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无线电通信名词解释解析
无线电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无线电基础名词解释【音频】又称声频,是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
通常指15~20000赫(Hz)间的频率。
【话频】是指音频范围内的语言频率。
在一般电话通路中,通常指300~3400赫(Hz)间的频率。
【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
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视频】电视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自几十赫至几兆赫,视频是这一频率的统称。
【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信号】用来表达或携带信息的电量。
【信道】按传递信息的特性而划分的通路。
包括可能实现而尚未实现的通路在内。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或对某一参量可以取无限个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是指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这是信号只能按有限多个阶梯或增量变化和取值。
换言之,对于数字信号,只需计算阶梯的数目而无需考虑阶梯内信号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
【波段】在无线电技术中,波段这个名词具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例如长波、短波、超短波等波段。
其二是指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的划分。
若把工作频率范围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也称为波段,例如三波段收音机等。
【波道】通信设备工作时所占用的通频带叫波道。
通常一个通信设备在它所具有的频率范围内有许多个波道。
【通频带】一个电路所允许顺利通过的电流的频率范围,称为该电路的通频带。
一般规定在电流等于最大电流值的0.707倍范围内上下两个频率之间的宽度为通频带。
【频率覆盖】通信设备工作的频率范围,称为频率覆盖。
而最高工作频率与最低工作频率之比,称为频率覆盖系数。
【截止频率】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
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无线电常用名词解释

无线电常用名词解释:赫兹、频率、周期和波长
“赫兹”本来是德国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的名字,为了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特将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
频率是无线电和电子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名词,它的含义是无线电波每秒振动的次数。
赫兹是频率的单位,用符号“Hz”表示。
每秒振动1次的频率为1Hz。
大于1000Hz 的频率用kHz(千赫兹)表示,大于1000kHz的频率用MHz(兆赫兹)表示,大于1000MHz 的频率用GHz(吉赫兹)表示。
在无线电技术中,电脉冲信号的振动频率分为低频频率和高频频率,低频频率的振动频率为数百赫兹,高频频率可为数千、数兆赫兹。
普通的中波调幅广播采用的发射频率为500~1605kHz,短波广播采用的频率范围为4~22MHz。
调频广播采用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z。
电视广播采用的频率范围约为50~800MHz。
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
频率、周期和波长是一组密切相关的名词,频率是电波每秒振动的次数,周期是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波长则是每一个振动周期所经历的距离长度。
通常频率用f表示,周期用T表示,而波长则以公制长度的千米(km)、米(m)、厘米(cm)和毫米(mm)等为单位。
频率、周期和波长的关系若用公式表示则为:f=1/T;T=1/f。
而波长的计算则要引入另一个物理量——光速(300000km/s),即波长L=300000km/f。
这是因为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相同,为30万公里/秒。
例如:一个中波电台的广播频率为600kHz,它的波长=300000km/600kHz=500m。
无线通信的名词解释

无线通信的名词解释无线通信是指通过电磁波或其他无线电频率实现信息传输的技术。
它成功地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使得人们可以在远距离间进行实时的声音和数据传输。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无线通信的相关名词,包括无线频谱、调制解调器、Wi-Fi、蜂窝网络和卫星通信。
无线频谱指的是用于无线通信的一定范围内的频率范围。
它被划分为不同的频段,例如无线电、微波和红外线等。
不同频段的无线通信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例如,无线电波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和电视广播,而微波频段则被应用于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
无线频谱的合理管理对于确保不同无线设备之间的互相干扰至关重要。
调制解调器是无线通信中的关键设备。
调制(Modulation)是指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传输中使用的载波信号。
解调(Demodulation)则是恢复出原始信息信号。
调制解调器在无线通信中起到了信号转换和处理的作用,保证信息能够在无线媒介中传输并被接收端正确解读。
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让设备能够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互联和接入互联网。
Wi-Fi通过无线路由器和无线适配器之间的通信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无线路由器充当基站的角色,将互联网信号转发到各个设备上,而无线适配器则是设备与路由器之间的桥梁。
Wi-Fi的可靠性和高速连接使得人们能够在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轻松地获取互联网服务。
蜂窝网络是移动通信中最常用的网络类型。
它是基于基站的系统,将地理区域划分为许多蜂窝状的覆盖区域。
每个蜂窝覆盖区域都由一个或多个基站负责信号传输和接收。
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与最近的基站建立连接,实现通信。
用户可以通过蜂窝网络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和数据传输。
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点,将信号从发送端发送到接收端的通信方式。
卫星上的接收器和发射器负责接收来自发送端的信号,并将其转发到接收端。
卫星通信能够覆盖广大地域,特别适用于遥远地区或没有传统电信基础设施的地方。
它在海上、航空和灾难救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用无线电名词

常用无线电名词直流与交电——直流是直流电的简称。
一般是指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交流是交流电的简称。
一般是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电流。
它的基本形式是正弦电流。
交流电每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叫做周期。
波形因数和波顶因数——波形因数是表示周期波波形尖锐程度的因数,它是周期波的有效值与平均值之比。
波顶因素则是峰值与有效值之比。
电压和电动势——电压就是电路两点之间存在的电位差,用字母U表示。
电动势是以其它能量转变为电能所引起的电位差。
电流——电荷有规则的流动称为电流。
电功率——在交流电路中,电功率分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表观功率(亦称视在功率)。
无线电——它是无线电持技术的简称。
无线电波——是指频率范围约在3KHz~3000GHz,利用无线电辐射或接收的空间传播的电磁波。
波长——电磁波在一个周期的振荡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叫做波长。
频率——每秒钟内电流方向改变的次数或周期,叫做频率。
通频带和截止频率——在无线电技术中,各种电路、元件、电子器件和电声器件所能适用的频率范围(一般规定为通过的电流等于通过最大电流值0.707范围内的频带)称为通频带。
频带的上、下极限频率,就叫截止频率。
电路和网络——组成电流路径的各种装置以及电源的总体,称为电路。
在电路中,由元件和器件连接成具有所需要的电气性能的电路,称为网络。
网络可以按与外接的线端数目,分为二端网络和四端网络等;按网络内部是否有电源,又分为有源和无源网络两种。
等效电路——为计算和分析方便,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给定的对外性能上可以代替另一电路和等值电路,称为等效电路。
电阻与电导——电阻是物质阻碍电流通过的固有特性。
导电物质的电阻率用字母ρ表示,通常规定长1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导电体,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称为电阻率。
有效电阻——它是指交流电路中损耗的功率与电流有效值平方的比值。
电抗与电纳——电容C和电感L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和抵抗作用,称为电抗。
电纳是电抗的倒数。
《无线电通信》 讲义

《无线电通信》讲义一、什么是无线电通信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现代世界中,无线电通信无处不在。
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无线网络,到广播电视、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到底什么是无线电通信呢?简单来说,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它能够在自由空间中传播,不需要像电线那样的物理连接。
想象一下,当您对着手机说话时,您的声音会被转换成电信号,然后这些电信号会被加载到无线电波上发送出去。
在接收端,无线电波被接收设备捕捉到,电信号被还原成声音,这样就实现了远距离的通信。
二、无线电通信的历史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1895 年,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的实验,这被认为是无线电通信的开端。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无线电通信技术不断发展。
从最初的简单的电报通信,到后来的语音通信、广播通信,再到如今的数字通信、卫星通信等,无线电通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无线电通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军事指挥和情报传递的重要手段。
战后,无线电通信开始向民用领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无线电通信的工作原理无线电通信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在发射端,信息源(比如声音、图像、数据等)首先被转换成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调制,加载到高频的无线电波上。
调制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调幅、调频、调相等等。
然后,经过功率放大的无线电波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在接收端,天线接收到无线电波后,将其送到接收机中。
接收机对无线电波进行解调,还原出原始的电信号。
最后,这些电信号经过处理和转换,恢复成我们能够理解的信息,比如声音、图像等。
四、无线电通信的频段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非常广泛,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国际上对无线电频段进行了划分。
不同的频段被分配给不同的用途,比如广播频段、电视频段、移动通信频段、卫星通信频段等等。
最新无线电常用术语大全

无线电通信名词解释【音频】又称声频,是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
通常指15~20000赫(Hz)间的频率。
【话频】是指音频范围内的语言频率。
在一般电话通路中,通常指300~3400赫(Hz)间的频率。
【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
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视频】电视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自几十赫至几兆赫,视频是这一频率的统称。
【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信号】用来表达或携带信息的电量。
【信道】按传递信息的特性而划分的通路。
包括可能实现而尚未实现的通路在内。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或对某一参量可以取无限个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是指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这是信号只能按有限多个阶梯或增量变化和取值。
换言之,对于数字信号,只需计算阶梯的数目而无需考虑阶梯内信号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
【波段】在无线电技术中,波段这个名词具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例如长波、短波、超短波等波段。
其二是指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的划分。
若把工作频率范围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也称为波段,例如三波段收音机等。
【波道】通信设备工作时所占用的通频带叫波道。
通常一个通信设备在它所具有的频率范围内有许多个波道。
【通频带】一个电路所允许顺利通过的电流的频率范围,称为该电路的通频带。
一般规定在电流等于最大电流值的0.707倍范围内上下两个频率之间的宽度为通频带。
【频率覆盖】通信设备工作的频率范围,称为频率覆盖。
而最高工作频率与最低工作频率之比,称为频率覆盖系数。
【截止频率】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
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常用无线电专业术语如下

常用无线电专业术语如下1,CQCQ(表示你要讲话)2, 插入插入(也表示你要讲话)3, 请讲(你, 或者多方答应话语)4,900(移动手机联通, 移动)5,800(小灵通)6,700(固定电话)7,59+(表示信号强)8,73(美好祝福,常用于再见等)9,57(表示信号良好)10, 不起表(表示抄收有一定难度)11, 满表(信号处于最好状态)12, 还原度(指对方说话的声音, 没有回音或者不清楚情况) 13, 覆盖(一般指车台覆盖手台现象较多)14, 眼球(见面的意思)15, 抄收(表示你已经收到对方的信号)16, 被噪(指对方说话不清楚, 信号传播不稳定或者是有设备的交流音)17, 守听(表示只听不讲话)18, 设备(指车台, 或手台)19,Q 点QTH (你或者对方所处的位置)20,2 道,3道( 指车会固定频率的几个信道, 如420.100 为道,420.150 为 2 道)21, 穿鞋(中继传播信号)22, 光脚(表示没通过中继传播信号)23, 直发(没通过中继传播)24, 跳发(通过中继传播)以上为常听到的术语解释!TG-K4AT 泉盛大金刚对讲机的简要设置方法对讲机, 金刚, 盛大, 设置1、F+ 1显示模式切换,{只显示频道号}“CH —X”(X代表频道号)、{频道频率同屏显示}中间显示频率右上角显示“ CH-X ”、{频率}三种显示模式间切换2、F+2:设定是否启用哑音,选择后右下角有“ QT”字样。
3、F+ 3:设定哑音:88.5 A、B 键选择、EXIT 键退出。
4、F+ 5:语音提示(个人感觉用处不大)4、F+6:选择差频方向,循环按直至屏幕下方出现“―”、“+ ”以及无显示三种状态切换标志。
6、F+ 7:设置差频频率(一般中继是5.00)。
7、F+ 0 :设置发射功能,“ H ” (大功能)、“ L ” (小功能)相互切换储存频率:直频(以438.100 为例):1、F+1 切换至频率模式2、键盘输入:438.1003、F+ 2切换没有“ QT”字样,因为直频一般不需带亚音4、按#号键,屏幕右上角将闪烁出现CH-X ,再按A B 选择要存储的频道号,最后按C,右上角的CH —消失。
《无线电通信》 讲义

《无线电通信》讲义一、什么是无线电通信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现代世界中,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无线电通信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那么,什么是无线电通信呢?简单来说,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它能够在空间中传播,不需要像传统的有线通信那样依赖电线或电缆来传输信号。
想象一下,当您通过手机与远方的朋友通话、用蓝牙耳机聆听音乐,或者在家中使用无线路由器连接互联网,这些都是无线电通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无线电通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当时,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通信实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的新时代。
二、无线电通信的工作原理要理解无线电通信是如何工作的,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无线电通信系统通常由发射机、接收机和传输介质(即无线电波)组成。
发射机的作用是将需要传输的信息(比如声音、图像或数据)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通过天线将其发射出去。
这个过程中,信息会被调制到无线电波的某些特性上,比如频率、幅度或相位。
接收机则通过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并将其解调,从中提取出原始的信息。
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形、建筑物、大气层的干扰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无线电通信系统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以确保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我们常见的广播电台为例,电台的发射机将音频信号调制到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上,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我们的收音机接收这些无线电波,解调后就能听到广播节目了。
三、无线电通信的分类无线电通信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按照通信距离来分,可以分为短距离通信(如蓝牙、WiFi)、中距离通信(如对讲机)和长距离通信(如卫星通信)。
短距离通信一般适用于家庭、办公室等较小的范围内,比如我们使用的蓝牙鼠标、蓝牙耳机等。
中距离通信常用于一些特定的场景,如建筑工地、物流仓库等,对讲机就是常见的中距离通信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电通信名词解释【SmartAir】SmartAir技术是根据WiMedia协会公布的MB-OFDM UWB技术标准,推出的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高速芯片技术。
SmartAir技术使用3.1~10.6GHz频段中的多个500MHz信道,采用超低发射功率技术,提供高达1Gbps的传输速率。
【音频】又称声频,是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
通常指15~20000赫(Hz间的频率。
【话频】是指音频范围内的语言频率。
在一般电话通路中,通常指300~3400赫(Hz间的频率。
【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
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视频】电视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自几十赫至几兆赫,视频是这一频率的统称。
【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信号】用来表达或携带信息的电量。
【信道】按传递信息的特性而划分的通路。
包括可能实现而尚未实现的通路在内。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或对某一参量可以取无限个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是指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这是信号只能按有限多个阶梯或增量变化和取值。
换言之,对于数字信号,只需计算阶梯的数目而无需考虑阶梯内信号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
【波段】在无线电技术中,波段这个名词具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例如长波、短波、超短波等波段。
其二是指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的划分。
若把工作频率范围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也称为波段,例如三波段收音机等。
【波道】通信设备工作时所占用的通频带叫波道。
通常一个通信设备在它所具有的频率范围内有许多个波道。
【通频带】一个电路所允许顺利通过的电流的频率范围,称为该电路的通频带。
一般规定在电流等于最大电流值的0.707倍范围内上下两个频率之间的宽度为通频带。
【频率覆盖】通信设备工作的频率范围,称为频率覆盖。
而最高工作频率与最低工作频率之比,称为频率覆盖系数。
【截止频率】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
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在高频端和低频端各有一个截止频率,分别称为上截止频率和下截止频率。
两个截止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通频带。
【频率稳定度】振荡器产生的频率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变化,这种频率变化的大小与额定频率的比值称为频率稳定度。
它是衡量通信系统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提高频率稳定度多采用参数稳频,晶体稳频及频率合成等。
【残波辐射功率容许限度】系指除基波辐射以外的谐波辐射、寄生辐射和相互调制产生的任何残波辐射功率的最低容许值,以分贝或毫瓦、微瓦表示。
【频带宽度】有时称必要带宽。
系指为保证某种发射信息的速率和质量所需占用的频带宽度容许值,以赫(Hz、千赫(KHz、兆赫(MHz表示。
【选择性】无线电接收机将所需电台的信号,从许多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中挑选出来的能力,叫做选择性。
接收机的选择性愈好,愈不易受其它电台的干扰。
因此,选择性是决定接收机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灵敏度】无线电接收机对微弱信号的接收能力,叫做灵敏度。
如果某一接收机能收到很弱的信号,则该接收机的灵敏度就高,反之灵敏度就低。
因此,灵敏度也是决定接收机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保真度】也叫逼真度。
指接收机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似程度,即接收机对于信号中各频率能否同等放大,加以复原、而不产生失真的能力。
如无线电接收机的保真度愈好,它输出的语言、音乐就愈逼真。
【发射机输出功率】是指发射机提供给电磁辐射器(天线的射频功率称为发射机的输出功率。
【发射机的杂散辐射】在标称输出阻抗的负载上测量,发射机载频功率小于25W时,任何一个离散频率的杂散辐射功率不超过2.5u W。
当发射机的载频功率大于25W时,任何一个离散频率的杂散辐射功率应低于发射载频功率70dB。
【邻频道功率】对于160、450MHz频段,落在邻频道16KHz带内的功率,应较载频功率低70dB。
对于900 MHz频段,落在相邻的第二个频道32 KHz带内的功率,应较载频功率低65dB。
【平均功率】发射机在规定的条件下,在比最低调制频率相对应的周期长得多的时间内馈送到规定实验负载上的平均功率。
【峰包功率】发射机在规定的调制条件下,在调制包络峰值处高频一周期内送到规定实验负载上的平均功率。
单边带发射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以峰包功率标称。
【边带抑制】在单边带信号产生过程中,对不用边带信号的抑制能力称为边带抑制。
以不用边带信号电平与有用边带信号电平之比的分贝数表示。
【带外功率】在规定的调制下,发射机总功率中落入标称频率任一边的某些指定频率为中心的一个规定频带内的那一部分功率。
【串音】在一个通路内,由于其它通路信号能量的影响而产生的无用信号。
【噪音、杂音】传输通路或设备中除有用信号外的任何电骚扰。
【信噪比】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的比值叫信号噪声比,简称信噪比或信杂比。
以分贝为单位的信噪比表示式如下:信噪比(分贝=10【噪声系数】指在一定条件下,接收机或放大器,输出端的总噪声功率与内部无噪声源时,由于输入端热噪声所引起的输出噪声功率之比。
【失真】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与原有信号或标准相比所发生的偏差。
在理想的放大器中,输出波形除放大外,应与输入波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不能做到输出与输入的波形完全一样,这种现象叫失真,又称畸变。
按波形失真的不同情况,可分为幅度失真、频率失真、相位失真三种。
对幅度不同的信号放大量不同称为幅度失真。
对频率不同的信号放大量不同称为频率失真。
对频率不同的信号,经放大后产生的时间延迟不同称为相位失真(或时延失真。
幅度失真又称为非线性失真,频率失真和相位失真称为线性失真。
【电平】是一种表示电量(电压、电流或功率相对大小的量,常用单位为分贝(或奈贝。
通常指定某一电量的数值为标准值,以其它数值和标准值相比的数值来表示电平值。
例如取标准功率1毫瓦为零电平,当所给功率为10毫瓦时,其电平值可按下式求得:电平值=10因此,10毫瓦就具有10分贝电平。
如果电平值是负的,就表示低于零电平,由此电平可用来表示任意两个电量间的相对大小。
【音频响应】输入信号电平不变时,在规定的音频范围内,接收机输出电平随音频频率而变化的特性,称为音频响应。
以最高电平和最低电平之比的分贝数表示。
【分贝】是分贝尔的简称,等于1贝尔的1/10,用dB表示,是用于衡量放大器或衰减的常用单位。
在表示功率的放大或衰减时:分贝数=在表示电压(或电流的增减时分贝数=20【奈贝】是衡量增益或衰减的单位。
它是电压比值或电流比值的自然对数。
在电路两点的阻抗相等时,它是功率比值自然对数的二分之一。
1奈贝等于8.686分贝。
【干扰】由于某种发射、辐射、感应或它们的组合所产生的不需要的能量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接收产生的效应,使接收效果性能下降,或收不到信号,此种效应称为干扰。
干扰按其来源可分为:工业干扰、天电干扰、宇宙干扰、人为干扰等。
【干扰源】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被确定是产生干扰的发射、辐射或感应。
也就是产生妨碍无线电接收信号的那些杂乱的电波。
【宇宙干扰】是来自银河星系和太阳的电磁辐射所造成的干扰。
这种干扰的频率较高,是超短波波段干扰的重要来源。
具测量,在18-160兆赫(MHz波段内银河系干扰的电平和频率的立方成正比。
【脉冲干扰】其强度很大,但持续时间较短,频带很宽。
主要来源之一是各种工业设备产生的电脉冲,如电焊火花、汽车、飞机启动和行驶中的打火,各种医疗、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等。
雷电也会引起脉冲的干扰。
地球上平均每秒钟发生一百次雷电,它所引起的强烈的电磁波能传播很远。
【起伏干扰】(也称起伏噪声在时间上连续出现干扰的幅度不停的变化,这种干扰主要来自以下方面:宇宙星体的辐射;设备内部的噪声;如导线中电子热运动产生的起伏电压,电子器件中电流的起伏等。
【天电干扰】指大气层中积贮的电荷放电而引起的电磁辐射,雷电便是一种最强烈的天电干扰。
天电干扰在长波表现得最强烈,随着频率的增高,天电干扰的影响逐渐减弱,到超短波波段就很小了。
【人为干扰】可分无意干扰和有意干扰。
前者是由于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各种电气设备所产生,即工业干扰。
可以使用滤波器或屏蔽来防止。
有意干扰如敌人干扰、电台干扰等,可提高抗干扰技术和应用抗干扰装置来防止。
【工业干扰】指各种电器装置,主要是产生电弧和火花的装置,如电焊设备,电车,带电气点火装置的发动机等工作时所产生的干扰。
工业干扰的频谱通常都很宽,因此,在接收设备内防止这种干扰是很困难的,一般都在干扰源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干扰的强度。
【交调干扰】又称交叉调制。
一个受调制的干扰(如干扰电台与信号同时作用于接收机,由于高放或变频器的非线性作用,会将干扰的调制信号转移到信号载波上,而形成交叉调制,由此造成的干扰,称交叉干扰。
【互调干扰】当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同时加到接收机时,由于非线性的作用,这两个干扰的组合频率有时会恰好等于或接近有用信号频率而顺利通过接收机,其中三阶互调最严重。
由此形成的干扰,称为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和交调干扰一样,主要产生在高放和变频级。
【电子雾】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大量的发出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它包括无线电报、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光、伽马射线等。
这种电磁波充斥在空间,形成了一种被称之为“电子雾”的污染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磁环境污染。
【量化噪声】在语言编码通信中,解调后信号和原传递信号的差异是因幅度和时间的量化而产生的,这种失真称为量化失真。
因为这种失真和杂乱的干扰一样,听起来和元件产生的热噪声相似,所以叫做量化噪声。
【屏蔽】通常利用铜或铝等低阻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的容器(需良好的接地将需要隔离的部分全部包起来,将电力线或磁力线的影响限制在某一个范围内,或者使某个指定的空间内防止外部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的影响。
【滤波器】滤波器是对频率有选择作用的一种网络,它能使某一频带的交流电顺利通过,而使其它频率的交流电受到很大的衰减。
滤波器的种类很多,有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波形滤波器、LC滤波器、机械滤波器、晶体滤波器和陶瓷滤波器等。
【陷波器】用来滤除某一频率信号的调谐电路。
【无线电遥控】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的技术。
这些信号被远方的接收设备接收后,可以指令或驱动其它各种相应的机械,去完成各种操作,如闭合电路、移动手柄、开动电机,之后,再由这些机械进行需要的操作。
所以,各个控制的信号在频率和延续的时间上都彼此不同,对于控制船舶、飞机、导弹等海空行体的应用上极为广泛。
【无线电遥测】就是对远处物体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