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35-36)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3、依法处理民事关系
民事关系指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P132:刘某和赵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
民事责任: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我国《民法通则》将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1、民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 (1)人身权的含义及内容(P134) (2)民法保护人格权 (3)民法保护身份权
(1)维护人身权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身权 (3)尊重和爱护他人的人身权
珍惜人身权利
与
生
俱 珍惜 人
来
身
的
权
权
利
自然人
法人
生命健康权 姓名肖像权 名誉隐私权
人身自由权
荣誉权 配偶权 亲子权
人格权 身份权
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
维护自己的人 身权,尊重其 他公民、法人 的人身权
三、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2)民法保护人格权
侵害了工人的人格尊 严和人身自由
1.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 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 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非法 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组织和 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法律禁止非 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 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作业
《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指导》P92-P115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 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姓名权:
第136页 “刘娃改名” 的案例,刘娃的养父 侵害了刘娃的姓名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 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 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这些行为表面看来是合 法的,但它们违背了民法诚 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可能造 成用户的混淆,损害在先权 利人的利益。因此,后者的 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商标权与 企业名称权,应当承担停止 侵权、赔偿损失的责任。
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 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 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是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
各抒己见:观看小品,分析案例
表演小品“玩笑引发的侵害”
这个玩笑动作, 侵害了安定的什 么权利?需要承 担什么责任?给 我们什么启示?
侵害了生命健康权 需承担赔偿责任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 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 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 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
我国民法规定了一系列的人 身权,如生命健康权、名誉 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等。
知识运用:遇到搜身,你会如何处理?
案例一:当我们去超市购物,准备 结账离开时,保安过来说我们拿了 没有付款的商品,要求搜查。
案例二:一位乘客在公共汽车上称 自己的钱包被窃,要求司机关上车 门,逐一搜查其他乘客。
如果当事人是你,你会 如何处理?我国民法对 此有哪些规定?违反了
将受到哪些处罚?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 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 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即应 当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 影响、赔礼歉并赔偿损失的责任。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
既要维护自己的人身权,也
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
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 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 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
中职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教案(表格式)(2024年)

主要内容
的有效条件
内容(二):
民法保护我们的权利(15min) 1.民法保护人身权
2.民法保护财产权
内容(三):
违约侵权要承担民事责任
(15min)
1.违约责任
2.侵权责任
学们对第一个案例的答案,
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商标权)论出:梁某应当退款。
因为小陈才7岁,是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进行的数额较大的民事活动,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进行。
因小陈的父母不同意此买卖行为故买卖游戏机的行为无效。
7.根据多媒体课件展示,整理出并背诵
9.根据材料分析和老师讲解,整理多媒体知识点:合同,也称契约,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
9.阅读材料并思考崔某主张王某双倍返还定金是否合理?违反合同约定一般承担哪些责任?
10.分析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并做好记录。
11.阅读材料并思考说说为什么燕某不承担侵权责任,小组讨论并进行回答。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损害赔偿等。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民法

课后作业
民法典热点话题: 1见义勇为免责 2校园贷 3校园欺凌 要求: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准备十分钟的演
讲。
民法总则
第十八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 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 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人, 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具 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 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 为。
4:您的社区(城市或农村)有没有组织过关于《民法典》的宣传 ? (如宣传栏、社区广播等)
有 无 5:你觉得《民法典》的颁布以你的生活相关度有多大? 基本无相关度 对现在的生活有一定相关度 对未来的生活有一定相关度
1:你是否知道《民法典》出台的消息?
10%
90%
是否
2: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到关于《民法典》的相关 内容的?(可多选)
民事权利能力-----有没有权? 民事行为能力-----能不能做?(做完之后能不能对 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 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心智(年龄、智力和精神 状况)相关。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概念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公 民能够成为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 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情景模拟:
保护“头顶上的安全”
《民法典》第1254条第1款规定,“从建筑物中抛 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 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 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 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二三四楼户主各一名同学扮演 物业一名同学扮演 受害人一名同学扮演 小警察一名同学扮演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下)教案

探究活动十八: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
(1)阅读教材P133活动框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图片内容,设问:图示活动中存在哪些合同关系?这些合同采取什么方式订立的?
(2)指导各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这些活动分别
(二)物尽其用──用益物权 1、用益物权的种类 2、用益物权的取得
探究活动十五:关于用益物权的讨论
(1)阅读教材P130活动框案例。结合《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设问:案例中王钾家享有的权利属于何种财产权?涉及到那些种类?根据法律规定,王钾家享有哪些权利?
(2)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案例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归纳:王钾
(1)阅读教材P132活动框案例。设问:你如何处理这样的邻里纠纷?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纠纷。
(2)指导各小组展开讨论,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点评和归纳,指出生活中邻里之间常会因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而起纠纷,处理这类纠纷要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6陈力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案例内容,思考案例后的问题。
(4)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教材展开讨论,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
陈力购买手机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由于法定监护人的反对而不具有法律效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在法律上也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陈力如参加工作,应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备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此时购买手机的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了。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1.民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 侵害了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 保护。我国刑法规定,隐匿、毁弃 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 通信自由权利。 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重则 要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停止侵 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 歉并赔偿损失的责任。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2.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
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 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资格,即依法独立进 行民事活动的资格。自然人智力发育成熟, 能够理智判断自己行为的后果,能够审慎地 独立处理自己事务的时候,才算具有民事行 为能力,才能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2.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1.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首要原则、核心原则。 其主要内容是:公民、法人在民事活动 中主体地位平等,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 承担的民事义务平等,民事权利平等地 受法律保护。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2.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民事主体
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 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职业道德与法律
主讲人:李东
1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十一 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1.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民法
1.早市买菜时明明给了钱,菜贩硬说没给钱; 2.坐车上班司机紧急刹车,头被撞得鲜血直流,司 售人员说责任不在他们; 3.自己的照片被人摆在照相馆的广告栏里,照相馆 负责人说应该感谢他们; 4.给自己手机存钱,但号码错了,钱到了别人的账 户里,请求退还钱款,却遭到拒绝; ……
人教版(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第3版)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教案(2课时)

分析 P128 《生活处处有民法》案例导入新课,民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直接、最密切……(1)民法调整的民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 2)民法的基本原则:①平等原则;②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原则;③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原则;④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⑥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
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教材 126 页上的漫画认为李某现在已经 18 周岁了,是否有资格处理父母留给自己的财产?自然人成为民事主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略)自然人要成为民事主体,必须以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
除了自然人以外,法人也可以成为民事主体,那末,什么是法人、法人的成立需要哪些条件呢?是一种社会组织,但惟独具备法人条件的社会组织才干取得法人资格。
(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我们刚才学习了解的法人条件,也就是说法人需要通过法定代表人来进行民事活动。
是指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首先我们要学习民法, 懂得民法,遵守民法;其次要自觉运用民法规范自 己的行为, 依法正确行使民事权利, 自觉履行法定的民事义务, 并尊重其他民事 主体的民事权利。
否则,就是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具体为:住手侵害,排除妨 碍,消除危(wei )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 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分析书本 P133 页几个镜头,突出民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等。
例如: 1.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2. “恶作剧” 3.偷看他人信件 4.网上说 别人坏话 5.拍广告 (1) “工人排队接受搜身”侵害了工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
(2) “恶作剧”侵害了生命健康权。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二 第2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某大学医学系教授朱某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生产某种药物的特殊方法。
为保护这一生产方法,他可以选择的途径是()①使用这种方法自行生产药物,并在药物商品包装上注明本人姓名②将这种生产方法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③在医学杂志上发表论证这种生产方法的论文④申请取得对这种生产方法的专利保护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我国检察机关始终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严惩态势,依法从严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分子。
下列行为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的是()A.张某把李某的诗配上音乐背景供自己欣赏B.吴老师把李某的诗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讲授C.李某代理某品牌的专利产品的区域销售D.某厂家将“冰墩墩”形象印刷在文具盒上3.甲企业员工工作中有一项发明申请了专利。
乙企业看中这项专利,想使用该项专利。
若要使用该专利而不构成侵权,则乙企业应该()①私下偷偷地使用,并将之视为自己的商业秘密②征得甲企业许可并支付专利使用费③在专利申请之日算起20年后使用④买通甲企业的该专利发明人员获得该专利技术再使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甲公司委托乙公司设计并制作产品包装盒,未签订书面合同。
丙在市场上发现该产品包装盒上未经其许可使用了其画《翠竹》作为背景图案。
关于本案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①产品包装盒的著作权属于甲公司②产品包装盒的著作权属于乙公司③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著作权④乙公司侵犯了丙的著作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甲公司将其研发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发明专利。
该专利申请于2016年9月公布,2018年7月3日获得专利权并公告。
2017年2月,乙公司独立研发出相同零部件后,立即组织生产并于次月起持续销售给丙公司用于组装汽车。
2017年10月,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销售行为。
2020年5月,甲公司向法院起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公司可要求乙公司对其在2018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赔偿费用B.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适当费用的诉讼时效已过C.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D.丙公司没有侵犯甲公司的专利权6.美国前总统林肯说:“专利制度就是给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课时教案
机电专业一年级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
期部署各涉案地公安机关迅速开展案件侦办工作后,公安部4月19日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密排查、严厉打击“毒胶囊”犯罪,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2、王老吉商标案中国商标第一案、价值1080亿元的“王老吉”商标合同争议案
法律保护公民
的财产权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
《宪法》和《民法通则》对
保护人们财产权是怎么规
定的?
【引思明理】1.法律保护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第十二条:社
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
主义的公共财产。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
个人用任何手段侵
占或者破坏国家的
和集体的财产。
第十三条:公
民的合法的私有财
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
规定保护公民的私
有财产权和继承
财产权,是指
财产利益为内容,直
接体现财产利益的
民事权利。
广义的财
产权包括物权、债权
和知识产权,狭义的
财产权通常指物权。
物权,是指权
利人依法对特定的
物享有直接支配和
排他的权利,包括所
有权、用益物权和担
保物权。
或者说,指
自然人、法人直接支
配不动产或者动产
的权利,包括所有
权、用益物权和担保
物权。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
论,如果学生思维较活跃,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
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辩论。
)
学生思考回答。
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侵害财产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①:李某该不该把钱返还给王某?②:王某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解决这个问题?
3.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这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5000元现金寄给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王某下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5000元现金。
1)学习有关保护财产权的法律知识(2)增强财产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
为防盗,瓜农给西瓜喷了药;偷吃瓜,偷瓜贼不慎中了毒。
有人说,给西瓜喷农药太缺德,有人说,偷吃西瓜本来就不对,到底谁是谁非?
的合法财产权。
(3)《民法通则》
第117条规定,侵
害财产权所适用的
民事责任方式,主
要有返还财产、恢
复原状、赔偿催收
该怎么办:房租不
获搬走租客财物
损失。
刘军有偷摘西瓜行
为,侵害赵小明财
产权。
赵小明的行为粗看
是合理的,其实他
的行为已经给社会
产生了一定的危
险,构成过失投放
危险物质罪,刘军
中毒,赵小明对此
应承担民事上的赔
偿责任。
提醒:对于自己的
财产进行保护,应
采取合法、合理的
方式。
讨论:有人说小偷如过
街老鼠,人人喊打。
请问捉
到小偷能狠打吗?
小偷偷东西,侵犯他人财
产权。
小偷有人身权,所以抓到小
偷也不能打,不能侵犯小偷
人身权。
【体验导行】
(1)假如你在路边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通讯录,还有200元钱,在没人认领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2)假如你掉了一个含有200元钱的钱包,在你寻找的过程中你发现了甲拾取了你的钱包,但他坚决不承认里面有200元,你会怎么办?
作业布置
(1)假如你在路边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通讯录,还有200元钱,在没人认领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授课教师:文婕。