,允许就是允许,禁止就是禁止,刻板、生硬。
学校或者班主任制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都显得过于片面,过于强调班主任个人或者学校的利益,却忽略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其在制定时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在执行时不关注违规的原因,这与当代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行事风格是存在冲突的。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期望的管理更强调平等、自由、双向互动,而不是被管束、被说教、被限制。
但立足于客观事实分析,很多小学班主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其为了节约管理时间跟管理精力,采取的管理策略主观、简单,制定的管理制度也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和民主性。
(二)管理工作力度小现如今,小学生用父母血汗钱充值游戏、因为父母不给买手机当众殴打母亲、荒废学业热衷直播、好吃懒做从不劳动等事件是屡见不鲜。
这就要求班主任采取完善、有效、系统、科学的管理机制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帮助他们更好抵抗外界的诱惑。
然而,很多班主任因为缺乏专业的辅导能力、沟通能力、工作能力,对学生管理工作不上心,导致班主任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从而无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导致事态愈演愈烈。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作文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作文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其实也不是难事,关键是要掌握一些小窍门。
首先,你得学会怎么做一个听话的学生。
这不光是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还要记得把自己的作业做好。
比如,老师说的那些“要记得带作业本”这种小事儿,你可不能忘了,否则可是会被扣分的呢!而且呢,学会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也很重要。
别看你们平时一起玩得挺开心,实际上,大家也要互相帮助。
比如,有时候你觉得某个数学题真是难得让人想哭,但是你的好朋友可能就知道答案。
这样的话,别害羞,赶紧问问吧!毕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互相帮助才能一起进步嘛。
还有,千万别小看了“自律”这两个字。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把书包整理得干干净净,这些都是好习惯。
记得早晨要按时起床,别让妈妈一直喊着才肯醒,这样对你自己也是一种锻炼哦。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点起床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一天的课程,学习起来也会更有精神。
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小学生呢?除了学习,还要多参与课外活动。
比如,加入学校的兴趣小组,或者参加一些运动会。
这不仅能让你学到新知识,还能结交到新的朋友。
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步努力,最终你会发现自己进步了许多。
当然啦,生活中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有时候成绩不好或者遇到困难,不要灰心丧气。
你得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下一次成功的铺路石。
别怕犯错,也别怕努力,因为“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的。
最后呢,别忘了感谢你的老师和家人。
老师是你们学习的引路人,而家人则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每当你们取得好成绩,或者在比赛中获奖,都要记得和他们分享,因为他们为你付出了很多,值得你的感激和尊重。
所以说,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责任心、善于合作、自律并且积极向上。
只要你做到这些,你会发现,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学生其实没那么难。
加油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养育者要有慈爱而平静的心态,切不可把孩子当玩具和宠物。
在孩子面前不能老是疯疯闹闹,浮躁不羁。
成年人提高自身修养尚且要“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何况情绪波动,哭笑无常的孩子呢?孩子的神经系统很脆弱,容易兴奋,遇到一点微小的剌激常常不能自控。
所以育儿家庭的人际环境应当使孩子感到温暖而宁静,少一点热热闹闹、七嘴八舌、疯疯癫癫,把孩子抱来丢去,更不要让许多人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取笑他。
宁静使孩子喜欢倾听,使孩子善于观察,使孩子专注自己的玩耍;宁静使孩子易于感受爱和尊重,因而能在长辈面前言听计从,敏锐地理解成人的爱、希望和要求。
在这种情感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必然懂事明理、富有爱心,较易控制自已的欲望。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的名母有许多是寡母的原因。
一般寡母与孩子生活艰难,清贫寡欢,只是相依为命;母亲对孩子爱得理智、深沉又寄予期望,要求严格,所以这样的孩子最理解母亲,孝敬母亲,成才率特别高。
而当今独生子女,“四、二、一”家庭中的宝宝正好相反,成人都是“行星”围着“小太阳”转;家庭中常常热闹非凡,过分注意孩子,把他们宠得大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了;他们撒娇成性,一天到晚不得片刻安静,怎能听话?所以我主张,孩子即使出生在热闹的大家庭里,也请你们注意给孩子有一个清静的生活环境,或者成人常与孩子有“一对一”的散步,专心地交谈和玩耍。
总之,要给孩子创造平静的愉悦,决不破坏孩子宁静、快乐、专注的心态。
这里顺便再强调一下,《岁方案》中讲到对8个月前的宝宝可以“爱而外露”,8个月到3岁的孩子要“爱而少露”,对3岁以后的孩子基本“爱而不露”,和蔼可亲,温馨认真足矣!“爱”是千万不可滥用的!
第二、养育者要尽量满足孩子的精神生活,把孩子的精力导引到正确的流向。
世上万事万物都在发展,任何事物的热和力都要泄泻,连细细泉水都在日夜不停地奔向江河流入大海,何况正在蓬勃成长的有欲望、有智能、有意志,并不断增长体力的孩子呢?
孩子日益增长的精力和智能务必导向有趣、有益的精神生活,这样他就有了正当的生活兴趣,以玩玩学学,求知和操作为乐,他就不会撒娇和吵闹。
试想,当一个孩子总是兴致勃勃地认物、提问、学话、识字、跳舞、唱歌、下棋、集邮、画图画、听音乐、读儿歌、背古诗、运动锻炼、学猜谜语、听讲故事、爱做手工、种花植树、饲养动物,到大自然去玩,与小朋友、大朋友认真做游戏……生活像万花筒一般美丽,他还会吵闹折腾而不听话吗?人是精神的动物,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成功的诱惑就能让孩子快乐而上进。
那么,怎样让孩子喜爱五彩缤纷的精神生活呢?环境的熏陶,行为的指导,榜样的影响以及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中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你想要孩子喜爱什么,怎么去做,你不必说什么;只要自己长年累月,高高兴兴,专心致志,神采飞扬,甚至默默地、兴致勃勃地去做那件事就行了,哪怕你专心到连看都不看孩子一眼,他也会模仿着像你一样去行动。
哪怕父母的行为是装出来的,孩子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跟着你去那样做。
这就是身教,所谓“言教不如身教”指的就是这种情境影响力。
婴幼儿处在右脑优势时代,他对语言的“教育”不太理会,但对他人的情感、情绪、兴趣、爱好、各种表情和动作却十分敏感,每时每刻都在受到感染,并产生不知不觉的模仿和渗透,而塑造成这个孩子广泛兴趣和性格的雏型。
第三、在丰富孩子生活,培养广泛兴趣的同时,还要多激发孩子的理想、志气和气概。
教育者务必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希望和期待,表情上总要洋溢理想,憧憬未来,并常常在他人面前悄悄地议论和夸奖孩子的进步。
不过态度要严肃认真,不可过多表扬,只让孩子有所感觉就行了。
这是一种带点神秘色彩的“积极暗示”,最有助于推动孩子积极向上,在孩子心田里早日催生空洞、模糊的理想。
要给孩子树立优秀儿童和青年的榜样和楷模,如常讲讲亲戚、朋友、邻居的,或电影、文艺
作品中的某位大哥哥、大姐姐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有成就,怎么怎么艰苦奋斗而大有出息,他小的时候又如何如何等等的感人事例;偶而也要议论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也会如何如何。
这样孩子心中自然会生长出模糊的理想、志气和气概,会给孩子成长以长期的乃至永久的动力。
人一旦养成了自信、积极向上的性格和长大要做大事的志气和气概,长大以后真的任何艰难困苦都挡不住他。
历史上任何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追溯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无不在幼小的心灵里早就播下了志气和气概的种子。
第四、养育者对孩子的行为务必严格要求,养成良好习惯,不允许的事决不允许去做。
教育孩子定要宽严并济,要求他做到的决不迁就,宽和严是缺一不可的。
这样才能培养起孩子的是非感(包括做错事的内疚感和惧怕感,这也是良好的情感培养),一味的宠爱、赏识、表扬形成不了孩子健全的人格。
那么怎样严格要求孩子呢?
1、无论多大的孩子对他的行为要求都要认真地讲明道理。
要告诉他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即使1岁左右的宝宝也要用语言、表情、手势让他明白怎样做才好。
父母们要牢记:不允许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那么孩子就没有痛苦。
孩子只要从小在积极鼓励,严格要求中形成良好心态,他长大起来就不用太大的意志努力去实现目标,青少年即可一帆风顺,一本万利,两代人也不会产生矛盾和摩擦了。
2、认真教育和严格要求孩子时,必须要坚定信心不动摇。
即使许多孩子已经宠坏了,已有许多不良习惯乃至形成了心理扭曲,教育者也要严格要求,并且深信能够取得效果;万万不可在孩子和众人面前,有丝毫流露教育者没有办法,无可奈何的沮丧情绪来,更不能说半句泄气的话。
孩子不听话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不是的,孩子的执拗一是帮助父母对早期教育作反省,二是对父母教育意志的考验。
当你真的懂得了教育的规律,坚定了对孩子正确的要求,他最终都学会了快乐的服从。
大家想想:为什么个个孩子4岁左右都能学会吃药和打针?本来3岁前的孩子大都怕吃药打针,有的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就大哭起来挣扎着乱跑。
但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们还是学会了吃药、打针了,这就是父母们“决心”的力量。
因为在治病的原则问题上,再迁就溺爱的家长也不会拿原则做交易,放任孩子拒绝吃药打针;在孩子治病需要吃药打针时,不论采用鼓励、劝说,还是哄骗、捆绑,用各种手段都得让孩子服从,服从了再说理也成。
总之,态度坚定,所以孩子没有学不会吃药打针的。
再例如孩子吵着要玩带电的插座和灯泡,没有一位家长会无可奈何地迁就说:“好好,真没办法,你少玩一会儿吧!”,而是决不允许!所以孩子都学会小时候不能带电作业。
如果年轻的父母和祖父母们对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有这种“爱你没商量”的决心,哪有改变不了孩子的坏行为呢?!
3、孩子发生严重的不良行为时(例如欺负人、撒谎、骂人等),要决心一次管下来,给孩子最强的冲击和教训。
“孟母断机”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典范,让孩子终生受用不尽。
但给孩子深刻教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衡量孩子年龄和心理承受力,严肃和愤怒的程度要恰到好处,有时成人也可表现伤心;
第二、全家人态度绝对一致,要配合默契,如有的生气,有的不满、有的冷淡走开,切勿有人当面袒护孩子;
第三、充分运用表情的力量,教育者的话不在多,不打骂、侮辱、讽刺、挖苦,也决不说泄气的话,但表情是严肃认真的,必要时可表现愤怒;
第四、不怕孩子哭闹,孩子哭闹时家长们要表现不在意,专心做自已的事,走开最好,有时严肃地给孩子“搭楼梯”下台;
第五、家长群体中要有一人认真而又有耐心的关爱他,鼓励他改正错误;第六、发生一次教育撞击以后,在之后几天内家庭亲情关系要保持相对沉默,对孩子态度较为冷淡,切不可敲
打以后短时间内就嬉笑亲热,那样则前功尽弃,孩子就不当回事了;第七、等孩子改正错误以后也不要马上表扬,但要在适当时候认真地告诉他:“你正在改正,我们相信你是好孩子,是会改正错误的!”讲的时候仍然注意话不在多,而在于态度和表情能触动和鼓励孩子。
教育重在对孩子心灵的把握,而不只是讲知识和道理,所以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怎样触动孩子心灵,鼓励孩子上进。
更是一门艺术。
4、要注重正面严格要求的方法。
严格要求孩子,切记不可经常冲突和训斥,冲突中的严格要求只可偶而为之;严格要求更多的是在日常愉快的生活落实,不要以为严格要求一定与批评、责备连在一起,那只是纠错中某种情况下的特殊形式。
最佳的严格要求应当是与孩子一起讨论进步的目标,制订行为准则,认真地鼓励行动,积极地记录和表扬,并且教育者自己一丝不苟做出榜样。
在众多严格要求的教育方法中,有一种“宝宝创记录”栏很值得使用,在家庭中醒目的墙上辟一个“宝宝进步创记录”栏目,上面应当及时地写上某年某月某日宝宝学会自己吃饭;某月某日宝宝自已独立睡觉;某月某日宝宝学会抹桌椅;某月某日宝宝给奶奶捶背;某月某日宝宝热情招待小朋友来家里玩……每一次创纪录的进步,都要在栏目里缀上闪亮的小星星,直到一面墙上“满天星斗”。
这样的严格要求和创新鼓励完全融会一体,如果从孩子1岁以前就开始使用,那么两三代人也就没有在冲突中严格要求之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