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条件及控制指标
尿素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

尿素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1.生产原理尿素是通过液氨和气体二氧化碳的合成来完成的,在合成塔D201中,氨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和水,这个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2NH3,CO2 NH2COONH4,Q第二步:NH4COONH2 CO(NH2)2,H2O,Q第一步是放热的快速反应,第二步是微吸热反应,反应速度较慢,它是合成尿素过程中的控制反应。
1、2工艺流程:尿素装置工艺主要包括:CO2压缩和脱氢、液氨升压、合成和气提、循环、蒸发、解吸和水解以及大颗粒造粒等工序。
1、2、1 二氧化碳压缩和脱氢从合成氨装置来的CO2气体,经过CO2液滴分离器与来自空压站的工艺空气混合(空气量为二氧化碳体积4%),进入二氧化碳压缩机。
二氧化碳出压缩机三段进脱硫、脱氢反应器,脱氢反应器内装铂系催化剂,操作温度:入口?150?,出口?200?。
脱氢的目的是防止高压洗涤器可燃气体积聚发生爆炸。
在脱氢反应器中H2被氧化为H2O,脱氢后二氧化碳含氢及其它可燃气体小于50ppm,经脱硫、脱氢后,进入压缩机四段、五段压缩,最终压缩到14.7MPa(绝)进入汽提塔。
二氧化碳压缩机设有中间冷凝器和分离器,二氧化碳压缩机压缩气体设有三个回路,以适应尿素生产负荷的变化,多余的二氧化碳由放空管放空。
2 液氨升压 1、2、液氨来自合成氨装置氨库,压力为2.3 MPa(绝),温度为20?,进入液氨过滤器,经过滤后进入高压氨泵的入口,液氨流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自调,并设有副线以备开停车及倒泵用.主管上装有流量计.液氨经高压氨泵加压到18.34 MPa(绝),高压液氨泵是电动往复式柱塞泵,并带变频调速器,可在20—110%的范围内变化,在总控室有流量记录,从这个记录来判断进入系统的氨量,以维持正常生产时的原料N/C(摩尔比)为2.05:1。
高压液氨送到高压喷射器,作为喷射物料,将高压洗涤器来的甲铵带入高压冷凝器,高压液氨泵前后管线均设有安全阀,以保证装置设备安全。
三乙磷酸铝

三乙磷酸铝化学合成前言,)120g/l(20℃三乙瞵酸铝为白色无嗅结晶,工业品为白色粉末。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下极小,可忽略不计。
三乙瞵酸铝在乙腈和丙二醇中的溶不溶于有机溶剂。
蒸汽压在20。
工业品和加工制剂在通常储藏条件下稳定,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遇解度均小于0.08g/l3的水溶液1kg/m氧化剂则氧化。
在通常储存条件下原药和加工制剂均稳定,在温度20℃,天以上。
三乙瞵酸铝低毒,对皮肤、眼睛无刺激作用,对蜜蜂、鱼中,产品的半衰期在100 类及野生物安全。
产品名称:三乙膦酸铝——(乙基亚磷酸)铝化学名称:三其他名称:LS74——783、霉菌灵、克霉灵、霉疫净。
Al Phosethyl 通用英文名称:lOP分子式:CHA36918O结构式:(CHO-P-O)Al 325H分子量:354.1 (按1983年国际原子量)3000吨/年三乙膦酸铝原药工程设计依据a、500吨/年三乙膦酸铝施工设计方案b、《95%三乙膦酸铝原药萃取工艺鉴定报告》2001年3月c、《以水替代部分乙醇合成三乙膦酸铝原药中试报告》2001年4月d、《低温投硫酸铝合成三乙膦酸铝原药小试报告》2001年4月试验1. 主要原料的标准:1.1 三氯化磷标准号:GB10667—89质量指标:三氯化磷含量: ≥98%0.008%≤: 游离磷含量1.2 乙醇标准号:GB/T394—94质量指标:外观:无色透明液体乙醇含量(v/v): ≥95%甲醇含量mg/l : ≤20001.3. 液氨标准号:GB536—88质量指标:氨含量: ≥99.6%水油含量: ≤0.4%1.4 氨水标准号:HG1—88—81质量指标: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氨水含量(m/m): ≥12.0%1.5.硫酸铝标准号:HG2225—91质量指标:氧化铝含量(AO): ≥15.8%32水不容物: ≤0.10%1.6. 液碱标准号:GB209—93质量指标:氢氧化钠含量(m/m): ≥30.0%碳酸钠含量(m/m): ≤0.6%氯化钠含量(m/m): ≤5.0%三氧化二铁含量(m/m): ≤0.01%2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流程图2.1生产工艺过程2.1.1酯化、脱酸工序经二车间计量过的三氯化磷,通过管路送到三氯化磷贮罐(或由供销购进的三氯化磷,经称量后,用泵打入三氯化磷贮罐)。
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及

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及其次,对于中药饮片的加工工艺质量控制,应关注以下指标:清洗、破碎、熬制、浸泡、浸渍等。
清洗是指对原料药进行洗涤,去除杂质。
破碎是对原料药进行破碎,以提高药材的可提取性。
熬制是指将原料药熬制成煎剂,以提高药效成分的提取。
浸泡和浸渍是对原料药进行浸泡提取,使得成分可以更好地溶解。
以上工艺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等因素,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三,对于中药饮片的产品成品的质量控制,应关注以下指标:外观特征、相对湿度、含水量、微生物限度、农药残留等。
外观特征是对成品饮片的色泽、形态、气味等进行评估,以保证其符合质量标准。
相对湿度和含水量是指成品饮片的湿度程度,关系到其贮存和使用的稳定性。
微生物限度是指对成品饮片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以保证其卫生安全性。
农药残留是指对成品饮片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最后,对于中药饮片的生产环境的质量控制,应关注以下指标:空气质量、灭菌条件、操作人员卫生条件等。
空气质量是指生产车间的空气是否达到卫生标准,以避免细菌、霉菌等对产品的污染。
灭菌条件是指对生产设备、容器、包装材料等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无菌。
操作人员的卫生条件包括佩戴洁净工作服、戴口罩、清洗双手等,以确保操作人员不会对产品造成交叉污染。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加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产品成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生产环境的质量控制。
控制这些指标可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与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药效和使用价值。
酶工程 第三章酶的发酵生产 第三节发酵工艺条件及控制

第三节 发酵工艺条件及控制
无机元素是通过添加无机盐来提供的,一般采用水溶 性的硫酸盐、磷酸盐或盐酸盐等。有时也使用硝酸盐,在 提供无机氮的同时,提供无机元素。
4.生长因素 生长因素是指细胞生长繁殖所必不可缺的微量有机化 合物主要包括各种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以及动 植物生长激素等。各种氨基酸是蛋白质和酶的组分;嘌呤 和嘧啶是核酸和某些辅酶的组分;维生素主要起辅酶作用; 动植物生长激素则分别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生长、分 裂起调节作用。有的细胞能够自己合成各种生长因素,而 有的细胞则缺少合成一种或多种生长因素的能力,需由外 界供给,才能正常生长繁殖,这样的细胞称为营养缺陷型。
第三节 发酵工艺条件及控制
在酶的发酵生产中,通常在培养基中加进玉米浆、酵 母膏等,以提供各种必需的生长因素。有时,也加进纯化 的生长因素,以供细胞生长繁殖之需。
现举例几种酶发酵培养基: (1)枯草杆菌BF7658α—淀粉酶发酵培养基:玉米粉 8%,豆饼粉4%,磷酸氢二钠0.8%,硫酸铵0.4%,氧化钙 0.2%,氯化铵0.15%。 (2)枯草杆菌AS1.398中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玉米 粉4%,豆饼粉3%,麸皮3.2%,米糠1%,磷酸氢二钠0.4%, 磷酸二氢钾0.03%。 (3)黑曲霉糖化发酵培养基:玉米粉10%,豆饼粉4%, 麸皮1%(PH4.4—5.0)。
第三节 发酵工艺条件及控制
不同细胞生长繁殖的最适PH有所不同。一般细胞和放 线菌的生长最适PH为中性或微碱性(PH6.5—8.0);霉菌 和酵母的生长最适PH为偏酸性(PH4.0—6.0);植物细胞 生长的最适PH为5—6。
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方法

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方法中药饮片是将中药药材制成片剂,方便服用和保存,并节约用药材的一种制剂形式。
中药饮片的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它涉及到中药饮片的药效和安全性。
下面将对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药材质量控制指标:应根据《中药材质量控制》国家标准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标准制定,包括外观、色泽、气味、纯度、杂质含量等。
2.药材质量控制方法:采用传统的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皂角甙含量等药材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可以结合质量成分指纹图谱等现代化技术进行药材质量分析和鉴别。
1.加工工艺质量控制指标:根据中药饮片工艺特点,制订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包括原材料的清洗、处理、破碎、炒制、炒制温度、时间等。
2.加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建立标准化的工艺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的工艺参数符合要求,并对关键步骤进行严格监控和记录。
1.外观质量控制指标:中药饮片的外观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包括色泽、形态、气味等。
2.药效质量控制指标:根据中药饮片的功效特点,制定指标反映其药效,如有效成分含量、药物释放度等。
3.安全性质量控制指标:中药饮片应保证其安全性,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限度等。
4.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质量控制技术和测试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微生物学检验法等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
四、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规范、质量管理手册、质量检验流程等,使质量管理制度得到规范和实施。
2.原材料的采购和控制:对原材料的采购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实施质量源头控制。
3.过程监控和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通过质量控制样品检验,并采取纠正措施,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4.产品检验和质量记录:对生产的中药饮片进行定期检验,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规定。
蒸压加气砌块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

蒸压加气砌块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1.原材料的制备:2.原材料的搅拌:将配比好的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需要根据原材料的配比和搅拌机的性能确定,一般为1-2分钟。
3.浇注和振动: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浆料倒入砌块模具中,然后利用振动台进行振动,以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使混凝土均匀密实。
4.固化和养护:振动后的砌块放置在蒸压釜中加压蒸汽进行蒸养。
蒸压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170-190℃,蒸养时间为6-10小时。
5.切割和质检:养护后的砌块采用切割机进行切割,切割成标准尺寸的砌块。
然后进行质检,包括砌块的尺寸、强度、吸水性等指标的检测。
6.硬化和储存:质检合格的砌块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场所进行硬化和储存,一般需要3-7天。
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控制: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和控制其配比的准确性,确保原材料的合格率。
2.生产过程控制:对搅拌、浇注、振动、养护等生产过程中的参数进行控制,确保砌块的质量稳定。
3.硬化和储存条件控制:控制硬化和储存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确保砌块能够达到设计强度。
4.质检监控:对生产出的砌块进行质检,包括尺寸、强度、吸水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设备维护与管理: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率。
6.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生产意识。
加强生产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和质量的稳定。
以上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的简要介绍。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生产出质量优良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要求一、引言水泥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确保水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本文将从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探讨水泥生产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标准。
二、原材料控制要求1.石灰石:合格的石灰石应具有充分的石英、石膏、镁含量低等特性。
不得使用含有大量杂质和有害元素的石灰石原料。
2.粘土:应选择具有适宜粘结性、合适品种和矿物组合的粘土。
粘土中不宜含有过多的氧化铁等有色杂质。
3.煤炭:应使用低灰分、低硫分和低燃烧热的煤炭。
确保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不对水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三、生产工艺控制要求1.石料破碎:对石灰石和粘土等原料进行合理的破碎,确保石块粒度适宜,并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原料预热:通过旋风筒或窑筒等设备对原料进行预热,达到合适的温度,为下一步煅烧做好准备。
3.煅烧过程:在煅烧过程中,要控制好煅烧温度、停留时间和空气流量等参数。
确保煅烧后的熟料具有高的活性和合适的化学成分。
4.磨碎过程:对熟料进行适当的磨碎,以获得合适的细度和表面积。
控制磨机的运行参数,确保产生的水泥粉体质量稳定。
四、质量检测要求1.化学成分检测:根据相关标准,对水泥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如SiO2、Al2O3、Fe2O3等。
确保水泥产品符合规定的成分范围。
2.物理性能检测:对水泥产品进行强度、凝结时间、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能的检测。
确保水泥具有合适的力学强度和使用性能。
3.质量稳定性检测:通过长期稳定性测试,检测水泥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
确保水泥产品具有长期稳定的质量。
五、生产质量管理要求1.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控制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加强原材料和产品的进货和发货检验,确保原材料和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3.建立质量档案,对每批产品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4.定期进行设备和仪器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点

2h/4h
全分析
24h
6
分解
生料
下料管道
分解率
24h
24h
7
入磨煤
皮带
水份、粒度
24h
24h
8
入窑
煤粉
取样器
水份、细度、灰份
4h
4h
工业分析/煤灰全分析
24h/月
9
熟料
拉链机
f-CaO/升重/
荧光分析
1h
2h/4h/2h
全分析/物检
24h
10
磨头
熟料
皮带
粒度
周三
周三
11
磨头
石膏
皮带
粒度
周三
周三
12
出磨
水泥
取样器
细度/比面积
1h
4h或1h /1h或4h、2h
SO3、MgO、Loss
13
出厂
熟料
皮带或
下料口
全部技术要求
1h
每编号
14
出厂
水泥
栈台或
取样器
全部技术要求
每编号取20个以上点等量样品共12kg
每编号
15
进厂铁矿石
皮带或联合贮库
水份/FeO3/粒度
批次
批次
16
进厂
砂岩
皮带或联合贮库
水份/SiO2/粒度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点
控制点
名称
取样地点
检验项目
频次
取样
试验
1
石灰石
炮孔、炮堆
CaCO3、全分析
每批
每批
皮带
CaCO3/粒度、全分析
1h
1h/24h 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